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描写古代战争的诗句

描写古代战争的诗句

时间:2018-11-21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第一篇:描写古代战争的诗句

积累描写古代建筑的诗句

积累描写古代建筑的诗句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白居易)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苏轼)

“密锁重关掩录苔,廊深阁回此徘徊。”(李商隐)

“东风袅袅泛崇光,夜色空蒙月转廊。”(苏轼)

“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陆游)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开帘放入窥窗月,且尽新凉睡美休。”(党怀英)

“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无名氏)

栏杆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杜枚)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栏杆。”(崔橹)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

庭院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李清照)

“无言独上高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元好问)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桂花。”(陈亮)

楼阁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李白)“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李益)

“绿暗红稀出风城,暮云楼阁古今情。”(韩琮)

“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辛弃疾)

第二篇:描写古代战争的诗句

从战争诗中窥探古代中国人战争观

古代中国人战争观初探

摘要 战争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而沉重的话题,而在诗歌极为繁盛的古代中国,战争题材的诗歌也成了反应人们战争观的一面镜子。本文结合具体诗歌,从纵向(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的战争观)和横向(古代中国人战争观的分类)两个方面对古代中国人的战争观进行了简要分析。作者认为,在主观感知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古代中国人形成了以热爱和平、厌恶战争为核心的战争观,并逐渐将其升华为忧患意识并主导着中国人的传统思维。

关键词:古代中国人 战争观 战争诗歌 热爱和平 忧患意识

自进入人类社会以来,战争就成为一个伴随人类的永恒而沉重话题,纵览古今中外,我们几乎无法回避,尽管绝大多数人都不希望它的发生。无论战争的性质如何,它带给人们的结果却是大致一样的,那就是:马革裹尸和家园荒芜。 战争观,通俗说就是人们对战争的看法,简言之,它是“人们对待战争的态度及与此相关的问题的看法的基本观点,包括战争的性质、战争的后果、制止战争的途径等问题。说穿了,就是人们对战争的态度问题”1。而战争诗是以战争为题材或背景的诗歌,即“凡由战争牵动的社会各个层面及其所引起诗人心理波澜的动荡而形成的诗歌”2都可视作战争诗。从这个意义上讲,战争诗与军旅诗和边塞诗有交集而又不完全相等,军旅诗和边塞诗中涉及战争的内容才可称为“战争诗”。显然,一定时期的战争观是会影响到该时期战争诗的创作的,反过来,通过分析某时期的战争诗的创作特点也能得出该时期的战争观。

接下来,本文试图从纵向(即按照中国历史的发展,不同时期人们的战争观)和横向(即从中国人战争观的分类角度)两个方面,结合具体诗歌简要阐释古代中国人的战争观。

纵向分析

一、《诗经》中的战争观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余年的诗歌305首,对日后中国诗歌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据统计,《诗经》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诗篇是直接或间接描写战争的(数据来源:吴培德《诗经论集》)说明当时战争尽管规模也许不太大,但却是很频繁的。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控诉战争的残酷,着重描写了征夫、思妇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心声。

我们在中学时期就耳熟能详的一首小诗《小雅·采薇》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代1

2李艳辉.中国古代战争观及其影响下的魏晋隋唐战争诗 张廷杰.宋夏战事诗题材分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

表。忆当初,正值春风和暖、柳絮飘飞时,和家人洒泪告别,踏上征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而现在,已是雪花纷飞的隆冬,自己总算踏上了归程,“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此时的征人既有往事不堪回首之苦,又有前途难以预料之悲。种种忧伤在这雨雪霏霏的旷野中无人知晓更无人安慰,——真是“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总的来讲,这一时期的人们暂未形成成熟的战争观,对战争主要是基于感性的、片面的、主观的朴素认识;更多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看到的是战争对自己、对亲友造成的伤害。但是,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对战争存在普遍的厌恶情绪,中国人历来爱好和平的这一基调自此奠定。

