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手抄报内容 > 开放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开放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时间:2018-04-17   来源:手抄报内容   点击:

【www.gbppp.com--手抄报内容】

开放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第一篇_论述“五大理念”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论述“五大理念”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

1、 五大理念内容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新常态下,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突破这一难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取得很大进步,但创新能力、自主技术和知名品牌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 “十三五”时期,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二是推动协调发展。在协调发展方面存在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东北区域间是不平衡的;三是社会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还不匹配。所以“十三五”期间要按照协调发展的要求,继续推动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的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的后劲。

三是推动绿色发展。当前长期积累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的问题在我们国家还比较突出,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呼声也比较强烈,所以“十三五”期间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我们国家也为全球的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四是推动开放发展。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最大外汇储备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也居世界前列。中国和世界经济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所以“十三五”时期必须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构建更加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五是推动共享发展。近些年来,我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均等化程度也不够高,社会管理和矛盾调处能力还不足,所以“十三五”期间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五大理念”的重大意义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只有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

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内涵,才能更好地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又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五大发展理念"立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都是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大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应把五大发展理念放到“四个全面”战略的总布局中思考和实践,以充分体现其科学指南和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它们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对传统发展进行革新升级,又对现代发展内涵进行全面提升,增强了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理念。

开放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第二篇_《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意义》

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意义研究 摘 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簿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簿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从而,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关键字:科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一、选题的原因和意义: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本质上决定着发展成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这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这次全会的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把握“五大发展理念”这个贯穿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灵魂和主线,就要在深刻认识新的发展理念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的同时,深刻领会和把握其科学内涵。

二、该主题目前研究情况的综述: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今年上半年,我校开展了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通过深入的学习调研,查找了当前制约我校科学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但必须看到,我校面临着规模快速增长之后,提升核心竞争力、强化办学特色和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等重大课题,仍然面临由“单科性专业院校向多科性大学”转变、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后,学术水平、办学层次和科研贡献率亟待提高等紧要问题,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这个纲,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开拓创新、创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动力,切实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我们统一思想、应对挑战、解决矛盾的重大契机,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特别是要抓住“一个根本”、“一项总体要求”和“一个主题”,即突出实践性这个根本,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到教育、师生员工振奋精神、科学发展再上台阶这个总要求,牢牢抓住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这个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把学习实践活动的“着力点”放在五个方面,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提高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和促进校园和谐的能力,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思想开放、学术自由、管理高效、服务到位、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现代大学体制机制,更好地用科学发展观促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推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取得的研究性学习成果:

五大发展理念的传统文化内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当代中国进步指明了方向,也为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贡献了中国文明和智慧。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既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的新认识,也包含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是中华文明优秀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和弘扬。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深刻理解、把握好五大发展理念的传统文化内涵并自觉践行,让中国传统文

华绽放出更夺目的光彩,应始终成为我们为之不懈奋斗的方向。 从传统革新精神到创新发展理念。

深刻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

发展理念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直接关乎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理解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应当紧密联系大势和大局来把握。

从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来看,五大发展理念是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厚植发展优势的战略抉择。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尽管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加快自身发展、提高综合实力依然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特别是围绕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影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许多国家都积极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战略,力争以新的理念、新的战略赢得发展主动。可以说,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理念问题,发展战略竞争透射的也是发展理念之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汲取了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是借鉴更是超越,有共性更有自己的特色。树立和贯彻好五大发展理念,就能使我国发展占据时代制高点,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发展优势。

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来看,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事关长远的顶层设计,是我们党在新的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处于中心位置;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战略举措,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保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始终是硬道理,是必须抓好的第一要务,同时发展也应当根据新的实践而有新的理念、新的要求。还应看到,“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必须把握好的大逻辑。新常态要有新作为,新作为要有新理念。我们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把握了发展

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特点,顺应了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新要求,点明了破解发展难题的新路径。发挥好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才能更好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总而言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要深刻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使之真正成为引领发展实践、开创美好未来的一面旗帜。

深入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

对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十三五”规划建议作了深刻阐述。概括起来讲,就是要深刻认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深刻认识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深刻认识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深刻认识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深刻认识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过程中,领会好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有这样五个方面需要深刻把握。

五大发展理念体现着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蕴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树立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意味着对传统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也必然伴随着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要从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看待问题,注重从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上解决问题,深刻认识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环境、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面对新的发展实践,有些东西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

