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历史朝代 > 历史保护

历史保护

时间:2018-05-08   来源:历史朝代   点击:

【www.gbppp.com--历史朝代】

历史保护 第一篇_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保护

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保护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很多历史文化遗产的存在都或多或少地遭遇到了一定的威胁,如何在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就城镇化与文化遗产;南京老城历史街区的现状;夫子庙的“伪文化”;评事街的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做了阐述。

关键词:城镇化;文化遗产;伪文化;老城历史街区的现状;文化遗产保护 前言: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有历史价值文化内蕴的古城镇、老街区、旧建筑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城市在大规模建设过程中,盲目改建扩建,导致有些具有文化底蕴的历史遗产被拆除,城市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传统遭到破坏;在旧城改造新城建设中,缺乏体制的规范与约束,往往缺乏“群言堂”而成为“一言堂”,既缺乏前期周密的调查,又缺少专家科学的论证;文化名城的历史街区、古老建筑,常常成为缺乏文化意识历史精神的城市规划建设的障碍,甚至认为这些残破的城镇、街区、建筑有碍于城市的发展规划。在城市的改建复建中,往往形成了城市建设难以恢复的败笔,甚至出现将真文物拆除建造假文物的境况;建筑设计缺少文化内涵·····诸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遭到破坏,不仅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古城古镇难以得到保护,甚至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也普遍存在着历史文化名城的危机与困境。

正文:历史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中保护城市文化遗产作为城乡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是一个具有深远历史的大国,保护城市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是历史文化发展的载体,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留下自己的痕迹,如今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极大的改变着城市的面貌。然而,城市的建设会忽略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就显得迫在眉睫。

针对我们调查,分四个方面,主要探讨夫子庙的伪文化现象以及老城南评事街在各种利益博弈下的文化传承保护问题。

一、城镇化与文化遗产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都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 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从经济结构变迁看,城镇化过程也就是农业活动逐步向非农业活动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从社会结构变迁看,城镇化是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人口以及城镇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从空间结构变迁看,城镇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镇地区聚集以及聚集后的再分散过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启了中国具有现代化意义的工业化道路,也揭开了现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序幕。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国家以及地方政府都将推进城市化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予以实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我国现在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城市化率每年增长幅度约1%,2011年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1%。

我国有相当数量的文化遗产,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空间格局表现出明显的组团状特征,大致可以分为北京及周边、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西南地区四大板块,这些遗产分布地区多为自古以来适宜人口居住的地区,甚至是现如今的人口密集区。城市最重要的文化遗产是城市遗存的建筑物,这些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历史的缩影,也是民

族精神的象征。这就把文化遗产与城镇化的协调问题摆上历史的舞台,文化遗产需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占有大量的土地,且因为保护问题导致的商业和生活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但同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要求城市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商业服务能够跟上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的加剧了城市人口,土地,资源,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矛盾,给文化遗产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因此,如何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好文化遗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南京老城历史街区的现状 南京老城南是位于明城墙以内部分,北至秦淮河中支,以门东、门西、夫子庙、南捕厅地区为核心,总面积约5.56平方公里。区内有多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夫子庙等会、秦淮河八绝、花鸟虫市场等重要历史文化资源,是南京历史最为悠久、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区域之一,是南京的“城市之根”,历史上是南京商业及居住最为发达的地区。先进综合来看,由于老城能够提供更加完善搞笑的服务体系,更多的就业机会,加上市民则聚的心理惯性,老城仍然是南京目前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虽然历史给了老城区极其大的吸引力,但是老城越来越多的问题让人难以忽视。人口和密度方面,南京老城城墙范围内居住半年以上的总人口占主城人口的一半,是人口和建筑高度密集的地区。老城的各项人均用地指标不仅远远低于国家城市建设用地标准,而且也低于现今主城的平均水平。交通方面,老城人口、功能和建设的集聚,使得交通需求不断增长,老城面临日趋严重的交通压力,一是随着新区建设加快,老城、新区通道上高峰小时交通量增长幅度较大,老城与外围片区高峰期潮汐式交通逐渐加剧,二是老城内部道路和停车设施不能满足要求,而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建设,老城的主次干道已经基本形成,且大部分地区已经实施改造,地面交通设施的增长空间已经有限。传统民居的改造方面,从住区更新的角度来看,虽然南京老城的大部分主区已经经过了一轮改造,但是由于老城改造和更新并未采用整体规划建设的方式,从而使得剩下的尚未改造的主区目前基本都是十分难啃的“骨头”。同时,这些改造难度大的地区,大部分又涉及传统居民区的保护问题,如门东、门西、南捕厅地区,他们的规模虽然在老城中有限,但却是南京老城传统民居仅剩的代表。如何在改善这些地区居民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的同时,保护、延续或者再现传统民居的特色是必须妥善区里的问题。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通过市场的调节和政府的积极引导使得老城的保护与更新能够运作成功,更是面临的难题。

