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旅游知识 > g20峰会对创新的影响的实例

g20峰会对创新的影响的实例

时间:2017-03-05   来源:旅游知识   点击:

【www.gbppp.com--旅游知识】

g20峰会对创新的影响的实例(一):浅析G20对杭州各方面的影响

浅析G20对杭州各方面的影响

旅游1302吴琪

摘要:2015年11月16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在土耳其安塔利亚落下帷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宣布,明年9月4日至5日,在中国杭州将主办第十一次G20峰会,这是G20峰会首次来到中国,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经紧锣密鼓展开,G20已经进入倒计时。本文主要分析探讨如此重要的会议对举办地杭州经济、文化、政治、杭州本地住户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关键词:G20峰会 杭州 影响

1、研究背景

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由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中国等19个国家及欧盟组成。有分析称,这20个成员国的人口占将近世界总人口的2/3,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世界的85%。由此,G20有关的经济议题将会影响全球经济。而在2015年11月16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在土耳其安塔利亚落下帷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宣布,明年9月4日至5日,在中国杭州将主办第十一届G20峰会,并盛誉“杭州风景如画,堪称人间天堂。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创新活力之城,相信2016年峰会将会给大家呈现一种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峰会的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这是G20峰会首次来到中国。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经紧锣密鼓展开,G20会议已经进入倒计时。

2、影响分析

由于杭州景色宜人,且城市目前的互联网创业氛围正处于良好的发展阶段,其发展思路也与国际接轨,于是G20选择了杭州。从2015年11月16日被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成为第十一届G20峰会举办地至今,杭州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杭州在变化的同时,人们的生活也受到了一些影响。接下来本人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本地住户各方面分析G20峰会对其产生的影响:

(一)经济方面:重大国际会议不仅能提升举办地的品牌形象,拉动消费,还可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办城市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G20峰会是全球范围内最高层次的国际性事件,将对举办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而主办城市则是受其影响最深远,获益最直接、最持久的主体。以往实践亦可以佐证,例如,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墨西哥的洛斯卡波斯、韩国的首尔等,在接手举办G20峰会后,其城市的国际形象和地位都得到极大的提升,旅游、房产、金融领域的投资得到显著增长。经查阅,杭州市商务委所通报的外商投资数据显示,2014年,杭州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08家,实际到资63.35亿美元,同比增长20.06%,利用外资总体规模连续8年保持浙江全省首位。而去年1~8月,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58家,实际利用外资43.64亿美元。我记得有位学者说过“在一个城市举办一场国际会议就好比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钱。”曾几何时,这句话居然被经久不衰的引用以证明会议经济对城市经济重要性的引语。G20促进了浙江经济的转型升级从被动转型到主动转型,大大有助于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同时,G20峰会也将提升杭州的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包括更好的创新、创业政策与环境等。它也将加速城市基础配套的建设以及城市界面的更新,将在未来几年为杭州带来更多的衡投资,并为城市人带来诸多利好价值。尤其是G20峰会举办主会场周边,将会享受更多直接福利。

(二)政治方面:从去年峰会筹备工作启动以来,杭州市以“最高标准、最快速度、最实作风、最佳效果”为要求,举全市之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借助峰会契机,杭州市先后实施了“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两路两侧”等工程,推进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与街容环境的提升。2015年,杭州市率先成为了无钢铁生产企业、无燃煤火电机组、无黄标车的“三无”城市,共投入使用新能源汽车11053辆,累计达到22131辆,总量居全国城市第三。借势借力改善民生,把峰会筹备与改善城市环境、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等有机结合,努力让全市人民享有更好环境、更好发展、更好生活,进一步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杭州G20筹备工作的一大亮点。G20将成为杭州这座城市的新名片,对于杭州的城市地位与影响力将有着长远的提升。它将加速杭州国际化进程,提升杭州在世界的知名度,并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

