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文化 > 传统节日 > 厚道之人必有后福

厚道之人必有后福

时间:2017-04-17   来源:传统节日   点击:

【www.gbppp.com--传统节日】

厚道之人必有后福(一):做厚道之人应该把握的基本要素

做厚道之人应该把握的基本要素 厚道做人,是每个人思想品德和修养的反映,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基本理念。一个人的能力再强,知识再渊博,但如果品行不好,为人不正,将永远不会被大家所认可。所以,厚道是一种高尚的品格,真诚、坦率、宽容、谦让、仁慈、善良等优秀品质都是其深刻的内涵。作为与人打交道,以诚相待、大度宽容、谦逊礼让、乐于相助、诚实守信,必然可以赢得他人的好感,以心换心,他人也会以同样的真诚与宽厚对待你。

人生活的不是真空,每个人的周围都有这样那样的人,聚在一起,便形成了多彩的世界。人是需要厚道的,厚道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厚道的人才能得到众多的真心朋友。做人要诚实,不刻薄不夸张,不骗人,表里如一,更明白一点的说,简单就好。

个人认为,以厚道行于世间,自问良心无过,就能安心。日常生活中,时常听到人们这样的评价:某某为人厚道,或某某不够厚道。厚道不厚道,无非是说做人忠诚不忠诚、老实不老实、踏实不踏实,说到底是评价一个人的品行优劣。

其实,厚道没有固定的含义,它只能是某种精神的体现,厚道也没有有固定的形式,它更多的应该是对生命的一种实实在在的解释。厚道是反映一个人思想作风正,讲诚信守本分,言行一致,让人觉得踏实、有安全感。

总而言之,人与人交往都喜欢结交厚道之人,相反,如果一个人讲起话来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真假难辨;或者在这里是一个面孔,到了那里又是另一个面孔;或者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人一套,对己一套,这种人往往被大家称之为“两面人”,总让人觉得与这样的人交往不安全不可靠,在大家心目中这种人就是不厚道。厚道人不会算计你,厚道人不会欺骗你,厚道人不会出卖你,与厚道人打交道就象在洒满月光的湖面上泛舟,让人宁静而温馨。

那么,人生应该怀有一颗厚道之心怎样去践行呢?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六点:

做厚道之人,就要有一种宽容之德。宽容,能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修养,高雅的风度。它是仁慈的表现,超凡脱俗的象征。有宽容之德的人,往往心胸豁达,做

人厚道,有容人、容言、容事的气度。有人说,世界上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广阔的是人的胸怀。这句话很有哲理。其实,人的内心蕴藏着很大的包容性,人越是宽容他人,就越容易获得尊重。有句古训叫做“律己当严,待人当恕”。冰释前嫌可以换来理解、换来和睦、换来友谊,而耿耿于怀只会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当然,宽容并不是无原则地由其肆意妄为,而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给他人以足够的空间和改过的机会,做到宽厚而严肃、柔和又坚定。宽容道德上要严守清白,精神上要追求高尚,行为上要坦荡磊落,在言与行的关系问题上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实实在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更不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如果处处耍小聪明,事事都要替个人的得失算计,时间一长,就会被别人识破,这种情况一般来讲别人不会当着你的面指出来,但你已被别人失去信任,人一旦失去信任也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

做厚道之人,就要有一种真情之品。真诚厚道,抱朴守拙厚即厚道,它是人的一种优秀品质。古人讲“先修身而后求能”,还有一句古训叫做“人可一生不仕,不可一日无德。”说的都是修养、品行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真情是人性中的真善美,真情的人心底无私、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心灵清澈而见底。真情是以心换心,以情换情。真情不是懦弱,也不是无能,而是一种气度、一种雅量。真情的人心底无私、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心灵清澈而见底。人给我自尊,我还他高尚;人给我快乐,我还他幸福;人给我宽容,我还他真诚;人给我抚慰,我还他热情;人给我希望,我还他感激;人给我亲切,我还他尊敬。这些即是人们嘴上常说的“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道理谁都懂,只是忽略了这句话里的交换含义。所以有了好的真情人品作保证,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

