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读后感大全 > 京华烟云读后感

京华烟云读后感

时间:2018-08-19   来源:读后感大全   点击:

【www.gbppp.com--读后感大全】

京华烟云读后感 第一篇_京华烟云读后感

范文一:

看此书的缘由是因为对改编版电视剧的莫名好感,加之林语堂本就在心中是一个头戴光环般的存在,扪心自问总觉得不看原作着实是一件对不起作品的举动,若是别人问起来你有没有读过《京华烟云》我却开始褒贬赵薇的演技,委实不妥。细细咀嚼这本书的过程正伴随着我考前复习雅思的十几天,于是在网上大搜了林先生的英文资料,作为一箭双雕的补课。

此书本是英文著成,其英文名则为《moment in peking》。细细品来中文的译名虽着眼于短暂的时光,却又勾勒出一幅宏大的意向。似乎仅是看这名字,便能回想起几十年的一切,那么庞杂繁复,却又那么简洁明快,亘古消失于一瞬,再大的痛苦与欢乐也被滞留于地面,借以后代人高空俯瞰,品其滋味。那些活生生的人物形态,曼娘,红玉,阿满,素云,都已作古,但唯似音容笑貌犹在。三家之主曾文璞,牛思道,姚思安各自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不同注脚。林语堂讲,小说本就是个小故事,但就是这样平实而谦卑的态度,将这作品写成了一本哲学著作,一本人物品鉴,一本宗教浮图,一本历史凝结。

有人说《京华烟云》是《红楼梦》的投影,此言甚是。传说当初林语堂是欲译《红楼梦》之于西方人品读却不成,转而写就此本小说,以达成初衷。然而,当初读巴金先生的《家》的时候,听说过甚者将其归为一本抄袭之作,后人盲目的比较和浮躁地贬低,也就略显偏颇。但我确实认为,林语堂是想以《红楼梦》的形式,以几大家族的浮尘隐喻社会变迁和历史改革,形的借鉴却并非神的抄袭,过多的对比甚至是人物间的对号入座便大可不必。林语堂的一生都在作为一个搭桥者存在,他努力地填补东西方沟通间的障碍,写出《京华烟云》,也像是以一个亲民的故事,打开了中国面向世界的大门,让西方民众可以直观而深刻地品味到这异域特色,以及浓浓亘结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的社会形态,风土人情。

《京华烟云》的历史时期大概是在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的几十年间。本书从一个战争起笔,写姚家举家南迁,又以另一个战争收尾,写木兰携家眷北上。其间穿插了多个历史事件,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系奉系战争,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等等。旧式人物慢慢隐去,新式人物渐渐崛起,西洋文化浸润到中国文化的侧面,新旧的交锋实为残忍却也好看。小说中还不免穿插了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画家齐白石,一生主张旧思想的学者辜鸿铭,他们的出现都让读者心觉饶有趣味。

此书人物关系并不复杂(较之《红楼梦》几百号人浩浩荡荡),也并无过多强烈的戏剧冲突。电视剧版的改变商业化十足,赚足了观众的兴趣点,若是从电视转战书本,不少人就会觉得索然无味了。但是书籍本就是个慢热品,当你发现性格特征鲜明的每个人都成为那个时代的不同写照之时,电视直观却又不需大脑思考的弱智游戏,就远远不敌这引人丰富联想的书海畅游了。

接下来就说说书中的几个代表人物。

姚家两个小姐姚木兰,姚莫愁都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但性格相异。木兰一生以妙想家著称,她不拘泥于死板的条条框框,勇于写就个性化的规则。而莫愁则隐忍慎重,贤惠持家,她没有姐姐较强烈的情感起伏,但是大智慧也在平静的外表现显露无疑。

立夫和木兰都是彼此一生的挚爱,无需过多言语,只是走在一起就能心灵相通。但木兰却嫁作荪亚之妻,立夫则成为莫愁之夫。木兰对莫愁一句妹妹,你比我有福则成了彼此一生的心底最痛处。可敬的是这样的爱情却如此内敛地深藏于四个人的内心,彼此明知,却也彼此隐晦。甚至木兰面对丈夫的外遇竟然处理得灵巧聪明,毫不失自己大小姐的风度高雅。莫愁和立夫相敬如宾,把爱情演绎成了最臻美的调理磨合。两家人的生活安安稳稳,从最初的富庶千金小姐,到最后归隐田园成为了朴实的农村人,甘于化为朴实人民大海中的一滴水,木兰的大境界和莫愁的大隐忍,成为了书中最让人啧啧称奇的精华。人也可以至美如此,便真是让众人心生敬佩,却也面上无光。

代表旧的,男性之于牛思道,曾文璞,女性之于曼妮,红玉。前两者作为家中掌权,甚至是政界名流,却一生碍于自己不敢放开的眼观,接受西洋文化如切腹止痛。牛大人痛在自己作恶太多,却被这涌动的新思想和奋起的新青年打倒。曾大人则痛在自己一辈子珍如爱物的古典文化竟先是被子女视若无物,又是被民众慢慢淡忘。后两者则是切切实实的传统女性代表。曼妮一辈子守寡,认为这是自己表达爱情的唯一方式。矜持谨慎,不关心政事,但最后却发出了这仗不可不打的疾呼,这样的字句从曼妮嘴里说来,便甚显严重。最后可怜地死于日本人刀下,甚至死后还被糟蹋,一家的惨状让人不忍直视。红玉自幼多病,喜爱写诗,一身的闺怨气,一脸的苦命相,最后也只是听信了一纸签文,为爱的人投江自尽。这几位无一例外的悲剧结果也隐隐暗示着拘泥的旧思想是无法立于当世之道。

