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母婴知识 > 准爸爸知识 > 践行守则最美少年,参评材料

践行守则最美少年,参评材料

时间:2015-09-05   来源:准爸爸知识   点击:

【www.gbppp.com--准爸爸知识】

践行守则最美少年,参评材料(一):最美少年申报材料

“最美陕西少年”申报材料

戴靖婷,女,2002年11月出生,今年12岁。宝鸡市渭滨区宝桥小学五年级一班。连续五年被学校表彰为‚优秀班干部‛。

勤于学习,成绩优异。戴靖婷同学,从小爱学习,三岁左右便在爸爸、妈妈的帮教下开始阅读、朗诵。上学后,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学习刻苦认真,勤于思考,乐于学习,能自觉地完成老师和家长布置的家庭作业,课堂上,她思维敏捷,回答问题积极踊跃,总能赢得老师的赞许。课堂外,在坚持做好预习的同时,从不拖欠作业。每天除了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外,还坚持阅读课外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她的爱好很多,踢毽子、跳绳、打羽毛球、滑旱冰、滑滑板、骑自行车,样样都行。在每年学校组织的运动会上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她还特别喜欢绘画,从幼儿园开始,就一直坚持参加绘画学习。她的画多次参加省、市组织的绘画比赛获奖,先后获得‚宝鸡市儿少书画大赛‛一等奖、‚陕西省第九届‘春芽杯’少儿书画大赛‛一等奖等各种奖项十余个。她还热心科技创新,在铺导老师的指导下,她的作品‚便携式太阳能花卉自动浇水‛创新设计获陕西省第2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一等奖,《汽车尾气排放净化器》、《环境监控多功能机器人》等先后获得区、市、省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一、二、三等奖。她在认真学好学校课本

学习内容的同时,主动向父母提出要求参加双休日校外班学习,学英语,练作文,小学五年考试成绩优异,多次被宝桥小学表彰为‚优秀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和‚好孩子‛。

热爱劳动,自强自立。戴靖婷同学从小崇尚劳动光荣,自信以劳动为美。在家里经常帮姥姥打水浇菜园、锄草,帮姥姥梳理头发,跟着妈妈学做饭做菜,热菜凉菜都追求做出个‚花‛样,她的拿手菜是‚麻婆豆腐‛、酸辣土豆丝、煎鸡蛋、……。在学校,做为班长,她经常坚持早半小时到校,主动参与教室和校园卫生打扫,要求同学们做到的自己必先做到并做好。在小区,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开展志愿者公益活动,拣拾草坪中的烟头、纸屑等垃圾,节假日在老师的带动下积极到老年公寓参加敬老爱老活动。 勤俭节约,传承美德。戴靖婷同学孝顺懂事,很小的时候,她就知道生活要靠自己。她知道爸爸从贫困的农村走来,一路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母亲也是出自一个工薪家庭,所以从小对生活不奢求、不攀比,穿的衣服很多都是亲朋好友家的姐姐穿过的,每次穿上洗刷一新的衣服时,总是一脸喜悦和满心欢喜:‚我能穿姐姐的衣服了,我长高了,和姐姐一样高了!‛平时喜欢看的课外书也是爸爸、妈妈的战友或同事送的,她、从不嫌弃,总是爱不释手,读得津津有味。7、8岁时就开始学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拖地、洗碗、洗衣服,陪伴曾患过精神分裂症的姥姥起居、散步,给姥姥梳头、说

话、逗开心,驱赶老人晚年的孤独。家务活样样都能小露一手,每当这时,小脸上总是挂着甜甜的笑容。正如她在一篇作文中写到:‚我爱笑,是因为我爱我家,爱我的姥姥,爱我的爸爸妈妈,因为是他们,让我的生活充满了幸福、充满了笑声……。‛

关爱社会,奉献爱心。受爸爸的影响,她从小养成了看新闻的习惯。2008年5.12地震发生后,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婷婷在陪爸爸看新闻时看到汶川的地震灾情,为一句‚我想喝可乐‛而流泪,为一个劫后余生小孩的‚军礼‛而感动,更为解放军叔叔和志愿者冒死搜救出的每一位幸存者而欢呼雀跃。在征得爸妈同意后,把平时积攒在钱罐中的零用钱共计103元9角全部投进了设在社区的‚汶川地震捐款箱‛。当门房大爷问她:‚你咋不给自己留一点钱零用?‛她用大人般的口气说:‚那些失去家园和校园的小朋友们比我更困难,更需要钱。‛2010年青海地震、陕西陇县泥石流灾害、2013年的四川雅安地震,她都督促爸爸妈妈捐钱捐物,小手拉大手,以微薄之力奉献自己的爱心。每年端午节、元宵、重阳节、农历春节,学校都要组织关爱老人活动,她都会积极踊跃报名参加,和同学们一起带上老人爱吃的水果、点心等,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给老人们唱歌、跳舞、梳头、洗脸、打扫卫生。