(三)文化方面:杭州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而如何把江南文化和商业文明融入本次会议不仅是杭州对G20的一次贡献也是杭州对中国的一次贡献。为喜迎G20峰会在中国杭州隆重召开,让各国宾客领略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韵味,展示中国传统艺术的悠远魅力,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西泠印社、浙江省能源集团共同主办的“喜迎G20 ·西泠印社文化艺术系列活动”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开幕。本次系列活动主要分为“杭州有约·喜迎 G20 西泠印社

名家精品展 ”、“感悟经 典· 喜迎 G20 中国当代名家手札书法邀请展”、“名家讲座”三个部分。本次系列活动契合峰会“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主题,突出“艺术无国界”的意识。两大展览汇集当代书法、绘画、篆刻界的一流名家和文化名流精品佳作,还包括西泠印社先贤和中国历代文人手札文牍的珍品,形式更新颖,内容更丰富。展出作品创作年代超过100年的时间跨度,用跨越时空的艺术篇章呈现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以高水准、高规格的文化盛宴来迎接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促进国际文化交流,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

G20峰会花落杭州,将进一步提升杭州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为杭州文创产业开展国际交流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而国际交流将有助于提升杭州文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更为强劲的内生和动力。

(四)对本地居民的影响:让杭州人民最开心的就是多了一个假期。在峰会召开期间,8月26日至9月6日,浙江全省人民放假。此外,因为城市环境整治和污染管理,杭州的空气污染指数下降了不少。据相关资料显示,今年1—6月,杭州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累计111天,污染天数70天。优良天数同比去年增加6天,优良率61.3%,同比上升0.3%。杭州市区PM2.5平均浓度62.1μg/m3,同比去年下降10.1%,比前年下降13.9%。

为迎接20杭州峰会,杭州城区的各种楼房道路被列入综合整治,工期从2月25日开始到9月10日,为期199天。虽然整修工作给市民生活出行暂时造成了影响,但是工程全部完成后,不仅杭州城区的道路会更平整,沿街房屋的外立面也将焕然一新。将来居民也更方便出行,城市面貌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此外,杭州还大力推进城市文明建设。据了解,杭州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峰会建言献策、志愿服务等工作中来,通过倡导“人人都是东道主,人人都是文明窗口”,深入推进“做文明有礼杭州人”“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等专项行动,引导市民从不大声喧哗、礼让斑马线等身边小事做起,不断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充分展现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人文精神。大型世界会议往往能对举办地的市政建设形成倒逼机制。同时,参与国际峰会的过程,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市民素质,形成更多文明的习惯。

3、结论

G20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每一年的全球经济热点、未来走向都将在这个会议上

诞生。同时,从最近几年的数据上显示,每一个举办G20峰会的城市都将发生巨大蜕变,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界面、土地价值都将呈现迅猛增长。现如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今年杭州将召开G20峰会。G20选择了杭州,对于杭州而言,2016年的G20峰会更是一次空前的机遇。G20将成为杭州的新名片,对于杭州的城市地位和影响力将有长远的提升。并且其在推动杭州区域经济发展、政治深化改革、文化产业提高、城市建设完善的同时,还将极大提升杭州在国际媒体中的曝光率,使得大家都会聚焦杭州,了解杭州。同时也有可能增加我们杭州在未来国际投资当中它的吸引力,有可能促成一些项目到杭州落地。G20会议对于杭州来说,是一个标志着新未来的转折点。

参考文献:

[1] 查志强. G20杭州峰会的经济效应及着力点[J].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浙江经济 Zhejiang Economy2016, (5) 2016.

[2] 张汉东. G20杭州峰会迎来新机遇浙江省商务研究院浙江经济 Zhejiang Economy2016,

(5).

