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文化 > 生肖文化 > 边城镇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平台建设,推进农村文化体育惠民工程

边城镇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平台建设,推进农村文化体育惠民工程

时间:2016-06-25   来源:生肖文化   点击:

【www.gbppp.com--生肖文化】

边城镇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平台建设,推进农村文化体育惠民工程(一):2015年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2015年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2015年10月28日)

同志们:

美丽乡村建设这项工作,对我们来讲,可以说不是新启动,也不是一个新话题。近年来,应该说我们统揽“三农”工作的主题就是美丽乡村建设,从农村危房改造、文明生态村建设、水路电网“四通”工程、垃圾收运、文明大行动等工作,无一不是在建设美丽乡村,创造和谐人居环境。2014年省委、省政府出台《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意见(2014-2020)》,对如何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指导性意见。在省住建厅的指导下,我市选取了东路镇葫芦村、昌洒镇白土村和东郊镇下东村3个试点村,通过挖掘、整合乡村资源,凸显乡村特色,建设我市美丽乡村示范基地,目前三个村一期工程建设已完成,环境优美,初具旅游功能。今年,省住建厅出台《关于做好2015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通知》,并下达美丽乡村建设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任务,自2015年起,我市每年要选择1-2个重点镇建设特色风情(产业)小镇,每年完成不少于10个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完成不少于20个行政村(含所辖自然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今年,市委、市政府召开多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我市2015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成立市特色风情(产业)小镇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文昌市特色风情(产业)小镇与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意见》,全面指导我市特色风

情(产业)小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现场动员大会,是贯彻落实省、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拉开我市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

刚才,昌洒镇、文教镇和重兴镇对各自镇的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几个方面的工作做了汇报,总体感觉都比较好,希望大家再接再厉,继续深入推进这项工作。陈武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就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做了重要部署,讲得很具体,对我市美丽乡村建设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更清晰、更明确的方向,有利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盛小卫同志讲了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建设美丽乡村、治理乡村的作用,讲得很好,我很同意。美丽乡村建设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就能搞好的工作,我们在讨论制定《文昌市特色风情(产业)小镇与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意见》时就充分考虑到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将工作规划到了2020年,为的就是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长期性,真正把我们的农村建设美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带动城乡繁荣和群众致富。这里,我想强调几点:

一、高点站位,着眼全局,充分认识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立足我市城乡发展实际,根据群众的愿望和需求,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带有长远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各级

各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把握政策机遇,齐心协力打好这场硬仗,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全面提升城乡综合发展水平。

(一)建设美丽乡村,是深化农村改革、推动“三农”工作的有力抓手。近年来,我们立足实际,抢抓机遇,创新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两桥一路”加快推进,一些重点区域开发建设突破较大,城乡综合发展面貌显著改善。但我市城乡发展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支撑不强,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城乡规划执行不到位,一些村镇无序建设,整体形象提升较慢;农民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农村社会管理面临诸多新的矛盾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和影响着城乡发展步伐。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在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着力解决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改善基础条件、优化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提升“三农”工作水平,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提速发展。

(二)建设美丽乡村,是改善城乡综合环境、提升对外形象的重要载体。环境的优劣既是一个地方社会进步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更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考虑,我们从2001年开始就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村的建设,经过不懈努力,这项工作已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如何在更高的层次上推进综合环境建设?我们考虑,就是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和载体,通过典型带动、分批推进,积极打造

一批特色鲜明、生态美好、宜业发展、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美环境,打造特色品牌、改善对外形象,进一步提升我市的综合竞争力。

