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人文百科 > 序数词的用法教学设计

序数词的用法教学设计

时间:2017-09-21   来源:人文百科   点击:

【www.gbppp.com--人文百科】

序数词的用法教学设计 第一篇_序数词用法

序数词的用法

一、既可序数词也可用基数词的场合

1. 日期的表示法通常用序数词,也可用基数词,如“5月5日”在书面语中通常写成5 May(英)或May 5th(美),而在口语中则通常说成 the fifth of May,May the fifth(英), May fifth(美)等。

2. 在类似编号的场合,或表示次序的场合,用序数词应放在被修饰词语之前,若用基数词则置于其后:

the First Lesson / lesson one 第一课 the tenth chapter / chapter ten 第10章 the sixth line / line 6 第6 行 the third part / part three 第三部分 但是,在许多情况下,用基数词比用序数词更合适、更方便:

Book One 第一册 Room 805 805房

page 110 第110页 Bus Number Ten 第10路公共汽车

二、序数词前使用冠词应注意的两点

1. 序数词前通常要用定冠词

It’s the third time I’ve been here. 这是我第三次来这儿。

The second is better than the first. 第二个比第一个好。

① 表示考试或比赛等的名次时,通常省略定冠词:

She was (the) third in the exam. 她考试得了第三名。

②序数词用作副词时也通常不用冠词:

He came first. 他先来。

I’ll have to finish my homework first. 我得先把作业做完。

③有些习语中的序数词前没有冠词:

at first 开始 at first sight 乍看起来 first of all 首先

④ 但若序数词前用了物主代词或名词所有格,则不能再用定冠词:

his second wife 他的第二个妻子 Tom’s third book 汤姆的第三本书

2. 序数词前有时可用不定冠词,表示次第在原有基础上的增加:

A second student stood up. 又一个(第二个)学生站了起来。

I want to read the book a third time. 这本书我想读第三次。

序数词前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区别在于,定冠词表特指,不定冠词表泛指,有类似another的意思,但比another 的意思更明确:

I like the third girl. 我喜欢第三个女孩。(至少有三个女孩供选择,特指) I saw a third girl. 我又看见了第三个女孩。(暗示原来已看见两个,这已是第三个)

三、基数词与序数词构成分数,其中基数词表示分子,序数词表示分母。

one-tenth 十分之一 two-hundredths百分之二 a third 三分之一 five-fourths 从以上可以看出:分子除用one外,也可用a;如果分子大于1,分母要用复数形式。但是,1/2不能说a(one)second,而要说a(one)half。1/4和3/4可以说a(one)fourth和three fourths,但常用a quarter和three quarters表示。应该注意的是,分数修饰名词时,若该名词是不可数名词只能用单数;若是可数名词,用单数或复数均可。但是,若它们在句子中作主语,则谓语动词是用单数还是复数取决于名词,即与分数所修饰的名词保持一致。例如:

About two thirds of the students attend the meeting.

Only one-fifth of air consists of oxygen.

序数词的用法教学设计 第二篇_序数词的用法

序数词的用法

数词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定语和表语。

The second is what I really need. 第二个是我真正需要的。(作主语)

He chooses the second. 他挑选了第二个。(作宾语)

We are to carry out the first plan. 我们将执行第一个计划。(作定语)

She is the second in our class.在我们班她是第二名。(作表语)注:序数词在使用时,通常前面

要加定冠词the;但是如果序数词前出现不定冠词a或an时,则表示“再......”,“又......”。 We'll go over it a second time. 我们再念第二遍。 We've tried it three times.Must we try it a fourth time? 我们已经试过三遍了,还必须再试一次(第四次)吗?

