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校本培训意见

校本培训意见

时间:2018-10-07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校本培训意见 第一篇_校本研修评价意见

校本研修评价意见

近年来,我们学校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把教师教育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构建教师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建立完善有本校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按照既定的方案,紧张有序开展校本培训工作,评价意见如下:

通过校本培训,更新教育观念,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力求利用新、旧教材体现新理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以便顺利通过上级评价,通过校本研修、学习新理念,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评价能力与教学理论水平。转变观念,做好教研组同伴互助工作,引导教师从经验性向研究型、专家型转化。组织教师观看或实践优质课、尝试案例分析、自学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

全校教师“课堂该科与学习主体构建”培训取得了阶段成果,全校教师通过集中培训和校师训处组织的自学自悟学习方式,按期保质保量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并顺利通过了理论考试和教学实践考核。

我校###老师根据自己的任教学科,各自选择相应的班级,参加了一到两轮的学科培训。能按时出席,认真记笔记,及时消化,并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效运用到实践中来,不同的教师在自己的学科领域中各有所获。校本培训中能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方法等的交流与冲突,教师在合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校本培训中教师建立了互相备课,听课,共同设计等制度,使每一位教师能够及时汲取别人的教学理念,进而带动全校教师成长。

二O一六年九月

校本培训意见 第二篇_深入开展校本研修的指导意见

深入开展校本研修的指导意见

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基础教育更好更快发展的战略举措。为了贯彻落实吉林省教育厅《2009——2013年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强化各中小学对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责任意识和自主发展意识,提高校本研修的水平,推动学校学科教研组建设,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立足于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及当前现状,以有效教学为主题,以学科教研为依托,统筹兼顾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科研,实现学习、研究、实践的融合,打造学习型教师、学习型教研组、学习型学校。

二、校本研修的目的

1、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智慧,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校本研修关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智慧提升和教育教学行为改进,促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中工作,通过情境体验式学习,逐步提高实际的教育教学水平。

2、培育学校的教师教育能力,塑造学校的教学研究文化。校本研修以学校为实施主体,一方面旨在培育学校的教师教育能力,推动

学校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基地,促使教师形成学、研、做一体化的专业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旨在塑造学校的教学研究文化,让校长和教师的精力聚集在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上,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3、打造区域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区域教育的内涵发展。校本研修是一种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培训,有利于打造优质教师资源,整体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区域教育的综合实力,实现安图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以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三、校本研修的内涵

所谓校本研修,是指以学校及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切入口、着眼点,以学校、教师的发展规划为基本方向,以满足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根本目的,以学校自身力量、资源优势为主要依托,在学校、教师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在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相互作用(影响)下,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与专业引领下,由学校自行设计与策划安排实施的一系列分阶段、有层次的教师教育与教育研究有机融合的过程与活动。核心是学校“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

校本研修三大要素包括:

1 、自我反思(实践反思)。即教师对自我教学行为及结果的审视和分析过程。自我反思是建立于教学经验基础上的,是校本研修活动的起点,是承担“校本研修的个人责任”的具体落实,教师只有在回顾基础上提出问题,才能在实践中去解决问题。

2、同伴互助(共同发展)。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的基本形式,它是建立在教师之间的合作基础之上,力求通过合作互动,同伴之间相互影响,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

3 、专业引领(专业提升)。校本研修的实质是理念和实践的结合,校本研修虽然基于学校,对学校问题进行研究、提升,但也需要专家(或学术理论书籍)的专业指导和学术支持。在教师与专家的双向互动中,在教师在对理论书籍的研读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四、校本研修的内容及形式

校本研修的内容,要根据教师需求和学校发展目标进行设计,带有★号的内容为必修内容。意在引导学校以有效教学为核心内容,利用2——3年时间,系统开展有效教学理论的学习,有效教学问题的行动研究与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索,实现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科研的一体化。校级教学研讨活动与学科教研组常规教研活动也要紧紧围绕有效教学这一主题,研究有效教学、有效学习、有效评价的操作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实际,自行选取安排研修内容、研修方式、研修进度,也要鼓励教师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五、校本研修的基本原则

