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曹刿论战重难点

曹刿论战重难点

时间:2018-11-30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第一篇:曹刿论战重难点

曹刿论战重点复习

三、语音

刿(guì) 孚(fú) 辙(zhé) 轼(shì) 遂(suì) 盈(yíng) 靡

(mǐ)

玉帛(bó) 鄙(bǐ) 又何间(jiàn)焉 小惠未徧(biàn) 弗(fú)

敢专也

四、通假字

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同“遍”,遍及、普遍

五、古今异义词

1、小大之狱 狱:古义:官司、案件 今义:监狱

2、牺牲玉帛 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 今义:

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3、齐师伐我 伐:古义:讨伐,攻打 今义:砍伐

4、又何间焉 间:古义:参与 今义: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

时间

5、肉食者鄙 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

6、弗敢加也 加:古义:虚夸,以少报多 今义:增加

7、虽不能察 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8、再而衰 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

9、必以信 信:古义:信实、诚实 今义:书信

10、忠之属也 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

六、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2、一鼓作气 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

七、一词多义

1、间: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②挑拨离间( )亲密无间

( )

2、师:①遂逐齐师 ( )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3、属:①忠之属也 (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

4、牺牲:牺牲玉帛( ) 为国牺牲( )

5、故:故克之(因此,所以) 公问其故(缘故,原因)

6、请:曹刿请见(请求) 战则请从(请让我)

7、从:战则请从(跟随) 民弗从也(服从,听从您的命令拼死作

战)

8、以:何以战(凭,靠,凭借) 必以分人(把)

9、之:肉食者谋之(代词,代这件事) 小大之狱(结构助词,的)

公与之乘(代词,他)

八、重点词语解释

1、既克,公问其故(克:战胜)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参与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可以:可凭借

4、肉食者鄙 鄙:浅陋,这里指目光浅短

5、望其旗靡 靡:倒下

6、公将驰之 驰:(驱车)追赶

7、弗敢专也 专:独自享有,独自专有

8、小信未孚 孚:为人所信服,信服

九、特殊句式

1、夫战,勇气也 判断句

2、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 省略句

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驰)矣。”(鲁军)

遂逐齐师。 省略句

4、夫大国,难测也,(我)惧(齐军)有伏焉 省略句

5、何以战 倒装句:以何战

十、朗读节奏

1、可/以一战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十一、理解性默写

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

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 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

谋。

3、 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4、 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5、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限四个字)

6、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

能察,必以情

7、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

机选择在齐军辙乱旗靡之时。

8、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请见、请从。

9、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1、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限4个字)

12、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

伏焉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大国是很难估测(它的行动)的,担心他们会设下埋伏。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为神所信服(信任),神灵是不会赐福(保佑)

你的。

3、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慎重

处理。

5、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6、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7、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掌权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去参与呢?

8、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小恩小惠惠遍及百姓,百姓不会听从您的。

9、彼竭我盈,故克之。

*敌方的士气已经消失了,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够战胜他们。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土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 经消失了。

1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

12、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已经战胜了,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勇气的。”

1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帛一类的东西,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必定做到诚实可信。

14、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是)尽了本职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

第二篇:曹刿论战重难点

曹刿论战重点

曹刿论战

文言词语

1、选自 2、 十年 3、我 4、公 5、“肉食者 6、 间

7、鄙 8、何以战 9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10必以分人

11对 12、徧 13牺牲玉帛 14 、加 15、信

16、小信未孚 17、福 18 狱 19、虽 20、察

21 情 22忠之属也 23、可以一战 24、战则请从

25、公与之乘 26、鼓 27、败绩 28、驰 29、辙

30、登轼 31、逐 32、既克 33、故 34、夫战,勇气也

35、一鼓作气 36、再 37、盈 38、测 39、伏

40、靡

曹刿论战

1.本文选自《左传》。《左传》旧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做,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是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

料,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2.本文记叙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全过程,通过曹刿和鲁庄公的关于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了

