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励志人生 > 励志文章 > 关于孩子

关于孩子

时间:2014-06-04   来源:励志文章   点击:

【www.gbppp.com--励志文章】

关于孩子(一):关于孩子家庭教育的几点感受

关于孩子家庭教育的几点感受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

大家好!我今天很荣幸能上台来与你们一起探讨关于教育的问题。首先,我先代表在会家长衷心感谢各位老师对学生的辛勤教育。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每个家庭的希望,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

我很幸运,孩子到现在一直都没让我费太多的心思,因此,我感到家庭教育在潜移默化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从孩子出生到孩子上学,接触最多的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了孩子,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给孩子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

我对孩子的教育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关于孩子】

第一,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首先,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找出自己的孩子学习的强弱项,让自己的孩子保持优势并且哪科不行就得补哪科,让孩子做到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我觉得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多陪孩子看看书,一起讨论难题,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初中的学习竞争日益激烈,我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劳逸结合,该玩时让孩子尽情的玩,而该读书时就应该让他们认真读书。【关于孩子】

第二,教育孩子自信,自强,自理,自励。

自信是孩子学习和做事的首要条件,有信心才能有做好事情的希望,自强是孩子学习和做事的动力源泉。只有自强不息,持之以恒才能有事情成功的可能。自理能力和自励意识,让孩子不依靠别人,自我激励把事情做好,这也是孩子长大后离开父母闯世界的必要条件。

第三,尊重孩子,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做比较。

孩子也有自尊心,对父母拿自己的缺点与别的孩子的优点做比较很反感。因此,父母要尊重孩子,对孩子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以鼓励,对孩子的退步要即时提出批评和警告,让孩子跟自己的以前做比较,时时鼓励孩子,引导孩子进步。 第四,要多关心孩子,爱护孩子。

现在父母大部分都很忙,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孩子。因此,关心和爱护孩子似乎只能是物质上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而忽视了精神和情感上关心孩子,要抽时间与孩子沟通,多观察孩子,多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情绪低落,要多了解孩子烦恼的原因。如果孩子并不想说出实情,要尊重孩子,找一些快乐的话题转移孩子的低落情绪,帮助孩子把情绪调节好。【关于孩子】

第五,教育孩子懂礼貌,尊重别人,关心父母。

父母对孩子倾注了大量心血,而且每天工作也很辛苦,我们要让孩子理解父母,关心和体贴父母。教育孩子懂礼貌,对周围的领导要尊重,要与人和睦相处,这也是为孩子以后踏入社会打好基础。

孩子成长的道路还很长,上述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感受,希望我们的孩子都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是做父母最大的希望。

谢谢大家!

关于孩子(二):关于孩子成长教育的认识

关于孩子成长教育的认识

【关于孩子】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结构和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在新时代、新思想的要求下,新型教育模式不断发生着变化。父母们每天都在关心着自己孩子的成长变化,从胎教教育到学龄前教育再到入学教育,忙碌的父母领着年幼的孩子去学习奥数、写作、乐器、美术、舞蹈,试图全面挖掘孩子的潜能,用最佳的学习环境寻求最科学的教育方式,盼望着自己的龙胎凤种早日成才。

我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的认识,也是从对自己的成长之路的回顾与思索开始的,起初总结的想法有二:一是想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避开一些自己的曲折,二是想让孩子成长为优秀者。有两者的考虑,才使得自己也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过于敏感,从孩子的学龄前教育到国民小学教育,一丝不苟地在做家长力所能及的事,加杂过于完美的预期,当然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孩子并没有成为我们心目中的童星。其中再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这些爱就像一杯浓浓的果汁,不管孩子能不能吸收,都毫无保留的灌给了孩子,结果后来发现孩子依然普通,除了性格内向之外还带有了一些娇气和任性。冷静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孩子上四年级的时候,由于我的父母有事不能完全和我们住在一起,让我有了一个独立与孩子相处的时期。在摆脱两代人共同教育的方式后,我清楚地认识到做为孩子的父母必须承担好这段孩子的成长教育,同时我也认识到孩子在这个时期是人生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她已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从生理上来说,她逐渐进入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另外在学业上,知识难度和强度也在增大,除了帮助她完成全部知识点的掌握,还要帮助她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做好让她从小学阶段顺利过渡到初中阶段的准备。四年级以前,孩子大部分时间和我的父母在一起,生活、学习上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一切的事务都由爷爷奶奶来做,吃饭有人喂,学习有人教,睡觉有人陪。老人因为没什么事,所以把一切的心思全部用在了孩子的身上。当我们三口之家在一起生活时,她马上产生了不适应,有一种强烈的失落感和孤独感。我们每天要正常上班,孩子放学回来后,我们还没有回家,往常爷爷奶奶早已把洗好的水果和凉好的温水端给了她,接着稍加休息就可吃上香喷喷的饭菜了。现在她必须等待我们下班回家了。看到她难受的样子,我开导她:“孩子,你在不断的长大,很多事情就需要你自己独立完成,爸爸小时候所有事情也是爷爷奶奶做,但现在不是什么事情都需要我来做嘛。每个人都要学会逐步的做事,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说到孤独这也很正常,平时加上爷爷奶奶我们五口人在一起,当然很热闹,现在我们三口人在一起,突然少了两口人,而且我们上班忙不能在家陪你,你肯定有点不适应。但这也是你必须去适应的,因为以后你还要独自走入社会,很可能要离开父母去学习、工作、生活,所以从现在起你就必须学会独立,独自学习、独自玩耍、独自睡觉,这就是人生的成长。”当然这些道理不需要她马上接受,给她一个时间段来慢慢消化,我只是在静静关注。

