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手抄报内容 > 黄河手抄报

黄河手抄报

时间:2018-06-05   来源:手抄报内容   点击:

【www.gbppp.com--手抄报内容】

黄河手抄报 第一篇_有关黄河的手抄报

黄河为什么是母亲河

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境内的原始先民就生活、奋斗和繁衍在黄河流域。在数千里的黄河流域,由于气候温和,水文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先民们便定居在这里。中国文明初始阶段的夏、商、周三代以及后来的西汉、东汉、隋、唐、北宋等几个强大的统一王朝,其核心地区也都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反映中华民族智慧的许多古代经典文化著作,也产生于这一地区;标志古代文明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城市建设、文学艺术等也同样产生在这里。所以,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意义就在这里。

黄河名字的由来 古代的黄河,河面宽阔,水量充沛,水流清澈,那时,她的名字并不叫黄河。我国最古老的字书《说文解字》中称黄河为“河”,最古老的地理书籍《山海经》中称黄河为“河水”,《水经注》中称“上河”,《汉书·西域传》中称“中国河”,《尚书》中称“九河”,《史记》中称“大河”。到了西汉,由于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多,有人称她为“浊河”或“黄河”,但未被普遍认可,直到唐宋时期,黄河这一名称才被广泛使用。

唐宋以来的千余年历史中,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黄河的泥沙含量日渐增多,污染加剧,我们伟大的母亲“患脖了,这就给黄土高原和中原大地带来深重的灾难。我们开封首当其冲,尽管世世代代的人民群众为给母亲“治疗”,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最终还是迫使我们接受了一种不愿接受的现实,那就是“悬河”和“城摞城”。灾难有时也能转化为财富,在开发黄河旅游区的今天,“悬河”已成为举世奇观,“城摞城”也将成为探秘寻古的游览胜地。我们开封人可以骄傲地向世人宣布:“请到开封来,感受„头顶一条河,脚踩六座城‟的独特韵味!”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黄河意味着民族,意味着腾飞,意味着母亲。

我很不幸,因为在这十几年中,我未曾拜访过母亲,民族的母亲——黄河,对于一个华夏子孙来说,这是一种不孝,一种莫大的不孝。

人们都说母亲是宽宏的,母亲是无边的,虽然我未曾领略过母亲的魅力,但在梦中,在心中,母亲用她的惊涛骇浪浊流宛转,激励着我,关怀着我。

一声声浪声,将我的心飘进了母亲的怀中,母亲用她的气吞山河之势领着我前进领着我奔腾,领着我感受母亲的豪迈。人们尽情的吮吸着黄河,吮吸着母亲的乳汁,他们渴望母亲的爱抚,他们需要母亲的滋润。

文人墨客以精美绝伦,豪迈壮观的语句来形容黄河,望着日夜奔腾的黄河,望着

我心中的黄河,我太过心酸,千年不停的流动,母亲累吗?母亲微笑着告诉我,为了这个民族,为了爱她的儿女,这是一种必须,一种必须的付出,为了华夏子孙能够腾飞,为了民族精神能够延续,她必须不停的流动,不停地提醒华夏子孙能够腾飞,必须滋养这个民族。

腾飞,子孙……我眼睛湿润了,为了她爱的人们,她甘愿受到风吹日晒,甘愿受到上天的折磨,只要民族能够腾飞,为了子孙能够过的比她好,她甘愿随这一切,“只要你过的比我好。”从风中,从浪中传来一阵阵呐喊。

泪水情不自禁的在心中,在我的血液中泛滥,母亲啊!母亲你目睹这你的子女为了自我而自相残杀,为了自己的幸福甚至将魔爪伸向了您,可您却甘愿随,甘愿忍受,甘愿不辞辛苦的传扬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啊!我伟大的母亲我心爱的母亲,你让我敬佩,你让我感动,你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责任,你让我知道了我们应该腾飞,带着您的精神,您的祝福流向世界,流向辉煌,我懂了,我懂了,我深爱的母亲,我心中的黄河。擦干眼泪,将对心中黄河的爱化作一种永恒,带着母亲给予我的责任,我该起程了,我该付出了,我该道别了。

