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读后感大全 > 亮剑读书心得

亮剑读书心得

时间:2016-10-15   来源:读后感大全   点击:

【www.gbppp.com--读后感大全】

亮剑读书心得(一):亮剑 读后感 读书笔记

狭路相逢勇者胜

——读《亮剑》有感

这是一部感人致深的爱国主义题材的小说,通过一位将军的成长旅程,用他的坎坷百折的一生来诠释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亮剑。

这部小说被改变同名电视剧之后,其情节有很多删节,看完整部原著之后,令我从新对《亮剑》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电视剧情多是反映了李云龙驰骋疆场的抗日时期的情节,原著后期有关李云龙同文化大革命时期更加真实的写照,使读者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这个人物的命运发展,我读完之后,在作者的思路情节中,仿佛切身处地感受到那个炮火纷飞抗战时期的残酷斗争,以及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书中所述的绝大部分人物,人物的性格特征充分刻画出一个个真实有血有肉的汉子,而他们的妻子是贤淑善良善解人意的女子,她们辅佐李云龙,赵刚志同道合的丈夫一同生死与共患难真情,足以令人感慨万千。

书中把每一个人物特征描写的淋漓透彻而生动,李云龙到最后以死来抗争那个混沌年代的多桀,他是以军人最高尚的品节来见证将军的荣誉,李云龙是一位令我钦佩的人物,无论历史上有无这位将军,还是小说中虚构出来的人物,总之全书读完后,给我感触颇深,亮剑的精神是值得人们怀着崇高的敬意去敬仰的。

我于三天的时间读完全书,前文情节真实而生动,当我读完白刃战那章后热血沸腾,那一章是写李云龙带领独立团一个加强营伏击日本关东军精锐部队的两个中队,人数比例1:1的且装备落伍情况下,敢于用刺刀和大刀与日本人真正的肉搏冷兵器较量,最后以多胜少完胜日本关东军,真不愧当时八路军的一支铁打的团队,这场胜利为后面所描写李云龙这个人物硬朗的风格做了前期的铺垫,其中李云龙幽默轻松搞笑的对白令读者眼前一亮,不仅菀尔,主要的是他那开朗的性格和直率朴实的话语,更多的是他那骨子里的坚强和他在战争中奇

特的方式来烘托氛围,来感染读者的心情。

书中的一些情节,有些真实的场景犹如在目,男儿有泪不轻弹,当他听到警卫员魏和尚牺牲的消息时,脸色惨白而悲伤的心情,不惜得罪新二团团长丁伟,把其刚收编后的土匪二当家砍头的那一幕,为战友血仇必报不惜自己降职。为刚迎娶过门后被日本特工队带走的秀芹一怒攻打县城的魄力,同样深受感动。

还有描述他的老对手楚云飞这个人物也着实下了不少功夫,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两人在战场上是对手,私交感情却非常不错,惺惺相惜,只因党派斗争在战场上二人水火不容彼此礼尚往来,看得颇有一番滋味,二人临终也未能见面,后楚退居台湾升任中将后,闻听李云龙逝世的消息后,发出函电悼言,可见只有敌人才了解敌人,珍惜这位难得的老对手却因政治阶级斗争过早谢幕,可惜楚云飞在有生之年也只能望海兴叹,祖国尚未统一,却难免又一番惆怅。

【亮剑读书心得】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李云龙的好战友赵刚,赵刚这个人物虽是文人出身,却同样具备领军打仗的本领,前期他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李云龙有很多不同观点,但遇到大事上,他所具备的长远眼光和冷静的头脑是李云龙所欠缺的,李云龙性情似火,热情奔放,赵刚性情似水,冷静悠长。而到后期,两个人的交情在不断的融合升华,到最后他跟李云龙的交情就差割头换颈了,直到赵刚为了自己的理想,在大会上不肯与其他人同流合污,落井下石而被批斗致伤与妻子自杀殉志,坚持自己的真理而令人感动,他的妻子同样是一位申明大义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女子,最后双双殉情,托孤给李云龙,符合了夫妻两人的相同的革命伴侣,留给后人回忆。