1、全员性原则:校本研修要面向学校的全体教师,要注重全员培训与分层、分类培训相结合,注重研修内容的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

2、发展性原则

从校本培训的目标来看,一定是基于学校和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在学校明晰的办学理念统摄下形成的;既然是发展,就是动态的,校本研修不能是一种固定的、程序化的模式,在不同的时期也要有不同的要求及其表现,要适应实践要求的变化而不断前进、变化。

3、整合性原则:校本研修要注重实效性,要注重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校本科研的结合,要“学—研--做”一体化,使培训的成果反映在教师素质、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上。

4、灵活性原则:校本研修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校本研修要将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个人反思与小组研讨相结合;采用课程教学、系列讲座、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师徒带教、读书心得、网络指导和实践反思等方式方法;也可在实践中创造适合自身实际的培训方式。

5、过程性原则:校本培训必须有完整的过程。学校整体培训工作或某个具体的培训项目都要有完整的过程。培训过程一般要包含方案设计、组织实施、实施反馈和考核总结等四个关键环节。每个环节都可有学校特色,但缺一不可。

6、针对性原则

从校本培训的内容来看,应完全取决于教师的实际水平和实际需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选什么”的原则确定;就具体的学校和具体的教师而言,内容必须是有具体针对性的,不同学校的校本培训可以有不同的内容重点和内容体系。校本培训应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其具体实践为落脚点。

7、自主性原则

从校本培训的主体和受体来看,两者都具有自主性。校本培训过程中,学校是培训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实践者,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学校还要让教师具有充分的自主性,调动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主动性,教师个人的主动学习是校本培训的关键。

8、优化性原则

校本培训意见 第三篇_校本教研指导意见

中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指导意见

为健康有效地推进我乡新一轮课程改革,巩固提高我乡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宁城县中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提出中小学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工作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研究和解决学校教学实际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培训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充分调动教师个体、教师集体和教导人员的积极性,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深入开展校本研训活动,不断创新教研、培训机制,从而促进我乡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实效性原则

校本教研的生命在于实效性。校本教研涉及的问题应源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必须具有针对性。要将研究的成果及时应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育人质量,进而促进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二)多样性原则

校本教研强调研究内容、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由于学校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遇到的问题会多种多样,具有差异性,因此,要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采取不同的研究方式和方法。坚持“分层施教、分类指导、分别要求”。

(三)发展性原则

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把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作为校本教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研为导向,以培训为主线,教、研、训要做到有机结合,资源共享,方式灵活,整体推进。

(四)互动性原则

校本教研不只是本校内的教研;要打破学校的界限,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兼职教研员和学校业务领导要通过参与讨论、学习指导,实现与一线教师的共同提高;要加强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管理者之间的互动协作。为教师提供和创设发问、对话、讨论、交流、演练活动的机会。

三、工作目标

1、通过校本研训,使广大教师的基本素质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大幅度提高。真正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素质、优化教学行为、促进专业发展,更好地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实践者。

2、逐步建立健全有利于新课程实施、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研训运行机制;转变研训方式,更好地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从而造就一支具有教育境界高远、理念先进、蓬勃向上的教师队伍。为巩固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创建教学品牌,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3、创建一批在校本研训工作起引领示范作用的先进校;锻造一批懂管理会研究的“专家型”校长;培养一支教育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科研型”骨干教师队伍。创新教育教学机制,形成办学特色,促进全乡教育教学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四、主要内容

“学校是教育真正发生的地方。”校本教研的内容是学校中真实的教育教学问题,是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起来的现实问题,是对学校真实情境中所发生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结合我乡实际,开展校本教研,具体可包括:

1、研究学科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融合及协作发展问题;

2、研究如何准确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作者和编者的意图,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足教材,超越教材,如何开发和利用校本教材;

3、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

4、研究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育环境、文化氛围和特色发展;研究不同发展水平学校的校本教研模式;

5、研究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的建设、校本管理机制的完善;

6、研究如何将德育有机地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7、研究不同发展状况教师的角色定位、教育教学行为和个性发展;

8、研究学校环境、家庭和社会生活背景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9、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态度、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及能力,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教育教学策略和方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等。

五、方式方法

(一)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反思,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到研究的切入点。每一节课结束后,教师都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对本课教学进行诊断与分析,认真反思这节课用了哪些教学策略,体现了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否达到了教学的目标,有哪些优点和创新之处,还存在哪些问题与不足,应如何改进和提高。

学校要为每一位教师建立《教育档案》,以撰写教学札记、课后随笔、实践反思录,讲述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等多种形式,及时记录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心路历程,记录教育教学的成败、启示和感悟,使教学反思逐渐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成为促进教师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二)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关键和支撑。学校在进行校本教研时,要积极争取各级各类教育教学专家的支持和帮助,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专题报告,开展多种教学观摩活动,引导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课程目标,把握课程内容。校本教研要面向全体教师,积极创造条件,让勇于创新、肯钻研、有潜力的教师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要安排专家对骨干教师进行跟踪指导、重点培养,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对外交流的机会,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三)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要组织开展集体备课、专题座谈、教育论坛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广泛进行对话交流,形成教师与教育管理者、教师与教研员、教师与专家之间的多方合作互动,用学术思想的交流和思维火花的碰撞,来增进教师之间的了解与沟通,互相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四)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校本教研的基本方式,其核心是通过对一个个具体教育教学情境的分析和研讨,提出最佳的应对策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个案积累。

进行校本教研,我们可以采用下列一些基本模式:

①教学课例反思模式:剖析—反思—例证—明理;

②教学专题(主题)研讨模式:收集问题—搜集资料—专题研讨—反思实践—改进实践;

③资源共享模式:发掘专长—引领学习—实践应用;

④专业技能学习模式:专业技能学习—换位演练—实践思考—提炼策略;

⑤校际合作模式:专题研究—实践交流—提炼经验—提出问题—深入实践—解决问题;

⑥自我反思模式:展示教学一同伴议课—同课异上(异构)—反思提炼等。

六、制度建设

(一)总校层面

总校教导处要强化校本教研意识,把深化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充分发挥其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职能作用。校本要发挥教导主任的作用;要切实转变教研方式,注重活动的设计,以活动去推进学校和学科的校本教研;注意加强学科之间的沟通与整合,使有组织的区域性教研活动能够植根并服务于自下而上的校本教研。要紧紧围绕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把握重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研活动。教导主任要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与教师建立平等对话的合作伙伴关系,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善于发现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闪光点和经验,并与教师一起进行总结和提炼。要发挥自身优势,善于总结校本教研的成果,为教育决策提供服务。

(二)学校层面

中小学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开展校本教研的理论学习、对话交流及课题研究制度,并结合实际,制定《教研组评估方案》《教师专业成长评估方案》,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校本教研;要组织、引导教师积极进行读书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要组织教师开展经常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做到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得到研究,积累的经验能及时与同伴分享;要建立以行动研究为主的学校教研组织机构,并加强教研组的建设,通过专题式研讨,开展学科组或备课组内教师之间的交流,让教研与科研成为一体。

(三)教师层面

树立研究意识,自觉地参与校本教研。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管理者、教师与专业支持人员要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习惯。要掌握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方法,使研究与工作密切结合,通过个体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让自己与专家成为亲密伙伴,让自己与其他教师成为研究共同体,让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过程成为行动研究的过程。

