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手抄报内容 > 社区发展规划

社区发展规划

时间:2017-10-30   来源:手抄报内容   点击:

【www.gbppp.com--手抄报内容】

社区发展规划 第一篇_社区发展三年规划

XXXX社区发展三年规划【2011—2013】

(2010年12月)

根据XXXX社区建设发展的需要,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按照办事处党工委的要求,现制定第四届社区居委会发展三年规划,内容如下:

一、 指导思想、总体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集体经济为第一要务,努力完善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体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居民群众得实惠为总要求,以社区的制度建设为着力点,以创建和谐社区为载体,推进社区发展再上新台阶。

到2013年,社区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成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风尚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社区持续稳定,居民素质进一步提高,社区文化丰富多彩,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系统,社区成员具有较高归属感和认同感的XXXX社区生活共同体。

二、主要工作目标和措施

(一)社区经济建设

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生态发展,在巩固集体经济的基础上,继续盘活集体资产,加大集体经济的发展力度,加大对“两场一园”的投入力度,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扩建厂房5000平方米,使集体资产不断增加。加大招商引资的步伐,抓好各项收入的管理工作,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确保年收入突破1200万元,固定资产达到1亿3000万元,并在此基础上力争有所突破。理顺经济发展思路,顺应经济发展潮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对外拓展市场,在适当时机多购置商业门面房,使集体资产不断保值增值。紧紧围绕“创建平安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对“两场一园”实行制度化和标准化管理,加大对企业业主的教育宣传力度,强化其安全意识,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的目标。

继续加大惠民工程力度,确保5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生活补助费不低于500元,同时加大福利待遇投入力度,确保每位居民都能享受到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幸福指数,力争本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全区保持一流。

农业: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创新田间管

理模式,统筹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关系,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确保各组的收入有增无减,使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稳步提高。

(二)社区党建

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不断加快社区党建工作步伐,充分发挥社区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

一是探索党群工作一体化新途径,大力发展党内民主和党建责任制,坚持认真履行服务之责,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不断开创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二是建立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机制。抓党员教育,拓宽开展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的途径,在职党员抓参与,离退党员抓融入,流动党员抓服务的工作机制,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覆盖面,使党员的党性意识不断增强,党员的作用发挥的更加明显;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坚持每季度的“勤廉双述”会议,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加大民主监督的力量,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筑牢反腐思想长城,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奉公意识。四是不断加强党员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德才兼备,品行兼优,以德服人,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以党建带居建、企建、妇建、团建等群团组织建设,不断加强社区党委对社区各项工作的指导、监督、把关,充分发挥社区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三)社区服务和社会保障

固本强基聚民心,以民为本强服务。社区的各项服务工作将以居民满意为宗旨,以居民的满意度作为年终工作的考核目标,以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服务、面向拆迁上房居民的后勤保障服务为工作方向,积极构建新的群众网络,建立新的社区服务平台,通过多样渠道为民解决各种利益问题,逐步完善社区服务和社会保障运行机制。

1、以服务老年人为重点推进社区服务。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老年人福利发放制度,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覆盖面广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2、以辅助弱势群体为重点,推进社会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方位”的原则,认真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对患重病的家庭及时申请困难救助。以服务于民为宗旨,使弱势群体得到社会更多的关爱。

3、以安置“4050”人员为重点,做好下岗人员的再就

业服务。做好社区40、50岁及下岗人员的登记、认证工作,做好下岗人员的社保补贴工作,加大对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工作,同时依托社区全方位、多渠道广开门路,群策群力,挖掘、创造有发展前景且适合“4050”人员再就业项目,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社区发展规划】

4、加快社区居民医疗保险、新农保参保进度。加大对社区居民参保人员的补贴力度,使广大社区居民应保尽保。到2013年社区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参保率、新农保参保率均达到100%,同时加大对卫生服务站的投资,培养、引进专业医务人员,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做到进药到正规的大药店,做到药品有专人管理,收款有专人负责,对行动不便的病人,采取上门服务,彻底解决居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的后顾之忧。

5、积极为拆迁上房居民排忧解难,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努力做好骆驼山康馨园期房上房的服务工作,及时解决居民上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题,做好居民上房的后勤保障工作,确保上房居民出现困难有人管、有人问、有人帮助解决。