关心集体,认真负责。从小一年级到五年级一直是担任

班长。在班里,她团结同学,敢于管理,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能积极配合老师很好地完成各项教学工作和班级日常管理。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元旦联欢晚会,都能主动帮助老师认真策划活动内容,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同学们进行节目排练。在班级管理中能积极履行班长职责,以身作则,积极引导和帮助同学遵守校纪校规,同时鼓励同学参与班级管理,注意学习借鉴,不断改进管理方法,以实际行动提高大家参与课外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但带动了全班同学,也得到了老师的信任和同学的赞许,多次被学校表彰为‚优秀班干部‛和‚优秀少先队员‛。

举止文明、注重养成。 戴靖婷除了在学习和生活上对自己严格要求外,她对自己的行为习惯也有较高的要求。她总是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讲题、释疑,尽可能地提供改进学习的好方法。她懂得尊重老师和同学,注重文明用语,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从不说脏话;她看到或听到其他同学有不文明举止或言行,如随手乱扔果皮纸屑、说脏话等不文明行为,她都会善意提醒或阻止。她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连对自己的爸爸也不例外,有次上学的路上看到爸爸不经意将烟头随手扔进了路边的树丛中,她毫不犹豫地将烟头从树丛中拣了起来,摁灭后扔到了路边的垃圾桶,爸爸看到后感觉十分的尴尬,从此也不再乱扔东西了。

戴婧婷同学就是这样一个热爱学习、崇尚劳动、勤俭节

约、孝敬尊长、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举止文明,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有着突出成绩和表现,确实是一个家长放心、同学信任、老师满意、邻居称赞的好学生、好少年。

申报人:戴靖婷

2014年6月3日

践行守则最美少年,参评材料(二):最美少年事迹材料

最美博学少年事迹材料

长春市第五十六中学小学部 曹晏宁

曹晏宁,是长春市五十六中小学部四年三班的学生,在学校担任大队学习委员。

她非常喜欢学习,尤其喜欢阅读。在阅读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典深深吸引了她。【践行守则最美少年,参评材料】

她非常喜欢《易经》,因为《易经》是“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易经》的《象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她很喜欢,这是它的中心思想,它告诉做人要奋斗不息,品德高尚。

她还喜欢《大学》,《大学》的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告诉她,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爱护天下所有人,做事要尽心尽力的达到至善的境界。

所有这些经典的传统文化告诉她一种思想,那就是如北宋的张横渠所说的那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以无论做什么,首先要学会做人。她将会继续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经典,《论语》、《孟子》、《中庸》,还有《道德经》、《心经》等,她都会熟读并理解这些经典,对儒释道有全面的了解,这是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的开始,这是为祖国、人民、社会多做贡献的开始。 现在从哪里开始?先在家里开始,在完成作业之后,她经常给奶

奶捶背。奶奶已经七十多岁了,满头银发,每当捶背结束的时侯,奶奶都会露出开心的笑容。当爸爸需要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时侯,她都会高兴地替爸爸去楼下的小超市购买。因为孝是道德的根本,是做人的根本。她一定要做个孝顺的好孩子!

做人应该有良好的公共道德,每次和爸爸出行乘坐公共汽车时,如果后乘车的老人没有座位,她就会主动站起来把座位让给老爷爷、老奶奶。在出行的路上,如果碰到有人乱丢垃圾,她会跑过去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她要做一个有道德、善良的公民。这就是做人的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开始!

她还喜欢文学,她读过许多当代著名儿童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会让她露出开心的笑容,也会让她流出感动的泪水。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商晓娜的《绝佳拍档》,她们让她在幽默好玩、美妙温暖的文字中发现一条连通现实与幻想的秘密通道,她感动时流泪,喜悦时哈哈大笑,沉默时开始生命中最初的思考。

她还喜欢音乐,在课后的业余时间里,在完成作业后,她经常练习钢琴,沉浸在优美动听的琴声中。音乐能引起人们思想感情的共鸣,获得享受,使精神获得升华。她热爱音乐!

【践行守则最美少年,参评材料】

她也喜欢美术,在周末的时候,她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画出一幅幅可爱的图画。有可爱的动漫人物、美丽的风景、奇形怪状的物品,这是一个充满想象的世界,她可以尽情的遨游,“视觉盛宴”怎么可以错过呢!

