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情感美文 > 爱情感悟 >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时间:2018-11-03   来源:爱情感悟   点击:

【www.gbppp.com--爱情感悟】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第一篇_《渡荆门送别》教案

《渡荆门送别》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能力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分析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德育目标1、这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2体会作者对诗人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从中进一步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结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感。3、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在教学本首诗时,通过放朗读读音,让学生体会,然后学生齐读这首诗并感悟这首诗的思想内容。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象。3、采用课件进行教学(幻灯片)。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唐宋诗词历来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渡荆门送别》,唐代的名家名篇。学习时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和默写。

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 〖拓展〗: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

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4、《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5、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6、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延伸〗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多出现在夏天海边或沙漠中。

在崭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会产生敏锐的感觉,如李白在荆门以东见到的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景象,在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这饿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假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我们见到的则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在山地,我没就只能见到:山高月小。

7、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拟人。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8、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9、〖拓展〗朗读杜甫的《旅夜书怀》,找出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旅夜书怀 (唐) 杜甫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0、齐读,背诵这首诗,指名学生背诵。

11、总结。

——《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

12、发放课堂练习。

三、布置作业。

1、 能熟练背诵和默写;

2、 预习下一课;

3、 〖探讨〗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如何在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的?

这首诗五、六两句在李白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这里的新奇不在描写景色的本身而在它的托意。“月下飞天镜”,“下”字是动词,说月亮下来了,影子落在江水中。圆圆的月亮,像一面镜子。镜子从哪里来的呢?从天上飞下来的。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影,上下生光,照得大地的一切晶明透亮。古诗:“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本诗却从相反的方面来运用它新奇的想像。“云生结海楼”,诗人看到天空云彩的奇幻变化,产生无穷想像。“海楼”即“海市蜃楼”。这种自然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在大海或沙漠的上空,有时忽然出现像城市的奇幻景象,古代人的科学水平低,惊为神怪,认为是海中的蜃(蛤蚌之类)吐气结成的。江汉平原上空并无这种自然现象。诗人所指的是天边云彩各种奇异的形状,仿佛也产生了仙人楼阁似的。为什么平常的月景和浮云能引起诗人这么大的兴趣?因为在崭新的环境里认为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产生了敏锐的感觉。过去诗人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所熟悉的是蜀中的山山水水。如今渡

过荆门,山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诗人的感觉自然新奇了。

四、结束课程。

板书: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

首联 交代旅程

颔联 喜悦开朗

颈联 新奇景色

尾联 思念故乡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第二篇_《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把握诗歌主旨和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诗歌,体会本诗的意境美、语言美,提高诗歌欣赏水平。

3、感悟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留恋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

己。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领读。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3、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人。李白是我国文学史

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著名作品有《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

等,著有《李太白集》。

4、选自《李太白集》。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

今湖北宜都,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

之称。25岁的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

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这时的诗人正值青年,兴

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

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视野顿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5、学生齐读、背诵。

三、细读品味: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一个“从”字,凸显了诗人的大气

魄。本是诗人乘船顺流东下,可在诗人眼里,竟是长江跟着自己游览。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白天行舟,天开地阔,诗人开阔的

胸襟、舒畅的心情,都流露在字里行间。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夜晚,变幻莫测的江水、月光、云

霞让诗人目不暇接。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明确:运用

拟人手法,借故乡的水有情,不远万里送“我”告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

时依依不舍、思念亲人的感情。

四、合作探究:

对诗中“送别”情绪应如何理解?

明确: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与作者的其他送别诗不同,并非为朋友送行,

而是告别故乡。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25岁远渡荆门,一直在四川生

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情,江水

流过的蜀地是养育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

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己远行,怀着深情厚谊,

万里送行舟,从对方写来,越发显示出自己的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

情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

五、教师小结:

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别具特色。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这首诗,作者描绘了出蜀过荆门山的沿途山川景色,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

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六、布置作业: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渡荆门送别

远渡地点、出蜀目的——山水(远景)——月云(近景)景色壮阔——由景及情,

留恋故乡。

————赞河山、恋故乡。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第三篇_《渡荆门送别》教案

八年级

《渡荆门送别》教案

[选点说明]

唐诗可以说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而李白又是唐代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渡荆门送别》是李白二十五岁初次出蜀时写的一首送别诗,而他的诗作中属于送别诗的还真不少。学习这首诗,不仅可以对李白的诗风有一定的了解,还能学习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体会诗的意境美,语言美。

[策略说明]

1.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2.举一反三,注意旁征博引,在类比阅读中提高诗歌鉴能力。

3.在多媒体网络下进行协作式教学。师生相互质疑、讨论。

[过程设想]

一、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小学学过的李白的《赠汪伦》引入新课。(投影显示课题)

二、知作者

由学生简介后,教师补充。(多媒体显示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三、读诗文(范读)

1.学生初步体味词的意境。

2.指名学生划分朗读节奏。

3.白板投影朗读节奏。

4.按老师指导的节奏感情分男生读,女生读,小组接力读。

5.根据学生朗读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指导。

四、明诗意

1.学生借助手头资料及课本注解分组讨论词的字面意思,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质疑、答疑。(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相互质疑解答)

2.教师对可能对于学生有难度的字词进行投影。

3.检验理解情况。

(1)诗的每一联分别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2)首联交代了什么?

