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手抄报内容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时间:2018-09-26   来源:手抄报内容   点击:

【www.gbppp.com--手抄报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篇_2016-2017学年新北师大版4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版)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

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第二单元 线与角 第三单元 乘法

整理与复习

第四单元 运算律

第五单元 方向与位置

第六单元 除法

第七单元 生活中的负数 数学好玩

第八单元 可能性

总复习

新版)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一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分三次数数,力图通过数一数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的关系。体会到十进制的特点。从数数的过程中,体会大数的意义,收集一些数据,加深对大数的理解,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的方法。数据改写的活动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在一定的实际情景下进行。有些数据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需要用与精确数不同的近似数表示,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由此使学生体会到近似数的意义及作用,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亿以内的数及比较它们的大小。

3.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三、单元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

四、单元教学难点:

1、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

2、多位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判定。

五、教学建议: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第一次数数,通过数小方块的过程,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2、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大数的读写。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比较大的数。因此,当学生初步认识了大数以后,可以组织学生在各种媒体上收集一些数据,并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以加深学生对大数的理解。接着,可以对学生收集的一些数据进行讨论,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方法。教材中安排的“人口普查”的一些数据,仅表示数据在日常生活中某一方面的作用,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些数据开展活动,也可以直接讨论学生收集的数据,然后引出读法与写法。

3、结合实际背景,帮助学生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数据的改写是对数据表示形式的变化,它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对此,在改写过程中应向学生说明改写后为什么要写计数单位的道理。如9600000=960万,等号左边的数是以“个”为单位,一般以“个”为单位就不写计数单位了,而等号的右边是以“万”为单位,如果这个计数单位不写,那么就会变成以“个”为单位,两者之间相差很大。这些道理,可以结合的情境加以说明,以减少学生在改写过程中出现错误。

4、在观察比较中,引导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与精确数不同,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本单元的学习是使学生在体会近似数的作用及意义的同时,掌握(以四舍五入法为主的)求近似数的方法。

本单元计划课时7课时。

第一课时 数一数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知道十万是个很大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

3、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准备

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板书:个、十、百、千)

(2)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4)读出下面各数

4958、 3026、 4005、 7000

板书出各数字的数位。

(5)从右到左说出3876各数字的数位。

再说一说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例如,首都北京市人口有一千二百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像这样比较大的数。(板书课题:数一数)

二、自主学习

认识“十万”

笑笑和淘气数小正方体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1)、数一数下面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2)、一个大方块有一千个小方块,十个大方块有一万个小方块,一百个大方块有多少个小方块?

(3)、当数到九万时,如果再加上一万是多少?思考讨论,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三、反馈交流

(1)、万位满十了怎么办?(小组讨论)

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 板书:十万

(2)、说一说: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

(3)、10个十万是多少万?10个百万是多少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四、精讲点拨

提问1:

1辆轿车如果卖十万元,2辆能卖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

五、当堂训练

1. 说一说,拨一拨。

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满十进一”的方法。

2. 第2、3题是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数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审题,明白数数的要ł;其次学生在数到“满十进一”时,教师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是按顺序数。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

1.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2.在计数器上拨数、读数。

第二课时 认识更大的数

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万、千万、亿”。

2、知道亿以内数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及我国的计数习惯(四位一级)。

4、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初步感知十万等数的大小,并能在感知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数位顺序表的形成和数感的培养。

难点: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及亿以内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二篇_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一数教案

数一数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P2-3

教学目标:直观认识新有计数单位“十万”,感受大数的意义。

通过拔数、数数的过程,认识“万位”与“十万位”的位置关系,体会位值概念。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会一万和十万究竟有多大,进一步发展数感。 重点难点:认识计数单位“十万”。

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1)从59一个一个的数到77。 2)从350一十一十的数到430 3)从300一百一百的数到1000 4)从3000一千一千的数到10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生活中的大数,板书课题:数一数

二、探究新知

1,数一数,认一认

师用幻灯片演示计数单位模型。

一个方格模型是多少?