标号事物的表达方法,如:

Room 506; No.2 Middle School; lesson 5;Page 123; Bus No.7

何时序数词前不用the

在英语中,使用序数词时前面要加定冠词 the,但是,在下面的情况下则不加 the:

1.当序数词前有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或名词所有格修饰时,序数词前不用 the。 Mother was my first teacher in my life.妈妈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个老师。 Tom is Lily's third boyfriend. 汤姆是莉莉的第三个男朋友。

2.当表达分数时,序数词前不用 the。 One fifth of the students here are from the country.这儿1/5的学生来自农村。 Three fourths of the students here are from the country. 这儿的3/4的学生来自农村。

3.当表达“又一,再一”时,序数词前不用 the,但可加不定冠词。 Please give me a second chance. 请再给我一次机会。 The poor woman had a third baby. 那个可怜的妇女又生了一个宝宝。

4.当表达“年月日”时,尤其在朗读时,序数词前要加 the;但当书写时,序数词前不用the。 He was born on June 6th, 1974. 他出生在1974年6月6日。

5.当序数词在句中作状语时,序数词前不用 the。 Who got there second? 谁第二个到那儿的? I finished the work first. 我最先完成那项工作。

6. 当表达考试(赛跑等)中获得的名次时,序数词前不用 the。 She stands first in her class. 她在班上成绩排名第一。

序数词的用法教学设计 第三篇_数词教案公开课

九年级总复习—数词2010年5月

一、 教学内容:

1、 基数词和序数词的区分。

2、 基数词和序数词的用法。

3、 中考总复习考点。

二、 教学重难点:

中考基数词和序数词考突破。

三、 教学过程:

Step 1 Revision

1、检查上节课代词的试卷。

2、复习数词的拼写。

Step 2 Presentation 1

1、基数词在句中主要用作主语、宾语、定语、表语、同位语,

2、表示一个具体数字时,hundred, thousand, million一律不用复数;在表示一个不确定数字时则用复数。

3、表示“几十”的数词的复数形式可用来表示人的岁数或年代.

4、 表示时刻用基数词。

5、 表示编号

6、 特殊用法:

Step 2 Presentation 2

1、基数词变序数词的口诀

一二三,要全变。

其它th加后面。

八去t,九去e,

五及十二ve变f。

ty要变tie。

若是碰到几十几,

只变个位就可以。

2、序数词的用法

(1)序数词主要用作定语,前面要加定冠词. .

(2)序数词有时前面可加不定冠词来表示“再一”,“又一”这样的意思.

(3)由几个序数词和基数词在拼写时不对应,很容易写错,应特别注意。

(4)表示年,月,日时, 年用基数词表示,日用序数词表示。

(5)表示分数时,分子用基数词表示,分母用序数词表示。分子大于1时,分母加-s。 ( 6)序数词缩写形式.

Step 4 practice

1. (2004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试题)

About ________ students in our class can describe that place in English.

A. three-fifths B. three-fifth C. third-five D. third-fifths

答案:A。该题考查的是分数的表示法。分子用基数词表示,分母用序数词表示。分子大于1时,分母应加-s,因此应选A。

2. (2004年河北省中考试题)

Nine _______ pounds a week? That’s very good.

A. hundred of B. hundreds of

C. hundreds D. hundred

答案:D。该题考查的是数词的用法。Nine hundred是一个具体的数量,这是数词不能用复数形式,后面也不能加of。所以应选D。

1. It is said that SARS has killed more than ________ people worldwide.

A. three hundreds B. three hundreds’

C. three hundred’s D. three hundred

2. ---How many workers are there in your factory?

---There are two __________.

A. hundreds B. hundred C. hundred of D. hundreds of

3. ---Which is the smallest number of the four?

---_______________.

A. Two-thirds B. A half C. A quarter D. Three-fourths

4. ---What do you think of a war, Li Ming?

---I’ve no idea. But it’s a fact that _______ people had to leave their hometown during the War on Iraq.

A. three thousands B. thousand of

C. thousands of D. several thousands

5. We all think that the _______ century will bring us more hopes.

A. twenty-first B. twentieth-first

C. twenty-one D. twentieth-one

Step 5 Summary

1基数词和序数词的区分。

2基数词和序数词的用法。

3中考总复习考点。

Step 6 Homework

预习 P71-74

背短语P49 81-120个

序数词的用法教学设计 第四篇_序数词的用法及功能

英语上数词分为两大类:基数词和序数词

意义:序数词是指表示顺序的数词。

序数词其主要形式:

(1)从第一至第十二:one— first two— second three— third four-fourth five— fifth six— sixth seven— seventh eight—eighth nine—ninth ten— tenth eleven— eleventh twelve— twelfth

