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具体的社会问题

具体的社会问题

时间:2018-09-15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具体的社会问题 第一篇_当代中国农村主要社会问题分析

当代中国农村主要社会问题分析

政治与行政学院 李业谋 社会1092 摘要: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乡村的社会结构开始发生解构,随着乡村经济的市场化和社会结构的调整,经济迅速增长,而伴随的土地问题产生的地根政治,家庭解构产生的养老冲突和福利保障问题,劳动力转移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化问题异显突出,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更好的把握矛盾产生的根源,对于社会乡村的重建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关键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市场化 地根政治 养老 社会流动 社会分化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解读与局限性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2.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3.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4.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5.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

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在经济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效果,在政治上正达到国家对于基层的控制,通过了农村基层的政权下沉并规范化和科层化对乡村进行自上而下的管理,。加大了对乡村的文化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设施的建设使得科教文化下乡显得十分有效果,丰富了乡村居民的生活。在社会建设方面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还有全面取消“农业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以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

对政策与文件的解读下,新农村建设形势大好,但是根本上而言,新农村社会主义的建设在实际的实践当中是在加速乡村的社会解体,是在通过政治的渠道减少农民群体以达到解决农村问题。

在本质上,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使农民的单向流动,没有提供一份可以往返农村和城市的平台,当农民向城市流动,而从事的行业是低收入而卑微的工作,因为没有专业技能和高文化素质。当他想返回农村,没有土地的保障,(这会在土地问题上详细介绍),这陷入一种困境。导致农民流动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化下的农民分工细化,细化之后形成剩余劳动力,出于家庭抚养的收入经济压力,必须向外转移通过在城市打工来获取收入,随之而来的是家庭的解体,年青劳动力转移,老人与小孩抚养形成的“空巢老人问题”和“留守儿童”。同时劳动力的转移致使乡村治理的人才流失和缺乏,等等。所以农村社会的问题是相互嵌套和层层联系的,需要一一去探讨和分析。

二.土地问题

在费孝通的《乡土社会》中的乡土农民是一个安土重迁的群体,虽然这是80年代前中国的乡土现状,但是在改革开放直至今天,中国乡村的这个性质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土地是农民的依赖,是经济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关于土地的改革一直在不断的探讨,市场化下的土地使用权的自由转让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经过法学家们的论证,土地使用权的可交易问题得以解决,各类土地开发活动迅速成燎原之势;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实践者们又从香港引进土地批租和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城市政府开始围绕"地根"开辟第二财政。但就在土地要素迅速市场化的时候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悬置起来的土地产权

问题始终被绕开了。给农民最高30年承包使用权的"补偿"怎么算也无法与土地的真实"价格"联系起来。此种情形下,只能由国家垄断土地交易市场,先向农民征用,而后再面向土地开发人,或转让、或批租、或拍卖。就这样,农民与土地市场的直接联系被生生隔开,农民土地权益也就消于无形。近年来,我们看到土地 市场上的饕餮大餐愈演愈烈,我们还看到了为数众多的不法官员"倒在地上"。这一切不能不说与这种土地交易中缺乏真正产权所有者利益制约的隔开式操作有关。