“母亲,请好好珍重,您的儿女不会让您失望,带着我的祝福,继续滋养您的儿女们吧,一路保重,保重。”

别了心中的母亲河——黄河,带着希望,带着祝福,带着必须腾飞的信念,我开始奔腾,全华夏子孙们开始了辉煌的征程

黄 河 手抄报

1、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流程5464千米,流域面积达到将近752443平方公里,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正源,源头于巴颜喀拉山脉的雅拉达泽峰,干流长度4675千米,平均流量1774.5 立方米/秒,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上、中游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 口镇,中、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旧孟津。

2、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其中渭河为黄河的最大支流。

3、神话传说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4、谚语 背起棺材过黄河 —— 连后路都准备好。不到黄河心不死 ——顽固不化 隔着黄河握手 —— 差得远 黄河的水,长江的浪—— 源远流长 黄河决了口 —— 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5、诗句 (1)、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2)、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白居易《生离别》) (3)、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 (4)、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高适《九曲词》) (5)、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王昌龄《出塞》)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李白《行路难》)

6、黄河目前出现了水土流失、泥沙淤泥、断流、用水过度,浪费严重等令人担忧的问题。 7.保护黄河的标语 (1)、保护黄河,保护中华民族的血脉 (2)、让黄河母亲与华夏儿女同在 (3)、黄河母亲再也受不起伤--保护黄河,人人有责

一、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世界第五长河,一条5464公里长的大河,在中国北方 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 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

二、黄河的表征 它不仅仅是一条大河。黄河,黄土地,皇帝,黄皮肤,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汉书.沟洫 志》就把黄河尊为百川之首:"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 为宗。"

三、黄土风成说 在久远的地质年代,在亚洲内陆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骤冷骤 热的严酷环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内陆盛行的西北气流, 经年累月地把它们吹向东方,粗砂落于蒙古高原,最细腻的粉末随风 飘落到今天甘肃、陕西、山西、青海、宁夏、河南6省。千百万年的 搬运堆积,终于形成了一个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日月山,东达 太行山的黄土高原。

四、深厚广阔的黄土层 这是一片无与伦比的黄土,它的面积广达41万平方公里,黄土 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陇东、陕西、晋西等地,黄土深达 100到200米,兰州地区更厚达300米以上。

五、六千年前的伊甸园 植物学家们研究发现,虽然黄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丰沛,但养 分的淋溶损失也较少,非常适合杨树、桦树、栎树、油松、云杉和酸 枣、黄荆条等生长。那时繁茂的植被,涵养着一个温暖多雨的伊甸园。 今天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分布着大片原始森林。地处中 原的河南省简称为"豫",显示在仓颉造字的时代,它仍是大象出没 之地。

六、历史兴盛的基础 地质学家们发现,黄土具备优良的解理性,适合开掘窑洞居住; 农学家们发现,黄土中各种矿物营养物质丰富,具有较高的天然肥力。 先民们渐渐在这片黄土地上开凿窑洞居住,种植五谷为生。5000 多年前,皇帝、炎帝的部落兴盛起来,华夏先祖的足迹踏遍了黄土地。 随后的日子里,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兴盛于此,立国800年的周朝源 起于此,而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秦帝国也勃兴于此。

七、远古时代文明的启蒙 在160多万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类活动遗址中,人们找到 了被火烧过的动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万年前的山西蓝田人类遗址中,人们找到了多处碳末堆积。 从那以后,蓝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黄河的臂湾里繁衍生息。直到6000年前,黄土地上出现了以半坡文明为代表 的母系氏族文化。 我们的祖先,就在这样一片绿野间狩猎采集,度过了华夏文明 的金色童年。

