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阅读题 > 六年级小学阅读

六年级小学阅读

时间:2018-09-08   来源:阅读题   点击:

【www.gbppp.com--阅读题】

六年级小学阅读 第一篇_小学阅读_六年级下册_答案

小学阅读 六年级下册 答案 (学

期版)[湖南、山西、山东、新疆、广州等地区]

第1单元

《断尺》

1.一把断尺;倒叙。

2.胸有成竹;六神无主;雪中送炭。

3.《最珍贵的礼物》、《宝贵的收藏品》等。

4.虽然这是一把残缺的尺子,但正是这把尺子让作者在比赛中顺利过关,取得优异的成绩,也正是这把尺子让他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所以,作者要把这残缺不全的尺子作为全世界最珍贵的东西珍藏起来。

5.一拿起这把断尺,‚我‛就会回忆起申明同学。在一次数学竞赛中,‚我‛忘记了带尺子,正在六神无主的紧急时刻,申明同学把他漂亮的新尺子折了一半给‚我‛,这太让‚我‛感动了,要知道他那把尺子不仅新,而且特别漂亮。要不是他雪中送炭,‚我‛今天的数学竞赛肯定不会取得好成绩,因为‚我‛无法画图哇!一把断尺使‚我‛顺利地通过了比赛。这把尺子是‚我‛最珍贵的东西,因为它象征了‚我‛和申明之间的友谊。

《买冰棒》

1.‚树荫下,一位年过花甲、头发花白的老大爷不停地叫着:‘冰棒,奶油冰棒……’‛

他应该是60多岁,因为‚花甲‛指人60岁。

2.zhù lì ;久立,长时间地站着;我被老大爷对我的关心和热情感动了,我也为自己刚才的态度感到惭愧。

3.衬托人物高尚品质

4.①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就像下了火,一点儿风也没有。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 ②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老高,跟天上的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似的。

5.文中的老大爷对‚我‛傲慢的态度并不计较,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宽容大度的人;而看到‚我‛把书落下,又不顾高温酷暑跑来给‚我‛送书,又让人觉得他是个热情、关心孩子的老人。

《不能流泪就微笑》

1.①毁于一旦、世外桃源、自暴自弃。

②遭到破坏、无药可医、难以想象、饱尝孤独、放声大哭。

2.②。

3.对日常生活接触的化学物质一律过敏,连空气也可能让她支气管发炎;她睡觉时流口水,尿液成为绿色,汗水等会刺激背部,形成疤痕;睡经过防火处理的垫子会引发心悸;她不能离开玻璃房子,看不见植物听不到声音也感觉不到阳光。

4.略(提示:可以围绕坚强、乐观)。

5.略。

《大自然的现象——风》

1.④。

2.说明;6;南、北信风带,南、北东风带,南、北西风带。

3.风的形成因素主要有空气流动的快慢、地形的高低、气候的冷暖。

4.文章从风的形成、风的巨大作用、风的危害三个方面介绍风的。

5.

略。

第2单元

《会飞的蒲公英》

1.衬托出蒲公英白色小花的淡雅。

2.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小学、中学、大学、大学毕业后。

4.反问;这正是每一位山里母亲期待的。

5.每一位山里的母亲都期待孩子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夏天的云》

1.它有时如同一匹长啸的奔马,有时如同张牙舞爪的蛟龙在腾飞,有时如同五彩缤纷的孔雀在开屏……真是形态万千,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2.总—分—总。

3.早晨的晴空上的浮云——随风起舞,悠然自在。 夕阳西下时的火烧云——形态万千,变化快。 雨前的乌云——多,浓。

4.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

《儿子,我无法对你不残酷》

1.两次:‚我,我只剩下你了啊!‛‚孩子,我,我只有你了……‛;照应。

2.第五自然段;好处:补充说明我呆了的原因。

3.第一段:母亲严厉地惩罚逃学的儿子,使儿子终于痛下决心再也不惹母亲生气了。

第二段:通过对话描写出母亲心狠的外表下其实是深深的爱。

第三段:儿子终于体验到了母亲的爱,理解了母亲爱他的方式。

《外婆和鞋》

1.‚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个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已经由浅蓝色变成浅灰。鞋底也被磨得一边高一边低。‛

