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心理问题带来的危害

心理问题带来的危害

时间:2018-12-01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第一篇:心理问题带来的危害

举例说明职业心理问题的危害性

举例说明职业心理问题的危害性

要了解什么是职业心理我们先说什么是不健康的职业心理。因为只有不健康的职业心理才会带来一些危害。许多心理学家主要从社会适应的角度提出了判断心理是否正常的项目例如马斯洛Maslow等提出了以下十项标准 1有充分的适应能力 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计 3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能够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 6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9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个人基本需要能适当满足。 上述十项说明了心理正常的情形但是正常人群中这些方面也并不完全一样其变化幅度是很大的。因此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异常只能通过比较的方法。 首先是与社会认可的行为常模比较看其行为能否为常人所理解有无明显离奇的行为例如一个人突然当众脱衣赤身裸体其行为不符合自己的年龄、身份和地位不能为社会上的人们所接受对本人和社会有害那么这个人就可能有心理障碍存在。考试大论坛 其次还要与一个人以往一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相比较看其心理过程或心理特征是否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即与其常态有无明显不同。如一个一贯精明能干、积极工作的人近来变得生活懒散、孤独少语使人觉得前后判若两人则要认真考虑此人有无精神疾病的问题。经过认真比较

发现行为改变极其明显那么作出心理变态的判断是不难的。但如果心理变态程度较轻发现行为改变极其明显则判断比较困难。而且判断时还必须考虑到社会适应标准受不同地区、时代、社会习俗及文化的影响。 因此心理正常与异常是相对而言的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和判断。 当然健康的职业心理对于当代大学生非常的重要。没有一个良好的职业心理不仅仅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问题还有可能使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发生扭曲。例如就前断时间富士康跳楼案就暴露了诸多的问题职业心理出现了问题是导致悲剧的主要原因。 记者在富士康调查发现这些当事人很年轻年龄在17岁至22岁之间只有1名是27岁。他们均来自农村家庭入职时间比较短。富士康科技集团新闻发言人刘坤说其中时间最长的只有1年半最短的20多天。企业提供了自杀员工的记录他们没有很多加班记录符合电子行业行为准则有关规定。企业表示自杀行为与工作压力可能并无直接联系。这些员工选择轻生有的是婚恋和情感上遇到挫折导致也有的是家庭出现变故造成情绪低落更有一些人可能是由于精神异常而造成悲剧。其中饶某因感情纠纷与男友吵架而负气跳楼李某因患有特殊疾病年龄较大没找到女友精神压力很大而祝某则因情感纠葛、打胎而轻生…… 从这个案例来看拥有一个好的职业心理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充分认识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就

业心理、预防不良就业心理、调整就业观念、积极面对就业。 就业心理和职业发展互为依托、互为补充。 一方面诸多不良就业心理的形成多是由于个人定位、职业定位方面的问题而引起的而这些正是职业发展方面的基础技能。通过职业规划能够帮助完成个人职业素质的分析、完成社会对应职业的调查和个人职业目标的定位以此为基础的就业观念的形成

就有了更加科学的依据就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待就业。 另一方面拥有健康的就业心理更是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获得良好职业发展的基础。首先在进行职业规划阶段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完成设计、实施训练的保障影响到职业规划的实施是否具有主动性、积极性、针对性、科 学性而不良心理状态会造成态度、深度、准确度方面的很多失误。另外个人职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毕业就业不过是刚刚迈出的第一步。不良的就业心理不仅会影响到大学生毕业求职时的状态和行为更会在今后的职业岗位上不断产生负面干扰从而影响个体整个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 因此从大学生活开始之时就要注意健康心理的养成从职业规划开始之时就要注意健康心理的养成在职业目标的选择时注意预防和调试不良就业心理在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健康的就业心理这样的职业人生才会更加辉煌。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攀高心理。大学生选择理想职业的标准普遍存在三高问题即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

高是要求工作环境好又有发展前途最好是弹性坐班的单位。薪水高就是注重经济收入追求生活水平高。职位高就是要求社会地位高最好是国家各大部委、各大公司。在怕苦心理的驱使下学生们选择职业的面很窄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学校一宣布某外企招聘人几个名额能有几百人参加而一些国家需要但不能满足“三高”的单位求贤若渴却无人问津。这种局面的直接后果是增加了大学生求职的失败率和困难有些同学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就是死守“三高”标准的结果。怕苦的心理严重影响择业的成功率因此大学生求职前就应克服怕苦的心理。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能吃苦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不能吃苦就不会有事业的成功即使是“三高”职位也同样需要吃苦。曾有过一些大学生千方百计挤进了外企后又很快跳槽了其原因是受不了外企紧张的节奏和工作的高效率。另外也应认识到最艰苦的环境最容易锻炼人也最易成功。当然要克服怕苦的心理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的作风更需要实践大学生要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有意识地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这对求职成功会大有益处。 大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不仅对他们的求职就业有直接影响而 且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人生发展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就拿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富士康跳楼事件来说跳楼者有大部分是在读的大学实习生。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认为这些年轻人迈入社会踏出第一步之后就迎面

遇上了一堵墙“而我们所有的机制都是排斥他们的我们所有的声音都是告诉他们你们是打工的你们不属于这里所有信息对他们都是不利的所有东西融合在一起就加剧了他们的这种困境。这种矛盾没办法解决、克服的时候那么脆弱一点的人就会选择自杀的形式来克服这种困难。”大学生刚走向社会就好像从美丽的童话世界一下子回答了现实从一个学习和转变到职业者。现实是残酷的它不会适应人类的发展只有人去慢慢的适应社会。所以大学生在学校就应该树立起这种职业意识以便于在刚走出社会后不会手足无措甚至走上不归路。 因此大学生需要进行自我评估结合专业性的职业规划机构借助于职业兴趣与性格测验判断自己的职业发展取向确定自己的职业选择、未来的发展目标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然后制定出恰当的行动计划认真执行并且不断作出评估与反馈。

