首页 > 生活百科 > 生活常识 > 小城镇规划与设计

小城镇规划与设计

时间:2017-03-08   来源:生活常识   点击:

【www.gbppp.com--生活常识】

小城镇规划与设计(一):城镇规划与设计

《城镇规划与设计》考试重点

第一章

1、居民点:由居住生活、生产、交通运输、公用设施和园林绿化等多种体系构成的一个复杂综合体,是人们共同生活与进行经济活动而集聚的定居场所。

2、我国的居民点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城市居民点(城市聚落)、乡村居民点(乡村聚落)

3、乡村又分为集镇(乡政府所在地、乡政府以外) 、村

4、城镇的类型:综合性城镇、工矿城镇、卫星城镇、具有特殊职能的城镇

5、城镇的基本特点: (1)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数量大,规模小,分布广而不均匀

(3)在经济上具有城市和农村相结合的特点

(4)人口构成复杂,不同用地穿插

(5)基础设施落后

6、城镇规划:是城镇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计划,是城镇政府为实现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协调城镇布局和各项建设而制定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是城镇建设与管理的依据。

7、城镇规划的基本原则:

(1)城镇规划要体现科学发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城镇规划要贯彻以人为本、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

(3)城镇规划要贯彻节约土地的原则;

(4)城镇规划要贯彻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

(5)城镇规划应近、远期相结合,以近期为主;

(6)城镇规划对旧镇区的改造,应贯彻合理利用、集中布局、逐步改造、完善配套的原则;

(7)城镇规划要保护有价值的名胜古迹、革命历史遗迹和民国有代表性的建筑;

(8)城镇建设的资金应主要依靠自身经济的积累,采取全面规划、加强管理、自力更生、逐步分期实施的方针。

8、城镇规划的工作阶段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第二章

1、城镇规划的自然条件有:地形、地质、水文和水文地质情况,气象资料,历史资料包括新中国成立以前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资料包括:资源条件、农业、周围居民点概况、对外交通联系、人口结构、城镇建设和管理城镇经济总体发展状况、城镇各产业部门的经济发展状况

2、现有建筑物、工程设施与环境资料在书上14页,自己看书

3、城镇规划的资料收集途径和方法:(1)向省、地、市有关部门收集

(2)向当地发改委及有关部门收集

(3)现场调查研究

(4)查阅文献资料

4、城镇规划的资料分析方法有:定性方法、综合方法、回归方法

第三章

1、城镇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镇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2、城镇域规划:是指在城镇及其腹地这个特定的空间内,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及区域的自然条件,对区域未来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进行全面、综合的总体部署。

3、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群体。

4、城镇体系若以等级划分,可分为五类,即国家级城镇体系、(跨越省区的)区域性城镇体系、省级城镇体系、(省以内的)地区性城镇体系、县域范围内的城镇体系。

5、县(市)域范围内的城镇体系 :县城一中心镇一一般镇

6、编制城镇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原则 ;

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和谐的原则 ;

3、城镇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 。

7、城镇总体规划阶段的成果要求:1、城镇区域位置图和城镇域规划图

2、城镇现状图

3、城镇总体规划图

4、城镇管线综合规划图

5、城镇近期建设规划图

6、城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8、城镇性质的确定:一是城镇在其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是城镇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

这两方面的认识,必须通过对区域地理、城镇资源、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镇的历史和现状资料等方面的条件分析取得。

区域地理包括:区域的自然条件;

地理环境的容量、交通运输现状和发展前景;

城镇网络的分布及发展趋向。

城镇资源有农业资源、矿产资源、人力资源、森林资源、风景资源、能源资源

9、掌握城镇的人口规模的计算P32

10、城镇用地的类别 :(1)城市用地类别:十大类。

(2)集镇用地类别:九大类。

11、城市用地的类别:R—居住用地 C—公共设施用地 M—工业用地 W—仓储用地 T—对外交通用地 S—道路广场用地 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G—绿地 D—特殊用地 E—水域和其他用地

12、集镇用地的类别: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生产建筑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公用工程设施用地、绿化用地、水域与其他用地

13、城市标准: ①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②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小城镇规划与设计】

③ 规划建设用地结构

14、影响城镇总体规划布局的主要因素:生产力分布、资源状况、自然环境、城镇现状、建设条件

15、城镇用地的评定:第一类 适宜修建的用地

第二类 基本上可以修建的用地

第三类 不宜修建的用地

16、城镇用地选择的方案比较

(1)占地情况。

(2)搬迁情况。

(3)水源条件。

(4)环境卫生条件。

(5)交通运输条件。

(6)工程设施的合理性比较。

(7)对原有设施的利用状况。

(8)主要近期建设项目造价比较。

第四章

1、城镇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

1.适应城镇交通的要求

2.符合城镇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条件

3.利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4.合理的密度

5.利于改善城镇环境,体现城镇风格

2、城镇道路系统的形式:方格式、.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

3、城镇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形式有:单幅道路、双幅道路、三幅道路、四幅道路

4、常见的道路交叉口形式有:十字形、T形、Y形、X形、错位、环形交叉形

5、停车视距:指车辆在同一车道上行驶,突然发现前方障碍物(如任意横穿过街行人、待维修路面坑洞、违章堆料占道等),而必须及时制动所需的安全停车距离。

6、在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能有阻碍驾驶者视线的任何障碍物。

7、给排水工程规划(了解)