三、文化保护中的"伪文化"

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伪文化”的存在。所谓“伪文化”即借“弘扬文化遗产”之名,大搞假冒伪劣文物,实质反映了一种以“政绩”和“金钱”开道的虚伪文化现象。例如南京的夫子庙。之所以称南京夫子庙为“伪文化”,主要是因为从外观上看,夫子庙的建筑很有古代的江南气息,但走进去就会发现里面全是现代的东西。现在的夫子庙早已被各种广告牌、酒楼等包围,到处都泛着浓浓的商业气息。而那些例如大成殿、瞻园、江南贡院、李香君故居、王谢故居等最能反映秦淮历史文化遗存的景点早已被周围的商业气氛所淹没。故称其为“伪文化”。

在一次调查中,问及夫子庙给人的第一印象时,15人中有6人选择了“孔庙”,选择商业小吃、综合的分别是6人、3人。在年纪大些的人印象里,夫子庙是文化,它本来是以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命名的,其中又有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贡院,徜徉其间,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但是在年轻人的印象里,夫子庙就是小吃街,是卖衣服的地方。由此可见,有很多游客不知道夫子庙是“孔庙”,是历史上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庙宇,其全称是“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庙”,简称“文庙”,又因孔子被世人尊称为“孔夫子”,故俗称“夫子庙”。现在的夫子庙的文化已被商业气息所掩盖,这是对其文化价值的贬低。

在全国十大最名副其实,十大最名不副实的经典的评选中,据说南京夫子庙成为后者中的第一名。的确南京夫子庙在外地游人中知名度很大,已成为南京的名片与代表性景点,成为外地游人必游之处。游客们对夫子庙的期望很大,但实际游过它时失望也很大,主要原因是没有达到心目中的夫子庙、秦淮河的标准,而他们心目中的夫子庙、秦淮河的美好印象又是从数目繁多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得来的。之前人们从古代文学作品里感受到的夫子庙、秦淮河,是给予他们极大文化冲击与期待的景点,而游过后他们最感到失望的也是因为这里的文化并没有达到他们心目中的标准,甚至差得还很多!那又是什么造成了今日夫子庙、秦淮河的文化景观让人如此失望的呢?那就是过份的商业化!现在的夫子庙只是一条商业街,毫无特色可言。

那么夫子庙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定位呢?在南京人看来,夫子庙应该是个雅俗共赏之地。理由是自古以来,夫子庙就有“两面性”。以文德桥为界,一面是尚儒之地,一面是歌舞升平,这就是南京夫子庙的特色,所以现在也应朝着这方面发展。但是在外地游客的观念中,夫子庙应以文化为主。他们认为夫子庙作为南京有名的景点,来南京就是看夫子庙的古代文化,但是现在夫子庙的景点全淹没在衣服和吃饭之间,所以南京应把夫子庙打造成古代的风格,不管是商业还是小吃,都要融进历史的因素,走入其中,让外地游客感受到古文化氛围。

四、评事街文化遗产保护 评事街,是古城南京有着千余年历史的一条老街,曾是南京历史上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它位于南京城南,北至笪桥市,南至升州路,狭狭长长,与其说是街不如说是巷。无论是街是巷,评事街以其深厚的底蕴,在南京文化地理历史上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评事街中多以二层老式木房为主,现在多数的一楼经过改造成了门面房,做起了小生意,门面虽小却样样俱全,卖着各式小玩艺小食品的小摊占着两侧路牙,老人与赋闲的人三三两两地在路边聊着天,来往于这样的小巷中,你很难感受得到外面都市里的繁华与喧嚣。老街两侧多是纵深的小巷,走进去,是相连着的过道与天井,交错着,将十几户人家连成了片。

在评事街靠近升州路的这头,有一条可能是南京目前最窄的巷子了:老坊巷,不足一米的通道仅容一个人通过,不知道的人是不敢进去的,怕是一条死胡同。巷内的门户,多是青石台阶上的老式木门,住户多喜欢在屋外种上一两种绿色植物,小巷极为幽静。评事街的南段万寿宫,是城南一座很有名的建筑,为祝贺西太后寿辰而兴建的。

