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励志人生 > 励志创业 > 创业经验材料

创业经验材料

时间:2018-05-11   来源:励志创业   点击:

【www.gbppp.com--励志创业】

创业经验材料 第一篇_创业典型材料

靠勤劳创业 靠科技致富

鹅经济撑起她发展的晴空

——刘莲同志事迹 刘莲是菲莲鹅雏孵化厂厂长,十几年来,在县直各部门及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凭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由家庭孵化作坊发展成了大型孵化厂,走上了一条依靠科技孵化鹅雏发家致富的道路。目前,菲莲鹅雏孵化厂现有标准化厂房360平方米,单机孵化能力8640只的机械孵化设备4台,年孵化能力15万只,创产值20万元。

在没有搞鹅雏孵化以前,刘莲家人口多,耕地少,日子过得紧紧巴巴。那时,在农村除了种地外,很少有人会想到别的什么出路,“老守田园”的观念同样也在左右着她的思想。后来,看到左邻右舍都靠养牛发了财,腰包鼓了起来,生活水平今非昔比,这一切深深触动了她,于是她开始琢磨起了自己的“挣钱道”。199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听别人说用火炕、水袋孵雏既简单又方便,而且成活率挺高,效益不错,就觉得这条道可行。说干就干,没钱买种蛋就借点,不懂技术就边干边问,通过向亲友求助,东挪西借凑了200元钱,买了300多个种蛋,就在自家的火炕上小打小闹地干了起来。

干事业并非是一帆风顺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第一批雏没出几个,大多数都死在蛋壳里,创业一开始就“夭折”了,不

但没挣着钱,而且还因此欠下了不少外债。性格倔强的她却没有气馁,下定决心不成功决不罢手。

失败的惨痛教训也使她深深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想搞好鹅雏孵化,光凭吃苦耐劳还不行,还必须懂得科学孵化的技术。找到了原因后,她立即到县新华书店买来了几本有关鹅雏孵化方面的书籍,每天刻苦专研,从中学习科学孵化技术,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有多年孵化经验的农户请教。通过学习,她渐渐地悟出了自己失败的原因:原来是自己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对温度掌握的不够准确,按要求在刚开始孵化时温度应在39℃---40℃之间,10天后保持在37.8℃---38℃就可以了,而且每4个小时要翻一次种蛋,让种蛋受热均匀。由于她恰恰忽略了这一点,特别是临出雏头两天温度偏高了,导致大量鹅雏死亡。这次教训,使她真正认识到学习科学、掌握生产技术的重要性。于是,她决定拜师学艺,外出取经。有朋友向她介绍说大同区有专门的鹅雏孵化厂,规模大,技术先进,经济效益好,她就经常去那里学习实践技术。就这样,她一边学,一边干,一边摸索。工夫不负有心人,付出总有回报。短短的半年时间,她就掌握了鹅雏孵化的基本要领,鹅雏孵化成活率逐年提高,而且有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她也成为孵化业的行家里手。

在成功面前,她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2000年,刘莲从电视上看到介绍新品种长白鹅,这种鹅饲养成活率高,增重快,鹅

绒品质高,市场销路很好。于是,她就从外地联系购进一批种蛋孵化,结果鹅雏被抢购一空,群众反响很好。为了进一步提高养殖厂的经济效益,她全部更换了新品种,因此她的鹅雏供不应求。当时,年孵化鹅雏超过4万只,纯收入在3万元以上。

有大规模才会有大发展,有大发展才会有大效益。刘金莲深知,要想发大财,小打小闹不行,必须搞规模生产才行,但苦于没有资金,多年建厂的想法一直没有实现。2004年,县妇联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为其提供一只鹅雏孵化机,同时积极协调县畜牧局,无偿为她提供了2台鹅雏机械孵化设备,并帮助她解决了场址、种蛋来源及市场销售渠道,还无偿借给她1万元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有了镇领导的大力支持,她的信心更加十足,当年就盖起了360平方米的孵化室,她的孵化厂已初具规模。在经营管理上,她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从种蛋选购到鹅雏销售都直接与农户签定订单,仅2006年与县内外65户养殖户签定购雏订单15万只,当年实现效益20万元。

依靠勤劳吃苦,依靠科学孵化,她走上了富裕之路。回顾自己的创业经历,有艰辛,有欢乐,特别是镇党委、政府在困境中的支持和帮助令她永生难忘,每当看到周围处于困境中的贫困群众,一种无私相助的感恩之心油然而生。为了带动群众早日致富,她有求必应,力所能及、千方百计地为她们的发展鹅经济架桥铺路。十几年来,她先后共拿出资金1万余元,帮助10户贫困家

庭搞起了大鹅养殖,现在她们的年平均收入均都在3000元以上。贫困户李平,孩子上高中,夫妻二人身体都有病,想干点什么又缺少资金,刘莲每年都以成本价赊给她家200只鹅雏,并无偿提供鹅雏饲料和技术指导,支持她养鹅致富。经过几年的发展,李平家的大鹅养殖已成规模,年人均收入达4000元,不仅偿还了多年的债务,而且还购置了家用电器,走出了一条依靠养鹅兴家致富的新路。同时,刘莲还为乡亲们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安置了10多名贫困农民和下岗职工在她的厂子就业。