[3] 胡红云.G20峰会:背景、主旨和机遇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济 Zhejiang Economy, 2016, (5) .

g20峰会对创新的影响的实例(二):评2015年G20峰会习近平讲话-唯有改革创新方能勇往直前

新华社评论员:世界经济走向复苏的“中国良方”——评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重要讲话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题:世界经济走向复苏的“中国良方”--评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重要讲话

唯有改革创新方能勇往直前

新华社评论员

初冬时节,地中海滨的土耳其安塔利亚聚焦全球目光。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汇之地,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关键节点,占全球经济总量八成以上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济济一堂,瞩望“共同行动以实现包容和稳健的增长”,破解世界经济“怎么看”、全球增长“怎么办”等重大课题。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决定着世界发展走向,也将影响我们每个人的未来。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认识世界经济的“中国看法”、提振世界经济的“中国方案”。讲话既以鲜明的问题导向,深刻剖析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背后传统发展模式潜能消退、发展不平衡、现有经济治理机制缺陷等“病根”,又以长远眼光和大国担当,对症下药提出四点建议,为各国携手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信心与力量。

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唯有同舟共济,方能乘风破浪。当今世界的一大特点,就是各国日益结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协调合作成为必然选择。地球村中的风吹草动,无论是美国货币政策调整,还是大宗商品的供给关系,抑或是各国出台的改革举措,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开创世界经济的美好未来,不仅在于顺境中共襄盛举,更在于逆境时携手前行。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和协调,正是为了防止负面外溢效应,避免货币战、贸易战,形成政策与行动合力。构建开放型的世界经济,旨在打破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藩篱,让贸易和投资两大引擎高速转动,激发世界经济肌体活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仅是共同的道义责任,而且能释放出不可估量的有效需求,为公平包容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把治标与治本、当前与长远、国内与国际有机结合起来,各国就能在精诚合作中共同应对挑战、共享【g20峰会对创新的影响的实例】

发展机遇。【g20峰会对创新的影响的实例】

【g20峰会对创新的影响的实例】

大变革时代,转型升级如闯关夺隘,唯有改革创新,方能勇往直前。这是中国快速发展的成功之要,也是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所在。从美国全力打造制造业创新网络到德国力推“工业4.0”,从印度提出“数字印度”到备受瞩目的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创新既是发展机遇,也是合作空间。对二十国集团而言,把推动创新驱动作为合作重点,加快新旧增长动力转换,共同创造新的有效和可持续的全球需求,就能不断增强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g20峰会对创新的影响的实例】

【g20峰会对创新的影响的实例】

大调整时代,应对挑战如穿云破雾,唯有增强信心,方能行稳致远。作为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长的领航者,中国不仅是机遇的创造者,更是信心的承载者。近年来,中国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搞大规模刺激,而是选择转方式、调结构的长远之道,展现了“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开放性经济新体制的决心和行动”。余温犹在的“双十一”网购热潮,以阿里巴巴平台创纪录的912亿元人民币成交额,与服务业崛起和高技术产业猛进一起,折射出“中国经济强劲内生动力”。不久前出炉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更是有力印证了“中国政府坚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展望未来,中国的发展,不但惠及亿万中国人民,也将为世界经济释放出巨大需求,成为重要的增长之源、信心之基。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世界经济复苏之路艰难曲折,但只要各国务实行动、并肩前行,就一定能沿着合作共赢的发展轨道,迎来世界经济拨云见日、阳光灿烂的美好明天。

g20峰会对创新的影响的实例(三):2016北京apec会议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G20、APEC这些大型国际会议接踵而至,除了安倍晋三与习近平的首次会晤惊世人、习近平与奥巴马的瀛台夜游别有风味、普京铩羽而归格外惹眼,中国领导人在国际会议期间发言姿态的彻底转变亦让人们大感意外。自2016年提出要实现“中国梦”之后,中国不单采取了种种措施追梦,在姿态方面,习近平正让这个世界提前适应崛起了的中国姿态。

从“亚太应该”到“我们要”

