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手抄报内容 > 网络语言研究的意义

网络语言研究的意义

时间:2018-02-18   来源:手抄报内容   点击:

【www.gbppp.com--手抄报内容】

网络语言研究的意义 第一篇_网络语言研究1

网络语言研究

内容提要:

通过对网络语言的产生、特点等方面可以看出网络语言有着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极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正由于网络语言强大的影响力,许多人为它的汹涌而感到担忧。不可否认,目前的网络语言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新生事物的产生与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谁也无法阻挡时代前进的步伐,不应漠视科技带来的进步。网络语言是时代的产物,是科技的产物,要以开放的态度来看待它,以宽容的心来接受它,通过加深对网络语言的学习和研究,用理性的思维来引导E民创造和更好地使用网络语言。 关键词

网络;网络语言;流行;引导

目录

一、网络语言的产生

(一)网络是网络语言的载体

1、网络产生网络语言

2、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

3、网络速度加快促使网络语言的产生

4、追求虚拟空间自由的结果

(二)网络语言的定义

(三)网络语言的特点

1、创新性

2、多语种的渗透性

3、普及的快捷性

4、数字性

5、直观性

6、随意性

(四)网络语言与常规语言的关系

1联系

2区别

二、网络语言研究的意义

(一)网络语言研究的必要性

1.促进E民与E民之间的顺利交流,需要网络语言研究。

2.促进E民与非E民之间的顺利交流,需要网络语言研究。

3.促进语言发展,丰富语言文化,需要网络语言研究。

(二)网络语言研究的迫切性

1.发展迅速、应用广泛

2.顺势引导、逐步规范

三、网络语言发展现状概述

(一)网络语言的发展速度

(二)网络语言的表现形式

(三)网络语言的覆盖范围

(四)网络语言的周期性

四、网络语言的发展规律

(一)网络语言以传统语言和技术水平为基础的

(二)网络语言的群体具有年轻化倾向。

三)网络语言制约性较差,灵活性较强

(四)网络语言多产生于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状况成正比

(五)网络语言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社会文明同步

五、网络语言的发展前景

(一)网络语言会受到宽容对待

(二)网络语言的覆盖面越来越广【网络语言研究的意义】

(三)掌握网络语言的人会越来越多

(四)网络语言的发展迫使现代教育发生E化。

(五)对网络语言研究的视角多元化

(六)对网络语言研究的内容将更加深入、细化

六、顺势利导网络语言,规范网络语言,丰富语言文化

(一)制定相关法规政策,保证网络语言健康发展

(二)传统语言指导规范,推进网络语言的文明发展

(三)网络语言的自我调节

(四)网络语言教育构想,E研院的研究推动

网络语言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演进、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网络的广泛使用,网络语言也迅速地发展变化着,越来越多的新词汇如“恐龙”、“楼上”、“我顶”等迅速蔓延,凸显了网络语言惊人的效果,这在网络化即E化的今天,都被纳入网络语言的范畴,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网络语言正不断丰富化,并以千百倍的速度向前发展,E军突起。

一、网络语言的产生

网络语言的产生,既有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带来的新事物、新观念的社会背景,也源于网民们追求标新立异,以及网络交流所需要的迅速、简单等特征。

劳动创造了一切。语言也是基于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网络语言即网络语言也是社会劳动的需要,是现代劳动的工具和手段,更是现实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反映。

(一)网络是网络语言的载体

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出现,是20世纪末人类科技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以往任何时代的任何一种发明,它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当中,为网民们提供了畅通无阻,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是网络语言产生和发展的必备的物质条件。

1、网络产生网络语言

劳动产生语言。实际上,人类的活动产生语言,不同的活动就有相适应的语言的产生,所以,在狩猎时代,语言简单,农耕时代的号召性的语言具有浓厚的农耕特点。到了工业时代产生工业语言,所以,在现代的网络世界理所当然地产生与其相适应的网络语言。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自由性和平等性等特点的互联网,是网络语言的生存基础。同时,网络语言也成为支撑网络世界的基础。