(三)建设美丽乡村,是加快繁荣农村经济、促进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大举措。农村经济发展、群众脱贫致富,是农村工作中的头等大事。从我市的发展实际来看,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快脱贫致富,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美丽乡村建设,几乎涵盖了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涉及各个领域,是对新农村建设的深化和提升,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升级版”。它的主要建设内容就是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培育致富产业、加强基础配套,持续增加群众收入,让群众的生活更幸福、更美满,使乡村面貌极大改观、农村经济得到繁荣发展,从而逐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因此,可以说,建设美丽乡村既是市委、市政府响应中央和省的号召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今后“三农”工作的有力抓手和统揽,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举措,作为彰显市域特色、提升文昌市形象的有效平台和窗口,立足实际,通盘规划,以更高起点、更严要求,真正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突出重点,把握内涵,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各项任务落实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点多面广,内涵丰富,涉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把握重点,突出特色,体现层次,尤其是要紧紧围绕“美丽”两字做足做好文章。所谓“美丽”,它的基本概念就是好看、漂亮,也就是在形式、布局、风格、内涵等方面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给人以感官和心理上的愉悦。就美丽乡村建设而言,我们不能仅仅将“美丽”定格在表层或外在,而应该从深层次来体现,在人居环境、人文素质、文化氛围等方面,体现美的要素、体现美的内涵,彰显地域特色,最终实现“环境美、生活美、村风美”的总体目标。具体而言,“环境美”,就是要让群众居住的生态环境优良,村庄规划建设合理,基础设施齐全完善,生产生活条件好;“生活美”,就是要让群众的收入持续增长,享受及时便捷的公共服务,有很好的社会保障,生活的比较幸福、比较舒心;“村风美”,就是要让群众有文化、有知识、会创业、能致富,有较高的道德素质,有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乡邻和睦,民风淳朴,社会和谐。

建设美丽乡村,是当前乃至今后几年,全市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和主载体,各级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各项工作,按照“让海外侨胞有浓厚归属感,让外出人员有亲切认同感,让旅游者有愉悦体验感,让本地居民有祥和幸福感”的建设目标,以展现城乡生态魅力特色、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为核心,以创新机制制度为保障,坚持高点定位、科学规划,发挥优势、彰显特色,统筹推进,努力打造

边城镇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平台建设,推进农村文化体育惠民工程(二):在全乡美丽乡村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乡美丽乡村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XX乡党委书记 XXX

今天,乡党委、乡政府在这里召开全乡建设美丽乡村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XX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现代化美丽乡村”的部署,以及区推进农村综合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动员大会的精神,动员全乡上下马上行动起来,全面加快推进我乡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把我乡的农村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各级领导纷纷深入农村开展调研工作。乡委乡政府近期又研究出台了《XX乡推进农村综合提升建设美丽乡村行动计划(2012-2016)》以及《XX乡推进农村综合提升建设美丽乡村试点工作方案》,刚才XX同志已经作了详细的说明。这两份文件对于全乡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明确任务,抓好落实,取得实效。

前不久,区委XXX书记带同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来到我乡东方村参观考察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认为东方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区的前列,为全区开展美丽乡村工作树立了模范和榜样。刚才,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也实地参观了东方村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效,希望其他村认真借鉴他们的经验做法,结合本村实际,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对于下一步全乡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我先讲几点意见,等一下,汤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

一、强化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

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首要任务。我乡地理位置优势明显,也拥有很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各村要结合自身实际,按照“生态为本,产业富民”的发展方向,找准发展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一要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引进和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以生态型无公害农产品为特色的农业产业,优化品种品质,提高加工增值能力,打造农副产品品牌。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引导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加快清理现有果林地,促进果林地向花卉苗圃、蔬菜基地转变。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抓好农技示范和推广应用工作。加强农民科技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就业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要大力发展低碳生态工业。积极引导农村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积极推动旧厂房的提升改造。加快淘汰农村地区“二高一低”企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逐步实现污染集中治理。整合农村特色资源,引导有条件的村发展特色生态工业,形成“一村一品”块状集结的乡村低碳生态工业集群。

三是积极拓展农业生产外延。积极发挥香草世界、湖山枇杷园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休闲服务业融合发展。加紧培育新的乡村旅游亮点,加快两龙1000亩桃花基地、花城菊XX、铁山村生态示范村等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抓紧推进狮民

狮洞水库的修复工作。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农家乐的经营管理水平,打造一批集“吃、住、游、购、体验”为一体的精品农家乐。

二、强化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我乡农村面积广大,城乡二元结构仍然较为明显,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条件差,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农村的发展环境和农民的生活质量。我们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加强农村综合整治,为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一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实现全乡村际道路及村内道路100%硬底化,大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道路问题。加快推进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农村“亮化”工程、改水改厕、污水处理、危旧破房改造等工作,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二是集中整治农村“脏、乱、差”。全面清理道路沿线、村庄内部的“十乱”。在道路沿线,清除暴露垃圾,全面整治沿线村容村貌,规范乡村店招牌设置,对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违章建筑物及其他设施进行拆除,整治破败空心房、废弃住宅。在村庄内部,全面清理村庄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村(居)委、村庄道路、农业基地等范围内的垃圾。