大多的序数词都是由其相对应的基数词后面添加“th”构成。

(2)从第二十至第九十九 整数第几十的形式由其对应的基数词改变结尾字母y为ie,再加“th”构成。 twenty——twentieth thirty——thirtieth

表示第几十几时,用几十的基数词形式加上连字符“-”和个位序数词形式一起表示。 thirty-first 第三十一 fifty-sixth 第五十六 seventy-third 第七十三 ninety-ninth 第九十九

第一百以上的多位序数词

由基数词的形式变结尾部分为序数词形式来表示。

one hundred and twenty-first 第一百二十一 one thousand,three hundred and twentieth 第一千三百二十

序数词的缩写

序数词的缩写形式 有时,序数词可以用缩写形式来表示。主要缩写形式有。 first—lst second—2nd third—3rd fourth—4th sixth—6th twentieth—20th twenty-third——23rd 其中lst,2nd,3rd为特殊形式,其它的都是阿拉伯数字后加上th。

序数词的句法功能

序数词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定语和表语。

The second is what I really need. 第二个是我真正需要的。(作主语) He choose the second. 他挑选了第二个。(作宾语)

We are to carry out the first plan. 我们将执行第一个计划。(作定语) She is the second in our class.在我们班她是第二名。(作表语)

注:序数词在使用时,通常前面要加定冠词 the;但是如果序数词前出现不定冠词a或an时,则表示“再——”,“又——”。

We'll go over it a second time. 我们得再念第二遍。

We've tried it three times.Must we try it a fourth time? 我们已经试过三遍了,还必须试一次(第四次)吗?

表示顺序的序数词

只需将基数词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之后即可,不需要添加定冠词。 the first lesson——Lesson One the fifth page——Page 5(five) the twenty-first room——Room 21(twenty-one)

序数词(ordinal numeral)

1 first 2 second 3 third 4 fourth 5 fifth 6 sixth 7 seventh 8 eighth 9 ninth 10 tenth 11 eleventh 12 twelfth 13 thirteenth 14 fourteenth 15 fifteenth 16 sixteenth 17 seventeenth 18 eighteenth19 nineteenth 20 twentieth 30 thirtieth 40 fortieth 50 fiftieth 60 sixtieth 70 seventieth 80 eightieth 90 ninetieth

序数词通常都在基数词上加th构成:

A. 几个特殊拼法的序数词(见上表中斜体词)为:

first(第一),second(第二),third(第三),fifth(第五)

eighth(第八),ninth(第九),twelfth(第十二),twentieth(第二十)等。

B. 由one,two,three,five,eight,nine收尾的多位数词,照第一条办法变:

twenty-first(第二十一),thirty-second(第三十二)

sixty-fifth(第六十五),eighty-ninth(第八十九)

a hundred and fifty-second(第一百五十二)

C. 其他情况都在基数词上加-th构成:

thirty-sixth(第三十六),ninety-seventh(第九十七)

two hundred and thirty-sixth(第二百三十六)

序数词

英语上数词分为两大类:基数词和序数词。

序数词:是指表示顺序的数词。其主要形式:

(1)从第一至第十九 其中,one— first, two— second, three— third, five— fifth,eight—eighth,nine—ninth,twelve— twelfth为特殊形式,其它的序数词都是由其相对应的基数词后面添加“th”构成。例如: six— sixth、nineteen— nineteenth.

(2)从第二十至第九十九 整数第几十的形式由其对应的基数词改变结尾字母y为i,再加“eth”构成。

twenty——twentieth thirty——thirtieth

表示第几十几时,用几十的基数词形式加上连字符“-”和个位序数词形式一起表示。 thirty-first 第三十一 fifty-sixth 第五十六 seventy-third 第七十三 ninety-ninth 第九十九

注:

(one)hundredth 第一百

two-hundredth 第二百

three-hundredth 第三百

four-hundredth 第四百

five-hundredth 第五百

six-hundredth 第六百

seven-hundredth 第七百

eight-hundredth 第八百

nine-hundredth 第九百

(one)thousandth 第一千

ten thousandth 第一万

(one)millionth 第一百万

(one)billionth 第十亿

(3)第一百以上的多位序数词 由基数词的形式变结尾部分为序数词形式来表示。

one hundred and twenty-first 第一百二十一 one thousand,three hundred and twentieth 第一千三百二十