八、历史记述改造自然的功绩 这里确实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这里也难免最早被受了文明之火。 上古传说,神农氏曾教民稼穑。耐人寻味的是,神农就是炎帝,也就 是火神,他所传授的实际上是焚林垦殖。 《孟子》中记载了三皇五帝烧山林的"功绩": "当尧之时...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在诗经中,我们听到了先民们砍伐时的吟唱: "侃侃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伐木叮叮, 鸟鸣嘤嘤。"

九、黄土高原植被第一次受大损 始皇帝统一六国,大量人口随之进入关中,垦殖面积大增。与此同 时,他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寝,大肆砍伐关中山地森林,始皇三十三 年(公元前214年),蒙恬击溃匈奴,取得河套地区大片土地,随后 实行屯垦戍边,多次向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移民,每次人数多达数十万, 原本一望无际的草原变成了农耕区。

十、黄土高原森林第二次受大损 西汉时期,天下大治,中国人口激增至6000万。向西北开拓移 民成为解决人口膨胀压力的主要手段,仅汉武帝时期,就向西北边塞迁 徙了70余万人口。西汉将匈奴赶到遥远的漠北,将大片林牧区变成了 农耕区。西汉在河套开发的引黄灌溉工程,是以宁夏内蒙的贺兰山森林 和陕北森林的破坏为代价的。

十三、黄土高原森林第五次受大损 明朝重得西北,重视屯田,以便以屯养军,以军隶民。当时"屯 田普天下","而西北为最"。明初驻屯雁门、偏关长城附近时,那 里因山势峭壁拔,林木茂盛,"人鲜径行,骑不能入"。到了明中叶, 北京的高官显贵,边关将士,当地居民,群起砍伐,"百家成群,千 夫为邻,逐之不可,禁之不从"。单是每年贩运到北京的林木,就不 下百万根。

十四、黄土高原森林第六次受大损 满清入关,短短几十年休养生息,人口由8000万增至两亿。 华北、江南人满为患,于是大量流民自发涌向西北。黄土高原又一次成为破坏的重灾区,祈连山、六盘山明代以前尚有巨木参天,此时完 全成了光山秃岭。

十五、六千年后的今天森林由69%降至6% 六千年后的今天森林由69%降至6%成了名副其实的一片黄土。 黄土本身土质疏松,没有任何抗冲性,完全依靠地面植被及其根系的保 护。

黄河手抄报 第二篇_中学生黄河手抄报设计

黄河乃我们中国的第二大江,它与长江并称为中国的摇篮,因此,我要发出一声长吼:保护好黄河。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江,如今,黄河却被糟践的不成模样了,黄河河水中的泥沙多而著名于世,据统计,黄河下游每一年输沙量为16亿吨,占世界第一名,均匀含沙量每立方米约为36公斤,黄河的气势惊涛澎湃,正因如此,黄河两岸的流沙大部份都被带进大海。因此,黄河四周因土壤松软,常常闹水灾,所以,我们应治理好黄河,把黄河的洪灾压抑住,把流沙排出。黄河的泥沙和水已混合凝聚成泥浆,水已基本成为泥水状态,要完成排沙这项任务是很艰巨的,更何况,就算把泥沙排出来了,只要黄河四周还有泥沙,泥沙就会源源不断的排进黄河,直到黄河四周没有泥沙为止,因此,我们还要把土地硬化,这需要采取两个方案,第一是减慢河流的流速,使它不至于把泥沙冲进黄河;第二要在黄河四周多植树造林,起三个作用,第一可以环保,第二是起了大堤的作用,第三,可以硬化土地。另外,黄河四周的工厂应迅速搬迁到别处,以避免污染黄河水。我们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看着黄河母亲一每天的苍老,瘦削,我们心如刀绞,黄河母亲每天忍耐着人类对她的折磨,喝着人类排放的污水,吃着人类的生活垃圾,却依然为人类浇灌农田,滋润万物。我心中的黄河是凄惨的、不幸的,我相信,黄河一定能恢复她昔日的英姿,再次成为我们民民族的自豪。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我心中的黄河是气势磅礴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滚滚黄水,九曲回荡,一路奔涌,在晋陕峡谷突然收束,水面由浩大的400米,转眼间缩为50米,落差30米的夹岸深沟,疾流直下,涛走云飞。势如巨湖,倒悬倾注,一落千丈。我心中的黄河伟大而坚强。他意味着无数华夏英雄儿女,在恶权势下从不低头,为维护民族而作出贡献和奋斗。它在养育与保护中华民族的同时,还激起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以勇敢的气势和坚强的决心保卫祖国。我们应以黄河为榜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像它一样伟大坚强!我心中的黄河是危机重重的。自古以来,黄河在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灾难。它已不知多少次给黄河流域一代的居民带来洪灾。现在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黄河将会变成甚么模样呢?还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难呢?这使我忧心重重。总之,我心目中的黄河是美丽的、忘我的、奇异的我希看黄河能够走出世界,让全球的人都熟悉它,让它成为我们祖国的意味;我希看更多人学习黄河的伟大品质,并发扬光大;我更希看人类能改善黄河一带的生态环境,让黄河能够保持波涛滚滚的样子,继续为中华民族作出贡献。