演示并数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图中有多少?

一万一万的数,九万再添一万是多少?十万。

即10个“万”是一万。

2,拨一拨,数一数

请学生拿出计数器,在计数器上边拨边数:

一个一个的数,从一万零三数到一万零一十,从九万九千九百九十六数到十万; 一千一千的数,从四万八千数到五万三千;

一万一万的数,从七万数到十万。

全班交流:你是怎么拨的,怎样数的?

在拐点数你是怎么做的?感受“满十进1”的道理。

3,你知道一万有多大吗?十万呢?

利用书上的两个实例感受一万和十万有多大。

说说你的想法。

你能再举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说说一万和十万有多大吗?

三、巩固新知

1、 “练一练”的1题数数

2、 “练一练”的2、3题拨一拨,读一读。

3、“练一练”的4题感受十万张纸有多高。

四、作业

从电视、报纸、网络上收集生活中的大数,做好记录,以备交流。

五、板书设计

数一数

个→十→百→千→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篇_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数一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

重点、难点:

1、感受大数的必要性,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计数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向学生呈现山东省等各省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更大数。

大家知道这些省有多少人口吗?

2、问:这些都是老师找到的图片资料,看完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发现?

3、教师提问: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在这些资料中出现的数据都比较大,是我们以前所没有学过的,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4、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这些比较大的数。

(二)探索新知:

1、铺垫回顾:

2、认识“十万”: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1千1千的拨。

(2)问:10个一千是一万,接下去1万1万该怎么数?

(3)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4)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老师小结: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并在计数器上师生共同拨出“十万”。

3、出示从“个(一)到万”的数学模型,让学生感受各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4、师生在计数器上拨“十万”的活动,加深对“满十进一”的印象。

5、课件出示情境图片,让学生看一看、估一估、说一说十万大约有多大。

6、认识“百万、千万、亿”

(1)提问: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10个一千万呢?让学生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 (2)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验证.

(3)告诉学生: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如果1秒数一个数,昼夜不停地数,数到1亿要数3年2个多月。

(4)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的个、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提问: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

(5)出示十进制数位顺序表,让学生观察。

(三)练习设计: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比较大的数,你都记住了哪些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五)作业布置:

反思:

教学应该以学生为对象,灵活运用教材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切不可教学情景大而空,利用计数器教学是一种最直观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动手、动嘴的习惯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人口普查》教学设计

人口普查(三个课时)

分课时一

读多位数

一. 教学内容人口普查教材第6~7页。

二. 教学目标1.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 重点难点1.握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2.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四. 教具准备计数器,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

五.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生谈话:昨天,我们在数学课上认识了比较大的数,还记得有几位吗?谁能说一说都有哪些计数单位?指名回答:我们认识了9个计数单位分别是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从右往左)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教师:我们在三年级时学过了万以内数的读法。你们还记得吗?能读出这些数吗? 742 4600 8000 100003215 509 5009 7010提问:谁能说一说读这些数的方法?你们想知道你们收集到的比万大的数如何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二)

探究新知

1.展示学生收集的数据。例如:长江流域的面积是1807199平方千米;赤道长 40076千米;马里亚纳海沟距离海平面11034米;2000年我国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总人口约为1295330000人。祖国大陆约有 1265830000人,北京市约有13820000人,天津市约有10010000人。

2.把数据进行分类。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请把以上数据进行分类。小组学习后,可能会有几种分类情况:a.按照位数分类,相同位数的数分成一类。b.按照数据所表示的意思分类,如表示地理常识的分一类,表示人口的分成一类。c.按照0的个数或位置分类,中间有0的数分成一类,末尾有0的数为一类。学生怎么分都可以,只要能说出道理。老师可以抓住学生按0的位置分类这一标准,进行以下教学。

