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上海城市功能转变

上海城市功能转变

时间:2018-08-06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上海城市功能转变 第一篇_开发开放浦东与上海城市的发展

开发开放浦东与上海城市的发展

转型作为中国社会经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重要特征与标志,已深刻影响和融入中国经济社会众多领域。城市的发展与转型始终是贯穿上海改革开放30年的一条主线,极大地拓展了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空间。自1843年被迫开放门户后,上海是中国近代化起步最早、程度最高的城市。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集航运、外贸、金融、工业、信息、文化中心为一体,综合经济实力居于全国首位。解放后,为了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上海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技基地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港口、贸易中心。浦东的开发开放不仅对于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是对上海城市在转型期的活力再造和功能拓展提供了载体和空间。浦东的发展,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之一。

一、开发开放浦东的历史背景

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全国上下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新貌。然而,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上海却逐步失去了在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独领风骚几十年的地位。上海工业总产值、出口总产值、财政收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能源有效利用率、商品调拨量、内迁工厂与技术人员输出等10项曾经独占全国第一。

1982年,工业总产值占全国11.4%,财政收入占全国的17.9%,外贸出口总值占全国16.3%,内贸日用工业品省际调拨量约占全国45%,港口吞吐量占全国的38%[1]。然而整个20世纪80年代上海经济发展的总体速度仅为7.4%,低于全国平均9%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其中,1985年至1987年,上海连续3年地方财政收入不断“滑坡”。到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由第1位降到了第6位,落到了广东、山东、江苏、辽宁、浙江之后。

现代经济的全球扩张性要求必须占据便利的、通往世界各地的出海口,经济贸易中心有向沿海地区集聚的趋势。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沿,倚东海之滨,南临杭州湾,西与富庶的江苏、浙江两省毗邻,北界黄金水道长江入海口,正处于中国南北18000公里海岸线的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袤,具备得天独厚的国际经贸区位优势与国内辐射优势,一直是中国生产力发展、内外贸易、进出口双向辐射的经济生长点,又是全国高等学府、科研机构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劳动力素质较高。在世界经济重心正向环太平洋地区转移、新技术迅猛发展之际,上海的发展问题倍加令人瞩目。【上海城市功能转变,】

(一)开发开放浦东前上海城市发展的瓶颈 上海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既有自身发展问题,也有体制机制、思想观念的约束。

1.经济结构的不合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城市功能逐步由多功能综合型城市转变为以工业、科技基地为主的生产型城市。上海具备了冶金、化工、机电、仪表、轻纺、石化、汽车、飞机、电站设备、新材料等门类齐全的工业及微电子、计算机、光纤通信、生物工程、激光技术等高科技产业。约有四分之一的工厂不同程度地参与出口产品的生产,许多轻纺产品、手工艺品等驰名海外,不少机械、电子产品以及钢铁、万吨级船舶等进入了国际市场。但是存在片面性和失误。产业结构不合理:突出了工业,忽视了工业以外其他产业的作用,工业结构内部(包括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等)也不合理,基础设施严重薄弱,工业布局混乱。上海是个资源短缺型城市。多年来,由于粗放式经营,1949年至1979年,上海的工业增长25倍,同期能源消耗增长24倍,钢材消耗增长74倍,即产值每增长1%,能源需增长0.96%,钢材则需增长296%[2]。随着计划和物资体制改革的深入,指令性计划逐步缩小,国家统一分配给上海的物资不断减少。如国家计划分配给上海的煤炭,1984年占全市消费量的93%,1988年下降到78.1%;同期内钢材计划分配的比重由54%下降到30%;木材由66%下降到30.6%;其余的必须自筹。1987年上海工业生产的指令性计划任务,仅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20%,国家计划分配给上海的物资仅有17种。原材料、资源平价供给量的迅速减少,使上海工业投入成本不断提高,效益逐渐回落,也使地

方用于进口原材料的外汇支出大幅度上升。1981年地方进口原材料外汇仅0.45亿美元,1987年连同中央各部门转由地方进口的物资,地方外汇支出高达6.5亿美元[3]。上海工业设备陈旧、厂房简陋,在外地大量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后相当部分产品丧失传统优势。产品结构水平低,尤其在出口商品结构上,轻纺产品占80%以上,重、化工产品不到20%,而且基本上都是中、低档和附加值低的产品,直接影响对外经济发展。对外服务功能不足。1952年上海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3%,其中商业尤为发达,其产值约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以后逐步下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已低于20%。经济中心功能减退,缺乏活力和辐射、带动力。

