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文化 > 生肖文化 >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时间:2016-03-04   来源:生肖文化   点击:

【www.gbppp.com--生肖文化】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一):从《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看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

从《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看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

摘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渐步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政治经济不断发展,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范围逐渐扩大,面对经济文化的日益繁荣与丰富多样以及开放对我国人民思想上带来的冲击,如何更好地引导人民在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的背景下继续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更好地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去,便成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全体中国爱国人士的共识,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共中央于1994年8月23日发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纲要的发布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研究这一指导文件精神在现时的意义,适当对比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成功国家的案例,汲取有用经验,有利于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更好发展以及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纲要 邓小平 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形式 不足

一、 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性和主题鲜明性。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1,坚持四个有利于原则,这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这是第一次将爱国主义教育系统化地与中国共产党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全结合起来,并旗帜鲜明地将其纳入社会主义建设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爱国主义教育。以邓小平为主要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提出了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指出培养“四有”公民是新时

1《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 1994年8月23日

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根本。纲要指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要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团结奋斗。2纲要确立了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的要求及原则,在新形势下很好的指导着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 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内容的继承性、发展性和丰富性。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注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充分肯定了传统优秀文化在社会主义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纲要指出: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其内容博大精深,不仅包括了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不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艺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而且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著作,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要宣传爱国主义精神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宣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就和经验,宣传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光荣传统和灿烂文化3,保持先进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充分肯定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是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的体现,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割裂其传统,从丰富浩瀚的历史中寻找需要的养料,让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具有历史性和发展性。今天的爱国主义教育也要充分发掘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引导青少年学生尊重历史,将历史中的爱国主义发扬光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在于,不仅着眼于历史,更注重在现实中发掘爱国主义典型事例,从大家都熟悉的身边的人和事出发,通过典型事例启发感染大众,提高爱国精神,改革开放以来,这方面的教育无疑是充分而成功的。

2

3 《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 1994年8月23日 《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 1994年8月23日

当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人和事。同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和应用,1995年,民政部确定了第一批(100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5月,中宣部、国家教委、文化部、新闻出版署和共青团中央发出《关于向全国中小学推荐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的通知》,把阅读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观看百部爱国主义影片和学唱百首爱国主义歌曲,作为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2001年6月11日,中宣部公布了以反映党的光辉历史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推动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加深了人民对革命的认识。

三、 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多样化。纲要指出:运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各级新闻出版和影视部门的神圣职责。报纸、刊物、广播、电视除开设专栏、专题刊登和播发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还要积极运用各种新闻和文艺形式4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一般节节增长,手机互联网迅速发展,在这一新情况下,运用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自中共中央颁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来,各部门地区大力宣传,组织定期推荐精品影片、歌曲、图书等活动, 取得了良好地社会效益。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电影是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为主的,而到了90年代中后期,爱国主义影片异军突起,随着世界格局和国际环境的变化,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绪高涨,于是集中出现了表达和宣泄这一情绪的影片,如《黄河绝恋》 ,《共和国之旗》,《国歌》,这些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影片,在当时特殊的背景下,起到了凝聚人心,展现综合国力的作用。

四、 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爱国主义教育在我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成绩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

4 《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 1994年8月23日

下,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和联系加强,文化的多样性获得很大的发展,但西方一些国家颇有预谋的文化霸权及渗透也不容忽视。(一)、我国爱国主义教育还未实现完全的社会化。 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与政治教育一样,实现了社会化,所以,爱国主义教育的措施和做法可谓无孔不入,渗透到社会的每一角落。就拿美国国旗来说,每逢节日、庆典或集会,家家户户、四面八方,包括汽车上都要悬挂国旗。在许多汽车的尾部,都贴着美国国旗,国旗旁边贴着标志性口号“支持我们的军队”、“上帝祝福美国”等。在各地各个大商场出售的运动衫和运动帽上,都印刷或编织上“USA”(美国)的字样,绘制着美国国旗的图案。在邮票上,也不乏美国国旗和美国图案的标志。美国在许多产品包括开心果、杏仁等小食品的包装上,也印有美国国旗标志。就连儿童电子游戏机里,都有组合星条旗等类似的软件。(二)、爱国主义教育还未与文化产业完全融洽。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高度快速发达的时代,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进行深入生活的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成为文化部门着手构建的重要方面。据统计,在全球最大的300家传媒企业中,144家是美国企业,80家欧洲企业,49家日本企业,而美国更是以全球8%的电影产量占有全球80%的电影市场,美国影片看似脱离政治,实际很多都在宣扬美国精神,据经济观察报报道,梳理70多年的奥斯卡历史无疑是梳理美国精神史。我国应该更加重视文化熏陶,在文化消费中培养爱国精神。(三)、应该更加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仪式感教育。仪式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恰当的仪式会增强青少年对祖国的尊敬与热爱。美国善于利用各种仪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情感。美国的中小学每天都会有一种宣誓仪式,宣誓的内容,或是全国通用,或是本州所在的誓言。这些誓言代表了全美或是地方的政治理想和追求,如,适用于全国各中小学的誓言可谓独具匠心:“我宣誓忠诚于美利坚合众国国旗,忠实于她所代表的合众国——苍天之下,一个不可分割的国家。在这里,人人享有自由和正义。我决心努力学习、学会关心、懂得