她热爱学习,她在学校会认真学好老师教给她们的每一科知识,

这带给她无限的乐趣。在自己学习进步的同时,她还和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学习中需要用电脑查阅资料的时候,有的同学家里没有电脑,她就会邀请他们到她家来一起查阅。这就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带给她们无限的乐趣。

她热爱她的老师们,热爱她的学校,热爱她的班集体,她将继续努力学习,奋斗进取,争取做一名优秀的最美博学少年!

这就是普通而又平凡的她——四年三班的曹晏宁。

践行守则最美少年,参评材料(三):2014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方案一: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按照中关工委关于“学雷锋、心向党、讲品行、见行动”主题教育活动的部署和市、县关工委文件精神,不断培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根据县教育局关工委关于在全县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部署与要求,我校特制定“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为指针,以对少年儿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深入贯彻中央[20xx]8号文件以及市、县关工委等一系列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贯彻《小学生守则》,引导全镇小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品德、见行动,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努力做到知行统一、学做统一、言行统一,促使全镇小学生在讲社会公德、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同学、奉献他人的过程中培养文明习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切实推进全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二、活动目的

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出发,遵循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动员全镇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从身边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增强道德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情操,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三、活动原则

1.坚持内容系列化、形式多样化、活动贴近化、效果目标化的原则。【践行守则最美少年,参评材料】

2.按照简单易行、切实有效、就近方便、力所能及的原则。

3.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相结合的原则。

4.体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开展实践活动的原则。

四、活动内容

根据我镇小学生实际情况和上级的工作安排,按照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原则,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实践活动为主题,着力开展如下系列活动:

【践行守则最美少年,参评材料】

(一)组织开展学习活动:

学习主要以德育课本为基础,同时结合下列内容:

1.学习中央[20xx]8号文件,学习“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等。

2.学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经典著作。如《弟子规》等。

3.学习古今中外道德典范人物故事。

4.学习近现代道德模范人物事迹。如《雷锋的故事》、《郭明义事迹》、《小英雄葛鑫》等。

5.要结合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坚持在校学习和家庭自学相结合。通过学习,使学生受教育、受启发、受鼓舞。要求每位学生查摆自己身上的陋习,形成文字,自我改正,同伴监督,逐步养成好习惯。

(二)组织开展系列道德实践活动:

1.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

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老龄家庭为孤寡患病老人、残疾人和军烈属提供服务,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结合“送温暖、献爱心”、“捐资助学”等活动,积极为社会公益事业和需要帮助的人服务,培养学生真诚交往、真心关怀、传递爱心的良好品德。

2.开展“在家庭孝敬父母”活动。

提倡未成年人主动分担家务,在父母的指导下买菜、做饭、洗碗、洗衣、叠被、扫地、浇花等,让学生体验父母或长辈的辛劳,培养热爱劳动、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培养自理、自立能力。引导未成年人尊敬父母,组织学生开展“我为长辈做一件事”、“和父母说句贴心话”、“我当一天家”,向父母道一声辛苦、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制作一件小礼物送给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等活动,使学生理解父母、感谢父母,培养孝心,学会感恩。

养成未成年人勤俭节约习惯,教育未成年人不挑吃穿,不乱花钱,不盲目攀比,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开展“在学校尊敬师长”活动。

推行校园文明礼貌用语。各班可以利用班会宣讲礼貌用语,如“我不给别人添麻烦”、“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保持公共环境卫生、珍惜他人劳动成果”、“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等。

组织学生开展“三礼”即知礼仪、重礼节、懂礼貌活动,倡导同学之间结对互助,通过交流谈心、节日联欢、补习功课、赠送学习用品等形式,互帮互助,互学互爱,养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

开展“为创建和谐校园做一件实事”活动。通过给学校提一条建议,做一件好事,出一期小报等多种方式,提高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让“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进班级、进课堂、进活动,从而使“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在学生中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并转化为道德行为。另外,通过唱好一首道德歌曲,精读一本道德好书,宣讲一个中华道德小故事,举办一次道德专题队会,每个学生完成道德主题手抄报一份,每班出一期道德主题黑板报,确保道德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4.开展“在社会奉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学校要根据广大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组织开展“清洁家园、从我做起”主题实践活动。结合“七个一”的要求(即:找到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培养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养成一个出行习惯),学习宣传礼仪知识,引导未成年人文明出行,文明上网,礼貌待人接物,做“文明小使者”。

五、几点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

我校把此项工作作为开学初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来抓,并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切实抓实、抓细,长期坚持下去。

2.强化组织领导。

我校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并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召开相应会议进行部署,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间要求,分阶段,分主次。

