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手抄报内容 > 2016年中国小康标准

2016年中国小康标准

时间:2017-04-21   来源:手抄报内容   点击:

【www.gbppp.com--手抄报内容】

2016年中国小康标准(一):2016年中国十大预测

不要过分纠结于中国经济增长几个百分点。中 国经济体量庞大,潜在机会多多。以下是我对 2016年中国的预测概要。

■ “十三五”规划内容不陌生,重点关注经济 增长指标、绿色举措和提高生产率; ■ 就业减少和工资不涨可能导致信心下 滑……白领首当其冲; ■ 投资渠道日渐成熟: ■ 中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经理将享有更多选 择……但要牢记中国投资者的善变心理; ■ 中国制造业正在升级,而非彻底消失…… 赢家将成为全球领先者; ■ 农产品进口持续攀升……惠及澳大利亚、 俄罗斯和美国等国; ■ 中央权力加强; ■ 中产出城,而非民工进城……中国城市已 不堪重负; ■ 电影票房大卖……单部国产电影的国内票 房将首次超过5亿美元; ■ 全球化进程加深,英国将成为新宠……中 英仍将持续热恋,其他国家也想效仿; ■ 最后一点……要说中国赢得世界杯还为时 尚早,但国内外的真金白银已经涌入中超联 赛。

坊间对中国经济究竟增长几个百分点争 论不休时,我们往往忽略了中国经济的 体量。不论2016年经济增速如何,中国经济在 全球和许多行业中的地位都将进一步增强。我 认为,2016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达到11万亿 美元,且多元化和波动性增强,其表现更是多 维度的。

事实上,当今中国是由数个万亿美元级的次经 济体组成的集合体。其中兴衰成败,景象各 异。有的全球领先,有的留之无益。你的感受 直接取决于你所处的经济领域。2015年,给电 影院供货是赚钱买卖,给钢铁厂供货可能落个 灰头土脸。你所面对的中国,究竟是如虎添翼 还是裹足不前?知道答案并做好预案将直接决 定你在2016年的表现。

2016年,许多被普遍认可的长期趋势仍将延 续,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当属服务业扩张 了。在本文中,我会一如既往地对最为人熟知 的趋势一笔带过,而着重讨论那些我认为更为 重要和显著的趋势,那些加速扩张或接近临界 点的趋势。

“十三五”规划内容不陌生

“十三五”规划中的大部分内容都不陌生。也许 其中唯一的挑战是政府如何以新的官方语言来 诠释新规划的要义。

政府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会保持在6%以上,生 活质量(环境、健康、收入等)等其他平行目 标可能对经济增速会产生些许影响。保增长仍 将成为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因此,可 以预见利率将继续下滑,人民币面临贬值压 力。金融改革将持续推进,并将进一步推动市 场化资本配置。

同时,改革在多个领域将取得进展:利率市场 化;上市流程(变审批制为注册制);放宽金 融服务准入(尤其针对高科技企业与外国投资 者);重新实施2015年夏暂停法规。虽然“十 三五”规划提倡简政放权,但未来中央会进一步 加强权力集中。基础设施建设将马不停蹄,主 要集中在区域内发展,比如大北京都会区。

2015年12月,中国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做出的承 诺和北京遭遇的雾霾红色警报都让绿色举措成 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中央政府对市民的重大环 保承诺让地方政府除了全力推动,别无选择。 政府将实施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增加非化石 燃料的开发投资,并提供绿色融资。私企和国 企竞相在长期举措上贴上“环保”标签。全球领 先的中国环保产品将被着意打造成新的出口引 擎。比如,中国制造的空气净化器在2016年将 大量现身德里和印度各地。除了绿色举措之 外,全球化仍将作为重要课题,充分体现在“一 带一路”倡议之中 。

最后,“十三五”规划将对中国过去十年在提高 生产率方面取得的成绩充分认可,并将加快资 本和劳动生产率增长作为2016—2020年的优先 事项。大力强调提高生产率的深远影响:传统 高薪职业消失,劳动力流动性的必要性,劳动 技能的更新与发展。但我担心,最终落实仍要 依靠地方政府,而最需要劳动力技能升级的地 方恰恰是资金和能力这两方面。

