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历史朝代 > 中型高一和高二的区别

中型高一和高二的区别

时间:2018-08-12   来源:历史朝代   点击:

【www.gbppp.com--历史朝代】

中型高一和高二的区别 第一篇_2016年高一第二次月考

长丰县第一中学2015-2016年高一第二次历史月考试题卷

审核人:尹跃 组卷人:杜广民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50分)

1、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以下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为削弱相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设置处理国政的中朝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

2、《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人,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 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3、“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

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 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

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 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4、秦汉时期建立和健全了一套上下有序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奏事制度、廷议制度和监察制度。其中廷议制度规定:“国家大事皆由廷议向皇帝提出意见,由皇帝裁度或由廷议作出决定”。此规定表明秦汉时期

A中央集权制完善 B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C绝对皇权已经形成 D议会制初步确立

5、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考古发掘工作表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材料反映出的西周社

会最主要的特点是

A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B西周社会的宗法色彩浓厚

C贵族集团内部等级严格 D贵族阶层生活腐化,政治黑暗

6、下列不属于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原因的是

A公民法具有明显的狭隘性

B罗马共和国版图大,

C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活动中出现了新问题

D帝国境内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消失

7、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A肯定证据 B主张重罪轻罚 C纵容犯罪 D维护贵族利益

8、罗马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

A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B为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C为了保护私有财产 D为了扩大帝国的势力

9、当代学者顾准说:“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雅典城邦为直接民主提供的条件是

A城邦人口相对集中,互相比较熟悉 B城邦公民不从事劳动,闲暇时间多 C城邦人口较少,而且公民数量更少 D城邦政务简单,人人都有能力管理

10、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记载:公元前487年,“陶片放逐法”首次付诸实施。按该法规定,被放逐的对象是

A所有触犯法律的公民 B对民主造成威胁的公民

C有盗窃行为的平民 D伤害主人的奴隶

11、下侧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12、面对金融危机,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果英国议会因为政府在金融危机问题上的处理不当,而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内阁的选择是 A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

B要么下台,要么由首相宣布解散议会

C要么宣布解散议会,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

D要么下台,要么宣布由国王解散议会

13、有学者指出:“发生在1688年的历史事件,并不仅仅是一场普通宫廷政变,而是一场改变了英国民族历史、改变了世界进程,甚至改变了一切的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这主要是因为它

A直接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B结束了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形成 D否定君权神授,确定“议会至上”

14、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上述现象表明

A议会的权力和作用被削弱 B议会的立法权力正在丧失 C英国的政治制度正在发生变化 D内阁对议会起到了限制作用

15、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十款规定: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组织邦联;”“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纸币”。这些宪法条文体现了 A联邦制原则 B民主原则 C三权分立原则 D自由平等原则

16、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九款规定:“对于现有任何一州所认为的应准其移民或入境的人,在1808年以前,国会不得加以禁止,但可以对入境者课税,唯以每人不超过十美元为限。”这一规定

A维护了美国公民的权利

B严格限制外国人移民美国

C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体现了l787年宪法种族歧视政策

17、右下图是一幅政治讽刺漫画,标题为

“别争了,我们都一样”。以下选项与作

者观点相一致的是

A“党派精神是政府的最危险的敌人”

B“两党只是同一个钱币的正反两面”

C“如果非同一个政党一起就不能进天堂,

我宁愿永不进天堂”

D“在共和党选区,我是民主党人;在民主党选区,我是共和党人”

18、《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对议会负责

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

19、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规定:“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此规定实质上

A确立了法国最完整的法律体系 B以法律形式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 C从政治体质上否定了君主专 D反映了工业革命对法国政体的巩固

20、威廉一世皇帝被称为“骑士皇帝”,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地位高于政治家。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是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帝国已走上现代资本主义道路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21、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

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

22、马克思说:“克利斯提尼的新制度撇开了以氏族和胞族为基础的四个旧部落。代替的是一种全新的组织„„此后不再是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对立,而是奴隶