筹集资金,力争三年内新建一栋20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大楼,内设居民服务大厅、活动室,为居民群体性活动提供场所,努力做到各大节日都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增加居民参与群体性活动的机会,丰富居民生活,提高全体居民素质,加快和谐社区建设步伐。

社区发展规划 第二篇_和谐社区建设三年规划

锁委字(2006)2号

锁金村街道2006年-2008年和谐社区建设规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关于构建和谐南京行动纲要》和区委《关于建设和谐玄武的工作意见》,锁金村街道从社区发展实际出发,在工作理念上以建设“和谐锁金,幸福家园”为目标,方法上以“统筹发展,争先进位”为总体要求,措施上要以“富民强街、消除差异、促进融合”为着力点,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实现富裕、文明现代新型和谐,富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时代特色的新锁金,结合我街道实际,提出2006年-2008年和谐社区建设规划:

一、充分认识加强新时期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的深化,城市社区实际上已成为各种群体的聚集点,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和各种利益的交汇点。当前深化和推进社区建设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顺利实现社会转型,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区是社会的细胞,也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基础。没有社区的科学管理,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科学管理,没有社区的文明,就没有整个社会的文明,没有社区的和谐稳定,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街道,街道工委提出了建设和谐锁金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明确了以建设和谐锁金的实际行动,在构建和谐玄武的进程中率先领跑、作出表率的工作要求。社区工作作为锁金工作的一个品牌,更应坚持提升标杆争一流,充分发挥社区在加强城市管理,服务居民生活,提升城市文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把社区建设作为城市和城区工作的基本点,把和谐社区建设作为建设和谐锁金的重要切入点和展示锁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新的闪光点。

二、明确和谐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街道构建和谐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的要求,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从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高度,坚持以党的建设为龙头,以政府推进为主导,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增进人际和谐为核心,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为目的,建设民主法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温馨而又充满活力的和谐社区。

到2008年底,街道构建和谐社区建设的阶段目标是经过三年努力,建立健全五大体系,即和谐有力的社区组织体系;共享公平的社区保障和救助体系;利益协调的社区稳定体系;服务便利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温馨有序的社区环境体系。通过加强社区党的建设,深化社区服务,推进社区建设,发展社区事业,实现社区治理,满足社区群众的生存需求、精神需求和发展需求,丰富社区生活方式,增强社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

三、切实抓好和谐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

(一)创新社区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

1、不断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切实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完善“社区有党委、楼栋有党支部、楼道有党小组”组织网络。在非公有制组织中做到党建工作全覆盖。创建社区党建“四个服务”模式,提升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即创新党工委为社区基层组织服务模式。街道要与驻区大单位党组织合作,健全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社区党员议事会和社区党建工作党员代表大会。适应社区特点,在“点、链、场、楼、站”上建立党组织,推行“社区党委—楼幢支部—楼道小组”的党建新模式,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创新党组织服务党员的模式。完善党员家有困难必访、家有矛盾必访、身患重病必访和关系转入必访等“四必访”工作制度。依托党员服务中心,拓宽为社区党员、非公和流动党员服务项目,力争年内达60项。创新社区党员服务群众模式。街道要以“万家帮服务中介公司”为依托,整合260多人的“万家帮”党员骨干志愿者服务队,立足社区、面向社会,从帮生活到帮学习、帮创业、帮发展,开展

为居民提供医疗、家政、维修等多项服务。党建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街道党工委要始终坚持党建工作服务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努力把锁金村街道率先打造成“和谐社区”。要以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在全省街道首家实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为街道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规范有序的法制环境、投资兴业的发展环境和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2、大力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建设。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居民自治组织,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引导各类组织健康发展。完善社区事务民主决策机制,凡同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要通过听证会、协商会、议事会、座谈会、民意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充分发扬民主。要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之家、政协委员之家建设,完善社区事务居民参与的“阳光平台”,畅通居民利益表达渠道,建立居民诉求的分析和响应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类群众团体和社区民间组织的管理和监督,通过他们组织群众,维护群众利益。组建专家决策顾问机构,推进社区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改革和完善社区管理制度,为推进社区自治创造有利条件。健全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社区居民公约、自治章程(含“海选”制度)、居民论坛、社区论坛等,推进社区工作专业化。继续深化社区居务、财务、政务和事务公开制度。同时,创新“百姓点戏政府唱”、“双评议”、社区议事园等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模式,进一步扩大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听证会、协调会、点评会、网上讨论表决等氛围,进一步完善“民评政、民评官、民评民”等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机制。保证居民依法行使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当前,针对社区实际,重点培育慈善公益类、社区服务类、文体活动类等社区民间组织,积极引导其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在社区居委会指导下参与社区建设,鼓励其承接政府部门剥离出来的部分社会职能,承办有关社区服务项目,满足社区成员多层次的需求,使社区民间组织真正成为社区居民自治的依托和支撑。

