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手抄报内容 > 广播电视新闻学习内容

广播电视新闻学习内容

时间:2018-02-08   来源:手抄报内容   点击:

【www.gbppp.com--手抄报内容】

广播电视新闻学习内容 第一篇_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大纲

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038 课程名称:广播电视新闻学

英文名称:Broadcast and television journalism 学分:3 学时:51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新闻传播学类,三年级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高校新闻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是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的重要理论来源。通过对广播电视新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广播电视新闻的特点和规律,为今后从事新闻工作,培养自己成为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主要介绍广播电视新闻的基本理论,侧重对各类新闻节目的本体特征、采摄技巧、报道形式等作具体细致的分析和讲解。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广播电视新闻的基本特点和规律,要求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融会贯通。在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广播电视新闻工作打下基础。

(三)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在对广播电视新闻全面阐释的基础上,侧重对各类新闻节目的本体特征、采摄技巧、报道形式等作具体细致的分析和讲解。难点包括:电视记者的素质要求、电视新闻的事件表现、电视新闻的细节表现、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分析、电视新闻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分析、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分析、专题类电视新闻节目分析等。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与电视新闻采访写作、广播电视评论学、新闻学概论、电视编导等课程均有密切联系。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 教材: 《现代电视新闻学》 叶子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3 2. 参考书:《广播电视概论》 黄匡宇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8

《当代电视报道理念与技巧》 刘东华 新华出版社 2004,8

《电子媒介新闻教程》 饶立华 杨刚元 钟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12 《新闻报道与写作》 梅尔文·门彻 华夏出版社 2003,8 《电视制作手册》 赫伯特·泽特尔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4,1

二、学时分配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 电视新闻界说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学习并把握电视记者的素质要求,电视新闻的定义和分类问题,从而在整体上对于电视新闻的概念及基本特点进行掌握。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掌握电视新闻的分类及各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基本特点,初步了解电视新闻的个性特征。

主要内容:

一 电视记者的素质要求

1.空间意识 2.三种精神、四种知识、五种意识 3.记者与现场 二 电视新闻的定义和分类 1.定义 2.分类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本章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学生讨论。 思考题:

1. 电视记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2. 记者如何处理好与新闻现场的关系? 3. 如何看待不同类别电视节目融合的趋势?

第二章 摄像机与屏幕形象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清楚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处理好自己的报道工具——摄像机的位置,明白屏幕形象表现的原则和方法。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使学生能理性的看待和思考自己的摄像机和自己要面对的屏幕形象,并进行科学的展望。

主要内容: 一 摄像机的位置

1. 故意隐藏的摄像机 2. 故意显露的摄像机 3. 自然隐去的摄像机 二 屏幕形象表现

1.人物肖像表现 2.残缺构图 3.社会责任 4.“匿形象” 5.辅助声音 6.不同人物表现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本章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学生讨论。 思考题:

1. 残缺构图在人物形象表现中的应用? 2. 儿童形象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第三章 电视新闻事件表现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学习并掌握电视新闻中事件表现的共性规律,并建立对组织拍摄正确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使学生能弄清如何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准确捕捉动情点,及认识清楚组织拍摄在报道中的存在。

主要内容:

一 电视新闻中的事件表现

1.事件中动情点的捕捉 2.事件表现与编辑技巧 二 电视新闻中的组织拍摄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本章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学生讨论。 思考题:

如何理解组织拍摄和拍摄的组织工作?

第四章 电视新闻的取材方向与报道角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学习增加电视新闻信息含量的方法,理解几种报道角度。 主要内容:

一 信息——观众期望值

1.电视新闻与信息 2.增加观众未知因素 3.如何提高电视新闻的信息含量 4.如何整合和扩大电视新闻的有效信息量

二 情感——报道兴奋点

1.情感因素的意义 2.挖掘事实的情感 3.控制好记者的情感

三 个性——传播人格化

1.报道主体是人 2.人物形象个性化 3.人格化传播 四 角度——新闻切入点

1.电视新闻角度选取需要注意的几点 2.如何选取新闻角度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本章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学生讨论。 思考题:

如何增加电视新闻中信息量?