3.研究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1)介绍数位。 老师说明:这些数都是由几个数字排成一横行,也就是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了,各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如4958,是由4个千,9个百,5 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8个一是在右边第一位,就是个位;5个十在右边第二位,就是十位;9个百在右边第三位,就是百位;4个千在右边第四位,就是千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叫数位。

(2)介绍数位顺序表。老师把上面板书的计数单位加上横线和竖线,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分别加上“位”字,成为一个数位顺序表: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3)计数单位和数位之间的关系。老师提问: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几?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多少?万位呢?千万位呢?小结:也就是说,几个一就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就写在十位上,几个百就写在百位上……几个千万就写在千万位上。追问: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意义相同吗?学生答:不相同,因为数位不同,计数单位就不同。

(1) 认识数位分级。老师说明:按照我国计数习惯,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

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万”。在已写出的数位顺序表上面板书:个级、万级,制成下表:… 亿 级 万 级 个 级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2) 学习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老师在上表的下方依次把学生分类的数据板书出来。如: 亿级 万级 个级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11 22 9611 55301 38808 3321041 0000701 0000100 0000973 0000964

指导:1265830000 先读亿级,十二亿,再读万级,六千五百八十三万,合在一起读作: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学生尝试读出:1295330000和6780000、 13820000。提问:以上这些数中的0都在什么位置?读数时读0了吗?质疑:1807199这个数读不读这个0呢?同桌之间交流。这个数读作:一百八十万七千一百九十九。所以零不读。提问:0在什么位置时不读出来呢?小组交流。小结:当0在级的末尾时不读出来。4.研究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指导:40076 先读万级,四万,再读个级,零七十六,合在一起读作:四万零七十六。强调:百位上的零必须读出来。学生尝试读出:11034、10030040(三)课堂作业设计1.教材第7页第1题。2.教材第6页第1题中的第(1)题。(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认识数位,数位顺序表,读亿以内的数)老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并知道从右起每四位一级,分作个级、万级、亿级。还学会了含有三级数的读法。

(分课时二、写多位数)

一、 教学内容

人口普查,教材第5~7页。

二、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 重点难点

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2.中间、末尾有0的亿以内数的写法。

四、 教具准备

计数器,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在昨天的数学课上我们了解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后,我国的人口数量,同时学习了较大数的读法,下面就这些数请你来读一读。

56900 40080500 370600 1459032700

提问:你读得又准又快,能说说读数的方法吗?

学生回答。

提问:请你说出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级的。

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成表。

(二)探究新知

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数的写法,今天我们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写法

1.整万数的写法。

同学们会写四十四、一千三百八十二、六百七十八,怎样写四十四万、一千三百八十二万、六百七十八万呢?

学生发言,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教师小结: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要写在万级上,只要在万级上写44、1382、678,然后在个级上写四个0就可以了。

在刚才总结出的数位顺序表上写出上面三个数。

让学生读一读这三个数,检查一下写得是否正确。

引导学生总结,整万的数怎样写?

小结:按照万以内的数的写法来写,只要在后面添写四个零。

练习:指名让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在纸上写数。

五万、六千万、八十万、三千二百万、九千六百七十二万

2.含有万级和个级两级的数的写法。

谈话:我们已经会写整万数了,老师在说一个数,看谁会写。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篇_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教学内容: 数一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 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 关系。

教学重点: 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十万。

笑笑和淘气数小正方体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指导学生看图,数一数下面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2.一个大方块有一千个小方块,十个大方块有一万个小方块.