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也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期望,我有我的认识观。我的孩子既不属于“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灵童,也不属于“打死都不学”的淘孩。她就是一普普通通的孩子,你教一教,管一管,她就有进步,你如果放任不管,她就会退步。认识到这些,我并不再要求我的孩子出类拨萃、优秀无二,我只想让她能够正常的成长,正常的完成人生学业,顺利的走入社会,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普通公民。

孩子是社会的未来,不是父母的私人财产,我们有义务将他们抚养成人,但决不需要把他们变成我们的续集,他们有自我选择未来的权力,我们所做的是不断引导。

从小学四年级学习阶段我开始关注她的学业,首先去研究她的课本知识以及她掌握的情况。原先总认为孩子小学学习没什么内容,都很简单。但真正去研究后,有了新的认识:现在的小学学业并非那么简单,知识点很多,而且涉及内容很广泛,解题方法不在单一,题型也多变化。这些都需要孩子们对知识点有较强的掌握度,能够熟练的运用这些基本知识,解题思路上还要有很强的灵活性,尤其到了六年级后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在我深度了解孩子的课本知识后,首先做的是检查她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可以说是了解课堂上她对老师讲解的接受程度。在明白她的掌握情况后,就是要把她没有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和易混肴的概念重新为她整理出来,先让她独自看再给她讲解,以确保她没有知识点的断层。小学知识是人生学业的基础,就像我们盖的摩天大楼,关键在打基础上不能出现断层,基础没有打好,楼盖的再高,都是危楼。

当孩子的知识点掌握扎实后,就需要拓宽她的解题思路了。平时我们老说让孩子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说白了就是一种好的学习技巧,技巧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的,如果忽略孩子基本知识的掌握,一味谈学习方法,对一个10来岁的孩子来说太苛刻,基础知识还没理解全面就让他去举一反三,可能吗?拓宽孩子的解题思路、增强学习技巧性是教育的第二步,这步迈好后,会让孩子对各个知识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容易让她把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增加知识的整体连贯性。在数学辅导上,我常常把孩了的很多题型整理出来,每道题写在一张A4的白纸上,然后用不同颜色的笔写出示不同的解题方法,通过不同方法的比较让她对知识点有一个灵活的掌握,同时充分理解课本知识和老师教授的解题方法,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年龄的局限性,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通过家长系统性整理的对比,让很多解题方法具体的呈现,便于孩子的掌握。在语文知识辅导上,我一是检查她对生字词熟练默写程度,二是查看她对背诵章节的掌握情况。平时还给她买了大量的少儿读物,培养她的阅读能力,让她从中积累好词好句,以提高她的写作水平。从目前孩子的学习情况来看,这些教育方法还是大有益处的,虽然我的孩子并不聪明,但经过耐心辅导,她还是有了不小的进步,反应性和独立性增强的同时,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

