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云栖竹径

云栖竹径

时间:2018-08-17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云栖竹径 第一篇_杭州十条最美的徒步路线

一、九溪十八涧:九溪烟树连山水

“九溪十八涧,乃西湖最胜处”。从之江路的九溪站一路迤逦而行,一幅山林村野长卷渐渐展现在眼前。初入谷口,平坦、敞亮,道旁水田成片,民居幢幢,田园风光清丽朴实。继而,两侧群山叠嶂渐渐靠拢,山溪在路旁欢歌,溪两旁草木滋润灵秀。随着道路愈转愈深,仿佛进入了万绿丛中,经过枫杨林,路旁出现“林海亭”,再曲折而上就到“溪中溪”。走累了可在附近休息喝茶或在“望江亭”观之江三折、巨浪拍岸,这时你或许会忘记劳累,忘记水之东流、日之西偏。九溪十八涧在“溪中溪”以上呈“Y”字分叉,由“溪中溪”往东沿溪而上称为九溪,可抵杨梅岭村,再经烟霞岭可达满觉陇。沿路重峦叠嶂,可与西天目山媲美。在寂静的峡谷中,还保存着五代古刹理安寺遗址,让人品味“深山藏古寺”的意境。由“溪中溪”向西称为十八涧,一路上山重水复,清溪时高时低、忽急忽慢,也不知经过几道山屏,几个谷口,经过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眼前便到了茶乡龙井村,再往东,便可通往西里湖。

二、梅家坞:梅灵古道见灵山

从灵隐通往天竺、梅家坞的梅灵古道如今已开辟成富有现代山野气息的山间公路。天竺山中间开凿的梅灵隧道把梅灵路隔成梅灵南路和北路,由灵隐--宋城的游4线公交车在梅灵路上全程开通。走累了可以搭上游4在车窗里看路边空灵秀逸的山色。梅灵路上适宜访古怀旧,在上天竺中观三生石,那玲珑剔透的千年奇石和动人传说令人浮想联翩。还有那“咫尺西天”的灵隐,“山因无据说飞来”的飞来峰,热闹的“天竺香市”……那悠悠的历史风物,更增添了几分寻幽探胜的韵味。梅灵山道上眺望远山,山色含烟凝翠;俯瞰湖中诸景,那潋滟的西湖仿佛穿上了轻纱,烟雾朦胧;梅家坞的茶景,梅坞的农居,这一切,仿佛是一幅天然的西湖风情图,真实地展现在游人的视线里,让人不忍离去。

三、大小麦岭:麦岭古道通南北

从满觉陇东经石屋岭、赤山埠,可到达南高峰、三台山下的小麦岭和大麦岭。大小麦岭地处西湖南北两山之间,因早先这里适宜种麦而得名。当年苏提尚未筑成之时,从北山到南山最便捷的通道就是麦岭。北宋以前,杭州城里的官商、老百姓往灵隐、上天竺进香拜佛时,往往先坐船经西湖水面,然后在湖西的赤山埠、茅家埠等处泊舟上岸,再取道麦岭出洪春桥经九里松前往,所以当年麦岭又是熙熙攘攘的烧香大路。如今,麦岭古道成为游人寻古迹、觅幽趣的山间小径。当年苏轼与同僚好友前往天竺途经大麦岭时的摩崖石刻,如今依然字迹清晰。麦岭也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的游踪,如南宋陆游也曾写下“西湖一别不如年,陈迹重寻麦岭边”的诗句。

四、栖霞岭:栖霞岭上传英名

西湖群山中,凡称“岭”的,往往是古时候人们南来北往寻幽揽胜的游览要道。栖霞岭就是杭州北山颇有名气的一条山道。早先栖霞岭的桃树林中有一条“桃溪”,落英缤纷之时,花瓣随溪水淌入西子湖中。如今桃树不见了,桃溪也难觅踪影,但郁郁葱葱的树木依然苍翠。栖霞岭因岭下葬有“精忠报国”的岳飞而平添一份阳刚之气。“青山有幸埋忠骨”,栖霞岭因长眠于青山下的英雄忠魂,备受游人的青睐。栖霞岭两侧,还深藏着引人入胜的栖霞五洞:紫云洞、金鼓洞、蝙蝠洞、卧云洞、和黄龙洞,其中以黄龙古洞最著名。

五、云栖竹径:云栖竹径最清凉

云栖竹径在西湖多条山道中最为僻远,位于五云山下的云栖坞,离市区约15公里。云栖因五云山的五色云霞栖留而得名。行走云栖竹径,从梵村三聚亭开始,穿过后牌坊,满眼都是高大挺拔、直指云天的毛竹。云栖的竹景堪称西湖群山之最,沿途苍劲的老竹、青翠的新竹,层层叠叠,被誉为“清凉世界的竹汪洋”。从三聚亭到云栖寺的曲折路径,据说是当年康熙皇帝的御道。中间一色青石板,两旁铺有卵石,青石板与卵石之间有黑砖嵌出的两条黑线,当时黑线内只有皇帝才能行走,一般人只能行走在黑线外。云栖竹径沿途多亭,有三聚亭、洗衣亭、碑亭、回龙亭、遇雨亭等。云栖还有“三宝”:方竹、楠木、灵芝草,当然你得细心寻访才找得到。云栖古树名木也特多,走在竹径,不时会见到高不可攀、几人合抱的千年古树。在蟑鸣声声的炎夏暑期踏访云栖竹径意趣最佳,山风吹来,偶尔有阳光从枝叶梢头的空隙处洒下几点跳动着的光斑,全无一丝暑意,使游人烦恼全消。