第二篇:心理问题带来的危害

不良心理暗示的产生及危害

不良心理暗示的产生及危害

之前有过多篇文章来探讨积极的心理暗示给我们的心理调适带来的益处,那么反过来是不是也一样呢,既不良的心理暗示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答案是肯定的,不过很多人在现实生活里会忽视精神意志的力量,虽然会听许多人讲情绪容易造成身体上的疾病等等。但是真正从心里上去接受去认识到这样的一股力量的人很少很少。而往往就是在这样的忽视当中,我们变得越来越认不清自己。越来越找不到根源——比如疾病。

案例:邻居老刘最近胃有些不舒服,便到医院做了个胃镜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萎缩性胃炎”。老刘是一个受暗示性影响极重的人,受到医生“萎缩性胃炎有可能癌变”这种简单解释的心理暗示作用,老疑心自己的“胃病”会癌变。而亲朋好友的不断关心,每次看病医生对胃病患者要注意癌变先兆症状的一次次交待,以及老刘经常翻阅杂志对号入座的想法,使他不断强化了“我的胃病会癌变”的心理角色。结果,胃病不见有任何好转,却使他平添了一身哀愁,整日忧心忡忡,憔悴不堪。像这种因受不良暗示而“百病缠身”的情况在病者中屡见不鲜。 有的病人吃了不少药、跑了多家医院,不仅原来的病没治好,反而又引发了其他的症状,这是为什么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病人疑病心理和情绪紧张对机体产生的作用。由于人的大脑机能活动影响着机体的其他活动过程,紧张、焦急、忧伤等情绪变化通过自主神经的输出冲动或激素作用,影响躯体功能,引起生理变化而致病。所以,躯体疾病也有其心理根源。 不良心理暗示还真是害人不浅,能让没病的变成有病,病轻的人变得病重,聪明的人变得愚笨。一个暖融融的下午,小华又一次被妈妈带进了医院,破天荒地第一次坐在了心理医生的面前。刚刚坐定,小华妈妈就开始了诉说:“我在生他的时候不太顺利,医生不仅给他吸了氧,还告诉我孩子以后可能会出现智力问题。”妈妈叹了一口气:“他今年9岁了,和一般的孩子不太一样。先天不足,脑子不正常,学习上有困难,成绩位于班里的后十名,我真担心他会有智力低下的问题。”妈妈越说越激动:“我已经带他看了七八家医院,也做了很多检查,就是没查出什么毛病。他主要是脑子有问题,是我生他的时候落下的病根。”妈妈反复强调。 当医生将目光转向了小华,小华不假思索说:“我脑子有问题,所以学习不好,我也挺着急的,不知怎么办好。”小华妈妈又说:“每一次看病我都将他脑子受过伤的事情,还有影响学习的事情

给医生说一遍。”“哦,”小华的“病情”医生已经了然于胸。果不其然,经测定,小华智力水平正常,根本不存在智力低下的问题。之所以会出现学习成绩不好的问题,完全是由于妈妈不良心理暗示的结果。而妈妈又是接受了医生的“这孩子可能会出现智力问题”的不良心理暗示。种种不良的潜移默化的心理暗示,造成了小华生活和学习上的种种困扰。长期受到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对人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使情绪受到波动,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健康。小华就是由于长期的不良心理暗示导致学习困难。 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不良的心理暗示甚至能置人于死地。 一个美国电气工人,在一个周围布满高压电器设备的工作台上工作。他虽然采取了各种必要的安全措施来预防触电,但心里始终有一种恐惧,害怕遭到高压电击而送命。有一天他在工作台上碰到了一根电线,立即倒地而死,身上表现出触电致死者的一切症状:身体皱缩起来,皮肤变成了紫红色与紫蓝色。但是,验尸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当那个不幸的工人触及电线的时候,电线中并没有电流通过,电闸也没有合上——他是被自己害怕触电的自我暗示杀死的。 前苏联也曾报道过类似的事例:有一个人被无意中关进了冷藏车。第二天早上,人们打开冷藏车,发现他已被冻死在里面,身体呈现出冻死的各种状态,但是奇怪的是,这冷藏车的冷冻机并没有打开制冷,车中的温度同外面的温度差不多,这种温度是绝对不可能冻死人的。大概这位死者被关进冷藏车之后,就不断地担心自己要被冻死,这种意念对他的身心发生了影响,他就真被冻死了。 一定要认识到不良心理暗示对人的危害极大,假如你因为不良的心理暗示而生了心病,请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进行自疗。正如人们越来越看重身体锻炼一样,时时注意自身的心理锻炼,使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比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更为重要。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许多身患残疾乃至身患绝症者,活得积极乐观;而许多身体状况正常者,却活得无聊无趣终日烦恼,进而或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或自囿于现实世界之外的幻想世界以自慰。不善调适者,长久走不出烦恼的怪圈,极容易接受消极与虚妄的心理暗示。而善于调适心理的人,如同善于增减衣服以适应气候变化一样,能获得舒适的生存。 想当然的经验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口渴了你想倒些水喝,你以为暖壶是满的,便使出了足够提得动的力气,结果却将暖壶提得老高,原来暖壶是空的,很轻。或者,某天,你看到家里有一个大纸箱放得不是地方,想挪动挪动,你运足气一推竟推出好远,原来箱子里什么也没有,轻得很!像这样的事,你一定和我一样常遇到。是不是很奇怪,我们常以自己的“想当然”去做事、看

