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生哲理 > 人生感悟 > 于丹,恶心

于丹,恶心

时间:2017-03-07   来源:人生感悟   点击:

【www.gbppp.com--人生感悟】

于丹,恶心(一):人生感悟

你该学会的十六件事,不看后悔哦!

1、学会绝情,该滚的就滚,该留的就留。

2、学会孤独,没有谁会把你当宝护着,世界总是孤单的

3、学会坚强,其实一个人也可以活得漂亮,自己笑给自己看,自己哭给自己听

4、学会忍耐,该闭嘴就闭嘴,该沉默就沉默

5、学会珍惜,知心的朋友已经不多,如果再走,就真的只剩下自己了

6、学会视而不见,恶心的东西选择忽视,厌恶的东西选择屏蔽,不会再有人让我不快乐

7、学会满足,所谓知足者常乐也

8、学会独立,不能再一味的麻烦别人,自己的事自己做,正所谓求人不如求己

9、学会长大,不能再那么任性,那么幼稚,那么孩子气

10、学会认真,认真的对人,认真的对事

11、学会慎重,不该认识的人不要认识,不该插手的事不要插手

12、学会忘记,不能活在过去的时光中,记忆已经逝去,继续现在的生活

13、学会放弃,有些人永远不属于自己,那么就痛快的放手,别拖泥带水,这样不但连累别人,也累垮自己

14、学会冷血,只对对我好的人好

15、学会比以前快乐,即使难过,也要微笑着面对

16、学会残忍,该杀的就杀

于丹的话:

满桌佳肴,你得有好牙;腰缠万贯,你得有命花;

赏一路风光,你得走得动;拣一座金山,你得能够拿;

垄沟里刨食的是条好汉子,病床上数钱的是个傻瓜;

千里纵横,你总得有个家,万众首领,你也得有个妈;

委屈烦恼,你非得有人听,出色得意,你还得有人夸;

酷毙了靓绝了,你要有人爱,摔倒了失足了,你得有人拉;

结怨不如结缘,栽刺不如栽花;富贵不如福态,高寿不如高兴。

感悟:

1、同样的一瓶饮料,便利店里2块钱,五星饭店60块,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所在的位置。

2、真坏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假好人。

3、成功有个副作用,就是以为过去的做法同样适用于未来。

4、幽默就是一个人想哭的时候,还有笑的兴致。

5、人之所以活得累,是因为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解不开情结。

6、说真话的最大好处就是你不必记得你都说些什么。

7、有时候,不是对方不在乎你,而是你把对方看得太重。

8、真正的领导不在于谁能领导多少君子,而在于谁能驾驭多少人。

于丹,恶心(二):痛打文盲教授——揭开中国文人假学者的画皮

于丹根本没有读懂《论语》【于丹,恶心】

李 慧(《大视野——剖析中国企业》一书作者,45万字,定价39元,华夏出版社2007年一月出版)

因为20年的时间全部扑在了写作《大视野》一书上,本来是没有时间来与那些“假学者”来论战的,假经济学家的画皮已经被揭穿了,但是,像有些为了经济利益的文人的画皮还没有被揭开,特别是看着她忙着到处演说,实在不忍心善良的读者被又一个假学者误导,只好出来说上几句话。【于丹,恶心】

且不说整整十个小时,不吃不喝,不说话不上厕所,创造了两秒种出售一本书,十个小时销售一万三千册图书的“虚假记录”,更别提她在图书节上“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信誓旦旦的辩白。单看她出的注水书的错误就令人不忍睹读。

一部一百多页的小书,单是《论语》的原文就占去了40多页,而其中她主要讲的人生与道德就是孔子的一段话。“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论语今解·为政第二》)

前面几句话的解释就不说了,而后面于丹讲,说孔子本人的思想修为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本人修炼到了一定程度,六十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听进任何的意见,接受任何的批评,而七十岁时的道德修养已经达到了相当的地步,修炼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能够随心所欲的做事,而不会犯错误,因此,就能做到“从心所欲,不踰矩”。

