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手抄报内容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框架框架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框架框架

时间:2016-09-30   来源:手抄报内容   点击:

【www.gbppp.com--手抄报内容】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框架框架(一):政治经济学发展的理论框架分析

龙源期刊网 .cn

政治经济学发展的理论框架分析

作者:周正 汪涛

来源:《商业时代》2015年第01期

内容摘要:研究在一定生产关系下的生产,研究反映生产关系的整体经济系统,称为政治经济学。发展与国内外经济现状相适应并适于本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当今政治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以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理论框架为例,详细叙述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发展,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对我国政治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分析政治经济学发展的理论框架,可以极大促进我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并推动我国对重大现实经济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 ; 理论框架 ; 社会主义 ; 分析

理论缘起

政治经济学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经济学和政治学组合在一起,而是将这两门学科科学、有机地进行融合。凯波拉瑟(J.Caporaso)和莱温(D.Levine)提出:新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发生了变化,是基于历史和制度分析,来对主流经济学的假设和概念进行批判,并强调要全面地分析、理解政治,则应对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过程予以了解和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期之前,我国把政治经济学等同于经济学,直到后来经济学从其附属学科中独立出来,政治经济学才和经济学并列成两个二级学科。学科的细化反映了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趋于专业化,同时也表现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实践需要,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已不能适应我国市场改革的变化对其理论的强烈要求。因此,对我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框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也是积极面对我国面临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实践挑战的需要,更是对建立我国科学先进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有着重要推动作用。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理论框架

1958年后,我国学者开始致力于编写政治经济学理论教材,但由于受到当时的特殊政治历史背景以及理论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还不能十分清楚的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原则,并且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领域内受到“左”倾思想的误导和禁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发展造成了许多阻碍。因此,在当时条件下我国只能照搬苏联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教材,几乎没有创新和发展;从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开始,我国从此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方针的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道路。从此思想得到了解放,文化处于百家争鸣状态,于是我国开始真正独立研究政治经济学理论。在1978到1984年期间,政治经济学界的学者们对“回到马克思”的思想潮流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在这个阶段,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学者研究的重点和目标与以往不同,他们的主要研究包括生产力是推动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到底什么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问题。在1983年,为新系统的政治经济的第一项研究中,孙冶方发表《社会主义经济论稿》,他详细地阐述了我国政治经济学具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框架框架(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看待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的关系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而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在人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和存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规律。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资本一直是和资本主义这一经济社会形态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理解资本主要从资本主义这种经济社会形态的角度着眼,把它看作是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范畴,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资本。然而,资本虽然出身不好,名声不好,本质不好,生命力却非常顽强。它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就伴随简单商品经济产生,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统治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 异同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其逻辑要点可以用“五个一”来概括。一个基础、一个关系、一个中心、一个矛盾、一个结论。一个基础就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一个关系就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一个中心就是指着重阐述剩余价值。一个矛盾是指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对抗性矛盾。一个结论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它产生的历史背景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展开了强大的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实践的推进,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经济学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获得了一系列的重大发展,而且还在继续发展之中,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与创新是无止境的。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异同?

资本的一般属性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成熟而产生,它和成熟的商品货币关系如影随形。货币在众多商品中脱颖而出,在逐渐具备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的同时,也逐步具备了资本的一般属性。当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形成后,从简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债权人或债务人的角色”,在商品的买者和卖者身上打上了这两 个新的烙印。债务人使用债权人的货币要支付一定的报酬,这就使得债权债务关系中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开始具备资本的一般属性。“在商品生产达到一定水平和规模时,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就会越出商品流通领域。货币变成契约上的一般商品。” 当借贷越出商品流通过程的时候,货币所有者将本求利的借贷行为就使货币变成了资本。货币通过离开商品流通领域的运动,带着它的增殖物回到它的所有者手中,只要有成熟的商品货币关系,只要存在将本求利这样一种经济活动,货币就会通过运动变成资本,产生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属性。资本总是一定经济社会形态中的资本,必然体现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产生资本的特殊属性。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下,资本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不同,剩余价值的来源不同,反映的经济关系的性质也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生活中,资本处于统治地位,剩余价值来源于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反映的是资产阶级对雇佣劳动者阶级的剥削。在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仍旧处于经济生活的中心地位,剩余价值来源于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反映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和劳动者集体共同劳动、共同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关系,以及部分或个别社会成员从事有益劳动、享有劳动剩余的关系。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其在实践中的成功,迫切需要在理论上创新发展马克思的资本理论。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的资本共同具有将本求利的一般属性,这种一般属性和成熟的商品货币关系相联系,由货币的支付职能引起。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的资本具有反映不同生产关系性质的特殊属性,这种特殊属性由资本归谁所有、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归宿等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本和其他社会经济形态中的资本既有共同的一般属性,又有存在根本区别的特殊属性。惟有重新认识资本,确立资本二重性的观点,区分资本在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具有的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我们才能找到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的枢纽。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现实的不相符,问题在于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没有实现理论体系上的创造性对接。由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种社会经济形态都采用市场经济这种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因而在两种社会经济形态中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经济现象和经济事实。资本二重性观点的确立有助于把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纳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完整体系中去。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要素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要求,以资本二重性为基础,重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框架和概念体系。根据上述要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化首先应该分析市场经济,其起点范畴同样应该是市场经济细胞和元素的商品,分析商品、价值和货币,揭示价值规律和货币流通规律。然后在分析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一般规定性的基础上,分别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特殊性,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规律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剩余价值规律。分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流通过程和总过程,说明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和经济发展,揭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本积累规律,证明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必然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与资本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即相统一,又有差异。其统一面在于,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经济利益关系。其差异面在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内在矛盾、阶级对抗性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重在研究怎样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经济利益。在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同时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增长与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由于人们所处的阶级地位或所持阶级立场不同,对经济生活和经济现象的看法和分析也不同。不同的阶级会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采取拥护或反对的不同态度。因此,政治经济学必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然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经济学说,它能够认识和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我们要用动态,发展的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将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很好的结合起来,实现各种经济体制的混合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更好的创建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