人,结果事情常常出乎“想当然”,这个“想当然”往往是我们过去做事或看人的经验和印迹。 你看过驯象吗,我记得小时候看过,当我看到驯象人把大象用绳拴在竹竿的时候,可真为他捏了一把汗。小小的竹竿怎能拴住力大无比的大象呢?但驯象人对此无丝毫的担忧。原来,在像很小的时候,就被拴在上面,小象虽然拼命挣扎,却无力逃脱,最后终于放弃了努力,并形成一种观念:这竹竿是我无法挣脱的。渐渐地,象虽然长大了,却再也没有做任何尝试。 再给大家讲一个需要费点脑筋的故事。据说爱迪生曾让一位数学系毕业的高材生计算灯泡的体积,这个高材生运用他的数学知识算了个半天还没完成。你也来挑战一下,看看自己是否比这个高材生聪明一些。现在,你心中是不是有些疑惑,讲了这些,你到底是想说明什么?这样吧,咱们不急着揭开谜底,先来做个游戏再说! 做游戏 准备好了吗?请拿起手中的笔,我们一起来做平分图形的游戏,是不是觉得怪怪的,这个游戏和前面的故事又有什么关系?不用心急,认认真真地做完下面的游戏,谜底就为你揭开,你会发现它们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如果我一开始就让你把一个正方形五等分,你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这好办,不就这样分吗?” 的确,连小孩子都会做对。可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在前面进行划分时,圆和正方形的分法都是一样的,我们在心里就容易受此影响,在五等分时照旧想用分圆的方式来分正方形。这就是心理学所讲的定势,也是我要揭开的谜底,前面讲的故事、现象便都和定势有关。灯泡的体积计算出来了吗?

告诉你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其实你只要用水倒满灯泡,再用量筒量出水的体积,不就把灯泡的体积给量出来了吗?这个方法你想到了吗?因为心理定势的作用,是不是也像那个数学系的高材生一样,说到量体积马上想到的便是一大堆的数学公式,却想不到用简单到小学生都会用的测量方法呢?看来,某些时候,阻碍我们学习、发展的并不是我们未知的领域,而是我们已学过的东西。 心理定势 有这么一个问题想考考你: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急促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

现在请你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我曾用这样问题考过不少IQ极高的人,但鲜有人能回答正确!后来对一个三口之家问这个问题,父母没答对,孩子却很快答了出来:“局长是个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局长的丈夫,即孩子的爸爸;另一个是局长的爸爸,

即孩子的外公。” 为什么那么多成年人对如此简单的问题解答反而不如孩子呢?这就是定势效应:按照成人的经验,公安局长应该是男的,从男局长这个心理定势去推想,自然找不到答案;而小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就没有心理定势的限制,因而一下子就找到了正确答案。

心理定势又叫做心向。它是主体对一定活动的一种预先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不是人的局部的心理活动,而是主体的完善的个性状态。构成我们定势的心理因素有两类:一类是刚刚发生过的感知经验;另一类是在较长时间内起动力作用的一些心理因素。 再为你举个例子。某小学办理新生入学手续时,有两个小男孩同时来报名,他俩长得一模一样,甚至连出生年月、父母的姓名都一样。“你们是双胞胎吗?”年轻的女教师问。“不是。”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懵了:怎么不是双胞胎呢?作为读者的你,说不定也会感到奇怪吧。然而,如果有人悄悄地告诉你:他们是三胞胎中的两个,你大概就不会感到困惑了。 为什么老师一见两个酷似的小孩,就马上想到他们是双胞胎而不是三胞胎中的两个呢?原因就在于她习惯了一种常规性思维。常用的思维方式即心理定势会让人逐渐形成一种惯性,它不自觉地、无意识地对人的活动发生影响。 心理定势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同时,心理定势的存在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捷径”突破,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题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前面考你的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们不仅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会出现定势效应,在认识他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容易受心理定势的影响。一起来看一个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的经典“心理定势”的实验:研究者向参加实验的两组大学生出示同一张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向第一组学生说:这个人是一个怙恶不悛的罪犯;对第二组学生却说:这个人是一位大科学家。然后他让两组学生各自用文字描述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

第一组学生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他内心充满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他沿着犯罪道路顽固到底的决心……

第二组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此人在认识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

你看,对同一个人的评价,仅仅因为先前得到的关于此人身份的提示不同,得到的描述竟然有如此戏剧性的差距,可见心理定势对人们认识过程的影响多么巨大!

亲和效应 当我们出差到外地,巧遇故乡人时,便会倍感亲

切,即使原本素不相识,也能很容易地坐到一起,聊得分外开心。这种人际交往中的因心理定势而出现的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亲和效应”。

在人与人的交往和认知过程中,人们的心理定势大体上可以分为肯定与否定两种形式。肯定式的心理定势,主要表现为对于交往对象产生好感和积极意义上的评价。否定式的心理定势,则主要表现为对于交往对象产生反感和消极意义上的评价。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存在一种倾向,即对于自己较为亲近的对象,会更加乐于接近。“亲近的对象”即我们俗称的“自己人”。所谓“自己人”,大体上是指那些与自己存在着某些共同之处的人。这种共同之处,可以是血缘、姻缘、地缘、学缘、业缘关系,可以是志向、兴趣、爱好、利益,也可以是彼此共处于同一团体或同一组织。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往往更喜欢把与那些与自己志向相同、利益一致,或者同属于某一团体、组织的人,视为“自己人”。