2、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

“在现实空间里,我们除了用语言来交流,更多地还借助其它工具。而在网上,我们唯一依靠的就是语言,语言的功能被网络发挥到了极限。可以说,网络就是语言世界。”(雷默,《关注网络语言》,光明日报, 1999-01-20)要想有效地促进人类的交际,就必须认真研究交际工具——语言。如狩猎时代产生狩猎语言,人们要有效地狩猎,就必须明确狩猎所使用的交际语言,否则在狩猎中就无法有效地合作,从而有效地狩猎。狩猎活动创造了狩猎语言,狩猎语言又促进了狩猎活动的发展。与此同理,网络语言是网民们相互交际的有效工具。网民要想在网络上有效交际,就必须懂得网络语言;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会有效地促进网络的再发展。

3、网络速度加快促使网络语言的产生

【网络语言研究的意义】

现代网络语言发展速度比狩猎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的速度正呈千百倍地增长,网上的时间太宝贵,真正体现“时间就是金钱”。在网上聊天必须以较少的字符来表达意思,提高网上交流的节奏。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率地完成沟通,必须做到信息交流的迅速,因此,人们便挖空心思地创造出简短且便于输入的网络语言。在网络上对速度的无限追求,直接导致了网络语言层出不穷的产生、繁衍。此外,语言的变化日新月异,如果缺乏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就会对新网络语言缺乏理解,就会影响网络的交流,从而阻碍网络的发展,也会影响到每个具体网民的网络效应。

4、追求虚拟空间自由的结果

网络世界可以使平日忙碌的人们如释重负,可以卸下现实生活中的面具,可以毫无掩饰地和一个素未谋面的人聊天、谈心。在现实中,为种种不如意和烦恼的事情所累的人们当然不愿在网上看到和现实生活完全一样的世界,他们追求身心的轻松,精神的愉悦,于是各种有趣的网络语言便应运而生,满足网民们的需求。

所以,对网络语言的研究,比之以往的语言研究具有更紧迫,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制约或促进着每个网民的网络生涯及其效益,更是整个网络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网络语言的定义

目前,对网络语言的讨论虽然较多,但严格的学术意义上的定义还没有,大多是一些特征的描述和解释:解释之一:“网络语言”是指与网络有关和“在线”流通的语言。其文字有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的双重优点,更简单,易掌握,可以表达更多样化的感情。网络语言不是计算机语言,也不是汉语、英语,这类网络中出现的语言文化,有它们的特征,是正在生长中的新语言。但不系统,不全面。(王党华,《网络语言的基本特征》,北大中文论坛,发表日期: 2003-03-04。)

解释之二:“网络语言”是国际化的产物,是国际互联网出现以后才生长出的语言,因此网语是国际化的。网语又是民族化、地域化的。网民在某一时间间隔内,在某一民族范围内,以自己民族的方式交换信息和表达意愿。如此出现的网语,含有该民族文化的基因。因此,网语是民族化、地域化的。但是,地域化民族化的网语也是国际化的网语的现状。(人民日报,《另类网语》2001-02-26)

解释之三:网语是在有了互联网以后,网民用来表达他们网络情感和网民生活哲理的语言。 解释之四:所谓网络语言不过就是在我们日常所使用的语言中增加了更多的数字、符号等有特定涵义的文字形式而已。

从“网络语言”这个词本身的构词结构看,首先要确定“网络语言”是一种语言,是传情达意的工具,其次,这个工具要可以而且必须在网络上使用。什么是网络语言呢?网络语言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是广义的网络语言,泛指在网络传播中所应用或触及到的一切语言,包括人类自然语言、物理技术语言以及网络特有的语言形式,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专业术语如登陆、在线、宽带、黑客等以及网民在网上聊天或留言板上所使用的专门用语;二是狭义的网络语言,专指网民在聊天室(chat room)、 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简称,即电子公告板)、OICQ、e-mail等网络交流工具上经常使用的语句、数字、字母、符号等,如美眉、斑竹、大虾、886。狭义的网络语言完全是由网络衍生出来的语言形式,本文着重讨论的是狭义的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研究的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这里说的网络语言才是人类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是交际工具,但是语言的特点,从字形上分析,是自己的言,吾之言为语,现在狭义的网络语言都是网民自己发明的,是符合语字之本意的;从语言的功能角度讲,主要是传播信息,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网络是现代交流的最便捷、最广泛的途径,所以语言不转化为网络语言,就达不到交流的目的,要想法设法让语言E化。只有E化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实现语言的功能。