做厚道之人,就要有一种善良之心。善良与厚道来自于深入骨髓的一种人性之美德。看一个人是否善良,要看他对待陌生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比他地位低的“弱势”人的态度。有的人很顾家也顾朋友,在亲友面前表现的很“善”,但是对待“生人”,与他不相干的人,却一下子“恶”了起来。这个人肯定不是真善良。厚道与善良的做事不计较他人,不制造是非的人,不怕吃亏受累的人。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与人为善,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素昧平生之人有难,鼎力相助,是谓小善;国家危难之际,赴汤蹈火,舍生取义,是谓大善。但是不管是小善还是大善,只要永远有一颗善心,便足以让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民间有句俗话叫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一种绝对的因与果的关系,很有道理。

做厚道之人,就要有一种正直之见。做人要正直、做事要正派,堂堂正正,才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基。人正不怕影斜,脚正不怕鞋歪,身正心安魂梦稳。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心底无私天地宽,表里如一襟怀广。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就会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敬。己不正,何以正人?说话有根有据,说该说的就说,该做的就做,说的都是真话,做的都是正事。心术不正、故弄玄虚、口是心非,用心计,耍手腕,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台上说君子言,台下行小人事,谈何为正。所以,做人一定要走得直,行得正,做得端,一定要问问自己是否正直、公道。正直还会给一个人带来许多好处:友谊、信任、钦佩和尊重。人类之所以充满希望,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人们似乎对正直具有一种近于本能的识别能力——而且不可抗拒地被它所吸引。“厚道”是处世的前提,人要想学会“处世”,要学会“做人”。“做人”就是立身处世,是以道德律已,以道德待人。

做厚道之人,就要有一种严谨之态。厚道人大多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实话实说者,从来不会玩弄无中生有的伎俩,即使某种利益诱惑他们说谎,也决不越雷池一步。正是因为时刻恪守诚实,他们才有更多的机会交到好运,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所以厚道,就是做人不要太精明,不要太刻薄,不要太计较,不要太决绝,不要太自私。不要太虚伪,不要太浮躁,不要太张扬。不要太贪心,不要太苛求,简而言之,就是做个实在人,吃老实饭,干老实事,莫让自己的行为太乖张,莫让自己的想法太极端。中国传统中“厚德载物”、“厚德载福”、“厚积薄发”就是对厚道很好的解读。

做厚道之人,就要有一种坦诚之情。坦诚包含两层意思:一曰诚信,二曰坦率。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君子修身,莫善于诚信。夫诚信者,君子所以事君上,怀下人也。”这是古人对诚信的认知。坦诚待人诚恳,能宽容,不刻薄。而厚德载物则是最高境界。坦诚待人善于与他人交往,用宽容的眼光看社会,以真诚、包容、信任等正确态度克服虚伪、嫉妒、猜疑等消极态度。坦诚待人不浮夸,不报喜藏忧,也不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不做混淆视听、影响团结的人和事。坦诚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是人们相互依赖和友好交往的基石。人人都喜欢和坦诚的人交朋友,因为和坦诚的人在一起,会有安全感,不必心存疑虑。因此,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切忌口是心非,耍小聪明。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耍小聪明只会得逞一时,日后终究会被识破,到头来朋友离去,信誉尽失,那就后悔莫及了。

厚道之人必有后福(二):人生应该怀有一颗厚道之心

【厚道之人必有后福】

人生应该怀有一颗厚道之心 什么是厚道?简单来说厚道就是有“温良恭俭让”之德,就是有“智仁严勇信”之义,就是与人为善、不虚不作!所谓厚道,反映一个人思想作风正,讲诚信守本分,说话做事始终坚持原则立场,言行一致,让人觉得踏实、有安全感。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为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苏辙就曾写道:“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这就说明,厚道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做人要厚道是一种忠诚的品格。曾子“三省”之“为人谋而不忠乎”,“忠”是指尽心的意思,“不忠”就是不尽心,失信于人,是做人不厚道的表现。厚道为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忠诚,既要忠诚于使命职责,做到脚踏实地、心无旁骛,献身使命、不辱使命,同时还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靠忠诚。【厚道之人必有后福】

“厚道”顾名思义,就是心胸宽广,能够化恩怨干戈为真情玉帛;是心地善良,化复杂的人生为简单的处世。对别人多一些宽容,就是心存善良;宁愿人负我,不愿我不负人,化敌为友,就是心存美好;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情还情,也是以德报怨,以善报恶。换而言之,就是“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世上千人千面,各有各的活法,但厚道做人是处世的基础和前提。