代表新的,环儿,陈三,黛云。其种种作为大家一想便知。

木兰,莫愁,立夫,荪亚则处于过渡期,敢于接受新思想,却也拥有固守的一套原则。比如莫愁致死不愿意立夫参与政事,明哲保身。木兰也因为长女的死亡拒绝了儿子的参军。立夫政治欲望强烈,但也被妻儿所限,最后看到在军队的儿子不免留下热泪。荪亚为人老实本分,自觉生平的最大成功就是娶了木兰为妻,也并无其他作为。

我始终觉得,《京华烟云》自始至终洋溢着一种快乐和灵性。姚老先生敢作敢为,竟然抛下儿女只身云游,归来时一身禅悟。姚家新买王府花园,家人趁着兴致齐写对联,诗兴大发。齐登泰山,杭州夜游,立夫证婚,木兰求情,种种事件有欢快,有沉重,却只好感慨这浮生若梦。恍恍惚一生已尽,恍恍惚家人作古,恍恍惚昔日重现,如梦方醒,虽是横尸遍野,但是木兰还是曾经的妙想家,带着无涯的人生,带着无尽的希望融入山野。

范文二:

【京华烟云读后感,】

花两个星期读完了《京华烟云》,的确是好书,对于我高一的阅读水平恐怕是个挑战。读完了,第一感觉是,书中故事娓娓道来,平淡如水,但是蕴藏着极其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尤其原文以英文著成,不啻是向外国打开一面解读中国人、中国文化的窗子。

看书前就看过新版的《京华烟云》电视剧,读过原著,才知道,电视剧改编的实在是太离谱了,简直把应有的内涵一扫而光,也许作为电视剧,要改编这样一部缺乏戏剧矛盾的作品,非如此不能引来观众,恐怕也是很无奈的。对于书中关于中国的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细致如怎么用凤仙花染指甲,怎么裹脚,妻妾地位的差别,怎么抽大烟、抽白面,壮阔如天南地北的美景、美食,政治上的勾心斗角,投机钻营。这些知识的介绍只是自然而然的串场,更大的成功还在于一个个颇有个性的人物。

《红楼梦》人物之多煞是壮观,这部小说被称为现代版《红楼梦》,任务数量虽远远不及,但每一个都很成功。木兰崇尚美的事物,喜欢奇思妙想,而又通情达理,心地善良。莫愁温婉聪慧,身为富家之女却毫不骄纵刁蛮,相夫教子以为乐。这两姐妹可说是中国传统的大家闺秀了,实在让人喜爱。而立夫正直、爽朗、满腹才情,又急躁易怒,以天下为己任,是中国近代那些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他把妹妹嫁给陈三那一段叫我这个现代人看来都太过现代了。

故事主要描写的是主人公们生活的变迁,背后的大幕却带有十足的政治色彩。

讲那一阶段的事,是不得不于政治相关的。他们因战争而逃离,因政变而恐慌,正是因为发生在那个年代,故事才更具现实意义。书中的木兰想过平凡的生活,而纵观整个历史,若是真有这么一个大家族,在动荡的岁月里,他们也真的是平凡的逃难者、挂念骨肉的父母、思乡的游子。正因为是从平民的视角,而非纯粹战争的描写,才更能体会到那种惊心动魄的可怕,因为读者和他们一起成长,那种体会也更加深了一层。其实真正让读者觉得描写生动的,不是渲染血腥,而是让读者对遭遇恐怖的人熟识,仿佛他一直在你身边。

这真的是一本好书,它包含的丰富的知识超越了一般的小说,也许还有些我现在没能深刻体会的内容,n年以后,也许我想起某一页、某一段,又会心生感慨吧!

范文三:

小说中二人的夫妻生活是波澜不惊,轻松快乐,心旷神怡的。虽然各自的内心深处,各有各的隐秘空间,也出现了一些涟漪,但木兰对生活一直有一种淡淡的笑意,并主动调整了彼此间的不和谐因素,巧妙化解了可能出现的感情危机,坚守了婚姻围城,坚守了爱情阵地。 有人说,人的一生会遇到的四个人,第一个是自己,第二个是你最爱的人,第三个是最爱你的人,第四个是共度一生的人,但很悲哀的,在现实生活中,这三个人通常不是同一个人。 姚木兰也同样遇到了这种困惑。小说中姚木兰与孔立夫互相爱慕,本是绝好的一对,但却阴错阳差,姚木兰嫁给了曾荪亚。孔立夫与姚木兰的情感是那个时代的特殊产物,他们相知、相爱得很深,却有着细腻的情感和冰雪一样的纯洁。

姚木兰抱定了绝不伤害他人,也绝不伤害自己的宗旨,把这种爱只是视为一种自我享受的记忆。但在孔立夫被捕的关键时刻,她还是难以抑制的挺身而出了。对自己心仪的孔立夫,她用几乎是自我牺牲的方式,担起应负的拯救责任。她救了立夫的命,虽然由于有些冲动,有些显得不顾一切,甚至因而惹起了丈夫的猜疑,但她并不后悔,既没有影响大家对她的认同,也没有影响夫妻关系。

一个女性能把道德情感与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妥善处理好是一件高尚的艺术,而林语堂笔下的姚木兰的优雅情怀也恰恰在这里得到了很好体现。姚木兰深知爱情绝不是一种占有,她把微妙的感情变成了自己生命的一个绚丽火花,深深隐藏在内心的角落里,尽量不让别人察觉。

尽管她与孔立夫互相欣赏、互相爱慕的情愫若隐若现,但那种彼此之间默默的深爱,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真情的自然流露,而且是可以超越时代的。姚木兰与孔立夫的爱,虽然含有一点个人私情,但更具有深怀国家与民族大义的爱情,它留给了人们很好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心理悬念。

京华烟云读后感 第二篇_《京华烟云》读后感

《京华烟云》读后感

12130133 张天馨

自从看赵薇版的《京华烟云》就很喜欢其中的情节,因为这是我第一部看开头猜不到结尾的电视剧,喜欢情节之外,也对北京产生了一种向往之情。后来也断断续续地看了赵雅芝版的电视剧,虽然没有细分其中差别,但也对这部小说产生兴趣,在大学如此丰富的图书资源下,就有缘领略这部书了。