参考文献:大卫·科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及未来展望 Academic Monthly. 2011年 07期 胡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甘肃社会科学 2007年 07期

孙正聿 《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习与探索 2014年 01期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框架框架(三):20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框架体系详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在整个考研政治的复习中举足轻重。接下来,文登将为同学们详细阐述马原到底是什么,以及这门课程的具体框架体系,希望对同学们复习考研政治有所帮助。

学科概述

首先,明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什么”,它是一门政治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内容:马克思主义从哲学高度说明了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对社会主义实现的必然性作了一般的历史观论证;政治经济学则立足于生产资料私有制论述了剩余价值的来龙去脉,对社会主义实现的必然性作出了具体实证的证明。通俗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论据。

其次,明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什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共考查24分: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点所占分值高达16分,政治经济学考点占4-6分,科学社会主义考点占2-4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考试重点,它是本科目材料分析题的唯一考查范围。

框架体系

第一章,绪论。第一章从整体上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产生及特征,并点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在深入细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之前,理解绪论所言大有裨益。

第二、三、四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唯物论(第一节)和辩证法(第二节)、第三章认识论、第四章唯物史观展开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是材料分析题的集中出题范围。唯物论的核心词是物质和意识,辩证法的核心词是联系、发展和矛盾,认识论的核心词是实践和认识,唯物史观的核心词是社会基本矛盾和人民群众。

第五、六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五章在说明简单商品经济后转向了商品经济在出现雇佣之后的新阶段--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层次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第六章介绍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的一些新变化,分析了这些新变化的实质,并坚定地表明资本主义终将成为历史。

第七、八章,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别从历史规律和资本主义两方面论证说明了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之后,接下来的主题显然就是共产主义如何实现:其一,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其二,社会规律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第七章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以及十月革命成功实践之后的探索及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然后在理论上说明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从现实出发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多样性。第八章以同一逻辑在理论上详尽阐述了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并清楚论证了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同时在现实性上也对共产主义实现的长期性作了说明,现实与理想并不冲突,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框架框架(四):2016政治小论文范文

第1篇:政治小论文范文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质量大提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由社会发展滞后向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突破性转变,国际地位与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然而,当我们回首过去,心中充满无限骄傲与自豪时,又是否清醒的看到了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上的一些障碍呢?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大多数产品都比较单一,没有自己的技术品牌,面对原材料价格不断上行,同行业间日趋激烈的竞争,以及国内外的巨大压力,不少企业已经开始飘零不定。

美国《财富》杂志此前评选出的世界企业500强中,中国内地仅有11家企业“榜上有名”,而且多数属于电力、石油、银行等国家垄断性行业,不具备自己的品牌;在2016年公布的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100个品牌中,中国大陆仅一个品牌入选。

然而,“MadeinChina”却已深入世界每个角落,并逐渐占据了各个生活场所。所谓的“中国制造”指的是通过为别国的品牌、用别国的技术、替别国公司做加工而赚取微薄的收入和利润,还有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拥有自己的品牌,但所使用的核心技术是别国的。但随着科技水品的不断发展,“中国制造”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了。在中国制造迫切需要确立核心竞争力,成为“中国创造”。毕竟,仅仅是制造而没有创新,制造就没有生命力。

中国之所以仍处于“不发达”阶段就是因为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还不够高,所以要摆脱“不发达”阶段,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就必须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而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科技落后的局面。

我国已经从低成本时代向高成本时代过渡,因而企业也必须由“成本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而“技术优势”的核心就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只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中国才能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要真正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脚步,真正参与分享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蛋糕”,我们必须拥有创新能力,并以此向经济价值链的高端发展,最终加入科技创新国家之列。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而努力.