现在我们经常谈起素质教育,说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不完全强调考试的分数。很长一段时间,社会上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声不断,不让学校集中考试,不让给学生排名次。分析事物要一分为二,要用客观、科学的眼光去看待。什么现象都不能一锤子打死,否定一切,走极端主义路线,这是反科学的。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对高分低能者的否定,但也决非是对低分高能者的肯定,而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国民教育,让学校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它们是有相应的结合点的,尤其在小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练习、考试就是在定时定量的情况下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最好检测方式,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应试能力也是我们教育的一部分。如果一名学生连考试都不能完成或每次都考不出好的成绩,这只能说明他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如果说是因为在考试中粗心,其实是对知识的掌握不扎实的推托,另外就是由于平时缺乏一定强度的练习。常期进行测试练习,学生就会形成一种应试习惯或者说是形成一种应试心理。有了良好的应试心理,加上扎实的知识功底,考试成绩肯定不会差的。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结果在实际中表现应该是:一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二要有爱心,学会感恩,做一个快乐的人;三要有“听、说、读、写、学、讲”的能力。听,就是会听,别人说话、讲话,我们会耐心、认真的听,把别人讲话内容听清楚;说,就是会说,当然要用普通话说,能够把自己的想法清楚的说出来,让别人听明白;读,就是会读,文章从你的嘴里读出来让人感到是一种享受,不要让人难受或听不懂;写,就是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能把想

表达的内容完整的、流利的写出来,让人一目了然;学,就是要有自学能力,能够独立的学会、搞懂其它某一门学课或技能;讲,就是会讲述,你讲出来的东西大家能听明白、喜欢听,有一天让你站上讲台,能够把自己知道的知识清楚系统的讲给别人。我想一个人长大后有这三点,就应该是一个合格的人才。【关于孩子】

【关于孩子】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和孩子一直保持着亲密无间的父女关系。我不属于严父类性,我做不到一惯的严肃,也不喜欢和孩子总保持那样的距离;但也不是慈父,平时生活中跟孩子怎么都行,但如果在学习中发现她不听话也下狠手打。平时我和孩子间总是没大没小,有时她逗我,我们就打嘴仗,经常家中热闹非凡;有时我逗她,气得她到处“告状”。母亲总说我:“你看你这个做父亲的,老是和孩子没大没小,一点身份都没有。”我也不辩解,我有我的理解,我和孩子关系就需要这样,就是痛爱起来要爱的要命,她要不听话打起来也让她吓的要命,这就是我 “爱憎分明”式的父女关系。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物以稀为贵,就这么一个独苗,不爱护点怎么行呢?可还要让她知道,爱归爱,做错了事,不仅要受到批评和责骂,而且有可能受到体罚。我觉得这种方式中除过父女关系外还有一种朋友式的关系,有一种平等的概念,虽然每天她叫我“老爸”,但我们之间是相互的,你听话我就对你好,你不听话就没“好果子”,这样她不会与我太疏远,让我有可能在最佳时间知道她的心理动态,当然我也是顺势而为,没有太多苛求。直到现在,我和孩子之间无话不谈,她心中有事,也是憋不了多久就告诉我了,需要时我给她耐心分析一下;有时我觉得无大碍的事,我就阴阳怪气的逗她半天,她也跟我玩笑半天,就过去了。孩子就像一颗小树,她不仅需要精心的呵护和关爱,同时也需要狂风暴雨的洗礼,只有她经历不同环境的成长,才会健康,才会长大成人。 作为千万家长的一员,我认为,中国的教育,无论如何变化但终归万变不离其宗,孩子接受教育的方式还是大致相同的。其一为家庭教育,它在孩子成长中是很关键的一环,父母是孩子教育的启蒙老师;其二为学校教育,学校是孩子接受国民系统教育的场所,也是孩子成长中的重中之重,在这里,孩子将完成全部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其三为社会教育,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了的思想与观念,当今社会己是信息化的社会,电视、网络的教育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这三个环节都能充分发挥好作用,我们的孩子完全可以接受到应有的知识。因此,我们一定要立足现实环境,不要夸大任何一个环节的作用,无需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保持好孩子成长的步骤,让他们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开心快乐成长。

