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上海的城市发展阶段

上海的城市发展阶段

时间:2018-08-06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上海的城市发展阶段 第一篇_上海2050发展战略

从高起点探究上海城市

未来发展前景和蓝图

“三个上海战略”,从时间上来看,其中的两个规划一个是“十三五”发展规划,主要是根据国家规定每五年发展要求,需要制定的中期发展规划,本轮规划则是在“十二五”发展规划即将结束之际,启动2016-2020年即“十三五”时期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思路研究;另一个则是同样根据国家规定,每20年制定新的城市总体规划,本轮规划是《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到2020年结束,因此需要提前谋划未来20年即2021-2040年上海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第三个则是面向未来30年上海发展战略研究,需要着眼于未来30年世界经济政治大格局、全球城市发展大趋势以及中国经济社会和上海城市未来30年发展演变新特点,从长期发展和战略高度研究思考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定位问题。

从总体上来看,同时开展“三个上海战略”研究,既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推动全面改革和科学发展之举,也是上海城市经济社会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首先,战略规划研究是事关未来发展的重大议题,战略意义现实意义重大。作为一个在军事上有“全面性、指导性、引领性”的特定含义的重要概念,“战略”一词被广泛运用到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主要是指充分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要求,并能够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的计划、方略和行动方案,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布局、战略步骤和战略思路等等,一个好的发展战略,对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前瞻性、宏观性和引领性。

任何一个国家和城市发展,都要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和思路,通过战略规划、战略谋划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要求,也是战略学和规划学的具体实践和运用。

从各国经验来看,一般都是提早动手,通过深入研究影响一国或者一个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趋势、规律,从而对于未来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重大性、长期性的各种变量和问题进行战略谋划。

其次,从上海城市发展实践来看,提早开展战略规划研究是上海城市成功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事实证明也是明智之举,对于推动城市现代化发展意义重大。例如1984年启动的“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上海和全国理论工作者、政府实际工作部门联合开展战略规划研究,先后形成了向国务院调研组提交的《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后得到国务院批复和实施;再比如1994年前后开展的“迈向21世纪的上海——1996-2010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等等。在上海历史发展中,曾经发挥了决定作用的许多重要战略决策和发展规划,如“上海浦东开发开放战略”以及“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四个中心建设战略”、“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等,都是这些前瞻性研究过程中提出的重要观点,其中的大部分都被转化为国家和上海城市发展的决策和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对上海今天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前瞻性地开展战略和规划研究,是上海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上海城市演变过程中的一个好传统。

第三,从上海目前发展所处的阶段性特点和时空方位来看,“十二五”时期已经到末尾,“十三五”时期即将开启;到2020年全面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后,迫切需要重新制定下一个2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而且,上海自身已经进入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阶段,再加上国际环境正发生深刻变革,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和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面临重构;上海必须站在国家战略高度,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发,重新思考和谋划城市发展的未来,十分有必要尽早提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长期性的发展战略和规划蓝图。

第四,启动“三个上海战略”研究,也是积极发挥国内外各类智库作用,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需要,更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

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海在全面落实三中全会精神过程中,如何提高国际化大都市的综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十分迫切和现实的任务。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发挥国内外智库作用和智慧,通过全面深入和开放式的组织战略规划研究,同一时间开展2020年、2040年和2050年三个发展阶段的上海战略和规划,有助于提高城市发展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也是提升上海国际化大都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明确研究定位

明晰研究边界

“三个上海战略”研究,各自研究功能定位不同,具体分工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导向也不同。因此,对三个层面和三个维度的战略规划研究,要有明确的定位和相对清晰的研究边界,这样才既可以发挥各自不同的战略导向和规划引领作用,又能够很好地相互衔接,形成一个统一的战略规划整体。

1.2020年的上海战略,重点是研究2016-2020年五年发展需要关注和解决的若干重大问题,需要按照做中短期发展规划的方法、思路和框架进行研究,其实质是解决未来五年上海发展的重点任务、发展目标和重大举措问题。

所谓中短期发展规划,其中的关键就是遵循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按照“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项目导向”,着力解决和回答未来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与条件、发展主题和主线、发展目标和任务、发展战略和举措、重点项目与实施、发展保障和措施等问题。