不舍得丢弃的原因:①外婆曾经帮我洗鞋,晒鞋,可见外婆对我的关心和疼爱。

②外婆去世了,我借拖鞋寄托思念,所以我舍不得丢弃这双鞋。

2.②。

3.外婆为我冲洗拖鞋,我感到温暖。

4.第五自然段:‚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哩。‛

第七自然段:‚她就会坐在客厅里,眼里含着笑,一面摇扇子,一面等着我们回来。‛

两处神态描写的好处:能够表现外婆是位非常慈祥的老人,生动地反映出外婆对作者温暖而真切的关爱。

5.①经过了很长时间;

六年级小学阅读 第二篇_六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推荐

沐浴书香 快乐成长——五年级暑假好书阅读推荐

1.《小王子》 作者:[法]圣埃克苏佩里著,吕明译

内容简介:生活在其他星球上的小王子告别他的玫瑰花,周游许多星球,最后来到地球,带来了想像丰富而略带忧郁的故事。这部童话情节别致而曲折,行文富于诗情和哲理,它采用倒叙的手法,语言明白晓畅,可读性很强。由于作者以爱贯穿全篇,所以法国评论界认为它是一部充满诗意的童话,是作者对友情的眷念。

推荐理由:《小王子》于1943年在纽约出版,它是20世纪流传最广的童话,被译成100多种语言。作品所刻意追求并表现出来的想象力、智慧和情感,使各种年龄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乐趣和益处,并且随时能够发现新的精神财富。

2.《骑鹅旅行记》(2本上\下 ) 作者:(瑞典)西尔玛 拉格洛夫 原著;

内容简介:本书讲了一个不爱学习、喜欢恶作剧的顽皮孩子尼尔斯,因为一次捉弄小妖精,而被小妖精用魔法变成了一个小人。他骑在他家的大白鹅背上,跟着一群大雁出发作长途旅行。通过这次奇异的旅行,尼尔斯增长了很多见识,结识了许多朋友,也碰到过好几个凶恶阴险的敌人。他在种种困难和危险中受到了锻炼,最后尼尔斯回到了家中,恢复原形,变成了一个好孩子。

推荐理由:1906年应瑞典一位小学校长的请求,年近50岁的拉格洛夫答应写一本适合儿童读的书。她忍受着腿疾带来的巨大痛苦,跋山涉水,在全国进行实地考查。在认真研究飞禽走兽的生活习性、各地的风俗习惯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终于完成了举世闻名的童话小说《骑鹅旅行记》。拉格洛夫也由此获得了与安徒生齐名的荣誉,作者也因本书获得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

3.《我要做个好孩子》 作者:黄蓓佳

内容简介:小学六年级学生金铃,是一个学习成绩中等,但机敏、善良、正直的女孩子。为了做一个让家长、老师满意的“好孩子”,她作了种种努力,并为保留心中那一份天真、纯洁,和家长、老师作了许多“抗争”。最后,她和同学们一起充满信心地走进升学考试的考场„„

小说艺术地展示了一个小学毕业生的学校、家庭生活,成功地塑造了金铃、于胖儿、尚海、杨小丽等小学生和妈妈、爸爸、邢老师等大人的形象,情节生动,情感真切,语言流畅,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并能给读者以思考和启迪。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适合少年儿童和家长、老师共同阅读的长篇小说。小说艺术地展示了一个小学毕业生的学校、家庭生活,成功地塑造了金铃、于胖儿、尚海、杨小丽等小学生和妈妈、爸爸、邢老师等大人的形象,情节生动,情感真切,语言流畅,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曾获第五届宋庆龄儿童文学提名奖,第六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江苏优秀图书特别奖,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十届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少儿类)。

4.《活了100万次的猫》 作者: 佐野洋子 译者: 唐亚明

内容简介:有一只100万年也不死的猫,它死了100万次,又活了100万次。有100万个人宠爱过它,有100万个人在它死的时候哭过,可是它连一次也没哭过,它先是国王的猫,然后又是水手、魔术师、小偷、孤老太太和小女孩的一只猫,但它活得浑浑噩噩,对一切漠不关心,直到有一天,它变成了一只只属于自己的野猫,爱上了一只美丽的白猫,它才头一次知道为什么而活„„