上世纪30年代以后,评事街人气很旺,先后有几家晚报的报馆设在评事街一带,一些著名报人、学者常在此出没,抗战前有张恨水,胜利后有卢前、张慧剑等人。

综上所述,可见评事街的文化价值是很高的。然而城镇化使旧日评事街里的那种凝缩了明、清、民国时期的井市文化将不复存在;那种民族混居的和谐文化不复存在;那种寄予世外而不灭其志特殊街巷文化也不复存在了。这是对评事街文化价值的破坏。

目前对评事街的改造遇到的几个问题有如下几个应对政策:

4.1、原住民的去留

原住民的去留问题是针对历史街区与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出的。对此,专家认为:“原住民是历史街区的一种文化,若完全迁出,历史街区就少了韵味,原住民是发展旅游和商业的根本”,所以应当适当保留。老城南旧城改造中规划混合多元的功能,结合老城南独特的传统风貌,发展特色商业、居住和旅游等,保留部分原住民,提高老城南活力。

4.2、肌理尺度的重构

所谓城市肌理,是指城市的特征,与其他城市的差异,包括形态、地质、功能等方面。具体而言,包含了城市的形态,质感色彩,路网形态,街区尺度,建筑尺度,组合方式等方面。从宏观尺度,是建筑的平面形态;从微观尺度,是空间环境场所。城市肌理的演化受到自然、经济、政策三方面的共同影响。

改造老城南,要让历史与现在融合,所以要重构肌理尺度。《名城保护机制保障》中明确指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应确立‘整体保护、有机更新、政府主导、慎用市场’的方针,采用小规模、渐进式、院落单元修缮的有机更新方式,不得大拆大建。”

老城南更新改造中对传统街巷、历史建筑、名人故居以及非物质文化实行“全面保护、应保尽保”,放弃了资金“就地平衡”的旧模式,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市传统的尺度和肌理,对街巷体系进行保留、恢复,不满足需求的向地下要空间,已拆空的片区将按传统肌理恢复,以保护为主。民国建筑、五十年代的老厂房和八十年代的居民楼和谐共存,老城南的街巷尺 度和高度、院落边界不变,在置换功能过程中传承老城区的肌理和尺度,保护和展示城市格局。 4.3、制度保障

为了进一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政府不断地健全与完善各种文化保护制度。先后制定了《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等相关规定,并 成 立 南 京 历 史 文 化 名 城 保 护专 家 委 员会。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的《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中的第三章就是“老城格局和城市风貌的保护”;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中指出“确需在重要建筑或者风貌区保护范围内进行新建、扩建、改建活动的,应当依照城市规划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前款规定的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应当在高度、体量、立面、材料、色彩等方面与原有建筑的空间格局、景观特征、周边环境相协调,不得破坏风貌区的历史文化风貌。”等相关内容都体现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重视。此外,还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例如结合南京实际,探索制定《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施暂行办法》;制定行动计划,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阶段性目标编制年度保护整治计划,并组织实施;加强公众参与,历史文化保护项目实行专家领衔制度,对批准的实施方案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等。

五、结语

城市化的发展对旧城来说是个挑战,如若改造旧城就是采取“全部拆除,重新建设”的的方法,那么旧城所拥有的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就会被破坏、摧毁,使其失去自身独特的魅力。另外,对于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保留其文化价值,不应该让商业气息掩盖其文化氛围,成为像夫子庙那种“外穿古装,内穿洋装”的“伪文化”。老城南作为南京有名的文化遗产,需要被保护和传承,为保护历史文化,改善人居环境,我们应该汲取成功的经验,依照保护条例相关内容,科学地改造,让城市更美好。别让历史文化名城在我们的手中沦落与颓败,应该将我们祖宗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王丽丽·南京老城南旧城更新的博弈与启示

薛伟·旧城更新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及对策

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

仇保兴·城市化过程中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南京老城区原住民也是文化,应适量保留·城市在线新闻网

赵立孟·游客反映南京夫子庙景区文化气息不足·江苏新闻广播网

周岚,童本勤·现代化进程中的南京老城保护与更新·现代城市研究

历史保护 第二篇_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城市规划要从城市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正确处理城市建设发展当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因而城市规划就成为政府用于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在《大英百科全书》里面查城市规划这个词条,它说“这是一个政府行为”,所以通过城市规划进行宏观调控现在成为共识。

