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历史朝代 > 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

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

时间:2018-05-31   来源:历史朝代   点击:

【www.gbppp.com--历史朝代】

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 第一篇_关于腐败现象的成因及其分析

2013-2014年第二学期《当代中国社会热点问题透视》科目考查

专业: 班级: 任课老师:

姓名: 学号: 成绩:

关于腐败现象的成因及其分析

【摘要】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腐败是各个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在我国当今的社会中,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腐败现象,对社会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在社会中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谈论。正确分析腐败现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探讨腐败现象的根源、实质,对于深人进行反腐败斗争,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论述谈对对腐败现象的认识、分析,简要提出一些对我国现阶段治理腐败现象的对策。

【关键词】 腐败、权力、自制力、对策

一、 腐败及其类型

腐败似乎是一个永远新鲜,又永远存在的社会问题。腐败在当代社会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当谈到腐败时,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腐化和腐朽。但腐败与腐化、腐朽的引申义以及当今使用的主要词义则有区别:腐化主要是指思想行为的变坏,尤其是生活上的堕落;腐朽主要指思想陈腐、生活方式堕落或制度败坏;而腐败是一种广受关注的不良社会现象。但腐化、腐朽与腐败也有内在联系,即腐化、腐朽的思想与行为,是腐败产生的基础,而腐败往往同时具有腐化、腐朽的思想行为表现。腐败是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职权谋取私利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腐败定义为:“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的利益” 。世界银行的定义与此类似,即腐败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滥用权力”。国际透明组织将腐败定义为“公共部门中官员的行为,无论是从事政治事务的官员,还是从事行政管理事务的公务员,他们通过错误地使用公众委托给他们的权力,使他们自己或亲近于他们的人不正当地、非法地富裕起来”。而权力是指特定主体强加给其他主体,比如个人、集体、民族等,使之产生压力继而产生顺从的能力。

权力与财富的交换是腐败行为的主要特点,在商人和各种职业群体中也广泛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腐败。

腐败分为公共权力型腐败和非公共权力型腐败。

公共权力型腐败主要有下列三种类型的腐败行为:

1. 党政领导机关官员的腐败,比如行政监督部门和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损

公肥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以权谋私、部门的领到行贿卖官、学术

造假、挥霍浪费、腐败堕落等等。

2. 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腐败,比如司法机关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办“人

情案”,在案件审理中收取利益等。

3. 经济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腐败,比如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之便

索取贿赂、拿取回扣等。

公共权力型腐败是目前发生率最高、影响最恶劣的腐败形式。

非公共权力型腐败目前主要表现在三种类型上:

1. 职业腐败,如一些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侵吞或挪用公款、工人工资、

非法收取或索取“红包”等。

2. 新闻腐败,如一些新闻媒体或记者为了获得高额的回报或个人利益,发

布“假新闻”和“有偿新闻”,利用新闻线索迫使其他组织或个人与其

进行金钱交易等。

3. 学术腐败,学术腐败主要发生在高等院校,比如学位的审批,项目的审

评,职称的评定等过程中发生的钱权交易或其他利益的交易等。

二、 腐败现象【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经济起飞以及不断与世界接轨的大变革时期。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在最近几年,经济发展尤为迅速。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会使得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如果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腐败现象的发生也会变得越来越频繁。近年来,人们常能看到一些关于腐败案件的报道,2013年7月8日,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受贿、滥用职权案一审宣判,刘志军被一审法院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2013年5月12日,中纪委发布消息称,国家发改

委副主任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6月8日,国务院集中公布了一批国家工作人员的任免名单,刘铁男被免职。刘铁男被媒体爆出包养多个情妇,住宅查出多个银行账号,存款高达千万;2014年6月14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荣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可以说,腐败现象在当今的中国已经是一个屡见不鲜的现象了。

三、腐败现象的根源及危害

谈到腐败问题,人们往往摇头叹息,可能会觉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腐败问题在世界上是最严重的,似乎觉得出现的这么多的腐败问题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直接的关系。纵观世界各国家和地区,新加坡和香港特区在控制腐败上做得最好,但是,在社会主义的中国,腐败其实并不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而恰恰是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不够充分、社会主义体制还不完善造成的。腐败问题从古到今,从中国到世界各国,从社会主义国家到资本主义强国均普遍存在,在国民党统治之下的旧中国也是存在着大量的腐败现象,众所周知,我们的历代的各国政府就是因为腐败才导致众多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导致了亡国。