推荐理由:一部有关生命意义的伟大寓言,在日本被赞誉为“被大人和孩子爱戴,超越了世代的图画书,是读了100万次也不会厌倦的永远的名作”。

5.《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作者:Michael Ende译者: 王佩莉

内容简介:一个名叫巴斯蒂安的男孩,胖胖的、有点笨拙,但却很善于讲故事。一天早晨,他在上学的路上鬼使神差地进了一家旧书店。在那里,他意外地发现一本奇书:《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一种不可抗拒的魔力吸引着他。幻想王国正在毁灭,天真女皇生命垂危,只有一个间的小孩为她起一个新的名字,她和幻想王国方能得救。于是巴斯蒂安被拉进故事之中,意外地成了天真女皇和幻想王国的拯救者。天真女皇为了感谢他,答应让他实现自己在幻想王国里的一切愿望,直到他找到自己真正的愿望为止。从此,巴斯蒂安又开始了他那险象环生的漫长旅行„„

推荐理由:是德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米切尔?恩德的巅峰之作。它在德国就像《西游记》在中国那样家喻户晓。

6.《第三军团》 作者:张之路

内容简介:刚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的老师华 晓被校长安排到高二(5)班卧底。当起了寻找“第三军团”的侦察员。随着华晓侦察工作的 层层深入。一个个不为人知的真相逐一浮出水面。掩藏在真相之下的,却是少年 们真挚的心灵、正直的信念。五个神秘的中学生。一支奇特的“第三军团”。环环相扣、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构成了这部融合紧张、精彩、悬疑和青春热情的长篇力作。

本书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的少年小说代表作,曾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并于1992年获IBBY国际青少年读物联盟(即安徒生奖颁奖机构)荣誉作品推荐。

《第三军团》作者张之路是第一位入选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1997)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其作品不仅屡屡在国际国内获奖,而且绝大多数被改编成电影、电视,风靡全国,拥有广大的读者。三个系列风格各异,“张之路非常可笑系列”幽默风趣,令人捧腹;“张之路非常感动系列”情感真挚,催人落泪;“张之路非常神秘系列”惊险奇幻,引人入胜。这些作品均为精心挑选的张之路近年来创作的精品力作,极具可读性。

7.《汤姆的午夜花园》 作者:(英)菲莉帕?皮尔斯 译者: 马爱农

内容简介:一天深夜,楼下的古董大钟竟然敲响了十三下,奇异的事情发生了——平时摆满垃圾桶的后院变成了一座神秘的夏日花园„„在这个神秘的花园里,汤姆既没有脚印也

没有影子,还能穿墙而过„„令汤姆迷惑的是,无论他在花园里游荡多久,每次回到自己的床上时,都发现时间比他离开时只过去了几分钟„„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带有奇幻色彩的少年小说,但不是那种有点泛滥成灾的魔法、巫婆。它讲述的故事很安静,耐人寻味。它借用一种奇幻的手法讲述了跨越百年的两代少年儿童的成长故事,堪称经典。1958年获英国卡内基儿童文学奖,1960年国际青少年图书委员会评奖团又授予这部作品以荣誉奖,推荐给世界各国。

8.《绿山墙的安妮》 作者: 露西 莫德 蒙哥马利

内容简介:安妮是个身世凄凉的小女孩,出生不久即父母双亡,成了孤儿。十一岁的时候,绿山墙的马修和玛莉拉收养了她。安妮天性活泼乐观,想像力极为丰富。她的天真和幻想使闹了不少笑话,但她的善良和直率也使她赢得了友谊和真挚的爱。她聪明而勤奋,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学,但为了照顾玛莉拉,她又放弃了学业。这是一个孤儿长大成人的故事,朴实而绚丽,充满着童心和梦幻。

推荐理由:加拿大女作家蒙格玛利于1904年创作的儿童小说,1908年出版后,很快就成为当年最为畅销的书,并逐渐风靡全球。到目前为止,已经有50多种文字的译本,成为公认的文学经典。在加、美、英、德、法等国相继被搬上银幕或拍成电视剧,风靡欧美。

9.《列那狐的故事》 作者: M.H.吉罗夫人

内容简介:《列那狐的故事》是一部动物传奇由一系列独立成篇又前后呼应的故事组成,描绘了一个驳杂而又新奇的动物王国,叙述了形形色色的动物之争,展示了中世纪各种社会力量错综复杂的局面。围绕列那展开的每个小故事都引人入胜,充满神奇色彩,而且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