就业减少和工资不涨可能导致信心下滑

就业市场或将殃及很多人。比如,你所处的行 业可能正进入长期下行通道(如钢铁或纺织 业),或是即使产出增加但科技正快速取代人 力(如金融服务或零售)。政府必须帮助这些 劳动力升级技能,才能履行诺言,让社会各界 都从经济增长中受益,并让劳动力积极参与经 济运行。地方政府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拜访大企 业“要求”不裁员的做法很难再奏效。

官方统计数字(在就业统计方面偏正向)表 明,2015年建筑业岗位减少了1500万个。采矿 业的用工人数要小得多,但岗位流失更甚于建 筑业。工人们无法满足现代服务业的技能要 求,但大多数人还年富力强。大规模更新技能 势在必行。并非所有人都能成为快递员,何况 快递员的工资也远远达不到中产标准。 必须让社会大众相信,政府会为他们提供职涯 各阶段所需的技能。但不论是对农民工还是大 学毕业生,当前的教育体系都未能完成使命。 中国需要快速广泛地推进教育、培训和学徒 制,才能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整个过程将错综 复杂,成本巨大。

总的来说,提高生产率和增加就业的压力将在 2016年使家庭收入增速放缓,消费者信心下 滑。2015年个人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已远超 50%,一旦处理不当,那么2015年夏天股市上 演的疯狂行情或将席卷整个经济体系。

投资渠道日渐成熟

银行存款和房地产目前仍然是大众的投资首 选。然而,经历了2015年过山车般的房市和股 市,投资者自然而然想要寻找更稳健的投资工 具。一方面,大量理财经理应运而生。对他们 而言,往往客户易得,好产品难求。另一方 面,投资者很难找到可以信任的理财顾问,绝 大多数只是推荐佣金最高的产品。

相关企业正积极响应这些趋势。大型财富管理 公司正大力推动网上直销。网上借贷平台也在 扩大业务范围,申请共同基金销售牌照。鉴于 未来两年降息概率很大,正是纯债券基金的绝 好时机,网上销售将大有市场。如果零售投资 者一致认为人民币贬值已成定局,将会有大笔 资金涌入提供外币基金的财富管理公司。不论 如何,以二套房、三套房甚至是四套房为主要 投资方式的做法将成为历史。

监管环境的变化为海外基金经理和经纪人创造 了更多机遇,已有跨国公司获批成立全资投资 管理公司和外资控股的经纪公司。以往众多基 金所面临的销售问题,也因优质理财经理和网 上销售的出现迎刃而解,阿里巴巴和腾讯相继 推出的货币基金对促进互联网理财功不可没。

但在把握机遇的同时,要时刻谨记中国消费者 的特性——如果产品亏了钱,他们寄希望于政府 救市,他们还不习惯对自己的投资决定负责。 如果产品没有实现预期收益,海外基金经理要 准备好迎接投资者来自网络和当面的怒斥。尽 管我个人希望2016年政府允许更多投资失败, 不要屡屡出手救市,但实际进展可能非常有

中国制造业正在升级,而非彻底消失

【2016年中国小康标准】

各方密切关注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PMI)仍然低于50(50以下表示恶化),世 界工厂地位岌岌可危的说法甚嚣尘上。首先须 明确一点:中国制造业不会就此式微。然而, 两极分化会更加严重:有的苟延残喘,有的却 傲视群雄。

许多甚至是所有制造企业的PMI评分可能将永 远低于50,但世界一流的中国制造企业将加速 涌现。我在两年前提到许多中国公司缺乏市场 营销技能,不愿意跳出现有网络招聘职能专 家。但今非昔比。如今,常有中国企业的老总 让我推荐职能专家(尤其是在数据、营销和特 定国际市场方面)。看到他们从善如流,招才 纳贤,我不甚欣喜。