突破。这就需要领导干部把解放思想作为总开关,树立与时代和实践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坚决破除那些片面追求GDP、拼资源拼投入、重城市轻农村、先污染后治理、重效率轻公平等陈旧观念,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树立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作为行为标尺,自觉对照检验我们的实际工作,符合的就鼓励和支持,不符合的就反对和摒弃,更好地在解放思想中跟上时代,在转变观念中赢得新的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来自于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深刻启示,蕴含着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实践逻辑。在发展问题上,我们既有成功经验,也有深刻教训。成功经验在哪里,重要的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教训也主要反映在脱离实际上。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片面发展、畸形发展,一些地方竭泽而渔、寅吃卯粮,一些地方与民争利、忽视民生,等等,带来了诸多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把发展更好建立在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基础上,实现更有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贯彻好五大发展理念,就要增强规律意识,在研究和把握规律中认识发展的新内涵、新要求。要注重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各项工作;注重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注重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要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整齐划一、不搞大干快上、不搞层层加码、不作难以兑现的承诺,做到因地制宜、因事制宜,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

四、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研究设想:

(一)研究存在的问题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资料收集不够,分析、加工时不知道该从哪个方面开始,脑袋中毫无思绪。然后一些课题准备工作不到位,也就出现了资料不全难有说服力,理解更是远远不够的。又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这样具有政治性的话题,所以我们的认识有些不到位,力有不及。另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排版问题方面比较欠缺,

开放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第三篇_共享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与实践指向

共享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与实践指向

2016年02月25日 09:16:05

来源:《红旗文稿》2016/04 作者:王淑荣 许力双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集中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高度理论自觉。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系统概括,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升华了党的执政理念,为中国道路的未来探索指明了正确方向。其中,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共享发展,蕴含着鲜明的问题意识,深入挖掘和阐发这一理念提出的现实条件和实践指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中国现实问题解决的鲜明指向

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既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更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以平均9.4%的速度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然而,在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一系列与发展相伴生的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其中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平、贫富差距拉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渐趋紧张,以及精神领域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蔓延盛行等,显得尤为突出,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我国经济社会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无论是改革还是发展,都只是手段,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才是目的。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如果不能从改革与发展的目的性层面进行中国经验的深刻反思与系统总结,就不可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向和突破口。换言之,正是发展中诸多问题的客观存在,构成了共享发展理念提出的现实背景和根本原因。

中国问题的凸显急迫呼唤发展理念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包括共享发展理念在内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党在理性审视和分析中国问题基础上提出的创新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理念上不断趋于成熟与完善的历史演进过程,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大体说来,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一历史时期可看作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迫于长期短缺经济状态的压力,特别注重物质财富这一现代化的基础性尺度,发展主要强调经济增长,追求生产力的迅速提升。从实践效果看,这一历史时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贫富分化的矛盾逐渐上升,人与自然不相和谐的一面不断暴露,解决分配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呼声不断走高。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这个历史时期可看作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党通过对实践经验的反思和总结,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开始注重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和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说明将物质财富与精神价值层面的财富统一起来的意识显著增强。从实践效果看,虽然综合国力获得进一步提升,中国经验为世界关注,但从基于问题的视角看,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状态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发展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个历史时期。这个历史时期的特殊性不仅体现在中国发展结构性问题的突出存在,迫切需要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更为重要的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应运而生、应势而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向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二、党的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的新表达

毫无疑问,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是着眼于对当下我国发展过程中突出性问题的认识和

解决,五大发展理念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共享发展理念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讨论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与意义必须将之与科学发展观联系在一起。一方面,五大发展理念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如果说科学发展观突出体现在对发展科学性的探讨的话,那么,共享发展理念则突出体现在对发展的价值性的表达,体现了对发展的本质与意义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五大发展理念蕴含着发展过程与共享过程的高度统一。如果说科学发展观突出体现为对发展与人的关系统一性的认识的话,那么,共享发展理念则突出强调了社会所有阶层在享有发展成果上的整体性。 共享发展是对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原则的坚持和丰富。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最大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否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截然对立的发展道路的分水岭。将共享发展理念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出来,不仅继承了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原则,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发展与共享的过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明确了物质财富共享与精神财富共享的统一,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共同富裕原则。

共享发展集中体现和反映了党的执政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崭新表达。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八个必须”,将“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首要的“必须”提出来,彰显了我们党对唯物史观的一贯遵循。“人民”这个概念,作为习近平同志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后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成为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坚持历史观与价值观相统一的鲜明标识。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执政理念的郑重声明。