六、九里松:九里云松达天竺

九里松地处洪春桥至灵隐,三天竺一段大路,往西可到三天竺探三生石,在旅游职业学校前方可乘索道缆车到北高峰观光。“九里云松”也是旧时钱塘十八景之一。古时候,西湖南北山各有一道以苍翠松色为主景的绿色长廊,南北互为呼应,在南山的叫“万松林涛”,北山的叫“九里云松”,它是西湖最早的由人工载植的行道树带,载于唐开元十三年,这些松树日久成材,一株株长得挺拔苍翠,自成特色。九里云松的松树自明代万历年间起至抗战时已砍伐殆尽,新中国后经西湖园林工人的辛勤栽培,一条宽20米,两边各种10行,有黑松、湿地松、火炬松等千余株青松林带又出现在九里云松古道上。坐在九里松半路上那个古朴的石莲亭里,清风吹起,最能体味的是“黛色总疑天目雨,寒声不辩浙江潮”的意境。

七、慈云岭:慈云遗风显神韵

慈云岭位于玉皇山与将台山、凤凰山之间,北通西湖之滨,南达钱塘之岸。慈云岭是西湖群山间的一条千年古道,它是吴越王钱缪为方便西湖、江干之间的通行而凿成的,岭道开成后还题有摩崖石刻。慈云岭上草木秀丽,飞鸟往还,湖江并见,西湖边空蒙潋滟的湖光山色和钱塘江波澜壮阔的景象都一览无遗。岭上古迹也多,岭巅有建于明代的“江湖伟观亭”遗址,现已改建成六角亭,六角亭对面有吴越王祭天的登云台遗址。慈云岭的南坡有西湖现存最精美的两龛佛教石窟——慈支岭造像,还有宋郊坛、明天真书院遗址。慈云岭过凤凰山与万松岭相通,往南行可直过南宋皇宫遗址。慈云岭在当年也是一条热闹的香客道,而今这里一年四季都呈现一派山野风光,是都市人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八、风篁岭:风篁萧爽通龙井

风篁岭位于棋盘山、天马山以南,是西湖群山南北山脉的交接点,西湖天然水源的龙泓涧和九溪十八涧均发源于此,是钱塘江和西湖的分水岭之一。宋以前,风篁岭山高路险。北宋上天竺一高僧为方便来往过客,募缘整治山林,开通了一条修篁萧爽的盘曲山道。从此,风篁岭不仅是湖西赴龙井的必由之路,还成为这一带颇具山野风情的游览胜地,历信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吟咏这里迷人景色的诗文。如今,风篁岭已开辟成宽敞平坦的大路,和龙井路相连。从双峰村的鸡笼山开始,岭道弯弯,渐行渐高,盘旋如长龙飞舞,行至岭上举目四顾,只见山光岚影,林涛飒飒。风篁岭周围是龙井茶的生产地之一,满山茶树青翠欲滴,通过风篁岭的南端,就可到龙井去“问茶”了。

云栖竹径 第二篇_杭州最值得一登的山

杭州群山之中,沿着西湖,我向大家推荐六座最值得一登的山,有的可以赏浓浓秋色,有的可以站在山顶远眺整个杭州和西湖,还有的一路可以寻访古迹,你看看哪一个更对你胃口?

一.五云山

杭州最老的银杏

每年11月满树金黄

五云山,相传山顶常有五色瑞云盘旋,所以得名。

我爬过几次五云山,都是从山脚下的云栖竹径里走的。到了秋天,这一路上都是或金黄或火红的叶子。 西湖边有8棵1000年以上的古树,云栖竹径里就有5棵,都是高高大大的千年枫香。沿着游步道往里走,就能找到它们。现在去还稍稍早了些,等到11月中旬,枫香就“换装”成满树红叶了。

过了双碑亭,再走几步就是兜云亭,这里的游步道通往五云山顶。杭州年龄最大的一棵银杏,就长在山顶,已经有1420多年。想看老银杏,只有一路爬山,转上14个弯才能看到,我上次走了差不多45分钟才到山顶。

老银杏树长在山顶的真际寺遗址门前。树干大概要10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现在去,银杏叶还是绿油油的,等到了11月,就会有一树金黄等着你。

每年银杏叶黄时,五云山最热闹的时候也就到了,顺带着真际寺里茶室的生意也会跟着好起来。

茶室老板说,银杏叶黄时,他不扫落叶,只捡垃圾,让金黄色的落叶保留一周,让大家看个够。所以,虽然茶室的条件稍简陋了些,但因为风景好,所以回头客很多。

在山顶赏完银杏,不过瘾的话,也可以继续往前走。有两条路可以选,往右走,差不多20多分钟,可以一路下到九溪,吃饭、喝茶很不错。

往左的话,就是老底子的“十里琅珰”了,可以沿着万林山背一路走到上天竺。这条路坡度小,走起来不累,尤其在万林山背上,两边都是茶田,视野很开阔,还能看到西湖、钱塘江和杭州城区。

二. 九曜山

歪脖子树旁俯瞰浴鹄湾

山顶拍西湖全景视野最好

从太子湾公园西门进去,沿着游步道走到开元太子湾店门口,右拐,就能沿着石阶上九曜山。

大约走三四分钟,会看到第一个三岔路口,不要拐弯,继续往上走;再走大概七八分钟,是第二个三岔路口。右拐,继续走上5分钟左右,会路过一个小平台。

这个平台特别好认,一棵歪脖子树以一种很好看的姿态,正好躺倒在平台上。站在这里,就能看见浴鹄湾景区全景,还能看到苏堤。

休息一会,继续沿着游步道往上走,大约半个小时能到山顶。山顶上转一圈,视野很开阔,山脚下的花港公园、雷峰塔、苏堤都在眼前,很多摄影爱好者都喜欢爬到这里拍西湖全景。

山顶有一个九曜阁,旁边还有个亭子,可以坐下来歇歇脚、吹吹风。九曜阁正对面,有一条游步道,从这里走下去,不用走回头路,就可以直接回到太子湾公园了。

【云栖竹径,】

三. 玉皇山凤凰山

一路桂花相伴 到七缸列宿别忘深呼吸

南高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游步道可以上山。我走过的东面这一条,在法相巷。之所以走这里,是因为在上山前,可以在山脚下看看杭州最古老的唐樟、宋樟,也就是两棵分别在唐朝和宋朝种下的樟树。 唐樟的树龄有1052年,因为老,待遇也最好,从1986年起就被重点保护,还为它建了水泥平台。平台下,还有一个专门为它修建的樟亭。我去时,只站了一会就看到了两只小松鼠,从枯萎的树干里钻了出来,来来回回地跑着。