2016年,人们将意识到,“小一点”的中国制造 业在许多方面的全球竞争力反而更胜从前。主 要表现就是中国企业将参与更多国际并购。另 一表现是更多跨国企业不仅将增长放缓归咎于 中国经济疲软,还直指那些不断进军高端市场 并抢占国内外市场份额的中国本土对手。

诚然,中国的某些制造业部门产能严重过剩, 许多企业缺乏竞争力。但许多行业也不乏成功 的创新企业,这在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最新报 告《全球创新的中国效应》中有所提及。通过 大量采用传统意义上的西方理念——精益和模块 化设计、机器学习、敏捷制造和智能自动化——许多中国企业正以低成本的方式积极创新。他 们的技术在本地制造企业中广为传播。

跨国企业在华业务正面临增长放缓和本地竞争 的双重挑战。少数跨国企业黯然退出,我遇到 过多个私募正兴致勃勃地与他们洽谈资产购买 事宜。而更多的跨国企业正将战略重心从“投资 未来”转为“落袋为安”,并相应地降低成本结 构。另有少数跨国企业将直面挑战,迎头痛 击。2016年将有更多的跨国企业收购中国竞争 对手——打不赢就买下来。

农产品进口持续攀升

2016年,中国不断膨胀的食品需求将使农业进 口量和进口额双双创下新高,对华农产品出口 国的数量也将达到历史新高。

以俄罗斯为例。遭受西方制裁之后,俄罗斯通 过一段时期的调整,扩大了边检等基础设施

的 规模,才成功地将出口重心转向了中国(石油 出口方面的进展要快得多;中国通过扩大对俄 进口份额,将欧佩克的石油进口占比从65%以 上降到50%左右)。仅2015年前9个月,对俄 粮食和油籽进口量就从2014年全年的10万吨激 增到50万吨。连乌克兰的玉米都借道俄罗斯大 量销往中国。

中澳自贸协定的效果到2016年将全面显现,我 预计肉类进口将快速增长。澳洲政府近来出于 国家安全考虑拒绝了来自中国的投资,但中国 投资者的热情并不会因此熄灭。数家中国企业 此前已获批并成功在澳投资,另有企业正考虑 与国际伙伴合作投资澳洲新项目。而经济更为 稳健的阿根廷不仅会在牛肉出口上与澳洲展开 竞争,还将在饲料苜蓿出口方面与埃塞俄比亚 一较高下。

【2016年中国小康标准】

经过2015年的短暂停歇之后,美国将再次加大 对华农业出口,不仅是大豆(占美国对华农产 品历史出口额的四成以上),其他谷物、中间 产品,尤其是品牌加工食品。这些都将通过日 益扩大的网上杂货市场直接面向中产消费者。 食品安全仍将成为美国和其他国际大牌的有力 卖点。

中央权力增强

中国媒体的报道表明,过去两年中国经济决策 更为集中化,在习近平频繁的国事访问期间尤 为明显。

2016年,中国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对一些 已经下放但效果不佳的权力将重新收归中央。 比如,新建电厂审批权下放给地方政府之后, 2015年通过环评获准新建的火力发电厂多达 150多座,而2013年中央政府审核时仅有41 座。煤炭生产不出意外地成为了审批冠军,在 审批时完全没有考虑到实际需求预测——甚至根 本不考虑新电厂是否应当采用煤炭发电。国有 企业几乎是所有新电厂的幕后推手,如果电厂 倒闭,总会有人接盘。因此,出于种种理由, 此类决策将重新收归中央。

还有个例子是养老金。中国大陆的养老金主要 由各省分别管理,中央政府负责填补缺口。这 让地方政府没有动力提高投资收益——目前九成 资金为银行存款。未来中央将对养老金实施统 一管理,实现投资专业化,去除不当激励。广 东和山东已经委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管 理部分资产。2016年将有更多省份效仿。

第三个例子是国企整合。此举将减少国企数 量,扩大企业规模,造就各行业的龙头老大。 执政党提出的统一意识形态几乎可与中央收权 划上等号,未来不仅在行动上需得到中央同 意,在语言和措辞方面也要以中央为准。

