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题目解答 > 最早的三中全会

最早的三中全会

时间:2018-02-08   来源:题目解答   点击:

【www.gbppp.com--题目解答】

最早的三中全会 第一篇_《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精神解读》6套习题

考试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指定考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精神解读》第一期考试 考试题目:共30题 | 考试时间:60分钟 | 1. 【单选题】 本讲认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大厦真正的基石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 。 【3 分】 A. B. C. D. 文化 意识 责任 信仰 2. 【单选题】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把信访纳入()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 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 【3 分】 A. B. C. D. 信息化 法治化 现代化 制度化 3. 【单选题】 ()能够进一步审查证据是不是真实,做出的判决才具有公信力、具有 权威性,判决才能更加准确的认定事实。 【3 分】 A. B. C. D. 书面证言 公证取证 电话录音 当庭作证

考试题目:共30题 | 考试时间:60分钟 | 4. 【单选题】 分工负责、 互相配合、 互相制约的原则最早见诸于法律, 是在 () 【3 分】 A. B. C. D. 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 1982年的刑事诉讼法 1979年的宪法修改案 1982年的宪法修改案 5. 【单选题】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是()提出的 【3 分】 A. B. C. D. 习近平 李克强 张德江 张高丽 6. 【单选题】 我国的社会规则是()的特点。 【3 分】 A. B. C. D. 单轨制 双轨制 单轨制与双轨制并行 多轨制 7. 【单选题】 2012年10月29日,习总书记带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的展览, 在参观过程中,习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把两个百年目标凝结为一句话: () 。 【3 分】 A. B. C. 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考试题目:共30题 | 考试时间:60分钟 | D. 成为整个世界经济体的领头羊 8. 【单选题】 () ,从立法层面上首次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3 分】 A. B. C. D. 1979年《刑事诉讼法》 1994年《宪法》 1996年《刑事诉讼法》 2012年《刑事诉讼法》 (修正案八) 9. 【单选题】 国家宪法日为() 【3 分】 A. B. C. D. 四月十二日 八月二十日 十月十五日 十二月四日 10. 【单选题】 ()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 【3 分】 A. B. C. D. 宪法 民法 刑法 党章 11. 【单选题】 根据本讲,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要更加注重职位导向和()导向。 【3 分】 A. B. 就业 学术

考试题目:共30题 | 考试时间:60分钟 | C. D. 公益 政治 12. 【单选题】 宪法对于公民个人的基本功能是() 【3 分】 A. B. C. D. 保障人权 确立核心价值观 界定国家权力和社会主体权力的边界 限权 13. 【判断题】 中国改革的基本特色是:先易后难,由浅入深。今天,先易已经过去, 中国的改革进入了困难,进入了深水区。 【3 分】 A. B. 对 错 14. 【判断题】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里,充满了创新、变革和探索,中国是一个快速发展 变革的社会,所以,中国的法治也贵在创新、贵在变革、贵在探索。 【3 分】 A. B. 对 错 15. 【判断题】 在计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指导性计划。 【3 分】 A. B. 对 错 16. 【判断题】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3 分】 A. 对

考试题目:共30题 | 考试时间:60分钟 | B. 错 17. 【判断题】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3 分】 A. B. 对 错 18. 【判断题】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强化法律在维护 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3 分】 A. B. 对 错 19. 【判断题】 中国法律的第一条通常规定,本法依据宪法而制定。 【3 分】 A. B. 对 错 20. 【判断题】 在执法过程中,坚持刚性管理方式,刚柔并济,注重效果,完善程序。 【3 分】 A. B. 对 错 21. 【多选题】 根据本讲,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途径包括() 。 【4 分】 A. B. C. D. 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最早的三中全会 第二篇_超星尔雅慕课形势与政策答案期末答案

形势与政策(2016)

答案对不上号??第15页有解决方案 同学请注意,所有超星慕课考试题最后都是从以前做的课后练习中抽出来的,所以就不要再找什么期末考试题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课后练习题全部下载下来,

考试的的时候再你懂的。

**部分选项可能不一样,请认真核对

1 名师对话“四个全面”

1.1 名师对话“四个全面”

1

现任(2015 年)联合国的秘书长是()。

答案:D

A、安南 B、朴槿惠 C、潘文基 D、潘基文

2

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 答案:×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科学内涵

2.1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的提出

1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调研时第一次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