亚太经合组织(APEC)虽然是松散的地区联盟,但是中国领导人对它的重视程度却极高,且不说此次会议在北京举办,单就会议本身而言,中国自加入APEC后,最高领导人从未缺席过该会议,每次峰会也都会发表主旨演讲。对比近十年来中国领导人在APEC峰会上的讲话不难发现,中国的姿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历次峰会,中国领导人的讲话内容基本上离不开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中国经济的发展措施、中国对亚太经济发展的看法这几个板块。从2016年到2016年,胡锦涛历次APEC演讲延续了先谈对会议主题的看法,接着谈论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中国将采取何种措施的模式。

胡锦涛2016年首次在APEC演讲时分析了中国增长神话的原因以及中国将在未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但是没有对亚太经济的发展提出意见和看法。2016年胡锦涛在《推进合作共赢

实现持续发展》的演讲中表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国愿意为推进合作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2016年胡锦涛在演讲中表示,事实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和更广阔的市场,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胡锦涛时代的中国姿态是积极融入和参与亚太,并着力印证中国对亚太的贡献,而在对亚太发展的意见上立场保守。胡锦涛首次亮相APEC演讲时,着力于向外界解释中国,没有提及中国对于亚太经济发展的看法。

然而与过去十年中国领导人在APEC峰会上的演讲相比,习近平2016年、2016年演讲的大致内容框架与胡锦涛没有什么不同,唯一的区别是,习近平2016年对于亚太发展发表看法时连用四个“亚太应该”连用七个“我们要”,表露出指导者与掌舵人的姿态。

习近平2016年10月7日在APEC峰会上发表了主旨演讲,这是习近平首次在APEC峰会上发表演讲。习近平先是重申了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政策,接着对亚太经济发展提出四点愿景,一连用四个“亚太应该”。习近平提出亚太地区应该谋求共同发展,应该坚持开放发展,应该推动创新发展,应该寻求联动发展。

除了介绍中国政策,习近平2016年首次亮相APEC就一连用四个“亚太应该”直接指出中国认为亚太应该怎样做。这种自信不仅有习近平个人强势性格的烙印,也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中国的国家实力发展到今天,在亚太已经处于设置议程的领头羊位置。

2016年11月9日习近平在APEC上的讲话是习近平第二次在APEC上演讲,与去年首次祭出四个“亚太应该”不同,今年习近平一连用了七个“我们要”和一个“我们应该”来表达中国对亚太发展的意见。习近平称,“我们要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我们要携手打造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我们要不断发掘经济增长新动力”,“我们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我们要精心勾画全方位互联互通蓝图”,“我们要共同致力于构建覆盖太平洋两岸的亚太互联互通格局”。

在汉语中,如果说“应该”一词还停留在建议的层面,那么“要”则说明将付出行动,是比“应该”更进一层次的建议,是更倾向于指示性而非建设性的词汇。从胡温时代中国对亚太如何发展并不积极建言,到习李时代中国对亚太的发展有着强烈的主导色彩,中国已经将自身从亚太经济建设的参与者,上升为亚太经济发展的引导者角色,上升为亚太经济发言的主导者角色。中国的亚太地区主人公地位、意识已经十分明显。

有声音甚至认为,习近平的发言语气基调是在召开中国版本的国际政协会议,各国具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但是各国应该明白谁才是真正的“执政者”。

从“我们应该”到“我们要”

在APEC峰会闭幕后,11月15日G20峰会在澳大利亚举行,刚刚在北京见过面的奥巴马、普京等领导人在澳大利亚再次聚首。与APEC谈论的是亚太的经济发展趋势不同,G20谈到的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治理。自从2016年G20举行领导人峰会以来,中国领导人每次都发表见解。与在亚太经济发展上中国此前一直低声调不同,在G20峰会上,一向被视为温和派的胡锦涛从2016年到2016年的讲话都极为强势。习近平从2016年以来共参加两次G20峰会,基调也都比胡锦涛更高。