李云龙的三次哭泣,一次因为警卫员牺牲,另一次深深感动我的是,在一次抗战前线,同一位运送军用物资的老人之间朴实的对白,最后得知老人的儿子都为八路军运送军需而死亡后,李云龙下令全团5000将士集体向老人下跪,跪拜老者的大恩,深为感动。还有就是在困难时期,与家里保姆张妈的对话,把老人家当作自己母亲一样来善终,这份亲情的流露,是任何善良人都能感受到一位儿子把老人当作真正母亲来诚待的亲情,浓厚而久远,回味犹深。【亮剑读书心得】

最后想说说,李云龙两位妻子和孩子们的事情,李的第一位妻子是独立团时驻扎在一个村庄的妇救会主任,是一位淳朴而善良的女子,只可惜还未能给李共进花烛就被日本人掠去,壮烈牺牲后,李的心境似是悲痛难抑。后文着重写了李的第二位妻子田雨和他的感情婚姻生活,由近及远,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相恋到最后相濡以沫,两人性格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却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婚姻生活,还有对阶级观点中的不少分歧也影响到了两人的生活,细节描写也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了,他们的两个孩子都跟随了父母的品性,最后结尾孩子们都已成为国家军队的栋梁之材,也从未敢忘记父母养育之恩,齐刷刷的跪拜在当年的旧院中,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回忆。【亮剑读书心得】

李云龙将军,生是条好汉,同样视死如归,军人面对死亡,就是用枪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当子弹穿过他头颅的那一刻,红的是血,白的是脑,红白分明,当马天生拿出射入墙内的子弹时,惊讶子弹如李所说的一样,被他的头骨削弯,他的傲骨犹存,显示了他这一生不朽的履历非常人所及。

最后引用一位网友看亮剑后的总结来结束:“一个军队需要亮剑精神,一个民族需要亮剑精神,一个国家同样需要亮剑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天下无敌。”

亮剑读书心得(二):亮剑读书心得

不怕困难、敢于挑战、顽强拼博

----读《亮剑》.感

最初知道《亮剑》还是从电视剧开始,电视剧中鲜活的人物形象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寻着电视剧的身影,抱着对战斗英雄的钦佩与感动,我又通读了《亮剑》一书。 《亮剑》主要讲述了李云龙将军敢于亮剑、敢于开拓、奋发向前,执著进取的战斗人格,他带领的团队是一个团结一心、能吃苦,能战斗的团队,是能打胜仗的团队。我所要学习的也就是这种亮剑精神。

结合到现实中来,******是区内的一支道路养护队伍,承担着全区区属市政道路、桥梁的养护管理,井盖、地下管线的监管,以及道路应急工作等。我是全中心100余职工的带头人,也是大家的党代表,深感到身上的责任和担子。近几年,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职工的努力,中心的机械数量有了明显提高,逐步从人力施工转变为机械化施工。在工作中,我首先做到“不搞特殊、带头实干”,给所有人当好先锋模范,让大家认可我这个领头人;再通过竟聘、评优等活动,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使职工从“让我干”变成“我要干”,增强单位凝心力和凝聚力。这样,大家的目标一致了,团结在一起了,劲往一处使了,将单位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了,这样的单位一定能更加强大、壮大。

这次通过《亮剑》,我领悟到了,干工作光有凝聚力是

不够的,还要有创新,要有勇气和魄力开展工作,要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现在是经济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我们领导者如果一味的守旧,那就必将被社会淘汰,我们的职工如果只是听从指令,那我们的单位就缺少了热情和生命。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将新的管理方法,运用到管理上,将新的科学手段,运用到工作中,将新的生产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中。鼓励职工创新工作,给职工发展的空间,让他自主工作,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带动职工迎难而上,战胜困难,赢得挑战。

亮剑精神,告诉我们,要有一种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够胜利;要有一种带头实干、顽强向上的精神,这样就能带动我们的职工主动工作,要有一种团结协作、共同拼博的精神,这样我们就能凝聚所有职工的力量,推动单位发展;要有一种鼓励创新、展现自我的精神,这样就能发挥出职工更大的潜力。我们要把亮剑精神真正运用的工作中去,使单位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布满生气和活力,打造出一支顽强实干、凝心聚力、如钢铁般坚固的队伍,这样我们就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

2012.6.