第五章 电视新闻的细节表现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学习并理解电视新闻中的细节表现有哪些。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使学生能充分理解电视新闻文字细节表现的要求。 主要内容: 一 认识细节

1.概念把握 2.电视新闻细节的作用 二 文字新闻细节的作用 1.人物细节 2.环境细节 三 电视新闻细节表现 1.准备工作 2.去表现细节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本章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学生讨论。 思考题:

如何捕捉好电视新闻细节?

第六章 现代电视新闻报道观念与方式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熟悉并掌握电视新闻常见的其中报道方式,体会不同报道方式的不同特点和适用范围。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使学生能充分体会不同报道方式的不同特点和适用范围。 主要内容:

一 电视新闻报道中的现代观念

1.现代新闻含义的拓展 2.思维方法的现代化 二 现代电视新闻报道方式 (一) 口播新闻

1.口播新闻的作用 2.口播新闻的发展 (二) 图片新闻 (三) 影像新闻

1.影像新闻的作用 2.影响新闻的运作 (四) 字幕新闻 (五) 现场报道

1.现场报道的发展 2.现场报道的优势 3.现场采访

广播电视新闻学习内容 第二篇_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学习笔记

【广播电视新闻学习内容】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学习笔记

广播电视节目是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播出的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它是一个按时间段划分、按线性传播的方式安排和表现内容,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 广播的传播符号声音(语言、音响、音乐)

电视传播符号:

1、声音(语言、音响、音乐)

2、图像(文字、示意图、图表、照片、图片、影像)

电视影像特征:

1.再现性

2.时空一体的运动存在方式

3.声象一体的信息形式

4.限定性显示空间

5.感性的符号形式

6.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

电视影像要素:1.镜头与蒙太奇 2.画面构图 3.光线 4.拍摄角度 5.运动镜头

6.景别

广播电视新闻语言表达的原则 1.易于接收接收 2.可听性 3.准确性 4.完整性 5.通俗性

广播优势1.传播迅速信息量大 2.听众广泛覆盖面广 3.声情并茂参与性强;

广播劣势1.不易保存 2.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电视优势1.信息符号视听兼并 2.重构时空现场感强 3.时效性强

电视劣势 1不易保存2选择性差3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

消息是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用于广泛传播各个领域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是各种新闻媒介运用最多最经常的新闻报道形式。

事件消息:以报道刚刚发生或仍在发展变化、一般具有叫明确的时间始终点的新闻事件为主的消息体裁。

非事件消息着重反映的客观事物一般没有明确时间始、终点,报道其发展变化阶段性特点或基本面貌,反映蕴涵其中的典型意义。

人物专题:以人物为报道对象,通过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生活经历,进而揭示时代背景、历史潮流、社会全貌的新闻性专题。

事件专题:反映新近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专题节目。

研究性专题:通过对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的综合分析,得出经验教训和规律性认识的新闻专题节目。

谈话节目:一人或多人完全用讲述的方式表现节目内容的节目形式。

现场报道: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音响(画面)、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拨出方式。

连续报道:跟踪新闻事件发展进程连续多次播出的累积式报道。

系列报道:围绕同一个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多次、多篇成组的报道。

深度报道: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多角度报道新闻的形式。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广播电台电视台针对显示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做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节目样式。

新闻采访:新闻记者为获得新闻事实材料,对客体进行访问、观察、思索和记录等的调查研究活动。

新闻采访的特点1突击性2灵活性3广泛性4持续性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特点1电子传播手段介入2时间同步性3采访方式关系到新闻报道形式4记者的角色定位更丰富5对设备依赖性强6是集体工作的产物。

新闻线索: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反映新闻事实的简略轮廓或片断。

新闻线索特点:1简单,完整性差2时间短,稳定性低3信号,有待证实4反映现象,变动性大。

新闻线索来源:1记者本人观察和积累2会议、文件、简报、政策和领导讲话3来自受众的信息4从其他媒介获得。

确立选题的标准:1新闻价值(新鲜、重要、显著、接近、趣味)2新闻政策(政治标准、新闻宣传思想、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