无论是胡锦涛还是习近平,在G20峰会上的讲话都包含几个固定部分: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世界经济发展应该发展的方向、中国采取的措施。胡锦涛从2016年到2016年每次的讲话中都有的基调是“我们应该”,从2016年提出国际社会应该认真总结金融危机的教训,到2016年通篇用9个“我们应该”来阐述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建议,再到2016年以“我愿提出以下建议”为开头提出“我们应该”怎么办,胡锦涛已经相对委婉地告诉了全世界中国认为的正确发展道路是什么。

G20首脑峰会是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发达国家认识到新兴国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故而召集的峰会,中国作为金融危机中全球经济的稳定器和增长动力,备受瞩目,中国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话语权已经奠定。胡锦涛历次峰会发言中“我们应该”的基调,实际上是中国地位上升之后的体现。

即便胡锦涛时代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已经展现了大国姿态,但习近平在最近两年G20会议上的讲话实际上表明,中国的目标不止是参与者。

2016年习近平在提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建议时直接指出,“各国要通过积极的结构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竞争力。增长联动,是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要求。各国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真正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各国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共同优化全球经济资源配置,完善全球产业布局,建设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培育普惠各方的全球大市场,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

前不久在澳大利亚的G20峰会上,习近平称,我们必须创新发展理念、政策、方式,更加重视增长质量和效益;我们要继续做全球自由贸易的旗手;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要加快并切实落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方案,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

无论是在去年还是今年的G20峰会上,习近平谈话基调都是“我们要”。从胡锦涛时代的“我们应该”到习近平时代频频提出“我们要”,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态度不是建言者,而是领导者指挥者。“我们要”的言外之意是中国版本的世界经济发展方向已经确定,中国来开会不是和大家商量如何发展,不是建议如何发展,而是中国已经有了路线图,已经有了脚本。“我们要”后边跟的是将采取的行动,是即将进行时。

将过去胡锦涛在APEC、G20峰会上发言的姿态与习近平上台以来在这些峰会上的发言对比,总的来看,变化最明显的是中国的姿态。中国的主人公姿态、领导者姿态、掌舵人姿态顿显。中国的这种姿态并非毫无底气,盲目自大。支撑习近平说话硬气的是中国一路向西直达欧洲的“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连接从中国向东直达太平洋彼岸的亚太自贸区线路图,这两个计划几乎包含了全球的所有经济区。支撑这些计划的,既有中国投资5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注册资本金力争要达到1000亿美元的亚投行,也有中国出资410亿美元的金砖银行。

从国内来说,两年来,从吃包子到“习大大”,从延安父老的交口称赞,到爱国华侨的四海归心,再到“领袖范儿”的升华提炼,最高领导人的公众形象在习近平上任总书记一年半后被塑造得更加高大伟岸。而从外交领域上来讲,习近平在处理纷繁复杂的国内事务同时,也已经成为“世界级领袖”。就任不到两年,习已经确立了鲜明的外交风格。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七十年间,中国长期积贫积弱,在国际交往中备感压抑,上上下下都盼望重新扬眉吐气。一个国家领导人能够光大中国崛起的气势,将大势变现实,今天将习近平称为“全球领袖”不算过分。习近平在APEC、G20会议上的姿态的转变,是中国近代以来被挤到世界边缘后,重新回归世界舞台中心的转变。

从选择性有为到积极有为,再到主动有为,从做了不说到做了再说、再到既说又做,中国实际上正在用姿态的变化向世界宣告,中国虽然距离崛起还有一定的距离,但这个距离已在不断缩短。领导人姿态的转变是暴风雨来临之前、世界格局变动之前、中国崛起之前的“起势”、“烘托”和“造势”。

毛泽东建立新中国意味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习近平时代的新中国则代表着中国必将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1949年人们展望新中国时认为,它是站在海边遥望海中,已经看见了桅杆尖头的一艘航船;它是立在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在母腹中,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孩。而现在展望的未来,崛起的新中国又何尝不似一艘航船、一轮朝日、一个婴孩。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319548/

推荐访问:g20峰会的创新主题 g20峰会创新的认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