(3)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人们说这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极好,你认为是哪两个字?试赏析(赏析思路:解释字词+分析句意+主旨感情)

(4)颈联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用了什么手法?【(3)(4)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此处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

五.悟诗情

通读全文,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六.诵诗文

在对全诗感情把握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做到熟读成诵。【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七。类文阅读

以附录古诗中李白的《送友人》检验交流学生对送别诗的情感及写景句子赏析的掌握情况。

八.小结

九.作业

1.背诵并默写《渡荆门送别》

- 1 -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第四篇_渡荆门送别教案

渡荆门送别

执教者:肖塘中学 唐佳磊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诵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与音韵美,在诵读中感悟诗情。

2、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3、体会诗人对大好山河的热爱与对故乡的眷恋。

【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与语言美。

【教学难点】

1、激发想象,再现诗歌画面,体会景物描写中的深刻情感。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诗文,认识作者

同学们,李白这个名字大家肯定不会陌生,作为中国文化中诗歌的代表,你们还记得学过他的哪些诗吗?对他又有着哪些了解呢?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后我国又一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这样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一首送别诗——《渡荆门送别》

二、朗诵诗歌,整体把握

1、欣赏诗歌,朗诵为先。先请同学们齐读一遍,注意字音与停顿。

2、个别学生朗诵,多种形式评价。

3、播放朗诵录音,学生仔细听,注意语调上的差异,尝试模仿。

4、同学们是否发现录音在读尾联的时候语调上的不同呢?为什么?就让我们在朗诵当中借助注释与创作背景来理解《渡荆门送行》的大体内容。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

三、问题探究,想象意境

1、了解完大体内容,我们回到诗题,大家对这“送别”两字有疑问吗?作为一首送别诗,是谁在送别谁呢?

诗题中的送别是告别家乡,设想家乡送别自己(拟人)。

2、尾联体现了诗人对风景理解的独到,那首联又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荆门外)与此行目的(楚国“游”)

3、颔联与颈联是本诗精华,请同学们自读之后,想象一下两句诗在你们面前呈现了怎样的画面?(可尝试在纸面作画)

4、这些画面都是活动的,由哪几个字可以看出?这些字好在哪里?

随: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

入:江流无阻,蕴藏诗人对前途展望

飞与结:相互对照,给予静态景观以动态美。

四、把握手法,了解诗情

1、请猜测一下,面对你们所想象中的画面中,诗人会有着怎样的心情呢?结合创作背景,与另一首《送友人》进行对比。

《渡荆门送别》创作处于李白壮年游时,意气风发,心情开阔,奋发进取。(江流、云霞) 《送友人》处于李白中年,心情孤寂,意境萧瑟。(落日、浮云、孤蓬)

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

2、颔、颈两联的美景让诗人流连忘返,但在尾联诗人又道“仍怜故乡水”,表达了什么感情?

忘不了曾经养育自己的故乡,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比眷恋。

五、小结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沿途景物的描写,勾勒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大好山河热爱的同时,也埋藏着诗人不忘家乡,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六、布置作业

用自己的文字尝试着描述李白游荆门山的情景。

七、板书设计

随 动态 未来充满希望

景 入————情 奋发向上

飞 送(拟人)热爱故乡 结

【教案说明】

这堂课的授课内容是古诗,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在浏览过语文的新课标后,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在了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与审美能力上。基于授课目标是六年级学生,在诗歌内容的理解上允许一定的模糊,不要求字字落实。最关键的,还是培养学生从想象中体味诗情,品味审美。并让学生学会从诗歌背景中提取诗歌中的思想情感。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第五篇_初中语文 《渡荆门送别》教案

《渡荆门送别》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渡荆门送别》。

过程与方法

在自读自悟,合作探讨中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体会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古诗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学生自由读古诗,初步了解诗意。

2放录音,营造气氛。

3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明确: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又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明确: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衡的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4 这一联中有一个字用得好,找出来谈谈它好在何处。

明确:'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们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5 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请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明确:“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天上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

教师补充: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初次见到平原时的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6 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明确:不是,是告别故乡。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诗人初次离开故乡,确实有些依依不舍,但不说破。掉笔从对方写来,说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会送我这个远别故乡的人到楚地。 7尾联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抒发了思乡深情。

8通过合作学习,研究探讨:

(1)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如何在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的?