在其他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和“自己人”之间的交往效果一般会更为明显,其相互之间的影响通常也会更大。在“自己人”之间的交往中,对交往对象属于“自己人”的这一认识本身,大都会让人们形成肯定式的心理定势,从而对对方表现得更为亲近和友好,并且在此特定的情境中,更加容易发现和确认对方值得自己肯定和引起自己好感的事实。所有这一切,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巩固并深化自己对对方的原来已有的积极性评价。在这一心理定势作用下,“自己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与认知必然在其深度、广度、动机、效果上,都会超过非自己人之间的交往与认知。可见,人们在与“自己人”的交往中,肯定式的心理定势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我们要认识到人际交往中的这种心理定势现象。为了使自己获得对方的正面评价,我们有必要在交往或服务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形成双方的共同点,从而使双方都处于“自己人”的情境中。

这就是所谓的“亲和效应”,它的主要含义是:人们在交际应酬里,往往会因为彼此间存在着某种共同之处或近似之处,从而感到相互之间更加容易接近。而这种相互接近,则通常又会使交往对象之间萌生亲切感,并且更加相互接近,相互体谅。交往对象由接近而亲密、由亲密而进一步接近的这种相互作用,有时被人们称为亲和力。

心理暗示法摆脱焦虑

当你预料将要面对威胁性事物或可能要面对不利的处境时,你会感到紧张不安,呼吸心跳加快,这就是医学心理学所说的“焦虑反应”。其实,焦虑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程序”,

第三篇:心理问题带来的危害

职业心理问题的危害性

职业心理问题的危害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前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时遇到的社会职工的职业心理问题在我国也已经出现并且呈现越来越严重的态势,形式也越来越多。我们都知道,职业心理问题之所以被称之为问题,那么它对职工个人、对企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是不利的,起着危害性的作用。我们所熟知的并且能经常在报纸上、杂志等新闻上见到的词汇,如“频繁跳槽”、富士康N“连跳”、“上班周一综合症”、“反职业型人格障碍”等等,都是职业心理问题的例子与危害性的表现。

就拿频繁跳槽来说吧,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这样的人都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北京的刘丽丽女士的外号是“跳跳糖”,3年中换了5份不同的工作。最开始在学校当老师的她没一个月就失去了兴趣,抱怨整天辛苦、麻烦,而工资又少得可怜。于是,她一咬牙,连档案都不要了,跳进了一家公司。进公司后,她的收入提高了,精神焕发,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可没多久,大概1年左右,她又颓废了,她常抱怨说:“我的老板是个暴发户,比周扒皮还周扒皮!整天地干活、加班,他还总拿各种标准来威胁你,动不动就有被炒的危险,真是受够了!”此后,“跳跳糖”又因为人际关系、收入、环境等问题经历了无数次的跳槽,用她的话来说,“没有跳过槽的人是没有价值的人。”可事实证明,她是不断跳槽的人,也未见得跳出了多少价值。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她不断的跳槽之中丧失了很多职业上的持续积累,尽管她对目前的收入还算满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要想继续攀升更好的职位和薪水却显得有点底子薄弱。

维亚康姆中国公司总裁、《财富》杂志评出的“25位全球企业新星”之一李亦非,在谈论如何聘用新人时这样表示:“有的人为了逃避压力去换工作,我招聘人的时候,从简历上可以看得出来,有人一年换一份工作,或者几个月换一份工作。这样的人我是绝对不会聘用的,因为我知道他是一个碰到压力就会逃避的人。而如果一个人碰到困难就选择辞职的话,那他一辈子都是一个失败者。”

这都是职业心理问题在作怪,总是以为自己在这个公司做的够了,我自己就长了本事,这个小地方已经容不下自己了,要到一个更好的公司去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跳槽也并不是没有这样的作用,但

是像这样频繁的跳槽就不是这个功能的表现了,就属于一种病态的心理了。如果像他们所认为的跳槽就一定能实现自己更高的理想,那么所有的老板就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因为所有的老板都没有那样的频繁的跳槽。谁刚刚大学毕业去找工作上班的第一天都不是直接去公司当老板或者经理的,老板、经理们也是从员工开始做起逐步升上去的,谁都不要希望跳到一个公司就在短期内当上老板。相反,就像上面刚刚说到的,不少老板还总是反感这种经常跳槽的员工。一位过来人回首往事时说道:“跳槽,是我为年轻付出的代价。当时我在一个公司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以后,经常是不打一声招呼就跳槽而去。结果,跳来跳去,现在老板在看过我的履历表后,从不愿交付我重要的任务。回过头来看,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可能不会换。至少不会换这么多。”

员工频繁地跳槽直接受到损害的是企业,但从更深层的角度来看,对员工的伤害更深,无论是个人资源的积累,还是所养成的“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习惯,都会使员工的价值有所降低。频繁跳槽,不利于自己的经验积累和进步,重要的一点是,难以取得老板的信任。 如果一个员工这样也就只能说明是他个人心态有问题,可是放眼望去,整个社会好像都是这样,那么这样的频繁跳槽究竟对员工个人及用人单位造成哪些危害性?