宋樟就没这么幸运,藏在一片树林里,不认真看很容易就错过,不过再仔细看看,周边的树,谁也没它这么粗、这么老。

再说登南高峰。看过了樟树,走过留余山居一路而上,走到半山腰,能看到血园陵的遗迹。这是国民革命军21师北伐战争阵亡将士烈士墓,现在打算就地建成遗迹纪念地。

一路登到山顶,极目远眺,波平如镜的西湖、浩瀚的钱塘江,尽收眼底。不远处,另一座比南高峰稍稍高出一些的,是北高峰,也是登高望远的好去处。

有些登山很强悍的人,只登一个南高峰总觉得不够尽兴,还会爬到北高峰上再走个来回才算完满。不过,10月底前,北高峰的游步道都在整修施工,尽管不会影响登山。但等到游步道整修好了再去走,会更好走也更安全。

【云栖竹径,】

西湖的群山里,宝石山算是离城区最近的一座。最吸引我的,是站在山顶上,看着整个西湖。整一面西湖就在脚下,好像一抬脚就能跨到断桥上。

白天来厌了的话,还可以试试夜游宝石山。每个周末的晚上,宝石山上都会亮起柔美的灯光,好似一幅写意的山水画,很唯美。

登宝石山,从山脚下迈出第一步时,留心数着,数到第225级台阶时,就是纯真年代书吧。爱书的人,一定不会错过这里。书吧很大,楼上楼下两层,到处都摆了书。其中有一面墙整个都做成了书架,连天花板下也做了两排悬空的书架,摆的也全是书。

一楼大厅里,经常有文人、作家来开讲座。靠窗的位子,透过红色窗框,能看到山脚下的西湖。我更喜欢二楼,看出去的景色极美,眼皮子底下是断桥,再看远一些,城隍阁、雷峰塔都是风景。

书吧老板,是一个很古典,又很有韵味的女人,很多人都叫她“朱老师”。她很热情,如果碰到,可以和她聊聊天。

老底子的“十里琅珰”,说的是五云山到上天竺之间的这段山路,差不多10里左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十里琅珰的范围变大了。因为好多地方修了游步道,不管是从九溪、云栖竹径、梅家坞,还是龙井村上山,都能一路爬到十里琅珰了。所以,干脆把这些能通到十里琅珰的支路,也都归在“十里琅珰”里,算是“大十里琅珰”。

“大十里琅珰”里,龙井村到梅家坞这一段,我走过。

龙井村的十八棵御茶附近,有个“十里琅珰”的牌坊,走上去,先是农家,再走百来米,就是茶田。再往上走,慢慢地,台阶陡了起来。我第一次大概用了50多分钟,爬到了狮峰山山顶。这里有一个岔路口,一边连着上天竺,一边是五云山。

如果走五云山方向。绕过山顶的山坡,就成了下坡路,路面也变成了很有历史感的碎石路,路两边也由茶田变成了竹林。从这里开始,就属于梅家坞的地界。

走上一小会,又是一个岔路口。如果沿着碎石路继续往下走,就是走老底子的十里琅珰,一路走万林山背到五云山;如果沿石板路走,就是去梅家坞。

去梅家坞的一路没有茶田,都是山林,而且都是下坡,走起来很轻松。差不多走半个小时就能到梅家坞村。但这一路没有卖水的地方,所以要自己提前准备好。

走十里琅珰有很多路可以选,不管走哪条路下山,都能走到山下的村子里,随便找一家吃顿当地茶农的农家饭,也蛮舒服。

在我看来,秋天里登玉皇山是最惬意的。山路上每走几步就有一棵桂花树,虽说桂花已经开到了尾声,可空气里还是透着丝丝的甜,有它一路做伴,登山好像也没那么累了。

进了写着“玉皇山”三个大字的山门,登山之路就开始了。走上50多米是第一个景点,林海小憩。建议大家在这里小坐一会,一来很舒服,二来再往上,就要花些力气了。【云栖竹径,】

顺着慈云古道往上走,依次经过六角亭、慈云宫遗址、慈云岭造像,就到了樱花胜地。再接着走,不远是紫来洞,大家可以多休息一会儿。这里可以吹着清爽的秋风,俯瞰山脚下的八卦田,远眺钱塘江。 过了紫来洞再往上走,就是七缸列宿。这里是玉皇山上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地方,所以你也要多做几次深呼吸哦。

再接下来,穿过玉皇飞云,到福星道观,就是玉皇山顶。登高望远,西湖、钱塘江一览无余。山顶还有家民国初年就开起来的福星观素菜馆,据说很多名人都来过,你有兴趣也可以尝尝。

和玉皇山紧紧相连的就是凤凰山,不过我还没去爬过,这也是我这个秋天的郊游计划之一。我和凤凰山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打听了两条最佳登山路线,去时可以走走看。

第一条:排衙石林—圣果禅寺—月岩望月—栖云古刹—梵天讲寺—南宋皇城遗址。

第二条:万松书院—修内司窑—凤凰山亭—纪念林碑—南宋皇城遗址。

四.南高峰

四个方向都有游步道 唐樟宋樟长在山脚下。

五.宝石山

推荐指数:五星

能欣赏到非常漂亮的风景,非常美!而且每天晚上亮灯后,在夜晚爬山还能看到与白天不一样的风景哦!