相反,如果一个人讲起话来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真假难辨;或者在这里是一个面孔,到了那里又是另一个面孔;或者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人一套,对己一套,这种人往往被大家称之为“两面人”,总让人觉得与这样的人交往不安全不可靠,在大家心目中这种人就是不厚道。

那么,人生应该怀有一颗厚道之心的内涵有那些呢?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六点:

厚道是一种朴实无华的智慧。一般来说,人们大都会喜欢朴实无华的人。因为他们纯真坦率、厚道亲和、爱憎分明,既不会装腔作势地表里不一掩饰自己,也不会怀有心机算计别人,常给人以一种可信安全、清澈透明之感。然而喜欢归喜欢,在现实

生活中,朴实无华的人常会遭遇鄙视或欺侮,常被人忽视或忘记。作为厚道人不要心机,便省去了很多烦扰,厚道人没有脾气,便有了亲和力,厚道人肯吃亏,便少了许多是非,厚道人本分,因此很少招来祸患,厚道人能利人,同时也利了自己,厚道人懂得舍弃,却总能因舍而得,厚道人给别人留条路,同时也给自己留了路,厚道人心胸广大,在包容别人的同时也善待了自己,厚道人品行端正,厚道人通情达理,这些,都能够让厚道人游刃有余地处世。

厚道是一种健康向上的风气。厚道就是心胸宽广,心存美好,心存善良。厚道就是将心比心,心情豁达。厚道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化复杂为简单。厚道是为人处世的基础和前提,更是通向成功的捷径。厚道人心胸广大,在包容别人的同时也善待了自己;厚道人品行端正,厚道人通情达理。厚道——待人诚恳,能宽容,不刻薄。而厚德载物则是最高境界。厚道的人对自己厚道,能让自己快乐,让自己幸福,让自己积极进取;厚道的人对别人厚道,能让人信赖,让人踏实,让人熨帖,让人感动。厚道的人作为朋友,可交;作为伙伴,可信;作为师长,可敬。厚道人不会算计,不会欺骗,不会背叛,与厚道人打交道如沐春风,如三月里沉浸在春日的阳光之下。

厚道是一种真诚为人的品质。古人云:“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讲德,百姓也讲德。生而为人,厚道是基础。这里告诉人们,一要有品,二要厚品。没有厚品,也不能成为有意义的有大作为的人。一个人活在世界上,需要有道德,更需要厚德。有如庄子《逍遥游》中所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人之德不厚,则行将不远。”意思是说,做人要有道德观念约束,做事要有规有矩。讲厚道就是做人的基本操守。厚道好似一帖润滑剂,自可化干戈为玉帛,让人与人之间平添一份可贵的温馨。个人认为:律己是人的修养,低调是厚道的诠释,厚道是气度宽广的产出。厚道是广阔的襟怀,人性愈厚,愈能受众。“做人要厚道”,就是做人要诚实、要诚恳、要诚信,不说假话,不骗人,不害人,不要做亏心事,不要做伤天害理的事,不要昧着良心做事,而是做个问心无愧的人。【厚道之人必有后福】

厚道是一种人际相处的风格。厚道之人,即是通达大度、重义守信之人,有时也会给人以大智若愚之感。人们常说:道德情操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情操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情操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辉煌。总而言之,做有道德的人中华民族历来推崇做人的道理。“厚道”是品质,就是人文厚重、崇尚公德、重情尚义,展现了以德文化营造精神家园、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

望。一个道德滑坡、诚信缺失、情感淡漠、人际关系紧张,而“厚道”是知与行的统

一。厚道道德规范只有内化为人们的道德修养,转化为人们的道德实践,才能成为改变社会风气的强大力量。弘扬传统厚道美德,反映时代要求,是为人处世的基本遵循的主要内容。

厚道是一种塑造形象的品行。厚道没有固定的含义,它只能是某种精神的体现,厚道也没有有固定的形式,它更多的应该是对生命的一种实实在在的解释。品味厚道是实干出来的,而不是表演出来的。做人有品位,不在声高气粗,而在细微行动;不在抛头露面,而在埋头做事;不在自我表扬,而在群众口碑。做人讲厚道,做事讲德性,是做人不可缺少的素质。应该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理解与践行。作为普通人,要忠于家庭,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家庭所赐,家庭是每一个人的最终归宿,没有了家庭就没有了奋斗的根据地,更没有奋斗的动力,因而不能以个人自利而损坏家庭关系,损坏家庭利益。