亮剑读书心得(三):2016《亮剑》读书心得

读《亮剑》有感

第一次接触《亮剑》是在电视屏幕上,剧中主人公李云龙传奇热血的一身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于是我萌发了读一读原著的念头。这部小说被改变成同名电视剧之后,其情节有很多删节,看完整部原著之后,令我重新对《亮剑》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电视剧中的情节多是反映李云龙驰骋疆场的抗日时期,原著后期有关于李云龙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更加真实的写照,使我有了更全面而又深刻的了解。我读完之后,在作者环环相扣的思路中,仿佛切身处地感受到那个炮火纷飞的红色岁月,也更加体会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李云龙那无论在哪个时期都依然保持着的大无畏的“亮剑精神”让我感动涕淋。

《亮剑》是一部战争艺术和传奇色彩融会贯通的主旋律作品。书中,爱国精神与英雄主义、铁血丹心与人世常情、斗智与斗勇、友情与爱情交相辉映。故事内容是讲述我军优秀将领李云龙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从他任八路军某独立团团长率部在晋西北英勇抗击日寇开始,直到他在文革期间受到迫害自杀,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予以平反为止。

细细回味着整部小说,前文情节真实而生动。当我读完白刃战那章后热血沸腾,那一章是写李云龙带领独立团一个加强营伏击日本关东军精锐部队的两个中队,人数比例一比一的且装备落伍情况下,敢于用刺刀和大刀与日本人真正的肉搏,进行冷兵器较量,最后以多胜少完胜日本关东军,真不愧为当时八路军中一支铁打的团队,这场胜利为后面所描写李云龙这个人物硬朗的个性做了前期的铺垫。其中李云龙幽默轻松的对白使读者眼前一亮,书中主人公身上的草莽匪气,部分抵消了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光环,但却给21世纪的观众与读者带来了极大的真实感。他那开朗的性格、直率朴实的话语和那骨子里的坚强都烘托出了强烈的氛围,每时每刻都感染着读者的心灵。

李云龙的好战友赵刚在书中也占了很大的比例,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赵刚这个人物虽是文人出身,却同样具备领军打仗的本领。在书的前期,他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李云龙有很多不同观点,但遇到大事上,他所具备的长远眼光和冷静的头脑是李云龙所欠缺的,李云龙性情似火,热情奔放,赵刚性情似水,冷静悠长。而到后期,两个人的交情在不断的融合升华,直到最后他跟李云龙的交情已经到了割头换颈的地步。赵刚为了自己的理想,在大会上不肯与其他人同流合污、落井下石,而被批斗致伤与妻子自杀殉志,让人惋惜更令人动容。他的妻子同样是一位申明大义的女子,双双殉情之后托孤给了李云龙。这一穿插在主线中的情节使我再一次深切的感受到了百折不饶的“亮剑精神”给这夫妻二人所带来的精神力量有多强大,仿佛是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点亮了一盏耀眼的明灯,“亮”出了非凡的本色;更“亮”出了人生的真谛。

男儿有泪不轻弹,李云龙的三次哭泣反而成为了全书中的亮点。一次是因为警卫员的牺牲;另一次是在抗战前线,李云龙和一位运送军用物资的老人之间朴实的对白,最后得知老人的儿子都为八路军运送军需而死亡后,李云龙下令全团五千名将士集体向老人下跪,跪拜这位伟大的革命群众,期间李云龙流下了热泪。还有一次就是在困难时期,与家里保姆张妈对话时李云龙流下了热泪。李云龙愿意把老人家当作自己母亲一样来善终,这份炽热的真情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唤起我们的共鸣。这三次流泪让我感受到了李云龙并不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军人,而是一名有血有肉实实在在的真汉子。“亮剑精神”不仅仅是李云龙在战场上那百折不饶的精神支柱,也是李云龙豪情万丈真实人格的艺术写照。

“生当作豪杰,死亦为鬼雄。”李云龙将军,生是条好汉,死也同样视死如归,军人面对死亡,就应该用枪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当马天生拿出射入墙内的子弹时,惊讶子弹如李所说的一样,被他的头骨削弯,他的傲骨犹存,更加凸显了他这一生不朽的履历非常人所及。