云栖竹径 第三篇_杭州二日游超详细攻略!

杭州二日游超详细攻略!

杭州怡雅居青年旅舍

LV.12

pansyfairy(Shanghai) 2012-10-03 23:56:23 只看楼主 回复

杭州2日游 查看详细行程>

 时间:2012-09-26 人物:家族出游 出游行式:自由行 人均费用:550RMB 出行天数:2天 DAY 1 杭州怡雅居青年旅舍 > 胡雪岩故居 > 河坊街 ...

 DAY 2 虎跑梦泉 > 六和塔文化公园 > 云栖竹径 ...

这篇游记豪迈地提到了:怡雅居青年旅舍

※前言※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首次出游杭州的路盲小白,如果你是脚力很好的学生族,如果你也需要拖家带口精打细算自助游,不妨来看看这篇规划超详细、tips超多的杭州二日游记!

P.S. 有许多网友询问背景音乐,我就写在最前头了~是单人氛围乐队

Message to Bears的曲子《Farewell, Stars》。欢迎喜欢后摇的蜂友和我交流哦~~

※行程设定※

Day 1: 杭州火车站——胡雪岩故居——河坊街——午餐知味观——柳浪闻莺/钱王祠——浙江美术馆/苏东坡纪念馆——西湖游船——入住旅店——晚餐马灯部落

Day 2: 虎跑公园——六和塔——云栖竹径——午餐欣怡茶庄——法喜寺——西泠印社——晚餐白鹿餐厅——回程

按照两天行程做的路线图。

※费用详情(4人)※

来回火车票(78+49)*4=508

胡雪岩故居门票20*2+10*2=60

【云栖竹径,】

知味观餐费=69

游西湖船票=45*2+35*2=160

马灯部落餐费=244 怡雅居青年旅舍家庭套房=167

虎跑梦泉门票15*2+7.5*2=45

六和塔门票=30*2+15*2=90

云栖竹径门票=12*2+6*2=24

欣怡茶庄餐费=213

法喜寺门票=10*4=40

白鹿餐厅餐费=235

特产及其他餐费=200

市内公交费=131

总计=2186

※2012.9.26 第一天※

天还没亮就出发,乘坐7:25从上海虹桥始发的高铁,8:30一家四口顺利抵达了杭州火车站。在火车站提前买好第二天晚上回程的动车,我们便开始了在杭州的两日游之旅。

【关于抵达杭州交通的tips】

离西湖最近的火车站是杭州火车站(也叫城站),汽车站是南站。原本打算乘长途汽车到杭州,结果错买了到杭州客运中心的车票,一查发现到站地点远在九堡,苦不堪言,只得退票。所以出行前调查清楚火车站和汽车站的地理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站】胡雪岩故居

公交:杭州站→胡雪岩故居(15分钟):从杭州城站步行至香榭大厦,乘K801在胡雪岩故居下车

门票:成人20元,学生10元

推荐指数:★★★★★

胡雪岩故居是在拟行程时觉得第一天只游西湖过于无趣而临时加入的行程,没想到却是此次旅行最大的惊喜之一。

9点来到故居,正巧碰上一个小型旅行团,便一路随着导游姐姐蹭讲解。胡雪岩是晚清红极一时的商人,也是胡庆余堂的创办人。他的豪宅在当时价值黄金300万两,换算成人民币可达10亿元。豪宅占地甚广,厢房众多;雕栏门槛皆由上好木料整条制作,镶以金箔;花园内亭台楼阁可观戏,鱼池帘洞供赏玩,一切摆设和装潢都尽显其家财万贯,生活奢靡。胡雪岩晚年破产,没落而终,但留下了这片珍贵的房产供后人了解他跌宕的一生。

不妨从一个家族的兴衰来看当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从名家大宅的房屋设计来品当时的建筑美学,社会文化。

古朴自然的庭院一角。

曲桥石洞,别有闲趣。

云栖竹径 第四篇_寻幽山林排行榜

NO.1 云栖坞

景点简介: 由五云山顶西向沿山路而下,经过山麓的兜云亭,即达云栖坞,名列新西湖十景之一的“云栖竹径”景点就在坞内。云栖坞与五云山有不解之缘。相传山顶飘来的五色云彩,常常飞集坞中,经久不散,坞因而得名。事实上,由于此地山高坞深,气爽地湿,竹茂林密,坞内确实经常云雾缭绕,使“云栖竹径”更添幽深迷离之情致,云栖坞也因而被誉为“湖山第一奥区”。早在清代雍正时,“云栖梵径”就在李卫增修西湖景目时被列入了当时的“西湖十八景”之一。坞有“三宝”:方竹、楠木、灵芝草。方竹看似形圆,以手触之则始知其方,前人有《方竹铭》赞曰:“行方而知圆,虚怀若谷。劲节可风,潇洒不俗。”现坞内有种植。楠木为优质木材和观赏树种,以前在云栖蔚然成林,如今虽然已经不多见,但在西湖风景区中仍是比较突出的,仅次于理安寺楠木林,而树龄过之。灵芝为名贵中药,性喜湿润凉爽,正适合生长在云栖这样的环境,现坞内尚可挖掘到。