第一点让我意外的是,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是位于“拿来主义”系列中的,也就是说,《京华烟云》是一本非主流的经典,虽然其中含有抗日爱国成分,但由于林语堂的身份和这本主导的道家思想,自然不会为正道所容,当然我这么说也不意味我赞成林语堂的主张和思想,我的思想,后面再详细阐述。

第二点让我意外的,就是电视剧中的情节与原著是在出入太大,当然也不能说是电视剧胡编乱造,只是把体仁和银屏的故事安在了荪亚和曹丽华身上,阿非和红玉本就两情相悦,曹丽华仅仅是荪亚和木兰之间的小插曲,牛怀玉与莫愁并无交集,诸如此类,若是我先看过原著再去看电视剧,想必会对电视剧大家贬驳,这就是先入为主的力量吧,而且我个人更喜欢电视剧的尖锐戏剧冲突和人物设计。

《京华烟云》的核心人物当然是姚木兰了,姚木兰美丽、博学、聪明、善良、贤惠,除了具备这些旧式女子的所有优点之外,又勇敢、坚毅、具备很多新式女子的优点却没有新式女子的轻浮与肤浅,的确是足够足够令人倾倒了,但她又不同于传统模式化的佳人,作者将她刻画地有血有肉、鲜活立体。由于小时候父亲的教育,她也成长为道家的女儿,虽然富有却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并且时常迸发出一些奇思妙想,这些想法有些被人理解,有些不被人理解,但她始终这样,我认为还是因为她的富有,她无所惧,所以她才能一直这样妙想,设若她生于贫家,没有殷实的家庭,也没有视他为掌上明珠的父亲,每天为生计发愁,自不会产生这些妙想了,但就事论事来说,她的智慧也是非一般富家女可比,除了营救孔立夫那个经典片段之外,最为智慧的应是巧妙处理曹丽华事件了。一般来说,一个妻子的失败莫过于丈夫的背叛,但姚木兰没有用传统的办法去一哭二闹三上吊,而是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去瓦解曹丽华,这便又体现出她的自信了,因为她的环境,她在丈夫的面前并不卑微,她也珍惜这段婚姻,她自信她的丈夫不会离她而去,所以她才会这么做,设若她是贫家女,荪亚是高富帅,这种情节也就不会发生,看来婚姻的基础即门当户对,否则又会出现什么?体仁和银屏的悲剧就是一个例证。

银屏美丽聪明,与体仁从小一起长大,但事实上银屏永远是卑微的,从其他情节来看,体仁也不是真心爱她,一来是对她心存怜惜,二来银屏的确美丽,三是银屏使用的一些手段,可是怜惜会淡漠,美貌无法永驻,手段也会有不凑效的一天,体仁不仅对银屏好,他也喜欢华太太,他也勾引过锦儿,他与妓女纠缠不清,说明在体仁心中并不存在真正的爱情,只是一次次的玩笑,怪不得他死后,姚思安感叹幸亏他没有娶妻。

当然事出必有因,姚家富不可言,不需要有人再创辉煌,更不需要有人力挽狂澜,体仁又是长子,自然对他百般娇惯,姚思安也因自己的年轻往事而放纵他,他也有过向上的愿望却又因种种原因没有希望,体仁的悲剧,不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而是姚家的悲剧,因为对体仁的放纵而使他最终未成大器,就算让他和银屏在一起,他也不可能安安稳稳享受家庭的幸福,又会出轨,又会背叛,银屏却无可奈何,因为她别无选择。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体仁的悲剧却造就了阿非,姚氏父母对阿非教育方式彻底改变,且阿非是唯一的儿子,所以他除了出国游历,增长见闻,也最好撑起了偌大的王府花园,与电视剧不同的是,阿非和红玉本是相爱,那么红玉的死就更加令人唏嘘,红玉才貌双全,但她的确是林黛玉一般的女孩,玻璃灯,单纯且脆弱,耳热、狭隘,她会在意阿非对她的每一个看法,每一个动作,只要阿非喜欢的,她感到痛苦也会做,她更不愿让阿非怀有任何负担,

因此她选择死,她不愿只让阿非只因怜惜她而娶她,再加上那句签词:“芬芳过后总成空”,她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她主动地去配合这句签词,这又是迷信的悲剧了,红玉敏感的性格使她不允许她的爱情有一点瑕疵,过程像言情小说,唯一不像言情小说的是,阿非没有因红玉而抑郁一生,终身不娶,没过多久,他就顺理成章地和宝芬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毫无疑问,阿非在红玉活着的时候就喜欢宝芬了,当然是因为宝芬的美丽,且知书达理,且健康,宝芬也喜欢阿非,于是就在一起了,就这么简单,这便是现实,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什么忠贞不渝的爱情,你在,我爱,你不在,我爱别人,也并不存在谁对谁错,红玉用她的死,成全了阿非和宝芬,虽然红玉死得冤枉,听错了话,信错了签,但她命不久矣却是确定的。若她与阿非结婚,她的病会使两个人都痛苦,那时再死,对阿非是一种摆脱,现在死,对阿非是一种牵绊,还是让心爱的人多念一点自己的好吧,让自己成为阿非心中一段难以忘却的回忆,也算死得有点价值。红玉的死,没有凶手,甚至她自己都不是,是她必须死,是宿命。