(4)序数词的缩写形式 有时,序数词可以用缩写形式来表示。主要缩写形式有。 first——lst second——2nd third——3rd fourth——4th sixth——6th twentieth——20th

twenty-third——23rd 其中lst,2nd,3rd为特殊形式,其它的都是阿拉伯数字后加上th。

(5)序数词的句法功能

序数词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定语和表语。

The second is what I really need. 第二个是我真正需要的。(作主语) He choose the second. 他挑选了第二个。(作宾语)

We are to carry out the first plan. 我们将执行第一个计划。(作定语) She is the second in our class.在我们班她是第二名。(作表语)

注:序数词在使用时,通常前面要加定冠词 the;但是如果序数词前出现不定冠词a或an时,则表示“再——”,“又——”。

We'll go over it a second time. 我们得再念第二遍。

We've tried it three times.Must we try it a fourth time? 我们已经试过三遍了,还必须试一次(第四次)吗?

(6)基数词也可以表示顺序。只需将基数词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之后(名词需大写) 即可,不需要添加定冠词。

the first lesson——Lesson One the fifth page——Page 5(five)

the twenty-first room——Room 21(twenty-one)

序数词的用法教学设计 第五篇_2016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序数词的用法教学设计】

范文一:五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三个面向”战略指导思想,渗透和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自学能力。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有三个班,每班学生数均在45以内。多数学生已学过两年多的英语,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英语的能力。但由于生源流动性大,导致学生学业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加之教材难度偏大,教学目标的达成难度比较大。因此,本学期应加大后进生转化的力度,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方面,智力好非智力好的学生占少数,智力好非智力不好和智力不好非智力好的学生占多数,二者均不好的占极少数。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可塑之才,只要教法得当,学业成绩可以稳步提高。

三、五年级下册英语教材分析

本教材难易度合理,过渡平和,主要采用的是全身反应(TotalPhysicalResponse)教学法,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感知并运用英语。本教材按照每单元三课时编排,每单元包含九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单元的的主要句型、单词等语言材料及其功能的集中展示;第二部分是主要句型和单词的重点板块;第三和第四部分是巩固知识的活动板块;第五部分是阅读,是对前面的拓展;第六部分是学生间合作活动,大多是两人组活动,以便学生应用语言;第七部分是读写部分;第八部分是拼读部分;第九部分是娱乐部分。教材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形式多样活泼,很符合该年龄阶段的儿童。

四、五年级下册英语教材重点难点

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5、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做到书写整洁、规范。

五、五年级下册英语教学学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勤于观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多向学生介绍学习英语的方法。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充分利用教学用具运用录音磁带帮助学生正音将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打下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

3、设计全面、高效、富有层次性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4、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比、学、赶、帮”活动。通过多种竞赛形式,检验学生英语掌握情况,课堂上尽可能照顾差生,面向全体学生。

5、根据各班小组竞赛加分的形式,把每班分成多个英语学习小组采取学生自主管理,老师指导的方式,督促学生自觉完成作业、背单词的任务。

六、五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略)

范文二:五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这学期继续接任五(1)、五(2)班教学任务,五(1)共有学生人数34人,五(2)共有学生人数33人。通过两年半的英语学习,大多数学生已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能读懂短篇故事,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发展参差不齐。有少数学生因为基础不够好,学习很吃力而自暴自弃,有的因此扰乱课堂次序,这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总的来说,这两个班的大部分学生对于英语还是保持着比较高的热情,五(1)班学生两极分化较严重,优秀生上课爱表现,差生课上在优秀生的“咄咄逼人”下变得越来越沉默,课堂有时候沦为优秀学生的秀场。五(2)班学生的情绪容易激发,课堂上,老师容易掌控学生的学习进度。总之,两个班级的学生特点比较明显,教学上还得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学生用书Let’slearn部分的词汇仍然是围绕话题归类出现的。这样有利于学生记忆和开展话题的讨论。与五年级上册相同,本册Let’slearn中的大部分词汇要求学生做到听、说、读、写四会掌握(即加粗的单词)。用来巩固复习词汇的活动主要是结对和小组活动,以及Let’sfindout等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活动。