“亮剑精神”是一部感人致深的爱国主义题材小说的灵魂,也是一位革命军人传奇一生的精神支柱,更是一种作为和平时期的我们所应该学习和身体力行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是书中李云龙的原话,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的挑战和困难,如何能从容的面对挑战,战胜困难,我想李云龙已经给了我们答案。“亮剑精神”的关键在于行动,除了要具有那百折不饶的毅力,面对困难时挺身而出的实际行动更能有助于我们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艰巨的任务;更能凸显新时期的我们实现人身价值的决心和力量!一个军队需要“亮剑精神”,一个民族需要“亮剑精神”,一个国家同样需要“亮剑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天下无敌。在前行的路途中我们将披荆斩棘,“亮剑精神”将鼓舞我们勇往直前。

亮剑读书心得(四):2015电视剧亮剑观后感2000字

第一篇:电视剧亮剑观后感2000字

电视剧《亮剑》在央视播出后,火爆荧屏,吸引了大批的电视观众,据央视的索福瑞收视率调查显示,《亮剑》收视率最高时达到14点,创下了2015年央视电视据收视率的新记录,甚至还有人用二十小时一口气看完了这部电视剧。同时《亮剑》这部电视剧也斩获了无数的电视类奖项。2015年电视剧《亮剑》获得第26届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2015年电视剧《亮剑》获得第26届飞天奖优秀编剧:都梁,江奇涛;2015年电视剧《亮剑》获得第26届飞天奖优秀男演员:李幼斌;2015年电视剧《亮剑》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表演艺术奖男演员奖:李幼斌;2015年电视剧《亮剑》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男演员:李幼斌;2015年电视剧《亮剑》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剧奖。

《亮剑》讲述的是八路军独立团的团长李云龙的传奇故事。李云龙是八路军独立团的团长,在他的独特指挥下,山崎大队全部消灭。李云龙又会同国军团长楚云飞闯进日军重兵把守的县城,守备部队全军覆灭,李云龙和楚云飞在晋西北因此名声大噪,李楚成为好友。抗战胜利,李楚又相逢在淮海战场,二人差点同归于尽,田雨献出血液挽救了李云龙的生命。在李云龙出院时田雨答应了李云龙的求婚。朝鲜战争爆发,李云龙向上级请战,没被批准,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他由带着抵触情绪到虚心学习,他的野战经验得到了理论的升华。

首先剧本的成功奠定了这部电视剧成功的基础,悲壮惨烈但不血腥的战争场面,鲜明的人物性格,李云龙,赵刚,楚云飞,魏和尚,秀芹、田雨等等,还有全剧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或悲壮或舒缓的音乐都带给人很强的感染力。让我们了导领域了导演的功力和演员过人的演技。

英雄从来都是影视剧的主角,无论是历史题材的、武侠的还是现代的警匪片,英雄无处不在。古往今来,随着朝代的更替,我们这个民族从来不缺英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包括近代的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等人无一不是响当当的英雄人物;金庸先生笔下的陈家洛、杨过、郭靖、乔峰、令狐冲等等武侠剧里的英雄人物也曾被人们所欣赏和痴迷;伏明霞、江姐等等女英雄形象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英雄们无不一腔正义,大义凛然,是人们追随的精神的偶像。但是《亮剑》中的李云龙似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他为人桀骜不驯,指挥若定,心理素质稳定,枪法准刀法狠,对政治理论从不感兴趣,大智大勇,不拘小节,粗中有细,有仇必报,从不吃亏,爱喝酒,讲粗话,也有不听军令的时候,使他的上司对他又爱又恨。这样一个“泥腿子”出身的英雄和我们印象中的英雄大相径庭,但是观众依然没有因为他的满口粗话,做事不循规蹈矩而排斥他,却出乎意料的钟爱他。