把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作为城市发展战略性的规划加以研究

在城市总体规划里面,把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作为城市发展一项战略性的规划加以研究,并且把它跟旧区改建、新区开发、土地利用、各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专项规划结合在一起,加以统筹兼顾、协调一致和贯彻实施。

把城市建设集中在恢复改造和发展生产上

我来北京工作今年整六十年,北京是怎么样从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走过来,发展起来的。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起了什么样的指导作用,还是有不少体会的。

新中国成立后,直到现在,北京市编制和上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城市总体规划,前后一共有六次,正式上报的,其中五十年有三次。一次是1953年12月,第二次是1958年6月份上报的。然后上报以后八月份北戴河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做出了人民公社化决议,这都变了,整个是共产主义不是遥远的事情了。人民公社化,大地园林化,当时提出来北京的旧城要有40%的绿地,近郊区的石景山要有60%的绿地有大地园林化。老师我们头脑非常热了,我们研究到共产主义这个规划指标怎么定?

可是在五十年代,建国以后不久,当时拿1953年的规划来讲,最早的统一上报的,它是在主要把城市建设集中在恢复改造和发展生产上。过去是一个消费城市,一穷二白,北京没有像样的现代工业,当时1949年时候城市是破破烂烂的。所以主要的当时第一位是恢复发展生产力,那么在这个总体规划里面指导方针是为生产服务,为中央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作为一个指导方针。

确定城市性质,当时定为全国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大工业城市,后来改为现代化工业基地。后来在改革开放以后,有些东西提出来,好像认为当时“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这样一个口号是错误的。如果不发展生产,不发展工业,现在就不会造成那么严重的污染了,可是在刚解放时,大家都知道,那个时候受帝国主义的封锁,前方还在打仗,全国还没有完全解放,不久又是抗美援朝,应该十分困难,可是城市破破烂烂的,得整顿,得整治,得发展生产,当时北京有三十万的失业和半失业的居民要救济,所以怎么办?那是大搞环境整治挖一些臭水沟,修水道和马路,以工代赈这么过来的,可是发展重工业也是错误的,造成了本地环境污染。

当时,一个新的政权诞生,我们怎么巩固这个政权,怎么巩固国防,不发展重工业行吗?整个经济能带动起来吗?就必须历史地看问题,不能拿今天的观点看过去,评论这个是那个非。我们也是经过几十年来体会出来的,当时我们学习了苏联,当然也有一些地方是需要总结经验教训的。那是1955年请一个苏联专家组到北京来,那个时候我被调到这个都市规划委员会,跟苏联专家一起帮助我们编制总体规划。

【历史保护】

国家对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视

当时说国家对历史文化保护重视不重视?当然重视,不重视怎么能够和平解放呢?但是对于保护历史文化,重要意义有多重要当时就很难说,因为那个时候跟今天这个认识差距很大了,拿城墙来说,当时城墙是一种标志(说明历史的古城,在今天看来意义非常重要,甚至有人提出“世界意义”,很多像巴黎、伦敦很多城墙都拆了,现在西安几个城市还是完整的保留下来了。)特别是在文革时候,一直到1970年基本上都拆完了,非常可惜的。但是当时有一种观点,就是说城墙是政治斗争压迫工具,是防止人们造反的。一些战士在部队里面说到城墙,一致认为应该拆掉,因为很多的战友在打天津或者其他的一些城市,牺牲在城墙

上。这个应该拆掉,当时和现在的感情都不一样。

现在我们认识到它是一个文物价值,还有什么世界意义,可是当时北京的刚才讲了,首先第一位是发展生产,当时对历史文化的意义,特别是学术上的一些意义,不可能认识清楚,在当时条件下,所以提出个原则,就是说当然历史文化要保护,城市也要发展,当时怎么提法?在改建和扩建首都时,既要保护和发展,发展它合乎人们需要的风格和优点,又要打破旧的格局所给予我们的限制和束缚,使它成为适应集体主义生活方式的社会主义城市。这个原则,这个指导思想就是说,保护历史文化重要,城市发展也重要,可是当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你保护历史文化就要服从党建建设需要,它认为城墙是束缚了城市发展。

在这样一个指导思想下面,一些文物古迹包括城墙,还有一个大家可能不知道。就是在天安门前面长安街,天安门的西边和东边各有三座门,原来是街比较窄,后来改宽了,就成了一个左安右门和左安左门,这三个门在一次人民代表会议上做出决议要求拆掉,为什么?当时交通流量越来越大,大家知道解放以后的东郊工业已经发展起来了,西郊的一些行政单位、机关,特别是住宅大部分都在西郊,所以东西的交通越来越大,那么长安街当时没有那么宽,那么你这个交通流量往往交通事故什么频繁发生,因此人们在代表会上做出决议把它拆了。