关于孩子(三):2014关于留守儿童演讲稿

第1篇:关于留守儿童演讲稿范文

——给“留守儿童”支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给“留守儿童”支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同学们,当你们倍受父母呵护、尽情享受亲温暖的时候,当你们倍受老师关爱、徉于知识海洋的时候,你可曾想到,在同一片蓝天下,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尽享明媚的阳光。你是否想过,在我们身边,还有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远离父亲、远离母亲、和爷爷奶奶或其他的亲戚一起生活——他们就是“留守儿童”。“留守”这个词,你一定会很陌生吧?但是,“农民工”这个词语,你或许并不陌生,因为我们的爸爸妈妈大多都是农民的儿女。许许多多的农民叔叔和阿姨们,他们为了养家糊口,为了赚钱谋生,不得已奔波于城市的每个角落,去从事最脏最累的工作。他们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却把千千万万个孩子留在了农村,成了“留守儿童”。同学们,你了解“留守儿童”吗?校园里,他们和我们一起上课,一起学习.如:我们班的张鑫、吕雪莹等同学。可是,在节假日里,有人带他们去公园游玩吗?过生日的时候,有人给他们买可口的蛋糕吃吗灰蒙蒙的雨天,校门口有父母送伞来的身影吗在家里,他们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一起劳动.可你们知道无论是老师的关心爱护,无论是家人的关怀照顾,都不能代替爸爸妈妈给他们的爱。他们缺少爱的心田,变得孤独自卑,开始对学习失去信心;他们缺少爱的心田,变得柔弱无助,开始不愿与同学交流。他们有的性格内向,自暴自弃,有的甚至沾染了社会不良风气。他们是一个比任何人都需要爱的群体。同学们,关爱“留守儿童”,需要留守家庭给他们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关爱“留守儿童”,需要学校社会给他们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关爱“留守儿童”,需要我们每一位同学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奉献一份爱心,投入一片真情!同学们,让我们大家立即行动起来,手牵手,心贴心,共同为“留守儿童”支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播撒我们的真爱,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播撒我们的真爱,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远离家乡,用勤劳和智慧,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贡献着力量,一年到头都难以回家一趟。让留守在家里的他们备受思亲的煎熬,他们就是我们那一群小伙伴——“留守儿童”。童心,是一轮满月,本应盛满欢乐,装满天真和母爱,在同一片蓝天下幸福无忧无虑地成长。但是,他们不能像同龄伙伴那样欢绕在父母周围,只有独守家乡的那轮明月,遥想都市的繁华;他们胸前飘着和我同样鲜艳的红领巾,脸上却少有那童年灿烂的笑容;他们的心啊,犹如残月,只见残不见圆,遥远的亲情,留下太多的惆怅。爱心,充满力量。这力量,它能让我们精神抖擞;这力量,从你我的眼里轻轻释放;这力量,在你我的指尖悄悄流动。这力量,能使人感到这个社会的温情,能使周围的人受到教育和影响。红领巾,在胸前飘扬;少先队,是团结的榜样!手拉手,共进步!肩并肩,齐向前!我们应该分享彼此的快乐,分担对方的烦恼,在生活上帮助、情感上沟通、习惯上培养、品德上塑造,把雷锋叔叔的精神发扬光大,,燃起人与人之间爱的光芒。让留守儿童感到大家庭的温暖,好好学习,自信自强。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同样的天空,同样的阳光。让我们与爱同行,用博大的胸襟,美好的情感,伸出爱的双手,构建和谐校园,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架起爱的桥梁,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忧伤;让我们齐心协力,播撒真爱,去迎接新的希望,拥抱明天的太阳。关爱留守儿童创建和谐校园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四年级五班李景阳。我演讲的题目是《关爱留守儿童创建和谐校园》。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留守儿童是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关爱留守儿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他们用勤劳和智慧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可他们的子女都留在了农村家里成为“留守儿童”。我的邻居家有个刚刚上一年级的小孩——明明,他的父母都去广州打工了,只留下他和一个70岁的老奶奶。有一天半夜,明明发高烧,老奶奶急着敲我家的门,她嘶哑的声音把我吵醒了。爸爸妈妈赶紧起床把孩子往医院送,只听老奶奶在后面一声接一声地呻吟:“我的孩子……我的孩子……”。那一晚,风刮得很大,老奶奶的呻吟声越来越远了,我整个晚上都没睡着……

第二天中午我放学回家,顺便去看明明,只见他躺在病床上输液,我刚一问,他的眼泪“哗”地一下就流了出来:“姐姐,我想妈妈……”。我也鼻子一酸,看着明明和老奶奶哭红的眼睛,心里真不是滋味,觉得自己的父母在身边真是最幸福的事。像明明这样的孩子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本应受到父母的呵护,享受家庭的温馨,但他们和父母相隔甚远,缺少父爱母爱,缺少家庭的培养和教育,极易使他们性格内向、自卑、悲观、孤僻,所以我们每个同学都应积极行动起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关爱他们,尽一点我们的微波之力。最后,让我们共同手拉手,创建一个和谐文明的校园!谢谢大家!我是你们的朋友!

第2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下午好!