如果2016年后期出现消费者信心下滑,将对中 央集权的有效性形成严峻考验。中央政府能否 及时有效行动,在全国范围力挽狂澜?一刀切 的措施可能无法面面俱到。这将是对经济管理 能力的最大考验。

中产出城,而非农民进城

虽然各大城市斥巨资建设基础设施,严重拥堵 仍是生活常态。即使新五年规划承诺进一步

扩 大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难题将依然存在——计划 赶不上变化。比如,官方公布的北京人口数量 在短短14年内增长了50%,达到了2100万,而 实际增长率远不止于此。

富裕城市将追随北京的脚步,将大批工作和人 口迁出市中心。就北京而言,此举针对的不是 民工,而是通过搬迁政府办公地将40万到200 万的中产居民(各计划版本中的数字略有不 同)搬到北京郊外。迄今为止的卫星城项目都 以失败告终,因为在这些项目中,只是将人移 走,工作还是留在了市中心。卫星城沦为宿 舍,人们奔波于住所和办公地之间,加剧了交 通拥堵。北京财力雄厚,土地充裕,又有数百 万公务员可以直接指挥调动。其他城市则要好 好考察本地情况,因地制宜。

电影票房飘红

2016年将有一部国产电影的国内票房超过5亿 美元。美国迄今为止国内票房最高的电影是 《阿凡达》,共计7.6亿美元。2015年国产电 影中票房领先的有《捉妖记》(截止9月,总票 房达3.8亿美元)和《港囧》(2亿多美元)。 国际大片中的票房冠军当属《速度与激情7》, 在中国共斩获4亿美元。2015年中国电影的票 房收入增长50%以上已无悬念,而2016年新增 屏幕就将带来超过20%的增长。2015年排名前 10的电影中一半以上是国产片,总票房中六成 来自国产电影。中国制片人和导演很显然已经 抓住了本土影迷的兴奋点(还能通过审批)。

影响票房的一大风险来自于增长更快的网络视 频。81集历史剧《芈月传》近期开播,同时在 腾讯视频和乐视网上发布。短短24小时,网上 点击量就达到了7亿。难怪阿里巴巴斥资48亿 美元投资某领先视频网站。消费者似乎对电影 院和移动设备难以割舍。我相信这种趋势还将 延续,2016年将树立大银幕的全新里程碑。

全球化进程深化,英国将成为新宠

2016年对外投资将提速,“一带一路”相关举措 将成为关键抓手。另一大抓手则是基础材料和 相关行业的不良资产收购:中国企业的并购目 的不在于短期资产回报,往往只是单纯进行资 本积累作为长期保障。最后,越来越多的并购 案将来自那些着眼全球的私营企业。这些公司 在并购时格外精明,尽调充分,借助传统咨询 公司,聚焦那些与中国政治关系良好并且更好 打交道的国家。

比如,在2015年,中英关系达到了历史新高 度,习近平10月份延长对英国国事访问将此推 向顶峰。中国对英投资不限于英国的标志性产 业——从汽车到奢侈游艇,从石油到披萨,不一 而足——投资目的在于获取技术、品牌、人才和 市场准入。

核电项目敲定之后,中国甚至认为政治因素将 不再成为对英收购的绊脚石。每次返英,我都 能看到几个想要投资和寻找合作伙伴的中国私 营企业家。我预计,2016年伴随着伦敦成为全 球主要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将会出现大规模的 金融投资,甚至可能出现对英国资管公司的并 购案。研发的投入也水涨船高。未来极可能看 到中国私营企业携手英国顶尖学府,尤其是在 医药、生物技术和先进材料等领域开展研发。

其他国家也会效仿英国,大规模吸引中国投

2016年中国小康标准(二):2016年中国经济十大走向

2016年中国经济十大走向

2016年02月22日 13:15

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274人参与 12评论

麦肯锡预言:2016年中国经济十大走向|经济预测

作者:欧高敦(GordonOrr)