就本次上海“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来说,笔者认为有这么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本次发展规划要紧紧围绕2020年上海建成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以及国际经济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总体目标,需要重点关注未来五年如何加快建成四个中心战略目标,以及发现目前我们在这四个方面面临的主要短板、主要瓶颈、突出问题是什么。

第二,围绕四个中心建设目标,研究如何通过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各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从而为加快四个中心建设提供必要的体制机制和保障条件。 第三,围绕深化自贸区建设任务,研究如何加快构建适应新的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的开放型经济新体系,研究新形势下开放倒逼改革和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尤其是要深化研究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如何更好更快地产生溢出效应,对周边地区发展产生积极辐射带动作用以及对于全国改革开放产生可复制可推广的借鉴作用,等等。

第四,深入研究未来五年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圈以及长三角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和创新效应,探索未来时期上海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动力机制和体制机制保障,研究如何发挥上海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长江经济支撑带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发挥国际化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五,围绕四个中心建设目标,深入研究未来五年上海如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如何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双轮驱动和融合发展,率先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第六,围绕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深入研究上海如何加快自主创新和科技创新,如何通过发展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上海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和价值。

第七,围绕国际化大都市目标,深入研究上海在土地、人口、资源、环境等约束条件下,如何加强社会管理,提升国际化大都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如何通过文化管理创新提升城市软实力、吸引力和国际化大都市魅力。

第八,围绕上海城市经济社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阶段、新任务和新要求,深入研究

如何提升上海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水平;特别是如何在未来五年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特大型城市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安全问题;力争实现城市安全可持续发展新目标,等等。

以上仅仅是列举了未来五年上海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当然远远不止于此,不一一列举。笔者以为,作为五年发展规划,除了在研究内容上要关注上述这些关键性问题以外,从研究方法来说,需要注意把握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五年规划要强调3-5年的短期突破和创新问题,即能否提出具有创新性、突破性的观点、思路或者政策方案,即不要求面面俱到,而是聚焦发展重点,强调创新和发展特色,这是五年发展规划的亮点和活力所在;二是作为管五年的发展规划,既要强调宏观性、指导性,又要有相对具体和可操作的思路建议,不仅仅是大的战略判断,也要有比较集中的明确的战略任务、重点项目和思路举措;三是“十三五”规划要与“十二五”规划保持一定的衔接性,作为中短期的发展规划,不是另起炉灶,割裂实践逻辑,而要充分反映发展的延续性,因此,2020上海战略即“十三五”发展规划,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更多的是从现在出发,从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研判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探究发展规律,确立未来五年发展重点、发展思路、发展举措。相对而言,研究目标较为明确,任务思路相对具体。

2.2040上海战略研究,重点则是研究未来20年上海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空间布局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属于中长期战略规划研究,需要运用空间经济学等,根据中长期规划编制思路、框架和方法来研究,其实质是解决上海城市生产力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布局问题。 与五年战略规划比较,城市总体规划一般较长(我国规定是20年),属于中长期的总体发展规划。总体发展规划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建设的空间布局问题,即通过一系列严格的行动计划和预设方案,使得一个国家或者城市发展预定的总体目标得以实现,因此是一个有行政界限、具体建议方案、具有法律效力等,反映中长期发展要求和目标导向的发展战略规划。总体规划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一国或者一个城市生产力的空间布局问题。

从上海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历史实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有过两次大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应该说对于上海城市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战略性指导作用、引领作用,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也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其中,一次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市政府着手制订《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并在1981年形成《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该方案以“把上海建设成为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为总体目标,详细规划了包括人口规模、城市布局、工业结构、交通设施、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环境建设、投资环境等多个方面。上海经济、社会以及城市建设在整个1980年代的长足发展,主要就是得益于这一规划的指导和引领。

另外一次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上海根据城市战略地位、发展规模、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等实际情况发生的巨大变化,从1991年起,在原《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新一轮城市发展方向、市区功能扩展、交通通信、工业布局、环境保护等,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订,并最终形成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根据这个规划和发展目标,提出到“2020年,把上海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基本确立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基本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挥上海国际国内两个扇面辐射转换的纽带作用,进一步促进长江三角洲和长江经济带的共同发展。”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上海遵循这一规划,围绕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按照“5年打基础、5年建框架、10年基本建成”三步走行动计划,上海城市空间总体格局逐步形成,功能布局、城镇体系和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建立,为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和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