3、构建社区公共服务平台。要进一步加大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和社区工作机制创新力度,探索建立承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社区公共服务站。社区公共服务站在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协助政府完成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实施工作计划和落实具体事务性工作,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种社会资源为居民办实事,

积极配合、支持和帮助社区居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社会力量开展便民利民社区服务。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站和社区民间组织“五位一体”的社区治理模式,形成社区管理和服务合力。要大力开展社区活动,要进一步有效地开展好辖区驻区单位共驻共建“七携手”工作,推进街道、社区居委会与驻区单位结对共建,实行携手共兴区域经济、携手共办社区服务、携手共育社区文明、携手共保社会稳定、携手共造社区环境、携手共抓组织建设、携手共创文化社区,共建美好家园。要进一步大力普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倡导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并教育青少年学会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坚持从居民关心的具体事做起,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治能力。要进一步协助与社区建设有关的部门在将工作落实到社区的同时,要倡导“费随事转”的原则,明确服务内容,接受居民监督,确保工作效果。同时实施服务标准和规范化管理,今年10月前,街道制定锁金村街道和谐社区千分评价准则,并在社区实施。

4、进一步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到2008年底,按照区总体要求,街道所瞎社区办公、活动、服务设施全部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力争4家在400平方米以上,内含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办公房、社区劳动保障站、社区计生卫生服务站、社区多功能文体活动室、社区老年、残疾人之家、互助社、心理调适室等服务功能。

(二)建立健全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和救助网络

1、加大就业保障力度,不断强化构建充分就业保障社区的内涵。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就业机制。年内街道建立“人力资源库”和“空岗信息库”和锁金村人力资源公司,不断加强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再就业培训,着力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进一步作好“四情一到位”工作,重点作好跟踪服务工作;完善政府援助困难群体就业的帮扶机制,继续开展好真情帮助失业人和“131”服务工作以及在各社区建立失业人之家工作,多渠道挖掘辖区内岗位,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加大就业帮扶服务力度;完善以家庭型创业带就业的“2+1群”模式,对有创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积极落实小额贷款扶持其创业。继续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重点抓好企业下岗人员续保工作,同时,做好街道辖区内自由职业者参加“五保合一”保险工作。

2、着力构筑政府、社会、社区三方衔接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按

照区《玄武区城乡困难家庭教育救助制度实施办法》、《玄武区城乡困难居民医疗费用减免制度实施办法》、《玄武区城乡困难居民大重病救助实施细则》、《关于对玄武区被征地农民实行养老生活补助费的试行办法》、《玄武区关于推进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的意见》、《玄武区关于对困难残疾人实施救助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和“水平高于全区、举措先于全区”的原则,不断完善对生活困难居民的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援助、法律救助以及城市“三无”人员供养等社会救助制度。加大政府救助力度。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重点顾及广大边缘困难人群。年内,在街道成立社会援助中心的基础上,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进一步整合救助资源,协调救助行动,规范救助行为,惠及更广对象,建立以互助社为基础平台,辖区内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广泛参与的扶贫济困救助募捐资金,实行专款专用。要积极倡导邻里帮扶,发展社区互助。各社区普遍成立社区互助社,通过社区劝募、结对帮扶、爱心超市、志愿服务等多种社区互助活动,为困难群众经济上解困,生活上解难,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闷,发挥其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难的作用,使社区互助成为新型救助体系中政府救助的有益补充。

(三)建立网格式、多元化的社区服务架构

坚持“四个面向”,不断深化拓展社区服务。社区服务的方向要继续放在面向民政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注重加强社区公益性服务,鼓励发展便民利民的社区经营性服务。真正实现全区社区服务的投入社会化、运作市场化、手段信息化和管理规范化,形成街、社区二级联动和服务设施、服务单位互动的服务网络,建立起与街道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府、市场、社会共办、多种经济成分共存、服务设施共享、经济和社会效益共赢的社区服务发展格局。