分享、珍惜时光,过好每一天。”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要结合我国传统和国情,用仪式感化青少年,使其从小就有爱国主义意识。 参考书目:《思想政治研究》 1995年第一期

京, 2008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社,上海,

(1)朱桂莲《爱国主义研究》 [M]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2)潘亚玲《美国爱国主义与对外政策》[M]上海人民出版 2008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二):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综述--纪念《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颁布10周年

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综述--纪念《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颁布10周年

来源: 人大复印资料《思 2004-06-03 想政治教育》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在人民群众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就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护公共财产为全体公民的公德"。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多次反复强凋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他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江泽民也多次反复强调指出,越是改革开放,越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越是要抓紧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越要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越要强调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1994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它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重点、基本建设、途径方法等等都做了详细的叙述。《纲要》还强调要"搞好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建设、教材建设、制度建设和基地建设"。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 这些重要言论和文献,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奠定了系统而全面的基础。纵观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学者在爱国主义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可归结为在以下七个层面。

一、关于革命导师、领袖人物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研究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领袖人物历来非常重视爱国主义及爱国主义教育。自俄国十月革命以来,在我国学术界,探讨列宁爱国主义思想的文章可以说数以千计,到现在为止,爱国主义的定义还是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的那句话"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姜兆儒、于志亭在《石油大学学报》96年03期上发表的《列宁爱国主义思想新探》一文中指出:"列宁的爱国主义思想有着十分显著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其具体的爱国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已远远超越了狭隘的爱国主义樊篱,是在先进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指导下,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着眼,从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着想,从全世界无产者的共同心愿出发,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完全统一起来"。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有不少学者研究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等人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或论述。李文珊在《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3期撰文《论孙中山的德育思想》中说:"孙中山的德育思想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孙中山在爱国主义教育上重视唤醒民众的爱国热情,在理想教育上要求认清国情,树立正确理想"。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很多学者研究毛泽东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王金鹏在《山西日报》1984年1月23日第4版上发表了《学习毛泽东爱国主义思想》一文。进入90年代,不少学者仍在研究这一课题。商振泰于1992年在《社会科学研究》第2期上发表的论文《试论毛泽东的爱国主义观》论述了毛泽东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一是共产党人必须将爱国主

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二是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同学习中国历史、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结合起来;三是把爱国主义教育同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教育结合适来;四是把爱国主义教育同民族团结教育结合起来。杨德华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1期上撰文《周恩来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研究》,从"热爱自己的民族,建设伟大的祖国;加强国防建设,反对外国侵略;实现祖国领土的完全统一;酷爱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历史;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国际主义"等五个方面较全面地阐述了周恩来同志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1999年由中国海潮出版社出版的张建民新著《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研究》一书,系统阐述了邓小平"从忧国,到救国,再到致力于强国"的爱国主义思想。符文品在《邓小平对爱国主义理论的新贡献》一文中论述了"邓小平在新时期对爱国主义理论的新贡献,即包括爱国主义属于精神文明范畴、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观、历史观、特定内涵、素质观等,并明确新时期开展和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王云在《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2年03期发表论文《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江泽民关于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论述》,叙述了"江泽民对爱国主义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有一系列论述:一是爱国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使我军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更加鲜明;二是论述了爱国与爱党相统一的原则,把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确定为我军爱国主义教育的首要任务;三是充分肯定了爱国主义在思想政治建设中的作用,确定了抓好以爱国奉献为重要内容的四个教育的思想;四是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适应改革开放的新要求,使爱国主义教育迈开了开放式教育的新路子"。其实早在1997年11月,张英杰就主编了一本名叫《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爱国主义的论述》(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的书,该书从八个方面系统论述了江泽民同志关于爱国主义的思想。