腐败现象的出现有其社会历史根源, 又有多种多样的现实原因。大体说来有这样几以下个方面。

1. 我国曾经是一个被封建阶级统治长达两千多年的国家, 这在世界史上是

绝无仅有的。封建主义残余思想还在影响着很多人,而且,改革开放以

来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不断侵蚀着人们的思想, 因而在许多人的思想里存

在滋生腐败现象的思想基础,比如私有观念和特权思想。

2. 体制上的漏洞和机制的不健全。我国目前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都还

处于改革完善的过程中,许多新建立的制度还不成熟,有些制度还没有来

得及建立,这在客观上难免会出现制度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从而给腐败

分子以可乘之机。

3. 市场经济特性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腐败现象产生重要因素。我国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的竞争性、重利性、等特性,这既有积极的一面, 同

时也有消极的—面, 其消极的一面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对于滋生腐败现象

具有很大的诱发力。

总的来说,腐败现象是私有制的的产物,也就是说,私有制是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腐败的本质就是剥削,腐败的实质就是一种权力的蜕变或异化。

人的私欲过分膨胀,发展到贪欲的程度,就会违背公共道德,利用一切机会和手段谋求私利,会出现腐败行为就可能出现权利异化现象,将本应为公众利益服务的权力变为损害公众利益、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马克思指出:这种权力异化现象产生于分工和私有制,而这两者实际上是同一样东西,他说:“分工立即给我们提供了第一个例证,说明只要人们还处在自然形成的社会中,就是说,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的人,而不是人驾驭这种力量。”因此,只要消灭私有制以及私有观念,才能最终消灭腐败现象。

腐败对国家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古今中外,多少政党和政权由于腐败而瓦解和灭亡。 对任何一个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与统治集团来说, 腐败的最严重后果,莫过于亡党亡国。当然,对于 普通名百姓来说,也绝对是不幸的。在政治上,权力腐败破坏国家政治和法制的统一, 引发和激化社会矛盾,破坏安定团结,丑化党和政府的形象,消解党和政府的权威,蚕食统治基础,丧失政权的合法性。在经济上,权力腐败制造分配不公,刺激不正当竞争,催发经济利益的恶性冲突,以权谋私行为,直接破坏了按劳分配和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基本原则。在精神文化层面,腐败不但侵蚀腐败者的思想、灵魂、道德,而且腐蚀整个社会的精神和信仰,毒化社会风气,把人往金钱化、私欲化的道路上引。

曾经看到一个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老师问学生以后的理想是什么,学生说想要当一个贪官,因为贪官有很多钱。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哀,贪污腐败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下一代的价值观,我认为,这才是腐败问题最大的危害。

四、治理腐败的对策

1.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产生并迅速发展,与

我们的政策、法律、法规存在漏洞是密不可分的。

2. 建立完善预防机制。所谓预防机制, 是指通过采用防范措施和手段, 达到

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主要是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达到方方面面有章

【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

可循,比如严禁领导干部参与工程建设领域,建立领导干部家庭财产报

告制度等。

3. 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对腐败现象进行监督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必

须健全制度, 开展整体性全方位的监督。坚持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法

律监督、民主监督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形成立体化的监督机制。

4. 建立反腐败的专门机构。腐败行为往往涉及不同级别的政府官员,查办

起来容易受到阻挠。因此反腐败机构必须具有独立从事调查活动的权利

和自由,才能避开干扰,对腐败案件一查到底。

5. 加强的领导干部廉政教育。通过教育增强领导干部的爱国主义热情,使他

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地提高自身免疫力,抵制各种不良

思想的侵蚀,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6. 加强国际反贪合作。腐败行为是一个遍布全球的国际现象,世界各国都