多年的努力,也让刘莲获得了很多荣誉。2004年,她被评为全省十大养殖女状元、百家养殖大户;2004年、2005年先后被评为镇农村经济工作先进个人;她的鹅雏孵化厂也被定为省妇联、市妇联的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示范基地。

【创业经验材料】

这就是刘莲,靠勤劳创业,靠科技致富,用爱心回报邻里乡亲。

创业经验材料 第二篇_青年创业经验交流材料

„2011.2‟共青团XXXX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交流材料

围绕中心 创先争优

推动XX青年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共青团XX县委青年创业经验交流材料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团市委的正确指导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县广大青年树立“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宗旨,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契机,以昂扬的激情投身于如火如荼的全民创业活动之中,草根经济遍地开花,创业活力充分显现。全县广大团员青年作为全民创业的中坚力量,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团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着眼当前,规划长远,创先争优,迸发激情,不辱使命,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创业氛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不解决想不想创业的问题,就谈不上敢不敢创业、会不会创业、能不能创业。因此,推动青年创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彻底破除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思想观念,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年的创业热情,使每个青年都有创业的冲动和创造财富的抱负。全县的全民创业动员会后,我们率先行动,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在青年中积极营造浓郁的创业氛围。一方面,通过召开全县团干部、青年代表会议,进行全民创业动员,迅速制定出台了《XX县关于开展实施 “青春创业〃建功古徵”的实施意见》,全县各级团组织在团县委的统一要求和部署下,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应的青年创业活动方案。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板

报、标语、横幅、报告会、座谈会、宣传资料等多种宣传形式,深入基层、田间地头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帮助广大创业青年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其中,群口快板“创业服务谱新篇”在社区、乡镇、园区、企业、校园等巡回演出,把创业的优惠政策送到了千家万户。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先后累计在团省、市委网站刊登各类信息10余条,团县委网站500余条,悬挂横幅千余条,在醒目位置刷写标语200余条,召开各类座谈会50余次,报告会10余场,散发宣传资料万余份。

二、找准工作方向,拓展创业渠道

深入持续开展青年创业活动是充分落实全民创业的需求,是积极调动人民群众中最活跃、最有创新精神的广大青年投身于创业实践,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力军的必然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青春创业〃建功古徵”活动为抓手,通过“政策引导创业、技能培训创业、资金扶持创业、基地示范创业、结对帮扶创业、专家指导创业、鼓励自主创业”七位一体促进我县青年创业工作高潮迭起。政策引导创业。让青年了解熟悉政府出台的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社保补贴、就业援助、就业服务体系、财政投入、社会保障等优惠政策,依照县委全民创业实施意见和优惠政策,联合县创业办出台了支持青年创业的具体意见,成立了青年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提供给青年创业以政策服务,从而激发了蕴藏于广大青年之中的创业热情。技能培训创业。充分利用团内外培训阵地和各种条件,帮助青年掌握创业技能和本领,做到创业发展到哪里,培训就跟到哪里。联合科技、农牧等有关部门,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下乡推进科技服务,累计组织宣传培训12场次,受益达3000余人。资金扶持创业。通过团委搭桥、银企

联合、政府贴息方式,联合县信用联社和县邮政储蓄银行,为能创业、敢创业、创成业的青年提供资金支持,累计发放青年创业小额贴息贷款达300万元。基地示范创业。依托现有运行比较好的企业建立青年企业家创业园、共青团创业园等创业示范基地,组织有创业意愿的青年到基地进行创业孵化,帮助其顺利迈好创业的第一步。结对帮扶创业。确定一批青年创业见习基地,进行扶持对象与见习岗位的对接,同时规定每个团干部包联1-2户青年创业户,为其提供政策、信息、项目、资金联系等服务,帮助他们创业成功。专家指导创业。联合相关部门成立青年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邀请各界成功人士和专家学者组成创业指导团,针对青年创业比较集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建立以创业网站、项目推广会、创业讲座等为主体的青年创业项目资讯平台,定期给创业者以专项咨询指导,提供“门诊式”服务,对青年创业进行有效的智力支持和实践指导。鼓励自主创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广大青年充分发挥创业的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开办企业、成立种养殖公司、组建贸易协会等行之有效的载体。进行自主创业。目前,全县青年累计创办各类经济实体340多个,其中:创办中小企业260多个,种养殖公司64个,成立贸易协会3个,有力地促使我县青年创业活动向纵深展开。

三、搭建服务平台,巩固创业成果

在带领青年创业过程中,我们立足实际,搭建服务平台,强化政策引导,加强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挖掘青年创业潜能。

一是创先争优,激励青年创业。自我县开展全民创业活动以来,我们先后组织开展了XX县第七届、第八届“十大杰出青年”评选、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评选、青年创业十杰评选等表彰