首先,对个人的工作不利。一个人到一个单位报到后,从接受任务到熟悉业务,要有一个过程。想在工作中做出成绩,有所建树,需要的时间更长。如果频繁跳槽,对业务刚有点熟悉,又去了新的单位,有的还变换了工种、专业,又要重起炉灶重开张。跳来跳去,始终处在陌生的工作环境之中,不断需要从头开始、重新学习,这对工作是极为不利的。

其次,对自己的进步不利。要做好一件事,都要全身心地投入。有句话叫“板凳要坐十年冷”,就是说要十年、几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钻研、埋头工作,才能使自己不断提高、进步。如果终日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心思不定,坐凳不热,怎么能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呢?如果一味为了个人的利益而不安心工作,频繁跳槽,还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和声誉,使用人单位对你侧目而视。

最后,对用人单位不利。用人单位把任务交给你,指望你挑大梁,担主角,而你却半途而废,撒手他去,岂不要给用人单位带来麻烦有时还会造成损失呢。

懂点儿历史的人都了解清朝前期,皇太极为清朝建国做的贡献那么大,其实他也就干了一件事,就是招降明朝的军事重臣为自己所用,但是自己却又是最为讨厌、最看不起那些投降的大臣。因为他认为你今天会背叛大明,明天就会背叛我大清。其实这拿到现在的公司来看也是一样,你今天可以从别的公司跳槽到我的公司,明天就业会跳槽到我的竞争对手那里,我作为老板怎么敢交给你重要的任务、怎么敢重用你?唯有像文天祥那样的宁死不降的臣才能千古垂青。日本公司那么强大,不得不说与他们的员工不跳槽有关,日本较大的公司的员工在其所在公司已干基本上就是一辈子。

当然我并不否认适当的跳槽有好处,可是频繁跳槽确实是职业的病态心理问题在作祟。

除了频繁跳槽,职业心理还有很多表现形式,但是它们的危害性都大同小异。那么如何消除这些危害性,也是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我认为要对症下药,从其频繁跳槽的原因入手去解决。想要在就业后自己有所作为的,在看准一个岗位后,必须首先安心本职工作,同时要扬长补短,要将一口井挖深,才能尝到甘甜可口的泉水。

第四篇:心理问题带来的危害

健康心理学之危害健康行为

健康心理学,主要内容包括健康心理学简介;躯体系统;健康行为;增进健康行为;危害健康行为;应激;应激性体验的调节剂;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利用;医患关系;疼痛与疼痛的治疗;慢性病的治疗;终末期疾病中的心理问题;心脏病、高血压、脑卒中和糖尿病;心理神经免疫、AIDS、癌症与关节炎;健康心理学未来的挑战等。

第五篇:心理问题带来的危害

职业心理问题的危害性

健康职业心理的意义以及职业心理问题的危害性

学号:090205218 姓名:孟文海

举例说明职业心理问题的危害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出现了社会职工的职业心理问题,而且形势越来越严重,形式越来越多,我们都知道职业心理问题是不好的,他对职工个人,对企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是必然不利的,起着危害性作用,我们所熟知的一些经常在报纸,杂志见到的热门新闻,都是职业心理问题的例子和危害性的表现。

在我看来,健康的职业心理有多方面的好处,有利于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从而养成良好的专业素质;有利于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养成高尚的职业品德;有利于认识接受自我,主动捕捉机遇;有助于我们淡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有利于调整就业心态,促进人格完善。 有助于我们开拓进取,勇于创业。

但是,职业心理的危害性也不容小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类上班族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各方的重视。因此,职业心理疾病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职业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强迫症,抑郁症和职业恐惧症等心理障碍疾病。下面就对这些疾病进行一下举例分析。

抑郁症又称忧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心理疾病,其临床表现轻型病人外表如常,内心有痛苦体验。稍重的人可表现为情绪低落、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自卑等,有些患者常常伴有神经官能症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迟缓和、失眠多梦等症状。重型抑郁症患者会出现悲观厌世、绝望、自责自罪、幻觉妄想、食欲不振、体重锐减、功能减退、并伴有严重的自杀企图,甚至自杀行为。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及时治疗。 我国IT业发展迅速,IT企业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追逐新的技术,非常强调发展。因此,IT从业人员工作量大,经常加班、熬夜,造成感情生活缺失,生活与工作失衡。而且,“IT业从业人员以年轻人居多,他们对自我成功的追求高、对职业发展的要求高、对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职业危机感都高于其他行业人员。”据末课题组对中关村企业员工的心理调查表明:46%的被查者存在心理健康轻度异常,58%的人承认自己有强迫症状、敌对情绪。此

外,84.2%的人承认工作压力很大,莫名其妙地心烦意乱,遇小事容易生气、紧张、恐惧、多疑,遇事喜欢往坏处想,喜欢强迫自己达到目标。

电信是一门新兴的行业,但它属于服务业,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对服务业不尊重的心理定势造成了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比如,客户的态度、情绪、言行、客户的特殊要求、专业询问、压力转嫁以及不理解,都会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情绪。对于新兴的电信来说,由于行业还不成熟,行业制度、流程、措施变革、促销方式都很繁琐,增加了从业人员的执行压力,也容易引起客户不满。打个比方“如果你丢了一部手机,想停机,并买一部新卡,打1860电话,里面至少有七八道关,每一关都有七八个选择,等你好不容易选对了服务项目,又是占线。这些情绪,都会转嫁到从业人员身上。”

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可从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略窥一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可以看出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是要有较高的道德水准、人格力量、学术知识。当老师所扮演的角色与学生和家长的期望不符时,老师就会产生角色冲突与压力。老师常见的心理困境还有:上课时间要抑制内心的不愉快感受,不能以学生为泄气对象;学生的不良行为干扰上课,造成教学无力感;校园暴力增加,老师因管教学生而被告的事时有发生;新教育技术发展迅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医院中公务员病人有增多的趋势,其中,承担着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等多重生活压力的中青年公务员压力感较大。公务员的职业竞争压力也日趋增大,现在几乎在所有的公务员考试中,都有对心理素质的考察项目,可见政府对公务员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公务员是一条从政的道路,但从政的不确定性是非常强的,职业升迁受到很多非可控因素影响,公务员容易产生失控感。公务员接触的人际关系也比较复杂,打交道的人既有领导、同事,不同部门人员,还有各种办事对象。因此,公务员需要八面玲珑,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压力大了,就容易产生烦躁、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警察职业是一种高强度、高危险的职业,要随时应对可能的突发事件,还要面对犯罪与流血牺牲。目前我国的警察正在进行重新工作定位,强调“服务”精神。这一举措等于削减了警察的执法权限,从心理上说,就是减少了工作的自由度,增加了工作的压力感。现在市民的报警意识也越来越强,增加了警察的工作量。中国警察给人的印象似乎比较生硬、冷漠,这其实是职业枯竭的先兆:工