还有一个岔口很明显,就是西直门,出西直门就要先出城,出了城了以后,沿这城墙外面还有一圈铁路,过了铁路还有护城河,护城河就有那么一个小木桥,所以每年我来的时候一到西直门,到颐和园那是挤的不得了,几乎天天都有交通事故,后来没有办法了,它开一个豁口,一个豁口不够,将来这个城门楼这边再开一个豁口,到最后交通还不行,只好把城门楼拆掉了。

所以当时的情况就是在有一些历史文物拆掉了,因为有这么一个现实矛盾,所以虽然很可惜,还是有一些牌楼和重要的城门都拆了,其实在今天看来,完全可以保留下来的,我们也曾经做过很多种方案,部分拆除的,全部拆除的,全部再利用的。我们曾经考虑在城墙上面,能否走电车。我们都做过方案,可是一个是没钱,后来到文革修地铁,地铁当时是战备工程,把整个的城墙给拆了,原来有的破的城墙,墙皮被附近老百姓拿去垒厨房什么,都成了黄土一堆一堆的,特别是外层,破破烂烂的。到1970年差不多都拆完,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在建设和改造当中取得的成绩

另外一方面,当时在建设和改造当中,也确实在故宫、天坛、皇城一些重要文物古建筑保护上取得很大的成绩,而且对天安门广场三次改建扩建,东西长安街,原来很窄,后来不断的扩充是向南扩展,有的是向北扩建,扩建了好几次。另外北海大桥建了一些改建工程,特别是中轴线,7.8公里,从永定门到钟楼,在规划里面向南北延伸,从南一直延伸到南苑,北边就到现在叫奥运公园,这些方面都赋有创造性一些贡献,就是说应该讲在历史文物保护方面,我们这六十年来还是取得很大成绩的,当然这其中有种种的原因,以及认识上的一些原因,有些是拆掉了,但是十年文革,这个历史文物造到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连中山公园音乐堂的一个台、一架钢琴都给砸了。另外特别是在大规模建设当中,修路、建地铁,大量的历史文物造到建设性的破坏,因为建设造成了破坏的后果。

改革开放后,提高了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重要性认识

这是一张1982年北京城的一个文物古迹的保护规划图。在改革开放以后,经过总结经验教训,拨乱反正,提高了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重要性认识,在城市总体规划里面,首次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过去叫旧城改建。皇帝呆的地方,现在成为人们的首都,当然就要改建了,在这次总体规划里面就提出了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首先提出这个新的理念,把它提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高度。同时那个时候提出要成片保护高质量的四合院,相信西四北边、北罗鼓巷那一片,都是过去一些大官们的四合院,是带花园的,保护的相当的完整,想成片的保护下来。

并且提出从整体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区县一级,第二是北京市一级,第三级是国家级的。还提出一些重要的保护要求。比如说保护这个纵轴线,包括这个城廓呈凸字形。要重点保护皇城,要重点保护历史的水系,从玉泉山下来以后,进了德胜门,然后什刹海,到了北海、中海、南海,然后到护城河,一直到下游。还要保护棋盘式的道路网骨架,以及胡同四合院的民居。我们城市的空间形态,北京城市它是大片的四合院,有几个高点,几个城楼,王府、故宫几个皇家建筑,特别是景山在中间,一个城市有空间形态,比较平坦很开阔的一个城市空间形态。不是说现在,旧城里面已经有好几百栋高层建筑。还有一些重要的景观线,就是站在天坛,你往天安门或者是站在某一个景点上,看到其他的景点,一些重要的景观线还有街道的对景,还有城市的色彩,灰色的四合院,平房灰色的为主。衬托了红墙黄瓦的宫殿建筑,构成一个城市色彩的特点。

另外还要保护古树名木,一共十条提出来的具体保护要求。

另外还出台了一批相关的政策法规。这是92年的规划图。

这一张是04年前几年的文化保护的规划图。04年在编制这个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里面,继承原有总体规划基础上,原来不是提三级历史保护体系,现在后来又增加了一个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一些过去的使馆,像北京饭店的中间的是过去法国人设计的一个建筑,后来解放以后在它的西边盖了一个跟它一般高的北京饭店,后来到八十年代就在东城盖了一个八十多米高的新的北京饭店。