还有一点是立夫和木兰的感情,两个人发乎情止乎礼,木兰毕竟是旧式女子,她是注定要嫁给荪亚的,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就如曾太太所说“感觉木兰一定是咱家似的”木兰也是这么认为,于是她掩藏了自己对立夫的感情,嫁给并不那么爱的荪亚,这仿佛是命中注定。可当真正出事的时候,她会不顾一切救立夫,后来她会好好爱自己的身体,都是她对立夫爱的体现,可这种爱丝毫不会让人觉得恶心,这并不违背道德伦理,而是人自然的感情,停留在最美好的阶段,并且读者会为这段感情感动,却不会为他们各自的婚姻遗憾,因为他们各自的婚姻很幸福,我们只要记住在泰山上“你拉我起来”那美丽的画面就够了,因此这更像真实生活,你嫁的也许不是你曾经最爱的人,但并不意味着你不会幸福,真正的幸福是安逸祥和的家庭,而不是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就如《还珠格格》当中的情侣经历了生生死死,我真的难以想像他们老了会是怎样的生活,怎样平淡的日子,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会幸福,爱着不累,受着不愧。木兰和立夫都是热情积极的人,木兰会推动丈夫,莫愁和荪亚都是追求稳定的人,莫愁会拉住丈夫,因此他们才会互补,才能幸福。

京华烟云读后感 第三篇_《京华烟云》读后感

《京华烟云》读后感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拜读已久,自初中母亲从学校借回书起已六载。此书歌颂中华的传统美德与面对外来者侵略时一个富贵儒商家庭的变迁故事,成功地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 故事是从义和团运动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

原著是林语堂用英文写就,为的便是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译成中文后,没有浮华的文字,却洗净铅华,字里行间流露着林语堂对这片土地与文化的热爱。文中有“有佳话,有哲学,有风俗,有甲骨,更有时局动荡时特有的语言习惯。”《京华烟云》成为了世界了解中国的一道门。

《京华烟云》受老庄思想的影响极深,每一章的开头都有一小段庄子的话,比如“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这是我没有看出来的,自然也说不出什么评价。但从中可以看出林语堂受到道家思想的熏陶。

书中女主木兰的父亲姚思安,修身,是一道家智者。齐家,垂衣拱手而治。性情随和,思想开放,为人坦荡,关心儿女的精神世界。在他的教导下,两个冰雪聪明的女儿姚木兰,姚莫愁成了钱钟书《围城》笔下那种最真实的女孩子。他不使女儿们裹脚,让女儿受现代教育,却都有着传统女子的美好之处,还教木兰识甲骨文。忧国,最后他病卧不起,当他在临终前,曾要求见牛素云一面,他说了句“记住你是中国人。”也许正是因为这句话,才拯救了牛素云的灵魂。

木兰这个人物,很似《红楼梦》中史湘云的形象。她知书达理的形象和不拘小节的形象并不冲突,博学多才和真名士自风流在她身上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以至于被曾太太成为“疯少奶奶”,令人不禁哑然失笑。木兰生于富足之家,却对钱财有着特殊的见解,后来甘愿过着农村里质朴娴雅的生活,是曾荪亚口中当之无愧的“妙想夫人”。到底是什么,这样一个女子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是她的美貌?她的才智?她的气魄?她的胆略?„„这些其实都是微不足道的。当读者看到她的宽容的时候,才会深深的心向往之。曾荪亚喜爱新式女子曹丽华,面对丈夫感情的背叛,木兰以她独有的聪慧和机巧,巧妙地挽回了自己的感情和丈夫。她了解他,热爱他,所以选择了原谅,并让丈夫深深感激。语堂先生也说过:“若为女儿生,必做木兰也。”这是对木兰的最高评价了。

莫愁是《红楼》中薛宝钗的形象无疑。沉稳,节检,好教养,又是个思想成熟,懂得权衡,遇事有主见的女子。与立夫结成连理,郎才女贤。当立夫出事后,她能沉着应对,把立夫平时的文件都烧掉。这样的冷静,值得学习。

孙曼娘是中国传统女性的典型,谨守礼法,矜持自重。在这一点上,她像极了《金粉世家》中的小怜。以冲喜为由,被准婆家利用。最后却为了爱情,以清白之身守寡到老。她接受传统的思想教育,并将这些思想贯彻到了行动上。但我认为,如果没有爱情,曼娘是不会去的,这不仅仅是封建导致的结果,更是曼娘的心甘情愿。书中谱写的爱情的力量多过对封建的鞭笞。她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但是我认为那种感情,远不是这样的话可以解释的。书中还有一段是姚思安问曼娘中日战争是否会爆发。看似很荒谬,但其中爆发了大智慧。曼娘被看作了中国普通妇女的典型。这样一个传统的女人收到外族的欺凌和压迫,尚知反抗,那么中国是有希望的。曼娘作为一个中国传统妇女的矛盾在于,在守礼和不越界中不断地跨越传统,她和木兰一起去看过电影便是最好的例证。

林语堂的女儿说:“《京华烟云》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话,加入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作者林语堂在写完红玉之死后泪流满面,这样的用心良苦,读者岂能不全身心地融入其中呢。在书中,木兰叫我们宽容,而她的宽容是有尊严的,是大气的,不是一味地纵容,千人千面,有气度的。这种宽容才是真实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处。林语堂在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同时,同样告诫我们,传统的文化正在被曲解或

是丢失。他抓住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脊梁骨,鲁迅用呐喊唤醒中国的愚民,而林语堂含蓄地用作品,教导我们开慧。

《京华烟云》该作品最大的缺陷自然是对传统名作的模仿痕迹过重,这也让该作品无论如何完善,都注定无法超越《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如果一部作品中的人物,都显而易见地让人联想到别的作品,那么创作的意义就被大大的削减了。另外,林语堂并没有亲自翻译这部作品,导致翻译过来的语言略显生硬,失去了原著的传神。另外,冯红玉这个形象除了才情出众,敏感多思外,有小女生矫揉作态之嫌。失掉了林黛玉的轻灵通透,反倒惹上了凡世尘埃。我认为这是《京华烟云》的不足之处。不过,艺术是环境的产物,评价一部作品不仅仅从其艺术价值判断,更要嵌入当时的环境,体查其社会和历史意义。在历史和文化价值是,《京华烟云》是当之无愧的优秀。