【校本培训意见】

七、机制建设

为进一步规范校本教研,使之既具有实效性,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经常化并广泛而持续地开展,取得综合效果,在推进校本教研的过程中,要注重机制建设,努力做到三个结合:

【校本培训意见】

(一)与校本培训相结合

校本教研是开展校本活动的起点和基础,是整合校本培训、校本管理和校本课程的中心和纽带。要坚持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相结合。要通过校本教研的方式来进行校本培训,引导和帮助教师边培训,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二)与教育科研相结合

要改变教研与科研“两张皮”的现象,将教研与科研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要把校本教研中发现的问题作为教育科研的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和方法,要用科研的理论、科研的方法、科研的成果来指导和推动校本教研,促进校本教研层次和水平的提高,实现“教研、科研一体化”。

(三)与建设学习型学校相结合

校本教研是建设学习型学校的有效途径。开展校本教研,有利于浓厚学校的学习研究氛围,特别是教师的反思,同伴之间的交流、协作与互助,要创造条件,建立机制,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组织开展创建学习型学科组、学习型年级组、学习型备课组、学习型班级的活动,将校本教研与学习型学校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互促互进,共同发展。

(四)与学校常规教研相结合

校本教研和学校在常态工作中所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有许多共同点,例如,在教研活动的主体、主要场地、时间安排等方面都有一致性。因此,校本教研只有与常规教研活动相结合并渗透到常规教研活动中,才能使常规教育研究活动真正产生实效。学校要加强对常规教研活动的管理,并通过校本教研带动学校常规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成立乡级校本教研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推进全乡的校本教研工作。校本教研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乡校本教研的日常管理、指导工作。办公室设在总校教导处。

(二)明确责任

校本培训意见 第四篇_校本研修的意见或建议

校本研修的建议与意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研修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校本研修也存在一些问题。我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教师缺位或不到位,这造成了一人兼多职无法兼顾导致校本研修的低效。

在我们农村学校“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做了大量的工作,投入了很多资金,制订了详细的计划,每周四检查备课,每人听课不少于三节,总之每天除了上课的时间之外其他空闲时间基本没有。

每天都有活动,看起来校本研修非常扎实,但效果如何呢?据我观察,目前校本研修实施过程中的最大阻力是教师人数不够导致低效能。学校“每天都有活动”,老师既要提高教学质量还得兼顾学生安全但是这些活动没有系统性,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整合,虽然教师整天围着活动转,但还是严重阻碍了研修活动的有效开展。【校本培训意见】

我们所农村小学参加校本研修活动,是以个人备课的形式进行的。每个人带一个年级的课说可以向其他老师交流但是各自都有各自的班级科目,如我带二年级语文全校就二年级就一个班当我们交流时就只能说说自己的备课思路,其他教师没有接触到二年级的语文课所以只是埋头作记录,或应付性地说几句无关紧要的意见,根本起不到最终的作用。

我校每学期都进行两次全员赛教活动。上课铃响了,学生望

着由数十名听课教师组成庞大的“观摩团”,或心情紧张,或新鲜好奇……课后评课开始了,先是由领导讲话,强调活动的重要意义,接着按部就班,你讲板书,我谈理念,他说教法,总之成绩不小,问题也不小。 听评课活动在传递教育理念、展示教学方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它也是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最常用的形式。但是,目前教师的人数有限在公开课这一过程教师们光准备就得一周为了这么一节课,但评课议课你一句他一句又不能围绕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讨论,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导致很多教师失去了自信心。

对于校本研修,教师在经历前期的兴奋之后,又陷入了迷惑和无助。如何打破现在校本研修工作的“高原现象”,尽快改善目前校本研修活动的低效状况,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我结合观察到的一些现象,想就目前最主要的还是教师人数过于少。

校本培训意见 第五篇_大冶二小学习校本培训意见情况总结

关于组织教师学习《登封市教育体育局关于 加强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的意见》的情况总结

