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手抄报内容 > 营业税弊端

营业税弊端

时间:2017-10-28   来源:手抄报内容   点击:

【www.gbppp.com--手抄报内容】

营业税弊端 第一篇_我国营业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取向

我国营业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取向

孙启发 0830054016

内容摘要:营业税作为地方上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经济的发展,现行的营业税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在征税范围、计税依据和税率税目上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改革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关键词:营业税 问题 改革

一、我国营业税的现状

营业税作为我国流转税的一种,在我国税收体系中占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我国地方政府的最主要的税收来源之

一。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营业税也必须逐渐的完善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

营业税在分税制初期对地方税收具有重要作用,占地方税收的半壁江山,1995年营业税收入为869.4亿元,占地税收入的54.45%,经过十几年的发展,2007年营业税收入为 6583.0亿元,占地税收入的43.81%。随着经济的告诉发展,虽然营业税占地税收入的相对比重下降了10%多,但是营业税收入的绝对量增长了7倍多,为地方财政提供了稳定的财政收入。营业税运行的具体情况由下表就可以看清。

1994年—2007年营业税的运行情况

作为四大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关税和营业税)之一,营业税是唯一由地方征收的税种。随着增值税征税范围的扩大,营业税的征税范围越来越小,现行的营业税的征税范围是提供应税劳务和转让无形资产以及销售不动产。可以说随着增值税这一新兴劳务税的兴起,营业税在财政、经济中的地位有所下降。由于增值税收入的75%归中央,只有25%归地方,所以对地方来说,营业税的重要作用并未发生变化,仍是地方税收体系的主体税种。

二、我国营业税存在的主要问题

营业税以征收范围广、税源普遍、税负低、征收简便、收入比较稳定、宏观经济调控能力突出等优势在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第三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营业税道道按全额课征,这种传统流转税重复征税的缺陷将来会随着时间而被淘汰。现行营业税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营业税课征范围存在的问题

1994年税制改革时,分别确定了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征税范围,这两种流转税,平行征收,互不交叉。但是由于增值税和营业税范围划分不合理,导致了重复征税问题的出现。营业税税目中的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

建筑业购入的原材料基本都是从增值税纳税人手中取得的,由于对建筑业课征营业税这就使得原材料中所含的已征增值税得不到抵扣而要全额缴纳营业税,破坏了增值税环环相扣的完整性,其内在制约机制被明显削弱。建筑业中的安装、装饰、修缮劳务与增值税中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经营性质相似,但适用税种不同,税负相差悬殊,这显然有失公平。

交通运输业属于营业税的课征范围,增值税纳税人购入运输劳务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在凭票抵扣进项税额的制度下势必造成增值税抵扣链条的中断。为了不增加纳税人的税收负担,避免纳税人因进货成本结构不同而形成的税负畸轻畸重的问题,又规定购进货物和销售货物所付运输费用准予抵扣进项税额按运费金额7%的扣除率计算。这导致运输企业只缴纳了3%的营业税却允许购入运输劳务的企业按运费金额7%的扣除率计算抵扣进项税额,造成征少扣多,使国家税收蒙受损失。

此外增值税与营业税两税并存导致兼营与混合销售行的出现,而增值税是由国税局征收,营业税是由地税局征收。这大大增加了税收征管成本和纳税人的奉行费用。

(二)营业税税目存在的问题

现行营业税对课税对象采用列举法,将应税项目逐一列出,在列举范围内的课税对象属于营业税的课税范围,不在列举范围内的经营行为也就不在营业税征管之列,没有将未具体指明的课税对象列入其他税目。设置其他税目能增强税制对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营业税涉及的行业众多,情况复杂,但税制中恰恰缺少这样的规定,当出现新的经济现象时,营业税则无法将其纳入征税范围。这不仅造成了税收流失而且使不同经营者之间税负不平衡,有悖税收的公平原则。此外由于经营形式和经营方式的灵活性与多样化,使得营业税各个税目之间的划分也不清楚,造成不能准确划分税目和交叉征税问题,这不利于税收的征管。

(三)营业税的税率设置存在问题

现行营业税是按税目设置税率,九个税目设置了3级税率,分别是: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和文化体育业的税率为3%;金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税率为5%;从2001年5月1日起,娱乐业的税率为20%,但从2004年7月1日起,台球和保龄球按5%的税率征收营业税。税率的统一带来了不少问题,以娱乐业和服务业来看:

1.娱乐业全国统一税率为20%,没有考虑东西方的差别,不利于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成长。西部地区的娱乐业才刚刚起步,如果对其征收过高的税率,将大大的影响其发展。

2.服务业涉及了众多的应税行为,对这些同行业的应税行为征收同一税率,没有考虑到不同经营者盈利水平的差别。造成了营业税的调节功能太弱,不能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

(四)营业税纳税地点存在的问题

营业税的纳税地点是指纳税人按税法规定申报缴纳税款的地点。正确规定纳税地点,既有利于税务机关实行税源监控,防止税收流失,又便于纳税人缴纳税款,同时,对划分地方与地方的税收收入有重要意义。但是,现行的营业税纳税地点有其不合理的地方,以交通运输业为例: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纳税人从事运输业务,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这就带来了税收收入转移的不公平性问题。石油、天然气的管道运输一般会经过几个省(市)境内最终到达使用地,按照现行营业税规定, 管道运输的营业税在纳税人机构所地,那么该管道所经过的其他省( 市) 虽然耗费了人力、物力修建管道, 但却不能得到税收收入,造成税收收入的转移, 再加之石、天然气管道运输经过地区大都为经济欠发达地区, 这种由于纳税地点确认带来的不公平性更为突出。

二、进一步完善我国营业税的政策建议

(一)合理划分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征税范围

现行的税制改革方向是扩大增值税的税基,逐步缩小营业税的税基。当前, 拓宽增值税税基, 把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列入其征税范围已形成共识。这样可以改变现行增值税片面重视生产性行业税基的状况, 转向生产性与非生产性行业税基并重, 适应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第三产业飞速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增值税抵扣链条的严密性。此外,这样也有利于税收的征收管理,降低税收征管成本。

(二)增加对税目概括性规定条款

为了增加营业税对经济发展的前瞻性和适用性,应在营业税暂行条例中增设一个概括性税目,即“其他应税劳务和经营行为”,这样,就可以把不断出现的新型劳务和经营行为及时纳入营业税征收范围,避免税法的滞后效应,既扩大了营业税的征收范围,增加了财政收入,又保持了不同经营者之间的税负公平。

(三)调整营业税的税率,使不同经营者之间的税收负担趋于公平

目前营业税的税率按税目实行分类比例税率,这基本上能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还是有一些税基和税率配置不合理。娱乐业还是实行以前的浮动税率(5%—20%)比较好,这样地方政府还有一定的税收自主权,做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税收政策。同时对西部地区实行较低的税率,为西部大开发做铺垫,吸引经营者去西部经营,加速西部地区的发展。此外,同一税目的经营者,由于其经营能力不同也应该按不同的税率征收,就像增值税一样,设置小规模纳税人,降低那些盈利能力比较弱的企业的税收负担,使经营相同行业的纳税人的实际税收负担趋于平等。

(四)合理确定营业税的纳税地点

合理确定纳税地点,使税收收入在不同地区间合理分配,同时使税收收入的转移最小。从税理上讲, 纳税地点的确认应符合税收原理和实际征收管理的需要, 由此导致的税收收入转移问题更适宜采取财政转移支付的手段来解决, 但在目前财政体制不能马上改变的情况下, 从税收上考虑尽快解决一些税收收入转移矛盾较大的问题, 比如管道运输业营业税, 尽量让税收收入分配到管道所经过的各个地区。

结语

营业税在当前是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对营业税进行改革,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财政体制。要顺利推进营业税制度改革必然涉及财政分配问题。在增值税的征税范围逐步扩大的同时,必然伴随着营业税税基的缩小,这将导致营业税收入的降低。营业税作为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的地位也将受到挑战,所以,要保持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减少,中央要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抑或是提高地方与中央在增值税上的分成比例,确保地方政府的利益不受损失,这样营业税改革才能顺利的进行,才能使营业税不断得到完善,使其更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於鼎丞,魏朗.中国税制[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2]马海涛.中国税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郝发忠.浅议我国营业税制的现状与改革[J].财会研究,2004,(7).

[4]刘植材,刘荣.现行营业税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J]. 税务研究, 2001,

(11).