3.营造浓厚氛围。

我校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墙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加大对“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增强做好主题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努力使学生做到:在社会讲公德:遵守一切公共秩序,爱护花草树木,保护自然环境,语言文明、行为礼貌,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在校园讲美德:遵守《小学生守则》,不打仗骂人,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刻苦学习,保持节俭,崇尚先进,积极向上。在家庭讲孝道: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听从教诲,爱护幼小、关爱家人。达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的总要求,把未成年人培养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方案二:“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丰富学校德育活动内容,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逐步培养广大青少年的良好行为习惯。从20xx年1月开始,学校将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德育工作关系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长期坚持,我们以“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使我校的德育工作体现学校特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发展大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针对当代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特点,结合本地的地域文化和我校实际,全面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扎实开展,引导学生“修身、养性”,从而全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活动目标

通过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使我校学生充分体验习善、行善、扬善的快乐,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善念、拥有善心、实践善行来实现人格的优化与完善,让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而积善成德,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起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达到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人人行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推动全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实施原则

1、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

2、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

3、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

5、坚持突出特点、体现特色的原则。

6、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四、活动内容:寻善源、存善心、发善言、行善事

“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体现。“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一个从学善、行善、思善到扬善的过程。学生通过长期的观察、记录、感受、体验,在头脑中逐渐形成善的道德观念,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活动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寻善源:就是培养和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寻找善念,发现善源。

存善心: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拥有爱心、富有同情心、怀有感恩之心等。

发善言: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语言文明,会恰当使用礼貌用语,会理解别人、安慰别人、鼓励别人。

行善事: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自觉为他人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以及与人和睦相处等。凡是一切真、善、美的意识和行为,凡是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意识和行为,都属于“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

五、活动对象: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环境

善待自己:正确认识自我,积极上进,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快乐成长,心理自调,行为自律、情感自控。

善待他人:正确认识别人的长处与不足,接纳他人,乐于助人,宽容他人的过失,忍让他人的过激,能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能为别人的忧愁而忧愁。

善待环境: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六、活动范围:善在学校、善在家庭、善在社会

善在学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做合格的学生。

善在家庭:孝顺父母,生活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待人热情,做合格的主人。

善在社会:正确认识和面对社会,主动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爱护环境,追求和谐,做合格的公民。

七、活动过程:

“日行一善”是一个从想善、言善、写善到行善、思善、扬善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升华的过程。

想善:就是每天在心中回想自己或他人的善行、善言。

言善: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每天说一些自己或他人的善举、善言;一层是语言文明。要会安慰人、会鼓励人、会理解人等,不断送给他人温馨与热情。

写善:就是把每天想的善事、说的善事、做的善事、看的善事一点一滴记录下来,是形式上积德、厚德的一个过程。

行善:是善的落脚点。能积极为他人做好事,对人有礼貌,与人和睦友好相处等。行善就是方便他人、善待自然、和谐社会。行善也可以是改掉自身存在的缺点,修正已有的错误。

思善:是想善、言善、写善的思想升华,是自己内在品质提升的重要过程,自己通过对善事的感悟和反思,将善变成自己优秀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变成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从而支配自己的行为。

扬善:就是不断地利用各种机会向周围的人宣传行善的好处,讲古今中外行善积德的名人故事,宣传行善积德对自然、他人、社会以及诸事众物的相生关系,引导大家都明白行善于人于己都有利的道理。

八、活动措施及要求

1、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具体要求: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从学习、纪律、安全、卫生、活动等方面能约束自己;其次是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再次,礼貌待人。遇到同学、老师要问好,每天放学后回家要主动与家里人打招呼,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并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2、紧密结合学校已开展的养成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积极投入到“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做善事的快乐。要求学生,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每人每日至少做一件善事,个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形成“知行善、学行善、比行善”的良好局面。

3、做好记录。每天选取一件善事记录在《“行善”日记》中,字迹要工整,书面要整洁,内容要真实,写成“行善日记”。学校将加大检查力度,对学生的“行善日记”由各班小组长、班长、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定期检查,由年级组、少先大队部、政教处以及活动领导小组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行善日记”将作为学生、班级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4、把“日行一善”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相结合。寻善源可以与品德课教学、经典诗文诵读、校本实践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寻找善念,发现善源;存善心要与音乐、美术、体育及日常行为规范结合,与班级的“每周要求”相结合,培养和教育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拥有爱心、富有同情心、怀有感恩之心等;纳善言应该与文明礼仪常规教育相结合,与语文的摘抄、日记和周记等结合。行善事要与平时的一举一动、行为习惯的养成相结合。总之,要把德育教育活动与日常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营造“学校主抓、学生参与、社会支持”的浓厚氛围。

5、把“日行一善”活动和学校各类实践体验活动相结合。一是着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行动,创建“农村留守儿童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my/162125/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