云栖以竹闻名,其竹景堪称西湖之冠。云栖之竹,或高大挺拔,直指云天,或小巧玲珑,青翠可爱,密密麻麻,层层叠叠,一眼望去满目尽是绿色,使人恍如处于“清凉世界竹汪洋”之中。云栖竹景适合四季观赏,现代有人曾作了形象地描绘: “春天,破土竹笋,枝梢新芽,一片嫩绿,频添盎然生机;夏日,老竹新篁,千株攒簇,万棵摇曳,送来丝丝凉意;秋天,山含古木,黄叶绕地,夹径萧萧,撩起多少思绪;冬日,翠竹镶玉,飞鸟啄雪,林寂坞静,牵人寻觅春踪。” 尤其是夏季,景致最佳。徜徉在“一径万竿绿参天”的清寂山路,惟见修篁夹道,竹树缤纷,浓荫叠着浓荫,绿色连着绿色,绵绵无尽。凉风起时,掀起阵阵竹浪,枝叶摇曳的声音和着山溪瑟瑟的清响,丝丝沁入心脾,使人烦恼全无,溽暑全消。置身于这样绿波起伏、弥天皆翠的苍莽竹海之中,人似乎已经不是在行走,而是象鱼一样随着竹林的摆动在清冷的空气中游动,人与自然的距离仿佛已经消除,真正地融合在一起了。 从位于梅灵路的云栖入口处缓缓前行,首先要经过一座路亭,亭名“三聚”,三聚者,据说是因其位于梵村、梅家坞、云栖三地交叉口而得名。过三聚亭,由云栖牌坊开始,即进入了清凉世界—云栖竹径。竹径全长约1000米,略呈“S”形,曲折回转于竹树之间。路面是按清康熙时的御道原状修建的,中间为米色平整石板,两侧用小碎石弹砌,在碎石和石板之间,以黑砖镶出两道黑线。据说黑线以内的石板路即为御道,专供皇帝行走,而其他人众,不论高官贵戚,还是布衣百姓,都只能行走于黑线之外,如若擅入,则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如今,这条当年的御道上,不仅走过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江泽民、李瑞环等党中央几代领导人,更是接纳了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外游人。近年来,景点管理部门还在原来的竹径之外,沿山新辟了一条小路,蜿蜒于小溪、古木、绿竹之间,路上修有木桥、石拱桥、铁索桥等数座,步行其间,可以听虫吟,闻竹涛,望烟岚,观山景,富有自然野趣,非常适合寻幽探胜者游玩,

漫步竹径中,左右而望,除了漫天翠竹之外,众多别致的路亭也令人印象深刻,游兴顿增。沿入口行走不多时,有亭翼然,傍依清池,亭名“洗心”,池亦名“洗心”。亭柱上有联云:“翠滴千竿遮径竹,寒生六月洗心泉。”小憩亭中,静观池中泠泠清波,竹树倒影,感受正如前人诗中所说:“万竿绿竹影参天,几曲山溪咽细泉。客到洗心亭子坐,顿教尘虑一时湔。”此亭而上,有云栖竹径碑亭,一九八六年建,为新西湖十景第一块景碑亭。六角攒尖顶,四石柱呈栗壳色,檐下挂落为酱黄色,亭上覆盖小青瓦,翘角翼然。其色彩与周围景致十分和谐相称,是云栖最佳拍照取景地点。亭中“云栖竹径”景名碑为陈云同志亲笔题写。陈云同志十分喜爱云栖,每到杭州必至云栖。亭前的三棵香樟树,为陈云同志1987年4月亲手栽种,现已列入西湖名木。再上为回龙亭,跨山涧而建。亭正中横匾上书“修篁深处”,亭柱楹联云:“大道半途,且小休歇去;灵山有会,不为等闲来。”颇有趣。回龙亭以北有双碑亭,旧时亭内立有康熙、乾隆御碑各一,故有此名。云栖竹径至双碑亭处,竹子开始渐渐稀少,而代之以古树群落,景色为之一变,该亭立于此,实有点景之作用。双碑亭北,竹径尽处,掩映于浓荫之下的,就是云栖诸亭中最有特色的遇雨亭,相传康熙帝游览至此而遇雨,于是索性坐亭中欣赏美景,亭因此得名。亭柱有联:“山深独辟清凉界;竹翠常飞妙鬘云。”既道出了云栖的景观特色,又有委婉的佛教色彩,值得玩味。亭内立有康熙诗碑。诗云:钱江风雨促前旌,竹树缤纷细草萌。夹岸黎元瞻拜切,频施膏泽惬民情。” 附近另有兜云亭,传说五云山上之五色云经常聚于此处,故名。云栖众多的路亭,不但是景点的绝佳点缀,而且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多角度的、多层次的赏景空间,提升了整个景点的审美意境。云栖不但多竹、多亭,其古树种类之多、年代之久,在整个西湖风景区中也独占魁首。除了“三宝”中的楠木,云栖坞内还生长着西湖最古老的枫香树,西湖风景山林树龄排名前五位的枫香全在云栖,都在700年以

上。枫香是中国南方著名的秋色叶树种,深秋叶色红艳,美丽壮观,其根、叶、果均可入药,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之效,叶为止血良药。云栖双碑亭边的古枫香,主干高38米,需三人合抱。树姿雄伟,直插云天,树龄已达1000年,几乎和千年古刹云栖寺的历史一样悠久,使人油然而生崇敬之情。除此之外,云栖的苦槠、米槠、麻栎、槐都是西湖风景区中最古老的。苦槠为常绿乔木,枝叶繁密,树冠浑圆,颇为美观。其果实含大量淀粉、糖、蛋白质和脂肪,常制成“苦槠”豆腐食用。在原杭州工人休养院内还有一棵树龄达210年的桂花,为杭州现存最古老的桂花之一,树姿优美,秋季花香馥郁,十分吸引人。云栖古树或高耸,或低伏,或直立,或斜欹,或遮天蔽日,或苔痕萧疏,或老根交错,或新枝萌发,与万竿翠竹一起,形成了独有的竹树景观。