二、先秦时期的战争观

这里的先秦时期主要是指春秋战国,这一诸侯兼并、动荡不安的时期,战乱频繁,不得不引起先秦诸子们的共同思考。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自始至终都是推行“仁政”、“礼治”的,他们向来反对以暴力的手段达到统治的目的,孟子甚至尖锐地指出“春秋无义战”。虽然道家思想与儒家有很大差异,但他们在反对战争这一点上应该是相同的,例如老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应该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绝非争霸战争。以“非攻”为核心思想的墨家就更不用说了,即使是在中国军事史上最为著名的《孙子兵法》也告诫后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即不要轻易发动战争。

与主流思想不一致的似乎是法家,深受法家思想影响的商鞅让秦国变成了一个全民皆兵的战争机器,并迅速地横扫六合、一统华夏,但是它却不能适应战后的和平发展期,可见主张积极发动对外战争的法家思想还是难以迎合中国人的普遍思想。

总的来讲,先秦诸子对战争的看法更加成熟,他们当中绝大多数的反战派主张是相似的,即“理想状态是‘非战’,迫不得已进行反击时要慎之又慎,同时注意反击的目的是结束战乱,把战争控制在局部并在短时间内结束”3。而少部分主战派的战争观由于无法符合中华民族的普遍心理,繁盛一时后很快便烟消云散了。

三、两汉时的战争观

两汉时期的整体社会局面相对稳定,诗坛的发展似乎也不那么引人注目。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诞生了一些可圈可点的战争诗。

提及两汉战争诗歌,我想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两首经典的帝王之歌了。如果说刘邦的《大风歌》展现的是成功者衣锦还乡的壮志豪情,那么项羽的《垓3李艳辉.中国古代战争观及其影响下的魏晋隋唐战争诗

下歌》则展现了曾经的英雄穷途末路时的慷慨悲壮。不错,帝王之歌确实展现了一代江山的功业兴亡,读起来颇有些豪迈气势;但是文学主要还是面向大众的,以广大普通民众为描写对象的两汉战争诗歌在主题思想上还是对过去的一脉相承,大力抨击了战争的罪恶和对老百姓的带来的苦难。《十五从军征》就是一例,这首征夫的怨诗描写一个老战士回乡后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仅开头“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短短十个字,就让人有一种难言的悲哀,由战争带来的兵役制度的残酷跃然纸上。

总之两汉时的战争诗虽然从帝王到百姓均有涉及,但反对战争的主题没有变。

四、魏晋时的战争观

三国两晋时期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动荡年代,但同时也是文学的自觉时期。

曹操不但是一代政治家、军事家,更是一位诗人,这样的双重身份让他在文学领域中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堪称开一代先河。《苦寒行》就以一个将军的口吻,极力渲染了行军之艰难。开篇描写环境恶劣,战士行军艰辛可想而知,痛苦可想而知。此情此景,怎能不令将士们心情抑郁、思念故乡呢?“我心何佛郁,思欲一东归”,但是,路再艰险也得前行,思乡再切也不能返回。战士如此,统军大将则更深知进退之间决定着生死存亡,因此必须行进。全诗总的来讲还多是站在“小我”的立场上,像《诗经》一样地描写对战争的主观看法,但已经能够明显感受到作者(曹操)心中的矛盾和一个向“大我”的过渡心态。

魏晋时的战争诗名家还有才女蔡文姬等人。但总体看来,这个时期的人们的战争观处于一个过渡和矛盾的状态。说过渡是指从主观的小我心态向更客观的大我心态的过渡,而矛盾主要是指为了实现统一而不得不发动的战争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痛苦之间的矛盾。看惯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人们,这一时期也开始了对生命主题的思考。

五、唐宋时期的战争观

唐宋时期堪称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诗歌在本时期高度繁盛,古代中国人的战争观在此时期亦已基本形成。限于篇幅,仅挑选部分有代表性的简略叙述。

唐朝时描写军旅生活的边塞诗异军突起,诞生了一批以高适、岑参、王维、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人。他们的代表作早已耳熟能详,在此不一一列出。唐代战争诗除有少数是表达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如李贺《南园》)外,绝大多数是揭露战争的残酷本质(如李白《战城南》)或抒发战士的离别痛苦,也有的表面在写英雄主义,而实质是对战争本质的揭露(如王翰《凉州词》)。

而宋朝战争诗则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此时诞生的一批爱国主义诗人如陆

游、辛弃疾、岳飞等无不展现了他们渴望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豪迈心情。这种情况的诞生有其历史背景,与唐朝不同的是,宋朝始终未实现全国性的多民族统一,有许多少数民族政权始终与宋政府对立,而宋朝统治者对异族入侵不能像唐朝样予坚决反击,而是一味退让,对入侵者采取贿赂和求和政策,因此难以实现国家安定,这怎能不让爱国诗人们痛心呢?

