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励志人生 > 励志创业 > 大部分的大学生的资金来源都是依靠父母,每个月固定多少钱,在日常消费过程中会减少

大部分的大学生的资金来源都是依靠父母,每个月固定多少钱,在日常消费过程中会减少

时间:2017-05-20   来源:励志创业   点击:

【www.gbppp.com--励志创业】

大部分的大学生的资金来源都是依靠父母,每个月固定多少钱,在日常消费过程中会减少(一):大学生日常消费调查 114调查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08级市场营销 调查人员:黄 丽 王小丽

赵梦情 廖冠儒

一、调查目的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从而有助于大家树立正确健康合理的消费观,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二、调查的内容

1.大学生消费的分布情况

2.被调查者的消费结构

3.被调查者的消费水平

4.被调查者的消费方式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师院全体学生,调查中我们选取了60个样本。得到有效问卷58份,其中按性别:男生占51%女生占49%。按年级:大一占2%,大二占9%,大三占85%,大四占4%。

四、调查方法及抽样方法

调查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邮件调查法,我们主要是选择大三学生为主,以教室为场所里进行调查。采用交叉控制配额的抽样方法。

五、概要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大学生并没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独立性不强,可是性格上的原因,使得他们有较强的消费自主心理等情况。对此我们分析了大学生消费总趋势,针对这些情况反映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六、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消费现状

(1)缺乏合理理财观念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91%的同学的生活费是全部来自父母(如图1)。只有极少数的同学选择兼职或家教,也有部分同学得到学校奖助学金。正是由于钱来自于父母,形成了一种依赖习惯,有部分人花钱毫无顾忌。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暂时不具备独立的经济来源。多数学生无法真切体会到这些钱的来之不易,没有生活资金来源的压力,容易轻率地消费。当问及“你计划过自己本学期的生活费安排吗?有相当大部分的学生坦然承认没有;当问及“你上学期的生活费总额是否超出原来计划?”绝大多数的学生表示“超出计划范围”。可见,当前大学生的理财观念需要培养和加强。

大部分的大学生的资金来源都是依靠父母,每个月固定多少钱,在日常消费过程中会减少(二):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报告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深刻体会到大学生的消费有着自身的特点。由于大学生年龄较小,群体较特别,具备较高学历较广泛的知识面,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因此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

此次调查我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个案,在调查中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随机抽样的方法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集中发放问卷,填写完毕后集中回收。此次调查首先确定调查的主题和主要方向,并根据主题和调查方向收集资料,然后按照已经确定的指标设计问卷。

一、调查结果

1、主要经济来源

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由家里提供的占调查总人数的77.1%,靠亲友或社会援助的占调查总人数的2.9%,靠自己在校期间勤工俭学的占总人数的14.3%,靠国家助学贷款的占总人数的5.7%。可见大学生消费资金的来源对家庭有较大的依赖性。

2、每月的伙食费

伙食费是在校大学生每个月的主要消费,根据我的初步调查,在校大学生的早餐的花费一般是3—4元,午餐和晚餐大约是4—8元每顿,再加上平时零食的花费一个月大约是100—200元及其他消费,这样算来在校大学生的每月消费大约在500—1000元之间。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和学生个人的消费观不同,他们每月伙食花费也有所不同,总体上看在校大学生的伙食消费是合理的,但是仍有20%左右的大学生在伙食方面开销较大。

3、买服饰的花费

由于天气的变化、四季的变更、和追求潮流等原因购买服饰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是必须的,因此大学生购买衣物的花费占日常消费的比重很大。调查结果显示有74.3%的大学生每月购买服饰的花费在200元以上,其中还有11.4%的大学生每月购买衣物的消费在600元以上。

4、购买学习用品和参考书目的花费

作为学生购买学习用品和相关的参考书目当然也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了,但是从调查结

果看来在校大学生在着两方面的消费支出非常的小。

5.购买电子产品的消费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35名大学生全部买了手机,有34.3%的人购买了个人电脑,有77.1%的大学生购买了MP3或MP4,有8.6%的大学生购买了PSP,购买这些电子产品对于没有收入的大学生来说都属于大笔的消费。

6.大学生购买商品最注重的是什么

【大部分的大学生的资金来源都是依靠父母,每个月固定多少钱,在日常消费过程中会减少】

调查结果显示在35位调查对象中有九位注重品牌占所有调查对象的25.7%,有40%的大学生注重的是物美价廉,大学生购买商品时的品牌意识很强。

7、在校大学生消费的计划性

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只有37.1%的人对其消费是有计划的,大学生的消费存在着盲目性。

8 、大学生的消费心态

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部分大学生的消费心态是属于一冲动型的。

9、透支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35人中有18人偶尔或经常的透支,占被调查的51.4%,大学生们的消费潮流性强且易冲动,因此会出现生活费经常透支的现象。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1、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的不平衡性