【开放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共享发展作为中国道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彰显了中国道路的鲜明特色,明确了中国道路未来探索的实践方向。西方学者在讨论中国现代化道路问题时承认,中国虽然经历了殖民入侵,但是它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和历史,意味着它无法走西方现代化的道路。实践也已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现代化必然要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独特道路。在这条道路的特殊性内涵中,共享无疑是其中的核心价值之一。而且,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既不是一种阶段性的考虑,也不是解决分配问题的具体思路,而是将“做蛋糕”和“分蛋糕”有机统一于现代化的每一个阶段,统一于社会每一个阶层成员的价值诉求。共享发展不仅是“十三五”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党更自觉基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统一、基于物质财富和精神价值的统一,基于社会各阶层的统一来推进共享发展在实践层面的落实。

三、共享发展的两个关键着力点

坚持共享发展,关键是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加快建构和完善对实现共享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等八个方面的部署,是共享发展的主要着力点,蕴涵了一系列关涉共享发展的制度建构与完善的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坚持和巩固,以及有利于推动公平正义的具体制度的建构和完善,是实现共享发展的两个关键着力点。 第一,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形态层面的制度因素不仅是影响社会发展速度和前景的决定性力量,也是左右能否真正实现共享发展的关键性条件。马克思在分析英国对印度侵略所造成的后果时指出,印度人之所以失掉了他们的旧世界而没有获得新世界,使得他们现在所遭受的灾难具有一种特殊的悲惨色彩,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制度。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如果离开经济基础谈共享发展问题,是不可能获得彻底正确的答案

的。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广大劳动者才能够不仅获得创造财富的权利,更获得平等享有劳动成果的权利,真正成为他们所创造的社会财富的主人。中国道路的探索尤其证明了这一点。近代以来中国只有在彻底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最终选择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才逐渐走上独立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逐渐走上共享发展的现实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实际水平,逐步确立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

当前存在的社会贫富分化以及衍生出的一系列不平等现象,虽然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必须正视经济基础这个不可忽略的关键性因素。私人资本的大规模存在以及公有制经济在实践中出现的对社会主义原则的偏离现象,是分析这一问题起因两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在实践中体现共享发展的取向,一方面,必须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同时,坚决拒绝大规模私有化的主张,切实防止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在实践中沦为私有化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必须在坚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的同时,按照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对国有经济做出一系列战略调整,不断提升国有经济之于社会主义的意义与价值。

第二,加快有利于公平正义的具体制度的建构与完善。随着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入推进,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权利意识的持续增强,随着劳资、干群等一些矛盾和问题的不断出现,公平正义的问题已经上升为中国道路探索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推进共享发展的过程,则必然是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扩大和提升的过程。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和判断,也许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不公正现象有其必然性的一面,但对此必须下大力气进行解决,因为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社会主义,更谈不上社会主义的未来。维护和实现公正的制度化安排必须成为共享发展的主要着力点。要在建立和完善均等化公共服务体系、阶层利益表达机制、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等方面下大力气,取得实质性和突破性进展。

加快完善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推动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基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构筑起共享发展的制度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的实践标识。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完善制度要遵循差异性原则,着力于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理论界在共享发展的实践取向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在当前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应重点关注中产阶级的经济地位滑落问题,避免中产阶级心理恐慌。应该看到,共享发展理念提出的初衷首先在于对贫困人口、社会弱势群体的特别关注。对于这部分群体而言,机会平等还远远没有充分兑现,只有通过教育资源的均等化等一系列努力,才能逐步实现机会平等与事实平等的统一。这就决定了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在政策的制定和制度的完善上,做出最有利于贫困人口、社会弱势群体的安排,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在共享发展的旗帜下,通过构建和完善保障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巩固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最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好根基铺好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新的历史阶段所要坚持的方向和要完成的重大任务。 (作者: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开放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第四篇_五大发展理念解读

中国五大发展理念助力全球经济治理 乍暖还寒,春光已现!2016年中国两会在北京拉开帷幕。

多年以来,一年一度的两会,已经成为世界观察北京执政方略、经济发展路线图,及其对世界影响的风向标,尤其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两会更成为外界体验中国‚新‛字的温度计。

如果说,去年两会, 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全面‛为号角,今年两会则是以习近平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为主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将统摄‚十三五‛,成为今年两会的关键议题。3日开幕的政协会,俞正声讲话多次提及这‚五大理念‛,已经印证其先声夺人之势。

我们看到,与‚四个全面‛的中国化政治语汇不同,这五个关键词,似乎更加紧密地与世界发展与治理语境相契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不仅是中国执政者勾画出的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路线图‛,也凸显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本届领导集体,对世界经济发展规律与全球治理潮流的审时度势;也可以看成,这是中国发展为世界发展注入全新力量的承诺。

‚新常态‛下需要新理念,新理念需要与世界发展血脉相连。

在两会召开之际,尽管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股市仍然动荡,国际上唱衰中国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但是,中国的变与不变,依然如故:变的是方法,不变的是信心。