活动,通过开展的系列创先争优活动,在广大青年中倡导了创业有功、致富光荣的价值观,带动了更多的青年投身创业实践。

二是强化措施,完善服务体系。我们积极沟通联系工商、税务、城建等职能部门,为青年创办企业解决市场准入、税收减免、场地使用等各方面实际困难,由县财政局设立创业基金,为青年创业提供资金扶持;开展信息服务工作,整合社会资源,为创业青年提供科技致富、市场行情等信息,实现信息对接、资源共享,为青年创业打造信息平台;定期召开青年创业情况汇报会,总结交流工作经验,分析解决存在问题;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重要意义以及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和先进典型,营造青年就业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工作不断深入发展。

三是发挥优势,营造创业洼地。在团县委的统一部署下,我县各乡镇团委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创业行动同本地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出实招、重实效,根据地方特点引导青年开展各具特色的创业行动。围绕“一村一品”和“十小项目”发展,引导青年立足绿色、生态、环保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推广和完善“粮-畜-果-沼”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以青年创业为代表的刘家洼乡富源村、赵庄镇沟西村的生猪养殖;庄头乡的樱桃种植和农家乐,雷家洼乡的中药材,交道镇、安里乡的土织布和手工艺品等特色产业发展已经颇具规模。“十小项目”青年创业示范户和计划户涵盖了服务业、加工业、运输业、餐饮业等多个创业类型,从而将我县的青年创业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唱响了新时期XX共青团工作的响亮品牌。

近年来,我县的青年创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青年创业已

成为我县全民创业的主力军和发动机,是实现我县建设“三县”目标的核心力量。但我们也认识到青年创业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今后,我们将以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团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市场化引导、社会化组织、项目化运作”为思路,努力唱响“青春显活力、创业助发展”的时代主旋律,以扶持更多有志青年实现就业创业为宗旨,进一步拓展新形势下共青团组织的社会职能,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创业经验材料 第三篇_创业促就业经验交流材料

广辟创业渠道 服务孝昌发展

孝昌县创业促就业经验交流材料

孝昌县是一个集山区、库区、贫区和老区为一体的农业大县,全县总人口63万人,其中劳动力总数36万人,农村劳动力总数为29.7863万人。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高达16万人,加上我县工业基础薄弱,在产业有限,下岗失业人员不断增多,县内就业岗位不足,要解决就业问题,仅靠盘活存量、挖掘现存就业岗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努力培养创业型人才、大力引导和扶持就业创业,扩张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我们因势利导、鼓励和扶持走自主创业之路,把创业促进就业作为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着力加大“四个力度”,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取得了良好成绩。截止目前,全县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并成功创业905人,带动就业3417人。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营造创业氛围

十七大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方针。今年,省、市、县各级政府相继把“创业带就业”列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措施。我们坚持把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作为做好创业工作基础,主要做好了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媒体宣传。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创业政策;用生动事例,制作节目短片,用活泼生动、

简单易懂的节目,让各项创业政策更易为百姓熟知掌握,确保政策的宣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二是举办专场咨询。今年2月,由我局牵头,司法局等部门配合,在孝昌金润超市广场举行了“创业促就业”大型专场咨询活动。当天发放法律法规宣传材料1000余份,开展政策咨询达700余人次。三是开展政策培训班。为了让更多人投入到创业行列之中, 5月份,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创业政策学习培训班,引导具有创业欲望者了解政策、科学创业。当天,有100多准备创业人员参加了培训。四是实行创业政策上门。在创业政策的宣传过程中,转变工作观念,坚持人本服务,主动上门为创业人员发放宣传手册,引导创业者树立“早创业、早致富”观念。宣传期间,全县共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0000余份,开展政策咨询3000多人次,举办法律培训班2次,打造了“创业孝昌”地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加大创业服务力度,满足创业需求【创业经验材料】

为激发创业者热情,提高创业成功率,我县主动为创业者排忧解难,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3月份,由县政府牵头召开了全县创业促就业联席会议,下发了《孝昌县创业促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强化了领导责任,开辟了创业人员“绿色通道”,凡是符合条件者,都发放再就业优惠证,仅上半年,就发放再就业优惠证965本。为了扶持创业,今年来,我县加大了小额担保贷款力度,小额担保贷款基金由去年的100万元,今年又增加了200万元,将小额担保贷

款额度从2万元提高至5万元,劳动密集型企业贷款额度提高到100万元,并将发放范围按省市精神扩大到了全县所有创业者。针对市场特点,我们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挖掘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收益好的项目,在孝昌府东路以餐饮行业为基础,开辟了创业示范一条街,所有店面免除两年租金和相关税费,不仅盘活了一方经济,也极大的鼓舞了创业热情。当前创业示范一条街入住商户已达62户,年创经济收入达400余万元,解决了496人的就业问题。另外,为解决创业人员资金链短的问题,我们选择信用良好、有一定资金运作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小老板作为创业小额贷款的帮扶对象,为他们创业提供工商、税务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并提供法律援助,创业指导等相关服务,使他们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贫变富。今年,我县共发放84笔小额担保贷款,共计338万元。