3. 在此基础上,引出一百个大方块有多少个小方块的概念。然后按照一万、二万、三万、„„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

4. 在数的过程中,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5. 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6. 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7.说一说: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

(1)十万名学生大约组成2000个班级。 (2)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3层楼高。 (3)十万步大约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0圈。 (4)十万天大约是274年。

二、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1. 10个十万是多少万?10个百万是多少万? 2. 在学生认识“亿”的计数单位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想象。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各种命名中,教师然后才引出“亿”的计数单位。

3. 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并把每一次认识的新的

计数单位都与计数器对应起来。这样,既可以理解各计数单位仧间的关系,又能较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的大小。

三、练习活动

1. 说一说,拨一拨。

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满十进一”的方法。

2. 第2、3、4、5题是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数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审题,明白数数的要ł;其次学生在数到“满十进一”时,教师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是按顺序数。

3. 第6题让学生自己填写,交流自己的想法。 4. 第7题是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直观的图像结构作支撑。所以,在开展本题的活动时,可以运用计数器的直观性特点,从计数器上前后两档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义,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四、实践作业

1. 阅读你知道吗?小组交流想法。

2. 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3. 在计数器上拨数、读数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大数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

教学内容: 认识更大的数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更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体会较大数字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实际操作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亿位的数,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十10个10000是多少, 10个100000是多少, 10个1000000是多少

一亿等于十个一千万 一千万等于十个一百万 一百万等于十个十万

二、亲身实践,巩固新知

1. 指明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5万,7个一千万 , 教师强调认准计数单位

2.在计数器上拨出三千七百万,然后一百万一百万的数,数到四千二百万。

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归纳出“满十进一” 的原则。

3.一千万一千万的数 数到一亿。

4.从九十五万起一万一万的数数到一百一十万;

从八百六十万一万一万数数到一千万; 从四千万起,一万一万数数到一亿

借助计数器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抽象程度 上使学生了解大数,明白“满十进一”原则

5.十万里有( )个一万 一百万里有( )个十万 一千万有( )一百万 一亿里有( )个一千万

有关这个题,使学生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6.在计数器上拨出2345678,再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百万,几个十万,几个万,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三、总结

不管数有多大,都要记住每相邻两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还要记住亿内数的数位顺序

四、学生互相评价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数一数

十万里有(10 )个一万 一百万里有(10 )个十万一千万有( 10)一百万 一亿里有(10 )个一千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五篇_新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精编版)

新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XXX学校教学设计

(高效课堂模式教案定稿)

教案说明:本教案严格按照高效课堂模式进行编写,同时注重了培优辅差及

学困生的转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案环节齐全、内容详细,可以A4纸直接打印。

学 科 : ;

任课班级 : ;

任课教师 : ;

年 月 日

个人说明:本教案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网友谨慎下载。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第一课时 数一数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

3、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 法:引导发现法。

学 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准备

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板书:个、十、百、千)

(2)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4)读出下面各数

4958、 3026、 4005、 7000

板书出各数字的数位。

(5)从右到左说出3876各数字的数位。

再说一说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例如,首都北京市人口有一千二百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像这样比较大的数。(板书课题:数一数)

二、自主学习

认识“十万”

笑笑和淘气数小正方体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1)、数一数下面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2)、一个大方块有一千个小方块,十个大方块有一万个小方块,一百个大方块有多少个小方块?

(3)、当数到九万时,如果再加上一万是多少?思考讨论,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三、反馈交流

(1)、万位满十了怎么办?(小组讨论)

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

板书:十万

(2)、说一说: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

(3)、10个十万是多少万?10个百万是多少万?

四、精讲点拨

提问1: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辆轿车如果卖十万元,2辆能卖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

提问2:

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10个一千万呢?

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同时告诉学生: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如果1秒数一个数,昼夜不停地数,数到1亿要数3年2个多月。然后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的个、

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提问3: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

五、当堂训练

1. 说一说,拨一拨。

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满十进一”的方法。

2. 第2、3题是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数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审题,明白数数的要ł;其次学生在数到“满十进一”时,教师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是按顺序数。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

1.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2.在计数器上拨数、读数。

板书设计:

数一数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认识更大的数

教学目标:

1、巩固上节课知识,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对较大数产生兴趣

3、为以后数的读写与比较打下较好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 法:指导练习

学 法:练习交流

教学过程: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83658/

推荐访问:北师大版四上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四语上册教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