黄河手抄报 第三篇_黄河,母亲河手抄报

黄河手抄报 第四篇_有关黄河——环保的手抄报

【黄河手抄报】【黄河手抄报】

黄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2000年间的

• 从1972年起黄河经常出现断流的情况。断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 1. 全球变暖。 • 2. 植物被破坏。 • 3. 灌溉方式落后。

黄河中下游流域有雷夏泽、大野 泽等大量的湖泊存在。曾记载黄

河流域“草木畅茂,禽兽繁殖”,关中 平原直到中国战国时期依然有着 “山林川谷美,天才之力多”

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黄土本身

结构松散,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四千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

相当于一年破坏耕 地五百五十万亩!

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更严重。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更多。

要合理规划利

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黄河手抄报 第五篇_黄河_母亲河手抄报

中国两弹元勋一共有23人:

1.钱三强(1913-1992) 9.黄纬禄 (1916- ) 17.任新民 (1915-)

2.钱骥 (1917-1983) 10.屠守锷 (1917- ) 18.孙家栋 (1929- )

3.姚桐斌 (1922-1968) 11钱学森 (1911-2009 ) 19.朱光亚(1924-2011 )

4.赵九章 (1907-1968) 12.周光召 (1929- ) 20.王希季 (1921- )

5.邓稼先 (1924-1986) 13.杨嘉墀 (1919-2006 ) 21.王大珩 (1915-2011 )

6.王淦昌 (1907-1998) 14.陈能宽 (1923- ) 22.于敏 (1926-)

7.彭桓武 (1915-2007 ) 15.陈芳允 (1916-2000 ) 23.郭永怀 (1909-1968)

8.程开甲 (1918- ) 16.吴自良 (1917- 2008)

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同中国科学院有关领导人, 组织联合攻关。为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重要贡献。早 在1960年,即在原子能所组织中子物理理论与实验两个研究组开展氢 弹的预研。工作,为氢弹研制作了理论准备,促成了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仅两年,就研制成了氢弹。

中国副科部学长院、特中邀国顾科问学。院于副院19 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科学院1948近年代回物国理,所历(任后清改华为大原学子物能理所系)教所授长,、北计平划研局究局院长原、子副能秘研书究长所,所长理研后究赴工法作国,巴获黎博大士学学居位里,实1946验室年和荣法获兰法西国学科院学原院子亨核利化o学德实巴验微室物从理事【黄河手抄报】

学原钱三强(1913-1992)[1] 年逝世。

黄河手抄报 第六篇_黄河,母亲河(手抄报A3)

【黄河手抄报】

诗中说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铁的臂膀”指什么?这个比

喻有什么深刻含义

对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一句,首先应该明确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黄河的由来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