是腐败行为的受害者,而预防和根除腐败是各国的责任,因此各国应当

相互合作,力求根除腐败行为。

腐败问题对我国来说是一个非常根本性的重要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或放任自流,就可能会造成亡党亡国的严重后果。令人欣喜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层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毛泽东时代就开始就不遗余力地进行轰轰烈烈的反腐败斗争,在这几十年的反腐败斗争中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使大批贪污腐败的领导干部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例如贪污受贿、为黑社会充当保护伞的文强,又如最近因涉嫌严重经济违纪问题而被双规中山市政府市长李启红。总之,反腐败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无论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加大打击力度,还是加强监督机制,都不能立竿见影,惟有坚持不懈,真抓实干,反腐败才能收到好效果。一个国家是否兴旺发达,是否充满生机和活力,并不在于有没有腐败,而在于有没有力量和勇气同腐败现象做斗争,有没有办法不断地消灭它。通过实践证明,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完善、民主和法制的健全、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总体觉悟的提高,腐败现象一定能够得到遏制并减少到最低程度。

大学生如同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拥有光明的前程,充满美好的希望,因此,我们要学会廉洁自律,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 第二篇_当前党员干部的腐败现象及其对策

当前党员干部的腐败现象及其对策

内容提要:一、我国当前腐败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一)、经济犯罪猖獗;(二)、权力运行中弄权勒索、贪赃枉法严重;(三)、违反组织人事纪律,任人唯亲;(四)、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生活腐化。二、防治腐败的对策:(一)、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二)、建立健全法律体系,依法行政;

(三)、加强监督,着力预防腐败;(四)加大惩处力度,以警示他人。

所谓腐败,就是公共权力行使者利用公共权力为个人、部门、家族、利益集团谋取经济利益并严重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其重要特征是利用职务之便牟取利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腐败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深恶痛绝的“焦点”。虽然我们党在反腐败斗争中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是反腐败斗争形势还十分严峻,它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关系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关系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和紧迫任务。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当前腐败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寻求根治腐败问题的方法。

【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

一、我国当前腐败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

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经济犯罪猖獗。

1、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工程建设领域内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和残酷,随之而来的"腐败"也日渐凸显。近年来,尽管加强了对工程建设的监管,加大了案件查处的力度,但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仍处于易发高发态势。如:陕西省宁强县交通局原局长何超、原副局长刘华斌在2008年至2010年间,利用职务便利,在工程款拨付、工程招投标等方面分别收受贿赂计人民币52万元和140万元。案发后,法院以受贿罪分别判处何超有期徒刑十年零六个月、刘华斌有期徒刑十四年。

2、金融领域的腐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重要推动力。随之而来的各种金融腐败现象也日益突出。近年来,银行大案频发,高官屡屡落马,其案发频次之高、涉案金额之巨、牵连各方之广,前所未有,不仅给银行业造成了难以弥补的资金损失,而且也严重破坏了金融秩序,影响了银行业的持续、稳健发展。

3、房地产领域上的腐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速度的迅猛发展,房地产领域腐败现象已往全国各地蔓延,且有日益恶化趋势,严重危及经济结构良性转变、社会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部分开发商不惜重金扭曲公权力的正常运行轨迹,侵吞国家财物,大肆催涨了房价,中饱了腐败官员和个人的私囊。如2011年7月19日,原杭州市副市长许迈永、苏州市副市长姜人杰利用职务之便,因巨额贪污而被处极刑。据查,近年来,高官的落马与房地产腐败有关。

(二)、权力运行中弄权勒索、贪赃枉法严重。

1、不正当占有公共资源为个人享用,包括贪污行为、挪用公款行为、侵占财物行为等,这是腐败现象的典型表现。它以腐败者拥有的公共权力作为基础,利用这种公共职位,从事以权谋私的活动。如一些村官利用职务便利,贪污挪用公款、侵占公共财物,将公款据为己有;巧立名目、扩大支出、开假票据、重复报销;白条入账,侵吞村集体资财。

2、利用经济上的好处改变人们对于地位、职位、财产方面的判断和安排,其行为的外部表现形式就是贿赂。先是贿赂,然后发展为变相送礼、大吃回扣、强拿硬要等。如梁平县某中学校长余文彬,自2007年以来,通过承包学校食堂、购买教辅资料先后多次受贿103.5万元。法院最终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6个月。

3、公共权力的“人治化”行使,体现为严重的官僚主义和特权主义。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官员们制造“官气”,集权现象、家长制现象、地方保护主义现象等普遍存在;渎职无能、擅离职守、强迫命令、任意决策等等,

构成了腐败产生的温床。如:原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程维高,插手行政事务,为他人和其子程慕阳谋利,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利用职权,对举报人郭光允进行打击报复。