作热情完全丧失,情绪烦躁、易怒、冷漠、情感资源就像干涸了一样,无法关怀别人。这也正是警察 家属经常闹意见的地方。 据课题组调查:在老师、医护人员、公司职员和警察等人群的对比中,警察情绪疲惫程度最高;警龄在6—15年的警察心理枯竭程度最严重;离婚率也比普通职业高。

本人认为,上面提到的很多问题都是管理层可以控制的。管理层应尽量采取措施,防止员工受到伤害,而不应本末倒置,却要求员工改变自己去迁就压力源。他举例说,单位要清楚界定员工的角色与责任,这样可以避免角色冲突。当员工的工作或福利有重大改变时,事前应征求员工的意见,让他知道事情的进展,这可减少员工对职业的不确定感。“在工作环境方面也要多动脑筋,打个比方,如果一个车间的设备布置得太拥挤,员工就可能感到压抑而厌烦,降低工作绩效。领导者还应关心和培训员工的抗压能力,帮助他们提高沟通技巧,增加交往机会,提供社会支持。”

最后,我建议上班族多读读减压方面的书籍,多增长工作能力,多多寻求帮助,培养起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性格特点,这都有助于维持健康的心理。

第六篇:心理问题带来的危害

结合对健康职业心理意义及作用的认识_举例说明职业心理问题的危害性(3)

结合对健康职业心理意义及作用的认识,举例说【心理问题带来的危害】

明职业心理问题的危害性

健康职业心理说的就是一个在职场上的人一定有对工作不同的看法,态度和意见。简单一点就是工作人的心理!

职业价值观是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理想、信念、世界观对于职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职业价值观上。

什么是职业健康心理

职业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过程中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成才的基础。

职业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一般来讲,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具有稳定的情感;2。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3。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多种心理特点;4。智力正常;5。意志力发展良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二.健康职业心理的作用意义

同人一样,职业也有拟人化的心理和性格,不同的职业具有不同的性格特质。在职业心理中,性格影响着一个人对职业的适应性,一定性格的人适于从事一定性格特质的职业;同时,不同的职业对人也有不同的性格要求。在求职的路上,清晰自己所选择的职业性格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充分认识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就业心理、预防不良就业心理、调整就业观念、积极面对就业。就业心理和职业发展互为依托、互为补充。

一方面,诸多不良就业心理的形成,多是由于个人定位、职业定位方面的问题而引起的,而这些正是职业发展方面的基础技能。通过职业规划,能够帮助完成个人职业素质的分析、完成社会对应职业的调查和个人职业目标的定位,以此为基础的就业观念的形成就有了更加科学的依据,就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待就业。

另一方面,拥有健康的就业心理,更是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获得良好职业发展的基础。首先,在进行职业规划阶段,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完成设计、实施训练的保障,影响到职业规划的实施是否具有主动性、积极性、针对性、科学性,而不良心理状态会造成态度、深度、准确度方面的很多失误。另外,个人职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毕业就业不过是刚刚迈出的第一步。不良的就业心理不仅会影响到大学生毕业求职时的状态和行为,更会在今后的职业岗位上不断产生负面干扰,从而影响个体整个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

因此,从大学生活开始之时就要注意健康心理的养成,从职业规划开始之时就要注意健康心理的养成,在职业目标的选择时注意预防和调试不良就业心理,在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健康的就业心理,这样的职业人生才会更加辉煌。

三. 建立健康的职业心理要做到

1、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养成良好的专业素质

在择业时要看得长远一些,学会规划自己整个人生的职业生涯。在当前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也就是说,在择业时不要期望太高,可以先选择一个职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2、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养成高尚的职业品德 在择业时不能只考虑工作的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更要考虑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

3、认识与接受职业自我,主动捕捉机遇

大学生就业中的机遇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了解并接受了自我特点以后,还要学会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这样才能保证以后的求职顺利。要抓住机遇首先必须要多收集有关的职业信息,多参加一些招聘会,并根据已定的择业标准进行选择。

4、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时,要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待之,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

5、调整就业心态,促进人格完善

通过对自己在就业时出现的种种不良心态的分析,可以发现自己平时不容易察觉的一些人格缺陷。这些缺陷其实是暴露得越早越好,同时也不必为自己所存在的人格缺陷而懊恼,因为很少有人是绝对的人格健全的,关键是要在发现自己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改变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的人格更加成熟,使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更顺利。

6、开拓进取,勇于创业

大学生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创新精神、敢做敢为的青年先锋。因此大学生要有自主创业的打算,这既可以在毕业后马上实现也可以通过一定的社会积累后再实行。大学生们一定要有开拓自己事业的信心与勇气。

四、不健康职业心理的危害

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冲突引发了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其中,重性精神病患者达1600多万,有心理障碍者数量更加庞大。去年发生的富士康事件让全社会关注到心理健康问题。下面举例说明职业心理问题的危害性,不同的职业心理问题个有侧重。