厚道是一种宽容平和的美德。厚道之心要善于由大及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决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细小而不足为。要有“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思想觉悟,始终把他人利益置于自己利益之上,好事、喜事首先想着他人,不搞近水楼台先得月。有高尚的道德行为和优良的道德品质的人,做人事事讲品德,做事处处讲道德,宽容平和的人,厚德载物,雅量客人,推功揽过,能屈能伸。“原谅失败者之心,注意成功者之路”,处事方圆得体,待人宽严得宜。其表面平凡,实则内聚,心中有坚石般的意志,胸中有经世济邦之策。其心,青天白日;其才,玉韫珠藏。居轩冕之中,不忘山林之味;处林泉之下,须怀廊庙之经纶。内不见己,外不见人,施恩于人是出于真诚,而不是利用别人来沽名钓誉,信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光明磊落,纯心做人。

厚道之人必有后福(三):2014员工职业化培训心得

第1篇:管理人员职业化训练培训心得

关于管理人员职业化训练的培训。之前对职业化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系统的讲述了关于职业化的理念,加深了对职业化的理解。以下是我在这次职业化培训心得体会。

良好的习惯是职业化培训心得体会中新提出来的观点,很有道理,行为养成习惯,实际上是从行为上要求我们做到职业。

看过一篇职业化培训心得体会的文章,文章认为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做合适的事。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职业化具体包括:

职业化素养(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态);

职业化行为规范(职业化思想、职业化语言、职业化动作);

职业化技能(职业资质、职业通用管理能力)。

我觉得说的很全面,很赞同。

职业人对企业的认知,职业化培训心得体会中提了一个问题:企业是不是家?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不能引导员工把企业当成是自己的家,而应该告诉员工,这里是你发展的平台,或者是你赖以谋生的机会,员工和企业之间是一个交换的关系,很现实的商业关系。当然,在企业里可以有很多自己的朋友,但个人和企业的关系就应该是这样一种彼此可以选择的商业关系。

对于个人来说,更应该认清这种关系,企业应该是个人发展的平台或者是赖以谋生的机会,用自己的努力、贡献或者给公司带来的价值换取个人的提升和公司对个人的回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家里可以随心所欲,但在企业里不行。 如果没有这种意识,那么说明还不够职业。

职业人对自己的认知,我们在为谁工作? 大部分人会认为我们是在为老板或者上司工作,这也是一个误区。很多人了用这种观点来指导自己的工作,甚至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工作时不积极努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反正企业是老板的,岂不知这样是在浪费自己的职业寿命和得到更大提升的机会,是一种非常短视的思想。久而久之,自己的责任心也将大大降低,甚至麻木,当一个人没有责任心的时候,也就是他失业的时候。

我们到底在为谁工作?其实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工作。自己才是自己的老板,当我们努力工作、努力提升的时候,我们是在经营我们自己。在“鱼”和“渔”面前,大部分人会盯着自己的“鱼”---工资,而看不到自己的“渔”---经验、能力和成长的机会,但自己经验的增长、能力的提升才是最大的财富。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了,为了每月多挣几百元,而放弃了更好的成长条件。

2.我们是在打工吗?

大部分职业者的回答是肯定的。为别人打工,谁都会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因此,首先要扭转这种意识,事实上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在打工的话那么你便是真正在打工,而真正的职业人却是在经营自己。

两者一对比,自我经营的职业人和由别人经营的“打工者”之间差异巨大,很明显二者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完全是不一样的,前途孰优孰劣一看便知。

职业化培训心得体会中的一些思考

一个互动提问,问大家对职业化的概念理解,并问能给自己打多少分,当时我给自己打了80分,后来听完课后总结,自己可能离80分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很多方面做的还不够。在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职业化技能上均还需要不断地加强。

另外让我思索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让我们的员工也更加职业化,公司新员工在不断的增加,特别是近期研发、技服、制造、品管有较多新员工刚刚从学校毕业,泰瑞捷是第一份工作,可能对职业化的理解相对不深刻。针对这些新员工在入职培训阶段是否可以增加职业化训练的培训。特别是在职业道德、职业心态、责任意识等方面帮助他们建立起个人应具备的职业化素养。并通过对公司制度的贯彻和日常的工作态度、纪律的考评,来帮助员工建立起适合我们企业文化的职业化行为规范,使每个员工形成统一的行为规范。同时在不断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在职业技能上不断提高,增强自信心,提高工作效率。