在校期间,绝大多数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为家庭供给,靠自己挣取和得奖学金占很少一部分 由于大学生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家庭收入不平衡,再者各自家庭结构的不同,从而决定大学生消费的不平衡。

2、理性消费是主流

调查结果显示价格、质量、外观、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因为我国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

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3、品牌意识识强

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笔记本电脑、MP3、MP4。本次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手机拥有率达100%,笔记本电脑的拥有率是34.3%,MP3、MP4的拥有率为77.1%。我们对服饰、鞋的品牌要求也很高,甚至有些人非名牌不买。【大部分的大学生的资金来源都是依靠父母,每个月固定多少钱,在日常消费过程中会减少】

4、大学生的消费具有多样性

大学生的消费主要涉及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和文化娱乐消费三个方面,并且向着多样化趋势发展,今天由于大学生对文化娱乐的需求较大,因此,对其的消费支出也随之增加,甚至有些大学生的文化娱乐消费要多于其生活消费。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盲目消费

如今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经调查独生子女的占73.4%,父母疼爱子女,钱越给越多,他们对子女的消费情况一无所知,甚至从不过问,生怕子女在外吃苦,这更增加了大学生无计划盲目消费的程度。

2、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据了解,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同时大学生存在从众心理,追逐他人,不想受到冷落与孤立。这样,就产生了攀比心理,虽不是主流,但都不容忽视,他既给家长加重了经济负担,也阻碍了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3、无益消费

大学生无益消费是指对自己的生活,学习以及身心健康无益甚至是有害的消费。它是受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受自己不良嗜好的影响而产生的。譬如同学聚会铺张浪费,过生日请客吃饭,日常抽烟喝酒等等都属于无益消费。这种消费不加以约束,会使自己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

三、调查总结与建议

(一)总结

1、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是个体的差异很大,并且也有其消费的不理性的一面。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并且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容易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就拿手机来说,目前,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就属于超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家里又没有条件负担的就是一件奢侈品,就属于奢侈消费。

2、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家庭收入状况都对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和消费行为有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大学生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和家庭收入,它们与除个别因素外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相关显著。独生子女、城镇大学生、家庭收入越高的大学生越表现出了攀比炫耀、时尚流行、张扬个性、鲁莽冲动、调节情绪等消费行为,而在勤俭节约方面则明显不如非独生子女、农村大学生、家庭收入较低的大学生。

3、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他们在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诸多影响购买的因素里面,他们首先考虑质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与情绪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充满的是感性而略掺有理性的消费观。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过分的攀比会产生危险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调查

大学生总体消费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月平均生活费集中在1000元以下为主体占65.83%,1000-2000元占25.64%,2000-3000元以上的占7.84%。有74.6%的同学生活费全部来自父母,有5.23%的同学靠勤工俭学来赚取生活费,还有4.2%的同学的生活费来源于每年的奖学金。三者兼有占15.94%,此外,少数(大约占4%)困难的大学生靠助学金来维持生活。也就是说,有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经济来源是依靠家庭。当问及到“花父母钱,心中有何想法”时,有25.6%的大学生选择了“理所当然”,有52.5%的选择了“无可奈何”,只有22.4的大学生选择了“希望今后有所回报”。

被调查者中,吃喝、娱乐和消费品(服装、化妆品、饰品)三项,是大学生的主要消费项目。其中,吃喝占比例为47.65% 。除了吃喝方面的花费外,有29.25%的大学生把钱花在了娱乐上,而这一现象在大二以上的大学生中尤为明显。另外,27.9%的大学生(女大学生占多数,尤其是高年级的女大学生)把钱用在服装、化妆品、饰品等消费品上。

三、调查结果分析

现在的大学与社会已经没有了围墙,市场经济到处充满了诱惑,学生们的消费观念受到极其重大的影响。调查发现,无论是从经济来源、消费结构,还是理念和水平来看,大学生消费都呈现出超前、实用、多样化等特点,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注意。大学校园内也正在形成不同层次性的消费群体,各自拥有不同的消费观念,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结构、客观环境等对学生们的消费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价格、质量、品牌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三大主要因素。

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讲牌子摆阔气等社会风气已不可避免地浸染了校园,致使部分大学生受到影响,但大多数同学的消费还是较为实际、理性的。当问及”购买商品最注重的因素”时,有54.3%的大学生选择了“质量”,有20.2%的选择了“价格”,有15.59%的选择了“品牌”。由此可见,价格、质量、品牌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三大主要因素。大学生的消费来源基本上都是父母,很多还处于“温饱”状态,没有太多额外的费用开销。所以其在购买东西时必定先考虑到商品的性价比,然后才会做出合理的选择。但消费趋势是在慢慢变化的,许多同学的消费已经在向“小康”过度,越来越多学生加入高消费行列,购买昂贵的MP3、电脑、手机等用品,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蔓延,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已在慢慢增加。