2120121482

会计1213 黄婧文

京华烟云读后感 第四篇_《京华烟云》读后感

读《京华烟云》后有感

最近,中央电视台播放了根据林语堂先生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京华烟云》,引起了我深读林语堂先生原著的极大的兴趣。

小说《京华烟云》描写的是1900年—1938年那个政权更迭、军阀混战、人心郁闷的北平城中,通过对姚家、曾家、牛家三大家族中各类人物在那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性格演变、思维撞击和命运选择,凸现了儒、士、商阶层由盛而衰的过程,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京华烟云读后感,】

作者还以其独特而充满睿智的女性审美观和审美心理,深刻描写了他心目中深爱的女子姚木兰,塑造了一个知书达理、聪明美丽,浩然诚笃、宽容自尊、有道教风范的光辉女性形象,表现出了中国优秀女性的落落大方之美、娴淑端庄之美和刚柔兼备之美。

应该说改编的电视剧比林语堂原小说从某些方面有了一些突破,但也存有很大不足,主要是人物错异、相互嫁接成分太多,搅乱了人物形象,引起了观众和读者的不少争议和批评。但我觉得改编者有一点把握的还是比较成功的,就是牢牢抓住了情感丰富深邃这一主线,向人们形象化地展示了一个中华优雅女性光辉耀人的精神风采。

怀一片知恩图报的真情

知恩报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这些哙炙人口的诗句,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讲的就是要感恩。

作者就是通过姚木兰这一艺术形象时时的心存感激和处处的体味感动,把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得到了不断地净化与升华。小说中的姚木兰小时候被人贩子拐卖,曾家是她的救命恩人,姚木兰始终顾念着这份无以为报的恩情。她幼年的经历从这里展开,婚姻从这里结缘、命运从这里延展。

她视曾家二老为生身父母,言听计从,孝顺有加,正反映的就是知恩图报的拳拳之心。电视剧中的姚木兰,陷入了一次又一次的代嫁风波,最终以放弃自己的爱情换来的代嫁,成全的也是曾家二老。

我们暂且不评价姚木兰委曲求全的合理性,但对那个年代的一个奇女子始终衔着报恩的坚定情怀,还是应该给予很大欣赏的。

持一缕终生相许的深情

林语堂对自己的婚姻也有着极强的信心,对自己的爱人寄托着无限的深情。据说,1919年林语堂与结发之妻廖翠凤两人结婚。婚后林语堂和妻子商量,把婚书烧掉了。因为他认为“婚书只是离婚时才用得着”。姚木兰是林语堂先生的最理想的女性形象。他曾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于是他就把这种对待婚姻的态度完全附在姚木兰身上。

小说中的姚木兰和丈夫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恩爱夫妻,他们有旧式夫妻的相敬如宾,也有新式夫妻的相互尊重,还经常一起游山玩水,谈诗论史,喜笑颜开,在淡雅雍容中演示了夫妻之间的爱慕。

我很欣赏木兰自吟的那首小诗和曾荪亚所喜爱的小诗:

兄抛鱼网赴中流,

妹撒钓丝待上钩;

尽日得来仍换酒

雨后空舟归去休。

人本过客来无处,

休说故里在何方;

随遇而安无不可,

人间到处有花香。

在小说中,林语堂所描述他们的夫妻生活是波澜不惊,轻松快乐,心旷神怡的。虽然各

自的内心深处,各有各的隐秘空间,也出现了一些涟漪,但木兰对生活一直有一种淡淡的笑意,并主动调整了彼此间的不和谐因素,巧妙化解了可能出现的感情危机,坚守了婚姻围城,坚守了爱情阵地。

我不赞同电视剧中对姚木兰婚姻关系的设计,不赞赏塑造这样一个逆来顺受的姚木兰形象。包括她所选择的错嫁,她对曾荪亚这个不理想的丈夫的苦心善良和忍辱负重,忍受、痛苦和屈辱,甚至对情敌曹丽华的超乎正常的宽容。因为这不是语堂先生所崇尚的完美女性形象,是一种在封建社会中才有的对女性人格的扭曲,完全不符合时代特征和人文特征。 涌一脉妙想联翩的激情

林语堂的姚木兰是个会吹口哨,谈吐诙谐,总是有着各种各样奇思妙想的“妙想家”。她的妙想来自于她的家庭教养,来自于她的聪明才智,也来自于她的勤奋好学。

小说中许多描写都反映了木兰的智慧中具有坚实的根基。如莫愁生子,欲起名为“小夫”,孔立夫不同意,说:“这名子听来像个清道夫,又像个挑夫。”莫愁坚持自己的提议,引起争论。机灵的木兰便接连提了“孝夫”、“肖夫”两个建议,均取“有其父必有其子”之意。莫愁、立夫都对“肖夫”的名字感到满意,使夫妻取得了一致。这表现了木兰有对博大精深中华文字准确把握与运用的高人一筹的才能。

木兰的天性中还有着追求理想的独特浪漫。她的生活方式随季节的改变而改变,“在冬季则平静沉稳,春来则慵倦无力,夏天则轻松悠闲,秋来则舒爽轻快。”甚至连她头发和服饰的式样也随之改变,以至最终成为了一个惟妙惟肖的村姑。她喜欢逛庙会、吃小馆儿、逛公园、看电影,游览名胜古迹;与丈夫在凉亭里下棋、手持厚卷躺在藤椅上看小说;还同丈夫到景山以西御河岸边,趁清露未晞之时去闻荷香,收集荷叶上的露水珠儿。这都反映了这个美丽女性的多彩多姿和多情善感。