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转眼第二次总体规划的20年快要过去了,下一个20年即2021-2040年的上海,比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能够引领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新

的城市总体规划。

在笔者看来,本轮城市总体规划研究可能需要重点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研究未来20年影响上海城市发展的重大变量和条件是什么?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会怎样,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度发展,国际投资贸易规则新格局对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带来什么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20年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新格局对上海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什么新的影响和新的要求?这其实是编制总体规划的背景和环境因素分析。【上海的城市发展阶段,】

第二,未来20年上海城市空间形态、城市资源配置功能、人口发展规模究竟会如何?尤其是随着上海郊区发展和新城建设的推进,单中心的城市化空间体系如何演变?能否形成若干个多中心多层级的城市空间结构体系?这是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的依据。

第三,未来20年上海城市发展的关键性要素总量和结构会发生哪些新的变化?特别是土地、人口、交通、产业、生态等要素演变格局及其如何优化空间布局问题是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截至2013年底,全市常住人口为2415.15万,已超过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的人口规模。从土地来看,全市建设用地面积已达到3070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的45%,建设用地规模已经逼近规划确定的2020年末上海建设用地指标;新一轮总体规划必须重点研究如何确保人口规模、用地规模、交通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就业、城市居住、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相互协调和相互适应。这无疑是本轮城市总体规划中迫切需要加以关注的问题。

第四,本轮总体规划也需要密切关注未来20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尤其是国家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支撑带建设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空间布局的深刻影响,总体规划编制需要重点研究上海参与一路一带经济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梯度推移趋势、产业转移趋势、市场格局重构因素等等;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上海与长三角一体化的空间发展新格局。这些都是总体规划研究中需要着力反映的国家战略因素和要求。 第五,总体规划研究也需要考虑未来20年上海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格局和趋势,以及城乡一体化趋势,充分反映服务经济发展与先进制造业创新驱动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由此可能引起的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和更多新的增长空间,从而需要深入研究上海城市空间走向一体化的布局和格局。

同样,总体规划研究需要关注的远不止此。作为管20年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从研究方法来说,笔者认为如下几方面尤为重要:

一是规划战略研究和编制充分体现权威性、法制性、强制性以及严谨性要求,即规划编制应当根据国家 《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充分体现政府主导的权威性,充分体现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总体规划应当按照法定程序予以批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法定依据。

二是规划战略研究中应当充分借鉴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实现城市土地、人口、交通、产业、生态等资源空间布局均衡化,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问题就是回答并解决空间资源均衡化及其所需要的手段、方式和配置机制。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可以确保近20年时间内城市空间资源配置实现均衡化而非失衡。

三是城市总体规划战略研究主要体现中长期性和战略性特点,因此一个长达20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必须尽可能考虑到不确定性因素。

四是本轮城市总体规划必须尽可能实现城市形态规划与功能规划相统一,人口规划与产业规划的统一,土地规划、居住休憩规划与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相统一,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治理体系完善相统一,防止出现规划碎片化和城市功能的分解化。

五是本轮城市规划研究尽可能研究全球城市发展规律和趋势,借鉴全球城市的规划经验,如2007年制定的《纽约城市规划——更绿色更美好的纽约》、2004年制定的《大伦敦空间

发展战略》、2008年制定的《确保21世纪的全球吸引力——2013大巴黎规划》等等。这些全球城市的发展规划具有成熟的规划经验、手段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2050上海战略研究是研究上海未来30年决定和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目标的因素及其战略导向问题,与城市总体规划相比,战略关注的更多是城市整体和长远发展带有重大的全局性和长期性,甚至具有决定全局发展的谋划和导向。必须运用未来学、战略学和预测学分析和研究框架。其实质是要探索回答未来上海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发展趋势以及上海城市发展的本质规定等问题。

战略研究带有对未来发展大势的判断,因此具有典型的未来学、战略学甚至预测学的分析特点,必须着眼于未来发展,属于真正意义的战略研判和多情景模拟分析,因此需要运用战略学、未来学、预测学等分析方法对未来30年上海发展做出宏观上的研判。

就本次面向未来30年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来说,首先,需要思考研究一个大的问题,2020年已经建成四个中心,再过30年即到2050年上海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如何?作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的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经过30年演变发展会出现什么新的格局?上海未来发展愿景如何?如何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城市创新和服务引领功能?实际上就是思考和研究四个中心和上海城市发展的升级版问题,对此需要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张力。

第二,需要着重关注和研判全球技术创新尤其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创新方向及其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变化,上海如何适应这个发展的大趋势?