1、社区服务市场化。将社区服务、新型救助体系建设和家庭型创业紧密结合,大力发展公益性社区福利服务社区救助服务机构和家庭型服务组织,实现社区服务机构化、专业化、市场化长效发展。同时要深化社区服务制度和机制创新,年内,在锁二社区建立“万家帮”分支机构。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参与社区服务建设,积极为前景好、有市场的社区服务项目,提供帮助。从而进一步实现为自然人和为法人服务的全覆

社区发展规划 第三篇_城市社区建设五年发展规划

青阳街道城市社区建设五年发展规划

(2005年-2010年)

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为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在发展经济、繁荣城市、稳定社会、服务群众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根据福建省、泉州市《城市社区建设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重要意义

城市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是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生活家园和精神家园。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在党和政府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多样化,社区建设和服务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社区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社区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建设,是青阳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强化城市意识,推进社区建设,完善管理体制,优化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是晋江跨越式建设中等城市,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青阳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市,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随着2004年青阳街道顺利推

进和完成“村改社居和社区整合”工作,市民城市意识进一步增强,社区建设工作逐步呈现出蓬勃生机和良好发展态势。各有关单位、各社区要大力实施和推进青阳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人为本,全面推进青阳城市社区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亲和力、塑造城市个性魅力、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努力建设美好青阳。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青阳街道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从青阳实际出发,以社区党的组织和自治组织建设为龙头,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重点,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为宗旨,完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综合功能,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和协发展。

社区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坚持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从社区居民迫切要求解决和关注的问题入手,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二)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团

体、部队、企事业组织等一切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共居一域、共有共享、共促繁荣、共保平安、共建文明、共同发展的局面。

(三)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充分发挥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积极推进居民自治建设,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四)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不搞盲目攀比,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逐步实现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

三、工作思路和主要目标

青阳街道社区建设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率服务,快节奏推进”努力实现城市社区建设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今后五年社区建设按照“两年打基础、三年求发展、四年上水平、五年现代化”的工作思路,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

“两年打基础”,重点是打好“五个基础”:打好认识、舆论宣传基础,营造全社会都重视、支持、关心、参与社区建设的氛围;打好设施建设基础,加强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六个一”服务设施和其他公共公益设施建设;打好社区组织建设基础,加强社区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中介组织、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健全完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打好

社区规划、建设、管理基础,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社区,完善城市管理体制,着力创建霞行、青华、阳光、青新四个示范社区,初步形成各自特色。青华社区创建文明和谐型社区和科普示范社区,霞行社区创建共驻共建、便民服务、平安和谐型社区,青新社区创建学习型文化社区,阳光社区创建数字型信息化社区。

“三年求发展”,在三年时间内,社区环境建设、设施建设、服务项目及各项社区建设事业、社区组织建设等取得大的发展,推进社区建设的规范化、网络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创建“泉州市社区建设示范街道”。

“四年上水平”,在四年时间内,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要上新的水平;城市建设、管理、服务功能要上新的水平;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文明素质要上新的水平;社区居民自治、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上新的水平。创建“福建省社区建设示范街道”。

“五年现代化”,指通过前五年扎实有效工作,到2010年,青阳街道各社区建成设施齐备,功能完善,服务到位,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治安良好,卫生达标,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适应城市现代化要求的新型社区。争创“全国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或“全国社区建设示范街道”。

通过五年发展,努力实现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工作目标:

(一)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社区组织,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和居民自治组织建设,推进居民自

治和民主政治建设。

(二)以社区服务为龙头,全面推进以社区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就业、环境、治安、精神文明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建设工作,努力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三)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推进“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的形成,逐步理顺社区管理关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四)坚持党工委领导、办事处主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不断提高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

(五)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优化人居环境,丰富完善城市的承载、凝聚、服务、教育、文化、发展等功能,推进学习型城市社区和数字化城市社区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展现青阳城市风貌。

(六)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严格标准、典型示范”的原则,认真搞好社区建设示范活动。加强示范社区的建设,不断总结工作经验,逐步提高创建水平。

四、基本任务和工作重点

(一)大力拓展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龙头。要重点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以街道为主体,以社区居委会为基础,以社会单位和群众为重要补充,健全社区服务体系。街道要建立社区服务