宋朝以后战争诗数量有所下降,而且古代中国人的战争观至此已基本形成,因此对元以后的部分不再赘述。

横向分析

古代中国人的战争观综合来看,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揭露战争残酷的本质,痛斥战争带来的破坏

这恐怕也是所有的战争诗里表现主题最多的了。提及战争,历代人们最先想到的一定都是鲜血和死亡。“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多么残酷的战争啊,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看透了战争的残酷本质。

二、战争为征夫、思妇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

这应该是最早的战争诗所表达的主题,只要有战争,就不得不有大批百姓参与其中,多年无法回到亲人身边,甚至葬身异国他乡。“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是多么痛的感悟!每当发起者发动战争时,他们有没有想到多少热爱和平的战士期盼着回归故乡,多少父母、妻子对远去的征人翘首以盼,多少原本和睦的家庭因此即将支离破碎!战争的残酷性让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它充满了厌恶。

三、渴望建功立业的急迫心情

只能说,在中国历史上,持有这种观念的人是少数,而且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这种战争观及其影响下的战争诗的出现,大都是在政府腐败、外族入侵、内忧外患的特定历史环境下,此时的爱国人士,渴望冲上战场杀敌立功,为保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流尽最后一滴血!但这同时说明,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厌恶战争的民族,但绝对不是随意能够被侵略、被欺负的民族!我们不会随意发动战争,但也绝对不会容忍任何人对我们发动战争。

四、古代中国人战争诗形成的思想根源——忧患意识

纵览中国历朝历代的战争诗,我们发现,这类诗作具有较为清晰的前后相承的脉络联系,而联系的重要纽带是贯穿在这些诗作中深沉浓郁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指人类一种自觉的痛苦,它是社会危机引发出来的人类主体世界焦心忧虑的一种思想意识。它的产生是基于高度的历史自觉性和勇于正视人间现实的悲悯情怀。它积淀到我们民族的心理深层,形成一种较为固定的心理结构,并代代相

续,成为我们民族的基本性格和基本精神。作为民族生活和民族心理的反映与表现的中国文学,忧患意识一直是其构成的重要特质和基调。

中国古代战争诗中或多或少地对这种忧患意识都有体现,这其中的集大成者是杜甫。杜甫是诗人,而且是有过长期与百姓同样经历的诗人,这就决定了他从人民的立场上来看待战争,看待战争带来的灾难。他将忧国与忧民的矛盾和痛苦的复杂情感一一呈现,祖露出一位真正诗人对战争的真实看法。面对战乱带给人们的痛苦,他希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看到战后的荒芜,他感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听说战乱平息,他高兴地“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后世称其为“诗圣”、“诗史”,真是实至名归!

综上所述,《诗经》中对战争的直觉的体会,奠定了中华民族战争观的情感基调;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理性共识,促使成熟的战争观的形成。后代的诗人正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并将其升华为以忧患意识为主导意识。

历久弥新的古代中国人的战争观就这样形成了,个人认为,它的核心是厌恶战争、爱好和平。但爱好和平不是完全放弃战争,有的时候发动战争的目的就是制止战争;更不是不敢战争,在历史上面对外敌入侵、国家危难的时刻,无数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前赴后继,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这种战争观主导了中国人数千年的传统思想,并且一直影响到现在。而如今,走过了六十多光辉历程的新中国正在腾飞,中华民族正在向着她的伟大复兴庄严地迈进。中国已多次向世人宣布我们的和平崛起立场,相信在祖国繁荣昌盛的同时,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战争观也会在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中发挥越发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论文:

[1] 李艳辉.中国古代战争观及其影响下的魏晋隋唐战争诗

[2] 卢红军.唐宋边塞诗词的比较研究

[3] 李华光.春秋战国诸子战争观研究

[4] 张兆年.三国战争诗研究

期刊:

[5]卞良君.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传统忧患心理.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6]常虹.两汉战争诗思想意蕴探析.文学史与文艺理论

第三篇:描写古代战争的诗句

古代描写愁得诗句

古代描写“愁”的诗词名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人长。

——李白《秋浦歌》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

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落万点愁如海。

——秦观《千秋岁》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及春愁,黯黯生天际。

——晏殊《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晏殊《蝶恋花》

萧萧江上荻花秋,作弄个离愁。半竿残日,两行泪珠,一叶扁舟。

——张孝祥《眼儿媚》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

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李煜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

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半多。

——赵嘏

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李颀

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柳咏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柳咏

1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乌夜啼》(李煜)

2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李煜)

3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李清照)

4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李清照)

5 薄雾浓云愁永昼••莫道不消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李清照)

6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念奴娇》(李清照)

7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李清照)

8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9 问谁使,君来愁?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

《贺新郎》(辛弃疾)

10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

《西江月•遣兴》(辛弃疾)

11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

12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惩凝愁。

《八声甘州》(刘永)

13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天仙子》(张先)

14 江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蝶恋花》(欧阳修)

15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浣溪沙 》(秦观)

16 试问闲愁有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青玉案》(贺铸)

17 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小梅花》(贺铸)

18 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

《迷神引》(晁补之)

19 只愁恐,轻鞭犯夜,灞陵旧路。

《永遇乐》(晁补之)

20 欲说又休,虑乘芳信,未歌先咽,愁尽清觞。

《风流子》(周邦彦)

21 执手双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

《蝶恋花•早行》(周邦彦)

22 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

《过秦楼》(周邦彦)

23 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

《鹧鸪天》(苏庠)

24 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

《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蒋兴祖)

25 眉尖早识愁滋味,娇羞未解论心事。

《菩萨蛮》(黄公度)

26 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钗头凤》(陆游)

27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卜算子•咏梅》(陆游)

28 林断案,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

《绮罗香•咏春雨》(史达祖)

29 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减字木兰花》(淮上女)

30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唐多令》(吴文英)

31 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虫四壁。

《酹江月》(文天祥)

32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梅花引》(蒋捷)

33 扬子江头杨柳青,扬花愁杀渡江人。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第四篇:描写古代战争的诗句

古代描写春天的诗句汇总收集

夏天是万分灿烂的季节,万物葱荣,艳丽夺目,但是毒辣的阳光又大煞了风景。不经回想起春日,阳光那么的明媚温暖,万物复苏一片生机,描写春天的诗句从心中悠然溢出。心中一遍一遍回荡着古今描写春天的诗句。幻想着春天的存在,暑意荡然无存。请看优惠啦带来的描写春天的诗句,让您从描写春天的诗句中带来些许惬意。

【古代描写春天的诗句】

描写春天的诗句1: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描写春天的诗句2: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描写春天的诗句3: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描写春天的诗句4: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描写春天的诗句5:

《江南春》【描写古代战争的诗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描写春天的诗句6:【描写古代战争的诗句】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描写春天的诗句7: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描写春天的诗句8: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描写春天的诗句9: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描写春天的诗句10: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描写春天的诗句11: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描写春天的诗句12: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描写春天的诗句13: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现代描写春天的诗句】

描写春天的诗句14:

《春天, 十个海子》

海子

春天, 十个海子全都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

春天, 十个海子低低地怒吼

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乱你的黑头发, 骑上你飞奔而去, 尘土飞扬 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在春天, 野蛮而复仇的海子

就剩这一个, 最后一个

这是黑夜的儿子, 沉浸于冬天, 倾心死亡 不能自拔, 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 遮住了窗子

它们一半而于一家六口人的嘴, 吃和胃 一半用于农业, 他们自己繁殖

大风从东吹到西, 从北刮到南, 无视黑夜和黎明 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描写春天的诗句15:【描写古代战争的诗句】