第五章【小城镇规划与设计】

1、城镇公共中心的基本内容由公共建筑和开放空间两大部分组成,包括:行政管理类、商业服务类、金融保险类、邮电信息类、文体科技类、医疗保健类、民族宗教类、交通物流类、环境休闲类

2、城镇广场空间环境要素设计主要指绿化、设施、色彩、水体、铺地等

第六章

1、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安全要求、卫生要求、使用要求、美观要求、经济技术要求

2、建筑面积毛密度:也称容积率,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或以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值表示。

3、建筑密度: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4、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5、居住区建筑的布局形式有:组团式布置、轴线式布置、自由式布置、集约式布置、

6、居住区内道路的布置形式有:丁字形、十字形、山字形

7、居住小区内部道路的布置形式有:环通式、尽端式、贯穿式、混合式

8、居住建筑的设计要求:(1)适应不同的地区特点

(2)合理控制建筑的间距、层数和密度

(3)利于规划和节约用地

(4)适用性和灵活性

(5)体现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关爱

9、居住建筑的平面布置形式:行列式布置、周边式布置(围合式)、点式布置、曲线式布置、综合式布置

第七章

1、防止工业对城镇环境的污染:(1) 减少有害气体对城镇的污染

(2) 防止废水污染

(3) 防止工业废渣污染

【小城镇规划与设计】

(4) 防止噪声干扰

2、工业在城镇中的布置,可以根据生产的卫生类别、货运量及用地规模,分为:布置在远离城区的工业、城镇边缘的工业和城镇内和居住区内的工业

3、工业区用地布局与城镇总体布局的关系:(1)工业区包围城镇;

【小城镇规划与设计】

(2)工业区与其他用地呈交叉布置;

(3)组团式布置;

(4)群体组合式布置

第八章

1、城镇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般分成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

2、城镇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生产功能、生活功能、还原功能。

3、城镇绿地覆盖率:是指城镇中乔木、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所覆盖的面积占城镇总面积的百分比。

4、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原则:(1)与城镇总体布局保持一致

(2)因地制宜

(3)公共绿地为主,专用绿地为辅

5、城镇环境的特征: (1)城镇环境具有最强烈的人为干预特征。

(2)城镇环境质量受城镇的性质和规模的影响。

(3)城镇的环境污染为复合污染。

(4)城镇的环境压力没有边界。

(5)城镇环境问题可通过人类得到改善。

6、旅游资源按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分类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

第九章

1、了解P227 表9—1

小城镇规划与设计(二):浅谈小城镇规划设计的要求和原则

龙源期刊网 .cn

浅谈小城镇规划设计的要求和原则

作者:李磊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7期

摘要:小城镇规划设计是建设好小城镇的重要依据。为了使小城镇得到合理发展,必须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明确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使整个小城镇在一个科学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下,逐步实现其发展目标。本文主要针对小城镇规划设计的总体要求和原则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F299.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可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乡镇企业聚集,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节约用地和环境保护。对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促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1城镇建设规划总揽及要求

(1)小城镇规划必须参考当地的经济文化环境,不能盲目的统一发展,集体规划。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有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如同在以冶炼为传统发展项目的城镇盲目推行旅游发展或者在山清水秀的小城镇规划中添加重工业生产项目,这都是不合适的。

(2)小城镇规划中,人口的合理安排是重中之重。人从来都是城市发展的主题,任何其他主题都不能超越甚至代替这一主题。人的各项需求必须全方面按照本地的经济能力予以满足,城镇的各项公共安全设施如医院,消防设施,警务机构等必须配置合理并不得缺少。另一方面人娱乐,消费,放松的场所也必须规划进去。

(3)我国小城镇很多都是文化历史名地,在城镇规划中必须合理的保护这些文化古迹,并结合当地环境,用发展来保护,用自我经济衍生来使得古迹重焕光彩。但是不考虑其他方面的盲目开发也是不可取的。要顺势而为,无为而治。不以经济目的而保护文化,而要以文化目的来发展经济。

(4)在设计规划一个城镇发展的时候,必须结合附近城市,农村的发展情况来合理调控。做到小城镇小而精,必要设施完善,次要设施分开,减小城市规模,增强城市联系。合理发展大学城,工业城,商业城这样的主要产业主导的城镇。

2小城镇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小城镇规划与设计(三):2016示范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9

示范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小城镇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重要节点,是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融合点。为扎实推进我市小城镇建设,全面提高城镇化水平,根据市委点题部署和市政协2016年工作要点,市政协组建以陈达新主席为组长、王能军副主席为副组长的调研组,于2016年4月至5月,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和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对本市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等16个示范小城镇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充分听取相关部门意见,形成此报告。