大冶镇第二小学

2016年3月29日

关于组织教师学习《登封市教育体育局关于 加强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的意见》的情况总结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提高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开放有序的教师校本培训体系,促进培训的校本化、常态化,建设富有特色的校本培训文化,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进一步推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根据《登封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的意见》,我校于3月29日中午组织学校全体教师进行了专题学习,现就具体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校本培训的性质与意义

校本培训一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需要,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实际,开展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的教师培训活动。二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解决学校和教师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校本培训的目标

一是遵循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教师依法施教的意识,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二是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培训,建设学习型组织,

提高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并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三、校本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一)培训内容:以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教师队伍的实际为依据,紧密围绕提高文化素养,更新专业理念和专业知识,夯实学科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等方面进行设计。

(二)培训形式:根据培训的目标和内容,以课例研究、行动研究、课题研究、专业学习为主,辅之以多种方式,比如采取专题学习、研究教材、听课评课、案例反思、读书自学、交流研讨、考察观摩、教师论坛、班主任论坛、网上学习、合作探究,“请进来”、“走出去”等其它有效、有特色的培训形式。

四、校本培训的组织和管理

(一)组织机构:学校要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学校校长李巧玲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明确校本培训任务,安排语文组长张晓琳、数学组长尤朝辉、英语组长李淑贞三学科教研组长具体负责校本培训工作。

(二)计划制定:每学期要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教师队伍现状,制定出适合本校的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校本培训学期工作计划。

(三)制度保障:学校要建立规范的校本培训常规管理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在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的培训经费中优先保证校本培训,并按照

要求有效使用。

(四)建档管理:主要包括组织机构设置、计划、总结、每次的活动安排、活动记录、考勤、教学反思、体会总结、课例教案、照片或光盘等。学校也要为教师个人建立校本培训(成长)档案,包括学习笔记、学习体会、听课笔记、经验总结等。

我校通过全体教师的认真学习和深刻讨论,共同认为登封市教体局制定的《登封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的意见》非常具体、非常全面、切合学校实际和教学情况,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我校教师没有任何意见和建议。

大冶镇第二小学

2016年3月30日

校本培训意见 第六篇_新泰市中小学校本培训指导意见

新泰市中小学校本培训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重

要形式,是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由各学校自行组织,以教师所在学校为阵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再学习、再提高的一种继续教育培训形式。开展校本培训,是建立教师岗位成长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体现终身教育思想,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创新能力,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使我市校本培训能够扎实有效地开展,使校本培训管理工作走向科学、规范,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

的师德和业务水平”为出发点,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改革创新,讲求实效,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努力把每所中小学建设成教师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组织,使我市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总体目标

通过校本培训,全体教师的师德水平、人文底蕴、育人

能力和心理辅导能力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技能、教育技术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显著增强;树立终生学习理念,提高教育创新和实践能力;以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三、主要任务

建立市教育局统筹协调,政工科、教研室、基教科、师训

科、培训中心紧密配合,中小学教师全员参与的校本研修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努力创建学习型学校和研究型教师群体,为我市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提供优质的师资保障。

1.完成教师全员研修任务。全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参与校

本研修,根据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完成规定的的校本研修任务。

2.建立完善校本研修制度。积极构建以校为本,全员参

与的研修制度体系,通过制度规范学校教师的校本研修行为;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校本研修评价及激励机制,以教师为本,尊重教研探索,尊重教研成果,引导教师积极投身教研,促进教研百花齐放,促进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不断修订完善各种制度,形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长效机制。

3.推进校本研修示范基地建设。推进省、市、县三级校

本研修示范基地建设,创建一批省市级示范校,为进一步推进校本研修工作积累经验,树立典型。

4.成立校本研修专家引领团队。成立由教研员、培训中

心指导教师和中小学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省市县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远程研修指导教师等)为成员的区级校本研修专家指导小组,各学科成立专家工作室,为教师校本研修提供专业引领。各校也要成立校本研修专家指导小组,为教师校本研修提供专业引领。