答案:C

A、广东 B、浙江 C、江苏 D、江西

2

第一次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的时间是()。

A、2014 年 5 月 B、2014 年 12 月

答案:B

C、2015 年 2 月 D、2015 年 5 月

3

中共十六大在报告中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答案:×

2.2

对“四个全面”思想的定位

1

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

答案:C

【最早的三中全会】

A、改革开放 B、经济建设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

答案:A

A、五位一体 B、四位一体 C、两个一百年 D、三步走

3

()第一次将“四个全面”定位于党中央的 “战略布局”。

答案:D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2.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1

率先提出“三步走”战略的领导人是()。

答案:A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2

【最早的三中全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灵魂是()。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社会建设 D、文化建设 我的答案:A 推测正确答案:C

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是经济建设。() 答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需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案:×

5

2014 年世界 GDP 排名第三位的国家是德国。() 答案:×

2.4

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内涵

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为根本。

A、坚持党的领导 B、宪法 C、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的答案:A 推测正确答案:C

2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答案:√

3

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 答案:√

2.5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1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此话出自 ()。

答案:D

A、孟德斯鸠 B、拿破仑 C、柏拉图 D、卢梭

2

()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答案:D

A、民法 B、刑法 C、立法法 D、宪法

3

2014 年 10 月中共()审议并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答案:D

A、十六大 B、十八届二中全会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八届四中全会

4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A、党领导立法 B、依宪立法 C、党依法执政 D、党的领导 我的答案:B 推测正确答案:C

5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执政”。() 答案:×

2.6

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内涵

最早的三中全会 第三篇_2016超星尔雅形策考试答案(两套题)

超星尔雅网络课程《形势与政策(2016)》考试答案(第一套) 50道单选 50道判断 共100道 一道一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这就是著名的()。

1.0 分

A、

修昔底德陷阱

B、

刘易斯拐点

C、

恩格尔系数

D、

刘易斯陷阱

我的答案:A

2

“济南惨案”发生于()。

1.0 分

A、

1928年

B、

1931年

C、

1937年

D、

1941年

我的答案:A

3

习近平用著名学者王国维关于治学的三种境界来论述理论学习,更体现了他的哪种语言风格?()

1.0 分

A、

平易近人,娓娓道来

B、

深入浅出,解惑释疑

C、

广征博引、纵横捭阖

D、

从容淡定,灵动善融

我的答案:C

4

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经济出现严重问题,不包括()。

1.0 分

A、

资本外逃

B、

货币贬值

C、

油价暴跌

D、

叙利亚危机

我的答案:D

5

“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是()。

1.0 分

政策沟通

B、

民心相通

C、

贸易畅通

D、

设施联通

A、

我的答案:D

6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

【最早的三中全会】

1.0 分

A、

工业

B、

农业

C、

服务业

D、

制造业

我的答案:B

7

率先提出“三步走”战略的领导人是()。

1.0 分

A、【最早的三中全会】

邓小平

B、

江泽民

C、

胡锦涛

D、

习近平

我的答案:A

8

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著名抗日英雄名录,其中占比最高的是()。 1.0 分

A、

八路军

B、

党政工作人员

C、

新四军

D、

国民革命军陆军

我的答案:A

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建立了以“()”为核心的国际秩序。

1.0 分

A、

威斯特伐利亚秩序

B、

维也纳秩序

C、

凡尔赛─华盛顿秩序

D、

雅尔塔体系

我的答案:D

10

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革命烈士不包括()。 1.0 分

A、

邱少云

B、

黄继光

C、

董存瑞

D、

刘胡兰

我的答案:D

11

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发起国不包括()。 1.0 分

A、

新西兰

B、

新加坡

C、

美国

D、

文莱

我的答案:C

12

最早的三中全会 第四篇_2015年依法治国与人类文明(上)90分答案

2015年依法治国与人类文明(上)90分答案

1、法治是国家治理的一种状态、一种方式。(A)

正确

错误

2、是否存在法治,是商工文明与农耕文明的根本区别之一。(A) 正确

错误

3、直接处理国家具体政务、事务的国家政府(行政)机关可以不依照立法机构制定的法律办事。(B)

正确

错误

4、商工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第一步,解决的主要是民间的相互武力争斗问题。(B) 正确

错误

5、农耕文明时代,国家的建构、君主制的建立、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大体上起到禁暴止争、维持社会成员中相对和平的秩序的作用。(A)

正确

错误

6、人类国家产生后,国家权力执掌者有压迫、欺凌普通社会成员的倾向,所以需要对其加以约束、限制。(A)

正确

错误

7、法治是人类进入农耕文明时代之后发明的。(B)