和自由民之间的对立。”材料表明“新制度”

A.扩大了雅典公民的民主权力B.保证了所有雅典人参与国家决策

C.缓和了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D.极大提高了雅典公民的参政意识

23、《海国图志》中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士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是

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及上下两院制 B法国的民主共和制及国民公会制 C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及参众两院制 D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及联邦帝国两院制 24、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说美国“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这主要源于

A.联邦制原则 B.中央集权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D.两党制原则

25、19世纪70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中型高一和高二的区别,】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二、材料题(50分)

26题:(24分)

材料一第一条 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第二条,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据绝大多数票选出”。第九条 共和国总统,非先得两院的同意,不得宣战。

材料二第十二条 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十五条 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十八条 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

(1)上述材料分别是哪年颁布的什么文件?(8分)

(2)你能分析出上述两个文件有哪些突出的不同之处吗?(6分)

中型高一和高二的区别 第二篇_高中低压电缆的区分

1KV及以下为低压电缆;

1KV~10KV为中压电缆;

10KV~35KV为高压电缆;

35~220KV为超高压电缆;

220KV以上的超高压电缆国内尚未有报道

VV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中型高一和高二的区别,】

VV22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VV22——铜芯聚氯乙烯(PVC)绝缘及护套铠装电力电缆

前一个“V”是PVC绝缘,

后一个“V”是PVC内护套,

第一个“2”表示双钢带铠装,

第二个“2”表示PVC外护套。

低压电力电缆,常见基本型号:

VV----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芯)电力电缆;

YJV---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铜芯)电力电缆。

如果是(铝芯)导体,则中间加L,即分别为VLV、YJLV;

阻燃电缆,则在前面加ZR,即ZR-VV、ZR-YJV;

耐火电缆,在前面加N(或NH),即NH-VV、NH-YJV;

无卤低烟,型号为WD-YJY,交联聚乙烯绝缘聚烯烃护套;

上面功能综合起来,有:

WDZAN-YJY-(无卤低烟)交联聚乙烯绝缘聚烯烃护套、A级阻燃耐火电力电缆。 还有:

预分支电缆,加F(或YF);

辐照交联电缆,加FZ;

橡套电缆,YQ,YZ,YC(YQW,YZW,YCW),分别对应轻型、中型、重型。

还有很多种类,如防火电缆(矿物绝缘电缆)等,一般场合用不到。

规格:

线径有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300等;

电缆有单芯与多芯多种组合,常用的是3、4、5芯,其中4、5芯分等径与不等径,即常说的4芯、5芯对应3+1与4+1或3+2,不等径电缆之N线、PE线按国家标准,如4*185+1*95或3*185+2*95。

中型高一和高二的区别 第三篇_中型高一级6897J13雪狐YC6J230-30

1、车辆报价表

2、车辆基本状况及主要参数表

海汽要求的技术配置(高一级车)

中型高一和高二的区别 第四篇_高一历史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井田”与“私田”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所有权 B、耕作方式 C、使用权 D、赋税形式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牛耕的推广 B.手工业的发展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铁器时代的到来 3、我国瓷器“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于( )

A、西汉 B、唐代 C、东汉 D、宋代【中型高一和高二的区别,】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 )

A、调动职工积极性 B、按劳分配 C、增强企业活力 D、实施“走出去”战略

5、明清时期中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是:

A粤商和徽商 B徽商和晋商 C闽商和粤商 D台商和港商

6、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 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 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①④

7、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目的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加快落实“大跃进”的方针

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问题

8、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B、抛弃“左倾错误”,实现拨乱反正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行改革开放

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A.沿海地区 B.华北地区 C.农村 D.城市

1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改革的发展方向是:

①专业化 ②商品化 ③集体化 ④现代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体制

12、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开放区 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13、经过对外开放,成为现代化的新兴都市,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是:

A.汕头 B.厦门 C.深圳 D.珠海

14下列探索时期我党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中,实践证明不正确的是:

A.中共八大的路线政策 B.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C.1958 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15、引起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有:

①西方列强的侵略 ②自然经济的解体,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有识之士的推动 ④西方文化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16、到2000年末,我国的电话使用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电话从奢侈品变成了日用品,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A.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讯工具B.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 D.中国疆域辽阔

17、中国第一部荣获国际荣誉的影片是:

A.《渔光曲》 B.《风云儿女》 C.《定军山》 D.《歌女红牡丹》

18、“第四媒介”指的是:

A.电话 B.手机 C.互联网 D.电视

19、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顺序是: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20、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A.电气化生产模式在全世界得以实现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工业革命在世界各地的扩展

21、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纽约股市暴跌 B.市场和消费的矛盾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世界市场的形成

22、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征是:

①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干预 ②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③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④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是:

A.依靠了外国资本的资助 B.科学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

C.国家政权保护了经济的发展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生产的促进作用不断加强

24、苏维埃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把大中小工业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国家

B.把农民的余粮收归国有,防止富农阶级产生

C.取消自由贸易,防止商人投机

D.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困难中战胜敌人

25、苏联的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包括:

A. 实行粮食税

B.解除了对大部分小型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事业的国有化,将这些企事业以出租的方式交给原来的业主经营,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

C.取消自由贸易

D.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以工人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为依据的按劳分配制

26、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的改革是:

A. 思想领域 B.经济体制 C.政治体制 D.军事体制

27、下列那一项不是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A.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B.人民普遍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

C.实行非军事化 D.进行社会改革,清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因素

28、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

A.雅尔塔体系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维也纳体系

29、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A.可以平等地享受风险和机遇 B.起着相同的推动作用

C.都主张实行贸易高度自由化 D.处于不同的受益地位

30、世界经济发展使中国面临严峻挑战,其中不包括:

A.区域经济集团化保护主义使中国面临竞争

B.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民族经济主要是制约

C.少数发达国家推行强权政治攻击社会主义

D.综合国力竞争取决于科技力量的竞争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二题,共20分) 31、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地理大发现前,欧洲人对生活神秘遥远的东方人民深感离奇莫测;传奇的虚幻令人惊愕:如说恒河源头的印度人吃蛇,而且能活到400岁;有些人生来只有一条腿,但行动灵巧„„甚至认为印度洋的土地上是一个由人和动物两类怪物组成的世界。

材料二:明朝万历年间(16世纪后期),西洋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拿出一幅世界地图给中国人看,这是中国人首次面临另一种崭新世界观,因为明代中国人的地图清楚标明:中国居于世界中心,由中国十五个布政使司居地图中部,四周有海环绕,海中有若干岛屿,上面写着九个蛮国名称。这些“岛国”总面积可能还不如中国一个省份大„„

材料三:直至15世纪,欧洲的世界地图也很简单:基督耶稣高高在上俯视世界,从诺亚方舟洪水退却之后,诺亚三个儿子分别居住欧、亚、非三洲成为各洲始祖。地图上用圆规画出网状,网状内有代表城市和王国的旗帜与城堡,所谓“世界”即以地中海区域为主要范围的世界。

(1) 为何当时的欧洲人会对东方有如此怪异的印象?(3分)

(2) 为何当时的中国人会坚持那样的世界观?(3分)

(3)为何欧洲人在15世纪前会绘制如此的世界地图,并坚持地中海中心的世界观?(4分)

三、问答题(共二题,20分)

33、《春天的故事》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请回答:

(1)“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中的“春天”是指?(2分)

(2) 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2分)

(3)从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分析出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局面的原因。(6分)

34、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它对各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透过亚洲金融危机等经济事件,人们看到了经济全球化的复杂性和应对不当可能产生的破坏性。尽管人们对经济全球化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争论,但有一点已为大家所公认,即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____《人民日报》 (2000年05月30日第九版)