(三)、违反组织人事纪律,任人唯亲。

1、买官卖官。对整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行贿受贿行为,即俗称的“买官卖官”。它把为人民服务的职务作为商品来买卖,严重地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形象及政权的巩固。如:武保安在2000年4月至2004年5月任山西省翼城县县长、县委书记期间,先后为滑国红、翟明星等28人在职务提升、工作调整等方面谋取不正当利益,29次非法收受对方人民币88.8万元。后经山西省阳泉市中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

2、选拔任用干部,任人唯亲。个别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为了使自己的亲信被任用,在选拔干部时,弄虚作假,排除他人,使亲信在看似平等的形式下,通过正常的程序和合法的形式任命,实现为小团体谋利益。如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人事劳动厅原厅长周文吉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以权谋私,在没有编制和增干指标的情况下,不经集体研究,也未经考试、考核,直接签批或授意他人办理,将15名亲属先后吸收录用为干部,并被安排在政法等要害部门。案发后,被开除其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3、拉帮结派,小圈子选人。从近年落马的贪官身上,人们经常发现“小圈子”的影子,他们为了照顾亲属、朋友、部下、同学、同乡,拉帮结派,任人唯亲,搞权钱交易,危害了党的肌体健康,影响了党的先进和纯洁。经查明,广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原副主任倪俊雄在任职期间收受41人的贿赂款,其中38人是来自茂名市公安系统的干部。同时,李天福等7人向其行贿后,都成功当上茂名市多个市、区、县的公安局局长,这些人都是倪俊雄“小圈子”里的人。

(四)、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生活腐化。

1、赌博成瘾,生活腐化。当前部分领导干部喜欢赌博,官小的小赌,官越大赌资越大。此外,他们还包养女人以调节生活。从近年来查办案件的情况来看,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自己的职权、地位和影响,一方面收受钱财为他人谋取利益,另一方面花天酒地、腐化堕落。在查办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屡屡发现有包养情妇、搞不正当男女关系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党员干部的形象

2、公款消费,公车私用。尽管经过多次整改和政府控制,但公车私用现象却愈演愈烈。如今,县处级以上领导几乎每人都配有一辆车,一般单位也都有车,而且领导们都会开车。领导自己开车好处多:游山玩水、探亲访友、接孩子等,且一切费用都不用自己掏,比买私家车划算。其实很多单位根本就不必要车,但公车私用的现象却屡禁不止。

3、作风松弛,办事拖拉。如今,中国的行政机构,可以说是人员臃肿,这也是造成腐败的一个原因。人浮于事,作风松弛,爱来不来,爱走就走,上班喝茶聊天玩电脑打牌,行政不作为,办事拖拉推诿已成痼疾。这种现象腐败的是党和国家公务人员的精神、形象,党和国家的运转机制,党和国家的行政效能。

二、防治腐败的对策

(一)、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预防腐败,教育是基础。其核心问题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拒腐防变。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首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对党员干部的信念教育、宗旨教育和党纪法规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依法施政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从根本上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其次,实施典型引路。大力发掘正面典型,宣传优秀干部的先进事例(如焦永禄、孔繁森、任长霞等),发挥榜样的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充

分发扬他们的奉献精神。再次是强化警示教育。针对当前个别党员干部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进行警示谈话,及时提醒,敲响警钟。利用新闻媒体,对被查处的腐败分子进行曝光,以进行警示教育。

(二)、建立健全法律体系,依法行政。

预防腐败,法制是保障。从当前党员干部的腐败现象可以看出,我们的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够健全,存在着一些漏洞,使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因而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加强法制建设,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强化依法行政、依制度办事,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

推进制度创新,强化事中监督,做到“以法制权”。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建立行政许可过错追究制。二是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进行全面规划,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原则、标准、程序、方法等做出严密规定。三是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完善资金转移支付制度,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加快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形成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运行机制。【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

(三)、加强监督,着力预防腐败

预防腐败,监督是关键。首先,要明确监督的重点对象、首要任务和关键环节。其次,要严格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即“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都要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第三,要认真实行政务公开制度。要党员干部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依法行政情况、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保障党员权利情况等作为监督的重点内容。第四,继续完善集体领导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信访处理、巡视、谈话和诫勉、舆论监督询问和质询等监督制度。【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