第三,要高度关注和研判大国关系演变、周边战略格局变化、世界人口变动、中产阶层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气候变化的等诸多大变量对于中国和上海发展产生的影响及其如何应对的问题。

第四,要重点关注全球城市网络演变趋势以及上海能否作为全球城市网络的重要节点城市?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网络的重要节点之一,在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人力资本与人才集聚、研发设计与创新、财富管理与运营等方面能否发挥全球城市的资源配置能力和资源集聚辐射能力,进而成为代表国家战略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重要力量?

第五,要重点研究上海未来30年发展的战略环境、战略性资源、战略驱动力、战略标杆、发展目标和前景等。

因此,2050上海战略研究,第一,围绕30年发展趋势,主要是聚焦上海城市未来发展的“大格局、大背景、大变量、大风险、大趋势、大定位、大战略、大思路”进行分析和研判,所以称为聚焦“八大判断研究”。第二,注重战略研究的长远性、未来性特点,因此应当开展多种情景分析和想象力,谋划设计出多种可能的发展前景。第三,2050上海战略研究需要在遵循城市长期发展的规律性基础上,通过模拟30年发展的目标导向,提出发展过程需要的战略和谋划,因此是一种“从未来看现在”的分析逻辑,与五年发展规划的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不太一样,也与重点关注城市空间布局的总体规划不太一样。城市战略研究更加关注研究未来上海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本质内容以及相应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是城市发展内在的质的规定性研究,因此强调战略性、理论性和前瞻性特点。第四,上海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也要高度关注和借鉴国际上有关发展战略研究的方法和经验,例如罗马俱乐部的“2052年的世界和中国”、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城市化的世界:城市与消费阶层的崛起”、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合作的“2013中国经济发展”、亚洲开发银行的“2050年的亚洲”以及俄罗斯科学院的“2030全球战略预测”等,我们在研究方法上应当予以借鉴和学习。

此外,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相对来说,就不一定像城市总体规划那样要求政府主导从而体现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城市战略研究是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类智库和研究单位,通

上海的城市发展阶段 第二篇_公共交通与上海城市发展

公共交通与上海的城市发展

摘要

本文简单介绍了上海城市的形成历程,根据不同的政权阶段可将上海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随后又对上海开埠后的城市交通进行描述,从老上海的有轨电车到现代快速、高效的轨道交通,并由此可见上海的城市发展离不开公共交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同时,针对目前上海城市交通状存在的缺陷——市中心地面道路拥堵和高峰时期轨道交通客流量猛增这两点提出了适当可行的改进措施。最后,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城市交通模式,列举了未来上海城市发展和城市交通发展的几个方向,分别是公交优先的TOD模式、P+R模式、公共自行车租赁接驳轨交的模式,并在近期城市规划中实现轨道交通覆盖所有郊区新城。

【上海的城市发展阶段,】 【上海的城市发展阶段,】

关键词

轨道交通,城市发展,TOD模式,P+R模式

引言

上海市位于中国南北海岸的中心点,长江和黄浦江在这里入海交汇,是连接西方国家和中国内陆的天然中转站。独天特厚的地理位置使上海几千年来经久不衰,在近代文明的发展中更突显其区位条件的优越和经济实力的雄厚。在2012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中,上海位列36,是国内城市之首[1]。同时上海在2012年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行榜上位列第二。纵观上海百余年来公共交通的发展历程,其对上海城市的发展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尤其在连接黄浦江东西两岸[2]、拉近市中心与近郊城镇距离[3]、城市的扩张[4]、城市化进程[5,6]等方面。本文将结合上海公共交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谈谈公共交通对上海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影响和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

1上海的城市发展

上海自成陆至今发展成为国际性城市,已有十多个世纪。其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四

个阶段:【上海的城市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自成陆伊始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上海地区的成陆经历了多次海陆变迁,是同苏南地区共同形成的一片河口三角洲沉积陆地[7]。虽然现在的上海市区早在公元10世纪前就已形成[8],但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古人以农业、盐业和渔业为生,商品的生产和贸易受到阻碍,经济发展缓慢,长时间都处于中原封建社会专制统治的外围,因此直到1267年才设置上海镇、1291年升级为上海县[8]。清朝时,上海县的经济活动达到空前鼎盛,但仍局限与旧城厢中,人口少、城市规模小。