二、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地位、作用、意义、功能的理论研究

爱国主义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国家自强不息的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根本体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不管发展到什么阶段,爱国主义始终是凝聚人民、团结群众的重要思想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多年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证明,爱国主义教育已成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杨崇真、刘晓萍在《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04期撰文《论新时期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说:"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国各族人民生存发展、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力量。我党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始终坚持用爱国主义教育激励群众,鼓舞和振奋民族精神。在我国即将实施第三阶段的强国战略和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新时期,加强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对祖国荣誉和尊严的强烈自豪感,对祖国兴衰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毛人玉、义人二人在《创造》杂志2000年02期上发表论文《强化爱国主义教育铸造民族精神》,详细叙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和功能,该文认为"爱国主义是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对内,它可以激发全民族共同的拼搏精神,使祖国日益强盛;对外,它可以团结社会各阶级、阶层、集团的人们团结一致,抵御任何外来侵略。因此,爱国主义所产生的巨大凝聚力是任何其它价值观所不能替代的。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运用爱国主义精神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团结、号召全国各族人民。

特别是在我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今天,更需要党和政府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强化爱国主义教育,铸造强大的民族精神"。

三、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研究

中宣部颁布的《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教育界、理论界主要是围绕"青少年"这个爱国主义教育重点对象展开研究的,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何芸在《基础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上撰文《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方法浅说》中说:"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扎实地抓出成效来"。杜晓利在《关于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效的考察与思考》(《许昌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一文中讲:"当前,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还不甚理想。增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需做到以下几点:尊重学生的情绪、情感和选择判断;教师以身作则,切实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接近生活,融入社会;爱国主义教育连续开展,系统持久"。黄瑞春在2001年第1期《咸宁师专学报》上撰文《学校爱国主义教育要重视"五个结合"》说:"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就必须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来探讨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在实际工作中,把各种有益的方法和途径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到'五个结合',即课堂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工作和重大活动相结合、历史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四、关于各门课程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研究

《纲要》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要按照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和《中学思想政治、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学科教育纲要》的要求,制定各学科(包括自然学科在内)爱国主义教育的分科计划,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分解、贯穿到各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各类大专院校都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中国历史、文学、艺术、科技等内容的传统文化选修课,开设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因为该《纲要》是94年8月颁布的,所以94、95、96、97年这四年中,研究各门课程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文章可以说特别多。经过分析研究,笔者认为这类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大学课程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研究。大学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有不少人就古代文学、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世界近代史、中国经济地理、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宪法、工科数学、民族史、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邓小平理论等教学课程中如何加入或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如:王朝文发表在94年第4期《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上的论文《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教学中去》;周凤树、杜文思在94年第4期《工科数学》撰写的文章《在工科数学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第二,对中学课程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研究。很多学者认真系统地研究了中学语文、地理、物理、音乐、美术、生物、数学、体育、历史、化学、思想品德、社会等课程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诸如庞雪春在《山西教育》94年9期发表的《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李希云在《中国音乐教育》95年02期上发表的《谈音乐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吴昌顺在95年02期《中学语文教学》上撰文《结合语文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

第三,对小学课程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研究。1993年制定的《小学德育纲要》要求"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尊敬国旗、国徽,认识祖国版图,会唱国歌,初步了解家乡的物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和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不少学者就此展开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诸如陈海磊等二人在95年05期《教育探索》上发表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特征》;钱市青在《江西教育》94年09期发表的《浅谈地理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顾仁林、刘德英在《安徽教育》95年03期刊发的《语文课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尝试》等等。

五、关于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研究

1994年8月颁布的《纲要》强调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建设。1997年6月、2001年7月,中宣部先后两次批准建立了共200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各省、市、自治区地方人民政府也建立了自己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一时期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理论研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介绍、调查、评价研究。文章很多,诸如刘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圆明园》《兰台世界》98年02期);李湘凡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万忠墓》(《兰台世界》99年08期);刘树佳、董青的《关于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情况的调查报告》(《南京社会科学》96年06期)等等。二是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身建设的理论研究。孙志军在《求是》99年23期撰文《让历史启示未来--南京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实践》,论述了"一部南京的近现代史,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4个国家级、10个省级、12个市级、近150个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形成了种类齐全,分布广泛、史料丰富、设施较先进的教育基地网络。近年来,南京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教育基地建设,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中轩、企轩在《党建》2002年06期上发表论文《建设好管理好作用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情况综述》说:"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公布后,受到了各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河北、天津、重庆等省市把基地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讨论基地建设问题,主要领导同志深入示范基地,解决规划、资金等方面的问题。北京、广东、甘肃等地制定了具体办法,对基地的设施建设、管理机制、经费保障做了明确的规定。不少省市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拨出专款用于基地建设";三是如何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效用的理论研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极其宝贵的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好、管理好、运用好、宣传好并发挥它的最高效用。这方面文章不少,诸如《时事报告》2000年06期登载了刘鹏的文章《充分发挥示范基地作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东南文化》2001

年07期发表了任彦申的论文《努力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优势地位》等等;四是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形成网络的理论研究。叶青在《党建》99年05期撰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形成网络》中讲:"上海是中国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mswh/214194/

推荐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案 爱国主义教育ppt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