在《亮剑》中和李云龙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两个人物,一位是独立团的政委赵刚,这是一位非常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想象,说他典型,是因为他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知识渊博,为人沉着冷静,顾全大局,浑身充满了理想,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当冯楠问他为什么愿意放弃成为一个渊博的学者,而成为一个杀戮无数的将军的时候,他说是为了“尊严和自由”;他刚到独立团的时候和李云龙之间并不能够友好的交流,一个是粗人,一个是白面书生,场面可想而知,但是随着交流的深入,彼此都改变了对对方的看法,到最后成为了可以为对方挡子弹的生死兄弟,让我们感受到了发自肺腑的兄弟情谊。另外一位是国民晋绥军358团团长楚云飞,他是黄埔军校第五期学员,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严格的军事训练,本身也有着很强的军事指挥能力,他和李云龙同是英雄,所以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互相欣赏,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只可惜到了内战的时候也不得不战场上相见,但是两个人却都不恨对方,因为他们明白只是信仰不同而已,并没有对错。

赵刚是经过中华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知识分子许多的闪光点,沉稳,顾全大局。但相比较而言,李云龙这个人物形像更有特点,或者说特点更加的突出,在赵刚和楚云飞身上都多了一份中庸的气质。儒家文化在中华文化中有非常的地位,孔子对于君子的要求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以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上多了一些条条框框,少了像李云龙这样的桀骜不驯,但是这是一个讲求个性张扬和自我的时代,而李云龙这样一个另类的英雄可以说是刚好迎合了观众的心里。使得观众对于李云龙的鲁莽和冲动都给了最大的包容心。

李云龙的人生信条就是“逢敌必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这里的亮剑精神可以说是这部电视剧的魂之所在。开始时,李云龙所理解的亮剑精神就是像古代的侠客尽管遇到了一个比自己剑术好的人,明知必死无疑,但依然要敢于亮剑。到结局的时候,他的亮剑精神得到了升华,“任何一支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性格和气质是这只不对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这就是我们的军魂……亮剑精神就是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这段话里,李云龙重新诠释了他的亮剑精神和战斗精神,让观众也自觉的和不自觉的热血沸腾。尽管李云龙这个英雄形象十分另类,也迎合了观众那种日夜凸显的自我意识,但是就我各人而言,我觉得李云龙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他的亮剑精神。

中国古代,有一种十分盛行的“隐士”文化,知识分子饱读诗书,但适逢乱世,他们为社会制度黯然神伤,悲天悯人,同情百姓,但就是少了一点牺牲和亮剑精神。从来不争取,鲁迅先生反思国人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话确实是事实,我们就是少了亮剑精神;古往今来,每一个时代,都会有很多知识分子饱读诗书,但是很可悲的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却数不出几个。像谭嗣同这样为革命呐喊和流血牺牲的人确实很少。灿烂的中华文化“孕育”了多少像孔乙己这样的人,这难道不可悲吗。就算是在今天这个言论自由的时代,人们在职场里,在仕途上也没有想说就说的时候,该你的依然没有争取的情况,我们依然缺少了那一份亮剑精神,于是李云龙成为了人们心底里感情释放点。

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的情感完全被李云龙感染,当妻子芹被山本一木抓走以后,他没有得到上级大安排就要去攻打平安县城,他身边所有的人都告诉他说,要把这事说成是是解放平安县城,但是李云龙大喝一声:“老婆被人抓走了,连个屁都不放,还是爷们吗,就是为了这个理由”,我们会被他的豪气和真诚所感动。

当他的兄弟魏和尚被土匪杀了之后,尽管知道这批土匪已经被被八路军编制了,马上要上战场参加抗日战争,但是,李云龙有仇必报的性格使他不顾一切端了土匪的窝。

在这部电视剧中还有一个我十分推崇的人物就是李云龙的前妻秀芹,李云龙的独立团住在赵家裕,秀芹是赵家裕的一个农家姑娘,是村里的妇女主任,由于工作的关系,她和李云龙在慢慢的接触当中就爱上了李云龙,这是一个十分简单和直爽的姑娘,他大胆的向李云龙表白,但是战争年代,明天尚不知生死,李云龙于是有所顾忌,最终在赵刚的安排下才得以成婚,只是在新婚之夜,鬼子夜袭独立团,抓走了秀芹,独立团只剩下八个人逃出来,政委赵刚身受重伤,李云龙随后召集人攻打鬼子所在的县城平安。最后,山本一木走投无路,便用秀芹做要挟,要李云龙退兵。一瞬间,李云龙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边是妻子的命,一边是无数兄弟的命,但是此时的秀芹开口向李云龙喊道:“李云龙,你开炮啊,别让我看不起你”,就在那一瞬间,秀芹这个人物变得高大,这个农村姑娘的大义凛然和爱国主义情怀并不比李云龙矮小,也不比任何一个抗日英雄矮小。