选题论证方法1衡量新闻价值要素2权衡新闻政策标准3是否符合媒体自身编辑方针

选题论证步骤1对报道内容进行考察2对表现形式进行构思3可行性论证。

现场观察: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进行的目击采访,是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查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线索、搜集素材、获得第一手材料。

现场观察特点1.直接性2综合性3客观性4经常性5敏感性

现场观察内容1观察捕捉事物变动态势2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环境和氛围3最能表现事物特征的细节

现场观察注意1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2开拓观察视野灵活调动注意力3确定恰当角色定位4把握开机时间,要有预见性 采访对象选择1知情2愿讲3善于表达

话筒采访要求1消除现场干扰2语言精练3话筒采录声音自然清晰4记者应有镜头意识5一次最佳原则

闭合型问题:需要采访对象明确回答的特定的具体问题

开放型问题:记者仅提示某一话题或访谈范围,让采访对象自由发挥。

广播采录的要求1音响的素质2真实3自然4清晰5捕捉特点6掌握采访主动权,控制采访节奏

电视摄录的要求1恰当运用景别2选择拍摄角度3运用光线4运用长镜头

电视摄录的原则1真实性原则2时机原则电视摄录方法1挑2等3抢新闻

写作要求1符合媒体特点(快速、线性传播、受众广、具体形象、转瞬即失)

2用事实说话(典型事实、场景说话、背景材料、同期声)

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求1结构线索单一2层次清楚3强化核心信息

背景:在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反衬或烘托的材料。

背景材料的作用1说明解释,使新闻通俗易懂2揭示事物意义,唤起社会关注3通过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4表达不便言明的观点5为新闻注入内涵,使其更可读。

导语:整篇消息的第一个单元,以简练的语言告知最重要的新闻事实。

导语的特点1选材精粹2具体形象3简短精练4照应主体

导语类型1直接式2延缓式导语

广播电视消息的结构1倒金字塔式结构2时间顺序结构3逻辑关系结构4金字塔式结构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运用广播或电视手段,深入、具体、详尽地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某些具有新闻价值又为广大受众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和新出现的社会现象等题材的新闻报道形式

新闻专题特点 1主题深刻,揭示事物本质,反映事物内在规律2用形象说话3表达方式多样4表现功能多样

新闻专题结构1纵式结构2横式结构3递进式结构

广播电视现场报道:广播电视记者在采访现场通过话筒或镜头,采访现场有关人员,解说现场实况,直接交代、播报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

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1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2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3过硬的新闻业务

能力4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

现场直播:与新闻事件或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步,利用广播电视专用设备直接从现场播出的广播或电视节目形式

现场直播作用1通过快捷的现场直播,树立自己媒体的权威2有利于媒体扬长避短3使观众感受过程,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4有利于争夺到广泛的观众群

连续报道: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的报道

系列报道围绕同一新闻主体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成组的报道。

新闻编辑: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是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和总把关。

新闻编辑的职责1新闻信息的统合2把关3发言

栏目设置要求1找准受众定位2认识受众需求3明确栏目整体层次定位4根据目标群体日常作息时间作出传播时段与时长的选择5确定栏目特色和风格6推敲和形成节目形式

新闻报道的策划:根据栏目编辑思想,对栏目报道领域的现实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作出的未来一定时期的具体规划和组织实施。

新闻报道策划的内容1确定报道中心2制定报道时机、规模、方式、策略3制定选题,对重点选题具体规划,组织实施。

音像编辑:合成运用电子编辑设备对前期摄录的音响、影像素材进行选择、剪裁、组合等处理,配以解说词、字幕、音响、音乐等制作成一个完整的节目的过程

新闻节目音像编辑原则1真实性原则2目的性原则3客观性原则4逻辑性原则5控制蒙太奇效应原则6兴趣原则

广播新闻常用的编辑手法与技巧1音响早出2关于主题和事实的,尽量用音响说明,形成强烈的现场感4保持音响在全篇中的平衡,不要简单集中5不滥用音响

电视新闻常用的编辑方法1合乎接受逻辑2镜头长度恰当3注意轴线规律4镜头衔接流畅5转场自然

广播电视新闻学习内容 第三篇_广播电视新闻学培养方案

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学计划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Advertising (Image Design) Teaching Plan