五年级下册学生用书的Let’stry也是一项brainstorm式的活动,这一点与五年级上册相同。另外,在这一部分基本上都安排了一个任务型活动,需要学生通过问答、思考或讨论来完成。

Let’stalk部分依旧是一个浓缩了的情景会话,目标句型突出。为给学生提供灵活运用语言的机会,这一部分提供了可供替换的内容。

Readandwrite部分的教学目标是:读懂对话或短文;完成检测学生理解程度的填充句子练习;听、说、读、写四会掌握两组句子;完成一项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的任务型语言活动。

Let’sspell部分,三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学生用书中安排呈现了26个字母及例词,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四年级下册学生用书进一步呈现了5个元音字母在单词中长短不同的发音,五年级上册学生用书编排了22个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在此基础上,本册又安排了10个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依旧是用绕口令的形式将含有这些字母组合的单词整合成趣味句子。

五年级下册学生用书的阶段复习密切围绕各单元话题展开,将所有需要复习的语言点融进有实际交际意义的活动之中,并增加了考察综合性阅读理解能力的语篇,以增进对语言知识的积累。

三、教学内容目标

1、能听、说、读、写69个短语和单词以及14组句子和6个谚语句子。(包括日常活动、季节、生日、电话用语、动物和野营等几个话题)。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篇。

2、能听、说、认读85个单词。

3、能听懂、会唱6首歌曲。

4、能理解6个幽默小故事。

5、能了解6项简单的语法知识。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一天中不同时间段学习和生活起居情况的表达,尤其是学会使用频度副词谈论日常生活;

2、问答最喜欢哪个季节并陈述原因;

3、学习12个月份的名称、每个月的主要活动和与序数词有关的日期表达法;

4、学习现在进行时,能够简单描述自己或他人正在做什么,询问他人正在做什么,询问动物正在做什么并作答;

5、学习形容词性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

6、学习祈使句的用法。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确定每堂课的基础内容,预备内容和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2、尽可能使用多种方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

3、及时与学生沟通,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注重个别辅导,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培优补差。

5、重视语音的训练,进一步复习巩固音标。

6、扎实训练四会句型,切实掌握语言材料。

7、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有趣活动、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学习英语

六、教学进度表

第1-2周Unit1Myday6课时

第3-4周Unit2Myfavouriteseason6课时

第5-6周Unit3Myschoolcalendar6课时

第7-8周U1—U3&Recycle16课时

第9-10周Unit4WhenisEaster?6课时

第11-12周Unit5Whosedogisit?6课时

第13-14周Unit6Workquietly!6课时

第15-16周U4—U6&Recycle26课时

第17-18周复习、期末考试6课时

范文三:五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正确把握英语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全期教学总目标

学生应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听懂教师对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能参与讨论。能读供七至八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纸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克服困难。能合理计划和安排学习任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差异。

三、教材简要分析

《新目标英语》五年级(下册),全书共有十个模块,另一个复习模块。本教材各单元话题灵活,贴近生活实际。本册书将学习的一些语法知识点有:一般将来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等。同最后提供了一篇阅读文章,用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四、学情简要分析

五年级共有学生人数32人,其中男生13人,女生19人。通过两年半的英语学习,大多数学生已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能读懂短篇故事,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发展参差不齐。有少数学生因为基础不够好,学习很吃力而自暴自弃,有的因此扰乱课堂次序,这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可行措施及教改措施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2、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3、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与参与。

4、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具体来说:

1、认真专研教材和课标,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确定每堂课的基础内容,预备内容和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2、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加强直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3、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需求,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如英语演讲比赛、单词听写比赛、朗读比赛、英语手抄报比赛、学唱英文歌曲,课前五分钟活动等。

5、注重个别辅导,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培优补差。

范文四:五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基础教育阶段中,英语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英语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掌握知识,提高口语水平和交际能力,同时又能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宽视野,发展个性。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特制定如下计划。