其中,“E” 指得是互联网时代(全称电子互联网)本不是指英文electronic的缩写所蕴含的电子时代;E时代是指IE时代,也就是Internet Explorer的缩写,指互联网时代。不过,在80年代初期,E的确是代表电子时代,因为当时互联网还没有兴起。故所谓网络语言是指以网络为载体,产生于网络的运转过程中,为网络而服务的,区别于网前时代的各种语言信息。

(三)网络语言的特点

1、创新性

语言是人交流的工具,很大程度上,人决定着语言的形式。我国网民的数量正急剧增加,其中,中国2008年底互联网统计报告显示,66.7%的网民是30岁以下的年轻网民,66.6%的网民是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这个群体普遍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活泼好奇,充满了创新意识。网络语言不仅代表了高效率,而且充满着一种求新求变、不断突破陈规的潮流感和前卫感。这种充满创造、突破传统的语言自然而然流行于年轻人之间。年轻人本身的特点决定着网络语言的创新性特点。网络语言的创新性减少了外来的束缚,使网民的思维可以自由驰骋,天马行空,往往构思巧妙、网络语言惊人。如:“灌水”原指向容器中注水,在网络中则表示在网上发表长篇大论而又内容空洞、“水分”含量高的文章;“青蛙”是指网上的男性公民;“水母”指在BBS上极能灌水的女性网民,等等。

2、多语种的渗透性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世界各地上网人数的不断增多,使得英语已无法满足所有用户的需要,多种语种的混合如汉语和英语等,使得网络语言更生动、灵活,既实现了E民交流的方便,也促使语言之间的融合,丰富了网络语言。

3、普及的快捷性

快捷性是网络社会最重要的特性之一,也是网民创造网络语言的前提动因。网民为了交流快捷,沟通时只能简化输入,将汉字、数字和英文字母混杂在一起,大量使用谐音代替,对文字、符号等随意链接,从而提高了网友间交流的速度。所以,当你伤心时,你就可以给对方“55555„„”(呜呜呜呜呜)的哭声;当你生气时,也可以来句“7456”(气死我了);当你想终止和网友的交谈时,可以以一个“886”(拜拜了)结束谈话等等。可见,网络语言最大的特色就在于简便,几个字母或数字等符号的组合就能真实而传神地表达一个想法,较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4、数字性【网络语言研究的意义】

网络语言有的是由字母、数字组成。如, B4—Before的意思;3Q—thank you的意思;GG(哥哥);MM(妹妹);88(拜拜);9494(就是就是); 英语谐音,如:“CU—See you”、“IC—I see”汉语拼音的缩写等。这些都是用最简洁“形”来巧设言语交际的跨度,缩短信息交际的宝贵时间,这种跨度的设置,在一定的语境中,便会带来一种愉悦,具有一定的刺激性。

5、直观性

由视觉形象而制作出来的符号、象形创制了许多极为生动形象且风趣幽默的表情和动作的图形,用以表达E民的喜怒哀乐,来模拟现实交际。如:“:-)”表示笑脸、“:-(”表示不幸、“>:-(”表示狂怒;有些网络词语借用动物名称,使得网上好像是到了动物世界,使网络语言显得风趣,形象,幽默。

6、随意性

网络语言是虚拟世界的语言。网络语言的开放性为大众提供了无比广阔的虚拟空间,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书面语的规范。只要不妨碍交流,网民可以完全根据个人的习惯或技术

网络语言研究的意义 第二篇_网络流行语开题报告

【网络语言研究的意义】

1、 论文(设计)题目:近十年来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学分析

2、选题目的和意义;

目前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现象研究方兴未艾,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探讨。总体来看,研究者的定量研究多于定性分析;多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审美学的角度进行评析;对其产生的原因的认识比较全面;对其后果和影响的分析比较客观;提出的对策建议也比较理性和宽容。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对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方式,使用情况等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有的网络流行语研究中缺少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还需要我们本着科学的态度进行认真、深入和细致的整理和研究。

选题目的:网络流行语作为流行语的一支,以独特的风格和迅猛地传播速度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力求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归纳和总结,使网络流行语在规范中发展。

选题意义:希望通过研究,使我们对网络流行语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针对网络流行语中出现的不规范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网络流行语健康发展。逐步丰富和拓展网络流行语的研究领域,激发我们对网络流行语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3、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文献和理论观点综述: 1、研究文献:

[1]曹起.网络流行语的语音变异分析[J] .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8;32. [2]陈建伟.网络流行语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2008.