(四)加大惩处力度,以警示他人

预防腐败,惩处是警示。触犯法律必然要受到严厉的制裁,要让腐败

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 第三篇_当前领导干部违法案件的特点、原因及防控对策

全省交通运输系统

纪检监察课题调研

论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

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报送单位名称:江苏润通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人:常熟南三环监理组

当前,反腐败斗争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一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分析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新特点、新规律及深层次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作案主体多元化、家族化,违纪违法侵害的客体具有多样化、复杂化,违纪违法主观方面往往利用“合理化”、“合法化”的形式作掩饰,违纪违法客观方面的社会危害性具有隐蔽化、智能化,是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现的主要特点。分析其原因有主客观二方面,主观方面:放松自我教育,思想麻痹松懈;爱慕面子虚荣,滋生攀比心理;贪图安逸享乐,追求腐朽生活;明知故犯敛财,试图侥幸漏网。客观方面:干部的培养教育淡化,对干部的监督乏力,制度的落实不到位,预防工作凸显薄弱。遏制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对策:一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作案规律;二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发案规律;三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破案规律;四是要探索

和把握腐败案件的防范规律,第一,建立宣传教育机制;第二,建立制度防范机制;第三,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第四,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第五,建立测评预警机制;第六,理顺监督机制,保障各监督主体充分协调发挥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查办案件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一批隐藏较深的违纪违法分子被挖了出来,受到法纪的严惩,反腐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体制和市场经济转轨所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不同阶层、不同行业领域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腐败案件仍时有发生,一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和规律性特点的案件逐渐暴露出来。如何把握近年来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腐败现象脉络,做到蛇打七寸,攻其要害,有效遏制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已成为各级执纪执法机关亟待解决的课题。

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原因

人与权力、利益的结合,为什么会产生腐败?这是因为:其一,人的天性是有缺陷的,在一系列人区别于动物的高级心理活动中,有一根本特征,即占有和支配心理。这是腐败产生的根源;其二,权力本身蕴含着导致腐败的因素,权力本身具有强制性、扩张性、支配性,权力的这种本性往往与人类自身的弱点联姻,从而使双方互相强化,并诱惑人们去扩张权力。当没有外部制约或制约不力的时候,其腐败因素随时可能恶性膨胀,走向另一面;其三,高回报的利益是引发腐败的催化剂。

人类的绝大多数行为无不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腐败行为的演变过程往往循此路径发展。

(一)主观方面

1、放松自我教育,思想麻痹松懈。剖析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纵观其人生历程,不难发现,大多数领导干部在成长之初或任职之初,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政治思想是可靠的尚具有一定的党性观念,工作上勤奋敬业,积极努力。但是随着政治上的进步,地位身份发生了变化,加之长时间不注重理论学习,放松自我教育。在一些公务活动和人际交往中思想麻痹松懈。从开始的受之有愧到习以为常,从谨慎行事到肆无忌惮,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导致思想滑坡、人格蜕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恶性膨胀,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哲学。将人民交给的权力当作谋私的工具,使公共权力异化成了私有权力,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利用职权多捞钱财。

2、爱慕面子虚荣,滋生攀比心理。大凡在领导干部中有一个“领导形象”的概念,有些领导干部能把这个“形象”与党的形象紧密联系起来,而有些领导干部却把这个“形象”与个人的虚荣面子狭隘地混为一谈,往往以“看看人家”又想想自己,滋生攀比心理,造成心理天平倾斜,并从另一方面产生“武装形象”的欲望和念头,唯恐寒碜自己。甚至奉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利用权力大搞裙带关系,任人唯亲、封妻荫子,结

帮拉派,于是,着手实施“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和“千里做官为求财” 的人生信条。

3、贪图安逸享乐,追求腐朽生活。有的领导干部一旦做官掌权,便贪图安逸享乐,失衡心态造成自我补偿心理,羡慕他人灯红酒绿的“气派”转而“傍大款”,与个体老板打得火热,搞权力共享、利益分享,疯狂敛财,包养情妇,认为“天老大、我老二”,目无组织、心无群众、专横跋扈,追求腐败奢侈生活。