正确

错误

8、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人迎接詹姆斯二世的女婿、在荷兰执政的奥兰治亲王威廉来英国为王。(A)

正确

错误

9、人类作为高级智能动物,能够做到对国家权力执掌者加以约束、限制。(A) 正确

错误

10、英国制定《王位继承法》是为了更加限制皇位之继承并确保臣民权利与自由者。(A)

正确

错误

11、(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D)

十八届一中全会

十八届二中全会

十八届三中全会

十八届四中全会

12、法治起源于(B)1688年光荣革命,立法限制王权。

最早的三中全会 第五篇_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重大意义

【摘要】回顾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历次三中全会都聚焦改革。而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协同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改革,改革涉及的领域之多、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可以说,这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就改革作出的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部署。

【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 全面深化改革 机遇 中国梦 全面深化改革的广泛性深刻性前所未有,鲜明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史发展的新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的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场伟大斗争肩负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就是确保用今后几年时间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无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必须打赢的一场攻坚战。进入第二个10年,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个阶段既有别于过去30多年,也与过去10年有明显不同。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中华民族比近代以来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比近代以来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面对这样一个重要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有没有迈出新的改革重大步伐的信心、智慧、勇气,打开新的局面,广大干部群众充满期待,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两个全面”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贯彻十八大精神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自觉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要求、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的鲜明立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勇于改革创新、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巨大勇气。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从现实情况看,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远比以往更为敏感和复杂,任务更加艰巨而繁重。35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深化,破解了许多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重大难题,但还有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不仅如此,随着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我国发展又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老问题新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国际因素相互影响,需要解决的问题分外艰巨,需要攻克的是体制机制上的一系列痼疾。中央提出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就是对改革所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的一个形象而又准确的重大判断。基于这一判断,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都特别提醒全党,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最早的三中全会】

从推进改革的方式看,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是前所未有。现阶段,随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融汇不断深化,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影响到其他领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的配合。不同领域的改革可以有先有后、有主有次、有快有慢,但必须统筹兼顾、协同推进,而不能各自为政、畸轻畸重。只有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共振效果,才能放大改革的效应。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未有过的重大举措。

总之,全面深化改革将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最广泛、最深刻的一场变革。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等。这与十六大提出的“六个更加”(即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和十七大提出的“五个方面的新要求”(即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

要求,包括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为了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应当说,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提升。而全面提升,就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在新条件下系统地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必将带来新的重大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而所有这些新的重大突破,实质上都离不开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更加成熟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完善提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决定》精辟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学习《决定》,可以体会到《决定》通篇充满着改革精神、改革思维、改革勇气,围绕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改革提出了大量新论断、新举措,在许多方面都有重大突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还应当说,《决定》本身就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生动体现。

从现在起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尔后再经过30年奋斗,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无疑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动。新的大变动必然带来新觉醒,而新觉醒又必然造就新的大变动。这就要求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包括我们的军队,对我们的光荣传统和今天的理论、道路、制度有新的自信,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上有新的自觉,在看世界上有新的眼界,从而能够抓住新条件下的新的战略机遇。

总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可说是正当其时、机遇难得。我们有信心在党的十八大总体纲领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具体纲领指引下,打赢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进一步打开改革开放新局面,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形势与政策》论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

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班级:B1201

姓名:胡伟

学号:17

联系方式:15304070589

最早的三中全会 第六篇_十八届三中全会习题 考试题 练习题

十八大三中全会经典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3年11月9日到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的主题是( A )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深化开放

C全面改革开放

D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2.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式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的工作总基调是( A )

A稳中求进

B提质增效

C又快又好

D多快好省

3.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式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

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着力( A )

A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B调增长、稳结构、促改革

C稳增长、促结构、调改革

D促增长、调结构、稳改革

4.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 C )出发点和落脚点

A 为人民服务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D 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5.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D )

A实现中国梦

B 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实现和完成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

D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会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B )

A 基础性作用

B决定性作用

C关键性作用

D核心性作用

7.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B )

A坚持创新

B坚持发展

C坚持改革

D坚持开放

8.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 B ) A政治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

D社会体制改革

9.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 B )

A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

B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C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

D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0.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是( D )

A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B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C建设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D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11.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

支柱是 ( B )

A 税收

B 财政

C 科技

D 经济【最早的三中全会】

12.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是 ( B ) A科学的税收体制

B科学的财税体制

C 科学的经济体制

D 科学的管理体制

13.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是( B)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17626/

推荐访问:三中全会精神 2017三中全会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