[3]陈一民.语言学层面的网络流行语解读[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11:96. [4]李润生.网络词汇的造词法探析[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 [5]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80. [6]陈勇力.网络时代的新“语言 ”[D] . 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3. [7]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12. [8]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9. [9]邓文彬.网络语言的定位与规范问题[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01. 2、理论观点综述:

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是现代汉语语言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它具有和其他领域的流行语一样的基本属性,又具有独特语言学领域的特色。

关于网络流行语的问题,目前学术界有不同的界定标准。比如有的学者所言,“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发展变化都不以个体的意志为转移, 是社会集体意志的产物”,这是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论述的;还有研究者从语言中的修辞角度进行解释,网络流行语的各级语言单位在修辞手段应用上呈现出许多独到的修辞特点:有的则是从审美观点出发,指出网络流行语适应时代发展,更加迫求文明、美感和高雅。综上所述,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泛指在网络传播中所应用和触及到的一切语言,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也引起学者的重视。

本文主要是从网络流行语的概念和发展入手,借鉴先前研究学者的经验,在语言学的基础上更加全面的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归纳和总结。 五.论文的进度安排:

1.2012年3月围绕选题收集材料。 2.2012年4月撰写初稿。 3.2012年5月修改完成。 主要研究内容:

一、 网络流行语的概述 (一)网络流行语的概念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

(二)网络流行语的发展现状 二、 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 (一)语言的合作原则 (二)

语言的经济原则

(三)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 三、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方式 (一)语音手段

1、出现大量的谐音词 2、同音法 (二)词汇手段 1、词语的缩略法 2、旧词新用

3、借词的大量增加 (1)音译词 (2)意译词 (3)音译兼意译

4、数字或字母代替汉语词语 5、方言词的运用 (三)语法手段 1、词序的变化 2、词类的发展

3、语法中的类推作用 (四)修辞手段 1、隐喻的大量使用 2、借代的运用 3、仿词的出现

四、网络流行语的来源 (一)来源于社会热点事件 (二)来源于网民自创 (三)来源于影视文学作品 (四)来源于春晚经典台词 五、网络流行语的 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完成论文的条件、方法及措施:

条件:借助学校图书馆查阅一些与论文相关的书籍、期刊等资料;通过互联网搜索有关的大量信息作为参考;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与帮助。

方法及措施:首先,掌握大量与网络流行语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第二,通过图书馆及互联网查阅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相关文献,并将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做好相关笔记;第三,在不同年龄段网民中间做一系列问卷调查,用来掌握网络流行语的实际使用情况,用以支撑论文观点;第四,在论文指导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对论文进行修改,使其在理论及应用上更加严谨;最后,整理归纳所有的资料及调查数据,经指导老师的审核后完成论文,然后将资料进行保存,作为以后学习和工作的资料。

指导教师意见及建议:省略

网络语言研究的意义 第三篇_网络语言文献综述

网络语言在大学生中的使用现状及

其影响的教育对策研究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1历史背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脱离了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是计算机技术的大量应用。1969年计算机网络的问世加快了计算机技术普及的步伐。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网络文化也相继产生,它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最初的网络文化仅仅是社会上其它文化的传播载体。时至今日,它已有了自己的发展特点,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体系。

网络语言(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也由此应用而生,并且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简洁生动,在形式上符号化、数字化、字母化,在内容上新词新意层出不穷、超越常规的语法形式,表达方式上口语化、通俗化、事件化和时事化。它的诞生最初只是网友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那些经得起考验的部分约定成俗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广为流传。

- 1 -

现在的网络语言大致可分为数字型(520=我爱你)、翻译型(伊妹儿=e-mail)、字母型(BT=变态)、符号型((:-…=心碎)、新造型(见光死:比喻网恋一见面就完蛋)以及其他一些尚未明确分类的类型(OUT=老土、我用偶表示)。网络语言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不知不觉间已经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蔓延开来,并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这个问题也引起了主管部门的重视。