5.建立校本研修优质课程资源库。以省远程研修资源、【校本培训意见】

中央电教馆教学点覆盖资源为依托,以自主研发为主建立我市校本研修课程资源库。市校本研修指导教师、引领者和骨干队伍成员要率先垂范,为资源库提供优质成果,以带动全区教师为资源库建设贡献成果。制定上述人员及各校对校本研修优质课程资源的具体贡献标准,纳入年度绩效考评,力争在5年内

【校本培训意见】

建成高效、实用的资源库。加强资源库管理,使之发挥最大教育效益。

四、培训对象、内容和形式

校本培训要求全体中小学教师全员参与,培训内容的确

定,应当充分体现学校和教师发展的目标与需要,充分体现以校为本的特点,体现专业提高的要求,应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以师能提升为主要内容,培训的形式可以是自主的、灵活的、多元的。

(一)培训对象:

全市所有在职中小学教师(含中职和幼儿园教师)。

(二)培训主要内容:

1.师德专题培训。根据泰安市中小学师德建设工作考核

办法,充分利用每年寒暑假或其他集中学习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要以人生理想、职业定位、责任使命、师德规范为重点,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全员培训,达到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净化心灵、规范行为的目的,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远程研修第二阶段校本分散研修内容。集中研修是导

向、是专业发展的引领,校本研修是远程集中研修根本落脚点。校本研修就是看我们集中研修的理念、途径、方法是否扎根、落地,把校本研修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远程研修的课程都是支持校本研修的,做好每位教师的研修规划与分工,确定成果考核评价方式。确保参训教师在开学后校本研修阶段进行实践和应用。

3.班主任培训。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研究和探讨新形

势下班主任工作内容、方式和方法,尤其在班级日常管理、班级活动设计与创新、学生心理辅导、留守儿童管理对策等方面加强研究,使班主任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注重对优秀班

主任个人管理艺术的总结与推介,形成校内重要的学习资源。

4.骨干教师培训。以理论提升和课题研究为主,着眼于

掌握学科最前沿的教育理论、方法策略、行为手段等,全面提高骨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促进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帮助骨干教师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专业技能。以骨干教师成长来提高学校教育科研水平。

5.学科培训。建立以学科组为培训基本单位,以教学中

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科学设置围绕学科教学的各类课题,如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教学环节、教育技术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和研究,帮助教师提高课堂驾驭能力,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科教学方法

6.信息技术培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教学结合,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水平。根据学校老师实际,有针对性分层次开展培训。对中青年教师以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对中老年教师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为主要内容,通过培训,推动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运用工作,促进广大教师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三)培训主要形式 :

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省级骨干培训、远程研修的课程资

源、专业指导和平台支持,开展常态化的校本行动研究,形成“骨干集中培训—全员远程研修—常态化校本研修”主题贯通、过程连续、内容衔接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积极探索与设计网络研修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有效形式,校本培训应有以下形式:

1.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 网络研修和校本研

修以混合式课例研究为载体,循着“理解—迁移—创建”学习序列,“学什么、设计什么、做什么”,实现当年所学为当年所用,能够转化为教师个性化、规模化教学行为。从专家引领专

题开始,经由课例研究案例的行动导向和混合式课例研究的协同参与,让老师从囿于原有经验到像专家那样思考(学习专业的思考),再到像优秀教师那样行动(学习专业的行动),再回到自身教学实践协同磨课,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解决自身的教学问题,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把课上好。能够帮助老师实现技术与自身研修学习的融合和研修学习方式习惯的无痛改变,让混合式课例研究,对提升区域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广泛持久地发挥作用。

2.寒暑假集中培训。有效利用寒暑假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教育政策法规、理论,教育教学能力培训,集体备课、个人备课、教学质量分析等。

3.基于问题探索和解决的学科培训。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议课、同课异构、教学反思、专题研讨、优秀学案评比等。