来源:微信号“供给侧改革”

整个星期,中国舆论界似乎万马齐喑,经济的缓慢增长真是要吓死宝宝了。中国经济体身宽体胖,不怕没有机会。以下是荣誉退休的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现任麦肯锡外部资深顾问欧高敦(GordonOrr)先生对2016年中国预测概要。

谈论这个题目,欧高敦是有足够发言权的。从很多角度看,他都能算是个西方经济领域里的“中国通”。简历中记载,他作为麦肯锡资深员工早在1993年就来到中国,从零开始为这家世界著名商业幕僚机构建立起中国区业务。欧高敦告诉我,他一年中会有200多天呆在中国,这样的工作和生活至今已持续了20年。

这当然也是中国经济翻天覆地的20年。置身其中的欧高敦几乎目睹了中国商业、经济和社会各个层面的变迁。按他的话讲,他甚至已见证了五到六代跨国机构高管的来来去去;一些起初和他打交道的国企中层干部,如今也已步入掌管数十亿美金业务的最高领导层。 在公众舆论对中国经济究竟冲刺了多少个百分点争吵不休时,我们往往忽略了中国经济庞大的“中国特色”。无论2016年的全球经济如何,中国经济的整体地位都将进一步稳固加强。2016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达到11万亿美元,其多维度特点会日趋明显——多元化增强,但稳定性会降低。

事实上,当今中国的经济集合体庞大繁复,由多个万亿美元级的次级经济体组合而成,你方唱罢我登场,上演百变格局,雄霸天下的很多,摇摇欲坠的也不少。很多时候,个人所处领域的客观条件,直接决定对于中国经济表现的主观感受。当下的中国经济,究竟是日新月异还是固步自封?胸有成竹才能在2016年厚积而薄发。

2016年,许多被普遍认可的长期趋势仍将延续,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当属服务业扩张,其他趋势将一一见分晓。

1、紧跟“十三五”规划不放松

“十三五”规划的唯一挑战,便是政府将以何种全新的官方语汇阐释新规划的要旨。

政府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将会保持在6%以上,环境、健康、收入等诸如此类的生活质量目标可能会产生些许影响。保增长仍将成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因此,利率将继续下滑,人民币价值持续走低。国家将将致力贯彻金融改革,并进一步推动市场化资本配置。 同时,改革将多管齐下:利率随市场走;变审批制上市流程为注册制;针对包括高科技企业与外国投资者的企业环境将放宽金融服务准入机制;重新实施2015年夏暂停法规。尽管“十三五”规划提倡“简政放权”,但未来中央会进一步加强集中权力。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加快步伐。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也将实施,政府将加大非化石燃料的开发投资力度,并提供绿色融资机会。除了绿色举措之外,全球化仍将作为重要课题,充分体现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中。 提高生产率、加快产业更新换代的压力将最终落实在地方政府肩上,劳动力技能须在资金和能力两方面有所革新。

2、就业市场不景气,工资停滞,人民自信心下滑

随着科技取代人力,市场饱和,政府必须帮助滞后劳动力获得高新尖技能,才能让每一个就业者和纳税人从经济增长中受益,并邀请各个层级的劳动者积极参与经济运行。

政府和企业必须树立大众信心,为他们提供职涯各阶段所需技能。完善教育体制,加大推进培训和学徒制,才能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整个过程将错综复杂,成本巨大。

3、投资渠道日渐成熟

银行存款和房地产目前仍然是大众的投资首选。然而,经历了2015年过山车般的房市和股市,投资者自然期待更稳健的投资理财工具。首先,大量理财经理走上前线。但通常客户易上门,好产品千金难得。另外,投资者很难找到值得托付的理财顾问。

很多企业正适时预测趋势,抓住时机。大型财富管理公司着重发展网上直销业务,特别是网上借贷平台,申请共同基金销售牌照。基于未来几年很有可能降息,正是纯债券基金的绝好时机,网上销售将大有市场。如果零售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333101/

推荐访问:2016中国小康家庭标准 2016年小康家庭标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