《春天,遂想起》

余光中

春天,遂想起

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

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蜒于其中

(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

江南

小杜的江南

苏小小的江南

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 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 吴王和越王的小战场 (那场战争是够美的) 逃了西施

失踪了范蠡

失踪在酒旗招展的

(从松山飞三个小时就到的) 乾隆皇帝的江南

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 的江南,想起

太湖滨一渔港,想起 那?多的表妹,走在柳堤 (我只能娶其中的一朵!) 走过柳堤,那许多的表妹 就那?任伊老了

任伊老了,在江南

(喷射云三小时的江南) 即使见面,她们也不会陪我 陪我去采莲,陪我去采菱 即使见面,见面在江南 在杏花春雨的江南

在江南的杏花村

(借问酒家何处)

何处有我的母亲

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 一个江南小女孩变成的母亲 清明节,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 喊我,在海峡这边

喊我,在海峡那边

喊,在江南,在江南 多寺的江南,多亭的 江南,多风筝的

江南啊,钟声里

的江南

(站在基隆港,想想 想回也回不去的)

多燕子的江南

描写春天的诗句16:

第五篇:描写古代战争的诗句

古代诗人对于战争的态度

古代诗人对于战争的态度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自古诸侯征战、王朝更替,最受苦的莫过于老百姓了。而我国的漫漫历史进程中战争更是经常发生的事情,面对着战争我们民族的那些充满了思考和家国情怀的诗人们更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诗歌,来阐述了他们关于战争的理解和态度。

人类社会的产生便伴随着战争而行,从传说中的黄帝统一中国到近代中国战争一直都是一个长期存在着的话题。在我国这样的一个注重国家情怀的国度中,歌颂战争的诗歌是很多的。我国最早的战争史在《诗经》中出现,是以官方视角写下的战争诗,辞采华美,气势宏大。首先来看《大雅·常武》、《大雅·江汉》、《大雅·皇矣》及《颂》诗中的一些篇目,这类诗篇多是对统治阶级、上层将领征伐武功的赞美。《大雅·常武》以激昂的文辞夸耀王师的兵强马壮与士气高昂,气势撼人心魄,《大雅·江汉》更是以不吝笔墨、近乎矫情的夸耀直陈功业的辉煌,这种 “主旋律” 式的风格体现在许多同类的篇章中,多是对君王、诸侯王、将领攻伐武功的歌颂。诚然,这类诗歌更多的是出于政治需要,或出于仕宦之手,或经过史官乐官的润色加工,也由此可以发现,战争对于统治阶层,是建立荣耀与功绩的机会,记录并反映战争的诗歌必定会着力表现国力的强盛、胜利的辉煌、王师的威武与武功的浩大,这便形成了审视战争的官方视角,在此视角统御下的战争诗,呈现出壮丽雄浑的艺术格调,折射出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和审美要求。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战争更是成了周期性的家常便饭一样,这个时期关于战争的描写、研究也达到了很深入的地步。到现在为止还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孙子兵法》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完成的,还有很多描写战争的文章和诗篇也在这个时期大量的涌现,孟子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等关于战争的描述和认识对于今天的我们同样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汉代的时候由于国家的开疆辟土和大量的对外征战,这一时期出现了文人诗的雏形和蓬勃发展的乐府诗。如《李陵歌》、《十五从军征》、《古歌》等,这一时期诗歌大多是作者在业余时间创作而成,而诗人本生多亲生经历了战争。所以诗歌所反映的多是诗人自生的所见所感,既有对战争功绩的赞颂同时也有对战争的一种厌烦和自身命运的感慨之情。汉代之后的三国时期和两晋南北朝时期有时战争诗逐渐走向繁盛的一个阶段,但

真正的战争诗的繁盛应该是在唐朝的时候,这个时期国家实力强大,对外用兵力度和汉代相比是有过之而不及的。而这一时期产生了我们很熟悉的边塞诗人,他们主要是描述边塞的战争戎旅生涯和表达自己内心关于战争的理解和态度。同样是这一时期很多的诗人将他们的笔触摸到了最普通的百姓身上,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杜甫了。这位被誉为“诗圣”的大家留下了很多描写战争的残忍和百姓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的诗句,其中的很多篇目就算今天的我们读来也可以感受到那种凄惨和世道的炎凉。三吏三别是杜甫对于战争中的百姓生活和精神状态描述中较为出名的几篇,其中有一句这样写到:”老翁逾墙走,老妪出门看”每每看到这样的描写,我的内心都会为之一颤。这反映了当时连年征战给百姓带来了多么沉痛的灾难啊!