竹径的尽头,便是云栖寺旧址了。云栖寺始建于北宋乾德五年(967),是吴越王为伏虎志逢禅师兴建的三座寺院之一,北宋治平二年(1065),寺名改为“栖真”。此后寺院一直名声不著,至明弘治七年(1494),当地连降暴雨,山洪突发,寺院经像随水漂没,荡然无存。直到隆庆五年(1571),才由一代名僧莲池重建。莲池,俗姓沈,名袾宏,字佛慧,明仁和(今杭州)人。未出家前是西湖一带极有文名的秀才,落笔成章, “每试必居高等”。三十二岁那年,他翻阅《慧灯集》时,失手打碎茶杯,忽而醒悟,于是“世相一笔勾销,作歌寄意,弃而专事佛”。在四川剃度后,他曾遍游全国各地,最后回到杭州,见云栖山水岑寂,便在此结茅居住,终日默坐,一日只煨粥一餐。并在身上挂了块铁牌,上书:“铁若开花,方与人说”八字。自从莲池到云栖之后,寺院重又复兴,规模宏大,隐然成为一方大丛林,莲池也因此被称为云栖大师,附近名贤大儒纷纷前来就教,明孝定皇太后还将其绘像置于宫中,礼敬有加。莲池不但是华严宗的名僧,也是净土宗大师,被列为莲宗第八祖。他一生著作丰富,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对振兴明末佛教影响很大,与真可、德清、智旭并称明代四大高僧。现云栖坞遇雨亭南侧有莲池大师墓,香火极盛。

关于莲池,民间还有很多神异的传说。相传莲池初到云栖时,附近四十里内经常有猛虎出没,每年都有二十来人葬身虎口,莲池于是发大慈悲心,诵念佛经千余卷,并施食于虎,虎遂不再为害,当地百姓都认为莲池是第二个伏虎禅师。又一年,适逢大旱,眼看收成无望。莲池见状,就上山设坛祈雨,不久,果然甘霖普降,附近百姓欢喜无比,将莲池奉为神人。

莲池对云栖山水也有发掘整理之功,他驻锡云栖后,时常游历附近山光水色,题诗作赋,使得原本寂寞的山水逐渐有了游人痕迹。当时著名的“云栖六景”就是经他发掘而现于世人眼前的。“云栖六景”,指的是回耀峰、宝刀陇、壁观峰、青龙泉、圣义泉、金液泉六处景观。分布在云栖坞两侧和云栖寺后,历代文人均有题咏。chr(13)chr(10)清代康、乾之际,是云栖寺空前鼎盛的时期。康熙帝曾四游云栖,乾隆帝南巡也曾六到云栖,对云栖恩赐最宠,曾题有“松云间”、“修篁深处”、“香门净土”等额,并留下了许多诗篇,康熙帝在游览之余,兴之所致,还御封寺前一颗大竹为“皇竹”,后人为建皇竹亭记其事。至嘉庆间,寺毁于火焚,经僧人与楷、与信等募建,不几年又恢复旧观,当时寺内建筑有山门、正殿、禅堂、法堂、祖堂、藏经阁、华严堂、大悲阁等数十幢建筑,金碧辉煌,装饰华丽,蔚为壮观。此后寺院屡有毁建,至民国时期,因年久失修,寺宇败落,寺之繁盛成为昨日黄花。一九六二年原寺址辟为杭州工人休养院。寺前冲云楼、舒篁阁也陆续辟为茶室。现冲云楼和舒篁阁之间西面墙壁上,还留有董其昌楷书《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和瑞真禅师小像、瑞真禅师记、瑞真禅师传略等石刻。

2002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决定搬迁景点内的市总工会工人休养院,进行全面改扩建。计划将其建设成人文与自然互相辉映,人工与天然巧妙契合,既突出幽、奥的景致,又展示佛教文化和茶乡文化,集休闲、观光、娱乐于一体的高档次、高品位的风景名胜。至2002年10月,景点改扩建规划设计方案已确定,预计2003年下半年可建设完成对外开放。

云栖坞北面就是著名的茶乡梅家坞。现代西湖龙井茶“狮、龙、梅”产地中的“梅”,即指梅家坞。坞内有周恩来总理纪念室,占地1500平方米,纪念室为二层陈列楼,原是一座有80年历史之老楼,自1957年起村民曾在此五次接待周恩来总理。室内陈列了周恩来总理参观梅家坞茶地、关心茶农生活、发展茶叶生产的有关情况,还有《周总理与梅家坞》电视片播放。梅家坞茶乡风情浓郁,茶地面积达1200多亩,行走于梅坞山道,但见群山碧绿,遍地茶园,万绿丛中时有茶农埋首其间辛勤劳作。春茶采摘时节,更是满山人头攒动,茶乡妇女们头戴斗笠草帽,腰挎竹篓茶筐,成群结队,在翠油油的茶树间来回穿梭,姿态纤巧,动作灵活。无论晴日雨天,山中都有忙碌的采茶女,那景象,已成为一道风景。

随着“茶文化热”的兴起和梅灵公路(梅家坞至灵隐)的开通,如今梅家坞一带已经形成独特的具有民俗风味的饮茶文化,成为杭州市民休闲娱乐的新热点。每当天气爽朗的时候,坞边沿山一带的茶地周围,各式茶庄便次第开放,游人安坐其间,或闲聊,或手谈,或流连于山水,或沉浸于茶香,饮的是正宗的龙井茶,吃的是地道的农家菜,体味到的,则是一份闲适舒坦的心境。

chr(13)chr(10)梅家坞东北有山路,绕文碧峰直通郎当岭。因原山路已破旧不堪,难以行走,2002年下半年开始,园文局开始对该路进行大面积整修,年底完工。云栖坞西南侧,隔着云栖路与五云山相望的高山,称为百子尖。又名柏子尖,高227米,山势陡峭,幽邃秀峻,林木景观富有层次,自古以来即为江畔名山。《定乡小识》谓其:“山高峻秀杰,四围亘翠,饶幽倩之致。山半有小庵,危峭入云,望如图画。山口松涧夹道数里,游人嗟胜。”