三是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提高创业质量

为避免创业者盲目创业,我县从创业培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抓起。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系,选定了具有创业培训授课资格的专家进行辅导讲座,选定了我县就业训练中心部分教师,举办了创业培训教师资格培训班,加强创业培训的师资力量建设。建立了创业数据项目库,详细记录了具有创业欲望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创业意向,加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在创业培训过程中,我们坚持立足县情,着力对培训时间短、见效快、参训热情高、发展潜力足的四大养殖业进行培训,特别是鸿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孝昌后,丰厚的条件激发

了人民群众的养鸭创业热情,为发尽快使他们掌握喂养技术,县就业部门联合鸿祥公司免费对养鸭户进行了养殖技术培训。上半年,分别举办了四期鸿祥养鸭和三期大发养鸡创业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达1000余人,通过养殖技术培训,创业成功人员达685人,养殖创业年创收入近五千万人,带动1583余人在各养殖厂实现了就业。

四是加大实施“回归工程”力度,扩大创业范围

今年,我县为进一步扩大创业范围,发展县域经济,加大力度实施了“回归工程”。6月13日,我县在深圳举办了2009鄂港粤经贸合作洽谈会孝昌推介会,进一步与各地客商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强化合作、共谋发展。应邀出席推介会的有近百名孝昌籍在港粤成功人士。孝昌县委书记高楚元同志在推介会上亮出了我县对孝昌籍客商的真诚,不仅回归了资金,也回归了人心。他在推荐会上对大家一直以来给予孝昌的支持和关心表示了衷心感谢,并向客商介绍了家乡的环境建设、民生工作、项目建设、工业发展、三农工作等情况。他说,孝昌大力打造“孝道昌隆、诚信天下”的名片,县委、县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出“工业强县、项目立县、旅游活县、农业安县、科技兴县”的发展战略,“大气谋事,精细做事”,亮出独具特色的招商旗帜——以德招商,大力招商引进,引进大项目,推动大发展,争取实现后发先至,弯道超越。

创业经验材料 第四篇_全国就业创业工作经验交流会典型材料

在全国就业促就业工作经

验交流会上的典型材料

建设塑一流 行业铸尖峰

——旬阳县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成效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旬阳县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始终坚持秉承“服务于企业、服务于人才”的宗旨,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服务的需求,不断探索创新,大力发展人才市场和人才公共服务业,人力资源市场就业主渠道的作用日益明显,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基本形成,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获得:劳务输出工作连续四年省政府的表彰、人事代理工作受到原省人事厅的表彰、流动2008至2010年度被评为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全市人才交流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作在2012年元月被省人社厅评为全省先进县。参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及人才服务工作在第三届全国中小城市人才服务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等,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和谐美丽的旬阳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一、树立市场品牌,提升市场辐射功能

旬阳县人力资源市场是2008年省政府确定的一项民生工程,市场位于党家坝社区,属县级Ⅰ类人力资源市场,软硬件总投资2000万元,建筑总面积5900平方米。2008年11月13日,县人力资源市场破土动工,历时近3年,于2011年10月18日

正式投入使用。该市场的建设按照“设计超前、经济实用”的建设要求以及“建设精品工程、造福民生百姓”的指导思想,通过到外地考察、聘请专家等多种途径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软硬件建设的指导和帮助。市场从功能上科学设置接待查询、信息发布、求职招聘、下载填表、业务受理、休息等候区六大功能分区,可同时受理劳动就业、招聘洽谈、人事劳务代理、毕业生就业报到、档案托管、人才求职、就业失业登记、单位招聘、职业介绍、劳务输出、就业培训、农民进城、社保经办等人社工作一站式综合服务,可满足1000人以上求职、30多家用人单位开展现场招聘会,实现了市、县、镇、社区四级人力资源市场信息互联、信息共享。

旬阳县人力市场自投入运行以来,坚持把为民服务作为第一要务,在各项工作中争先创优,截止6月底,组织大型招聘会3场,小型招聘会12场次,已一厅式为28000人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职业介绍2200人、用工备案1900人、申报公益性岗位1900余人,受理高校毕业生报到、推荐见习及就业1352人,就业创业培训报名2000余人,已成为我县各类人员充分就业的重要载体,并成功接待省市县领导及政协委员20余次,5月14日,县人力资源市场一厅式办公及优质服务窗口建设情况、对外服务承诺及制度上墙情况,受到市委“作风转变年”活动督查组组长、市政府督查室主任朱晓敏高度评价,今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等莅临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该市场先后获得全省人力【创业经验材料】

资源市场建设先进县、全省“创先争优”示范点、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等荣誉。

二、激活市场机制,强化人才配置功能

为了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实现人才在市场中的优化配置,我县在建立和完善市场供求、信息机制上做了一些尝试。首先,推动市场供需主体到位。一方面,通过制定政策,努力打破人才供求壁垒,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吸引优秀人才来并工作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引进我县的优秀人才取消了地域、户籍、身份和行政关系的限制。另一方面,发挥能动作用,积极推动供求双方进入市场,组织人员深入企业,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建立了企业联谊制度,有力推动了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流向市场,吸纳江苏、广东等县内外20余家厂矿企业也纷纷到大市场选才纳贤。其次,抓好信息网络建设。通过采集人才供求信息,建立人才信息库,不断增加信息储量。同时,积极参加全国人才市场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会,与江苏,广东等地开展信息资源共享活动。坚持每月、每季度和每次大型交流会后,进行一次综合分析,预测市场走势,列出人才供需排行榜,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以引导人才合理流动,有效发挥了人才信息在市场供求中的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提出了高层次人才的市场工资指导价格,使人才市场的价格导向机制,在调节高层次人才供求和急需人才成长方面发挥了作用。