首先,教师:外界期望高导致的压力感。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可从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略窥一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可以看出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是要求有较高的道德水准、人格力量、学术知识。当老师所扮演的较色与学生和家长的期望不符时,老师就会产生角色冲突与压力。老师常见的心理困境还有:上课时间要抑制内心的不愉快感受,不能一学生为泄气对象;学生的不良行为干扰上课,造成教学无力感;新教学技术发展迅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等等。另外,教

师职业的神圣感在客观上迫使教师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再加上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教师处于全社会舆论的焦点当中,于是教师不得不克制自己的七情六欲,长此以往心理问题自然就产生了。其实教师也有普通人一样的情绪,不能把教师当做圣人来要求,相反在教师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应给予更多的关爱。

IT业:发展快、竞争强导致强迫症。我国IT业发展迅速,IT企业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追逐新的技术,非常强调发展。因此,IT从业人员工作量大,经常加班、熬夜,造成感情生活缺失,生活与工作失衡。而且,IT从业人员多以年轻人居多,他们对自我成功的追求高、对职业发展的要求高、对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职业危机感都高于其他行业人员。如何调节职业理想与职业现实之间的关系,是年轻的八零后从业人员们面临的一个严重心理问题。

公务员:人际复杂带来的抑郁、焦虑。公务员是一条 从政的道路,但从政的不确定性事非常强的,职业升迁受到很多非可控因素影响,公务员容易产生失控感。并且公务员接触的人际关系也比较复杂,打交道的人既有领导、同事,不同部门人员,还有各种办事对象。因此,公务员需要八面玲珑,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压力大了,就容易产生烦躁、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除了上述职业,其他很多职业都面临着从业人员都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难题,就想职业病一样,职业问题也是广泛存在并具有职业特点的,严重的将影响到整个企业甚至行业的发展,我们必须引起重视,通过心理调节,咨询心理医生等方式。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攀高心理。大学生选择理想职业的标准普遍存在三高问题,即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高是要求工作环境好,又有发展前途,最好是弹性坐班的单位。薪水高,就是注重经济收入,追求生活水平高。职位高就是要求社会地位高,最好是国家各大部委、各大公司。在怕苦心理的驱使下,学生们选择职业的面很窄,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学校一宣布某外企招聘人,几个名额能有几百人参加;而一些国家需要但不能满足“三高”的单位求贤若渴却无人问津。这种局面的直接后果是增加了大学生求职的失败率和困难,有些同学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就是死守“三高”标准的结果。怕苦的心理严重影响择业的成功率,因此大学生求职前就应克服怕苦的心理。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能吃苦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不能吃苦就不会有事业的成功,即使是“三高”职位也同样需要吃苦。曾有过一些大学生,千方百计挤进了外企后,又很快跳槽了,其原因是受不了外企紧张的节奏和工作的高效率。另外也应认识到最艰苦的环境,最容易锻炼人,也最易成功。当然,要克服怕苦的心理,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的作风,更需要实践,大学生要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有意识地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这对求职成功会大有益处。

大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不仅对他们的求职就业有直接影响,而且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人生发展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就拿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富士康跳楼事件来说,跳楼者有大部分是在读的大学实习生。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认为,这些年轻人迈入社会踏出第一步之后,就迎面遇上了一堵墙,“而我们所有的机制都是排斥他们的,我们所有的声音都是告诉他们,你们是打工的,你们不属于这里,所有信息对他们都是不利的,所有东西融合在一起,就加剧了他们的这种困境。这种矛盾没办法解决、克服的时候,那么脆弱一点的人,就会选择自杀的形式,

来克服这种困难。”大学生刚走向社会,就好像从美丽的童话世界一下子回答了现实,从一个学习和转变到职业者。现实是残酷的,它不会适应人类的发展,只有人去慢慢的适应社会。所以大学生在学校就应该树立起这种职业意识,以便于在刚走出社会后不会手足无措,甚至走上不归路。

同时我们也知道,解决心理问题光靠心理医生是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心理干预机制,为从业人员减轻心理负担,健康工作,健康生活。

五 、小结

作为一个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必须培养健康的职业心里,使自己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职场不会一帆风顺,职场驰骋,首先要转变观念,必须树立起将强的自信心,要勇于面对失败,保持平常心,以常态面临及解决问题。总之,要培养自己的健康的职业意识!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因此,大学生需要进行自我评估,结合专业性的职业规划机构,借助于职业兴趣与性格测验,判断自己的职业发展取向,确定自己的职业选择、未来的发展目标,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然后制定出恰当的行动计划,认真执行,并且不断作出评估与反馈。在校期间应当树立好正确的职业观,并进行不间断的完善和补充,使自己与社会发展,所学知识与专业进步,自身潜力与将来职业生涯发展能够同频共振,争取获得完美的职业生涯,开创幸福人生!

第七篇:心理问题带来的危害

2016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题(二)答案

2016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题(二)答案

第1 题: 廖泉文的“三三三”理论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A)个阶段。

A、三 B、四 C、五 D、六

第2 题: 根据心理健康的双连续模式,精神病患者的良好或者理想状态是在(D)区域。

A、A B、B C、C D、D

第3 题: 霍尔的“多样化生涯路径模式”将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分为(C)个模式。

A、8 B、9 C、10 D、11

第4 题: 良好的人格特征包括了一系列的特点,其中不包括(C)。

A、乐观 B、开朗 C、羞怯 D、认真

第5 题: 弗里德曼研究发现,和冠心病密切相关的是(A)性格的人。

A、A型 B、B型 C、C型 D、D型。

第6 题: 根据霍尔所创的“多样化生涯路径模式”,有一类人遵循着传统模式,循序渐进地在组织内发展。他们的职位随着经历而调整,稳扎稳打,逐步攀升。这类人属于(D)。