专业代码:05032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系统的传播学、新闻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科学文化知识,为省内外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传媒文化公司等培养具备广播电视等节目策划、节目主持、新闻采写、影视摄制、传媒管理能力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侧重广播电视新闻采写和编辑、口头报道、音响、采访、新闻及影视节目编排与策划、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培养。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知识要求:

(1)掌握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公共关系、新闻摄影、纪录片制作的基本知识; 2.能力要求:

(1)具有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摄录、制作、播音、节目主持的基本能力;

(2)具有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前采访报道能力,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能力及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制作、评论和分析的能力; 3.素质要求:

(1)了解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规;

(2)了解国内外广播电视新闻行业发展情况,分析并洞察其发展趋势; (3)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 三、主干学科 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新闻学、传播学

主要课程:新闻学、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公共关系学、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大众传媒经济学、传媒道德与法规、媒介伦理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电视节目策划、新闻采访与写作、节目主持艺术学、电视节目评析、形体训练、出镜记者、摄影摄像基础、英美报刊选读等 四、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军训和课外科技活动、社团活动、公益活动等。 课外奖励学分包括运动会学分、艺术社团学分、制作内部报刊学分、公开发表新闻作品或学术论文学分等。 五、学制、授予学位 学 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六、课程设置、学分分配及毕业学分要求

课程体系结构由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平台课程、实践教学课程构成。其中:

七、教学进程安排

广播电视新闻学习内容 第四篇_浅谈对广播电视新闻学的认识

浅谈对广播电视学的认识

到目前为止也快上了半个学期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了,在这半个学期的学习使我对广播电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刚听到广播电视新闻学这门课时我以为这仅仅是一门教导我们学习广播和电视制作的课程,而这两个传播途径也正正逐渐的被网络搜取代,所以刚开始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很好。但事实并非如此,是我误解了广电这门课的真正内涵。接下我,我想谈一谈我对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一点看法与理解。

首先,什么是广播电视呢?广播电视作为一种电子传播媒介,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播送音响、图像节目,通称广播。只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简称广播;播送声音与图像的,称为电视广播,简称电视 。广义的广播包括声音广播和图像广播;狭义的广播指声音广播。按技术传输方式,广播分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电视分无线电视和有线电视。那什么是广播电视新闻呢?广播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或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变动或正在变动的事实信息的传播。广播电视新闻学是以广播电视新闻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重点是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特殊规律与工作原则,以及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它既是新闻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广播电视学的一个分支。

新闻传播活动固有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的品格叫做新闻规律。新闻规律也有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之分。新闻报道必须完全真实,迅速反映最新事态与事实变动,

这是新闻报道的普遍规律。新闻报道既要讲新闻价值,又要讲宣传价值,这种“双重价值”律是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新闻报道的特殊规律。新闻价值具有时新性,趣味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广播电视新闻通过电子技术手段报道并作用于客观实际,这是广播电视新闻的基本规律。当然,在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也具有党性原则。我国广播电视的本质属性(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决定了我们必须用无产阶级党性原则来指导、规范广播电视新闻工作。

在广播电视新闻学中,出现了一个新兴词汇也是难点“蒙太奇”。一般来说,影视制作的后期,将拍摄下来的许多镜头按照一定的要求,重新排列、组织、编辑在一起,这个基本意义的镜头组接,被人称之为蒙太奇。蒙太奇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它是镜头组接的技巧手段,这是最易理解,也是最易引人注意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它是视听语言的思维方式,存在于创作者创作观念之中,它贯穿于影视作品从构思选材直至制作完成的全过程中。它是影视艺术构成形式和方法的总和,也是创作者从高层次把握创作风格和运用创作技巧的出发点。当然广播电视也是有思想性原则的。新闻报道总要表达一种思想倾向,传播出去总会产生一定的甚至广泛的社会影响,这就是思想性。广播电视的特性要求我们传播要快捷,内容要简洁,传播通道要单一,传播过程要排他。

广播电视新闻学习内容 第五篇_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学习提纲

广播电视新闻概述 一.广播电视新闻存在的意义(功能)