木兰对曾荪亚和曹丽华之间情感纠葛的巧妙处理,可以说更是令人心悦诚服。已届不惑之年的曾荪亚与情窦初开的曹丽华一见钟情,被精明细致的木兰很快发觉。她满怀同情与激情给曹丽华写的那封规劝丽华“挥利剑、斩情网,断情丝”的书信,全信坚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服人,情深意切,情理交融,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木兰的精明、智谋、豁达与和善,使曹丽华幡然猛醒,迅即回头,真可谓是“妙手回春”、“化干戈为玉帛”。她以最平和的方式平息了这次家庭危机,充分反映了她具有不平凡的智慧和超人的大度胸怀。 凝一段深藏偶露的柔情

有人说,人的一生会遇到的四个人,第一个是自己,第二个是你最爱的人,第三个是最爱你的人,第四个是共度一生的人,但很悲哀的,在现实生活中,这三个人通常不是同一个人。

京华烟云读后感 第五篇_京华烟云读后感

《京华烟云》读后感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旅居巴黎时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虽是英文,但语言典雅平和,浓浓的中国韵味丝毫未减。其中通过人物性格渗透出的庄家和道家思想,读后令人思绪悠长。林语堂先生在全书前面的献词是:全书写罢泪涔涔,献与歼倭抗日人。不是英雄流热血,谁是神州自由民。描写中华儿女抗日之情,更升华了小说主题,使气概更为波澜壮阔。

《京华烟云》主要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的悲欢情仇。姚家长女姚木兰才华横溢,富有智慧,年少时与进步青年孔立夫暗生情愫,青年时嫁给曾家三公子曾荪亚。曾家大公子曾平亚身染重病,为冲喜娶了贤惠美丽的曼妮,但大婚第二天便去世。曾家二公子曾襟亚为人懦弱,却娶了刁蛮自私的牛家大小姐牛素云。婚后曼妮守寡,终生未改嫁。姚木兰发现丈夫与女学生曹丽华互生爱慕,用智慧巧妙的化解了家庭危机。牛素云与曾襟亚日益隔阂最终离婚。随后日本侵华,曼妮被辱自缢,牛素云和其兄成为汉奸,木兰逃往四川,举国上下加入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因有感于《红楼梦》而著的小说,小说中隐约有《红楼梦》的影子。但不似《红楼梦》的国破家亡,《京华烟云》给了读者一个更加开放和圆满的结局,让读者在“泪涔涔”的同时也颇感欣慰。下卷“秋季歌声”意指秋日结束,春日轮回的庄周思想,也暗示了旧中国灭亡,新中国的建立。

《京华烟云》的女主角叫做姚木兰。她的名字就注定了她外柔内刚的个性,也成就了她坎坷却幸福的一生。她是一位值得所有女性敬佩的女人。如果只是才华,史上许多才女或许可以与她比肩,最让人欣赏和敬佩的是她身上传统妇德与进步思想的融合、儒道庄思想的融合、大气温柔与果敢坚毅的融合。她是薛宝钗与林黛玉的合体,既有薛宝钗的贤良淑德、现实主义,又有林黛玉的温婉多情、浪漫精神。她进可读甲骨文、品茗赏月,退可种花养草、下厨做菜,是女性中的完美典范。她是出身富裕的大家闺秀,但最后归隐山村农妇也自得其乐。她对生活具有理想化的追求,但从不过分苛求,奉行着中庸和“无为而治”的思想。她的聪慧也挽救了她的婚姻和家庭危机,当已过不惑之年的丈夫爱上情窦初开的曹丽华时,她满怀同情写与曹丽华的规劝信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清理交融,淋漓尽致的体现了木兰的精明、豁达、智慧与和善,使曹丽华幡然悔悟,终“挥利剑、斩情网、断青丝”。

木兰的父亲更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理想人格的化身,“半在尘世半为仙”的智者。林语堂先生成功的借姚思安向西方读者展示了一个东方儒道融合西方务实的洒脱随性的生活智慧。他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教育出的女儿具有传统女性的优秀道德;又“去其糟粕”,不让女儿裹脚。他的人生一半入世,一半超脱,所以他的性格中既有儒家“人定胜天”的乐观人生态度,又融合了道家“顺应天命”的无为心态。他教育出的两个女儿也兼具道家的洒脱与儒家的忠孝,只不过木兰更侧重于道家,莫愁更侧重与儒家,两者的融合便是最为理想的人生。

林语堂先生向西方展示的也正是这样一个道儒兼具的中国社会,或许这两种文化本身就有交融之处,互相补充共同构成最为理想的哲学文化。

京华烟云读后感 第六篇_《京华烟云》读书笔记之人物浅析

《京华烟云》读书笔记之人物浅析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的长篇小说的代表作,讲述了从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民族抗战这三十多年时间北京城里姚、曾、牛三大家族的浮浮沉沉和恩恩怨怨。这本小说读起来感觉语言平淡、超然,不像有些小说矛盾冲突设置的那么激烈,但是却生动的、原汁原味的向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绝无仅有的社会风貌。尤其是里面的人物描写,更是惟妙惟肖,不管是开明洒脱的姚老爷、聪明智慧的姚木兰,还是充满悲剧色彩的、无力摆脱命运安排的孙曼娘和牛素云等等,都能够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本文就从一位男主人公姚思安和曾家的三位儿媳妇姚木兰、牛素云和孙曼娘入手,讲述一下小说中对这些人物的刻画描写。

一、姚思安

这本小说描写的背景是从义和团开始的,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土崩瓦解的历史时刻。既然是这样一个背景,那么主人公之一的姚思安姚大老爷就不可避免也要贴上“封建”这样一个标签,这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共性,因此他的一些行为方式和家庭教育方式、包括他的比较威严的作风,都能很明显的折射出这一点,比如当看到他的大儿子不长进的时候,他很随意的就用打骂这样的方式来进行管教,尽管他自己也知道这种方式未必有效,甚至是适得其反。然而毕竟是这么大的一个大家族,又有着这么大的家产,看到儿子这样的没有出息,当然会感到心痛,而当这种痛惜爆发出来,就变成了打骂,在这里他的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捉急心态跃然纸上,尽管他自己也曾经浪荡过,可是对于子女的教育他还是极为严格的。