营业税弊端 第二篇_营业税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营业税方面存在的问题

字体:大 中

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 自定义>>

行距: 单倍 1.2单倍 1.5倍 1.7倍 2倍 字体: 大 中 小 隐藏: 答疑编号 手写板

36.建筑业营业税计税依据与会计处理问题

《实施细则》第十六条 除本细则第七条规定外,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

第七条 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和货物的销售额,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缴纳营业税,货物销售额不缴纳营业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

(一)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同时销售自产货物的行为;

(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装饰劳务原规定与新规定一致

财税[2006]114号(废止)

【营业税弊端】

纳税人采用清包工形式提供的装饰劳务,按照其向客户实际收取的人工费、管理费和辅助材料费等收入(不含客户自行采购的材料价款和设备价款)确认计税营业额。

上述以清包工形式提供的装饰劳务是指,工程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和设备由客户自行采购,纳税人只向客户收取人工费、管理费及辅助材料费等费用的装饰劳务。

建筑业甲供材征税问题:

①计税依据包含甲供材?(计税依据包含甲方提供的建材)

②纳税人?是否可以转嫁甲方?(纳税人是施工方,即乙方,税负可以转嫁给甲方) ③扣缴义务人?是否属于法定扣缴义务?(税法没有明确甲方作为扣缴义务人,不需要扣缴提供原料的营业税)

④如何开具发票?甲供材发票是否可以直接入账?(甲不需要重新开具提供建材的发票,可以直接入账)

⑤甲供材中包工包料合同与包工不包料合同在增值税方面的区别?(如果是签订包工包料合同,甲方又提供了材料,相当于抵债,按照销售处理,甲方就提供材料部分征收增值税,如果是包工不包料合同,则甲方提供合同不征收增值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第二十四条 提倡对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禁止将建筑工程肢解发包。建筑工程的发包单位可以将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一并发包给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也可以将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的一项或者多项发包给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但是,不得将应当由一个承包单位完成的建筑工程肢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几个承包单位。

第二十五条 按照合同约定,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由工程承包单位采购的,发包单位不得指定承包单位购入用于工程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或者指定生产厂、供应商。

37.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问题

①收到预收款是否纳税?

②纳税义务发生时是否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

第十二条 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

不动产并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一般规定

第二十四条 条例第十二条所称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是指纳税人应税行为发生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取的款项。

条例第十二条所称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为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的当天;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应税行为完成的当天。 特殊规定

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或者销售不动产,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纳税人提供建筑业或者租赁业劳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纳税人将不动产或者土地使用权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不动产所有权、土地使用权转移的当天。

纳税人发生自建行为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销售自建建筑物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自行建造的时候不需要缴纳建筑业的营业税,建成销售的时候才征收建筑业的营业税)。 营业税金及附加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但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在本科目核算。

二、企业按规定计算确定的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税费,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科目。

三、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企业所得税法》

第八条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实施条例》第三十一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税金,是指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

国税发〔2009〕31号

第十二条 企业发生的期间费用、已销开发产品计税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土地增值税准予当期按规定扣除。

38.不动产投资免税与开票问题

财税[2002]191号

一、以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入股,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

二、对股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

本通知自2003年1月1日起执行。

实务问题

国税局来公司纳税评估,提到我公司几年前股东以船舶投资(有投资协议、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评估报告)因没有发票几年的折旧应作纳税调整。咨询事务所说不需要,请教拿出什么政策依据来说服税官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

第二十条 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向付款方开具发票。

国税函[2004]1024号

对申请代开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征收税款。 申请代开发票经营额达不到税务机关确定的按次起征点的,只代开发票,不征税。但根据代开发票记录,属于同一申请代开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在一个纳税期内累计开票金额达到按月起征点的,应在达到起征点的当次一并计算征税。

凡带有抵扣功能的普通发票和属于免税范围的普通发票,不得委托税务机关以外的单位代开。属于免税范围的,要在普通发票票面上注明“免税”字样。

39.无偿收益营业税调整存在的问题

稽查案例

某企业将自有资金借与部分关联企业及非关联企业使用,均未收取利息费用。某市稽查局根据国税函发[1995]156号和《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认定某企业与各关联单位和非关联单位存在业务往来,核定某企业应收取关联方资金占用费并以此计算营业税。

问题:上述处理存在什么问题吗?