第二阶段自1840年至20世纪中期形成近代大都市。1840年鸦片战争全面爆发,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于1843年11月17日正式开埠。自此上海从一个海边的县城一跃成为远东最大的都会城市,中外贸易中心逐渐从广州转移到上海。苏、浙、粤、皖等省份的移民纷纷迁至上海打工、安家、进行贸易,构成了新的上海人口结构,自19世纪中叶先后出现过三次外省人口入迁的“高峰”[9]。到1937年,上海的人口已激增至385万人,约是清朝嘉庆年间的7倍。同时,外国列强也在上海相继辟设、扩展租界,这也促使上海的城市范围沿黄浦江和苏州河向西、向北扩张。对外贸易的拓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上海的对内贸易、交通运输以及电讯通讯、金融、工业等部门的发展。这一阶段上海城市规模仍不大,密集度高,集聚功能强[8]。

第三阶段自20世纪中期到199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核心区域积聚,上海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形态开始形成以城区为主体、远郊工业区和卫星城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群体组合的城市模式。城市的空间结构由单一中心向多层次中心转化。改革开放后,由于次级核心区域的产生和发展,单一中心的格局有所改观,出现了一些新城、中心镇和小城镇,拓展了中心城区的发展空间,并开始向多层次中心转化[8]。

第四阶段是1990年代至今。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上海的城市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上海正在打造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在长三角和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新飞跃中发挥龙头作用[8]。为缓解中心城区高人口密度的现状,上海城市的空间格局将形成“一个核心、三个圈层、四个副中心、九个中等城镇”。这一阶段,随着轨道交通网络的普及,生活设施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外省市人口和市中心动迁人口迁至上海近郊生活,呈现出中心人口减少、外围人口增多的郊区城市化特点。

2 上海公共交通的发展历程

2.1 有轨电车

1908年3月5日,由英籍犹太地产商哈同经营的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自此揭开了现代上海公共交通的序幕。该线路西起静安寺,东至外滩的上海总会,是贯通公共租界的东西干线,全长6.04公里。之后近70年间相继又发展了12条有轨电车。1975年12月1日,行驶于虹口公园和江湾五角场之间的3路电车被拆除,自此有轨电车暂时退出了上海的舞台。

2.2客运轮渡

1911年1月5日,黄浦江上诞生了第一条客运轮渡,大大突破了原先有轨电车行驶路线在地域上的局限性,增加了浦东、浦西之间的交通往来,至1970年打浦路隧道建成前它一直是市民往来黄浦江两岸唯一的交通方式。据资料记载,1993年共有21条轮渡航线穿梭于黄浦江江面上,日客流量达100万人次,年运输客流总计3.7亿人,达到历史顶峰。2010年前夕,为配合世博会的召开,轮渡航线缩减至18条,且主要集中在外环线以外,大部分中心河段的航线由于黄浦江隧桥的建造而逐渐停运,或改成观光性质的游轮。

2.3 公共汽车

自新中国成立后,以汽油为动力的公交车渐渐代替了原有的有轨电车。解放初期,全市只有934辆汽车和电车、44条公交线路,线路长度仅有352公里。而到2007年,全市已有公交线路927条、公交车辆16944辆,运营里程达11.32亿公里,客运量达26.50亿人次,达到历史巅峰。2010年为配合世博会的召开,对原有公交线路和网络进行优化,删去经济效益低下的线路、调整不合理路线的走向、增加郊区小型公交车,同时也是为了落实“地铁为主、公交为辅”的策略和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

2.4 轨道交通

1993年4月9日上海地铁1号线南段(锦江乐园-人民广场)成功投入试运行后,上海逐渐兴起了轨道交通的发展。2000年6月11日地铁2号线相继通车,自长宁区中山公园到浦东新区龙阳路,与原有的1号线在人民广场站实现换乘,打通了市中心的东西要道。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上海已有11条地铁线路开通运营,共设有287座车站,运营里程达420公里,可承担日均客流约800万人次,占全市公交出行总量约43%。轨道交通的普及拉近了市中心与郊区的距离,轨交网络已遍及上海市中心所有区及松江区、嘉定区、宝山区、闵行区、浦东新区和金山区等郊区,在长期规划中,轨道交通也将直达临港新城、青浦区、奉贤区和崇明县。