不仅这些近现代建筑需要保护,我们还提出了北京辖区内历史资源保护,主要指地下还没有开发出来的历史资源需要保护,另外组织、编制了专项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除了总体规划里面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内容以外,专门编制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还进行了第一批跟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域的保护规划,就是说文物古迹比较集中的一片,一共四十片,北京有四十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编制了北京皇城的保护规划。还做了北京旧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做了一些像纵轴线,长安街、朝阳门到阜成门的一些城市设计,还有一系列的专题研究。深化了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三)要牢牢把握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方向

第三点,牢牢把握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方向。这是刚才说的04年,这是规划城市将来怎么发展的。这个总体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定了城市的发展目标,以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区域协调,生态环境,空间发展等一些规划内容,明确了新时期进入新世纪,首都建设发展的方向和建设方针。历史文化名城要保护,这个没有分歧,大家都赞成,但是历史文化名城要不要发展,对这个问题,有些同志就有顾虑了,就有担心,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过去有过不少,不按规划办事,乱发展的教训。然而,在客观上,发展一天也没有停止过,问题在于应该发展什么?怎么样发展?才能保护好历史文化?你发展工业也可以,因为你发展什么样的工业?在什么地方发展?总不能乱发展,可是在文革以后,在胡同里面大庙,也生产,也搞工厂,污染扰民,老百姓苦不堪言,三废污染,到处都发展那就不行了。

怎么样才能保护好历史文化?既发展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就是要牢牢把握住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方向,我把它概括了三条(还是以北京为例子):

【历史保护】

1. 服从和体现城市性质的要求

第一条北京城市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必须服从和充分体现城市性质的要求。

这个话是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不是上报了嘛,批复里面的语言,提出了各项建设,各项事业发展都要服从和充分体现你这个城市性质要求。什么性质?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北京的城市性质决定了这个城市的发展方向,以及它在全国和世界城市体系里面的地位,这首先表现在四个服务:一个是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的工作服务;第二为国家国际交往服务;第三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服务;第四是为改善人们群众生活服务。我们刚刚讲了,三个服务,为生产服务、为党

中央服务、为劳动人们服务,到八十年代的时候发展成为四个服务,基本上是一个精神。城市发展离开这四个服务就偏离了方向,在城市发展当中,必须强调对北京世界级的文化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只有保护好了,才能谈得上继续发展,北京才能立足于世界的名城之列。要是把历史文化都破坏了,那你的知名度,你的魅力都没有了,就轮为二三流城市了,那还建设什么国际城市,要成为世界城市,那就不可能了。

2. 把握方向

第二条是把握方向,北京经济发展要适合首都的特点。发展首都北京的经济跟一般城市相比,它有很强的选择性,必须要注意适合首都的特点。要发扬北京科技人才优势,要避开资源、生态这些制约因素,着力要发展技术密集程度高的,资源是循环利用的,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型的现代高端产业。不能没有选择,什么都要,什么都发展。想在哪发展就在哪发展行吗?北京经济发展一定要严格防止对生态环境,城市交通,资源配制,生活质量等产生的负面作用。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噪声污染,会影响整个城市主导功能的正常发挥,影响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主导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于更大的影响。过去一些大使馆的人认为北京的水污染超标,他自己化验,田中首相从日本的到北京来访问,是自己带着水来的。都到这个程度了,北京这样下去行吗?所以北京经济发展要适合首都的特点,不能影响主导功能正常的发挥,这是第二条。

3. 充分发挥文化优势

第三条,充分发挥文化优势,是北京城市发展的长远战略方针。北京有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有悠久丰厚的文化底蕴,有庄严规整的城市格局,有众多珍贵的文物古迹,有优美秀丽的风景名胜,有大批著名的历史名人,有给人启迪的革命遗址,还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和世界级文化——故宫这么大规模完整保留在世界上独一份,所以这个保护有世界意义。

天坛,圆明园的遗址,芦沟桥,宛平城,都是世界级文化遗产,八达岭长城,明十三陵的长陵,这些是历史文化精华,基本上得到保留,维护和合理利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北京城原来富有魅力的城市特点和历史文脉。解放以后北京又是全国文化中心,在全国具有绝对的文化优势,对国外北京是中国古代文明一个宝库,是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一个集中典型,或者代表。现在世界各地学习汉语,成立孔子学院都已经成为世界的潮流,因此,文化才是北京城市的主要特色和最大优势,北京优势不在政治,更不在经济,而是文化使这座文化古都成为了具有无限生命力和巨大魅力之所在。在城市发展当中要充分发挥北京文化优势,是北京城市发展的一条长远的战略方针。各项事业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服从充分体现城市性质的要求。北京经济发展要适合北京首都的特点,要充分发挥文化优势,作为一条长远的战略方针,才能把握住北京城市的发展的方向。