二、教材分析

本册书包括六个单元和两个复习单元,内容涉及学生的日常生活、天气情况、谈论日期和生日、家务、动物和野外旅行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学过两年多的英语,学生以有一定的基础,良好的听、说、读、写英语的习惯已基本养成。但由于教材难度偏大,教学内容与课时不成比例,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保持,两极分化较严重。因此,本学期应注重转化后进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的任务

1、养成良好的听英语、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

2、初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能按三会与四会的要求掌握所学词语。

4、能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5、能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并做到大胆开口,积极参与,发音清楚,语调正确。

6、能在图片、手势、情景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话语和录音材料。

7、能在任务型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完成某项任务。

8、能演唱已学的英语歌曲,能诵读已学过的英语歌谣。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①四会句型、单词。

②在任务型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完成某项任务。

③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并做到大胆开口,积极参与,发音清楚,语调正确。

2、难点:养成良好的听英语、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

六、创新研究目标

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探索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的学习精神

七、主要措施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3、活用教材,根据学生会的实际情况,将每单元各个板块重现组排降低难度。

序数词的用法教学设计 第六篇_2015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1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反思

许多教育者都有这样的感受,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加上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教学理念教师教学如何使用教材教学,是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依据之一,但不能否定教材的编排具有逻辑的意义,因此,如何内化学生成为自己的认识,是要教师在课堂中如何使用教法进行加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想素材,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最后概括为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尤其是数学教学,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正如:我校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在教“10以内数的组成”,她的教学是这样设计是“7的组成”,她的设计如下:

师:你们到过市场买过菜吗?

生:有着不同的回答。

师:你们都有爱吃鱼吗?(爱)。

师:很好。因为鱼含有丰富的钙、铁、蛋白质等,对我们身体有用的物质。

师:请同学们看上黑板,下面老师让大家来数一数黑板上的鱼(出示7条鱼的教具),谁来数一数黑板上老师挂了多少条鱼?

生: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7条)。

师:你能用算式来表示你是怎样数的吗?请同桌同学相互讨论写出你们的算式,看谁写得最多、最快。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学生通过思考交流,然后各自说出自己的算法

生:我把它看成3条鱼加上4条鱼等于7条鱼,列式为:3+4=7。

生:我把它看成2条鱼加上5条鱼等于7条鱼,列式为:2+5=7

生:我把它看成1条鱼加上6条鱼等于7条鱼,列式为:1+6=7

师:你们说的都对。

师:最后反馈小结。

教师做了:1、在教学中既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的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数“7”的合成,达到了预先教学的效果。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3、在教学中也提出了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4、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5、整个课堂教师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这样的教学,如果能上用多媒体展示小朋友参与到菜市场购买鱼的情景,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会更生动些。

二、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教学设计:

师:前面我们学习过正方形、三角形、矩形、梯形,这些图形的周长是取决于什么?它们的公式各是怎样的?

师:我们先回顾一下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取决于什么?周长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生:取决于正方形的边长,即:C=4a

师: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生: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因为四条边长相等。

师:矩形的周长又取决于什么?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

生:矩形的长和宽的和:即:C=2(a+b)

师:矩形的周长和它的长宽的和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

生:周长总是等于宽与长的和的2倍;因为矩形两条对应边相等。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圆的周长取决于什么呢?为什么?

生:(通过思考后,发现圆的直径不同,圆的大小也不同)圆的周长取决于的直径,直径不同周长也不同。

师: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有没有象正方形、矩形那存在着一个固定的倍数关系呢?如果有我们就能够根据这个倍数关系来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对不对?(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实验、操作、学生自我质疑、最后发现公式)

在这个教学笔者做到了: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在课堂中学生通过质疑、实验后归纳出圆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为3倍多一点。笔者趁机引入π,顺利地完成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的教学。2、笔者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4、教学中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了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三、创设问题情境,以情引趣,激活思维。教师的教学具有趣味地、合理地提出的问题同样引起学生积极探索,产生求知欲望。而补充知识的引导更能使学生发散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我校四年级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分数的加法时”的设计。

师:出示苹果的教具问学生你们都有吃过苹果吗?