三、适应市场需求,增强人才服务功能

旬阳县人力资源市场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强化市场服务功能,靠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市场主体的信任和认可。一是扩大招聘规模,提高人才交流质量。我们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采取市场运作手段,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努力推进人才交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先后分层次举办了大中专毕业生供需洽谈会、公益性的下岗职工再就业洽谈会、军转干部双向选择交流会等多层次的服务交流,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求职人员提供了就业和再就业服务,累计举办大中型人才劳务洽谈会8余次,提供就业岗位提供就业岗位9835个,共计8000余人进场招聘,促成1000余人实现就业,共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1900个,促成88名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带动近250人就业。成为省城必不可少的绿色就业通道。二是完善服务体系,拓宽人才服务范围。一方面,不断拓展人事代理范围,把单一的人事档案管理,发展到大中专毕业生报到、职称评审、工资调整等实现了一条龙服务和全方位代理。另一方面,不断开发新型服务项目,推出了人事管理咨询和人事诊断、人才素质测评业务等,建立了人才交流、人事代理、人才测评、人才咨询、人才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体系,较好地满足了市场主体的需求。三是转变服务方式,提供企业发展。近年来,非公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满足非公经济组织对人才的需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灵活地实行“点面结合”的“贴身”服务办

法,“点”就是突出重点,进行集中的人才服务,“面”就是根据企业要求,提供经常性、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服务

四、塑造市场形象,打造一流服务窗口

一是强化硬件建设,创建便捷服务。在服务大厅建成后,配置齐全的桌椅、橱柜、电脑等办公设备,结合党务、政务公开,在大厅内设置触摸式显示屏和LED显示屏,各类人力资源和惠民政策随时滚动播放;设置用人单位招聘区,群众办事休息区,并为办事群众提供饮用水,真正打造出“为民、便民、利民”的全新公共服务平台。县人力资源市场高标准建成投入使用,力求通过规范管理,使大厅服务功能发挥到最大化。

【创业经验材料】

二是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 。该市场按照“主动、热情、优质、高效”的服务宗旨,简化办事程序,制度上墙。市场工作人员统一着正装上岗,实行一厅式办公。工作人员实行挂牌上岗,微笑服务,在市场大厅设立了投诉建议窗口,让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切实感受到人社部门文明、热情、礼貌、周到的服务就在身边。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上门服务制等制度,做到“一张笑脸笑迎、一句真情问候、一段全程服务、一个明确答复”,使远道而来的求职者顿时不再陌生。严格要求工作人员,上下班实行指纹考勤,给全社会树立了人社部门窗口良好形象。

三是深化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凡涉及服务对象的各类事项,按要求公开政策规定、办事流程、办

创业经验材料 第五篇_创业典型材料

立潮头 挑重担 勤创业

--塔集镇缪鹏“双挂双促”活动先进事迹

缪鹏,196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苏哥的威尔有限公司董事长,按照县委统战部“双挂双促”活动的要求,挂塔集镇双桥村党总支书记。并被评为淮安市十佳“双强”型党总支书记。

现年46岁的缪鹏先生,原在县服装厂工作,担任负责技术和生产的副厂长。1995年初因企业改制,无奈之下他外出创业,凭着自己过硬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很快在苏南闯出了一片天地。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在江阴市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江苏翔宇服饰有限公司,拥有资产亿元以上,企业员工1000余人。企业生产的“翔宇”系列服装产品全部实现出口外销。成为知名企业家、大老板的缪鹏先生,不忘家乡的建设事业,以实际行动回报家乡,回报社会。2003年元月,他在县招商引资政策的感召下,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在县经济开发区创办了江苏哥德威尔服装厂,招收本地农民工和下岗职工500余人,工人月工资均在1200元以上,企业每年上交税收都在500万元以上,为农民增收和地方财政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在塔集镇双桥村,人们传颂着该村创业能人缪鹏情系家乡捐巨款的感人事迹。

2003年初,在家乡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感召下,缪鹏带着一腔报效家乡父老的激情,第一个回到金湖县经济开发区投资8000万元,创办了“江苏哥的威尔服饰有限公司”,开创了金湖加工

出口服装的先河,每年实现销售1.5亿元,利税2000万元,安置就业350人,成为全县强有力的支柱企业,

到双桥村挂职后,积极帮助该村做好三年发展规划,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为解决全村行路难的问题,他个人带头捐款17万元,又帮助协调资金,在全村建成了6.5公里长,横穿南北的村中心水泥路。2008年,个人投资40万元,又多方筹资近120万元,建成了800平方米的村部办公楼和1100平方米的农民创业点,其规模和品位在全县名列前茅,全国政协副主席丁光训还亲笔为该村题写了村名。