中国信心从何处来?本届两会将给出答案。而这个答案的顶层设计,就是五大发展理念。

目前,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仍然超过三成。而面对经济难题,中国仍然是改革最及时、执行力最强、工具箱里工具最多的国家。 当然,‚十三五‛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此中国需要在未来五年将经济增速保持在6.5%到7%的区间内,这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1

但回望历届两会,挑战都存在,但两会上的凝心聚力、朝野共识,往往能化挑战为机遇。这也是外界对‚中国信心‛抱有信心的根源。

为此,今春两会将在五大理念指导下,啃下‚供给侧改革‛、‚金融改革‛、‚国企改革‛、‚民企创新改革‛这些硬骨头。

首先,“创新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是发展的引擎。创新,在西方发达国家,似乎已读成‚狭义‛——是指科技创新,如同‚苹果‛技术的代际更迭。但中国语境下的创新,除了硬件创新,似乎‚软件创新‛更为具有看点与亮点——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反腐创新......为发展保驾护航。毋庸讳言,当今世界有些科技依然领先但改革举步维艰的发达国家,大有国在!这是由于认为自己没有制度问题,无须创新带来的后遗症。

而中国对制度创新,持开放态度,不以‚意识形态范本‛论英雄。去年,李克强政府大幅度‚简政放权‛的举措,让人记忆犹新。这样触动利益格局的‚制度创新‛,理应对世界治理有所补益。

“协调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道法,以此道实现发展的均衡与和谐。贫富差距需要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需要协调,可见,协调发展,是其他发展的主要方法论。

而‚绿色发展‛是指针明确的发展理念:对环境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 习近平一言掷地有声:‚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可见‚绿色‛二字对于当今中国之重要性。

“开放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态度”,没有向全球化张开臂膀的姿态,没有迎接竞争、适应变化的勇气,蜷曲在自身的躯壳里是难以拓展发展空间的,最终掣肘发展。

【开放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在国际贸易中反对保护主义,加大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将是本次两会为‚开放‛做的注脚。今年底,欧盟究竟肯不肯给予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恐怕也是一面检验欧洲当今发展观念是否足够‚开放‛的‚镜子‛。

2

“共享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终极目标。以更加公平、更加正义、确保人民享有发展成果为价值取向。‚共享发展‛融入了习近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观点,带有明显的习印记。 五大发展理念为今年两会导航,表现出中国执政方略的危机意识与居安思危。诚然,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康乐的非凡成就,但仍然问题多多、危机重重。这一点,中国领导层有清醒认识。发展不平衡、贫富不均、分配不公、腐败蔓延、环境破坏、转型阵痛,哪一个问题都异常严峻,哪一个危机都必须直面。看不到这些问题对发展的巨大负面影响,就不可能生发正确的观念、制定出务实求真的方法。 而五大发展理念统摄当今中国的事实说明,中国的领导者,有审视自身‚短板‛的意识,‚谈主义‛是为了‚解决问题‛。

环顾当今世界就会知道,有些陷入经济与社会危机西方发达国家,问题并不比中国少,但似乎少的是‚解决问题‛务实与效率,为改革付出代价的准备与自我制度创新的机制。

2016北京两会所关注的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的环境,世界经济的环境,还会有新的变化。我们有理由坚信,中国五大发展观念的发力,中国模式的成熟,不但将使中国持续保持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的地位,助推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也将为全球治理提供新的正能量与发展观念的参照系。

五大理念的内涵和联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被视为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十八大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绿色化‛‚一带一路‛‚亚投行‛‚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概念、战略、工程、举措,正在践行着5个发展理念的一个或多个。未来,这5个理念将结合得更为紧密。

3

今天起,本报推出‚五大发展理念的中国实践‛系列报道。

十八届五中全会的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是确定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经济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发展理念必然要发生变化。五大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开放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那么,这五大理念的‚深刻变革‛意涵体现在哪里,彼此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联系?

‚深刻变革‛内涵体现在哪?