生:吃过。

师:如果你妈妈买回的苹果只有一个,而你又要把苹果分给你的爸爸和你的妈妈,你会怎样分呢?

生:思考后汇报,有的平均分三等份,有的分成四等份。

师:提出分成四等份的情况,如果你爸吃了一份,吃了几分之?(四分之一),如果你妈妈也只吃了一份,剩下的由你自己吃,你应该吃了几分之几?

师:出示条件:有一个苹果,小明吃了这个苹果的2/4,爸爸吃了这个苹果的1/4,

师:看了这些条件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小明比爸爸多吃了几分之几?

生:爸爸比小明少吃了几分之几?

生:小明与爸爸一共吃了几分之几?

生:剩下几分之几还没有吃?

师:你们提的问题都很好。

然后按照学生所提的问题一一解决。让学生从这些问题中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得到分数的加法规律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其教学特点是:1、重视课程的开发,也重视生活实际的数学概念,充分利用直观教学,遵循学生的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2、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3、重视理解与巩固相结合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4、给学生铺设合理的思维空间,补充问题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5、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趣味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设疑问题具有严谨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使学生在探究新知识轻松地获取知识。7、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创设情境既符合学生实际,为探究、认识新知识的结构奠定基础。

教师的教学设计准线不同对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要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取决于一个教师教学中充当怎么样角色。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教育者来说,应“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教师对每一节课多付出

心血,并不意味着成了正比例。要对每个学生充分了解合理设计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起,才能触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第2篇:《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2、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一、复习回顾

1、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最大的书》这一课,知道了我们平时读的书,书上有字、有画、有丰富的知识,读书能更好的建设祖国。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这些词语会读了吗?指名读(4名)——齐读

师:点击“刨根问底”,谁来说说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

师:是呀,川川就是这样不停地向叔叔提出问题,我们去看看他俩都谈了些什么?

二、学生分角色读课文1-4小节的对话,了解岩石书

1、师:打开19课,我们一起来读1-4小节,谁来读川川?谁来读地质勘探队员?

再请一位小朋友来读叙述部分。其它小朋友有一个任务,边听边想,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师:读得真不错。从刚才的对话中,你们知道了什么?(岩石就是一本书。这本最大的“书”就是岩石。)

师随机板:岩石“书”。

2、认识岩石书,朗读指导。

师: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这本“岩石书”呀(

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男女声比赛读——评价

三、感知“书”的内容。

1、生分角色读课文5-8小节。

师:当川川明白岩石就是一本书后,好奇心可来了,他又向叔叔提了什么问题?下面就请两位小朋友来读读5—8小节,谁来读叔叔的话?谁来读川川话?小朋友读叙述部分。

2、师生共同研读“书”的内容。

师:你们读得真投入!读了这本书,你们知道了什么?

(1)如若生回答:我知道了这书中有雨痕、波痕,还有矿物。引出“字”

师概括:其实这些就是书中的“字”(师板书字:雨痕、波痕、“矿物)。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雨痕、波痕吗?那你们想象一下,这雨痕、波痕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师:你们太会想象了,你们想不想看看它们的庐山真面目呢?

师:(师点击课件)这三幅图你能认出哪个是雨痕,哪个是波痕,哪个是矿物吗?

师:我们看看答案吧,真棒,全找对了!看,它们多有意思啊!谁能用书上的文字来介绍一下它们呢?(两位学生介绍)

师:真能干,介绍得非常流利。

下面谁来读读书中叔叔的话呢?老师来当川川,读川川认真地问:“这上面有字吗?”生:“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

师:哦,你这个叔叔当得有板有眼的。(再请一组学生朗读,一生读川川的话,一生读叔叔的话,师评价:你看,“认真”一词读得真有味道,这真是一位充满求知欲望的小男孩!)

引:这本厚厚的书上除了有字,还有什么?