2002年8月27日国家语言改革工作委员会召开《关于英文字母词以及网络语言的专家研讨会》,邀请语言学家、作家及节目主持人共同探讨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国家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网络语言已引起了他们的重视,但是还处于研究探讨阶段,对网络语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决定何时规范,怎样规范。词典室助理研究员张铁文认为:“网络语言能否被收录还要经历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还称现在词典室正在编纂一部《新词词典》,一些网络语言,比如“菜鸟”、“大虾”、“灌水”之类能够反映出新事物,又能被大家所接受,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将被收录进来。(新华网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追求新潮,富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外加他们拥有相应的网络应用知识和硬件支持。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同时,中国网民数突破4.5亿,达到4.57亿,稳居世界排名第一。 从我国网民的职业构成看,学生网民占整体网民的比重为30.6%。从学历状况上看,大专及其

- 2 -

以上学历的网民占我国网民比重的23.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2研究目的及意义

《网络语言使用报告》(史钟峰,2007)中显示网络语言使用最多的群体是在校大学生。18~30岁之间的网民达62%,其中18~24岁的占42%,网民中本科生最多.大专生次之,分别为39%利36%,在校大学生平均上网率达89%,然而在当下,无论是社会各界,还是专家学者对网络语言总是诟病居多,赞成居少。然而现在网络语言却层出不穷、发展迅猛,大有惊涛拍岸之势。那么为什么广受大家诟病的网络语言能够如此的迅猛发展呢?为什么如此多的年轻人特别是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如此热衷于创造使用传播网络流行语呢?如此多的为什么萦绕在笔者心头,而最让笔者困惑的是,作为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的大学生们为什么如此喜爱甚至痴迷让大家诟病的网络语言呢?而这种显现又对我们的高等教育产生如何的影响呢?因此,我们选择了网络语言在大学生中的使用现状及其影响的教育对策的研究作为课题,其目的在于:

(1) 第一,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和理论思考,了

解和把握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现状。

(2) 第二,通过分析和研究,探索高等教育针对郑重网络语言流行现象的

对策。

- 3 -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战略意义。”大学时期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能否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其自身全面发展与否,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与否。因此,大学生的教育问题是高校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调查分析,探索高等教育对网络语言流行的应对之策,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目前相关领域内关于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研究还只停留在表面现象的研究上,本课题研究有利于弥补在此方面教育理论的理论缺失,进一步完善高校教育工作方法体系,同时拓宽了此类研究的渠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实践价值

- 4 -

大学生是文化素养高、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的群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的后备军,而网络语言是被大学生广泛应用的新兴交流手段,对这二者关系的实质研究,将对高校教育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一、 文献综述

关于网络语言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作了研究分析,笔者将其整理如下:

1关于大学生网络语言现象的调查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的调研,专家和学者们对网络语言现象有了深入的了解。如:魏琪,刘改琳对西安工业大学未央校区在校生关于网络语言观念的调查(2008);董雅致,相明在某高校青年中关于网络语言使用状况的调查(2009);张贵州、王 薇在网络语言对大学生语言规范的影响一文中提到的2006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三名同学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林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所做的关于网络语言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张九海,王华丽对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原工学院、河南工业大学及河南航空管理学院的在校大学生所做的网络语言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2011);王宇航,梁凯音在外经济贸易大学90后在校生中所做90后大学生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的关系、网络活跃度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网络表达特点的调查(2011)。他们从不同维度设计调查模型,收集第一手资料,通过不同工具对数据进行多角度分析研究总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5 -

网络语言研究的意义 第四篇_网络语言研究

网络语言研究

摘要:“网络语言”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种“语言文化”,它是作为网络的伴生物相应而生的。网络语言的爆炸性增长,给汉语的规范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一般来说,网络传播语言由两部分内容构成:一是普通话全民通用的语言形式;二是仅使用于网络交际的非全民通用的语言形式。本文主要讨论第二种语言形式,首先分析了非全民通用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的来源与特点, 最后论述了非全民通用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研究与中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关系。 关键词: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出现的根源,网络语言的特点,网络语言语体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7年1月公布的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为13700万人。WAP活跃用户数约为3900万人。全国网民注册的博客空间更是超过3300万个①。计算机科学的历史迄今不过半个多世纪,计算机网络的历史(从二十世纪80年代Internet这个名词产生)不过20年(真正高速发展是在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但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以往任何时代的任何一种发明,它们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当中②。网络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我国自1990年大力发展网络研究和应用后(特别是1995年后),由活动