3 公共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现代公共交通对上海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1号线的率先通车让许多市民体会到了轨道交通运量大、速度快的特点,于是引发了人口向地铁沿线搬迁的浪潮,带动了近郊的发展,尤其是新龙华(今上海南站)、锦江乐园、莘庄沿线。2号线的通车贯通了中山公园商圈、静安寺、南京西路商圈、南京东路步行街和浦东陆家嘴中央商务区,将重要商圈通过地铁串联在一起,也迅速带动了天山地区、世纪公园、龙阳路和张江地区的购房热[3]。其实,这即是上海地铁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TOD模式。

TOD模式(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即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是以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为干线、公交站点为中心、400-800m(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城区,来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型开发的有机协调模式。它主要通过交通系统与城市中心区的快速连接来缩短交通时间,吸引中心城市的部分功能转移到郊区,达到分散城市中心区居住功能的目的。它强调结构紧凑,混合使用的土地利用模式;遵循土地利用和公共交通相辅相成的规律;鼓励步行和自行车的交通方式;规划上使公共站点成为区域内的交通枢纽,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如商业设施、公园、停车场等等要临近公交站点,以达到高效率的交通运行和集约化的土地利用,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和鼓励混合用地[10]。

图片来源:

图1 TOD模式模型图

与一号线南段沿线居住为主导的TOD模式不同[11],二号线沿线的居住环境可分为商务商业主导型、产业园区配套型、纯居住功能型三种[3]

。自娄山关路站至浦东陆家嘴站,基

本上属于商务商业主导型。以静安寺站为例,静安寺自古以来就是上海的商业中心,1990年后其逐渐改造成“大气、洋气、雅气”的高品质商务圈。商圈中有久光百货、芮欧百货等高档商场,有“静安豪园”、“汇贤居”等高档商业住宅,也有静安公园静安寺广场等公共设施,百货大厦楼上就设有跨国公司在上海的分部或办事处,因此静安寺商圈对公司高管、高收入水平的商务人士有着强烈的戏吸引力。仅一站之遥的南京西路商圈亦是如此。而分别位于2号线东西两端的虹桥开发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则属于产业园区配套型。以张江为例,园区内已形成了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软件三大主导产业的框架,并逐渐完善高级商住区、科研教育区、科技产业区和国际聚居区。2号线从园区中心穿过,自张江高科站或金科路站下车步行不超过800米即可到达公司、学校或住宅小区,周边更有汤臣高尔夫球场、东郊宾馆、世纪公园、张江图书馆等配套设施,生态环境也较市中心优越。虽然张江地处近郊,但近来已是逐渐成熟的社区。位于东郊的淞虹路站、北新泾站是典型的纯居住功能型。它们以地铁站为核心,呈现出大型居住区在周围密集分布的特点。

【上海的城市发展阶段,】

4 上海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

至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上海常住人口人数突破2300万人,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约占4成。2011年上海人均GDP为19196亿元人民币,稳居全国第一。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每月有8千-9千张私车牌照额度,可见上海城市的人口规模、经济实力和私家车拥有来量都呈现出快速增长。于此同时带来的问题就是地面道路的拥堵和高峰时期轨道交通客流量的剧增。

1994年至2006年间,上海机动车舒莱那个增长速率是道路面积增长速率的4倍,道路建设滞后于车辆的增长是导致的道路堵塞的首要原因。2006年上海市人均道路面积只有10.9平方米,其中人均车行道面积8.12平方米,中心区约有50%的车道上高峰小时饱和度达到95%,全天饱和度超过70%,这些路段终日繁忙,十分拥堵,中心区平均行车车速10km/h左右,给市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12]。在高峰时段,浦西中心区大约有42%的干道处于拥堵状态,进出内环线的高架道路交通呈现出向心现象。晚高峰时段,进出内环线的高架道路交通呈现出离心现象,但双向差异不如早高峰明显。浦西地区“三横三纵”主干道通常处于拥堵状态,西纵更是出现拥堵情况。为缓解市中心地面和内环高架的交通压力,可以适当延长外地牌照的车辆禁止走内环高架的时间,以保证上海市民的日常出行。