国税函发[1995]156号

《营业税税目注释》规定,贷款属于“金融保险业”税目的征收范围,而贷款是指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根据这一规定,不论金融机构还是其他单位,只要是发生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均应视为发生贷款行为,按“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三十六条 企业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税的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

第三条 条例第一条所称提供条例规定的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是指有偿提供条例规定的劳务、有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有偿转让不动产所有权的行为(以下称应税行为)。但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者雇主提供条例规定的劳务,不包括在内。

【营业税弊端】

前款所称有偿,是指取得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本条例规定的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营业税。

《实施细则》第五条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发生应税行为:

(一)单位或者个人将不动产或者土地使用权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二)单位或者个人自己新建(以下简称自建)建筑物后销售,其所发生的自建行为;

(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营业税弊端 第三篇_我国现行营业税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的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我国现行营业税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的研究

学生姓名 王典 专业班级 R会计学2007-4

所在院系 管 理 学 院

指导教师 马亚静 职 称 副教授

所在单位 管理学院会计学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 李孝章

完成日期 2012年6月29日

摘 要

在我国,营业税作为一个独立的税种已经存在了近三十年,经历了不断地修改与完善。尽管当前我国的营业税制度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转,但是,我国现行营业税存在的问题却是一直都是无法回避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营业税重复征税等问题的严重性日益突出,因此,对我国现行营业税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2011年11月16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经国务院同意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自此正式拉开了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序幕。本文以研究我国现行营业税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为目的,首先阐述营业税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发展历程,其次对我国当前营业税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然后分析了营业税并入增值税的营业税改革,并针对改革所遇到的困难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现实情况提出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可行建议,最后,本文分析了营业税改革后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营业税 重复征税 增值税

ABSTRACT【营业税弊端】

In China,the business tax has existed for nearly thirty years. From generation to now,the business tax experienced constant revision and improvement. In the current of our country,although the business tax system is methodically operation,but,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business tax is always unable to avoi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specification social division,the business tax’s serious problems,such as double taxationg,hav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at this time,the research on our current business tax’s problems and its reform appears to be very necessary.

On 16 November 2011, the finance ministry and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axation issued upon the consent of the state council of the business tax change VAT pilot plan "and so on a series of important documents, since then formally lifted the business tax change the prelude of value added tax. Based on researeh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business tax and its reform for the purpose, in this paper I firstly elaborate the basic theory and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business tax,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business tax, and then analyzes business tax merging into VAT, and thorough analysis difficulties encountering in solving the problems, according to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reality,I put forward the feasibility of business tax reform.At last the reform of business tax’s social and economic effects are analyzed.

Keywords: Business tax Double taxation Value-added tax【营业税弊端】

目 录

一、营业税概述 .......................................................... 1

(一)我国营业税的起源及发展 .......................................... 1

(二)我国营业税的改革历程 ............................................ 1

(三)营业税基本知识阐述 .............................................. 1

二、我国现行营业税收制度 ................................................ 3

(一)营业税纳税人的基本规定 .......................................... 3

(二)营业税扣缴义务人的基本规定 ...................................... 3

(三)营业税的基本征税范围 ............................................ 4

(四)营业税计税依据的基本规定 ........................................ 4

(五)营业税税目税率 .................................................. 4

(六)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 5

(七)营业税纳税地点 .................................................. 5

(八)营业税纳税期限 .................................................. 5

三、我国现行营业税存在的主要问题 ........................................ 5

(一)营业税计税依据所引起的重复征税现象日益突出 ...................... 5

(二)营业税体系已不符合第三产业发展要求 .............................. 5

(三)营业税增值税征收混乱现象不断显现 ................................ 6

四、解决我国现行营业税存在问题的方案 .................................... 6

(一)营业税计税依据所引起的重复征税问题的解决方案 .................... 6

(二)顺应第三产业发展要求改变营业税税率体系的方案 .................... 7

(三)解决营业税增值税征收混乱现象的方案 .............................. 7

(四)营业税改革对我国社会经济效应的影响 .............................. 7

五、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困难及可行途径................................... 9

(一)实施营业税改革的困难 ............................................ 9

(二)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可行途径 ................................... 10

谢 辞 ................................................................. 13

参考文献 ............................................................... 14

大连交通大学2012届本科毕业生论文

一、营业税概述

营业税作为一个古老的税种有着悠久的历史,有自己的特征与立法原则,与增值税共同组成了流转税的核心部分。在我国,1984年,营业税作为一个独立的税种诞生。之前经历了工商业税、工商统一税、工商税三个阶段的发展。营业税从诞生之日起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过了两次重要的改革,我国营业税制度逐渐稳定下来。