在网络虚拟空间、具有自主、开放、包容、多样和创新特点的网民群落逐渐创造和形成中国的网络语言——在网络这种特殊环境中(例如各种论坛、OICQ、E-mail、博客)等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载体、社会语言的变体——网络语言语体。

网络语言(网络催生的语言的新语体)的来源与特点 网络是语言的一个新载体,载体的变化往往造成语言风格或语体的变化。语体是语言的环境变体,如日常会话语体、公文语体、文艺语体、媒介语体。网络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语体。在网络语言语体中完全病句、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表达式成了正宗语言,成为网民的习惯用法,规范汉语却变成另类表达,例如:886(拜拜了)、MM(妹妹)、顶(支持)、偶(我)等。那么这种语言表达形式有如下特点。

一、创新性

具有革命意义的创新性是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网络是一个在推崇个性、追求方面走得有点极端的世界,它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这种空间因缺少了传统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监督”而显得更加自由、更加珍贵。网民们能够在网络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同传统的书面语言相比较,网络语言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由性,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语出惊人,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

言上的创造力。这种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一是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使用及新词新语的创造;一是对常规语法的突破③。请看下面的例子:

“恐龙”原指外形奇特的史前动物,网络语言中则指相貌丑陋的女性网民;“青蛙”是指网上的男性公民。这些词语都是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使用。还有一类是网络中形成的新词语,如“菜鸟”,指初上网的新手; “东东”意指“东西”。这些词语在普通话中是没有的,至少是没有这样解释的,而在网络中却已习焉不察。构成网络新词语的词素大多是语言中固有的,它们利用仿拟、飞白、比喻、谐音、拟人等手法构成新词。除在构词法上的随意组合、任意搭配外,网络语言在句式的选择上也常常冒传统语言学天下之大不韪。如常采用港式语法的说法,像“难过得死掉了”、“走先(先走)”、“早上(早上好)”等。

二、经济性

由于网络交际所依赖的手段的特殊性,网络语言还具有明显的经济性特征。网络语言除用字节俭外,还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的局限、改变现有语言中某些词语形音义方面的约定俗成,创制了新的形音义的结合体,如字母词、数字词、图形符号等,其丰富性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语言模式,并且靠这些简单的符号传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内涵。网络中的语言符号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汉语拼音的缩写,如:GG(哥

哥)、DD(弟弟) PMP(拍马屁)等;2.英文的缩写,如:IC(我明白了。全文是I see.);TKS(谢谢。Thanks)等;3.数字和字母的谐音,如:1314(一生一世)、1573(一网情深)、886(拜拜了)、me2(me too我也是)、3ku(thank you谢谢你)、3166(日语撒由那拉,再见)等等;4. 在网语中夹杂一些英文术语和句子是一种网上时尚。例如: cyber lover(网络情人);how much?(多少(钱));who?(谁?)等。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网络语言对现有语言成分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形”上,它是用最简洁的“形”来巧设言语交际的跨度,缩短信息交际的宝贵时间,并且这种跨度的设置,在一定的语境中,人们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完全可以逾越,而一旦跨越,便会带来一种愉悦,具有一定的刺激性。 此外,从句式的选用上也可以看出网络语言的经济性,网民们为了提高交流速度,很少运用长句子、复杂句子,而多用短句。2至10个字的句子非常多,句子的省略现象极其普遍。

三、形象性

在网络中,网民们还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象形创制了许多极为生动形象且风趣幽默的表情和动作的图形,用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来模拟现实交际。如: “(-_-)”表示神秘笑容;“: - ”表示平淡无味的笑;“^-^”表示咪着眼睛笑等。

此外,还有键盘符号与英文单词结合使用组成的“克里奥耳”型图示,如在://后面加上英语中的动词,这个词就变成了一种言语行为,表示说话者的表情、动作和姿态。 ://sign叹气://grin咧嘴笑://smile微笑,等等。

这些网络符号在电脑屏幕上构成了一张张卡通式的脸庞,不仅形象传神,而且使网络聊天具有了“可互视、可互听”的近距离交际效果。网络符号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成分:它没有语音形式,书写形体也不同于文字形式,但可以表达一定的意义内容。它给虚拟的网络生活增添了许多生气和实在感、即时感。