上海的城市发展阶段 第三篇_开发开放浦东与上海城市的发展

开发开放浦东与上海城市的发展

转型作为中国社会经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重要特征与标志,已深刻影响和融入中国经济社会众多领域。城市的发展与转型始终是贯穿上海改革开放30年的一条主线,极大地拓展了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空间。自1843年被迫开放门户后,上海是中国近代化起步最早、程度最高的城市。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集航运、外贸、金融、工业、信息、文化中心为一体,综合经济实力居于全国首位。解放后,为了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上海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技基地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港口、贸易中心。浦东的开发开放不仅对于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是对上海城市在转型期的活力再造和功能拓展提供了载体和空间。浦东的发展,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之一。

一、开发开放浦东的历史背景

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全国上下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新貌。然而,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上海却逐步失去了在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独领风骚几十年的地位。上海工业总产值、出口总产值、财政收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能源有效利用率、商品调拨量、内迁工厂与技术人员输出等10项曾经独占全国第一。

1982年,工业总产值占全国11.4%,财政收入占全国的17.9%,外贸出口总值占全国16.3%,内贸日用工业品省际调拨量约占全国45%,港口吞吐量占全国的38%[1]。然而整个20世纪80年代上海经济发展的总体速度仅为7.4%,低于全国平均9%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其中,1985年至1987年,上海连续3年地方财政收入不断“滑坡”。到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由第1位降到了第6位,落到了广东、山东、江苏、辽宁、浙江之后。

现代经济的全球扩张性要求必须占据便利的、通往世界各地的出海口,经济贸易中心有向沿海地区集聚的趋势。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沿,倚东海之滨,南临杭州湾,西与富庶的江苏、浙江两省毗邻,北界黄金水道长江入海口,正处于中国南北18000公里海岸线的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袤,具备得天独厚的国际经贸区位优势与国内辐射优势,一直是中国生产力发展、内外贸易、进出口双向辐射的经济生长点,又是全国高等学府、科研机构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劳动力素质较高。在世界经济重心正向环太平洋地区转移、新技术迅猛发展之际,上海的发展问题倍加令人瞩目。

(一)开发开放浦东前上海城市发展的瓶颈 上海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既有自身发展问题,也有体制机制、思想观念的约束。

1.经济结构的不合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城市功能逐步由多功能综合型城市转变为以工业、科技基地为主的生产型城市。上海具备了冶金、化工、机电、仪表、轻纺、石化、汽车、飞机、电站设备、新材料等门类齐全的工业及微电子、计算机、光纤通信、生物工程、激光技术等高科技产业。约有四分之一的工厂不同程度地参与出口产品的生产,许多轻纺产品、手工艺品等驰名海外,不少机械、电子产品以及钢铁、万吨级船舶等进入了国际市场。但是存在片面性和失误。产业结构不合理:突出了工业,忽视了工业以外其他产业的作用,工业结构内部(包括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等)也不合理,基础设施严重薄弱,工业布局混乱。上海是个资源短缺型城市。多年来,由于粗放式经营,1949年至1979年,上海的工业增长25倍,同期能源消耗增长24倍,钢材消耗增长74倍,即产值每增长1%,能源需增长0.96%,钢材则需增长296%[2]。随着计划和物资体制改革的深入,指令性计划逐步缩小,国家统一分配给上海的物资不断减少。如国家计划分配给上海的煤炭,1984年占全市消费量的93%,1988年下降到78.1%;同期内钢材计划分配的比重由54%下降到30%;木材由66%下降到30.6%;其余的必须自筹。1987年上海工业生产的指令性计划任务,仅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20%,国家计划分配给上海的物资仅有17种。原材料、资源平价供给量的迅速减少,使上海工业投入成本不断提高,效益逐渐回落,也使地

方用于进口原材料的外汇支出大幅度上升。1981年地方进口原材料外汇仅0.45亿美元,1987年连同中央各部门转由地方进口的物资,地方外汇支出高达6.5亿美元[3]。上海工业设备陈旧、厂房简陋,在外地大量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后相当部分产品丧失传统优势。产品结构水平低,尤其在出口商品结构上,轻纺产品占80%以上,重、化工产品不到20%,而且基本上都是中、低档和附加值低的产品,直接影响对外经济发展。对外服务功能不足。1952年上海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3%,其中商业尤为发达,其产值约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以后逐步下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已低于20%。经济中心功能减退,缺乏活力和辐射、带动力。