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九七八年,科学考察队发现,它位于青海的腹地。在腹地上有昆仑山,颜喀拉山,布尔汉布山;山下有盆地,大片沼泽,是高山雪水形成的花海子,称为星宿海。但它还不是河源。后再经深入的查勘,又发现了三源:一是扎曲,二是约古宗列渠,三是卡日曲。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干涸,而卡日曲最长,流域面积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干涸,是黄河的正源。

黄河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

由于黄河的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河水含沙量大,河水呈黄色,所以有“浊流”之说;再者,由于它由源头到入海口弯曲大有“九曲连环”之说。

①【望洋兴叹】相传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

人称河伯。他站在黄河岸上。望着 黄河水自西向东流,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 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河伯始终不信。那人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 河伯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眼前一亮,海神微笑地欢迎他,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深有感触地对北海若说: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亲眼见到这北海,我还会以为黄河是天下无比的呢!那样,岂不被有见识的人永远笑话。”

②【鲁班修造将军柱】 桑园峡内黄河水流湍急,就在桑园峡中段黄河激流中却有一个屹立的大石。百姓称之为将军柱。传说这个将军柱是鲁班修建的。 当年鲁班周游列国时,来到桑园峡边上,为方便两岸人民的来往。鲁班把桥墩的位置选在了将军柱的这个地方。从此,鲁班早出晚归,负责施工,,半年过去了,桥墩在渐渐长高。有一天,鲁班的妻子送饭到岸边,等了一阵不见鲁班,便到岸边看个究竟,谁知她在岸边看见一个巨人站在河中,一手拿着巨石,一个手拿着铁锤在干活,他的妻子哎呀一声惊叫。鲁班一慌,一锤砸在了自己腿上。手中的石头也飞到了对岸的山上,桥也就没有建成。至今在将军柱上有一个十分光滑的石头,好像是整个人的脊背印了下去,中间则是脊柱,把石头一分为二,好像是长期靠着休息时留下的。传说这就是鲁班造桥时所留。

黄河手抄报 第七篇_黄河的流域手抄报

黄河的流域

黄河,中国古代称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仅次于长江,也是世界第五长河流。

黄河断流 长河悲歌——黄河断

流、洪水及生态问题。 断流,民族心腹之患,黄河自然断流始于1972年,主要发生在下游的山东河段。在1972~1996

年的25年间,有19年出现河干断流,平均4年3次断流。1987年后几乎连年出现断流,其断流时间不断提前,断流范围不断扩大,断流频次、历时不断增加。1995年,地处河口段的利津水文站,断流历时长达122dm,断流河长上延至河南开封市以下的陈桥村附近,长度达683km,占黄河下游(花园口以下)河道长度的80%以上。1996年,地处济南市郊的泺口水文站于2月14日就开始断流;利津水文站该年先后断流7次,历时达132dm,是有史以来黄河断流时间最早、历时最长的年份。

生态问题

黄河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污染。近年来,黄河污染加剧,已超出了黄河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不久前,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组织专家组,对黄

河水污染的状况及危害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目前黄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黄河流域每年因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15亿至156亿元。

水土流失

由于暴雨集中,植被稀疏,土壤抗蚀性差,使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黄河成为驰名世界的多泥沙河流。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64万km2,水土流失面积43.4万km2,其中严重水土流失区21.2万km2,局部水土流失区20.0万km2,轻微水土流失区2.2万km2。

该区幅员辽阔,其中2/3地面遍覆黄土,土质松软;地形破碎,坡陡沟深;气候干旱,年雨量少而蒸发量大;地势高,气温低;植被稀少,暴雨集中。不利的自然条件,加以土地利用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总量每年为16亿吨,是黄河下游洪水泥沙灾害的主要根源。

风在吼 马在叫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岗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河西山岗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呈英豪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呈英豪 端起了长枪洋枪 端起了长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51207/

推荐访问:黄河手抄报内容 黄河手抄报资料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