有关土地权益的法律,包括宪法和即将出台的《物权法》,大约不下六部。但法律规定含糊不清,灵活掌握的空间太大,操作起来相互撞车。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性保障,"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中央政府对解决土地问题也只好采取"贴膏药"的办法。要么紧急发出安抚性文件,但即使"一号文件也只管一年";要么干脆狠下一剂"加强行政管理,严格土地审批"的猛药。而此时,寻租又开始大行其道,甚至发展到即使村民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办工厂也需要在北京找关系。去年以来的宏观调控中,我们发现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经济增长套路:地方政府纷纷与企业联手,"以地根撬动银根",用土地做抵押,贷款上大项目。中央、地方、开发商、农民,宏观调控一时成为围绕土地而展开的博弈。当农民对自己土地权益的保护意识猛然觉悟过来的时候,中央政府"抽紧地根"的政策与农民"保护地根"的要求紧紧靠到了一起。"地根政治"成为中国当今政治的一道特殊景观。其实,"地根政治"是土地制度的集中反映。我们的土地制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制度? 简而言之,是一个服从城市产业集团利益的制度,是一个由城里人主宰的制度,是一个需要农民做贡献的制度,是一个在传统的保护农业的理想目标与依靠行政手段快速积累城市财富现实需要的矛盾中扭曲了的制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国英教授算了一笔帐:从"一五"开始,农民通过剪刀差为国家的工业化做出30万亿贡献之外,农民在土地的收益上又为城市化贡献将近30万亿。当然,这两个30万亿,说好听,叫"贡献",说得不好听,就是"剥夺"。上月中旬,河北定州、甘肃张掖先后传来被征地农民遭到大规模围殴、甚至致死人命的恶性事件。事实表明,个别地方对农民土地权益已经不再是剥夺,而是明火执仗地抢劫了。

土地问题在市场经济里面深入分析会发现:土地的真正的使用者是农民,交

易的对象是商人或者企业,而代表农民进行市场交换的是政府,这实际上是架空了农民,实质上而言:农民与企业根本就没有博弈的基础,既得利益者是政府与企业。

三.农村家庭赡养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城镇养老制度虽然发生了由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的制度性变迁, 但仍处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庇护之下。而农民因为有了土地, 养老保障几乎完全由家庭自我负担。这实质是二元社会结构的延续和发展, 忽视了广大农民应享有的社会保障的权利, 对于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农民来说这是很不公平的。更何况, 由于农村人口基数特别大, 抑制了政府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积极性, 因为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 要有足够的财政做后盾。政府会因财力不足而推迟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时间。何况, 在当前农村家庭养老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还没有完全丧失, 这种推迟也还能找到令人可以接受的借口。目前农民没有自己的特有组织, 也没有正式的利益群体为农民的代言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一直得不到重视而被搁置, 同广大农民没有自己的组织和代言人作为坚强的后盾恐怕不无关系。农民的利益受到侵犯时, 他们的矛头指向大多是县乡政府, 他们普遍认为, 市以上的政府还是可以信赖和依靠的, 是农民的亲人, 而将县及县以下的基层政府和组织视为自己利益的直接侵犯者。 这样他们的利益表达就难以直接进入决策最高层。

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是一对老年夫妻由多个儿女共同赡养, 是一种多人分担式的赡养, 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子女人数减少。据统计, 1990年我国家庭平均规模为4. 18人/户, 1998年减少到3.63人/户, 2000年则为3. 43人/户。未来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化趋势明显, 家庭结构将变为/ 4210型倒金字塔结构, 这意味着一对夫妻将要承担4 个老人的赡养义务, 假如父母丧失了劳动能力, 子女(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的)甚至要担负起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在内的6个老人的赡养义务) ) )届时如单纯依靠家庭养老, 年轻人将不堪重负。同时, 家庭人口和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养老供给资源减少, 供给程度低, 这并非逻辑推测, 而是近来农村赡养诉讼逐年增多所一再证明的事实。可见,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使得农村家庭结构发生变化, 也使得农村家庭养老的作用越来越小。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向外转移,而且加上农村自古就有男子结婚后分家的传统,这使得家庭的老人不仅仅是在赡养费用的界定压力,还有赡养人的界定问题,而后者给与老人的打击是比较大的,前者是物质量化,而后者是精神上的定性化。乡村中的老人是比较着重于后者,对父母而言:孩子的关怀与给与的温暖是最大的希望与回报。还有子女结婚后的代际冲突也是造成家庭结构的解体,从农村生活状况上去考虑,自古就有分家的习俗,当儿女嫁娶之后与父母分居,而农村一般有2个以上的子女,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很明显观测到中国农村在“无功德个人”中对于个人权利的重视而导致赡养义务的纠纷。而自主择偶方式也难免带来婆媳关系的代际冲突。