2.空间布局的逼仄

上海历史上是典型的租界城市,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在租界中各自为政,使整座城市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杂乱无章、畸形发展,连管道运行、电话接口,等等,每个区域都是不一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有所改造,但因资金主要集中于工业化建设而难有根本改观。道路狭窄,工业、商住区域不分,市区人口密度、建筑密度过高,城市容量已达到超饱和状态。虽然城市作为经济和社会运动、发展的物质载体,因为集聚而产生较高的效益,然而这种效益并不会随着集聚程度的不断提高而得到相应的增长,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其容量毕竟是有限的。对此,上

海曾经用扩大市区范围的办法,市区面积曾一再扩大,1949年为86平方公里,1958年开辟了若干个卫星城镇,扩大至127平方公里,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1981年再次扩大为149平方公里,1985年为261平方公里。由于生产的增长有增无减,在城市中采取“见缝插针”发展,不仅不能解决市区的超饱和状态,使工业布局更趋恶化。城市基础设施陈旧落后、道路交通拥挤、电力紧张、环境污染,电话、自来水、煤气等公用事业跟不上群众生活需要。20世纪80年代之初,上海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居住面积、三废污染、车辆事故、人口密度等方面居全国倒数第一,各种不安全因素不断暴露,对整座城市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威胁。

3.体制机制的局限

上海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难度在于开放度不足和财政上交任务重的双重制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成为经济生产、财政税收、文化教育都由中央控制、直接管辖的城市。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继南方四个特区之后进一步开放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政策环境虽然有所宽松,但正如邓小平后来所指出,那只是一般性的。由于上海上交中央财政数额巨大,对国家的财政收入贡献重大,中央对上海的开放必然十分慎重地加以把握。据《上海财政税务志》,从1949年至1990年,上海地方财政收入总计3911.79亿元。从1959年到1978年,上

上海城市功能转变 第二篇_上海城市规划

上海市都市计划1949年

上海因港设县、以商兴市。1843年上海开埠成为城市近现代化的起点。在此后170年的历程中,随着外部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上海的城市职能也随之发生调整,逐渐形成今天的城市空间格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城市总体规划在完善城市功能、合理调整城市布局、优化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协调各项建设、有效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历版的总体规划也逐渐形成长期坚守的“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坚持控制和疏解大城市规模的方针;坚持形成“多心开敞”的城市空间结构;坚持市区更新与新城建设并举的策略。本期主要介绍上海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四版城市总体规划。

(图片来源:网络)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适应战后重建和复兴,巩固和发展上海在全国的作用,上海市政府设立上海市都市计划委员会,编制“大上海都市计划”。都市计划前后共编制三稿,其中,“1946年大上海都市计划”是上海结束100年租界历史之后,首次编制的完整的城市总体规划,也是中国大城市编制的第一部现代总体规划。

一、编制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市政府明确由工务局负责都市计划工作,在1946-1949年期间完成三稿都市计划方案。民国35年(1946年)1月设立技术顾问委员会,同年3月,成立了都市计划小组。在编制都市计划中,发挥当时一些从欧美留学回来的建筑师、工程师的才智,采用了“有机疏散”、

“快速干道”和“区

【上海城市功能转变,】

域规划”等新的城市规划理论,拟成大上海都市计划初稿。8月,正式成立上海都市计划委员会。市政府明确市界以外地带不再考虑,经过研究修改,于民国37年2月编制了大上海都市计划二稿。解放初上海又刊印上海市都市计划三稿。现存的成果有《上海市都市计划委员会报告记录汇订本》(包括初稿、二稿和会议记录初集、二集),《上海市都市计划总图三稿初期草案说明》(即三稿)。1950年7月经时任上海市长陈毅批准,特予刊印三稿。

【上海城市功能转变,】

图1:大上海都市计划总图

资料来源:上海工务局,大上海都市计划,1946-1949年.

二、主要内容:

【上海城市功能转变,】

1、大上海都市计划初稿

都市性质: 上海为一港埠都市,亦将为全国最大工商业中心之一。

发展规模: 民国35年(1946年)上海市域面积893平方公里,人口约400万人,预测至1996年50年间,人口将增至1500万人左右,而市域范围,只能容纳700万人左右,其他人口只得以卫星市镇方式向附近区域发展,计划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0.5~1万人。