(四)在合理发展中保护,在保护前提下发展

第四点是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就是讲讲在合理发展中保护,在保护前提下发展。综上所述,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关系可以得出一下一个基本的认识,历史文化名城首先要继承下来,保护好,其次还要实现持续发展。历史文化名城只有保护好,才谈得上延续和发展,另一方面,只有继承了历史传统,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要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合理的发展。才能不断的丰富历史文化,赋予它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生命力,增添新的内容,使历史文脉得以代代相传的延续下去。

当代的城市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六十年来,在北京城市发展当中,对于一些城市的重要地段,像天安门广场,一些主要的街道,长安街等等,一些皇家的园林建筑等等,一些历史街区,一些文物古建筑,一些体现首都功能的新建筑,包括最近这次北京奥运会的场馆一些建筑,以及一些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立交桥、轨道交通等一些建设,这些建设不但保护了旧的,还增添了新的内容,体现了新的理念,使用了新的技术,这些都是当代的城市文化,是我们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不说历史文化就是古代城市历史文化,我们今天干的,当然是一些合理、成功的建设,一百年以后,几十年以后,那就是成为历史文化,跟原来的那种文化是一脉相承下

历史保护 第三篇_任廷凯 历史建筑保护法规摘录

历史建筑保护法规摘录

一.保护对象的界定

1、文物、不可移动文物、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建筑

1)文物

文物古迹 historic monuments and sites

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具有价值的不可移动的实物遗存,包括地面与地下的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古碑石刻、近代代表性建筑、革命纪念建筑等。[摘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 50357-2005)]

受国家保护的文物范围包括:

(1)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2)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3) 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4)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

(5)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

本准则适用的对象通称为文物古迹。它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或人类活动遗留的具有价值的不可移动的实物遗存,包括地面与地下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近现代史迹及纪念建筑、由国家公布应予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以及其中原有的附属文物。 [摘自《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

2)不可移动文物与可移动文物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摘自《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3)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单位 officially protected monuments and sites

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摘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 50357-2005)]

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在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选择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直接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报国务院

核定公布。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报国务院备案。

市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由设区的市、自治州和县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由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予以登记并公布。[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

4)文物建筑

(查了自己有的所有法规、规范及条例等等,又通过网络搜索,但都没有查到关于“文物建筑”的准确界定和定义)

2、保护建筑、历史建筑、近现代优秀建筑、(传统建筑、乡土建筑、民居-括号内为非法定保护对象的术语)

1)保护建筑 candidacy listing building

具有较高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规划认为应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方法进行保护的建(构)筑物。[摘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 50357-2005)]

2)历史建筑 historic building

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反映城市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建(构)筑物。[摘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 50357-2005)]

本条例所称历史建筑,是指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且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摘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草案)》]

【历史保护】

3)近现代优秀建筑 从19世纪中叶起,到20世纪的100多年间,中国建筑风格的变化是巨大的,其中既

有与西方建筑风格平行发展的一般类型,也有受中国本土社会文化制约的特殊类型。而新内容、旧形式和中外建筑形式能否结合、怎样结合,一直是近代建筑风格变化的主线。寻求时代风格与民族风格相结合的道路,一直是建筑艺术创作的主题。

20世纪的中国建筑打破了传统建筑封闭内向的陈规。以表现空间意境为主的审美观念,突出了公共性和开放性的观赏功能,与同时输入的西方建筑重视表现实体造型的审美观念相一致。20世纪中国建筑艺术包含两类内容:一是某些大型的、纪念性比较强的建筑仍十分注重造型艺术的社会价值、审美功能,以特定的形式表现某些特定的精神内涵,如银行、海关常采用庄重华贵的西方古典形式,以显示其财力的坚实富有;一些政府机关和纪念性建筑多吸取传统形式,以显示继承传统文化,发扬国粹的精神。二是大多数民用建筑一般只从审美趣味出发,一方面追求时髦新奇,同时也受到传统审美趣味的影响。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流行的洋式店面、洋学堂、洋戏院和城市里弄住宅,都是所谓中西合璧的形式,以后则更多地直接采用西方流行的形式;80年代以后又兴起追求乡土风味的形式。