第2篇:孙中山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贡献

摘要:在寻求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孙中山以其杰出的理论和不懈的实践不仅影响了所生活的那个时代,而且也深刻地影响了以后的历史。实现以自由、平等、宪政民主和人民主权(选举、罢免、创制、复决)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现代化是孙中山现代化方案的核心。孙中山不仅精心设计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理论方案,而且切实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伟大进程,对中国政治现代化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关键词:孙中山;民权主义;政治现代化;民主共和国

鸦片战争以来,建设一个现代化国家以与西方列强比肩而立,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和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从早期的地主阶级改革派龚自珍、林则徐、魏源,到办洋务的张之洞、左宗棠、李鸿章,再到维新派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这些“睁眼看世界”、“卓然识大势”的少数“先知先觉”者,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或办工厂、设学堂、建海军,或呼吁“商战”进而提出全面变法改良主张。至五四运动,人们寻觅现代化强国之路的内在冲动愈加强烈。在寻求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孙中山以其杰出的理论和不懈的实践不仅影响了所生活的那个时代,而且也深刻地影响了以后的历史,他的三民主义理论以及《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等,构成了近代以来至他为止的最为完整系统、兼具中外精华的中国现代化蓝图,化作了整个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矢志不移的宏伟目标与社会实践。在孙中山的现代化方案中,实现以自由、平等、民治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现代化是其核心内容。孙中山不仅精心设计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理论方案,而且切实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伟大进程,对中国政治现代化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一、精心设计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理论方案

反对封建专制政治,建立民主共和国,是近代中国民主运动的主题,也是实现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根本目标,主权在民是其合法性依据,民主共和是其最高形式。这与中国传统的“君权神授”、“主权在君”的君主专制有天壤之别。

1.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制

中国古代是一个高度集权的专制社会。君主集政治、经济、军事诸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尤其是在秦汉以后,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政体不断发展和强化,皇权专制越演越烈,到明清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造成君主专制的恶性发展。进入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君主专制制度是造成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根源,进而不同程度地提出了政治变革的主张或方案:龚自珍倡导“更法”[1];魏源力主“变古今官家之局”[2];王韬强调“变法自强”必须首先改革政治,认为“君主立宪制最合于中国”[3];郑观应、陈炽、陈虬、何启、胡礼垣都主张“开议院”[4];康有为、梁启超提出了君主立宪的全面方案。然而,他们又都认为,中国民智未开,不可立即实行。

孙中山旗帜鲜明地提出以革命的方式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兴中会明确提出了“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目标。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在《同盟会宣言》中鲜明提出:“所谓国民革命者,一国之人皆有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即皆负革命之责任”,“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选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5]68-691906年12月21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发表了《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的演讲

。他说:“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颠覆君主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是“政治革命的结果”。[5]741912年1月,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中表示:“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国家之本,在于人民”。[5]82-83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孙中山勾勒出的现代民主政治的完整轮廓。

2.否定君主立宪制,批判民智未开论

针对中国人“缺乏共和知识程度”的谬论,孙中山通过比喻予以批驳:“今使有见幼童将欲入塾读书者,而语其父曰:‘此童子不识字,不要使之入塾读书也’,又通理乎?惟其不识字,故须急于读书也。……故今日中国之当共和,犹幼童之当入塾读书也。”[6]155-156民主政治并非上天先赋,要靠全体国民共同创造(

3.抨击军阀暴政,倡导“人民独裁”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框架框架】

他在分析民国以来军阀暴政原因时指出:“八年来之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步,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地底陈土的缘故。”[6]423什么是“地底陈土”?武人、官僚、政客是也。“须先搬去这三种陈土”,方能使“国基巩固”。[6]157在论及苏俄政体时,孙中山指出:“近来苏俄新发明了一种政体,……是‘人民独裁’政体……当然比较代议制政体改良得多。”[6]722

4.指出西方政体之不足,独创“五权分立”之政体

孙中山并不盲目崇拜西方民主政体,他敏锐发现西方政体并不完善,“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行,适成压迫平民之工具”[6]707。“吾人今日当造成一最新式的共和国”[6]764,以防“少数人所得而私”。为了使人民真正掌握国家政权,孙中山提出,人民不但要有选举权,而且要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为了弥补西方“三权分立”的不足,他发掘中国传统政治资源,创造了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分立”的政体。对此,孙中山颇为自豪地说过:“五权分立”,“不但是各国制度上所未有,便是学说上也不多见,可谓破天荒的政体。”[5]81

5.改“官治”为“民治”,倡导平等与自由

中国传统社会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即“行政权力支配社会”[8]693。而行政权力的主体是君主专制国家的从上到下的大大小小的各级官吏。换言之,中国古代实际上是一个官吏主宰的社会,官吏掌握的行政权力覆盖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此即孙中山所说“官治”。如何“移官治为民治”[9]924?孙中山主张实行普选制、政党政治和权能区分,力主“地方自治”。实行“民治”,其前提条件必须是人人平等和自由。他说:“四万万人一切平等,国民之权利义务,无有贵贱之差,贫富之别。”[9]319国民党一大宣言指出:“人民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居住、信仰之完全自由权。”[10]124一方面,平等、自由有赖于民主制度的保障;另一方面,平等、自由又巩固了民主制度,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切实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伟大进程

孙中山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家,更是一个伟大的实干家。他不仅描绘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蓝图,而且身体力行,为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呕心沥血,终生奋斗,切实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伟大进程。

1.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政体和资产阶级民主政府

孙中山在1894年上书李鸿章呼吁改革遭到拒绝后,毅然决然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首先,在组织上先后成立了兴中会、中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274643/

推荐访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