2.空间布局的逼仄

上海历史上是典型的租界城市,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在租界中各自为政,使整座城市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杂乱无章、畸形发展,连管道运行、电话接口,等等,每个区域都是不一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有所改造,但因资金主要集中于工业化建设而难有根本改观。道路狭窄,工业、商住区域不分,市区人口密度、建筑密度过高,城市容量已达到超饱和状态。虽然城市作为经济和社会运动、发展的物质载体,因为集聚而产生较高的效益,然而这种效益并不会随着集聚程度的不断提高而得到相应的增长,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其容量毕竟是有限的。对此,上

海曾经用扩大市区范围的办法,市区面积曾一再扩大,1949年为86平方公里,1958年开辟了若干个卫星城镇,扩大至127平方公里,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1981年再次扩大为149平方公里,1985年为261平方公里。由于生产的增长有增无减,在城市中采取“见缝插针”发展,不仅不能解决市区的超饱和状态,使工业布局更趋恶化。城市基础设施陈旧落后、道路交通拥挤、电力紧张、环境污染,电话、自来水、煤气等公用事业跟不上群众生活需要。20世纪80年代之初,上海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居住面积、三废污染、车辆事故、人口密度等方面居全国倒数第一,各种不安全因素不断暴露,对整座城市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威胁。

3.体制机制的局限

上海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难度在于开放度不足和财政上交任务重的双重制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成为经济生产、财政税收、文化教育都由中央控制、直接管辖的城市。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继南方四个特区之后进一步开放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政策环境虽然有所宽松,但正如邓小平后来所指出,那只是一般性的。由于上海上交中央财政数额巨大,对国家的财政收入贡献重大,中央对上海的开放必然十分慎重地加以把握。据《上海财政税务志》,从1949年至1990年,上海地方财政收入总计3911.79亿元。从1959年到1978年,上

上海的城市发展阶段 第四篇_上海市十三五规划纲要

上海市十三五规划 前言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上海“十三五”规划既要为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重大贡献,又要为上海未来长远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使规划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加符合城市发展规律、更加反映市民期待,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指导上海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1、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很不平凡的五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各种风险挑战变化交织,上海从国家大局出发谋划自身发展,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坚持以改革创新统领全局,加大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力度,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新提升,上海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经济转型升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在转型升级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2015年达到2.5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67%。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最终消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60%。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9%左右。城市创新能

力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达到3.7%。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步启程。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坚持先行先试,聚焦制度创新,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了新途径,积累了新经验,树立了新标杆。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国资国企改革、教育综合改革、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文化体制改革等取得突破。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外商直接投资实到金额820亿美元,是“十一五”时期的近1.8倍;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535家,比“十一五”末增加230家;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600亿美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4倍。

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全面增强。“四个中心”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金融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上线运行,“沪港通”、跨境ETF启动实施,上海金融市场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全国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达到18%左右;上海口岸货物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保持在四分之一以上,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达30%,钢铁、能源化工等大宗商品“上海价格”加快形成;上海港国际集装箱吞吐量保持世界第一,上海机场货邮吞吐量保持世界第三、国际旅客吞吐量占全国机场的三分之一以上;经济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明显增强。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的服务功能不断强化,服务全国能力进一步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深入推进节能低碳发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目标提前一年完成。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完成燃煤电厂脱硫脱硝除尘、中小燃煤锅炉替代等工程,全面完成黄标车淘汰,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完成。大力推进污水厂网建设和污染源截污纳管,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超过90%。建成青草沙和东风西沙水源地,形成两江并举、多源互补的水源供应格局。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7.5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5%。

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持续增强。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统一,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等待遇标准持续提高,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加强基层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均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居民收入增长快于人均生产总值增长,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2962元和23205元,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五年勇于实践、不懈奋斗,成就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为上海未来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上海的城市发展阶段,】

2、未来五年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步入新阶段,上海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内依然存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突破,经济全球化发展出现新动向,国际贸易投资规则正经历重大变革,绿色低碳和包容增长成为共识,全球城市群的核心带动作用日益突出,围绕市场、科技、资源、文化、人才和国际规则影响力的竞争更趋白热化。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但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未来发展,将成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上海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攻坚期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69234/

推荐访问:中国城市发展阶段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