都市布局:从区域规划入手,以“有机疏散”为目标,使居住地点与工作、娱乐及生活上所需的其他功能,保持有机联系。当时市中区约80余平方公里(为全市面积的9.6%)内,集中居住300万人(为全市人口的四分之三)。此项畸形发展,必须通过发展新市区与逐步重建市中区同时并举的方针,向新市区“有机疏散”。这并非是在郊区散布无数小单位,而是以都市生活为标准,形成50~100万人的市区单位。市区以下,由16~18万人的市镇单位组成。每个市镇均有工业用地,而工业与住宅等用地,有500米绿地隔离,主要干道也设在隔离绿地内。市镇发展范围控制在30分钟的步行距离以内。市镇单位由10~12个“中级单位”组成。每个中级单位约1.2~1.6万人,设商业中心及市民游憩设备。中级单位由3~4个“小单位”组成。小单位以小学校为中心,约4000人左右(当时小学学龄儿童约占12%,一个学校约480名学生,故小单位为4000人左右)。

生态控制: 计划绿地除布置园林、体育场所及其他游憩地带外,也可安排菜地和农田。在市中区以外(中山环路以外),设2~5公里宽的绿带。当时市中区的绿地,每人仅0.2平方米,计划利用环状绿带来弥补市中区绿地的奇缺。在环状绿带内,既可作公园、运动场,也可作农业生产用地。环状绿带向全区域作辐射形扩充,与林荫大道、人行道及自行车道的绿化,以及滨河绿带等形成绿化系统。同时,在市中区外,但又不超过15公里的范围内,发展家禽农场,使城市副食品就近供应。关于市中心内绿地,要保持32%是绿地和旷地,并将现有旷地加以联系,使之成为系统。

2、大上海都市计划二稿

1947年上海都市计划委员会编制完成《上海市土地使用及干路系统总图二稿》、1948年2月完成《大上海都市计划总图草案报告书(二稿)》。计划范围修订为以市界为限,包括14个行政区,面积893平方公里。确定上海为港埠都市,也将为全国最大工商业中心之一,是中国与国际的金融中心。【上海城市功能转变,】

3、上海市都市计划三稿【上海城市功能转变,】

上海市都市计划总图三稿提出,都市计划不是市政方面片面的改良所能奏效,整个社会和经济的组织,都非彻底革新不可。三稿的主要内容为区划及交通两部分。

区划:三稿拟定了区划的几项原则,即工商业发展趋势将由半封建状态逐步改变成为近代化企业;在工业化过程中生产事业人员、公共服务人员比重将增加,寄生剥削阶级和投机商人将淘汰;中区将限制扩展,港口及部分工业将从中区迁到新区,过剩人口也迁出中区;新计划区相互间及其与中区间用绿地隔离,并由交通紧密联系。

上海城市功能转变 第三篇_转型期上海开发区的职能再造和功能重塑

转型期上海开发区的职能再造和功能重塑

摘要:目前,上海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四个率先”,稳步向“四个中心”迈进的过程中,处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转型期。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上海开发区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发展瓶颈和转型压力。本文从上海开发区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及与未来城镇体系关系的角度出发来探讨上海开发区的功能转型之路,指出创新、管理、服务、集散和生产是上海开发区未来培育和转型的五大主要功能。

关键词:上海开发区;全球生产网络;城镇体系;功能转型

目前,上海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四个率先”,稳步向“四个中心”迈进的过程中,处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对外,上海要进一步提高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建设高等级的全球城市,提升城市功能,扩大影响力;对内,作为建设中的世界大都市区,要通过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来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进程。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上海开发区取得了巨大成就,已成为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上海新一轮城市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因此,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上海开发区必须突破现有的发展模式和瓶颈,在上海城市转型的目标框架下,寻求符合上海城市发展实际情况的转型之路。本文从上海开发区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以及上海开发区与未来城镇体系关系的角度出发来探讨上海开发区的功能转型之路。

未来上海开发区的功能转型和升级必须有利于提高上海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有利于以郊区新城为主导的大都市区次级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在上海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和城市空间结构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明确上海开发区整体功能定位的前提下,着重塑造创新、管理、服务、集散、生产五大功能,并赋予其新的发展内涵。

1.创新功能——重点培育的核心竞争力,上海新一轮城市功能转型的驱动力

开发区将成为上海下一轮城市功能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开发区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产业创新能力的培育还需进一步强化。上海开发区走过了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内外资并重,内生式增长的历程。在下一阶段,自主创新将成为上海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研发创新是提高上海开发区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地位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开发区的优惠政策优势在慢慢消失,国家对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政策逐渐收紧,如何继续保持开发区的竞争优势?那就是由土地资源要素驱动,政策驱动,资本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上海的一些开发区产业创新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见表1),如国家级开发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研发经费比重占到了4.13%,研发人员在全部就业人员中的占到了13.42%,在开发区中处于最高水平,单位土地面积研发经费为381.7万RMB/公顷。但与国际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地区相比仍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69199/

推荐访问:中国城市功能的转变 上海城市精神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