社区发展规划 第四篇_社区规划

论述题

1、试述社区规划的两个层面和两个重要特点。

答:两个层面:①全社区的总体规划,是将整个社区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体育、卫生、服务、安全、环境等方面综合起来的发展计划②个别部门的规划,是社区各部门、团体按社区总规划的分工制订的专项发展计划。

两个重要特点:①将社区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规划建设,而不是作为单一功能的住宅区②将社区的建设作为一个长期发展过程来对待,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实体工程,并着眼于社区整体生活环境和历史文脉。

【社区发展规划】

2、试述社区的概念、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答:(1)概念:社区是由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们结成了多种社会关系,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区域生活共同体。(2)基本特征:①聚集性②高效性③复杂性④先进性。(3)主要功能:①经济功能②政治功能③社会功能④服务功能⑤文化娱乐功能⑥教育卫生功能。

3、试述国外城市社区发展的特点。

答:①社区组织体系完整②社区设施比较完备③社区管理中公众参与积极④依法管理社区⑤社区活动经费来源渠道较多⑥重视社区规划⑦社区功能完善⑧社区管理体现出政府的意识和价值观

4、试比较美国和新加坡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不同特点。

答:美国:①非营利组织—美国城市社区发展的主力军②社区规划较为严格合理③强调法制功能,实施依法管理④依靠社团组织实行民主管理;

新加坡:①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紧密结合②社区管理组织具有非常完善的体系③公众很少主动参加社区管理,社区居民民主观念淡薄。

5、试述国外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对我国社区建设的启示。

答:①解放思想,更新理念,适应国际城市社区发展的大趋势。很多管理者和政府部门领导人头脑中存在旧的思想观念,习惯沿用传统的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式,严重束缚了社区的发展。②城市社区管理要逐步向自治型转化。提高居民参与意识,通过建立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事务协商制度及选举社区领导人等活动,提高社区的自治能力,进而提高全社会的民主程度。③加强法制建设,使社区建设有法可依。④制定科学的社区规划。规划的制定应有全区居民的参与,并且体现满足大多数居民的利益。⑤着力培育和发展社区非营利组织。

6、试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几大问题。

答:①单一行政化的管理主体与多元化管理的现实需求的矛盾。②社区建设混同政权建设。③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不强。⑤适应社区发展的法律法规缺乏。

7、试述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城市社区管理发展趋势。【社区发展规划】

答:(1)从社会整体或组织的角度看,一是社会转型在宏观结构层面上表现为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即社会的宏观管理模式将由政府包揽一切转变为“小政府、大社会”; 二是社会转型在中观结构层面上表现为企业的学校、医院等单位组织结构分化和功能专业化,即社会的中观管理模式将由“单位办社会”转变为“社会办单位”;三是社会转型在微观结构层面上表现为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和家庭规模的小型化。(2)从社会个体或成员的角度看,一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推进,社会的无业人口将在一定时期内增多;二是随着我国社会开放程度 不断提高,社会的流动人口也将日益增多;三是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老年人口也将不断增多。

8、试述中国城市社区服务发展的主要问题。

答:①对社区服务认识模糊;②社区领导组织建设迟缓,社区管理体制不完善;③缺乏统一科学规划;④缺乏相关政策扶持与协调;⑤社区服务组织和机构不健全;⑥缺少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和场所;⑦社区服务资金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⑧人员素质低下,专业队伍建设不足;⑨社区服务项目少,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⑩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积极性缺乏。

9、试述发展城市社区服务的对策与措施。

答:(1)积极培养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组织,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以服务公众为宗旨,主动承担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福利事业;

(2)着力培养社区居民主动的参与意识,引导居民多渠道、多形式地参与社区服务,启发和教育居民,提高现代公民意识和社区意识,提高公民对公共利益、公共领域的自觉认同;(3)加强社区服务的制度建设和保障机制,社区自治是体现个人自由的城市社区服务的根本制度保障;(4)建立健全社区产业化组织体系,大力发展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社区服务公司、服务站等经营性实体;(5)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素质;(6)完善社区服务业的市场体系,包括社区服务品市场、社区金融市场、社区劳动力市场、社区技术信息市场、社区房地产市场等。