如今山上建筑虽无,但景色仍在,不过因为地方偏远,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攀登了。百子尖南为桃桂山,高109米,山色亦可喜。百子尖北为石壁山,正对云栖坞,高126米,吴越时山中曾建有石壁寺,现已不存。山中景致秀丽,有溪流岩石之美。这几坐山都处在西湖山林的最西南缘,为风景区界山,山以西即进入杭州转塘镇地界。【云栖竹径,】

NO.2 烟霞岭

景点简介: 翁家山东北不远处,位于南高峰之南的山岭,为烟霞岭。从烟霞岭西麓拾阶而上,四周奇峰壁立,岩石峥嵘,著名的烟霞古洞,就位于岭上。烟霞洞是由石灰岩溶蚀而成的天然洞穴,为西湖最古老的洞壑之一,与东面的水乐洞、石屋洞并称“烟霞三洞”。洞深约三十米,由外向里逐渐收缩,洞内钟乳林立,石景奇异。关于烟霞洞名称的来历,历来众说纷纭,据《万历钱塘县志》记载:“洞中丹云作五彩之色”,指的是烟霞洞内石笋钟乳受阳光照射,五颜六色,犹如流光溢彩的烟霞,故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认为此地钟灵毓秀,山间常弥漫着烟岚雾霭,故名。洞前竖立的“烟霞此地多”石碑即是此意。

944),弥洪在此岭结庵参禅,遇一神人告诉他山后有胜迹,于是弥洪到山后搜寻,果然找到了一个洞穴,内有石刻罗汉六尊。弥洪死后,吴越王钱弘俶又梦见一僧人相告,大意是说我本有兄弟十八人,现今只有六人在一起,希望大王能够使我们相聚。根据梦境,钱弘俶寻访到了烟霞岭的六尊罗汉,并命人增刻了其余的十二尊,补齐了十八罗汉之数。虽然这只是传说,却恰好反映了洞内石窟造像艺术的始建年代。事实上,根据烟霞洞原有题记中“吴延爽舍三十千造此罗汉“的记载,烟霞洞石窟造像正是起于五代末期。吴延爽就是吴越国最后一个国王钱弘俶的母舅。

烟霞洞石窟造像乃西湖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一,其造型之优美,雕刻之精湛,在石窟众多的杭州也是不多见的。据记载,“文革”以前洞内造像数量非常多。洞口原有清代刻的财神像,后人嫌其铜臭气太重,于是改凿为苏东坡像,并附一联记其事,云:“钱如真可通神,此座巍然,何不与烟霞终古; 石也有时变相,长公仙矣,莫非是香火前缘。” 洞内还有雕琢精美的千官塔孔雀明王像等,“文革”时这些造像连同洞内的部分罗汉像均被毁。1978年至1979年,根据历史照片,对损毁之罗汉像进行了修补和重塑。

现洞内存有石窟造像三十八尊,主要分布在洞内离洞口不远处。造像按照洞内岩壁的情况,因地就势而凿。其中的十六罗汉容相奇特,姿态各异,有的在沉思,有的在微笑;有的作愤怒状,有的作禅定状;有的胸中现佛,有的脚下伏虎,有的手执拂尘,有的指拈秋叶。不但把罗汉的外形表现得栩栩如生,就连性格心态也显露无遗。烟霞洞罗汉以其生动的造型,已经与贯休所绘十六罗汉像一起,被奉为南方罗汉形象的代表。烟霞洞口还有两尊立像,为北宋初期的原作。左边的高2米,左手执净瓶,右手执柳枝;右边的高1.8米,两手交叉,右腕挂念珠。按照佛教仪轨,左边应为观音菩萨,右边应为大势至菩萨,但从两尊立像宝冠上均饰化佛来看,似乎又都为观音,不知是当初凿者的手误呢,还是刻意如此?姑且存疑。不过从艺术上说,这两尊佛像可以

洞畔原有烟霞寺,五代时建,北宋时改称清修寺,后毁,明万历年间由孙隆重建,清末以后逐渐湮没不闻。建国后寺不存,原寺址改为烟霞洞茶室。据史料记载,1937年西安事变后的国【云栖竹径,】

共西湖秘密谈判就在此举行。当时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共与蒋介石商谈合作事宜,双方针锋相对,各执一词,最后以蒋介石答应“即使永久合作的办法尚未肯定,我也决不再打你们”结束,取得了有利于中共的结果。现烟霞洞茶室因为年久失修,有几处已显破败,杭州市园文局正按原样对建筑进行大修。

烟霞岭景色秀雅,洞幽林深,岚烟袅袅,十分僻静,晚清赵坦《烟霞岭游记》谓此地“秀气磅礴,苍松蔚然,晨光夕岚,烟浮霞映,彩错斓(左文右扁),天成图画。”,其“一角夕阳藏古洞,四周岚翠接遥村”的意境,为历代文人激赏。胡适爱在此读书养性,瞿秋白要来这著书立说。巴金先生也在《随想录》中写道:“三十年代每年春天我和朋友们游西湖,住湖滨小旅馆,常常披着雨衣登山,过烟霞洞,上烟雨楼,站在窗前望湖上,烟雨迷茫,有一种说不出的美。”\