(一)我国营业税的起源及发展

营业税是我国现行税制中的一个重要税种,和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等一起构成了我国的流转税。我国较为正式的营业税制度出现在民国时期,1931年6月13日,当时的国民政府颁布营业税法,开始征收营业税。营业税征收对象有19个行业,主要是工商、服务、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等。1945年5月,国民政府开始对银行、信托、保险、交易所、国际省际交通业以及进出口商业等开征特种营业税,由中央统一征收管理;普通营业税归地方政府征收管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废除旧的营业税法,并在1950年公布了《工商业税暂行条例》,我国营业税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时代。

我国营业税产生的标志是:1984年9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条例(草案)》,1984年10月1日起实施。从此,营业税作为一个独立的税种,开始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二)我国营业税的改革历程

自从1984年我国营业税正式诞生以来,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营业税一共经历了两次大的改革,分别是1994年营业税暂行条例的颁布和2008年营业税暂行条例的修订。

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尽管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但是,为了配合分税制改革地顺利实施,营业税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变革,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同年12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了《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暂行条例的决定》,两个法规的颁布是1994年营业税改革的标志性事件,我国营业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

2008年,为了实施增值税转型,国务院修订了增值税暂行条例和营业税暂行条例,自2009年1月1日施行。对于旧营业税暂行条例和新营业税暂行条例冲突的营业税政策,财政部以及国家税务总局进行了梳理,分别下发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布若干废止和失效的营业税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布废止的营业税规范性文件目录的通知》。

(三)营业税基本知识阐述

1.营业税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

2.营业税的特征

1

营业税弊端 第四篇_分析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相关影响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税务筹划

分析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相关影响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浙江金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梁益富

摘 要:税 改 政 策 对 经 济 产 业 发 展 具 有 直 接 导 向 作 用 ,他 是 关 系 企 业 发展 决策 的生死 大事。 回顾我国 税制改革历 史进程,为适应改革开放 以 来 特 殊 的 产 业 结 构 特 点 ,我 国 自 1994 年 开 始 颁 布 实 施 增 值 税 、 营 业 税 两项税收制度,税制改革政策 促使经 济 产 业 很 快 进 入 了 一 段 高 速 、稳 定 的蓬勃 发展 时期。 直到今天,整体经 济 环 境 已 经 发 生 翻 天 覆 地 的 变 化 , 服务产业和第 三产业由于受到税 收 政 策 的 抑 制 作 用 , 始 终 没 有 得 到 很 好的发展 ,进一步说明现有税收政策 已不再适应当前经济 发展 形势。 随 即,新的税改政策 已经在 我国 部分城 市 开 始 试 点 ,笔 者 将 对 新 税 改 政 策 的相 关影响 以及应 注意的问题做进 一步探讨 。

关键词:营业税改增值税 税 改 相关影响 问题

着整体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 ,征收营业税的弊端也日渐突显出来 ,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 个 方 面: 第 一 、重复征税问题严重 ,得 不 到 很 好 的 解决 。 绝大多数企业考虑到税收成 本 问 题 ,在调整自身产业结构 ,无 力 精细化生产链条扩大产业规模 , 每一道生产环节都可能属于应税劳务 范 畴 ,下一个环节的税款还要重新计入基数 ,重 复 征 税 ;举 例 像 物 流 行 业 ,假 如仓储和运输业务分开 ,各自有不同的法人代表 ,仓 储 和 运 输 环 节按照营业税定义 ,都在征税范围 之 内 。 第 二 ,营业税同增值税相较税 率较高 ,营业税将严格按照销售额 情 况 来 征 收 ,即使销售额低于成本企 业处于亏损状态 ,仍然要按照营业额征税其成本不能抵扣 ,且 相 较 之 下 其实际税负偏高 。 第三 ,服务型行业出口无法享受退税政策 ,加 上 营 业 税税负较高将进一步抑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 已成为我国发展第三产 业主要障碍之一 。

一、回顾我国税制历史改革进程

改革开放 30 年以来 ,我国经济体制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 的改革 ,为了能更好的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经济产业结构 ,我 国 税 收 政 策不断与时俱进 ,紧跟时代步伐 ,从而使我国整体经济水平得到稳步提 高,税收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 。