实际上大多数的学者也都是这样的理解的,比如著名学者李泽厚在其《论语今读》中的译文就是这样的——孔子说:“我十五岁下决心学习,三十岁建立起自我,不再迷惑,五十岁认同自己的命运,六十岁自然地荣受各种批评,七十岁心想作什么便作什么,却不违反礼制规矩。”

还有学者结合孔子的生平解释这段话,也基本上大同小异。认为主要是指引申为修德进学的阶段:一为有志向学;二为建立自己的基本思想以确有所立;三为不惑,人事多异,虽自己已有志且能立,但与外在事物不免有冲突矛盾,此心因而会有惑,所以必须穷究事理,以求得不惑;四为知天命,虽已有志有所立又能不惑,但实行时又可能遭遇困难阻碍,所以必须要能知天命。

五为耳顺,入耳之事有顺,有不顺,因为知道那些不顺的其实亦有其道理(由不惑来),甚至也属天命(由知天命来),是故应能修养到一切入耳的皆为顺;六为从心所欲不踰矩,到此境界则一切发于心所为,皆合于天命,所以自然可以符合人类社会所形成的规范。这也就是为学修德的最高境界了。

本来以为于丹自称自己四岁学习《论语》,研究了近四十年能够讲出什么新观点来,但同样是拾人牙慧,非但不能为读者答疑解惑,反而将我们引向了另一个歧途。常识告诉我们,人只能越老越糊涂,而不是越老越聪明,尽管老年人的经验与道德修养足够丰富,但是,因为世界是在变化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只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客观与变化地看待世界

与人生,才能不被时代所落伍。

对于孔子《论语》中的这段似乎违反常识的话,许多的学者都认为上面的解释非常合理,而且符合孔子“圣人”的身份。但是,迄今为止只有一个人提出了疑问,他就是已故国家主席毛泽东,主席在一次与朋友对话中说过:“孔子说他七十岁就能够不犯错误,随心所欲地做事?我不相信。”实际上主席的疑问是对的,可惜他置疑的并不是那些愚蠢文人的胡乱解释,而置疑的是孔子本人的原话。

但是,孔子本人并不是一个官僚,而是一个文化大家,是有名的大教育家与思想家。“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孔子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而且被列在《论语》的首位。孔子一生以“仁爱”、“礼义”思想传播于天下,自称“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他一生虽颠沛流离,遭人冷落,但始终“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不仅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还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一生恪守并倡导“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他甚至更早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自知自己无知”的命题,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即便如此,他还是认为自己“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不仅承认自己的无知,还举例说对农夫的提问都不知所以然。难道这样一位谦虚、智慧的学者会否认知识教育价值的作用,落入到故步自封、自高自大的地步吗?

而孔子还说过另一句话:“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论语·阳货》)很多的学者也这样解释这句话,意思是40岁还被人厌恶,那他这一生也就完了。但是,我们反问一句,世界上有不被别人讨厌的人吗?有人喜欢你,也有人讨厌你,这才是正常现象,而四十岁作为一个分界线,能够不被别人讨厌,这现实吗?

我们再看孔子的其他言论——“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才叫真正的错误了。“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一个人人都说是好人的人是好人吗?孔子说,不,好人说他是好人,坏人说他是坏人的时候,这个人才能称得上是好人,就是真正的仁。

因此,只从字面上解释孔子的思想,而不能联系实际与他的整体思想体系认识孔子,这就是中国这帮假学者们严重误导人们思想的所在。早在1919年,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同时,胡适先生也对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研究提出了新的看法,并撰写了《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古代的学术思想向来没有条理,没有头绪,没有系统”。

同时,胡适先生也抨击说,前人研究古书“很少有历史进化的眼光”,不仅“从来不讲究一种学术的渊源,一种思想的前因后果”,而且,“除极少数学者以外,大都是以讹传讹的谬说”,“对于古代的学术思想,有种种武断的成见,有种种可笑的迷信”。胡适先生最终给出的建议是,要“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他说:“我们对于旧有的学术思想,积极的只有一个主张,——就是‘整理国故’。整理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