四.农村社会流动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二元的城乡结构下,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呈现的是“内卷化”的问题,农民作为处于劣势地位的群体,在边际成本上升,而边际收益却下降,即使在后者小于前者的基础上,依然不得已不进行劳动力的交易与转让。

户籍、劳动力市场的部门分割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构成的制度排斥通过减少社会流动选择余地、增加职业边缘化可能和提高流动成本等途径限制了农民的流动机会, 阻碍他们向上流动和实现较高的职业地位: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的流动选择自由。大多数非农职业以非农户口等为先决条件, 因此不仅农民难以实现向其他职业的代内流动, 其子女也难以跳出农业户口所形成的藩篱而实现代际流动; 其次, 部门分割的就业制度减少了农民进入正式就业体系和向上流动的机会, 增加了他们在职业流动中被边缘化的可能。对于向城市流动的农民, 身份的模糊与不确定成为他们进入正式就业体系的极大障碍。李强等人的研究指出, 城市农民工在就业途径上以非正式就业为主要的就业渠道, 而较少进入正规的单位和部门就业, 很多为只能从事体制外那些权利不受任何保护的边缘职业和底层职业; 第三, 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了农民社会流动的成本。由于现行户籍连带提供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关联资源, 对农民社会流动的制度排斥还表现在农民缺乏体制赋予的各项社会保障, 进城农民为获取向上流动机会往往需要为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付出高昂代价。

具体的社会问题 第二篇_社会冷漠具体事件及其危害

社会冷漠具体事件及其危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那么什么是和谐社会呢?所谓和谐社会就是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迅速成长为全球经济第二大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与此相悖的是,我国当前社会中不断涌现一些极不文明、不道德的音符,部分公民道德缺失,是非、善恶、美丑不分。这些问题的出现和蔓延,折射出我国当前社会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一种极不协调的的社会冷漠现象,它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强烈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在本文对社会冷漠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折射社会冷漠具体事件及其危害

(一)折射社会冷漠的具体事件

在当今社会,我们不时总会看到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冷漠现象。社会冷漠现象每出现一次,我们的心痛就加剧一次,因为他们的冷漠,让一个个正义与善良的火种,黯然地熄灭。下面让我们再现这一幕幕令人心寒的社会冷漠画面。

2009年10月30日上午,湖北荆州宝塔湾岸边的沙滩上,正在打捞6天前为救两名落水少年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大学生何东旭、方招、陈及时的英雄遗体。令人心寒的是,面对同学们的“跪求”,个

体打捞者不仅不为所动,而且挟尸要价,一共收去了36000元的捞尸费!

2010年12月,在济南长途汽车站总站南区,一辆由济南开往菏泽的长途汽车,还有5分钟就要开车了。这时两名男子没买票,却非要硬闯长途车,还在车上蛮横地翻乘客的行李,司机李国强英勇上前阻止。没想到在争执之中,一名穷凶极恶的歹徒竟然拿出水果刀,连捅李国强5刀,李国强应声倒在了血泊中,眼看着歹徒刀捅司机,车上竟无一名乘客伸出援手。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二)社会冷漠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综上事件可以看出,由于社会压力,城市化加速,人们观念、信仰的转变等各种因素,导致人们越发的漠然,社会成员对社会问题及周围的人或事只要不涉及自身的利益均持观望和听之任之的态度,该问题已经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后果。社会冷漠心理也属于病态社会心理,其危害主要有:第一: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彼此关系冷漠,会造成传统美德的丧失,社会上再难看见人们互帮互助、和谐一致的情景,社会退化成一个个单个体的原子个体;第二,激化了人民内部矛盾,破坏社会治安,扰乱社会秩序:第三,有害民众身

心健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第四,降低了社会认同感和凝聚力,

[会造成社会解体的隐患,社会联系缺少了把人们团结起来的纽带,社会稳定无法维系。因此,冷漠已成为社会的“癌症”。但令人费解的是,为何这一片片的冷漠、一个个的围观、一幕幕的惨剧仍在如此匪夷所思、让人心痛地不断上演着,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前社会以及人们的越发冷漠呢?