但是在另一方面,和其他的更为封建的家长不同,姚思安在那个年代还算是非常开明的。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他特别特别的笃信道教,尤其是信奉庄周思想。姚思安虽然家大业大,但是他自己并不是一个出色的商人,从年轻时的放浪形骸,到中年悔悟,浪子回头,他的产业都是他的大舅子在打理,他自己则什么都不管,任其发展。可能是在他看来,商业行为太过注重利益,并不符合庄子的顺其自然的理念。而到了他的老年的时候,他居然把这么大的一个家都抛弃了,【京华烟云读后感,】【京华烟云读后感,】

云游四海去了,“我这一去会是十年,如果十年以后我还活着,我自己会回来找你们的。你们不要劝我,也不要找我,我已经决定了”,把事情交代清楚就走了。甚至对于自己的这么大的家业他也不是那么太在乎,当看到体仁实在是不争气的时候,他对其他子女强调说,“一切都顺其自然,不要管大哥。一个家不可能一直都这么富贵下去,要看的开”,这是一种多么超然、洒脱的做人的境界!尽管在云游的过程中遭了很多罪,比如饿了的时候去化缘(就像是乞丐讨饭一样)、困了的时候就直接在路边睡上一觉等等,很难想象一个这么大产业的掌门人在做这些行为的时候完全没有任何的尘世杂念,他自己认为这是回归自然的一种方式,当十年后家人都认为他不会再回来的时候,他又重新回到了家中,而身体也变得更为强壮。在接下来的日子当中,他一直都过的很简朴,因为他已经完全超脱了、完全习惯了这种“无为”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他每天看书,散步,和儿女们谈一下社会变化中发生的事情,一直到死。而他对待死亡的态度则更是明显的体现了他顺其自然的思想。对于死亡他看得特别开,所以,即使生病了他也坚持不肯吃药,他要一身干净的回归自然,就好像他当时来到这个世界一样。他对他的儿女们说:“你们不要难过,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就必然会回到原来的地方。有生必然有死是庄子思想的精髓,道学和道家不一样,道家并不是反映道学的真正门派。道家对道学的思想有所曲解,道学的回归自然真正含义就是死是生的延续,而不是道家所宣传的可以长生不老。所以你们不要难过,我回到最初的地方是一件好事,你们应该高兴才对。”

姚思安的这种思想对于整个社会的变革所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因为当时的那个年代是一个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需要的是法家式的剧烈的变革,即使是儒家,也主张用“人为”来改变世界,而恰恰不需要道家的“无为”。但是我们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这种崇尚自然、崇尚随遇而安的道家思想、庄周理念不失为明哲保身的一种处世大智慧,这在当时的环境下是最好的一种办法。和曾家的死守传统不变,牛家的处心积虑寻找靠山不同,姚家的结局还算是不错的,而这和姚思安的思想影响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对姚木兰的影响更是巨大的,在那样一种连皇上都随时有可能被掀翻、手握重兵的军阀都朝不保夕的时代,这种道家思想就像绵绵的流水,与社会发展可能无益,却对保全自己、并尽可能的减少损失颇为有意,不是吗?

姚木兰是小说中最核心的一位人物,既美貌聪颖,又端庄大方。木兰本身这个名字就有特别的含义,很容易让人想到古代父从军的花木兰,纵然是生为女儿身,竟然也是一身的如男儿般的豪气,淋漓尽致的体现着巾帼不让须眉的特质。 木兰出生于富商之家,因此身上一直具有一种大家风范,近乎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物形象,知书达理、聪明美丽、端庄大方,是一个真正具有高雅气质的中国女性。正如作者所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木兰有林黛玉的才情,有薛宝钗的美貌,有史湘云的风姿,简直就是男人们眼中完美女神的化身。而木兰之所以能够如此,与她从小受到的她的父亲姚思安所给予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如上所述,其父笃信道教,尤其是庄周思想,行为方式、价值观都折现出一种如流水般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特质,尤其是在小时候木兰失而复得之后,就更是得到了姚思安的格外偏爱。而木兰在这样一种家庭氛围中长大,无疑也打上了道家的深深的烙印。比如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她的心里明明真爱着大才子孔立夫,但是她却把这份真爱深藏在心底,最后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男女情感的荪亚作为自己的丈夫,这是她顺其自然、顺从天命最好的表现。我倒不觉得她是因为受到了封建思想的束缚,而没有追求自己真爱的勇气,恰恰相反,她并没有矫揉造作、矛盾抗争,这正是她顾全大局、心甘情愿作出的选择,否则她也就不是“木兰”了。而她和荪亚的婚姻后来虽然也出现过各种各样危机,但总算是有惊无险、和谐美满,这跟木兰积极、从容的心态,以及她特有的道家的智慧和宽广的胸怀是分不开的。

此外,木兰还特别的具有想象力,这也是这本小说中其他人物所不具备的,比如在一开始全家逃难的时候,就在大家不知所措的时候,小木兰便先到了请蒋太医帮忙让义和团的人保证他们的安全,从而得到了姚老爷的赞许。再比如曾家分家以后,她和丈夫荪亚南迁,她也总会想出一些新奇古怪的点子来调剂生活,被称为“妙想家”。包括她的头发、服饰的样式都随着季节的改变而改变,充分的让人感受到了她的那种顺乎自然、随遇而安的无形的、博大的力量,在那个战乱动荡的年代,这种秉性真可谓是“大智慧”,这可能也是作者最想跟读者表达的吧。