那么,正确的理解应当是什么样子的呢?《论语》本身就是一部语录书,文句零散,没有次序。林语堂就曾对其中的真实性提出过怀疑,孔子的哲学主要阐述的是个人人格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以及这些人格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孔子曾经对死读书表示过:“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叹为?”(《论语·子路》)一个有知识而不能为政和处世的人,难道不是“鸡肋”吗?对“鸡肋”似的教育和“鸡肋”似的人才,我们只有徒唤奈何了?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有人理解成人的过程是一种不再犯错误的过程,其实,这里,仅仅是孔子哀叹人生短暂的一种理解与学海无涯之间的矛盾而已,他曾面对奔腾不息的流水,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也曾有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的焦虑。

因此,正确的理解应当是这样的:我到了十五岁才真正开始把研究学问作为自己的志向;可是我用了十五年的时间,一直到了三十岁时才刚刚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而不是开始立志;又用了十年时间,到了我四十岁时才有了一些分辨是非的能力,对做学问才不再犹豫和困惑;可是,人生实在是太短暂,因为人到了五十就已经精力不济,没有多少时间来做事,蹦达不了多久了,就必须要抓紧时间来感悟生活。

即使活到了六十岁时,也只能用耳朵听听而已,像年轻人那样与别人争辩是不可能了,甚至还已经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了;如果能够活到七十岁已经身不由己,自己没有一点精力了,即使想听别人的意见可能也没有人与你说,而你自己也可能根本就听不见了,只能是用心来想想而已,至于像年轻人人那样做事和犯错误,根本就做不到了,因此,即使想犯错误也不会有犯错误的机会了。

换成英国作家哈代的话就是:“20岁的人,意志支配一切;30岁的人,机智支配一切;40岁的人,判断支配一切。”后面的意思,我认为按照上面的解释补上,应当是,50岁的人,时间支配一切;60岁的人,感觉支配一切;70岁的人,一切支配自己。【于丹,恶心】

所以,我认为中国人至今还没有人真正读懂《论语》,类似的现象在《论语》中比比皆是,而《道德经》、《易经》等更是被那些假学者们糟蹋的不成样子。类似的错误还有很多,比如还有像于丹一样的人这样写道: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师------效法,榜样.

孔子说:"如果三个人走在一起,就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人家的优点而去效法学习,对他们存在的缺点也要警示自己,类似的问题不能在自身发生."

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以说成了千古名句,一般人都能顺口说出来,但人们往往把它理解为"三个人走在一起,就一定有一个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其实这是个很低级的错误,歪曲了孔子的本意.

对此楼主不敢苟同,提出我的理解,这里上文只更正了师的解释,而没有说出来对行的认识。我的解释认为,这里“行”是指三人一起做一件事情,必定有高有低的意思。

实际上,孔子不是单纯的指一件平常的事情,而是在教育他的学生说,你看大家一起听课,为什么有好有坏呢?不是单纯老师的缘故,而是学生的责任啊,你要向好的同学学习,看到坏的同学的地方,也就能自动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而改正,这样就能学习进步了。

这就提醒我们,看古文,特别是论语一定要联系当时的情景,孔子为什么要说这样一句话?

“三个人一起走路,就一定一个值得我学习或效仿的?”如果这样的话从我们自己的嘴里说出来,那不是怪怪的吗?走路有什么可以学习或效仿的,又不是走模特步。因此,正确的解释就是说,傻瓜,大家一起做事必然有高低之分,难道是老师的责任吗?跟好的学优点,跟不好的改正缺点。这样你就学习进步了。

路为什么要三人一起走,跟别人学走路,单独看就行了呗?

三人不是就三人,而是指多人的意思.大家一起干同样一件事,你就能看出高低了.