4.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以促进个人业务素质开展的读书自修、教师基本功比赛、师徒结对、课题研究、沙龙研讨、网络交流、校际合作学习交流等

五、校本培训的具体措施

(一)强化校本研修市、乡镇、学校“三级管理”的责任体系。

1.市教育局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由局长赵连军任组长,副局长杨福泉、陈绪伟任副组长,相关责任科室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中小学校本培训进行规划、组织与管理。市教育培训中心负责对全市校本培训的业务指导。各乡镇街道教育办公室负责本乡镇街道中小学校本培训的业务指导。

2.校本培训管理。教育局成立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师训科,具体负责校本研修工作的日常事务及组织管理。乡镇街道及各学校学校应成立以单

校本培训意见 第七篇_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的意见【校本培训意见】

粤教继〔2007〕29号

各市教育局:

为进一步推进我省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校本培训制度,促进校本培训的健康和持续发展,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实际,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校本培训的重要意义

1. 校本培训是在教师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统筹和指导下,由学校组织实施,着眼于满足学校与教师发展需要,由学校自主确立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以解决学校、教师的实际问题为目标的一种继续教育形式。

2. 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有效开展继续教育的基本途径,在建设教师基层学习型组织、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中小学校是校本培训的主体,校本培训贴近学校实际,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针对性强,有利于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提高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二、校本培训的目的要求

4. 校本培训要以学校和教师为本。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场所,也是教师发展的基地。校本培训要围绕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目标、特色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需要来安排。

5. 校本培训要与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要以新课程培训、班主任培训作为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坚持边实践、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让教师更好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疑惑和问题,让班主任更好解决班主任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6. 校本培训要与高校、教科研、培训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加强教师继续教育优质资源的建设,加强培训过程的专业引领和指导。充分发挥当地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在校本培训中的示范、辐射和带头作用。

7. 校本培训既要有规范的要求,又要有灵活的安排。中小学校为校本培训实施工作的主体,学校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形式、时间等,充分调动学校、教师、班主任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三、校本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8. 校本培训要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班主任专业能力为主要内容,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科研方法、教育教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班主任专业能力以及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特色的各项培训。

9. 校本培训的形式要根据学校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处理好集中培训

与教师自我学习、专题培训与系统培训、校内培训与校外学习考察等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与设计校本培训的有效形式。校本培训的基本形式可采取专题学习、读书自学、案例反思、交流研讨、考察观摩、课题研究、教师论坛、班主任论坛、网上学习、教学行动研究、合作探究等。

四、校本培训实施步骤

10. 制定计划阶段:围绕学校的发展规划以及教师的专业化需求作考察调研分析。在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制订详细的校本培训学年计划,并上报教师继续教育主管部门或教师培训机构备案。

11. 评议计划阶段:教师继续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教师培训机构评议校本培训计划,评议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申报学校,并把校本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

12. 实施计划阶段:各校按计划实施校本培训,学校要抓好校本培训的考勤、记录、考核、书面总结等过程管理工作;并及时收集整理校本培训的计划书、培训记录、学员成果、学员成绩、书面总结等资料档案管理工作。

13. 检查反馈阶段:教师培训机构要定期到中小学校检查校本培训的开展情况,了解学校在开展校本培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指导中小学学校落实校本培训计划,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五、校本培训的组织管理

14. 省教育厅负责全省校本培训工作的宏观指导,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校本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制订校本培训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强指导和检查,创造条件,促进校本培训的健康发展。

15. 教师培训机构应把校本培训纳入日常工作计划,加强校本培训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工作,帮助不同类型的学校设计符合自身特点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组织经验交流,开展校本培训的实践和理论研究。

16. 中小学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要将校本培训工作纳入校长的任期目标。中小学校要成立校本培训的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合理安排经费,建立校本培训的管理制度。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86934/

推荐访问:校本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