·提供信息,决策参考。

·交流意见。

·舆论监督。

·将事件发生的空间挪移过来,提供围观的体验和经历。

·营造象征性现实,培养社会共识。

二.世界广播电视新闻业的发展

1. 广播新闻的发展

(1)最早,广播只是作为一种娱乐工具而存在 。

(2)20世纪30、40年代,广播新闻也越来越多地登台亮相,并且最终成为了广播媒介的主角。

(3)早期的广播新闻节目,都是以播音员播报为主,后来逐渐出现了录音新闻,现场直播,记者口头播报,主持人与嘉宾互动,多点连线直播,新闻谈话,深度调查等等。

2. 电视新闻的发展

(1)在早期的电视节目中,电视新闻微不足道。

原因:照搬纪录影片的模式,电视新闻制作费时费力。

(2)20世纪60年代,便携式电子摄像机发明

第一颗通信卫星电星一号发射成功

电视新闻开始受到关注。(总统竞选、肯尼迪遇刺)

(3)CBS新闻部主任爱德华·爱泼斯坦:“越南战争是电视报道的第一场战争。电视以新颖的方式向广大观众展现了战争的可怕真相。可以这么说,电视报道是使美国人对这场战争感到幻灭,使许多青年对美国持玩世不恭的态度,并是林登·约翰逊不能连任总统的首要原因。”

(4)新闻节目成为各大广播电视公司的顶梁柱。

(5)CNN全天候新闻媒体的崛起

·24小时不间断地播报新闻

·从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向全球播报新闻

·在新闻事件发生时,而不是发生后播报新闻。

(6)新变化:

·独家新闻和首发报道意义削弱,广播电视新闻越来越要求权威性、信息量和可看性的高度统一。

·新闻节目的品牌和风格越来越成为广播电视媒介影响力的重要构成要素。

·电子摄录设备出现普及化、家用化的趋势,人人都可以成为电视记者。

·新闻娱乐化现象日趋突出。

三.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特征

1. 广播电视新闻共有的传播特征

(1)线性传播。

·信息的安排必须根据时间顺序来进行。

·受众对信息进行选择的自由度大大受限。

·信息过耳不留,过眼不留。稍纵即逝

(2)传播速度迅速及时。

在现场直播的情况下,事件的发生发展、节目的播出和受众的收听收看完全同步,这直接改变了新闻的定义。 TNT(today news today) → NNN(now news now)

(3)伴随性。

·广播收听行为常常与人的其他活动同时进行。

· 广播具有便携、移动的接收优势。

·看电影和看电视的区别

(4)传播面广,是真正的大众传播。

·不受受众文化程度的限制,普及率高,受众基础好。

·共享性好。可同时供多人收听收看。

·费用相对低廉 。

(5)表现力强,感染性好。

·视听符号是通过声音和形象来表现的,更加直接和原生态。

·广播的声音可以表达喜怒哀乐各种情感,使听众感受现场情景。

·电视可以逼真地再现现场情景。

2. 广播新闻特有的传播特征

(1)声音性。

·广播人的毕生追求——解放声音。

(2)信息理解记忆度低。

·听觉的注意不如视觉的注意。

·广播的线性传播又使信息转瞬即逝。

(3)抗灾害性。

·在战争、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广播体现出特有的渗透力和穿透力。 ·广播媒介是一种危机媒介,其自身特点决定了它在危机时刻不可替代的地位。

(4)制作简单,传播便捷。

3. 电视新闻特有的传播特征

(1)声像并茂,视听兼备。

·拓展了信息的层次和范围,受众可以全方位去感受新闻。

(2)信息损耗小。

·现场同步直播的是原生态的信息,从根本上免去了编码和解码的过程,所以,电视同步直播的噪音含量最小,是最接近事实的信息传播。

(3)浅显

·图像擅长表现的是镜头前正在进行中的事件,却无法表现镜头之外的事件背景,未来趋势和深刻内涵。

·图像也抑制了观众的思考和想象。

(4)画面的多义。

·画面如果离开解说词,内涵和意义就无法明确。

·同一个新闻画面可以有不同的解读。

·可能出现万能画面。

四.电视新闻批判

五.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形态

·按照新闻发生地:本地新闻、全国新闻、国际新闻。

·按照新闻题材:时政新闻、财经新闻、社会新闻、法制新闻、科教新闻、文体新闻。 ·按照新闻体裁:消息、深度报道、新闻专题、新闻评论、人物专访、特写、通讯。 ·按照新闻采编方式:口播新闻、图像新闻、现场报道、字幕新闻。