(二)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较为薄弱

当代大学生已经习惯了依赖父母,调查显示,只有38.4%的大学生做过兼职,当问及“做兼职的目的”时,有44.6%的大学生选择是增长社会经验,18.97%的大学生选择渴望独立,只有28.2%的大学生是为了补贴生活费,可见现在大学生的打工目的不单纯是为补贴生活费,减轻家里负担,而更多的是为增长见识,增加社会阅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等。绝大多数同学的生活费来自于父母,生活费收入相对固定,使得大学生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消费没有太大的顾忌,经济上处于被动。正因为这样,大学生往往会不约而同地发出同样的感慨:不知道自己的钱为何用得这么快,又是用在哪些方面了。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79.6%大学生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金额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大学生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可见,大学生消费的计划性应当加强。【大部分的大学生的资金来源都是依靠父母,每个月固定多少钱,在日常消费过程中会减少】

(四)大学生节约意识淡薄、浪费情况严重。

大部分的大学生的资金来源都是依靠父母,每个月固定多少钱,在日常消费过程中会减少(三):大学生消费状况及问题分析

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及问题分析

调查报告

学院: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班级:2011级金融三班

小组成员:付磊、张冬梅、谭建珍、

陈茜、马家泰、罗一航

前言:

2012年第二学前寒假,应学校要求和我们自己为了进一步对社会更多的了解,我组成员经过商讨决定,就“大学生消费状况及问题”这一主题对其进行全面的实践调查。为的是丰富我们的寒假生活和我们自身的知识。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正文:

我们将从大学生消费来源、大学生消费状况、大学生消费观念和大学生消费对社会经济影响这四个方面对大学生消费状况及问题进行深入的全方面的分析。

1、 大学生消费来源分析: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绝大多数人主要是依靠父母、亲友资助完成学业的。调查员认为大学生消费经济来源主要可以分为名义收入与实际收入两类,其中名义收入指的是由经济负担者按月固定给予生活费用,有些家长一旦知道自己子女在学校的生活费出现短缺的情况时,便会不断的加经济援助,加上生活补贴、学校奖学金这些收入总和便构成了他们的实际收入。

大学生经济来源调查表

由此可知,父母供给是大学生消费主要来源,64.1%大学生主要消费经济来源是父母的供给,有5.8%大学生消费是得到亲友资助,14.6%大学生消费来源里有勤工俭学,6.5%大学生消费来源有助学贷款,4%的大学生消费来源里面有其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家庭对子女在大学消费很少限制,不关心子女消费具体情况。很多家长认为,子女上大学就意味着已经成人,有自己的朋友交际圈,该花的钱要花,都尽量满足子女的经济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月生活补贴、奖学金不断的提高,大学生消费经济不断增加。高校学费的上涨加大了国家对贫困学生资助力度,还有部分贫困大学生的消费费用主要靠自己在外打工及勤工俭学提供,这部分学生占14.6%,大学生中靠自己打工赚取生活费的人数也不少。 经过我们的调查了解到,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方式一般以来中介公司介绍推荐的工作岗位

为主,而一部分的同学则是通过自己找的工作。在调查中也发现,各类招聘启事非常多,从接线员到网络工程师,从家教到礼仪接待员,每一张招聘启事都能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四川师范大学的同学告诉我们,该校的学生勤工俭学的方式多为家教,按每小时30/40元计算,大多是周末的时间去为初高中学生补习,一个月的收入可以有1200元左右。同时,按照自己专业寻找社会实践的机会也是学生们的额外经济收入方式之一,计算机系的同学做网管、电视编导专业的同学上电视台打工、学旅游的同学利用假期学习做导游。我院的营销管理系的同学到了超市及卖场实习,还有一些同学利用父母的关系进入了银行系统实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获得了一定的报酬。

2、大学生消费状况:

在当前尚且低迷,尚未完全复苏的经济环境下,消费问题被大家广泛关注。物价的连续上涨,直接反映了社会的消费和需求问题。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我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对大家的消费进行归宗和分析。 从调查结果发现,月费用1000元以上的人占10%,月费用700--1000元的人,占30%左右,500--700元的人占40%,月费用500元以下的人,占20%左右。在这些学生之中,超过50%的学生拥有电脑、约9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因此网络与通信费用支出较以往在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当代大学生主要有以下几支出:伙食费,买服饰,恋爱,上网费,手机费等。

一:伙食费。 除了在校内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经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个体餐馆就餐的比例达到了被调查总人数的95.7%。各种形式的聚会成为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重点。对于同学之间花钱请客,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可以但不要太频繁。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6-15次各类同学聚会。这部分消费基本上每学期需要150-600元之间。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和同学朋友聚会一般选择在普通餐厅,但也有2%的选择在高档餐馆。聚会的理由多种多样:老乡相识、放假归来、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班干部、得了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吃上一顿,否则被视为不够交情。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lz/341427/

推荐访问:每个月给父母多少钱 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