弱国在对强国战争中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作战中

要掌握战机、详察敌情等。3.本文的特点是“记言”,剪裁得当。以“远谋”为线索组织

材料;并使用对比手法,以鲁庄公的“鄙”,突出了曹刿的“远谋”,从而塑造了军事家曹

刿的形象。

(二)通假字 徧(biàn)同“遍”遍及,普遍。

成语 一鼓作气:比喻鼓起干劲,一口气完成。

辙乱旗靡:形容军队溃败混乱。

阅读理解

1.表明对话背景的句子是:齐师伐我;公将战。

2.反映人民对统治阶级的态度的话语是: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全文线索是:远谋。 表明曹刿请见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5.“取信于民”在文中是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分析鲁庄公“鄙”的表现。 战争前:“将战”——轻率;前两次答语——将战争胜利寄

托在臣子支持、神灵保佑上,目光短浅。战争中:“将鼓”“将驰”——不察敌情,急躁冒

进;战后:“问其故”——胜不知因,平庸。

7.分析曹刿“远谋”的表现。 战前启发鲁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战中掌握战机、

详察敌情、后发制人;战后总结经验。 8.证明曹刿指挥正确的句子是:齐师败绩;遂逐齐

师。

9.曹刿认为反攻的有利时机是:彼竭我盈之时。

10.表明曹刿必待“齐人三鼓”而后“鼓”原因的句子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

竭我盈。

11.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追击原因的句子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12.怎样评价曹刿其人? 有远见卓识,临危不乱,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有卓越的军事才

能。评价鲁庄公其人。

13.大凡高瞻远瞩者都注重人民的作用。举例说明。李世民说:“民,水也;君,舟也。水

能载舟,亦能覆舟。”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这些都说明人民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作为

封建社会的君主应时刻为人民着想,以人民疾苦为念,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巩固天下。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所以中国共

产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执政为

民。

14.写出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例。 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 15.

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钦佩,写出中国历史上你最崇敬的一位爱国将领,并写出评价。邓世

昌,奋勇抗日,壮烈殉国。 林则徐,不畏洋人,虎门销烟。

1、选自

2、 十年 3、我 4、公

5、肉食者 6、 间

7、鄙 8、何以战

【曹刿论战重难点】

9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10必以分人

11对 12、徧 13牺牲玉帛

14 、加 15

16、小信未孚

17、福 18

20、察 21【曹刿论战重难点】

22忠之属也 23

24、战则请从

25、公与之乘

26、鼓 27

28、驰 29

31、逐

32、既克 33

34、夫战,勇气也

35、一鼓作气

36、再

37、盈

38、测

39、伏

40、靡

、信 狱 19情 、可以一战、败绩 、辙 30、故 、虽、登轼

第三篇:曹刿论战重难点

曹刿论战 知识点总结

本文重点

重点写曹刿“论战”,而不是战争经过。并通过对话突出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将曹刿和鲁庄公作对比,突出了曹刿以上两个特点和鲁庄公的目光短浅。突出了鲁庄公的不耻下问,虚心请教。

成语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起来。

辙乱旗靡: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

(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彼竭我盈:他们的士气已丧尽,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古今异义

1.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不连接)

2.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今义:监狱 )

3.弗敢<加>也 (古义:虚报今义:增加)

4。必以<信>(古义:实情今义:诚信)

5.<牺牲>玉帛 (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今义:放弃或损害一方利益)【曹刿论战重难点】

6.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古义:目光短浅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

7.<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行)

8.<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今义: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

9..必以<情>(古义:实情今义:感情)

10.<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忠心)

11.忠之<属>也 (古义:类今义:同一家族的人)

12.衣食所<安>(古义:养今义:安稳)

13.弗敢<专>也(古义:个人专有今义:独自掌握或占有)

14.神弗<福>也(古义:赐福,保佑今义:幸运)

15.齐师<伐>我 {古义:讨伐今义:砍)

一词多义

1.故(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故逐之):所以

2.从:(民弗从)听

(战则请从)跟随

3.其:(其乡人曰)代他的,这里指曹刿

(吾视其辙乱)他们,指齐军

4.以:(何以战)凭借

(必以信)按照

5.请:(曹刿请见)请求

(战则请从)请允许我

6.之:(小大之狱)助词,的

(公与之乘)代词,代曹刿

7.安:(衣食所安) 养

(安求其能千里也) 怎么

8.加:(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戴上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虚报