4、明知故犯敛财,试图侥幸漏网。在违纪违法领导干部中,多数是明知行为不轨而为之。其中的缘由就是侥幸心理作祟,有的自以为隐蔽而忘乎所以;有的以不一定能查到自己头上自我安慰;有的以“关系网”、“保护伞”撑腰而有恃无恐;有的以早已订立的攻守同盟做好自我保护准备;有的甚至东窗事发仍负隅顽抗试图侥幸过关。

(二)客观方面

1、干部的培养教育淡化。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党委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加大了力度,推进民主选举,加强任前公示,严把考察程序,增强透明度,扩大知悉面。又通过党校培训和平常组织的政治学习来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的确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但是,在他们走上领导岗位后,在继续成长过程中的培养教育却往往被忽略、被淡化,甚至把对干部成长过程中的培养完全等同于提拔重用或泛泛的学习教育。如果对领导干部重任用、轻培养,就

如同只注重栽种树苗,而不注重施肥、浇水和防病灭虫,最终就会枯萎、死亡。并且培养教育的形式不多,内容有限,效果不佳。

2、对干部的监督乏力。我们把干部的政绩纳入任期管理考核,往往在理解上偏重于“只讲收获、不看耕耘”。其实,看一个领导干部的政绩,其创造政绩的过程也是很重要的。忽略了过程,也就相应弱化了环节中的监督,一级管理一级,一级监督一级的两个作用显得失调。于是,造成拉关系、浮夸、搞假政绩的现象滋生,腐败的温床随之应运而生。对一把手的监督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3、制度的落实不到位。这些年有关党风廉政建设以及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违纪违法的制度应该说不少,某些违纪违法的干部对相关制度也是了解知悉的,关键在于落实上缺乏力度,存在“死角”,制度形同虚设,导致干部首先不遵守制度而滑向违纪违法的深渊。

4、预防工作凸显薄弱。预防腐败工作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工作职能、职责尚未健全落实,惩防体系的建设工作还存在不够主动和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等。

遏制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对策

当前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有其特殊性,要切实有效地遏制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一方面要从源头上机制上加大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预防腐败的长效

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 第四篇_腐败的形成原因

腐败的形成原因

微观分析

从人类的基本矛盾上看,人类的基本矛盾是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与满足欲望的条件的有限性的矛盾。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可以说,腐败是人类欲望的发展与延伸。

从人类的基本属性上看,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的基本属性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人具有动物、政治、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属性,简单的界定人类的属性是不可能的。自然人也好,政治人也好,文化人也好,社会人也好,经济人也好,无论人们以哪一种角色出现在社会生活领域,其活动行为都恢复从生命意志支配。人们的行为不可能只出现理想的好结果,更多的时候可能是好坏并存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性中包含了导致腐败的因素。

从人类的组织体系上看,现代社会是一个普遍存在组织的总体。有组织就有组织制度,组织制度的设计不一定尽善尽美,其运行的结果也不一定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组织成员也不一定完全遵守组织纪律或行为准则。大量事实证明,腐败现象即使个人的具体行为,也是组织变异的结果。

宏观分析

唯利是图和金钱至上的腐朽道德观导致腐败现象丛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的原则,以及其他一些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的充分显示,对领导干部的道德观客观地存在着消极影响,并使一些领导干部的道德观在不白费之中潜移默化,发现思想的蜕变,道德的堕落、价值观的扭曲,而这种道德的堕落与虚无导致价值取向的实惠化、本位化,一切围绕自身的实利作取舍,漠视道德规范的限制,放任自流,滥用职权,最后陷于腐败。具体表现在:受经济利益和急功近利之心的驱动,浮夸和弄虚作假之风蔓延成灾,封建残余的影响,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特别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社会分配不公使一些党员干部心理失衡,特别是党政机关干部的收入普遍较低。

政治方面:首先权力过于集中于个人或少数人手里,多数办事的人无权决定,少数有权的人负担过重,必然造成官僚主义。高度集权的治理模式是产生我国特有官僚主义的总跟,也是产生权力腐败的制度性原因。政治发展规律表明,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发生腐败。其次,官员选用的单向性。政治权力是佛廉洁地运行,除了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就主要取决于官员本身。当前之所以出现许多腐败官员,原因之一就在于干部制度有问题,官员的选用是自上而下的单向性选择。第三,决策系统的封闭性。当前出现的吏治腐败问题,除了个人腐化堕落因素,最根本的原因是封闭性的人是决策。一些地方在选用干部工作中存在选拔不准任用不当的现象,使得一些素质不高的人得到提拔或重用,还有一些有才无德的小人或无才无德的庸人位居高位,甚至一些早有劣迹的人“边腐边升”。第四,监督乏力。政治权力机构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应有的权威,缺乏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法律保障和通常的监督渠道,又权力监督意识淡薄,群总监督苍白无力。第五,没有有效的惩治标准。“关系”和“人情”这些非制度性因素介入,进一步加大了反腐败的制度。