(2)生:书上有树叶、贝壳、小鱼。

师:这些树叶、贝壳、小鱼,就是书中的“画”。(师板:树叶、贝壳、小鱼)。

师:你们看,(出示课件)这岩石书上的画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树叶、小鱼、贝壳有什么不一样呢?(这里的小鱼没有鳞片。这里的小鱼是死的,看不清楚。这里的小鱼是不动的,好像凹进去了。平时看到的树叶是绿色的。平时的贝壳可不是这样的。……)

师:孩子们,这里的树叶、小鱼、贝壳,本来也有美的颜色,也是活的,可由于特殊的地壳运动,他们被包了起来,死后没有腐烂,埋在地底下,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很多年以后,这些动植物就成什么呢?(指名回答:“化石”。)

师:你怎么知道的?对该生进行表扬

师:(出示句子),谁来读读这些化石呢?

生:读“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师:是呀,当叔叔从岩石上发现化石心情是怎样的?很激动,好,请你也带着这份激动读读发现的化石……

(3)拓展

师:孩子们,其实像这样的图画,岩石书里还有许多,想不想看?

师:(师点击课件,出示各种化石),你们认识这些有意思的东西吗?

师:对!这么有意思的东西,能不能也像刚才那样介绍呢?(出示句式:你看,这儿有(),有(),那儿还有()哩!),小朋友先试着说一说

师:现在你就是地质勘探队员,我来作川川,向你请教,谁来和我合作。师生对话表演。

师:这上面有图画吗?

生:有,你看,这儿有乌龟,有蝴蝶,那儿还有可爱的对虾哩!

师:大大方方的,挺不错。……

师:谁如果能一边介绍一边加上动作就更好了!生边介绍边指着画面(3位)——同桌介绍师:小朋友介绍的真投入。

(4)师:川川此时真的被岩石书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可不明白这些神奇的字、画,又能说明什么呢?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边想,此时你的脑海里似乎出现了怎样的一幅幅画面?(师配乐朗读第10节)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描述各种画面……

师:是呀,陆地变成大海,大海又变成高山,那是神奇的地壳运动,这不是一下子的事情,它要经过漫长的岁月,请大家读读课文第10小节,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地壳运动要经过漫长的岁月。

生:“很久很久”,“很多很多万年”,“慢慢”。

师:谁来读读这些词,让我们感受时间的漫长呢?(2位)

师:把这些词放回课文中,一定会读得更好,谁来读读第10小节?请两位学生读。(师评价: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地壳变化的漫漫过程!)

师小结:是呀,只要研究这本厚厚的岩石书上的字、画,我们还真能探究地壳运动的漫长过程呢!

四、了解“书”的作用

师:爱提问题的川川还真不罢休呢,他又向叔叔提了什么问题?(指名读川川和叔叔的话)

师: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生:读懂这本岩石书,我们可以找到地下的宝藏。

师:还告诉我们地下藏着哪些宝藏呢?(石油、铜矿、铁矿、天然气)

师:那你知道川川长大想干什么呢?(做地质勘探员)

师:对!这真是一位有理想的小男孩。

五、整体回味课文,引向更广的“书”。

师:让我们再次来读读这篇课文,看,这篇课文的对话特别多,我请一位小朋友读川川的话,其他小朋友读叔叔的话,合作读。

师:现在你能明白刨根问底的意思了吗?(生说)

师:是呀,川川不停地提问题,不断的解决心中的疑问,这就是“刨根问底”!川川刨根问底的精神,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读懂了这本最大的书上有字、有画,读懂这本最大的书能找到地下的宝藏。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其实在我们大自然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书”呢?你们看,(点击课件),这美丽的星空就是一本书,读懂它我们可以找到北斗七星的位置;我们居住的舟山群岛也是一本书,读懂它就知道它的发展历史;这朵娇艳的蓝玫瑰是书,读懂它就知道它的地下有铜矿;小燕子是书,低飞时就是在告诉我们要下雨了;这可爱的胖猪是书,它爱睡懒觉是因为它的大脑里有一种特殊的麻醉作用的物质,让它常处于昏睡状态。其实我赵老师也是一本书,我脸上悄悄出现的皱纹告诉你们我已不再年轻,我的穿着打扮告诉你们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孩子们,茫茫宇宙,万物生灵,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带上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一颗善于探究的心,我相信你们肯定能发现更多的秘密。

六、做课堂作业。

1、说一说

师: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还能怎么说?(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2、做一做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377331/

推荐访问:基数词和序数词的用法 英语序数词的用法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