烟霞洞畔多名胜古迹,奇石雅亭。过“烟霞胜境”圆洞门,沿茶室而行,可见室内的众多楹联匾额,其中“品茶撷秀之轩”颇有特色,匾上“采英于山,撷秀于野,淡烟笼翠,明霞增妍,一瓯临窗,香留齿颊,流连忘返,堪已名轩”数语,玲珑隽永,值得玩味。茶室以西,为“霞园”,由此而上可登南高峰。山路旁的奇岩怪石上遍布前人题刻,虽然大多是民国以后所题,但细细读来,还是有不少趣味浓厚的文字的。向左攀登,可到山腰的吸江亭,初建于民国,由毛杉木构筑,简朴雅致。立于亭上,钱江美景尽收眼底,仿佛为人吸取,故名。亭畔,即为耸立于烟霞洞之上颇具气势的呼嵩阁,虽名为阁,实际上仍是亭,只不过体量稍大,雄伟壮观,有甚于普通之亭而已。再往上走,就是颇有来历的陟屺亭了。亭乃金凤藻女士于清宣统三年(1911)为纪念其母而建。取《诗经·魏风》“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意。金女士在《陟屺亭记》写道:“余于辛亥仲夏偕光松夫子养病西湖,暇时辄事游瞻,得便览湖山名胜,独少以幽邃胜者,惟烟霞洞最惬我意,徘徊瞻眺不能自己。回忆先慈生平极爱山水,而幽邃之境尤其欣赏,今得斯境而不能与吾亲同赏矣,思之泫然。爰邻洞口建筑斯亭,名曰„陟屺‟,藉寄思亲之意并述其缘起而为之记焉。”亭柱刻有楹联:得来山水奇观与君选胜;对此烟霞佳景使我思亲。”记文和楹联均十分感人,把烟霞美景和思亲之情结合起来,发自肺腑,哀感顽雁,读之不觉使人凄然涕下。金女士与其丈夫周光松之合墓亦在烟霞岭。根据《西湖新志》记载,夫妇两人昔年游杭,曾说百年后愿合葬于此。后金女士先患喉疾,病情厉害,幸亏光松昼夜看护而痊愈。没想到金女士病愈后光松反而因为同样的疾病亡故,金痛不欲生,遂殉其夫而死。当时有人作诗记其事:“妻愈夫成病,夫亡妻忍存。湖山埋义骨,风雨泣贞魂。有愿翻疑谶,浮生幻莫论。只今一抔土,长傍卧狮蹲。”

烟霞洞左,有“象鼻岩”景观。《西湖渔唱》称其“凌空下卷,以形似名”。岩石天然形成内外层,外层酷似大象,两耳紧贴,长鼻下垂,形象逼真,内层则似幼象,躲于母象腹下,憨态可掬,须俯身方可见。两石神形俱肖,比人工雕琢的更显生动。石上刻字“象象”,既有似象的意思,又道出象的数量,言简而意赅。附近还有佛手岩、落石岩、联峰等诸多石景,或如五指下垂,或如从天而降,或如屏风对立,各有异趣。

岭上还有两座名人墓葬,一为师复墓。师复(1884-1915年),本名刘思复,广东中山市人,是中国无政府主义的先驱。他在辛亥革命之后目睹杂乱纷扰而注重道德救世,在杭州发起“心社”,在广州又创“晦鸣学舍”,主张经济上、政治上绝对自由。1915年3月病逝于上海。著作有《师复文存》、《狱中札记》、《伏虎集》等。现墓冢已不存,只在山崖峭壁上镌刻有师复墓三个大字。一为胡明复墓。胡明复(1891-1927),原名孔孙,后改名为达,字明复,江苏无锡人。为著名数学家,是我国以攻读数学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人。他曾参与创建了中国最早的综合性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和最早的综合性科学杂志——《科学》。为了发展中国的科学事业,实现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理想,胡明复一心一意从事最基础性的工作。他说过,一个人倘若能做三个人的事业,或在一日之中能做三日的工作,那么他不啻把自己的生命延长了三倍。1927年6月,他不幸在无锡溺水身亡,时年仅36岁。1929年中国科学社将胡明复遗体迁葬于杭州西湖烟霞洞山坡上,蔡元培先生题写了碑文。现墓经过整修,保存较完整,只是蔡元培先生题写的碑文已有残缺

NO.3 五云山

景点简介: 九溪徐村边的民航疗养院旁有条整修一新的石板路,路口竖着石牌坊,上书三个大字“五云山”。沿此路西行约300余米,过九溪玫瑰园别墅区,即抵江干名山五云山之山麓。五云山,海拔334米。冈阜深秀,林壑蔚起,是西湖风景区群山中著名高山。相传山顶常有五色瑞云盘旋其上,故以“五云”名之。关于山的得名,民间还流传着观音大士去西天瞻拜佛祖,路经此山,流连忘返,遗落莲花,化为五色祥云的故事。五云山地处钱塘江和西湖之间,水汽充沛,山下多凹地盆谷,由于山上山下温差明显,白天由太阳辐射的热量与山谷间的空气交汇,并融合江、湖、溪流水汽,沿山峰顺势而上,遇山上低温,便形成“山地云”,再经阳光照射,就呈现出五彩斑斓如同彩霞般的色泽。有关五色瑞云的传说即是在这一自然现象的基础上传衍出来的。

五云山景致怡人,自古即是登高揽胜的好去处。于山巅极目四顾,只见丛峦叠嶂之间,钱塘江仿佛一条蜿蜒曲折的玉带在山前飘过,江上帆樯,小若凫鸥,出没于烟波之间,独具情致;遥望南北两高峰,则如“双锥朋立”,显得很渺小,如此情境,令人胸襟豁朗,眼界顿开。山上植被茂盛,绿树与翠竹互相辉映,清风与云霞常伴左右,山景极富“野”韵。元代诗人方回曾有诗赞曰:“不浓不淡烟中树,如有如无雨外山。尺素展看空想象,何由身著画图间。”毛泽东1955年在登临此山后也留下诗篇:“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衣. 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 五云山上盛产兰花,著名春兰荷瓣名种“绿云”的原产地就在这里。绿云,花开并蒂,形态优美,此花栽培困难,新草发时,老叶先萎,堪称兰中绝品。现在五云山中野生品种已不多。关于绿云的发现,还有个有趣的故事。清朝末年,五云山附近有个寡妇在扫墓时,看见路边有一株形状独特散发清香的兰花,便顺手摘下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72231/

推荐访问:九溪烟树和云栖竹径 云栖竹径爬山路线图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