职业化不仅是新员工的事情,老员工也同样需要,特别是处于基层的老员工,不断强化自己的职业化思维也同样很重要,身边有不少朋友,长期的工作,逐渐变得麻木,厌倦工作,工作没有快乐感,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没有成就感、事业感,或者陷入人际关系的危机中,频繁跳槽,可依旧找不到感觉,最终变成职场“植物人”。我们是否也应该未雨绸缪,帮助我们的老员工也同样树立起或者强化自己的职业化思维。以上是我这次职业化培训心得体会,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在职业化上的一些欠缺,个人的职业化上也还需不断地学习和提升。

第2篇:优秀员工职业化素质培训心得【厚道之人必有后福】

本人很高兴有机会参加公司组织的这次关于优秀员工职业素质训练的培训,经过一天的培训我受益很多,以下是我本人这次培训的心得。

【厚道之人必有后福】

课程一开始,胡老师就讲到工作是个人谋生的手段,职业是满足服务大众需求的社会角色,职业化就是从“石头”向“砖头”转变的过程,企业需要的是一块“砖头”。

胡老师对职业化态度讲了四点:①自律,②专注,③诚恳,④合作

①自律:自己管住自己,首先问自己管好自己的时间没有,管好了自己的情绪没有,管好了自己的目标没有,当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淡定、从容。大部分的痛苦自己承担,重要决策的时候,首先问自己冷静吗?淡定吗?情绪一上来就会影响决策。

②专注:把工作当爱好,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③诚恳:诚实的对待每一个人,做人要厚道,吃亏是福,有舍必有得。

④合作:要有团队精神,学习与人合作、沟通,做正确的事要在正确的时间做事,说正确的话更要在正确的场合说话,使用不同的思维看待问题。

胡老师还对职业化素养总结了“四化”: ①时间成本化,②行为数据化,③学习常态化,④工作快乐化,胡老师还建议我们跟工作尽情谈场“恋爱”,如果你爱你的工作,工作就会给你带来快乐,当你工作快乐的时候,就很有成就感,工作是唯一助你成功之路。

最后胡老师讲到如何与老板相处:①对老板交代的事情,要自觉、及时、有效的完成。②老板的面子就是我的面子。③对老板提出意见的同时要提建议,时刻让他了解我对他的忠诚。

第3篇:职业化培训的心得体会

关于管理人员职业化训练的培训。之前对职业化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系统的讲述了关于职业化的理念,加深了对职业化的理解。以下是我在这次职业化培训心得体会。

良好的习惯是职业化培训心得体会中新提出来的观点,很有道理,行为养成习惯,实际上是从行为上要求我们做到职业。

看过一篇职业化培训心得体会的文章,文章认为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做合适的事。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职业化具体包括:

职业化素养(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态);

职业化行为规范(职业化思想、职业化语言、职业化动作);

职业化技能(职业资质、职业通用管理能力)。

我觉得说的很全面,很赞同。

职业人对企业的认知,职业化培训心得体会中提了一个问题:企业是不是家?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不能引导员工把企业当成是自己的家,而应该告诉员工,这里是你发展的平台,或者是你赖以谋生的机会,员工和企业之间是一个交换的关系,很现实的商业关系。当然,在企业里可以有很多自己的朋友,但个人和企业的关系就应该是这样一种彼此可以选择的商业关系。

对于个人来说,更应该认清这种关系,企业应该是个人发展的平台或者是赖以谋生的机会,用自己的努力、贡献或者给公司带来的价值换取个人的提升和公司对个人的回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家里可以随心所欲,但在企业里不行。 如果没有这种意识,那么说明还不够职业。

职业人对自己的认知,我们在为谁工作? 大部分人会认为我们是在为老板或者上司工作,这也是一个误区。很多人了用这种观点来指导自己的工作,甚至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工作时不积极努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反正企业是老板的,岂不知这样是在浪费自己的职业寿命和得到更大提升的机会,是一种非常短视的思想。久而久之,自己的责任心也将大大降低,甚至麻木,当一个人没有责任心的时候,也就是他失业的时候。

我们到底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mswh/332070/

推荐访问:厚道 厚道的人的面相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