经济方面:一,权力过于介入市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参与市场的利益主体,为了获得项目、资金、配额以及其他重要生产资料,就不惜使用送礼、行贿、美色引诱等不法手段,而那些在政府部门握有实权的党员领导干部就成为进攻的重要目标。二,经济管理体制的缺陷。据浙江省纪检监察机关调查,前几

年党政干部中的经济违法违纪案件中有70%左右与价格双轨制条件下不规范的交易行为有关。此外,在新的改革措施出台的时候,缺乏必要可行的监管措施,也是腐败问题发生的重要因素。如房地产批租、股票发行、住房制度改革等,都曾出现过以权谋私的种种投机行为。三,腐败行为的高收益是导致腐败现象的最大诱因,以及腐败行为的风险性不高是他们甘于铤而走险。

法律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处在发展完善的进程中。目前与法治、预防职务犯罪密切相关的法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现存的某些法律制度也存在不完备或脱离实际,难以操作的情况。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以权压法、以权抗法、以言代法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多年来,缺乏对权力在政治上、法律上的制约和规范。

文化和社会方面:一,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礼仪变异的红包文化为腐败打开了另一道大门。此外,像表里不一的双重人格,精于表演的戏剧性格,当官发财的价值取向,根深蒂固的特权思想等也促使腐败从民间登上官场。二,注重关系的人情社会,不守规则的低信用社会等。

腐败解决方法

治理腐败,犹如中医治病,既要治标,更要治本。“物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反腐败重在治本抓源头,主要是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下面针对腐败的原因分别做出举措。

政治领域:重在树立正确地权力观,建立建全防止权力滥用的有效机制。一,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是防止权力异化、避免腐败行为的基础和前提。“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领导干部都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政绩,做到凡是为民造福的事情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凡是损害广大群众利益的事情就坚决不办。”只要我们坚决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些要求去做,就一定能够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二,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才能使权力在既定的轨道上运行,防止权力的异化和腐败现象的发生。三,必须对监督的重点对象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健全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述廉评廉考廉制度、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制度化等。

经济领域:重在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建立健全防止违法和违背商业道德行为的有效机制。首要的是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其根本点是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把为人民服务视为人生最有价值的事业,这样才能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尊重权力的公共性,从根本上拒绝腐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二要健全市场运行机制,三要建立健全权力的市场失灵机制。

法律领域:

(一) 法制化是廉政建设的必由之路。基本要求:有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比较

健全的廉政建设法律体系。

(二) 有一套依法建立的比较完善的体制和机制,保证权力的授予和运行受到

必要的监督制约。

(三) 建立健全有足够权能的执纪执法机构,并保障其保廉惩腐的职能不受随

意干预。

(四) 能够及时揭露并依法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

必究。

(五) 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国家工作人员廉洁从政的素质和公

民依法监督的自觉性。

文化和社会领域:重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群众观,建立健全崇廉鄙贪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反腐倡廉的有效机制。一, 应积极挖掘廉政文化资源,倡导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承接、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廉政文化,让廉洁现场理念深入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的整体效能,进一步扩大廉政文化的覆盖面、影响面、教育面,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领导干部应进一步端正从政理念,正确对待环境,努力从自己做起,顶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守得住气节,展现出廉洁从政的崭新风貌。二,社会上,其着力点在于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基础在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健全干部服务群众、群众有效监督的有效机制。社会和谐是预防腐败的基础。健全广泛的社会监督机制,要重视人民群众的参与性,鼓励和支持群众揭发举报腐败问题。只要把干部的行为严格地控制在广大人民群众的视野之内、监督之下,就能够帮助干部有效地预防腐败。

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 第五篇_浅析干部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