这首诗五、六两句在李白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这里的新奇不在描写景色的本身而在它的托意。“月下飞天镜”,“下”字是动词,说月亮下来了,影子落在江水中。圆圆的月亮,像一面镜子。镜子从哪里来的呢?从天上飞下来的。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影,上下生光,照得大地的一切晶明透亮。古诗:“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本诗却从相反的方面来运用它新奇的想像。“云生结海楼”,诗人看到天空云彩的奇幻变化,产生无穷想像。“海楼”即“海市蜃楼”。这种自然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在大海或沙漠的上空,有时忽然出现像城市的奇幻景象,古代人的科学水平低,惊为神怪,认为是海中的蜃(蛤蚌之类)吐气结成的。江汉平原上空并无这种自然现象。诗人所指的是天边云彩各种奇异的形状,仿佛也产生了仙人楼阁似的。为什么平常的月景和浮云能引起诗人这么大的兴趣?因为在崭新的环境里认为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产生了敏锐的感觉。过去诗人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所熟悉的是蜀中的山山水水。如今渡过荆门,山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诗人的感觉自然新奇了。

(2)李白《渡荆门送别》中“送别”有几种理解?

课本提示中说是诗人青年时期出蜀赠给送别的友人的诗,《教参》中则提到沈德潜《唐诗别裁》评此诗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到底哪种理解更合适?

这首诗的确写的是送别,不过是送李白者仍在舟中,而诗人李白已经上岸了。诗人与朋友在长江千里舟中相伴来到荆门,现在李白离舟上岸,在告别的时候说“可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因为李白自己不能再相送,就寄托意于江水,只有它能代为送客,江水滔滔,朋友继续推舟前进,自己上岸,更代为舟中朋友感到寂寞,以后,只有故乡江水依然相送,凭这寄托彼此的乡情友谊。至于课本提示和《教参》的理解,当然也有它的道理。 9小结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诗中并无送友的离情别绪。当时,年轻的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壮志,展望前程,自不免心情激动,祖国壮丽的山河,更增添了生活的光彩。全诗一气直下,如大江奔流,格调轻快,意境高远,想像瑰丽。中间两联,尤以颔联为佳,气象博大,气势飞腾。“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形象地描绘了船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壮丽多姿的景色,反映了诗人的开阔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历来被称为不朽的佳句。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这种奇想,言尽意远,韵致清扬。

(三)齐读,背诵这首诗。

(四)结束课程。

板书设计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

首联 交代旅程

颔联 喜悦开朗

颈联 新奇景色

尾联 思念故乡

教学反思: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第六篇_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教案

《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简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2)引导学生体悟诗的意境美、语言美。

(3)通过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两首诗。

2、过程与方法

(1)了解诗人和写作背景。

(2)诵读诗歌,用心体会诗词的意蕴。

(3)通过朗读正音——读准;根据关键词意来理解诗意——读通;抓关键诗句来品析——读透;理解性背诵——背读法研习古诗,提升学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品味诗的意境美、语言美。

2、通过朗读正音——读准;根据关键词意来理解诗意——读通;抓关键诗句来品析——读透;理解性背诵——背读法研习古诗,提升学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和讨论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1、诵读品味法,指导学生朗读诗歌,用心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讨论——质疑——点拨法,质疑解难,合作探究,相机诱导点拨,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古诗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演示文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朗读正音——读准

1、请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读准字音。

2、出示生词:汉塞佂蓬燕然候骑

3、指名读,评价

三、根据关键词意来理解诗意——读通

1、理解重点词义。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2、请同学帮助老师完成一篇短文以解本首词意。

3、全班齐读。

四、抓关键诗句来品析——读透

1、如果王维出塞回朝,唐玄宗召见王维,他们之间会说什么呢?请从本诗中找出重点字词或诗句完成下面对话。

唐玄宗:王维,你是怎样前往边塞的?

王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玄宗:边塞的风光怎样?

王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玄宗:边塞军情又如何?

王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资料助读。

五、理解性背诵——背读

六、学习小结:

朗读正音——读准

根据关键词意来理解诗意——读通

抓关键诗句来品析——读透

理解性背诵——背读

七、学习《渡荆门送别》

1、教师范读。

2、这首诗表达了哪些情感?你从哪看出来的?