·中国新闻奖分类模式

电视新闻采访

一.电视新闻采访的特殊性

1. 现场采访

· 现场报道是最能体现电视新闻报道特色和优势的节目形态,而现场采访是电视现场报道的重要特征之一。

· 由于电视技术及电视新闻传播水平的发展,电视新闻采访已经普遍实现了记者直接进入现场的采访。

2. 现代化设备的大量运用

· 摄像机、监视器、切换台、录像设备、播出系统、卫星转播车、航拍等。

3. 团队的分工合作

· 记者、主持人、 编导、录音师、摄像师的紧密协作。

4. 采访的特殊时空要求

· 在现场直播中,现场人物谈话、环境音响、现场摄制的录像、主持人的解说与串联,都是原生态。

· 非现场直播,同期声与图像也要求必须是现场采摄来的。

5.采集多种传播符号

· 采集文字信息、声音信息与图像信息。

6. 对记者素质的高要求

· 摄像镜头前的采访,电视记者的活动和状态对报道的呈现非常重要。

· 记者的语言、神情、体态,记者与他人的交流氛围与互动效果都涉及到记者的素质和所属栏目、电视台的品牌形象。 二.电视新闻采访

1.对现场的观察和对事实的抓取

· 对现场的观察包括记者对事件的发展进程、人物的活动和特征以及事件所处环境的观察。 · 进行全感采访,即利用记者的全部感官去搜集素材,不放过一个细节。

2. 现场的拍摄

*形象的活动画面是电视新闻传播的基础,电视记者主要是通过画面来报道事实的。 *在正式开拍前,记者必须对报道主要由哪些画面构成进行思考:

·报道在画面表现上大体是什么样?

·估计能够拍到哪些画面?

·期待能够拍到哪些画面?

·哪些东西必须拍摄到画面才能够有说服力?

·以什么方式将采访对象引入屏幕?

·记者以什么方式出镜?什么样的现场画面背景作衬托?

·哪些内容不好在画面上表现?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弥补?

一些要求:

· 如果拍摄重大突发事件,要有提前开机进场的习惯。

【广播电视新闻学习内容】

· 在重要的报道中注意一直保持开机状态,不随便关机。

· 注意对中心人物或事物的跟踪拍摄。

· 对事件的发展脉络有所把握,对事件的发展方向和即将出现的场面形成一定的预见。 · 在拍摄中占据有利地形,抓到最有表现力的画面拍摄位置。

· 拍摄时注意对同期声的记录。

3. 现场的记者访问

· 访问是记者获取新闻事实的关键。

· 从某种意义而言,提问几乎就是采访的首要方式。掌握提问的技巧,提高访问质量是一个记者最重要的业务能力。

(1)选择合适的采访对象

· 采访对象必须是真正掌握新闻信息的人。

· 采访对象必须愿意提供新闻信息。

· 采访对象必须有接受镜头前采访的水平。

(2)善于提问

最初的谈话:

·你是否有诚意?

·你是否值得信赖?

·你是否有能力处理我提供给你的信息,并如实写出我的情况?

·记者必须明确,应该从访问对象口中得到哪些要点,用以阐明所报道的题目。

·记者必须有把握能够使提出的问题准确地传达给访问对象,防止对方对问题迷惑不解。 ·记者提出的问题应该使观众一听就懂。

电视新闻采访

(3)提问的基本原则

**问题要具体,不能过于笼统。

· 针对性强,明确,具体,让受访者能够直截了当地回答。

· 避免类似于“你有何感想”、“你的体会是什么”这样大而抽象的问题。

**问题要简明扼要。

· 用尽量简短扼要的语言向采访对象交代清楚访问的目的和要求。

· 切忌提问过长,信息过多,或一个提问里包含几个问题。

**问题要针对采访对象的情况。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17661/

推荐访问: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