A、晚期高峰型 B、早期高峰型 C、美国之梦型 D、传统晋升型

第7 题: 下列内容不属于乐观者的认知特点的是( B)。

A、暂时性的 B、 偶然的 C、个别的 D、非个人的【心理问题带来的危害】

第8 题: 美国的心理学家霍兰德,将我们的职业兴趣分为了(A)大类型。

A、六 B、七 C、八 D、九

第9 题: 以下不属于人格障碍的一般特性的是(B)。

A、有紊乱不定的心理特点和与人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 B、经常会会反思、自省和觉察

C、对不道德的行为也没有罪恶感 D、在任何环境中,都表现出猜疑、仇视和偏颇的看法

第10 题: 台湾专家柯永河给出的心里不健康公式中,SS表示的含义是(B)。

【心理问题带来的危害】

A、自我强度 B、社会支持 C、压力强度 D、个人所需要刺激的最低量

第11 题: 在Peterson和Seligman开发的优点问卷中,提出人类有六大类美德,24种优势。下列不属于六大美德的是(D)。

A、智慧 B、勇气 C、正义 D、节约

第12 题: 在Peterson和Seligman开发的优点问卷中,提出人类有六大类美德,24种优势。其中节制的优势包括(A)。【心理问题带来的危害】

A、 宽容 B、公平 C、希望 D、真实

第13 题: “由于反复使用某种致瘾源刺激中枢神经,在一定人格基础和外界条件下所引起的一种周期性着迷状态,具有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是世界卫生组织对(A)的定义。

【心理问题带来的危害】

A、网络依赖 B、抑郁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第14 题: (C)与正常焦虑区分之处在于其是无缘无故的、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焦急;且它是指向未来的;且持续时间很长。

A、强迫症 B、网络依赖症 C、焦虑症 D、抑郁症

第15 题: 生活中会有各种方面的压力并提供了一张压力表,其中带来压力最大的事件是 (C)。

A、坐牢 B、离婚 C、丧偶 D、亲属死亡

第16 题: 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是(D)的特点。

A、抑郁症 B、网络依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第17 题: 工作方面压力的来源也是多方面的,比如组织中的所扮演的角色。本讲认为,在组织中压力最大的是(B)。

A、上层干部 B、中层干部 C、基层人员 D、临时工

第18 题: 人的气质类型分为四种,分别是(BCDE)。

A、神经质 B、胆汁质 C、多血质 D、粘液质 E、抑郁质

第19 题: 专业技术人员面临快速变化的环境时可能会出现(ABCDE)的症状。

A、抵触心理 B、不安全感 C、焦虑心理 D、失恋心理 E、人际适应不良

第20 题: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格有四个典型的特点,分别是(ABCE)。

A、独特性 B、稳定性 C、复杂性D、多变性 E、整合性

第21 题: 可以将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下面属于心理过程的是(ABC)。

A、认知过程 B、情绪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倾向性 E、个性心理特征

第22 题: 专业技术人员应该(ABCDE)以进行心理调适。

A、转变认知方式 B、积极参与调整 C、提高开放性和容忍性D、增强自我效能 E、更新对职业的理解 第23 题: 以下属于自陈式问卷的是(ABCD)。

A、卡特尔十六人格因素问卷 B、艾森克人格问卷 C、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D、MBTI的性格测验 E、TAT测验

第24 题: 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ABCDE)。

A、延长寿命 B、增进身体健康 C、提高生命质量 D、减少犯罪 E、提高收入

第25 题: 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以年龄为基础分析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分别是(ABCDE)。

A、成长阶段 B、探索阶段 C、建立阶段 D、维持阶段 E、卸任阶段

第26 题: 西方在研究人格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大五人格结构,这个大五人格结构包括五个维度,下列属于这五个维度的选项是(ABD)。

A、神经质、外向型 B、开放型、随和型 C、神经质、多血质

D、谨慎型、开放型 E、粘液质、抑郁质

第27 题: 德国之翼一架从西班牙巴塞罗那飞往杜塞尔多夫的飞起失事原因副驾驶故意为之,副驾驶这么做的原因是(ACD)。

A、患有抑郁症 B、饱受消化道疾病的困扰 C、与女友分手 D、心理不健康 E、仇恨社会

第28 题: 根据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所述,探索阶段又可分为(ACD)。

A、试探期 B、系统重组 C、转换期 D、软件级服务 E、试验并初步承诺期

第29 题: 心理调适的具体原则包括(ACD)。

A、患有抑郁症 B、饱受消化道疾病的困扰 C、与女友分手

D、心理不健康 E、仇恨社会

第30 题: 心理调适的具体原则包括(ABCE)。

A、普遍性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预防性原则 D、适度性原则 E、前瞻性原则

第31 题: 自我挫败的十个谬误,下列不属于的是(CE)。

A、完美主义 B、吹毛求疵 C、至善至美 D、妄下判断 E、偏重积极

第32 题: 1994年,纽约的精神病医生依凡·金伯格,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心理障碍,命名为“网络成瘾症”( IAD)。√

第33 题: 心理封闭、显示人际交往淡漠是强迫症的可能造成的伤害之一。×

第34 题: 患有网络依赖症者需要向专业心理医生问诊。√

第35 题: 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危害至今还没有得到证实。×

第36 题: 争取家人、朋友的支持、帮助可以对焦虑症起到治疗作用。√

第37 题: 坏事(丧偶、离婚等)会带来压力,好事(结婚、金榜题名等)不会带来压力。×

第38 题: 持续的高压力会引发心血管疾病。√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506644/

推荐访问: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 交通问题带来危害图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