3、资料助读。

4、全班齐读。

5、背读。

八、总结

九、布置作业

1、试从这两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你的理解,用文字或描绘把你的阅读感受描绘出来。

2、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3、推荐阅读《诗佛王摩诘传》《名人传记---李白传》。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第七篇_渡荆门送别教学反思

渡荆门送别教学反思

篇一:渡荆门送别>教学反思

语文新课标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初中古诗词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积累这一能力上,应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初步掌握一些鉴赏的方法。

10 月初,我上了一节古诗阅读鉴赏课《渡荆门送别》,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引起了我对初中古诗阅读鉴赏的三点反思。

一、知人论诗更高效

南怀瑾先生说:“言为心声,诗从情发。”在诗歌教学中,贯彻知人论诗的诗歌教学观念,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创作风格来品味诗歌情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知人论诗这种观念并不是说要求对每位诗人的方方面面都做详细的介绍,对有些诗人则没有必要,不同的诗人介绍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比如对李白就侧重于个性与诗歌风格的介绍,对杜甫侧重于其诗歌表达的主要情感的强调,关注杜甫把个人情感与社会状况相结合。如果进行对比阅读,还可以结果诗人的传记,将诗人之间的关系作疏理,让学生对着名诗人有更深入的了解。比如,这四位诗人同属唐代,他们之间都有着一段>故事。李白送别孟浩然,写下《黄鹤楼 送孟浩然 之广陵》;李白面对崔颢的《黄鹤楼》,自愧不如地说:“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杜甫评价李白道:“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二、比照赏读重选诗

在这节课堂里,我运用了对比阅读法,运用《渡荆门送别》与《早寒江上有怀》的对比,让学生对思乡的古诗有初步的了解。古代诗歌阅读教学,进行教学设计时不防根据题材分类,在同一册语文课本,或不同学期的语文课本中选择两首诗进行比照赏读,在教学设计时可以有所侧重,其中一首作为重点阅读,另外一首作为拓展练习。也可以根据诗人的创作风格的异同,创作年代的异同,或者诗人之间的相关经历等。如果只按照课本编排的先后顺序,学生可能对于诗人缺少一种整体的认知,对于某一类题材缺少整体阅读的方法。

三、描写画面悟诗情

古诗阅读要加强学生反复吟诵古诗文本的意识,本节古诗阅读课反映出学生过于注重过往的阅读体验,重视过往习惯的方法指导,对于古诗的字词句扣得不紧,不习惯反复吟读,仔细斟酌,往往使诗歌阅读留于字句的表层,还未深入景物所抒发的诗人的内部情感中去。比如,当要求学生“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所展现的景象”时,大部分学生仍习惯于把描写古诗画面理解为翻译古文,全然没有考虑到“景中有情,情在景中”的特点,把诗歌画面描绘得干巴巴,完全失去

了诗意。在今后的古诗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朗读与品析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绘景悟情,学会字斟句酌品诗味。

篇二:渡荆门送别教学反思

教完《登岳阳楼》,我感悟良多。

《渡荆门送别》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30 课李白的一首诗,教学难点是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涵着的深厚的情思。

这首诗是诗仙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李白在公元724 年(开元十二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诗歌的标题“送别”二字很明确的告诉同学们这是一首送别诗,而且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诗歌情感主题的把握对学生来说不是难点。

在分析诗歌过程中,我依然利用《归园田居》《使至塞上》的教学方法,请学生朗读诗歌,找出景物,激发想象,再现诗歌画面。学生能够三言两语地说出诗歌中所出现的景物:山、平野、江、大荒、月亮、海市蜃楼等景物,但是学生却很难将这些景物组成一幅思乡的画面。当要求学生“ 品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画面时,大部分学生仍习惯于把描写古诗画面当做翻译古文,全然没有考虑到“ 诗中有人,人在景中,景中有情,情在景中” 的特点,把诗歌画面描绘得干巴巴,完全失去了诗意。

这首诗歌虽然也表达了思乡之情,却与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的>写景截然不同,《天净沙 秋思》压抑、低沉、悲伤的情感被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表现得淋漓尽致,可是《渡荆门送别》却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学生为此困惑讨论了很长时间。

针对这个问题,我给学生补充介绍了诗人李白写作此首诗歌的背景,特别提到这个时候李白正值青年时期,而且是首次出蜀游玩,作者是兴致勃勃,心情愉悦,特别是蜀地崇山峻岭,楚地是平原旷野。因此“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景物描写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更是把生活在蜀地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的写了出来。

虽然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了,但是太过于蜻蜓点水,学生还是不能够将此景与思乡情感联系起来。

篇三:渡荆门送别教学反思

最好能在阅读教学中展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渗透作文教学,哪怕一堂很简单

的课也可以上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qg/494717/

推荐访问:渡荆门送别板书设计 渡荆门送别教学反思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