9. 间:(又间(jiàn)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使

(颓(tui)然乎其间(jīan)者)中间,当中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参与

(安得广厦千万间)表示房屋的量词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一会儿,顷刻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虽与外人间隔)间断

(奉命于危难之间)中间

(时时而间进)偶尔

通假字

1.小惠未徧:通“遍”,普遍,遍及。

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名词用为动词。赐福,保佑。

2.公将鼓之:名词用为动词。击鼓。

3.忠之属也:形容词用作名词,尽力做好份内的事。

4.公与之乘:名词作动词,乘战车,坐战车。

5.下视其辙:名词作动词,下车。

6.:名词用作动词

关于左传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为编年体史书。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左传写作特点:1保留大量史实材料2文字简练生动,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3善于通过描写对话和行动来表现人物特征。(对后世散文影响极大)

段意

第一段(曹刿问战)

总: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到“乃入见”):写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

第二层(“问”到段末):写曹刿和鲁庄公关于战前准备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曹刿参战)

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

第三段(曹刿论战)

战后曹刿论述战役取胜的原因。

鲁国能够以弱治强的原因

综上所述,原因有四:

一、政治清明,民心所向(在政治上取信于民)

二、上下团结君民一心(团结曹刿知人善用)

三、掌握策略以逸待劳(不盲目于强齐硬战)

四、把握战机后发制人(彼竭我盈一招致胜)

研讨与练习

一、

1、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2、曹刿是如何评价鲁国的战前准备的?

3、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

4、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的解释分几层意思?

(此题意在让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理清课文的思路、层次,以利背诵。) 参考答案: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彼竭我盈。

4、分两层。第一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第二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本文仅用二百余字却写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此题意在让学生体会课文剪裁详略得当的特点。)战前与鲁庄公的对话,战中准确把握战机,详察敌情,战后论述战争原理详写,与曹刿的远谋无关的战争的规模,战争的情形一概不提,请见、从战等一笔带过,这样写有利于突出曹刿谋略过人的军事家的形象。

鲁庄公评价

鲁庄公的不足之处是,性格急躁,不懂军事,缺乏政治才能,遇事慌张鲁莽,总将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不能够冷静的思考与分析问题,抓不住事情本质,但绝对不是一个昏庸的君主,他能够敬天保民、善待臣工、忠于职守、从谏如流,知人善用,是一个少有能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的明君。

曹刿评价

政治上远见卓识,敢于进谏,善于进谏,以民为本来决策战争,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有强烈的责任心与爱国热情;在军事上,指挥从容镇定,胸有成竹,面对不利局面,冷静与睿智,善于把握战机,详查敌情,计谋出众,做事谨慎,对战场形势的判断洞若观火,是一个极为不凡的指挥家形象。

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肉食者谋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又何间焉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

D.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

1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小惠未徧徧:

(2)彼竭我盈盈: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1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

答:

答案:11.答案:A (2分)

12.答案:(1)同“遍”,普遍(2)充满,这里是士气旺盛

13.答案:(1)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2)这种小信用不能受到神的信任,神灵是不会降福的

14.答案: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既克,公问其故。

19.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

20、在战前的谈话中,曹刿认可的是庄公的哪一句话?(1分)

2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公将鼓之()(2)何以战()

(3)战于长勺()(4)牺牲玉帛()

22、下边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又何间焉 B. 战则请从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公将战 D. 夫战,勇气也

上使外将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3、翻译句子。(4分)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答案:19、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1、(1)击鼓 (2)凭借(3)在(4)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22、B

23、(1)我看到他们的车辙乱了,望见他们的战旗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2)第一次击鼓,士兵振作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就全没有了。

第四篇:曹刿论战重难点

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曹刿论战重点词阅读

一、作家作品:《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编年体”,即按年代顺序记事)。这

是一部非常珍贵的史书,当中保存了我国春秋时期许多重要的史料。这部书特别长于记述战

争,本篇记述的是春秋时期齐国、鲁国在长勺进行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弱小的鲁国打败