回顾我国税收制度改革历史进程 ,随 着 “利 改 税 ”制度的分布实施 , 重新确立了税制改革的指导方针 ,有效发挥税收调节杠杆作用 ,进 而 使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出具有探索意义的第一步 ; 为 适 应 改 革 初期市场经济体制需求 , 有效针对当时税收制度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现 象 ,妥 善 解决中央财政困难问题 ,通过采取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及 时 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 ,逐步完善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使 得 税 收政策调节收入的作用显著增强 ,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让 税 收 调 整 分 配 、 调控经济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994 年我国全面启动了范围 广、规模大 、力度强 、立意深的税制改 革 政 策 ,其中最为突出的当属流转 税的全面改革 ,我国税收财政特点 ,流转税始终处于税收收入的重要地 位 ,占 相 当大的税收比重 ,流转税税制改革以来 ,我国初步形成了增值 税占主导 ,营业税 、消费税相并行 ,内 外 统 一 、协调一致的流转税课税体 系;加入世贸给税制改革提供了充足 的 动 力 ,为更好的实施对外开放政 策,大力发展市场经济 ,被市场经济国家广泛采取的税收理念也逐步引 入中国 ,例如增值税最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法国采用 ,后 来 逐 步 推 广 到其他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实施 ,我国税改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 ,始 终围绕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趋势 、 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及时调整税改方 案,促使整体经济水平得到稳步提高 。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体现哪些优点

先从营业税的定义来看 , 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所提供的应税劳 务、销售不动产或转让无形资产的单 位 和 个 人 ,针对其所取得的营业额 情况征收的一种税 ,就“应税劳务 ”来说 ,便 涉 及 金 融 、交 通 、娱 乐 、服 务 、 电讯以及文化业等数十个第三产业复杂门类 。 营业税开始实施以来 ,随

与此相反 ,营业税的务势所正是增值税的优势在 。 增值税政策在我 国实施以来突显出许多优点 ,第一 、实施增值税能有效避免重复征税问 题,由于市场中流通的商品 ,在以前的生产流通环节上必须缴纳的税款 不但能得到相应抵扣 ,而且它所负担的增值税部分仍然保持不变 ,充 分 体现了税负公平的首要原则 , 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在相同税收条件下不 断调整产业结构 、 进行细化 分 工 , 也有利于促进不同企业之间良性竞 争,进而推动整体经济环境健康发 展 ,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资源达到最 优配置的目的 。 第二 、可以很好的推动对外开放和促进对外贸易 ,增 值 税采用扣除已缴纳税款部分的 税 收 方 式 , 使商品所负担的增值税部分 固定不变 ,进一步保持商品的税率接近它的真实税负情况 ,按 照 这 种 税 率 计 算 方 式 进 行 退 税 ,让退税款更清晰 、明 确 ,有效减少了以往少退或 多退现象出现 ,相比税改政策实施 之 前 ,不但能促使国内生产的产品扩 大出口 ,而且很好的解决了国家税收收入严重流失的问题 。 第 三 、实 施 增值税在组织财政方面具有很好的时效性和稳定性 , 同样是由于增值 税采用的征税方式是税款抵扣 制 , 其有利于在税收征管的同时起到交 叉审计 、互相制约 ,有效避免偷税漏税行为的有用 。

三、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相关影响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相关影响

一方面 ,营业税改增值税可以有效解决重复征税问题 ,从 根 本 上 实 现税负公平原则 ,促进市场经济大环境健康发展 ,恢复第三产业以及服 务型行业的活力 , 通过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来解决广大中小型企业以 及新兴产业所面临的税负偏重 问 题 , 从而达到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稳定 发展的目的 ;另一方面 ,虽然采取营业税改增值税可以很好的起到减轻 税负的作用 ,但只是针对社会总体经济环境而言 ,政策落实到不同的行 业部门或特殊的企业 ,其产生的结果也可能完全不同 。 由于税收政策要 把握整体经济导向 ,涉及的范围广 、难 度 大 ,不同的企业其经营模式 、发

(下 转 第 269 页 )