阅读以上材料谈谈你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10分)

中型高一和高二的区别 第五篇_高中政治常识

1、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原理内容: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商品价值实现的基础。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成为商品。

知识运用:国家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追求“价廉物美”。

2、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原理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与社会劳动产品生产率成反比。单位时间的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知识运用:国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原理内容: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唯一表现形式。

知识运用:当前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是供需关系的变化。

4、价值规律的内容

原理内容: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知识运用:一分钱一分货;货真价实。

【中型高一和高二的区别,】

5、价值规律的作用

原理内容: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能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能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能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价值规律的作用概括为一点,就是使经济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优化配置,使资源得到更充分合理的利用。

知识运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

6、货币的职能

原理内容: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其他三个手段都是货币两个基本职能派生出来的。

知识运用:商店对各类商品标价;个人用人民币购物。

7、货币流通规律

原理内容: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售商品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两者的乘积即为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流通次数)成反比。 知识运用:抑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8、通货膨胀与纸币的发行

原理内容:货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如果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知识运用:人们可以改变纸币的面额。但改变不了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9、社会主义的本质

原理内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的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在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知识运用: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10、“三个有利于”标准

原理内容: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在于“是否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否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知识运用: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当前我国经济状况下是对的。

11、科学发展观

【中型高一和高二的区别,】

原理内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其目标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知识运用: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增加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资。

12、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

原理内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也符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

知识运用: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1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原理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要求。

知识运用:坚持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

1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原理内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多种多样,一切反映社会主义生产的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都可以利用。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知识运用:大力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经济。

15、市场经济一般特征

原理内容: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法制性、竞争性、开放性的特征,要树立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法制意识和开放意识。

知识运用:反对地方保护主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16、资源的有限性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原理内容:在一定时期,社会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只有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才能促进经济的最大限度的发展,计划与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

知识运用:发展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17、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原理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市场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所以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知识运用:加强宏观控制、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稳健的财政政策。

18、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原理内容: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其主要目标有: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进行调节。

知识运用:面对禽流感,国务院采取紧急措施防止禽流感扩散。

19、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原理内容: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商品交换得以进行的前提。竞争能促进优胜劣汰,促进资源和优化配置。

知识运用: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引入竞争机制。

2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

原理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价格传递信息及时协调生产和需求,通过竞争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知识运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宏观控制调控体系。

21、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原理内容: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知识运用:鼓励民营经济进入国家未禁止的社会公用事业等领域。

22、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体制

原理内容: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知识运用:优化分配体制,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23、企业是市场最重要的主体

原理内容: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是市场最重要的主体。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①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直接关系着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②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③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知识运用:区分不同的市场主体;理解企业国民经济的细胞等观点。

24、公司是企业的重要组织形式

原理内容:公司是依法设立的,由法定数额的股东所组成,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组织机构为股东大会、董事会及总经理。

知识运用:对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造。

2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原理内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依靠加强管理、提高科技水平、优化经济结构、发展规模经济来提高经济效益。

知识运用:构建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新型工业化。

26、正确处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原理内容: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必须兼顾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因此必须依法经营、保护环境、依法纳税、搞正当竞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目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利益的关系。

知识运用:黄山风景区管理部门坚持对黄山重要风景点实行轮休制。建设与保护并重。

27、企业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和出发点

原理内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才能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知识运用: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不仅是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个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28、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原理内容: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壮大国有经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知识运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意义重大。

29、如何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

原理内容:从全国来看,搞活国有企业必须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就企业来说,国企必须有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企分开、面向市场组织生产、依靠科技、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等。

知识运用: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行股份制改造。

30、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原理内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知识运用:“三农”问题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31、发展两高一优农业

原理内容:面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严峻形势,要彻底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必须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①靠政策。即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②靠科技。③靠投入。④靠产业化经营。⑤靠发展乡镇企业。⑥靠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城镇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70783/

推荐访问:中型高一 中型高一级客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