了强大的齐国。二、注意下列的注音:刿(guì)间(jiàn) 弗(fú)徧(biàn) 帛(bó)

孚(fú)辙(zhé)轼(shì)竭(jié)靡(mǐ)三、重点词语解释:

1、既克,公问其故(克:战胜)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参与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可凭借

4、肉食者鄙鄙:浅陋,这里指目光浅短

5、望其旗靡靡:倒下

6、公将驰之驰:(驱车)追赶

7、弗敢专也专:独自享有,独自专有

8、小信未孚孚:为人所信服,信服四、重点语句翻译: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大国是很难估测(它的行动)的,担心他们会设下埋伏。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为神所信服(信任),神灵是不会赐福(保佑)你的。

3、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慎重处理。

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6、肉食者谋之,又何

间焉?

*掌权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去参与呢?

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小恩小惠惠遍及百姓,百姓不会听从您的。

8、彼竭我盈,故克之。

*敌方的士气已经消失了,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够战胜他们。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土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经消

失了。

10、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

11、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已经战胜了,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勇气的。”

1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帛一类的东西,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必定做到诚实可信。

1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是)尽了本职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

我跟着去。五、理解性默写:

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曹刿论战重难点】

4、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5、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限四个字)

6、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选择在齐军辙乱旗靡

之时。

8、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请见、请从。

9、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1、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限4个字)

12、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六、朗读节奏:

1、可/以一战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七、课文内容理解:

1、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

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上。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获

胜的保证。

2、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战前:鲁浅陋;曹有远谋。

战时:鲁不作调查,急躁冒进;曹实地调查,抓准时机。

战后:鲁茫然不知,曹细说原委。

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军事才能。

3、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1)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或:适时出击,适时追击)

4、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①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 ②

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5、文章第2节主要内容是齐鲁两国长勺之战的概况。

6、文章第3节主要内容是战后曹刿论述战斗取胜的原因。

7、文章第2节通过曹刿的言行表现了他的品质或才能是胸有成竹、指挥从容、善于把握

战机。

8、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意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

9、就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在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

*只有尽心尽职才能取信于民,只有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才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

件。

10、曹刿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略作分析。

*(1)有爱国心与责任感。

祖国被侵伐时,立即“请见”,去参与“肉食者谋之”的事,并主动要求作战。

(2)对作战的条件有深刻的见解。

把国君“忠”其事,取信于民作为取胜的先决条件,有“远谋”,其见解显然高于“肉食

(3)有很高的说服他人的说话技巧。

与地位相当的乡人说话,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与国君商讨问题,循循善诱,启发、

分析,促其领悟。八、开放性试题:1、学习这篇文章之后,你能从曹刿或鲁庄公身上获得什

么启示或明白什么道理?(结合文章说理由)(4分)

*从曹刿身上获得启示:可从远见、爱国、责任感等方面说

从鲁庄公身上获得启示主要是反面的、领导与人民的关系方面说。2、曹刿给你留下深刻

印象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上文略作分析。

*(1)有爱国心与责任感。祖国被侵伐时,立即“请见”,去参与“肉食者谋之”的事,

并主动要求参战。

(2)对作战的条件有深刻见解。把国君“忠”其事、取信于民作为取胜的先决条件,有

“远谋”,其见解显然高于“肉食者”。

(3)有很高的说服他人的说话技巧。与地位相当的乡人说话,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

与国君商讨问题,循循善诱,启发、分析,促其领悟。

(答案不限于以上所列三点;答出一点,信之成理,语言通顺,就可得满分)3、你是否

赞同曹刿“夫战,勇气也”这一观点?请谈谈你的理由。

*开放性试题,谈出自己的看法,并对自己的观点作简要阐述,言之成理即可。4、有人

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你的

看法呢?