三是开展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大力实施“三年提升 绿满花都”改造提升计划,全面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建设。开展农村“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绿化工程,抓好乡村道路沿线、庭院、村庄空隙地、休闲广场、农田林网的绿化,突出抓好乡村主要出入口

的道路绿化,从点、线、面和立体空间等多方面入手,不断改善和提升城乡绿化环境。【边城镇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平台建设,推进农村文化体育惠民工程】

三、强化文明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是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要根据群众的需要,建设好小公园、运动场所等各类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提升改造村(居)文化室,加强文化室管理员的培训,提高农村文化室的管理水平,使文化室真正成为提升村民素质的重要阵地。加大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力度,鼓励对旧祠堂、旧民居、历史建筑旧址等进行保护性利用,鼓励各村编写村志、举办乡土展览。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增强村民文明素养和法律意识,形成诚信友善、崇尚科学、文明礼貌、邻里和睦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

二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要加快教育“两项工程”建设,完成校舍安全工程,妥善做好学生借宿工作和校巴接送工作。尽快实现公办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100%覆盖,进一步做好在村务工外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工作,加强民办学校的管理。加快推进乡、村中心幼儿园建设。

四、强化管理工作,优化农村发展环境

一要完善农村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会管理制度和重大事项和财务收支审批呈报制度,村级重大事项和财务收支必须向乡党委呈报。加强各项规

章制度的执行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坐收坐支、暗箱操作等违规、违法行为。

二要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农村社区,推广“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管理服务模式,结合实际实施好“五个一”工程,即:一个综合服务中心(含维稳、健康、计生服务等),一个不少于500平方米的户外休闲文化活动广场,一个不少于200平方米、1500册藏书的文化站,一个不少于10平方米的宣传报刊橱窗,一批分布合理的无害化公厕,构建农村“20分钟服务圈”,努力建成一批规划科学、环境整洁、设施配套、服务健全、管理民主、安居乐业的农村新社区。

【边城镇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平台建设,推进农村文化体育惠民工程】

三是加强农房建设、改造和管理工作。继续推进农村危破房改造,重点做好农村自住且无二套住宅的低收入困难家庭的危破房改造工作。利用国家“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推进农民住宅社区化。整治农村废弃住宅、私塔乱建住宅,拆除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和交通道路的违章建筑。抓好农村住宅楼样板设计工作,鼓励农民参照样板新建住房,提升乡村建筑整体美观度。加强农村楼房立面整饰,实现“三线”下地、“雨污分流”,使农村消防设施、房屋安全、市政配套等基本达到要求。

五、强化试点建设,带动全乡美丽乡村建设

要按照抓点、连线、成片的思路,分阶段实施好美丽乡村行动计划。一是要大力推进试点村建设,抓好典型示范。我们已经选定了小布村、平山村、花城村、铁山村作为推进美丽乡村试点村,洛场村、狮民村、东方村作为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今后必须按照“一

边城镇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平台建设,推进农村文化体育惠民工程(三):2016美丽乡村工作总结

范文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2016年,我市认真贯彻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重建绍兴水城,重构绍兴产业”的战略部署,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深入实施“千万工程”,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不断促进农民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实现了美村和富民两翼齐飞。

一、坚持科学规范,争创农村治污新业绩

全市上下坚持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抓紧抓实,创新政策举措,扎实有效推进。全市共完成新增治理村527个,新增受益农户20、17万户。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县两级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列入各级各类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工作责任状。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进会、现场会,两次组织开展全市性工作督导活动,推动工作落实。组建市县两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家团,共有专家126名,及时开展指导服务。举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各类业务培训,累计培训超过3000人次。二是加快项目进度。全市以县域为单位,全部编制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完成543个村的项目图纸设计。专门下发文件,加强对规划设计单位委托、终端设施及主要建材采购、施工监理单位确定等招投标工作的规范管理,全市以县域为单位统一开展了主要材料招标采购。坚持科学治污、典型带动,扎实推进市级32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村建设,试点推广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技术等7项先进适用技术。三是确保工程质量。编印《绍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手册》,制定实施质量巡查、材料检测、招标采购、专家指导、月报统计、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在全省率先研究出台《绍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设计指导性意见(试行)》,严把图纸审核关、材料质量、施工建设关、技术工艺关、监理监督关、验收评审关等“六关”。新昌县推出“一团一牌一碑一网一考核”的“五个一”工作制度,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理工作的意见》,探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护工作机制。四是强化要素保障。全市共整合落实15、2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其中,市财政落实7500万元专门用于市本级的以奖代补。在省补助资金竞争性分配中,新昌县、上虞区进入全省补助资金竞争性分配第1类县(市、区),其中新昌县获全省第7名。全市各级广泛组织开展“千企联千村,合力治污水”专项行动,支持和动员社会力量捐资、捐物、认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捐款超过3、5亿元。