10、试述加快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答:(1)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是社区文化活动的基本保障和物质基础;(2)建立群众文化社团制度,提高居民的参与能力,群众参与是社区文化建设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3)建立多元化的社区文化投入机制,公益性的社区文化必须由政府投入,非公益性的经营性的社区文化,要努力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与管理体制;(4)实施社区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促进各文化要素的有机整合,社区文化建设涉及民主法制建设、道德建设、文化艺术发展等多个层面,与文化教育、文化产品生产、文化消费、文化管理等多类文化活动密切相关;

(5)要注意社区的人口流动及社区人口的变化,社区文化建设时一定要注重社区中人的现代化,以及人的精神文明教育。

11、试述社区外部空间组织的三个层面。

答:(1)社会层面①政治因素②经济因素③文化因素,对于一个社区而言,社区文化就是该社区的气质和灵魂,一流的社区文化塑造一流的社区现象。(2)区域层面(3)相邻社区层面,相邻社区之间公共设施的共用程度以及人际交往的频繁度是衡量它们相互之间联系密切程度的重要指标。

12、试述中国城市社区空间组织的形成机制。

答:(1)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促进城市社区空间组织形成的内在动力:①现代城市的功能要求迫切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②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使得旧城改造、新城区开发的城市建设目标得以实现。③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周边地区的人口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导致城市外来人口的增加。④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城市交通及各项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2)居民区的区位优势是城市社区空间组织形式的内在拉力,城市中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居民往往会选择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居住区。(3)国家政策是城市社区空间组织形成的直接推动力,主要表现在:①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大大推动了城市社区空间组织的发展②住房制度的改革促进了城市社区空间组织的形成③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速了城市社区空间组织的形成。

13、试述联合国在《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文件中提出的社区发展规划的基本原理。

答:①社区各种活动必须符合社区基本需要,并以居民的愿望为根据制订首要的工作方案;

②社区各个方面的活动可局部的改进社区,全面地社区发展这需要建立多目标的行动计划和各方面的协调行动;

③推动社区发展之初,改变居民的态度与改善物质环境同等重要;

④社区发展要促使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提高地方行政的效能;

⑤选拔、鼓励和训练地方领导人才,是社区发展中的主要工作;

⑥社区发展工作特别重视妇女和青年的参与,扩大参与基础,求得社区的长期发展;

⑦社区自助计划的有效发展有赖于政府积极的、广泛地协助;

【社区发展规划】

⑧实施全国性的社区发展规划,须有完整的政策,建立专门行政机构,选拔与训练工作人员,运用地方和国家资源,并进行研究、实验和评估;

⑨在社区发展规划中应注意充分运用地方、全国和国际民间组织的资源; ⑩地方的社会经济进步,须与国家全面的进步相互配合。

14、以美国老年社区规划为例,试述其一般规划原则。

答:①基地位置应选择周围具有良好的邻接关系的环境。②建筑形式应与基地状况相适应,以便有效地利用室内外空间,增强地域感和安全感。③社区空间结构应为不同能力水平的老年人提供相应的居住空间和公用设施。④社区道路系统总体上应形式感强而易于识别。⑤停车场的设置也是老年人保持独立生活的基本要求,容量的确定应根据利用设施居民的年龄和活动能力酌情考虑。⑥室外社交空间应能避开强烈日晒、强风和不良景观,其空间尺度不宜太大,空间应具围护感和安全感,并与日常某种活动相联系,成为老人日常自由的聚集点。⑦低层居住单位的院落空间组合形式有明显的特征,有利创造强烈的地域感和归属感,增强社区的社会内聚力。

15、试述我国城市社区规划的实施对策。

答:(1)社区规划应结合社会发展趋势,我国正经历着一系列的社会演化过程,主要呈现以下一些特征:①人口老龄化②家庭的核心化③生活闲暇化;

(2)促进社区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社区规划建设中公共参与的必要性在于维护公共利益;

(3)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社区规划、建设不宜贪大求全,追求所谓“一步到位”,应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反复论证,循序渐进;

(4)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社区内的非政府组织对在社区行政中沟通政府和居民之间的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社区规划师是致力于社区管理、更新和复兴等事项的管理型规划人员;

(6)社区规划与城市规范法制保障,应通过立法手段确定社区规划在城市规划领域的法定定位,制定社区规划规范和指标体系。

16、试述我国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答:(1)加强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要加强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和公众参与意识,让公众了解和关心社区发展,使城市社区发展建立在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基于“能力”发展的基础上。