曼娘是本小说中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人物。木兰在逃难的途中因祸得福,结识了曾家,也结识了她的好姐妹和一生的挚友——曼娘。曼娘的身上处处折射着东方文化传统的美德,但是在作者的笔下,她却一步一步的沦为最后的封建礼教的祭品,而她的遭遇也深刻的透露出封建社会礼教的阴暗,仿佛从一开始曼娘身上就像是被捆上了一道道的绳索,随着剧情的发展越捆越紧。而作者越是描写曼娘的美丽——如她“似乎成了个难得一见的古董,好像古书上掉下来的一幅美人图”,和她那美妙的身材、乖巧可人的性格——就越是和曼娘所遭受的极为不公的命运形成强烈的对比,让人简直是不忍卒读下去。

首先是曼娘的家世,和书中其他主要人物相比,她的家世比较清贫,这一点在木兰去她家拜访的时候就有了交代。而且曼娘的父亲和弟弟都过世了,只剩下了她和母亲相依为命,更给人一种孤苦伶仃的感觉,全靠曾家老祖母的帮衬才能勉强过活,但是也因此难免有一种“欠人情”的感觉,因此才会一直都有对曾家“知恩图报”的情感,也就是说从这里开始曼娘凄惨的命运其实就已经被“注定”了。再就是曼娘所受到的家庭教育,书中是这么描写的:“曼娘是......在一个学究的父亲教养之下长大的,受了一套旧式女孩子的教育......就是女人的’德、言、容、工’。这四方面代表大家公认的女人良好教育的传统,女孩子时期就应当受此等教育。她父亲以前在世时,斥骂......天文、地理......物理、化学......骂那批下贱的新人物鼓吹什么天足运动”,除了物质方面的差距,曼娘和木兰所享受的教育方式也是天壤之别,也因此二人最终的命运走向以及二人对此的态度也是相差迥异。如果说木兰的婚姻是“顺其自然”的选择,曼娘的婚姻便是“逆来顺受”,二者具有本质的区别。还有一个细节,木兰看到曼娘的第一眼,曼娘是裹小脚的,而裹小脚恰恰是封建礼教最残酷的体现之一,这和木兰所享受到的那种天足的畅快又一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其次是曼娘的婚姻。曼娘和平亚可以说是青梅竹马的一对,而且在曾家老祖母的安排下,曼娘自幼便被许配给了其长孙平亚。在平亚这里,曼娘情窦初开,但是观念传统的她,却总是有意疏远平亚,谨守礼法,矜持自重。仅仅是因为害怕那个和尚而被平亚抱了一把,就在心里默认自己是平亚的人了,可见其思想之

传统守旧到了何种地步。而后来当得知平亚病重,需要自己陪在身边的时候,温柔、善良而又有些怯懦的她果断的决定马上动身,“她心里想她必须上京,毫无疑问。......虽然坐船旅途还舒服,曼娘不在乎这个”,她要马上和自己的“意中人”共患难、生死与共。而当得知了需要自己马上嫁给平亚“冲喜”这个听起来无比荒唐透顶的请求之后,她也是没有任何犹豫的答应下来,哪怕一嫁过去很可能就意味着要守“望门寡”,哪怕自己才只有十八岁这样的豆蔻年华也在所不惜。

再次是曼娘的矛盾。其实我一直都在怀疑一个问题,“曼娘真的爱平亚吗?”青梅竹马也好,情窦初开也好,但是这些能代表真正的爱情吗?其实曼娘根本就不会去考虑这个问题,她的教育决定了她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也决定了她根本不允许有自己的主见,尤其是在爱情和婚姻方面。她认为自己是“平亚的人”,她认为自己是爱平亚的,为平亚做再多的牺牲都是值得的,但是其实一切皆源于“报恩”二字,至少某种程度上是,只是她自己都不知道而已。

不过尽管受到封建礼教的重重摧残,但是曼娘还是向读者展示了自己的不同的另一面,比如在出嫁之前她去木兰家,“感到一种不同一般的气氛,在这种气氛里,比在曾家时,觉得可以令人的行动更为自由轻松。在这个新环境里......,曼娘心里的刺激变化,几乎使她忘记了自己的处境,平亚也似乎相隔得遥远了”,再比如,曼娘“虽然生活在封建大家庭下,她却不至于像公婆曾氏夫妇一般的迂腐刻板,她是个很矛盾的人”,包括她随着木兰一起去西山别墅小住,去看被认为是伤风败俗的电影等等,都可以视为是她对封建藩篱的轻微的冲撞,她的内心世界里其实是渴望追求自由的。直至最后的最后,当日寇侵华时,连曼娘这样一个安于现状的传统女性都觉悟到了中国情形的严峻,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战争这种最惨烈的方式让曼娘迈出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步伐,只是这个代价实在是有点太大、太沉重了。

京华烟云读后感 第七篇_读《京华烟云》有感

读《京华烟云》有感

开始认识《京华烟云》是由于其电视剧的热播,我看了几集,觉得很好看,主题曲也好很好听。后来接触到更多有关于它的消息,在书店曾翻到过这本书,看了一会儿,觉得不错便买下来读读。

这本书花了几个晚上就读完了,故事是从义和团运动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主人公姚木兰从一个小姑娘变成了中年妇女。鲁迅的文章写的是这个时候人们群众的愚昧麻木,而林语堂是在歌颂中华的传统美德与面对外来者侵略时一个富贵儒商家庭的变迁故事,从而赞美保家卫国的勇士们。

《京华烟云》文字典雅平和,亦刚亦柔,揉合今古。有些留洋学者的书中夹杂着太多西洋的印记,突兀地冒出哥“翡冷翠”之类的西文;有些书故弄玄虚,情感含蓄地郁积而没有表露出来,而语言大师林语堂没有。

“关于木兰和莫愁,巴固以他高度诗般的语言告诉了辜鸿铭先生。他说:‘木兰的眼镜长长的,莫愁的眼镜圆圆的。木兰的活泼如一条小溪,莫愁的安静如一池秋水。木兰如烈酒,莫愁似果露。木兰动人如秋天的林木,莫愁的爽快如夏日的清晨。木兰的心灵常常翱翔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72755/

推荐访问:京华烟云读后感2000字 新京华烟云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