铺路驾车,筑巢引凤。为了加快“富村富民”的步伐,他积极对外招商引资,以商招商,目前一个投资在3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正式签约,为该村增加“造血”功能。为引导和鼓励本村农民发展高效农业,增加收入,他又拿出100万元,设立了高效农业发展基金,重点培养20个典型户,每户5万元,赚了还本,亏了分文不要。

作为一个出生在塔集镇双桥村的创业能人,他十分关心家乡的社会公益事业和新农村建设,多次捐款捐物。最近,当他得知该村正在新建一条6.5公里的水泥路,因建设资金不足而面临停工的情况后,他主动与村党总支、村委会联系,提出了自己捐款的要求,并专门驱车回村,一次性捐款14万元,解决了修路的燃眉之急,他的慷慨之举,爱乡之情受到了村民的高度赞扬。缪鹏先生还计划支持家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兴办农民创业点,使双桥村真正走上“富村富民”的道路。

最近,在金湖县塔集镇双桥村,人们传颂着该村创业能人情系家乡捐巨款的感人事迹,说的是“江苏翔宇服饰有限公司”、“江苏哥德威尔服装厂”总经理,厂长缪鹏先生慷慨捐资14万元,支持家乡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现年46岁的缪鹏先生,原在金湖县服装厂工作,担任负责技术和生产的副厂长。1995年初因企业改制,他在无奈之下外出创业,凭着自己过硬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很快在苏南闯出了一片新天地。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在江阴市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江苏翔宇服饰有限公司”,拥有资产在亿元以上,员工达1000余人。企业生产的“翔宇”系列服装产品全部实现出口外销。成为知名企业家,大老板的缪鹏先生,富了不忘家乡的建设事业,以实际行动回报家乡,回报社会。2003年元月,他在金湖县招商引资政策的感召下,毅然回金湖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在县经济开发区创办了“江苏哥德威尔服装厂”,招收本地农民工和下岗职工500余人,人平月工资都在1200元以上,企业每年上交税金都在500万元以上,为农民增收和地方财政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作为一个出生在塔集镇双桥村的创业能人,他十分关心家乡的社会公益事业和新农村建设,多次捐款捐物。最近当他得知本村正在新建一条6.5公里的水泥路,因建设资金不足而面临停工的情况后,他主动与村党总支、村委会联系,提出了自己捐款的要求,并专门驱车回村,一次性捐款14万元,解除了修路的燃眉之急,他的慷慨之举,爱乡之情受到了村民的高度赞扬。缪鹏先生还计划支持家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兴办农民创业点,使双桥村真正走上“富村富民”的道路。

谁说女子不如男

——塔集镇姜锦香同志创业典型事迹材料

“要买什么裤子去到姜锦香店里看一看。”每当听到这些话时,姜锦香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但同时,也有些酸楚——姜锦香经历了不平常的创业历程,走到今天可不易啊!姜锦香创办玩具厂有十多年,手头也有了一些积蓄,安安稳稳过后半生日子,毫不夸大的说是悠哉

悠哉的,可她是镇妇女创业的佼佼者,不会满足于现状的,于是和家人商议到县城开裤店,通过多次与她爱人沟通,最终家人选择支持。 说是容易,做起来难,这终归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姜锦香要做的工作很多:

1. 市场调查。姜锦香觉得要开好多大价位的裤店,就要了解普通老

百姓需求什么价位的裤子,客户群能有多少,经过几个星期的调查,大体掌握了一些基本情况,同时也确定了“驰蒙”裤业。

2. 了解市场价与进价。商品价格对于开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

一定要将市场价与进价进行对比找利润,为了解市场价,姜锦香实际考察了很多地方,当然,在进行调查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但姜锦香都一一克服了。了解进货价是为了算出每件裤子的利润,这是很关键的,姜锦香了解到,如果你去问价,一般是问不出最低价的,只有进行不同的考察对比,才能总结出真正的价格,所以为了能得出最终价格,姜锦香又跑了很多地方,经过一个多月的“四处问价”,终于把价格基本定下来。

3. 计算利润。商人最注重的就是利润了,但是利润不只是卖价减去

成本这么简单,毕竟要租店面,还要置办货架等一系列东西,姜锦香白天就在县城找店铺问价格,晚上在网上找货架等需要的东西,最后算出了这些价格,再以后就可以算出利润了。

4. 找进货渠道。找一个好的进货渠道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省时省

力,还可以提高利润,当然好的进货渠道是最难找的,姜锦香开始四处寻找进货渠道,但是,事情往往都是不尽人意,然而就在

她最迷茫的时候,一个朋友提醒了她,这让她茅塞顿开,一下子找到了理想的进货渠道。

5. 租店面。找一个好店面不是容易的事,姜锦香经过多家实际询问

对比,终于在香港城找到了合适的店面,这也将是她未来几年为之努力的地方。

6. 办营业执照。开店当然要办营业执照,姜锦香在创业协会的帮助

下,很快拿到了营业执照,看着自己的裤店,姜锦香感到很欣慰。

7. 宣传。经营生意,宣传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姜锦香通过广告及亲

戚朋友等宣传,终于迎来了第一批顾客。

直到现在,姜锦香的驰蒙裤店算是踏入轨道,看着店里来来往往的顾客,姜锦香感到付出没有白费。今天,姜锦香站在自己的店门前,看着一批批的客人,心里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谁说女子不如男!