*本题是开放题,可从“有功”“无能”或“兼而有之”三个角度来答题,能自圆其说即

可。从“有功”方面答: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作为决策者,

有一定的功劳。也可从“无能”方面答: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

能深谋远虑,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军

事上的无能,完全依靠曹刿的才能才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也可以把“有功”“无能”结合起

来答。5、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呢?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

你的看法。

*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有:

(1)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

(2)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

(3)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

(结合文章任选一个角度,联系实际谈出看法,言之成理即可)6、学习这篇文章后,你

能从曹刿、鲁庄公身上获得什么启示或明白什么道理?(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从曹刿身上获得启示:可以从远见、爱国、责任感等方面说。

从鲁庄公身上获得启示主要是反面的、领导与人民的关系方面说。九、课后题提示:(一)

1.齐师伐我(直接原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根本原因) 2.问:“何以战?”公曰:“衣食

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 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

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

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3.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

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4.分两层。第一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第

二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二)本文以曹刿为

中心人物,详细的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

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三)1.十年春,齐师伐我:攻打伐竹取道:砍伐2.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虚假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戴。(加冠,束发戴帽的仪式,表示成年)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 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哪(四)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官渡之

战;南北朝时期的淝水之战;中国近代的抗日战争等。十、知识点归类:(一)通假字:

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同“遍”,遍及、普遍(二)古今异义词:

1、小大之狱 狱:古义:官司、案件今义:监狱

2、牺牲玉帛 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

的生命。

3、齐师伐我 伐:古义:讨伐,攻打今义:砍伐

4、又何间焉 间:古义:参与今义: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时间

5、肉食者鄙 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6、弗敢加也 加:古义:虚夸,以少报多今义:增加

7、虽不能察 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8、再而衰 再: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

9、必以信 信:古义:信实、诚实今义:书信

10、忠之属也 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三)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2、一鼓作气 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四)一词多义:

1、间: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②挑拨离间()亲密无间()

2、师:①遂逐齐师()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属:①忠之属也()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4、牺牲:牺牲玉帛()为国牺牲()

5、故:故克之(因此,所以)公问其故(缘故,原因)

6、请:曹刿请见(请求)战则请从(请让我)

7、从:战则请从(跟随)民弗从也(服从,听从您的命令拼死作战)

8、以:何以战(凭,靠,凭借)必以分人(把)

9、之:肉食者谋之(代词,代这件事)小大之狱(结构助词,的)公与之乘(代词,他)

(五)特殊句式:

1、夫战,勇气也判断句

2、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省略句

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驰)矣。”(鲁军)遂逐齐师。省略句

4、夫大国,难测也,(我)惧(齐军)有伏焉省略句

5、何以战倒装句:以何战中考体验:阅读一2008密云县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1—

4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

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

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

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又何间焉 数

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D.忠之属也 属予

作文以记之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小惠未徧 徧: (2)

彼竭我盈 盈: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1)衣食所安,弗

敢专也,必以分人。(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

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

答案:1.答案:A 2.答案:(1)同“遍”,普遍 (2)充满,这里是士气旺盛答案:3.(1)

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2)这种小信用不能受到神的信

【曹刿论战重难点】

任,神灵是不会降福的 4.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

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阅读二2008江苏省淮安市阅读下文,完成1——4

题(18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

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

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

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

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左传》)1.解释加点

词语的意思。(4分)①又何间焉 间: ②小惠未徧 徧: ③神弗福也 福: ④牺牲玉帛 牺牲: 2.下

【曹刿论战重难点】

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何以

战 /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B.小大之狱 /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C.战于长

勺 /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登轼而望之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3.把

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忠之属也。可以一

战。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4.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

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

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5分)曹刿:鲁

庄公:答案:1、略 2、B 3、略4、曹 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

人。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阅

读三、(2009哈尔滨)阅读《曹刿论战》选段,回答9——12题。(8分)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

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叶。”公曰:“小

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9解释选文中加

点的词语。(2分)福: 狱:10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小惠未徧,民弗从也。11

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2分)12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何鲁庄

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 和 。(2分)答案:9 福:赐福,保佑 狱:案件 (各

1分,共2分)10 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2分)11政治上

取信于民 (2分)12爱国热情;深谋远虑

第五篇:曹刿论战重难点

曹刿论战重点字词

曹刿论战重点字词:

(1)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2)间(jiàn件):参与。 (3)何以战:即“以何战”,凭什么作战。 (4)衣食所安: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 (5)专:独自亨有。 (6)徧:同“遍”,遍及,普遍。 (7)加: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 (8)孚(fú浮):诚信感人。 (9)福:作动词,赐福,保佑。 (10)狱:诉讼案件。 (11)鼓:作动词,击鼓进军。 (12)驰:驱车(追赶)。 (13)盈:充沛,旺盛。 《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字词:1、讽: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谏:指批评意见。

2、纳谏:接受规劝。纳,接受,接纳。

3、修:长,这里指身高。

4、朝(zhāo)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服,穿戴。朝,早晨。

5、窥镜:照镜子。

6、孰:谁,哪一个。

7、与:和„„比。

8、及:比得上。

9、旦日:明日,第二天。

10、 孰视之:孰,同“熟”,仔细。之,代指城北徐公。

11、 弗(fú)如远甚:远远地不如。弗:不。

12、 美我者:以我为美。

13、 私:偏爱,动词。

14、 诚知:确实知道。

15、 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以为,认为。于:比。

16、 蔽:蒙蔽,这里指指受蒙蔽。

17、 善:好。

18、 乃:于是,就。

19、 面刺:当面指责。面,当面。刺,指责,议论。

20、 受:给予,付予。

21、 谤讥于市朝(cháo):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谤:公开指责

别人的过错。讥,讽刺。谤讥,指责,议论。市朝,公共场合。

22、 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属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23、 时时而间(jiàn)进:有时候有人偶然进谏。间进:偶然有人进谏。

间:间或,偶尔,有时候。进:进谏。

24、 期(jī)年:满一年。期:满。

25、 战胜于朝廷: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意思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

就能战胜敌国。

第六篇:曹刿论战重难点

曹刿论战重点词语

曹刿论战

【注释】

(1)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伐:攻打

(3)师:军队 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我,指鲁国。鲁,在今山东西南部。《左传》传为鲁国史官而作,故称鲁国为“我”。

(4)公:鲁庄公。

(5)曹刿(guì):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6)肉食者:原指吃肉的人。这里指居高位,当权,享厚禄的人。

(7)间(jiàn):参与。

(8)鄙 :浅陋,无知.这里指目光短浅.

(9)乃:于是,就。

(10)何以战:即“以何战”,凭什么作战。以:用,凭,靠.

(1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服食物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安,这里是‘养’的意思。弗,不。 专,独享,个人专有。

(12)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13)遍:遍及,普遍。

(14)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玉器;帛,丝织品。

(15) 加:虚报 夸大

(16)信:实情。

(17)必以信:一定如实禀告神。信,信用,指对神说实话

(18)小信未孚(fú):(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孚,信任。

(19)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20)狱:诉讼案件。

(21)察:明察

(22)情:实情。

(23)忠之属也: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24)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25)战则请从:(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26)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之,指曹刿。

(27)长勺:鲁国地名,在今山东莱芜东北。

(28)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29)驰:追赶。

(30)驰之:驾车马追逐。

(31)辙(zhé):车轮碾过的的痕迹。

(32)轼: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此指车前的横木

(33)既克:已经战胜。

(34)盈:满,充沛。这里指士气旺盛。

(35)测:估计,预料。

(36)靡(mǐ):倒下。

(37)虽:即使。

(38)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作:振作。

(39)遂:于是,就。

(40)败绩:大败

(41)属:类

第七篇:曹刿论战重难点

曹刿论战重点语句翻译

重点语句翻译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大国是很难估测(它的行动)的,担心他们会设下埋伏。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为神所信服(信任),神灵是不会赐福(保佑)你的。

3、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慎重处理。

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6、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掌权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去参与呢?

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小恩小惠惠遍及百姓,百姓不会听从您的。

8、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士气已经消失了,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

能够战胜他们。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土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经消失了。

10、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

11、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已经战胜了,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勇气的。”

1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帛一类的东西,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必定做到诚实

可信。

1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是)尽了本职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着去。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504836/

推荐访问:曹刿论战教学重点难点 曹刿论战朗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