网络语言的形象性还表现在一些形象的网络词语上。如把网民称为“网虫”,于是初级网民是“爬虫”,高级网民是“飞虫”。再如,把“这样子”连续为“酱紫”(多少受到了风靡于青年网民中的卡通片《蜡笔小新》的影响),既有视觉效果,又隐含了味觉效果。这些词语往往给抽象、平淡的概念赋予了具体可感的生动的形象,形成了网络语言的形象性的风格特点。

四、诙谐性

诙谐性是网络语言更为吸引人主动使用并进行传播的又一特点。网络常为有闲、有情人士所光顾,网民的相对年轻化更使网络语言充满活力,他们苦心构思出许多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营造出轻松幽默的阅读氛围。如“菌男”、“霉

网络语言研究的意义 第五篇_网络语言的研究现状

网络语言的研究现状

一、引言

人们常说的网络,实际上是指互联网(Internet, 又译英特网,网际网路)。互联网本义指“网络的网络”,也就是“网际网”而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国际网”。媒体学认为,技术造就了传播和沟通,而传播和沟通的改变促使了我们生活方式的质变。 互联网这一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兴起的以高效迅捷著称的第四媒体,它的发展如同报纸、收音机、电视的发展一样必然会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转变。一方面,网络改变了人类社会由传者到受者的线性的信息传播方式,改而用四通八达的网状结构的传播方式,强化了参与者的互动;另一方面“网络传播将人类的文字、口语以及所有的视听语言整合到一个沟通系统中,打破了因媒介材料不同、传播手段不同而在不同媒介之间形成的传播壁垒,同时打破了人类感觉的界限。 将人类知觉的不同向度结合起来,这样,互联网以现实生活为摹本,塑造了一个与之对应的虚拟空间。这个空间彻底打破了现实生活中地域的限制,把全体网民①整合到一起, 大家按照同一种网络逻辑行事,遵守同一种网络运行规则。”(孟建,祁林,2002)

在这个强调互动的虚拟空间里,人们交流的工具——语言,得到了延伸,人们的语言行为和能力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 人们用于网上交流的、所谓网络语言到底该怎么定义? 网络语言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存在的合理性又在哪?这些问题的解答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这种语言的认识。但是,“我们并非如其所然地观察现实,而是见到现实在我们语言里的样态。我们的语言便是我们的媒介。我们的媒介是我们的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内容”。(曼纽尔.卡斯特,2001)一方面,我们通过观察语言的状态来获得对现实的感知;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的媒介,构成了文化的内容。从这种意义上说,网络语言的研究将为我们构建起认识网络虚拟世界与其体现的网络文化的桥梁,对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加深认识,这也正是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任务。

二、网络语言研究的背景

网络语言的定义

网络语言(netspeak)是一个有着多种理解的概念,既可以指称网络特有的言语表达方式,也可以指网络中使用的自然语言,还可以把网络中使用的所有符号全部包括在内。“„网络语言‟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 又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于根元,2001)网络语言(netspeak)

也用于专指电子文本(electronic discourse) 及人-机交际(CMC: 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语言。(Crystal, 2001)语言学者研究网络语言时要么涵盖的范围很广, 要么只局限在网络交际使用的语言, 概念不是很明晰,综合很多语言学者的研究, 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泛指在网络传播中所应用或触及到的一切语言,包括人类自然语言和物理技术语言。前者指的是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为实现人际沟通与交流而使用的语言(如电子邮件、聊天室、BBS及网上寻呼系统ICQ、OICQ中使用的语言); 后者指的是为保障网络媒体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创新而使用的技术语言, 它又可分为机器语言(如计算机代码、通讯代码等) 和程序语言(如Foxbase、C 语言等) 两大类。狭义的网络语言特指前者,即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信息收集、发布和交换时使用的自然语言。它和人们在传统媒体上使用的自然语言一样,是最通俗明朗和最方便直接的终端信息符号。(赵玉英引易绍华,2003)本文中的网络语言指网络语言交际中使用的自然语言。