创业经验材料 第六篇_创业典型材料

创业典型材料

刘金秀今年29岁是史家村普普通通的人,但她却做出不同的事来,现是乾聚有限公司总经理。现座落在史家村,公司可容纳20多人工作,几乎都是史家的留守妇女,起初她们白手起家,一无所有她和他的丈夫经人介绍在2002年11月结婚,回想她的丈夫创业非常艰难,丈夫宋文平初中毕业后,学业无望的他早早地外出打工学习厨师技术,一晃就是两年,两年中虽没有挣到多少钱,但他为以后的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9年在亲朋的帮助下在兴隆台自己开饭店,起初生意还勉强维持生计,这一干就是两年,虽后来生意还可以,但由于竞争厉害,后期生意不算好,于是关门了,他的创业梦想还没有实现,经过市场考察,深思熟虑后决定回于楼开驴肉馆。我和丈夫一干就是六年,这些年有了一定积蓄,于是萌发一个想法,为家乡做些贡献2008年他们回到老家建起公司,经过预算需要60万元,面对这样一笔不少的资金,家人劝他要慎重,他没有选择退缩,说干就干买了一辆微型面包车,敢想敢干的精神也深深地鼓舞着村委会,村里得知后为我们解决了一部分的贷款,大约投资60万在自家建900平方米的厂房,内部设备齐全有拌陷机和面机速冻机,而且有紫外线消【创业经验材料】

毒.在厂房里主要生产加工驴肉馅饺子,一边摸索一边做,先做出的饺子因为口感和知名度影响小,经过几番周折,委托亲朋好友才卖出去。我们对此没有气馁,我他们决定要从技术、服务和广告上下功夫,他们招收学员培训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她们懂得了技术,生意明显有起色,那段时间,她们废寝忘食,连夜赶做,也许是我和丈夫的精神感动了上帝,有一天晚间她在睡梦中做好了这道工序。后来就连天加夜的生产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年底有了可观的收入

创业经验材料 第七篇_创业典型材料

乌桕映赤子 经霜叶更红

——记大悟裕丰毛织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光强

乌桕之乡的大悟县,漫山遍野的乌桕树,茎如柱,冠如盖,傲霜雪,斗风雨,每至金秋,脱尽片片红叶,回归深情大地。在与乌桕树相伴中成长的大悟裕丰毛织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光强,对乌桕树有一种特别的情愫,常常托物言志地说,自己就是家乡的一棵乌桕树,回归创业就是为了实现对故土的回报。

艰辛磨练:铸造创业精神

1970年,杨光强出生在大悟县阳平镇陈湾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兄妹四人中排行老大,家境的困苦,迫使他辍学。1985年,不满15岁的他扛着家庭生活的重压和弟妹们读书的希望,踏上了南下的列车。刚到广东,人生地不熟,他最终找到增城市华辉毛织有限公司,做了一名普通的织机工人。他的师傅是一个台湾人,对学徒十分严厉,动不动开口就骂,学徒们避之不及,只有杨光强总是笑着面对。他常常告诫自己,得忍着,得赚钱养家,得为弟妹们挣学费;同时他的心中还有一棵希望的种子,那就是学得一技之长后,好在社会上立足和发展,以便将来回报像父母一样贫困的乡亲。

织机技术,学起来不难,精通可不容易,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织机工,单靠认真细心还不够,得掌握技术要领,才能又好又快。织机工一般拿计件工资,工作不认真,返工率就高;技术不熟练,产品量少,工资待遇就低。有心人爱琢磨,杨光强不仅工作认真细心,还善于琢磨技术要领,时

间一长,台湾师傅便留意起这个小男孩,常常密切关注和耐心指点,教他一些基本功;而杨光强又是一个进取心强,能吃苦耐劳的人,当别人都在休息聊天时,他常常一个人快乐地站在机台前学技术、练本领。在同龄人中,他的货做得又快又好,很快就得到了老板的器重,被提升为最年轻的操作技师。由于技术过硬,责任心强,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他先后被提拔为部门主管和生产总管,任生产总管时,他才19岁。事过20多年,谈起那个台湾师傅,杨光强还感激不尽,认为正是师傅的严格要求,才使他掌握了技术,磨练了意志,走上了管理岗位,迈出了创业之路的第一步。

2000年,在毛织行业锤炼多年的杨光强,看到一片大好的毛织行情,为了实现自主创业的夙愿,利用多年打工积攒下来的资金,与他人合作,在广东增城组建了正丰毛织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正当他的事业蒸蒸日上,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没想到2001年的冬天提前到来,产品主销地的北方,气温骤降且持续低温时间长,导致正丰生产的薄羊毛衫大量积压;而公司组建不久,严重缺乏资金支撑,雪上加霜的是,合伙人中途毁约,正丰不得不宣告破产,亏损达700多万元,杨光强除把多年的积累全部赔光,还净负债70多万元。