推荐理由:《列那狐的故事》对法国和欧洲文学都发生过影响。小孩子听讲故事,好玩是唯一要求。能够达到他们的要求.让他们愉快地成长,这便是最大的实益。《列那狐的故事》正能满足这样的要求。成人读来仍觉得趣味无穷,意味深长。但真正打动孩子们的却是去除诸多附加意义之后的故事本身。我们应该佩服前人对动物观察真切.揣摩细腻,描写传神,非但狐狸活灵活现,狼的愚蠢,猫的聪敏,鸡的无辜,也都生动极了。这些正是小孩子最欢迎的。既不必期望小孩子会跟狐狸列那学本事,也无须担忧会随它长坏心眼,他们只是借此知道动物之间有过这么档子热闹事罢了。

10.《上下五千年》 作者:林汉达,曹余章

内容简介:由林汉达、曹余章合著的《上下五千年》是一部畅销了三十余年的经典少儿名著,它以通俗易读的文字表述、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262个故事,将中华民族在上古至鸦片战争前五千年间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与著名事件一幕幕生动展现,文句短小,文字亲切,史实准确、内容精彩,具有说故事而不虚构、重史实而不堆砌史料的特点。是广大读者了解中华文明的系统读物。

推荐理由:本书初版于1979年,累计印数上千万册,早已家喻户晓。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少儿读物”、“百种爱国教育图书”、“第一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全国优秀少儿读物畅销书奖”等殊荣,是通俗历史的经典读本。上下五千年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其众多的数量上,而且还表现在它足足影响了一代人。它能滋润孩子们求知若渴的心灵,成为孩子们的终身财富,是家长们送给孩子们的珍贵礼物,已成为世人公认的经典传世之作。

11、《机器人短篇全集》(上下)

如果你是个科幻迷或机器人迷,一定听说过“机器人学三定律”: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第二定律--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第三定律--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

这就是阿西莫夫在他的有关机器人的科幻小说中发明的定律,这个定律被后来所有的科幻小说家沿用,同时竟然也被当今的机器人学所接受、所采用!在《机器人短篇全集》中,你可以读到这位科幻大师兼科普大师的所有机器人短篇小说,大饱眼福。如果你敢于接受挑战,还可以继续去读全部的“机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推荐年龄:9岁以上,超级科幻发烧友。

12、《哈尔罗杰历险记》(14册)

它以哈尔和罗杰两兄弟为贯穿整套丛书的主人公,每本书讲述一次探险活动,分《亚马孙探险》《南海奇遇》《海底寻宝》《勇探火山口》《恶战杀人鲸》《非洲历险》《巧捕白象》《猎场剿匪》《追踪食人狮》《智擒大猩猩》《神秘海底城》《创入食人国》《智斗猛兽》《北极探险》14册。

英国作家威勒德·普赖斯,是受聘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及全国地理协会的博物学家。一生中他游历过包括中国在内的77个国家,足迹遍及五大洲的名山大川、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天寒地冻的极地、文明世界尚未知晓的原始部落„„这套书是他以自己多年的科学考察中的所见所闻写成,读来真实、生动。自1951年一出版就大受读者欢迎,被译成多种版本,50多年来长销不衰。

13、《人类的故事》

美国作家房龙(1882-1944)的《人类的故事》是一本非常奇特的书。它的名字听起来很象是一本历史书。是的,它确确实实是一本介绍人类文明史(侧重于西方文明史)的著作,并且曾经一度被美国的中学采用为历史教科书。不过它获得的最高荣誉奖并不是历史学类的,而是美国最著名的儿童文学奖“纽伯瑞奖”!颁奖者显然认为,它的文学成就甚至高于其他候选的文学作品。

郁达夫先生曾盛赞房龙的写作手法,他说:“房龙的笔,有一种魔力,但这也不是他的特创,这不过是将文学家的手法,拿来用以讲述科学而已。”房龙的那支具有魔力的笔,曾经让几代的中国文人为之倾倒。读房龙的作品,绝对是一种享受。

14、《布鲁诺与布茨丛书》

内容介绍:曾经欣欣向荣的麦克唐纳男校遇到了空前的财政困难,眼看就要破产了。怎么办?以布鲁诺和布茨为首的男校学生们并没有寄希望于政府的支持和有钱人的赞助,而是决心靠自己的力量来拯救学校。

他们进行了无数次奋斗,结果都惨遭失败。然而,就在布鲁诺和他的“拯救学校委员会”无计可施之际,当地的电视屏幕上却突然出现了“鱼儿”的图像——埃尔默墙上的鲑鱼挂图——和一个宣称“小心鱼儿”的声音。警方认为这是一个恐怖组织的活动。谁是“鱼儿”?一场扑朔迷离的侦破由此开始。调查的结果颇出人意外 ——校长“鱼儿”被戴上了手铐。

15、《动物大逃亡》

推荐理由:生而平等--从人与动物的友情中体会每个生命都同等重要的意义!