一、基本情况

16个小城镇中,XX镇为省级示范小城镇,其余为市级示范小城镇。镇域总面积为XX.61Km2,总人口为XXXX人,人口密度为XX人/Km2;建成区总面积为XX.43Km2,总人口为XXX人,人口密度为XX1人/Km2,城镇化率为XX.23%;2016年社会生产总值XX.69亿元,财政总收入5.2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7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87.2元。各示范小城镇在地缘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方面各有优势。XX镇、XX镇紧贴消费市场,生态条件好,交通便捷;太平镇、木黄镇、寨英镇、万山镇、中坝镇旅游资源丰富,对外有高速公路联结;大龙镇工业基础好,处于铁路、高速公路枢纽位置;XX镇商贸繁荣、交通便利、特色农业基础好;XX镇是乌江航道和铜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盘石镇地处湘黔苗族群众聚居区核心地带,民族风情、民俗文化、民间绝技资源丰富。

二、主要成效

各区(县)及示范小城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示范小城镇建设的系列指示精神,按照“特色鲜明、设施完善、功能齐备、宜居宜业”的要求,狠抓规划编制、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和城镇管理,示范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城镇规划全面覆盖。依据地缘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各示范镇就小城镇发展定位进行了策划。大龙镇策划打造工矿园区和交通枢纽型示范镇;木黄镇、寨英镇、太平镇、万山镇策划打造旅游景观型示范镇;煎茶镇、塘头镇、官舟镇、本庄镇、合兴镇、孟溪镇、盘石镇策划打造商贸集散型示范镇;坝黄镇、田坪镇、中坝镇策划打造绿色产业型示范镇;洪渡镇策划打造移民安置型和旅游景观型示范镇。普遍完成城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坝黄镇、田坪镇、太平镇、木黄镇、塘头镇、煎茶镇、合兴镇、寨英镇编制了近期修建性详细规划。此外,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在一些示范镇已经启动。如《木黄镇旅游景观概念性规划》、《木黄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寨英古镇保护性规划》、《寨英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等等。

(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以实施“8个1” 、“8+3” 或“8+X”工程为抓手,示范镇市政设施逐渐完善,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提升。新建或改造城镇路网100.5公里,建成区面积增至9.59Km2;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万山镇已正式运行,大龙镇、煎茶镇、官舟镇、塘头镇、本庄镇基本完工;新建或完善敬老院15个,8个投入使用,7个主体完工;新建或完善卫生院16个,投入使用或主体完工12个;新建或完善社区服务中心13个、农贸市场16个、体育场5个、市民广场或公园10个,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10个,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16个,总面积XX.8万m2。

(三)产业支撑逐渐增强。一是特色农业发展壮大。官舟镇现代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园投入使用,年产值XXX多万元。园区内年产6万吨优质有机肥厂1家,年育肥XX只规模的白山羊繁育场1个,年产饲料5万吨的优质牧草颗粒饲料加工厂1个;建成蔬菜基地XX亩、现代烤烟育苗工场50亩,镇内有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XX镇建成关中坝国家级葡萄产业园基地XX亩,计划投资XXX万元的芭蕉有机农产品基地,已完成投资XX多万元。XX镇烤烟产值突破1000万元,蛋鸡养殖园区提升为省级示范园区。木黄镇在巩固茶叶、烤烟、养殖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建成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的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规模达到2000万棒。煎茶镇规划烟草农业基地2.5万亩,培育养殖大户156户,种植优质牧草2万亩、天麻5万平方米,发展茶园1.5万亩,前胡、太子参等中药材连片种植均在2000亩以上。XX镇已建成3000多亩人工草场,引入梵净牧业、大哥大牧业、希望集团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种草养畜。二是工业发展势头较好。大龙镇推行“以城带产、以产促城、产城互动、产城一体”发展模式,2016年招商引资项目53个,签约资金34亿元,到位资金30.72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1XX.5万平方米,现有工业企业XX多家,实现产值XX.6亿元。万山镇建成张家湾汞化工产业园,入园规模企业达到15家,实现年产值XX.8亿元。XX镇三湘药业、医用氧生产和精米加工、御园春食品等生物医药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落地建成,建丰液压机机械制造厂、建安混泥土工程、甲硫基乙醛肟项目即将建成投产。

(四)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一是设立机构,建设队伍。16个示范镇均成立了规划建设管理所,落实工作人员52名,解决了办公场所和工作经费。全市举办3期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培训班,培训相关干部458人。从小城镇建设的长期经营出发,市政府委托职院连续5年定向培养600名建工专业高职生,2016年、2016年已分别完成150名招生计划。二是综合整治,改善面貌。如塘头镇出台《镇容和环境管理实施办法》、《户外广告管理办法》、《垃圾管理办法》、《烟花爆竹燃放制度》等城镇管理制度,组建城管中队、消防支队等管理队伍,配备了垃圾清运车、城管监察车、消防洒水车、治安巡逻车,推行住户卫生“三包”管理,依法开展了“乱停乱放、乱搭乱建、占道经营”专项整治活动,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320461/

推荐访问: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 小城镇建设规划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