二、导致社会冷漠的具体原因

(一)个人过分重视自保

冷漠源于自我保护。自我保护可是说是人类的本能。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给予他人帮助的时候,很自然的会估计这种付出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虽然帮助他人也可以让自己快乐,但是如果预计自己的付出将会给自己带来较大损失或者招惹较大麻烦的时侯(如彭宇案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们的善意就会变得很犹豫,甚至是漠不关心,但举手之劳的事情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很愿意付出的。一旦有了冷漠,在人们心目中就会形成“要是我遇到了麻烦会不会有人帮助我”的疑问,这实际上是一个可怕的“冷漠循环”。所以,人们为了自我保护,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也只好把自己的善良藏在心底,任凭良心的折磨。

(二)市场经济负面风气带来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带来经济繁荣活跃的同时也带来社会的恶性竞争,让人生产生落后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迫使人变得“自私”起来,自私得连善意都不愿意付出。竞争固然可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以推动社会的

进步和发展,但是,人天生就是不平等的(即天赋),再加上后天的不平等(教育、出身等),竞争必然会导致优胜劣汰,社会分层就会变得明显。而社会是复杂的、系统的,社会各层也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各层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共生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往往不是直观的,很容易被人忽略,很少有歌星认为自己的成功是观众的功劳,而都认为是自己的本事大。正因为人对于他人价值的错误估计,导致竞争愈演愈烈,也带来社会的冷漠。

(三)社会转型时期带来的道德冲突

当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现代化的转型时期,其中,社会转型主要是指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为了实现我国社会的成功转型,中国社会努力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社会分化程度的加大,同时社会却也付出了“公民道德行为失范”的代价,其中,社会冷漠现象的存在尤为突出。在中国的社会转型时期中,时代责任感逐渐淡化、约束力日渐苍白,道德教育被大众娱乐等替代,这一切都是道德冷漠滋生的社会基础。

(四)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人们的行为会极大的受到当时环境以及他人的影响,即人们在遇到危难情况或者特殊情境时,一般会先参考他人的做法,再决定自己如何去做。人们在难以作决定的时候习惯观察别人怎么做,这即为社会冷漠现象出现的环境因素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旁观者效应使然。这是由个体的模仿与自我保护倾向决定的。所谓旁观者效应指的是,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如果在场的他人都不采取举动,个体可能会觉得别人在场,别人可以帮助受害者,如果自己强行提供帮助的话,可能引起他人对自己的注意、评价、甚至是嘲讽。从而盲目从众效应下由此产生群体性冷漠。

三、改善社会冷漠现象的对策

(一)引导人们树立正确道德观

为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确立思想基础。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是由该社会的主体生产方式特别是其基本经济制度、利益关系所决定的。就我国当前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体现的基本利益关系,应当是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统一。与它相适应的道德也应当是兼顾三者利益的集体主义道德。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都是我国传统道德中的精华,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造成人们冷漠的原因很多,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道德控制体系,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要结合时代特点,将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和整体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公私兼

具体的社会问题 第三篇_社会学问题及答案

绪论

一、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分别是什么?

1、三种误解:社会哲学、讲故事、数字游戏

一套理论1、从宏观作用上分析:社会学提供给了人们认识并解释社会现象的一套理论、一个视角和一种方法。

一个视角--社会学的想象力

美国社会学家伯格 :教我们用一种新的视野和角度来看待我们终其一生生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美国学者米尔斯《社会学想像力》指出: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 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看清世事。

一种方法--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

观察法、个案法、抽样调查法、问卷法等

2、从研究对象上分析(国内):

《辞海》: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北大《社会学教程》:“社会学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

人大《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简称“社会运行论”

3、社会学的基本问题(P12)

社会和个人关系问题 原因:从理论上分析、从现实上分析

二、社会学的由来?