内容简介:露路朵和汉斯是动物管理员的孩子。他们从书中看到,在野生动物乐园中,动物们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仿佛生活在自己的家园中一样,而自己家动物园中的动物却天天囚禁在笼子中,闷闷不乐的,还总受到游人的戏弄,他们觉得很伤心。有一天,小猴子半夜里“越狱”游玩,看到了被露朵遗失在园中的书。所有的动物都被书中的图片打动了,它们决定偷走笼门钥匙,来一次大逃亡。逃亡的动物们扰乱了城市的秩序,为了能与人类和平相处,动物们决定成立劳动委员会,自力更生,帮助人类工作并赚取工资。可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雇主”与“雇员”的关系相处得也不那么完美。最终,动物们决定重回动物园,就在这时,露朵一觉醒来,原来一切只是一场梦罢了„„

本书获得奥地利青少年文学奖。

16、《青鸟》

推荐理由:穿越时空--感受身临其境的梦幻之旅,参与排演经典童话戏剧!

阅读评价:世界梦幻戏剧史经典代表作;荣获诺贝尔奖的文学巨著;影响法国的五十本书之一。

《青鸟》原为一个六幕哲学梦幻剧,1911年在法国巴黎首演后,立即就引起了轰动,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上演,已经成为世界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作者的妻子乔治特·莱勃伦克为方便读者阅读,将此戏剧改写成小说形式,近百年来已被翻译成为多种文字,始终保持不衰的魅力,并跻身于世界十大著名童话之列,2000年被评为“影响法国的五十本书之一”。

17、《天空在脚下》

推荐理由:远大理想--听听长者的睿智话语,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

阅读评价:人人都有梦想,与年龄、性别、身世背景没有关系。人人都有难言的隐痛在心里,或大或小,有些可能会改变人的看法甚至一生。敞开怀抱关心身边的人,亦或是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超越自我。平静的生活中的小波澜,是我们自己送给自己的礼物。

18、《安妮日记》

六年级小学阅读 第三篇_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方法及练习

乐恩特教育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编 号:01

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

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多尔先生想。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说不定这些人就是孩子的父母。如果孩子完不成定额,回去就要挨处(fá)。不管怎么说,孩子也怪可怜的。这个年龄本来应该上学,在课堂里学习,可是„„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树上的鸣蝉在聒噪,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lóng)。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正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

“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

“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一共是二十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

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

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六年级小学阅读 第四篇_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含答案)

一、阅读《两小儿辩日》,回答问题:

1.两小儿辩斗时,一儿从(视觉)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大如车盖”;一儿

从(感觉)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沧沧凉凉”。他们看太阳的角度不同,因此得出

的(结论)不同。

2.从短文中,你体会到孔子和两小儿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体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听了两小儿的话,孔子又会说什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孔子不怕两小孩笑话,没有不懂装懂作出判断。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正应了

一句古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阅读《匆匆》第4自然段,完成练习: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

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

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

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

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用直线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是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和(薄雾)。

2.“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些游丝样的痕迹呢?”“痕迹”是指(有意义的事情),“游丝样”突出作者反省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微乎其微)的痕迹也没

留下,因而深深地自责。

3.“赤裸裸地来到这世界”指(出生的时候光着身子),“赤裸裸地回去”指(死去的时候一事无成)。

4.最后一句表达作者什么情感? 不甘虚掷光阴、力求上进的精神。

5.模仿上面一段话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雨滴),被(骄阳蒸发了),如(树叶),被(秋风吹落了)。

三、阅读《匆匆》第3自然段,完成练习:

去的尽管去了 来的时候尽(jǐn√ jìn)管来着 去来的中间 又怎样地匆

匆呢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 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

的时候,日子从饭(挽 碗惋)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ní níng√)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

在床上,他便(伶伶√ 怜怜 冷冷)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

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子又开始

在叹息里闪过了。

1.给开头画双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2分)

2.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3.在文中画“——”处划去不正确的字词。(2分)

4.用直线画出文的排比句,这个排比句具体写出了( )。

5.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6.这段最后连用(跨)(飞)(溜)(闪)四个动词,形象准确地表达了( 时间在无声无息中快速流逝)。