网络语体 ②③

然而,我们不能就此简单地把网络语言看作是一种在不同于现实社会的虚拟空间中使用的自然语言。语言是一个抽象的符号系统,具体表现出来是言语。言语是个人的东西,具有许多个人的成分。语言是一个心理的东西,它必须表现为或者体现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这样,语言才能被感知,成为一种交际手段。(索绪尔,1982)

一般认为,作为交际手段的自然语言,从其所凭借的物质媒介形式上可以分为口语和书面语这两个基本类型:前者以声音为媒介,把时间作为结构的原则,作用于人的听觉;后者则以“某种物体”为媒介,以空间作为结构原则,作用于人的视觉。简而言之,前者是听觉语言,后者是视觉语言。从语言的发展历史看,语言的视觉形态是在语言的听觉形态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书面语是由于记录语言的文字的发明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吕明臣,2004)网络语言是将纪录自然语言的文字输入计算机,通过数字化处理,又以文字形式现在屏幕上的。按照上面的区分,它似乎是属于“视觉语言”——书面语体。吕明臣认为网络语言具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双重特性。通过考察言语交际的构成要素:交际主体(说话者和听话者) 、交际的内容(包括目的) 、交际的形式(语言的和非语言的) 、交际环境,他发现口语和书面语在交际层面上有“重要”的区别:主体存在的时空状态不同;面对的语境状态(“社会文化背景”与“物理环境”)不同;话语产生和理解的时间状况(“即时性”)不同;反馈方式(“言语反馈”或“非言语反馈”);交际形式的构成不同。参考这五个特征,他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存在状态”,具有口语的交际特性,表现在网络语言交际的“准现场性”;语境的同一性;互动的当下性;反

馈的即时性。在这一基础上他进一步指出,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体”。“网络语体的形成及其特征决定于网络这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它综合了传统书面语和口语,形成了自己的语体特征:(1) 视觉性:网络语体是主要以视觉符号为交际形式的。……(2)即时性:网络语体是一种即时交际的语体(如上所述,我们将网络新闻一类的交际看作是纯书面语的传递),在这一点上它接近口语。……(3)非面对面性:网络语体是一种非面对面使用的语体,交际双方不在一个具体的物理空间之内。……”(吕明臣,2004)他认为网络语言形式以及表情符的使用是由网络语体特征决定的。

为了理解这一特殊的语体,我们有必要对网络语体的构成要素作进一步的讨论,Halliday认为语域的选择与语言的使用息息相关,可以从话语范围(field)、话语方式(mode)、话语意旨(tenor)三个角度来考察:话语范围指话语的目的和主题,话语方式指话语发生的方式,话语意旨则与交际双方的关系相关。简单来说,话语范围说明话语与何相关,话语方式指话语是通过书面文字还是口头语言来实现的,而话语意旨指说话者用语言来指导、广告、还是教学等。(王钢华,2002)

参照这个模式,网络语体可以从网络社区、“电子媒体”、网络主体三方面进行考察。

(一)网络社区

网络社区的概念起源于MUD(Multiple-User-Dungeon),一种网络互动游戏。于根元把网络社区定义为“比较普遍使用网络技术的生活社区,和智能化小社区基本相同”。(于根元,2001) 这一定义明显太过简单,且忽视了该社区产生的根本原因,即网民的兴趣。“兴趣原则是社区形成的第一要义”。(孟建,祁林,2002)孟建等认为,网络社区是指互联网中多位网民在某一节点(某个网站),抱着“以共享的价值和利益为中心”的信念共同聚集起来,从而形成的一定的网络虚拟团体和社群,它应该包含两个基本内涵:众多网民的聚集;共同的兴趣指向。事实上,BBS、聊天室等基本上是按网民的兴趣进行社区的细分的,比如清华大学BBS 站点“水木清华”,在“休闲娱乐”目录下就有“笑话”、“星座”等28个讨论区。因此,网民对社区的选择意味着他对交际主题和目的进行了选择,并选择相应的语言表达。

(二)“电子媒体”

上文中已经提到,网络语言实质上是一种文字,既非手写,也非印刷,而是依靠键

盘输入(尽管现在已有手写输入及语音识别技术,大部分网民仍然采用键盘输入),比如为了节省时间与网络费用,网民在输入文字时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20480/

推荐访问:网络语言的综合研究 研究网络暴力的意义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