坚持创新发展,就是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臵,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历史发展经验表明,一旦 ‚后发优势‛‚比较优势‛等红利渐趋用尽,一国进入到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创新能力不强就会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阿喀琉斯之踵‛。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变迁,出现所谓的‚创造性破坏‛,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本质。此次五中全会把创新摆在如此重要位臵,势必会引起利益关系调整和体制机制变革。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中国,急需一次思想和模式的深刻变革。同样,理论、制度、文化创新,也将是一场建立‚中国叙事‛的变革——终结西方‚元叙事‛,打破西方价值体系垄断,使不同的制度、文化、文明互鉴共存。 坚持协调发展,就是实现辩证发展、系统发展、整体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但农村现代化进程相对缓慢,农村仍有大量贫困人口;在唯GDP时代,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但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硬实力‛背后,是4

软实力的相对不足,国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协调发展,就是要改变单一发展偏好,打破路径依赖,实现整体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就是在中国发起一次生态革命,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无论是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不足,还是人们环保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都要求国家调适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念兹在兹的执政目标和努力方向,而生态美好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在人们的崭新认知里,生态是否美好、能否尽享绿色,与幸福感息息相关。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由环境事件引起的‚邻避效应‛和群体抗争行为多次出现,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和地方秩序。坚持绿色发展,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一场变革,也将深刻影响地方政治生态和社会治理。

坚持开放发展,就是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近些年,随着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外界纷纷猜疑中国是否依然实行30多年一直奉行的对外开放政策。对此,‚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开放发展‛理念,就是告诉世界,中国会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对于中国来说,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对外开放,而是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需要更多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高制度性话语权。无论是‚一带一路‛建设,还是牵头设立亚投行,都有这方面的考虑。 坚持共享发展,就是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增强获得感,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吕氏春秋》有曰:‚治天下也,必先公。‛马克思曾说‚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目的本身‛。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分配不公问题、阶层收入差距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人们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面临一些体制机制障碍。无论是共享发展,还是全面深改,都是要破除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障碍,打破既得利益阻力,实现全面小康。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才能牢固。

5

开放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第五篇_深刻认识新发展理念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深刻认识新发展理念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作者: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 黄坤明 《光明日报》( 2016年07

月25日 06版)【开放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党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着眼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战略抉择,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一个标志性重大理论成果。我们要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发展脉络中,从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面临的时代课题中,深刻认识新发展理念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突出理论贡献和重大实践价值。

一、新发展理念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思想先导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发展问题上的集中概括,聚焦突出矛盾、揭示发展规律,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化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些重大命题的理论认识、实践要求,为全党在发展问题上提供了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思想导向、行为导向。

【开放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深化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变,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38年来,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新发展理念,基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的基本国情,根据形势的新变化、实践的新要求、人民的新期待,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进一步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发展要求,赋予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更加鲜明的目标指向、更加有效的实现途径、更加科学的衡量标准。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把质量效益作为核心与关键,推动我国经济走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丰富了“发展是硬道理”的实践内涵。2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立足中国实际,总结国际国内经验教训,响亮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强调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这一论断,进一步破除了束缚发展的思想藩篱,进一步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聚焦到谋发展抓发展上来。我们党基于这一论断,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重要思想,推动实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跨越。随着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深刻改变,迫切需要确立新的发展思路与方向、发展动力与着力点。在新的发展理念体系中,创新是发展的核心与灵魂,协调是发展的基本方法,绿色是发展的内在要求,开放是发展的时代特征,共享是发展的出发点、也是根本归宿。它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发展的认识,丰富和提升了党的发展理论,不仅使坚持发展这个原则更“硬”,而且使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如何发展这个“道理”更鲜明更系统,既包含着发展速度的要求,更着眼于发展动力的转换、方式的转变,追求的是发展速度与发展的创造性、均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

彰显了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价值灵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完善发展格局和目标体系。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纳入了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再到党的十八大确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都体现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演进和深化。新发展理念的提出,进一步凸显了协调推进五大建设的价值取向,明确了检验事业发展成效的价值标准,凝结着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认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就是要把新发展理念融入贯穿到总体布局之中,使我们的事业始终具有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始终保持协调均衡、永续发展、与时代共进步的良好态势,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更实在的获得感。

二、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在当今时代的科学运用和生动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研究经济运动的一门科学,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及其历史趋势。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并根据中国的实践予以丰富、予以发展。新发展理念,正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问题的典范,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它集中体现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开放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体现着全面、辩证、系统的整体思维,体现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破解中国经济突出问题、引领未来长远发展的根本选择,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篇章。

更加鲜明地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使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命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新发展理念,牢牢聚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着眼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强调以保护生态来保护生产力、以改善环境来发展生产力,强调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创造和培育新产业,强调推动高水平开放、把握和引领科技革命浪潮。这些都抓住了新形势下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害关键,体现出我们党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境界。

更加鲜明地突出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着力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思想障碍、体制机制障碍,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逐步建立起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迅速提升。要看到,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水平线上,世界范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初露端倪、蓄势待发。特别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积累的老问题、遇到的新问题,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日益紧迫。生产力的发展已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37114/

推荐访问:开放发展理念解读 开放发展理念的核心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