(一)最早是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提出

在中国社会学最早以“群学”命名

(二)社会学产生的根源

1、社会学产生的社会根源:

18、19世纪西方两次资产阶级大革命、西方社会的转型、资本主义社会理想的危机 2、社会学产生的思想根源:

历代思想家的社会思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自然科学成就

3、社会学产生的方法论根源:

(1)从17世纪起,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巩固社会秩序,政府的某些职能部门和有关学者用经验观察和数量统计的方法搜集有关人口、商业、财政和犯罪等问题的资料,后成了社会学主要研究方法之一。18世纪末和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取得了突出成就,积累了大量的实证科学材料,从而为社会科学包括孕育中的社会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使其有可能摆脱过去仅仅局限于理论思辩和定性研究的传统定势。

第二章 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

一、社会运行机制的含义及分类?

1、含义: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

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也就是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体制”与“机制”的区别

“体制”指的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如:学校体制、领导体制、政治体制等。

“机制”指的是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如: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用人机制等。

2、社会运行的主要机制

动力机制:为社会运行提供适度的动力

整合机制:协调社会利益,促使社会个体、社会群体组成有机整体

激励机制:促使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与社会倡导的趋于一致,激发社会活力 控制机制:维系良好的社会秩序,控制社会运行的方向与速度

保障机制: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条件、维护社会运行安全

二、社会运行的内外主要条件?

1、人口条件(基础条件)

现代适度人口论的主要代表是法国著名人口学家索维,他在1952年出版的《人口通论》中,认为适度人口是介于人口过剩和人口不足之间的最适宜的人口。

2、生态环境(基础条件)

环境资源:一切能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和享受的自然物质和自然条件,以及人工环境。 “环境资源价格 ”:是我们赋予环境资源的。

因为环境资源不仅赋有使用价值;而且环境资源具有稀缺性。所以我们必须对环境资源的价值进行科学的核算,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态环境对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起促进作用。 3、经济条件(决定性条件)

4、政治条件(直接影响)

5、文化与心理条件(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转型效应主要表现为: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 ,瀑布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应

迟发展效应 :正面效应 :我们可以借鉴已经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经验与教训;可以吸收和利用其优秀科技成果,加快我们的发展速度 。

负面效应:发达国家已经占据或垄断了一些高、精、尖产品的世界市场,这就限制了迟发展国家在这些领域的发展;由于时代的变迁,工业化条件的改变等,一些已被证明了的经验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等也正在变化,致使我国的现代化发展不可能有现成的可以照搬的经验或照抄的模式

三、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构建哪些主要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需构建的主要运行机制:

一是通畅的社会流动机制,二是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三是充分的民意诉求机制,四是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五是健全的制度保障机制,六是敏捷的安全预警机制

第三章 社会与社会运行

一、社会的概念及功能

(一)历史上对社会的不同解释

1、从汉语词源上看:“社”和“会”在古代是各有其义分开使用的。

2、今天说的“社会”,主要是从英语SOCIETY来的,主要涵义为伙伴,还有团体、协会等义。总之,从词源上说,“社会”在我国古代主要指祭祀神灵的活动或人群,近代之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社会”一词多指各类人群。

3、西方对社会的理论解释:

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 社会唯名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

(二)社会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社会观:(内在本质)社会指的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不是单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基础。

(三)社会的特点

 社会以人群为主体

 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 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 社会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 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 社会系统是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四)社会的功能

整合功能、交流功能、导向功能、继承和发展功能

二、什么是社会运行

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一)社会运行的类型:

1、非社会学的类型划分:治世、乱世、盛世(古代史学家)

萧条、危机、复苏、繁荣(经济学家)

2、五分法: 最佳、良好、一般、病态、瘫痪

3、三分法:良性运行、中性运行、恶性运行

(二)社会运行的方式

纵向运行:

继承关系(后来的社会接受了过去社会所留下的遗产)

变异关系(社会纵向运行中随时修改、变化着)

中断关系(社会纵向运行中很多东西被历史发展抛弃)

横向运行:

交叉与渗透的关系,制约的关系,促进关系,转化的关系

第四章 文化与社会运行

一、文化的特征

文化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

1、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超生理性:文化不是通过生理遗传,而是后天习得和创造的。

超个人性:个人不能形成文化,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拥有和使用的。

2、复合性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起。表现在:

围绕某一社会活动或社会关系会产生一系列相关的文化现象。

任何文化现象都要和别的文化现象结合在一起,构成复杂系统。

3、象征性

文化现象总是具有广泛的意义,文化的意义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本身的意思。

4、传递性【具体的社会问题,】

文化一经产生就会通过各种方式向下或向周围传播、辐射。纵向传递。横向传递

5、变迁性与文化堕距

二、理解“文化堕距”

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结果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城中村村民、剩女现象等)

这两种现象是在文化变迁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堕距现象。文化堕距是由于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变迁时,其各部分的变迁速度有快有慢,从而导致各部分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并由此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此,是由于社会的非物质文化往往慢于物质文化而变迁,正是由于两者的不同步,从而产生了差距,即产生了文化堕距。

三、理解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文化震惊和文化边际

1.文化震惊(客观现象)

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

处理文化震惊的方式不同产生不同效果:

处理不当:盲目排外;盲目崇拜

处理得当: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

2.文化边际(边际文化)

文化的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

两种情况:易接触其他文化--发展较快;不易接触其他文化--欠发达

四、文化的社会功能

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

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

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

文化的整合功能:价值整合、规范整合、结构整合;

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此外还有:思想启迪等作用;

第 五 章 人 的 社 会 化

一、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主要有那些类型?

1、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即:指一个人从生物人发展为社会人并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的过程。

人为什么要社会化?

首先,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个人)

其次,确保社会的延续和文化的传递。(社会)

具体: 仅靠人的本能不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

(1)人比动物的本能要少得多,弱的多。

(2)人比动物的需要要复杂和高级得多。

2、社会化的类型

(一)初始社会化(primary socialization)

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发生在儿童时期。

(二)预期社会化(anticipatory socialization)

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的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发生在青年时期。

(三)发展社会化(developmental socialization )

成年人为了适应新的角色要求而进行学习的过程

(四)反向社会化(reversal socialization )

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的过程

(五)再社会化(resocialization )

放弃原有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具体的社会问题,】

特点:更集中、紧张。目标:人的改造而不是人的形成。

两种类型:主动再社会化、强制再社会化

【具体的社会问题,】

主动再社会化主要有两种情况:个体承担地位更高的社会角色后,进行的再社会化;个体移居或客居文化模式很不相同的他乡后进行的再社会化。

强制再社会化主要有两种情况:个体的社会地位大大降低后,不得不进行的再社会化;个体违反社会规范后而被社会强制进行的再社会化。

二、解释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将自我意识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

① 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② 行为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

③ 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像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

强调“初级社会群体”在个性发展和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联系实际谈一下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化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一)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早期社会化特点:

① 主体:社会化主体的不成熟性

② 环境条件:社会化执行者的多样性

需社会提供条件:

① 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标准

② 令人敬佩和信服的社会权威形象

转型期早期社会化困境主要表现为:

① 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在指导上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

② 令人信服和敬佩的社会权威形象的丧失

解决途径:

社会应尽快确立起统一的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各社会化主体应共同为社会化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

(二)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社会失范)

社会失范是指社会规范在某些方面和程度上的模糊、混乱和趋于多元化的现象。

最典型现象:青少年犯罪

典型的原因:

① 产生与社会化有关

② 矫正及改造也与社会化有关

(三)代差

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

具体的社会问题 第四篇_关于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

关于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原因

及应对措施

嵩山街道

一、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

(一)历史原因形成的信访案件化解难度大。如夏家疃社区谷学昭、河北社区孙孝模等反映2008年初经区管委承诺对违建房屋给予补偿,拆除后却未给予补偿,而有的违建房屋给予补偿,补偿标准亦未公开;夏家疃社区居民反映1999年签订土地承包合同,2003年耕地被征用,当时经区管委未收回并注销土地承包证,部分村民以土地承包证在手为由要求土地补偿;一些部门和行业依法管理存在漏洞,留下矛盾隐患,如河北社区丛术吉对92年房证办理手续不完备造成面积争议多次上访等。

(二)新增信访案件数量有所上升,反映问题多样化。上半年,我办已先后接待群众来访155起、361人次,其中:农村集体土地征用59起146人,城乡建设28起96人,村务管理29起41人,房产物业8起43人,邻里关系6起8人,劳动社保6起6人等;区社管部门转办市长热线、市长信箱、区长公开电话及市民热线等信访事项共计72项,排查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35起。

(三)面临基层换届选举,个别村居稳定形势不容乐观。嵩山街道办事处由原凤林街道办事处五个村、皇冠街道办事处九个村居、西苑街道办事处五个居委会划归成立,上一届选举办法各有所不同,造成部分村居两委及村民对新一届选举办法的猜疑;换届选举触动部分人群的利益,为达成其目的造成信

访数量有所上升。

(四)部分群众受利益驱使,越级访成高发态势。如鲸园田君涛与闫家庄村民丛志签订土地租用合同用于养殖,因拆迁补偿分配问题,在明知不符合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多次无理缠访要补偿;村民自治引发村民对村规民约规定享受奖励、劳保待遇的范围标准不满意。如徐家疃部分村民对违反村规民约停发一年奖利不满,宅库镇办退休工人对不享受村劳保待遇问题不满。

(五)基层组织未发挥全部作用。少数村居组织对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性重视程度不够,执行力不强,各项稳定措施没有落到实处,不能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基层调解员队伍力量薄弱,人员兼职情况多,流动性强,调解水平良莠不齐,工作重心没有放在化解矛盾纠纷上。

二、影响社会稳定的原因

(一)依法治理措施不力。有的信访人“非访”违反规定,但惩罚不到位,导致个别信访人通过非访要挟政府,提无理要求。

(二)上访成本低。部分群众信“访”不信“法”,如果到法院起诉成本较高,还面临败诉的可能。而上访只需出单程路费到省进京,就有专人接待,成本很低。近几年为控制上访,上级加大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使群众通过上访解决问题的期望较高,进一步造成上访量增加。

(三)存在“能哭孩子多吃糖”的心态。少数群众受利益驱使,明明是按政策来处理的问题,非要背离政策规定无理取闹,带有一种吵吵看的心理,能吵到最好,吵不到拉倒。

(四)政策解释存在争议。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但现在有些政策相对滞后,亟待相应的政策、法规进行调整更新。如领取村务工补贴妇女主任、大队长等离职后待遇问题;村民自治村规民约制定是否与法律相抵触方面;2008年经区管委在夏家疃、张家疃、河北等社区对违建房屋补偿标准不一致造成现在无法给予答复等。

(五)基层调解组织缺乏战斗力。一些村居干部群众观念差,接触群众少,在处理群众纠纷时有偏袒,处理问题不公正;部分调解员素质与当前解决信访矛盾需要不适应,调解队伍不稳定,这就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第一道防线薄弱,导致许多问题由小变大,积少成多。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力度。通过对信访积案、重点矛盾纠纷问题的逐一理顺,成立包案领导小组,明确包案领导和包案责任人,制定矛盾问题化解方案,规定案件具体化解时限,定期调度,形成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由办事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包案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具体抓的矛盾化解责任体系。

(二)责任落实到位。将保持社会维稳工作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80701/

推荐访问: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道德问题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