还有什么国学大师任继愈七十多岁了给自己刻了一个章子,叫不敢从心所欲。

难怪前一阵季慕林终于醒过来,要求摘掉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头衔。

遗憾的是,像《红楼梦》并不完美一样,我刚完成的另一部著作被电脑病毒侵害掉了,我正在加紧争取重新补起来。不过,新出的《大视野》一书已经弥补了我的部分遗憾。不然,我是不会再容忍这些假学者们肆无忌惮地歪曲古人的学术思想的。

另外,对于于丹这些缺乏常识和违背常理性的错误,我们的主流媒体装垄作哑,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其实,于丹只不过是时代需要这么个人,推出的假典型而已。

于丹四岁连字都不认识,就开始读论语了?愚民得可怕!而她的书“畅销”上百万册,难道不是一种时代无知的悲哀体现吗?

【于丹,恶心】

她只不过是一个谎话连骗,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的文盲教授而已。让人恶心!

于丹,恶心(三):2016论语心得

范文一:

窗外暖暖的阳光从透明的格子里跳出来,掬几指香茗,溶进翻滚着热雾的清水里,淡淡的淡淡的清香便在整个屋子里弥散了开来,独自静坐在案头前,掀开一本《论语》,便胜似无尽的享受。

一直偏爱这种古典的文字,总觉得那些文字里有一种清明的氛围、深沉的哲理、淡淡的禅意。就像在欣赏落在山谷的雪,洁白、恬静而又深厚。读着这些文字,能让激荡的哀伤的失意的澎湃的心找到难得的平静。每每读一小会儿,总能有新的心得,不断成熟,不断智慧。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那一瓢为心境预备的净水,它不是热闹地搅拌,喧嚣地刺激,而是静静地覆盖渗透你。这样的乐,才是至高境界的乐,当内心无限的充实,外物就显得可有可无了。当很多的人都在为了寻找快乐而无限膨胀内心的贪念时,遥远时空那边睿智的孔子早已看穿了一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不担心自己没有官位,不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加强自身的修养,才是人生的正道。

即将毕业的师弟来宿舍找我聊天,说起自己找工作的屡屡碰壁,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对社会感到非常失望,感到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内心悲苦不已。望着这份痛苦,想自己也曾经历,于是便拿手旁边的解语递与他,讲起自己曾经听过的一个故事。曾经也有一个碰壁的年轻,痛苦绝望之下,他来到大海边,打算蹈海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时,有人从这里走过,救了他。这人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他说自己不能得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并且重用他。这人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随手抛在沙滩上,对年轻人说:“请你把我刚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这根本不可能!”年轻人说。这人接着从自己的口袋里掏了一颗珍珠,也是随便地撒在了沙滩上,然后对年轻人说:“你能不能把这个珍珠捡起来呢?”“这当然可以!”年轻人回答。于是这人说:“那你应该明白了吧,你现在还不是一颗珍珠,所以你无法引人注目。如果要别人承认,那你就要由沙子变成一颗珍珠才行。”要做出常人不能之事,首先要将常人痛恨的事情做得轻车流水。做人能做之事,更要做人不能做之事,才有可能比一般人走得远一点。如果实在无法走得更远,那么,就把别人不屑做的事情做好吧。

范文二:

天天晚上临睡前,都要在床上看会儿《论语》心得,这本是写得很好。最然有些论语原文是看不明白。古人的东西很深奥,但却很纯朴和实用,还是有一定的道理,不得不承认。

天地之道,“神于天,圣于地”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是梦想主义者,不是理想主义者;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是务实主义者不是现实主义者。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天地人并称为“三才”所以在孔子看来,人是值得敬得的,人也是应该自重的。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是在于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孔子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处世之道“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这句话,我时常说话没有用脑子,做事有考虑后果,但还是照做。不知道是个什么性格,有时候自己都烦自己这性格。

孔夫子说:在今天这么一个竟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得要。“如临深海,如履薄冰”。

范文三:

《论语》,2500多年前的经典语录,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

序言:《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他对弟子的教导。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是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之极。其实论语中许多经典的词句,是我们许多人都耳熟能详的,但是我们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吗?这部曾被古人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还具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大家别以为说,孔夫子的论语现在我们必须得仰望它,我们觉得它是高深的,它是一种高不可及的。这里面有多少奥秘吗?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rszl/320310/

推荐访问:文明之旅于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