浅谈干部腐败问题存在的原因与防治

2011春行管本科曲波

近期,不时会有某某官员被双规调查的新闻,不禁让我联想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国家需要建设,可那时的官员却有比较高的价值观,他们政治清明,认为最能体现他们价值的不是权力的大小,不是钱财的多少,而是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足。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强盛了,人民富裕了,反而一些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在利益诱惑面前却出现了“立不稳、站不正”的情况,在人生观、道德观、廉耻观上发生了扭曲和蜕变,最终走上贪污腐败的道路。一些党员干部还在实践过程中或打着科学发展观的旗号,或抱着对科学发展观的歪曲理解,出现不切实际盲目投资、贪大求洋铺张浪费、虚报浮夸欺上瞒下、作表面文章搞政绩工程以至最终走上腐败道路等一系列问题。而科学发展观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对此方面的约束显得缺乏可操作性。因此,腐败现象防治研究可以作为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有力补充,努力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层面上探索防治腐败的有效途径,从而使广大党员干部远离腐败思想侵蚀,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提出的要求。防治腐败的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谐社会是实现人际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社会。腐败防治建设能够有效制约腐败的发生,有利于营造和谐社会氛围、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从而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

一、中国干部腐败问题的现状

2006年以来,腐败现象在我国呈现出级别越来越高、涉案金额越来越大、群蛀现象日益严重的三大发展趋势。2009年仍在延续这种趋势,但也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腐败主体向基层渗透,从级别来看主要集中在科级干部层面上。由于这部分干部与基层民众直接接触,故其影响的恶劣程度比级别更高的干部更甚,基层民众对其腐败的感受也更为深切。如,住房超过300平方米的许昌霸陵公园主任赵某(科级干部),在景区内违规建设个人住房和用车超标,在年中一度成为网上的热点新闻,被网民称为“许昌最牛科级干部”。

其次,与此相关,沿海地区干部队伍,特别是年轻干部中的腐败现象比内地突出。由于科级干部年龄较小,故而一时间“年轻干部成为腐败高发群体”的问题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这一现象除了表明沿海地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应注意政治文明的建设,保持干部队伍的廉洁外,还说明建设年轻干部队伍和完善用人制度的重要性。

第三,由于执法行为的偏差,出现多起群体性突发事件。典型的有湖北的“1·7天门事件”和“6·17石首事件”。虽然两起事件最后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有关责任人受到了追究,但是它们的发生给我们的基层组织以极大的警示,即群众的事无小事,必须认真对待。 第四,一些领域的腐败行为和潜规则未绝,另一些领域(如高校)的腐败浮出水面。2009年曝光的胡士泰等4人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力拓门”,使人们看到企业反商业贿赂斗争的长期性。而曝出的广东湛江师范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郭泽深在学校基建、财务等方面涉嫌经济问题,被宣布实施刑事拘留,武汉大学副校长受贿被拘,以及复旦大学同门师兄弟相互抄袭的学术丑闻更是令人震惊。这些年高校日趋行政化,使在行政领域内的腐败现象也在被视为“一片净土”的大学中出现。媒体列举的高校落马领导长长的名录,加上不间断的剽窃之类的学术腐败丑闻,使高校廉政建设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 第五,不正之风依然未绝。2009年的不正之风除了媒体披露的动用公款盖干部别墅外,还有斥巨款“上学”镀金。如,10月26日至11月21日,四川雅安名山县以“有些干部思维方式太落后”为由耗资100多万元选派了100名领导干部分两批前往清华大学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研修。对于西部地区一个并不富裕的县城来讲,百余万元的支出不是一个小数目。

第六,司法腐败依然严重。年中重庆打黑中暴露出的司法机关人员与黑恶势力的勾结状态令人吃惊。在这一行动中,截至10月28日共有2954名涉黑人员被缉拿归案,司法局原局长文强等10名厅局级官员(其中多为司法人员)落马。它清楚地展现出近些年来,在一些地区黑恶势力渗透到我们的一些部门中,腐蚀拉拢党员干部,使之成为他们的保护伞的严重状态。

第七,官员八小时之外行为的监督仍然存在漏洞。2009年5月邓玉矫刺死官员案引人瞩目。该案显现出部分干部的无耻和堕落,后者在受到社会舆论一致唾弃的同时,也让社会看到对官员八小时以外行为的约束和监督问题。

二、干部腐败问题存在的原因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49660/

推荐访问:领导干部贪污腐败原因 领导干部腐败的防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