7.仿写句子。

( )的时候,日子从( )过去了。

( )的时候,日子从( )过去了。

8.文中大量巧用了重叠词,请照例子仿写4个这样的词。

例:茫茫然 ( ) ( ) ( ) ( )

9.朗读这段话的感情基调是(感慨)。(豪迈,坚定,感慨)。

10.你最欣赏文章的什么语句、内容,请选择一处作简要评价。

11.由于时间是这样的来去匆匆,自古有志者都很珍惜时间,请你写一句珍惜时间

的名言,送给同学。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四、阅读《桃花心木》12、13、14、15自然段,完成有关作业: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

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

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

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

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

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

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

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

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

生机。

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文中12和14自然段的“不确定”分别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和(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

2.种树人模仿老天下雨的目的是(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

3..就桃花心木而言,“很少的养分”指(不确定的水源),“巨大的能量”指(汲取水源、拼命扎根长)。就人而言,指在生活的不确定中能锻炼出(独立自主)。这是

一种(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4.用“语重心长”说一句话。

5.你能举例谈谈什么样的人是生活在不确定中的吗?

要管好自己,培养自己独立自主的心。

6.联系实际谈谈你读了14自然段后的理解。 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

7.种树人为什么不再来了? 因为桃花心木已经学会自己找水源,扎根生长,不再枯萎了,所以种树人不再来了。

五、阅读《北京的春节》第七自然段,回答问题:

除夕真热闹。Ⅱ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

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xiāo),不许间断,

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

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用“Ⅱ”将这段话分两层。

2.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分别是(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

(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

3.文中2、3、4句表明作者从(香味)、(色彩)、(声音)几方面细腻描写了人们

欢庆除夕,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

4.“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从画线的词语中,

可以体验到人们(很重视除夕夜的团圆饭),饱含了着(浓浓的亲情)。

六、阅读《北京的春节》第11、12自然段,完成练习: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

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

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hǔ)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

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

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

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请你在文段中找出4个意思一样的词语。(一律)、(清一色)、(都是)、(通通)。

2.从文段中可以看出北京的正月十五有这样的风俗习惯:(张灯结彩)、(燃放鞭

炮)、(吃元宵)。

3.作者在写这个片段进采用了(总——分——总)的段落结构。

4.从文段中的第一句话可以看出,北京的春节有(3)个高潮,一是(除夕),二

是(正月初一),三是(元宵)。

5.文段中作者从(数量多)和(种类多)两方面写出了元宵节灯多。

6.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排比句)句,请,你也用这样的句式写一句话。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高潮——(极限) 淘气——(顽皮) 美好——(美满)

8.作者说“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用“ ”画出来。

9.“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中的“又”字用的很好,它有什么作用?

包含着什么意思?

【六年级小学阅读,】

使文章结构严谨,意味着之前已经有了一个高潮了。

七、阅读《为人民服务》第三自然段,完成练习: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六年级小学阅读,】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

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⑶先生提出来的;

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

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 .“精兵简政”的意思是( 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

2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利益)。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

3.为什么要采用“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用文中原句回答。

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

4.文段中用了( 举例子 )的说明方法。

5.这一段话中的前四句话有四层意思,分别是( ①我们欢迎批评②欢迎任何人

批评③④接受任何人批评 )。【六年级小学阅读,】

八、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七自然段,完成练习: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

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

了。

1.用“越„„越„„,越„„越„„”写句子。

天上的雨越下越大,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

六年级小学阅读 第五篇_六年级古文阅读及答案

杨生畜一犬,甚爱之。一日,生夜行,堕涸井中。犬吠彻夜,旦日,有行人过,往视,见井中有人焉。生曰:“君若出我,当厚报。”行人曰:“以此犬见与。”生

曰:“此犬尝屡次活我,不得与尔。”行人曰:“若不与我,便不出尔。”其时,犬

引颈下视井中。生知其意,遂应之。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后五天,犬夜走归杨生家。

1.为下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若不与我,“与”:_________

A.和 B.结交 C.给 D.赞成

(2)犬引颈下视井中,“引”:____________

A.延续 B.伸长 C.举 D.导引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文中“甚爱之”中的“之”指代__________,“生知其意,遂应之”中的“之”指代

________________。

4.杨生答应行人要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78504/

推荐访问: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 小学六年级阅读理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