后来总结经验教训时,杨光强认为尽管自己首次创业赔尽了老本,却增长了见识,他认识到失败的根本原因:一是没有建立稳定的多渠道分销网络。二是在追求公司效益的时候,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导致在既没有雄厚的自身实力,又没有挂靠一个强势公司的情况下,丧失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三是失败的不是产业,而是偶发因素造成的暂时性挫折。有了对失败的清醒认识,就有了走向成功的方向,他说自己不是一个甘于失败的

人,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他决心再走打工创业之路,并按“借船出海,借风扬帆,借港避风”的经营策略,使自己的二次创业立于不败之地,于是他又回到创业的起点,被敏兴集团香港纬兴毛织有限公司聘任为生产经理。

回报故里:实施二次创业

在纬兴任生产经理期间,杨光强不但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才智,为企业创造了丰厚的利润;还在闹民工荒的关键时刻,从家乡组织去了3000多名工人,帮公司度过了难关。有了这些无形资产作基础,杨光强开始筹划二次创业,这次,他想把公司建在自己的家乡,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每每看到自己带出的民工漂泊异地,不能照顾家庭,常常在节假日为了与亲人团聚,来回奔波,特别是每逢年关不得不四处求购高价票,甚至在车上遇到扒手,把一年的辛苦付之东流,他的心里都隐隐作痛。他想,要是能把公司开在家门口,既能造福家乡,又能让乡亲就近打工那该多好。有了实现这个愿望的条件,他便开始行动,2003年初他正式向公司董事会提出建议,但由于公司对大悟的情况不熟,对投资能否成功没有把握,只好暂缓决策。2003年底,恰逢大悟县到广东举办招商会,杨光强便向县主要领导谈了自己的想法,得到支持后,他积极与公司沟通。有了杨光强这份无形资产的保障,有了大悟县的全力支持,公司吃下了定心丸,决定首期投资350万美元,组建香港纬兴毛织有限公司大悟分公司,并委任杨光强为总经理。该公司已于2004年9月正式投产,提供了1500余人的就业岗位。

已引进纬兴毛织有限公司并任大悟分公司总经理的杨光强,并不满足于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他认为一心赚钱的人只能算“老板”,而只有兼顾

社会责任,为更多人谋福利的人才可能成为成功的“企业家”。回大悟创业后,在贫困中长大的杨光强,接触贫困家庭越多,其压力和紧迫感就越大,为了让更多的乡亲富裕起来,杨光强又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了澳越国际针织有限公司,他知道这是一个实力更加雄厚的针织集团,要是能把它引进大悟,不仅可以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还可以为带动家乡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2006年,杨光强看到引进澳越的时机基本成熟,为了增进澳越的信任并提高成功率,他义无反顾地辞去纬兴大悟分公司总经理职位,全身心投入到引进澳越集团的准备工作中去。在历时5个多月,完成可行性调查、投资策划、经济效益分析及建厂的有关协调之后,他邀请澳越集团高层来大悟实地考察论证,并用纬兴公司成功的实例,促使澳越国际有限公司最终决定到大悟投资兴建裕丰毛织有限公司。2007年6月,裕丰毛织有限公司完成前期投资200万美元,安装织机2600台套,缝盘机400台套,年生产能力达200万件,可解决就业岗位3000多个。建厂伊始,看到毛织原材料上涨的趋势和考虑到农民工就业不便等因素,为降低生产成本,方便群众就近就业,杨光强建议将公司总部设在县城,将部分车间设在夏店、宣化店等五个乡镇。一年多来,在大多数毛纺企业受羊毛减产、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而不景气的情况下,大悟裕丰毛织有限公司通过调整经营布局、严格经营管理和有效成本控制,创造了优异的业绩,成为澳越集团各分公司中最佳经济效益单位,并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

以人为本:提升企业文化

杨光强认为在企业发展中,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经营要素,要想做成事,必先带好人;要想带好人,必须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因此,员工

进厂的第一天,杨光强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他们购买所规定的各种保险。他要求公司办公室要记住每一位员工的生日,并按时送去生日蛋糕和祝福。他倡导员工要把公司当作一个大家庭,要求各级管理人员要把员工当作亲人,发现困难,要及时反映并尽力予以解决,一次,一位清洁工在上班途中,因雪地打滑摔成骨折,杨光强二没说,立即送医院治疗,医疗费3万多元,除部分按有关规定报销外,其余的1万多元全部由杨光强个人支付。正是因为裕丰管理层塑造了公司如家的亲情氛围,才使公司产生了强大凝集力和战斗力,工人生产热情高涨,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产品报废率一直在2%以下。今年8月份以前,中国沿海毛纺企业有6万多家关门倒闭,而裕丰以出口为主的毛织产品,以优异的品质,赢得了外商的信任和赞誉,使市场越做越大,产品越销越远。

“富裕生活,从裕丰开始”,这既是杨光强为公司制作的一句广告词,也是杨光强回归创业的动因和承诺。为了把企业做大做强,让更多的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lz/444126/

推荐访问:创业就业经验材料 创业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