剧情到这里已经达到了一个高潮,李云龙疯了般的喊“开炮”,镜头对准城楼,被瞬间炸毁,下一个镜头再切换到李云龙,只见,李云龙已经僵直,看到自己的战友向前冲和满天的呼喊声,唯独李云龙不动了,在加上十分悲壮的背景乐,这组镜头把爱国主义精神与儿女情长的交融与碰撞表现得得淋漓尽致。

一卷胶片,一个故事,一段回忆,只有那些动人的故事才能带给观众感动,才能带给人启示。

第二篇:亮剑小说读后感2000字

继续教育学院理三雷傅宇

亮剑读后感

借假期这个机会我阅看了都梁的小说《亮剑》。

曾经一段时间看了同名电视连续剧《亮剑》后也是感叹颇多,《亮剑》给我最大的震撼是该剧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忠实于生活,这是该剧最大的亮点。《亮剑》播出后,就创下了2015年电视剧收视率新记录。《亮剑》最大的成功所在就是脱离了以往战争题材影片那种追求真实和客观的范畴。

亮剑是一部感人致深的爱国主义题材的小说,通过一位将军的成长旅程,用他的坎坷百折的一生来诠释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亮剑。

这部小说被改变同名电视剧之后,其情节有很多删节,看完整部原著之后,令我从新对[亮剑]有了新的熟悉和理解,电视剧情多是反映了李云龙驰骋疆场的抗日时期的情节,原著后期有关李云龙同文化大革命时期更加真实的写照,使读者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这个人物的命运发展,我读完之后,在作者的思路情节中,仿佛切身处地感受到那个炮火纷飞抗战时期的残酷斗争,以及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书中所述的绝大部分人物,人物的性格特征充分刻画出一个个真实有血有肉的汉子,而他们的妻子是贤淑善良善解人意的女子,她们辅佐李云龙,赵刚志同道合的丈夫一同生死与共患难真情,足以令人感慨万千。

书中把每一个人物特征描写的淋漓透彻而生动,李云龙到最后以死来抗争那个混沌年代的多桀,他是以军人最高尚的品节来见证将军的荣誉,李云龙是一位令我钦佩的人物,无论历史上有无这位将军,还是小说中虚构出来的人物,总之全书读完后,给我感慨颇深,亮剑的精神是值得人们怀着崇高的敬意去敬仰的。

我于三天的时间读完全书,前文情节真实而生动,当我读完白刃战那章后热血沸腾,那一章是写李云龙带领独立团一个加强营伏击日本关东军精锐部队的两个中队,人数比例1:1的且装备落伍情况下,敢于用刺刀和大刀与日本人真正的肉搏冷兵器较量,最后完胜日本关东军,真不愧当时八路军的一支铁打的团队。 这场胜利为后面所描写李云龙这个人物硬朗的风格做了前期的铺垫,其中李云龙幽默轻松搞笑的对白令读者眼前一亮,不仅菀尔,主要的是他那开朗的性格和直率朴实的话语,更多的是他那骨子里的坚强和他在战争中奇异的方式来烘托氛围,来感染读者的心情。

书中的一些情节,有些真实的场景如同在目,男儿有泪不轻弹,当他听到警卫员魏和尚牺牲的消息时,脸色惨白而悲伤的心情,不惜得罪新二团团长丁伟,把其刚收编后的土匪二当家砍头的那一幕,为战友血仇必报不惜自己降职。为刚迎娶过门后被日本特工队带走的秀芹一怒攻打县城的魄力,同样深受感动。 还有描述他的老对手楚云飞这个人物也着实下了不少功夫,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两人在战场上是对手,私交感情却非常不错,惺惺相惜,只因党派斗争在战场上二人水火不容彼此礼尚往来,看得颇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279124/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