二、坚持建管并重,展现农村社区新风貌

以村庄环境美化为目标,全面惠及和精品培育并重,加快建设和加强管理并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打造江南新水乡。一是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在全市村庄环境整治基本实现“轮一遍”的基础上,按照全域覆盖的要求,结合“双清”、“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专项工程,以高速公路、国道沿线、名胜景区、城镇周边为重点,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村庄整治水平,目前诸暨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国家示范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建立健全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大力推广专业化、社会化保洁机制,积极采用舆论监督、行政问责等手段,深化农村环境整治保洁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如柯桥区从拓展“洁净乡村”竞赛活动、完善“双最”评选办法、启动庭院整洁户评选、区级领导挂职城乡环境“三长制”、加大奖惩力度等方面入手,努力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二是深入开展“四级联创”活动。以美丽乡村先进县、先进乡镇、精品村和美丽农家创建为载体,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年有12个乡镇、16个村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先进乡镇、精品村,全市建成各级美丽农家3、9万户。嵊州市围绕建设“和美越乡”,突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建设名人圣地等美丽乡村示范区,成功创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三是有序推进空心村改造。选择村级班子战斗力较强、群众实施改造愿望强、村内空心区成片面积较大且旧房占比高、村集体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且项目能实现资金平衡、建设用地占补平衡或节余的村开展空心村改造试点。全市当年新启动106个村开展空心村改造试点,累计完成27个村,完成改造面积1300亩,其中退宅还耕250亩,已安置农户近3000户,探索形成了“原地改造”、“土地收储”、“退宅还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改造模式。四是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全市确定了14个市级试点村(其中新昌县、上虞区的4个村被列入省级试点),各试点村因地制宜,在对农村垃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确定了太阳能生态处理、自然堆肥等不同方式进行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诸暨市赵家镇采用沼气生态池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模式,建造完成160立方米的太阳能堆肥仓,可消化解决450人口一年的生活有机垃圾。

三、坚持人文特色,丰富村庄建设新内涵

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历史文化传承弘扬的过程,通过深入系统发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生产与生活、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深化和丰富美丽乡村建设内涵。一是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完成省第二批5个重点村、21个一般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省审评;确定第三批10个市级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培育村。同时加快第一批省级重点村、一般村和第一、二批市级重点培育村的建设。全市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共完成顶瓦修补4、57万平方米,墙体加固3、45万平方米,立面改造16、52万平方米,修复构件2974个,整体拆除不协调建筑2、11万平方米,修复村内古道31、4千米。二是加快农村文化培育建设。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重要载体,按照“五有三型”标准建设,整合行政村现有文化阵地,建设农村文化综合体,全年全市新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73家。同时开展了农村文化礼堂“菜单式”活动,明确了一批法制宣传、科技普及、安全教育、健康知识、文艺活动、礼仪礼节、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活动项目,努力提高农村文化礼堂实效性。推进农家书屋和农村出版物小连锁店建设,新建农村出版物小连锁店6家,累计建成35家。三是开展花卉进村庄试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开展花卉进村庄活动,倡导在村庄内路旁、树下、广场、隙地、门前、庭院广泛栽花栽果,培育建设一批体现当地文化传统、产业特色的花卉街巷、花卉公园、花卉之家,大力弘扬花卉文化,使种花、爱花、赏花蔚然成风。全市共有31个村开展花卉进村庄活动,10个村创建成首批市级花卉村庄。如柯桥区的王坛镇东村村利用农业产业基地优势,分别以梅花为主要花卉,打造花卉村庄,形成村庄新特色。

四、坚持创业创新,拓展农民增收新途径

创新农村体制机制,优化农民创业环境,加快“美村”、“富民”的有机结合,把地域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是培育农村新型业态。按照“绿水青山就是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mswh/246886/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