(2)加强绿色建筑体系建设,它既有绿色住宅系统,又有绿色住区生态环境,既保持建筑与环境协调,又利用自然分解的环保型建筑材料达到无污染无公害的目的。

(3)制定社区可持续发展规划,要处理好社区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宏观与微观以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

(4)加快建立社区建设工作体系,四大体系:①组织体系②工作体系③法律体系④理论研究体系。

(5)制定并实施有利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法规、政策,要加快立法工作,充份发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作用,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使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具体现在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中,又切实融入居民的日常行为之中。应从法律上保障和促进公众参与社区环境的营建和决策。

简答题

1、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实践来看,社区发展体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①社区的主体②社区共同意识的培育③社区组织管理机制的完善④物质环境与设施的改善。

2、简述社区规划的两个层面。

答:①全社区的总体规划,是将整个社区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体育、卫生、服务、安全、环境等方面综合起来的发展计划;②个别部门的规章,是社区各部门、团体按社区总规划的分工制订的专项发展计划。

3、简述社区的基本特征。

答:①聚集性②高效性③复杂性④先进性

4、简述社区的基本功能。

答:①经济功能②政治功能③社会功能④服务功能⑤文化娱乐功能⑥教育卫生功能

5、简述我国目前城市社区的几种类型。

答:①传统社区②公房社区③商品化社区:高档社区和抵挡社区④边缘社区:偏城市的边缘社区和偏农村的边缘社区

6、在实践上,西方发达国家社区发展的各项工作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城市社区规划与管理②社区照顾③社区警务④社区教育⑤社区医疗卫生

7、在国外众多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中,较为突出的是哪些。

答:以美国为代表的社区自制模式、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合模式。【社区发展规划】

8、简述美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

答:①非营利组织—美国城市社区发展的主力军②社区规划较为严格合理③强调法制功能,实施依法管理④依靠社团组织实行民主管理

9、简述新加坡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特点。

【社区发展规划】

答:①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紧密结合②社区管理组织具有非常完善的体系③公众很少主动参加社区管理,社区居民民主观念淡薄

10、简述日本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特点。

答:①政府指导、支持和监督②城市社区管理趋于民主化、自治化③建立以人为本、为民服务以及居安思危的思想意识

11、简述物业管理型社区的主要特点。

答:①注重社区生态环境优化;②停车场、休闲广场、儿童游乐场、健身房馆、小超市、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齐全;③体现文化内涵和社区个性的标志性设施和形象设计受到重视;④房型设计贴近人的生活需要,方便、舒适,讲究私密性。

12、简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答:①社区建设的良性运行机制尚待建立和完善;②经费投入不足,社区设施不够完善;③思想观念陈旧,相关法制不健全;④老社区功能混乱,新建社区缺乏生活气息;⑤现有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社区发展新要求。

13、简述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答:①以人为本的原则;②有利于打破等级制,实现网络化;③既立足于当前国情,又利于实现自治;④有利于确立社区管理主体,理顺政社关系。

14、社区自治组织大体上有哪几种。

答:①社区议事决策型组织②社区咨询、监督、智囊型组织③有偿服务性组织④联合经济组织

15、简述新中国成立后行政一体化的社区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

答:①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派出机构,通过计划控制手段将社区生活的管理权集于一身,在社区中处于管理主体地位;②社区的社会性组织几乎没有得到发展,或者被内化于各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单位”中,整个社区实际上是借助于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来运行,突出表现为行政力量整合社会的权威性;③中国城市基层行政主要依靠单位来进行的。社区行政组织作为行政职能的法定履行者,虽然也直接承担着一些行政管理工作,但大部分工作是由单位来进行的;④政府是全能全权政府,负责所有经济、政治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包揽社区成员就业、住房、医疗、福利、娱乐等所有的社会事务。

16、简述社区服务的内容。

答:①社区生活服务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③社区教育服务④社区文化服务⑤社区中介服务⑥社区民政服务

17、简述社区服务的主体及其作用。

答:①政府的主导作用②企事业单位的支持作用③社区服务团体的中介作用④社区成员的参与作用

18、简述城市社区服务的功能和作用。

答:①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自我发展需求。②优化社区生活环境或者说是社区整合功能。③促进精神文明建设。④维持社区安全稳定。⑤社区经济增长功能。⑥可以完善基层社区管理,促进基层政权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

社区发展规划 第五篇_2016社区三年规划方案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388450/

推荐访问:健康社区发展规划 农村社区发展规划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