Mo n e y C h in a 财经界

267【营业税弊端】

作 ; 简 并 机 构 设 置 , 实行扁平化管理 , 减 少 管 理 层 级 , 充实基层征管力 量,根据业务事项进行科学分工 ,推动征管质效的全面提升 。

次知识的储备 ,也需要进行多岗位历练 。

税务筹划

(四)强化信息支撑手段,解决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长远问题

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 ,必须依托大量的信息进行管税 。 提高税收信 息化应用水平是税收工作发展的国 际 趋 势 ,据 了 解 ,国际上税收征管水 平高的国家或地区 ,普遍建立了高效的税收征管信息化系统 ,配 套 有 比 较完善的信息 管 理 体 系 , OECD 国家普遍制定了针对涉税信息的法律 制度 ,为税务机关获取第三方信息提供法律支撑 。

一要以涉税信息采集 、分 析 、应 用 为 主 线 ,解决征纳双方信息 不 对 称,推进信息管税 。 特别是要在法律上明确涉税信息报送制度 ,规 定 地 税 、工 商 、统 计 、技 术 监 督 、金 融 、海 关 、公 安 、房产等相关部门要向税务 机关提供纳税人的有关涉税信 息 ; 规定电子化签名报送的各类电子申 报资料具有与纸质资料同等的法律效力 。

二要完善现代化的征管信 息 系 统 , 在税务机关内部建立起功能完 备的信息系统以接收和处理涉税信息等关键点 , 解决内部征管信息口 径不统一 ,多头 、重复采集 ,信息分散问题 ,推进征管信息化建设 。

三要建立部门配合机制 ,保障第三方信息采集 。 要拓宽第三方数据 源,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建立信息获取渠道 ,全面掌握企业的生产 经营情况 ,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

总之 ,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新形势 ,在全面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认真总结 实践经验 ,要不断探索适应我国税源专业化的管理模式 ,奋 力 开 创 税 收 征管改革新局面 。

参考文献:

(三)完善健全运行机制,保障税源管理工作健康高效

1、建立健全 “纵向联动 、横向互动 、内外协作 ”的税源管理运行机

制 要在各级税务机关之间 、税务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 、税 务 机 关 与 外

部门之间建立纵横结合 、内外协作的税源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 。 完善纵 向互动机制 ,在合理调整划分各级税务机关税源管理职责的基础上 ,强 化纵向配合 。 完善横向联动机制 ,加强 数 据 分 析 、税 种 管 理 、综 合 征 管 、 税务稽查等部门以及国税局 、地税局 之 间 的 合 作 。 建立外部协作机制 , 加强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沟通 , 推进信息共享和综合 治税 。

2、建立涉税风险管理和个性化纳税服务相统一的促进机制

要以风险管理为导向 ,在税务系统各层级 、各 部 门 、各 岗 位 之 间 建 立起闭环的税收风险管理流程 , 将税务机关的风险控制和对纳税人的 涉税风险控制结合起来 , 促使发现的涉税风险问题得到改正并不再发 生,提高纳税遵从度 。

3、建立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廉政风险机制

一是建立风险应对反馈制度 。 二是完善问题通报处理制度 。 三是加 强对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 和 考 核 通 报 。 四建立一整套严格的 规 章 制 度 作 保 障 ,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加 强 统 筹 协 调 ,要 通 过 建 立 一 套 以 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岗责体系及绩效激励机制 ,增 强干部对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动力 。

4、建立以适应专岗职责为目的的人才发展机制

人才是基础 , 建立高素质的税源管理人才队伍是推进税源专业化 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 。 目前 ,干部队伍中行业分析专家 、反避税专家 、所 得税管理专家 、转让定价调查专家 、纳 税 评 估 专 家 、计算机审计专家 、个 体税收管理专家还很稀缺 ,制约了专业化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

应该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事关改革成败的战略性高度 , 制 定 人 才 队伍建设长期规划和阶段计划 ,既要重视人才引进 ,更要注重盘活现有

人力资源 。 培养适应专业化管理的高素质人才既需要对人才进行高

[1]勇于探 索 开 拓创 新 积极 稳妥 地推 进税 源专业 化管 理

(2011.8 国 家税务总局宋兰副局长在全国税收征管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 )

[2]吸纳国 外经 验 信 息化助 力 税 源 专 业 化 (李 卫 杰 《中 国 税 务 》2012 年第 1 期)

[3] 完 善 信 息 管 税 提 高 征 管 质 量 ( 王 雯 婷 《 中 国 税 务 》2012 年 第 4

期)

(上 接 第 267 页 )

展阶段以及产业规模也不尽相同 ,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387821/

推荐访问:营业税 二手房营业税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