20世纪城市功能的急剧变化,给传统的环境艺术以根本的影响,原有的群体序列艺术和环境尺度远不能适应新的功能。首先,不同城市和不同街区对于开放性、公共性有不同的要求,出现了不同风格的群体环境。如北京的使馆区,青岛、大连、哈尔滨的行政区,上海、天津、广州的金融商业区和高级住宅区,南京、长春的政权机关区以及各大城市的新兴商业【历史保护】

街区等等。其次,随着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输入,也引进了城市和街区群体构图艺术,使得一些城市和街区出现了新的风格。开始是德国式、俄国式、英国式、日本式等等新小区建设,其后就扩大为整个城市自觉的整体经营。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国各大城市进行新的规划,大多注意到新的环境艺术构图和建筑空间序列设计,尤其以1929至1930年上海、南京的规划和1939年伪满洲国新京(长春)的规划最为典型。50至60年代,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兴起,表现城市个性的群体环境艺术手法开始成熟。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改建,广州北部新区的开发,都是突出的例证。80年代以后,新兴市镇建设更注重群体艺术的价值,深圳、珠海以及上海、天津、北京等大城市的卫星城和居住小区、历史文化名城的个性特征和艺术表现力都很突出。

对优秀近现代建筑进行改造,应保存建筑本体的真实性,保持外立面原貌等。建设工程选址,应当避开优秀近现代建筑。确因公共利益需要不能避开的,应当对优秀近现代建筑采取迁移异地保护等保护措施。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的认定标准为:对尚未列为不可移动文物、反映一定时代特征、具有保护价值、承载真实和相对完整历史信息的四合院和其他建筑为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优秀近现代建筑是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重要组成部分,即为本市行政辖区内自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即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至1976年“文革”结束)建造的,现状遗存较为完整的,能够反映北京近现代城市发展历史,具有较高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建筑物(群)和历史遗迹。不包括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普查登记单位。

4)传统建筑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条件变化很大,各民族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因而形成许多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如南方的干阑、

北方游牧民族的毡房、黄河流域的窑洞等,但在我国传统建筑中占主流的是木结构的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的类别包括皇家宫殿、寺庙殿堂、宅居厅室、陵寝墓葬及园林建筑等。其中宫殿、寺庙、陵墓的总体布局方式是对称齐整、主次分明,一条中轴线将一个个封闭的四合院落贯穿起来,表现出封闭、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或者可以说是地道的儒家风范。独特的斗拱结构、形式多变的弧面屋顶、美观坚固的琉璃瓦、色彩丰富的彩画以及形态生动的雕塑,使中国古代建筑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而建筑的布局、选材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

5)乡土建筑

乡土建筑是指带有“本土建筑”“自发建筑”“民间建筑”“传统建筑”等描述特征的建筑,主要特点在于自发性和朴素性。通俗的讲,乡土建筑就是乡村里的、土生土长的传统建筑。整个存在于乡土社会中,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建筑:除了有单纯的住宅外,还有寺庙、祠堂、书院、戏台、酒楼、商铺、作坊、牌坊、小桥等。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2届大会通过的《乡土建筑遗产宪章》认为:乡土建筑是社区自己建造房屋的一种传统的和自然的方式。是一个社会文化的基本表现,是社会与他所处的地区的关系的基本表现,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乡土建筑指的是现实生活中沿用着的建筑(这些老建筑极具风俗性、地域性和历史特征)及其外部环境。历史街区是乡土建筑的一种类型。

乡土建筑是不可再生的城乡遗产资源,然而,这些资源生命非常脆弱,由于不能得到如同“文物建筑”、“历史名城”待遇的保护,极易被淹没在城市化和旧城改造的“现代化”热潮之中。

《乡土建筑遗产宪章》规定,乡土建筑的识别标准为:

1)一个群体共享的建筑方式;

2)一种和环境相呼应的可识别的地方或地区特色;

3)风格、形式与外观的连贯性,或者对传统建筑类型的使用之间的统一。

4)通过非正式途径传承的设计与建造传统工艺;

5)因地制宜,对功能和社会的限制所做出的有效反应;

6)对传统建造系统与工艺的有效应用。

6)民居

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华北、东北地区的民居大多是这种宽敞的庭院。

如:堂屋和土楼、少数民族居住建筑、北方窑洞和古城民居等等,民居可能是普通的乡土建筑,也可能是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文物建筑。

(查了自己有的所有法规、规范及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43073/

推荐访问:历史保护案例 长春历史保护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