战争诗并没有随着唐朝的衰败而没落掉,到了宋朝的时候大量的描写战争的诗涌现出来。其中很多都表达了一种为国效力、保家卫国的情怀。诗人的笔是细腻的,同时也是历史最好的记录者。时间淹没了历史的很多事物,但在诗人笔下的那些个豪情壮志和关于战争的描述使得那些消失了的画面在经历了漫漫历史长河冲刷后同样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眼前,“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种种情形活灵活现的呈现在了眼前。为国效力的情怀至今人鼓舞着我们。陆游等一批爱国主义诗人用他们的诗歌谱写了作为国家的一份子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和慷慨激昂的热情。

诗人于战争的态度和诗人自身的经历和人生感悟是密切相关的,但总的来说在中国古代诗人身上那种对于百姓生活疾苦的关注、对于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之情在他们的诗句中都有很多的体现。相较而言,对于战争给黎明百姓带来的深切灾难诗人的表述总是充满了关怀和文字的力量。

诗人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向我们记录和展示了他们关于战争的理解和态度,即使身处今天那些思想同样具有深度和影响,是我们值得品位和学习瑰宝。

第六篇:描写古代战争的诗句

古代关于大漠的优美诗句

描写沙漠的古诗句

日暮沙漠陲,力战烟尘里。--从军行【唐】王维

沙飞朝似幕,云起夜疑城。萧纲《陇西行》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白马篇【魏晋】曹植

身逐塞鸿来万里,手披荒草看孤坟。擒生绝漠经胡雪,怀旧长沙哭楚云。--送李将军【唐】刘长卿

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平。寒日生戈剑,阴云摇旆旌。--横吹曲辞·出塞【唐】沈佺期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发白马【唐】李白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咏怀古迹【唐】杜甫

阴风吼大漠,火号出不得。--古塞下曲四首【唐】贯休

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恶。--缚戎人【唐】白居易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孤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描写沙漠的古诗句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黄。秋风起边雁,一一向潇湘。--边上【唐】齐己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从军行【唐】王昌龄

大漠风沙里,长城雨雪边。--信安王幕府诗【唐】高适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燕歌行【唐】高适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马诗【唐】李贺

大漠羽书飞,长城未解围。--早春边城怀归【唐】崔湜

鼓角雄山野,龙蛇入战场。流膏润沙漠,溅血染锋铓。--平胡【唐】李隆基

关头落月横西岭,塞下凝云断北荒。漠漠边尘飞众鸟,昏昏朔气聚群羊。--从军行【唐】崔融

广漠杳无穷,孤城四面空。马行高碛上,日堕迥沙中。--边城晚望【唐】许棠 建牙连朔漠,飞骑入胡城。--送崔融【唐】戴叔伦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岑参《碛中作》)

绝漠蓬将断,华筵槿正荣。--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唐】崔日用

绝漠秋山在,阳关旧路通。--横吹曲辞·出塞【唐】耿湋

漠漠沙堤烟,堤西雉子斑。--故城曲【唐】温庭筠

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唐】岑参 日暮沙漠陲,力战烟尘里。--从军行【唐】王维

沙飞朝似幕,云起夜疑城。萧纲《陇西行》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白马篇【魏晋】曹植

身逐塞鸿来万里,手披荒草看孤坟。擒生绝漠经胡雪,怀旧长沙哭楚云。--送李将军

【唐】刘长卿

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平。寒日生戈剑,阴云摇旆旌。--横吹曲辞·出塞【唐】沈佺期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发白马【唐】李白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咏怀古迹【唐】杜甫

阴风吼大漠,火号出不得。--古塞下曲四首【唐】贯休

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恶。--缚戎人【唐】白居易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99808/

推荐访问:描写战争残酷的诗句 描写战争场面的诗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