11月21日是“世界问候日”,在此,请大家接受我衷心的问候:老师,希望您身体健康,同学,希望你每天快乐。此时此刻,我更想问候那些父母在外打工,寄住或租住在别人家里的留守儿童们:我是你们的朋友!希望我可以帮助你。我今年上四年级。开学初,老师给我分配了一个同桌,她是我们班成绩很差的同学,所以我有点不乐意。后来,老师竟然交给我一个任务,让我帮助她订正错别字。看看她每天乱蓬蓬的头发、脏脏的手和满本子的错别字,我真不想和她多说一句话,真希望老师早一点将她换到别处去。但是,有一次老师听写完毕,发现她的错别字太多找我们谈话,我才知道同桌是和她姐姐、奶奶三个人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看来,她的头发乱是因为没有妈妈早早起来给她梳;脖子脏是因为没有妈妈每周给她洗一洗;迟到是因为没有人在身旁督促她,没有爸爸骑车送送;于是我试着去关心她,给她讲题、帮她订背课文。经过半学期的努力,期中考试她的各科成绩都及格了。我很高兴,她很高兴,老师更高兴,我们都笑了。

我深深地体验到: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是一件愉快的事情。留守儿童更需要同学的理解和帮助,支持。“家长会”要召开了,我准备和同桌一起演一个相声,但是她背不会台词,说说她吧,她的脾气比我还大。我们班好几个留守儿童都是这样:脾气比别人的大,心好象也比其他人的小,动不动就生气,动不动就哭。据媒体说,留守儿童是一个弱势群体,由于缺少爱,他们比别人更容易焦躁,生活散漫,性格冷漠孤僻,心理容易产生各方面的缺陷,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所以,一想到她是留守儿童,我就忍住,不生气。我耐心帮助她克服困难,想让她在表演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自信的力量。现在,她比以前爱说话了,前天写的作业还受到老师的表扬,我比她还开心哩!听说她爸爸打工时老板拖欠的工资现在也发下来了,她妈妈会给她买新衣服穿吧?我的妈妈今年给我订了份《少年文摘报》,在我的请求下,妈妈给我的同桌也订了。我想只要我真诚帮助她,她一定很开心,学习也会和我一样好的。

同学们,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这些过早出巢的、羽毛还未长丰满的小鸟们感受到一份关怀和爱护吧!同学们,拿出一元钱,送出一份报,给她们一点学习上的帮助吧!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留守儿童也会有美好的明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3篇:

现在,让我们用记忆,一起来回想一张照片。它的色调以黑色和灰色为主,主角是一名正在课桌前温习的小女孩。在女孩整齐的流海下,有一双特别吸引人的大眼睛——明亮、聪慧。胶片将画面定格在了女孩与镜头凝视的瞬间,她的眼神纯净不含杂念,却让看过的人难以遗忘——这就是希望工程一张真实的宣传照。1991年,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解海龙,在安徽省一个偏僻的乡镇小学里偶然捕捉到女孩的眼神。从此,这张简约却不简单的照片就与希望工程的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曾经,“失学儿童”是我们每个关心儿童成长问题的人的痛处,但“希望工程”的诞生和发展,给他们带来了筑梦的空间和圆梦的机会。可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许多比“失学儿童”更严峻的问题正一点一点地浮现在人们眼前。近几年,有一个词儿,在社会各个阶层里广泛流传着,它描述的,是那些被外出务工的父母留在农村的孩子。正是根据这样的现象,这些孩子被统称为“留守儿童”。

据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的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的占86.5%。这种现像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去年春节期间,有12名留守儿童在某新闻媒体的帮助下,从全国各地来到乌鲁木齐,和分离了许多年的爸爸妈妈见了面,吃上了一顿久违的团圆饭。只是,当孩子面对这么长时间以来父母第一次的拥抱,竟然显得有些淡漠和被动。同样的,这顿看似平常的团圆饭,也因为时间的痕迹,夹杂着百般滋味。一名四川的孩子对记者说,在得知自己能够去新疆见到分开了8年的父母的时候,心里很激动,但是又有点胆怯。在见到父母的那一刻,竟然还有点儿不知所措的感觉。这些,我们都能够理解。父母给孩子的感觉,本来应该很近,可是在没有父母陪伴的8年里,仿佛是显得那么远。河南驻马店的小王博说,每每当他看见同学和爸爸妈妈走在一起的时候,心头时常会不由自主地酸上好一阵子。“我想有个家”,小王博曾这样不止一次地在心底呼喊。他说,虽然爸爸妈妈会给他寄来钱、和衣服,但他总觉得自己像个没人要的娃……家是什么?在这些留守儿童的眼中,家,不只是户口本;家,不只是房子。家——只要有爸爸妈妈陪伴的地方,就是家!偶尔,我也会到农村去。那里不乏留守儿童的身影,在当地人的眼中,留守儿童比不上那些有母亲时时带着的孩子漂亮,也不如那些在父亲的督促下练习写字的孩子可爱。也许,当留守儿童在为捍卫自己的尊严和别人打骂的时候,还会有过路的人指着他们说,“瞧,这都是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lz/30303/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