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蓑烟雨任平生

时间:2018-08-04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一蓑烟雨任平生 第一篇_风雨兼程再回首,一蓑烟雨任平生

风雨兼程再回首,一蓑烟雨任平生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06110202班 王晶 (一等奖)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遥想来北京理工大学报到时的点点滴滴,仿佛是昨天发生的事,我还清楚地记得是蒲静学姐带我来到11号宿舍楼555房间。当我爬上6号床整理物品时,发现床板上有很多人名,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字体,有写的也有刻的,很明显不是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显然也不是同一时代的“作品”,再看看其它床板,基本比我的强不到哪里去,有的甚至都快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一片。当时我还有些抱怨,这些学长的素质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这明明是损坏公物嘛!以后我毕业离校时一定不会如此。难道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床板上就会让别人记住你吗?可是今天,四年后的今天,在即将“乘黄鹤”而去的时候,我却也禁不住想要在“黄鹤楼”留下自己的名字,哪怕很不显眼,能留在床缝里也好„„我承认,当年我的想法太幼稚了,把名字留在床板上不是为了把自己留在别人的印象里,而是为了把回忆留在自己的骨子里。因为,这一千四百多天的每一个足印,都是如此的刻骨铭心! 还记得当年对那些前辈名宿们的跌宕起伏的大学生活羡慕得流哈喇子:大学简直就是天堂„„真是白驹过隙,稍纵即逝,一转眼我

的大学生活竟然还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马上就要像“黄鹤”般“一去不复返”了,我真的不想“空余黄鹤楼”,实实在在想留下一些东西,像“千载空悠悠”的“白云”一样永恒。我不企盼后来人能对我的大学生活流哈喇子,只想用只言片语锁住一些美好的回忆,尽管我知道这些只言片语在当初真实的经历面前是多么地苍白无力。我只是希望以后的某一天当我困惑或是迷茫的时候可以开启它,享受一时的精彩和欢乐,然后端正心态,放下包袱,迎接任何挑战。怎奈胸中有万言,提笔重千钧!然后想想自己曾经有一肚子的话却说不出来,而为了三五千字的素质答辩论文绞尽脑汁,不啻于抱着金碗要饭,也确实是够可笑的了„„

大学,我确实经历了很多:大一的军事训练、大二的金工实习、大三的专业实践、大四的毕业设计„„晚上逍遥上课补觉、平日欢乐考试挂科,除了逃课,几乎所有的堕落我都尝试过了,自然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奖学金、竞赛获奖等等均与我无缘,而且由于太过懒惰和堕落,我连家教——我曾经梦想的大学必经体验之一——都没有去尝试„„但这一千四百多天对我而言,仍然可以说是意义深远,地覆天翻。不仅仅是长高了两三厘米、重了一二十斤、独立生活能力有了一定提高,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逐步成熟,对社会的逐步了解。经过大学四年的磨砺,当年那个每日只会在学校和家之间来回奔波、对社会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的懵懂少年已经脱胎换骨,不敢说已经完全适应社会、游刃有余,至少与以往那些从书本上得来的“社会经验”相比我已有了实质性的转变。

话说回来,锁住整个大学四年的所有经历远非区区三五千字就能够胜任的,不,应该说是任何语言都无法胜任的。大学,就像是一本厚厚的“X档案”,我们无法一口气读完,只能管中窥豹见一斑,见一叶而知天下秋„„

档案之一: “十一”看升旗

绝密程度: ✯

案发时间: 2002年9月30日午夜至2002年10月1日凌晨 案发现场: 天安门广场

涉案人员: 金增玲、王玺霖、郭丁榕、王子俊等等

案情摘要: 初次到首都岂能错过国庆节升旗仪式!尽管早有耳闻:“十一”看升旗乃“人在北京勿做三大蠢事”之首,我和金增玲、王玺霖、郭丁榕、王子俊以及其他班的几个人(具体记不清楚了)还是在9月30日十一点熄灯以后义无反顾地搭上了前往天安门广场的夜班车。天安门广场早已是人山人海了,方圆不知道几里全是慕名而来看升旗的人,大家都是露天席地,铺上报纸(条件好的还有被褥)就凑活了,有睡觉的、打牌的、聚餐的、聊天的„„学生不在少数。我们好不容易在一个地铁口找着了一席之地,铺上报纸四国军棋就开战了,我的司令吃遍了王玺霖的大片江山,最后和王玺霖的司令同归于尽,观战者无不大笑„„好容易熬到了凌晨三四点,大家开始往旗杆处挤以占领有利地形,那场面真叫一个壮观:里面的武警拉起线不让人过于靠近,控制不住局面时甚至动粗;外围的人抢不着有利地形拼了命地往里挤。可怜了中间的“饺子馅儿”,说句夸张的话,如果不小心摔到,马上会有无数的脚往身上招呼,就跟没看见你一样(其实也就是看不见)。我们开始努力往里挤,后来就拼命往外挤了,挤到外面才发现自己的失误:未听“老人”言(多穿点衣服)吃亏在眼前。昨天晚上出来时还觉得套件校服热得够呛,完全没有必要;现在才发现校服在初秋凌晨的天安门广场上显得多么单薄。我们只能靠跑步提高身体产生的热量,甚至互相捶打,用疼痛来转移寒冷的侵袭,甚至一度有过抢身边一些人的羽绒服的念头。终于,东方出现了鱼肚

白,可天安门还是毫无动静。直到六七点,太阳已经升起老高了,我们才隐隐约约听到了脚步声,可是已经无力跳起来看国旗护卫队的英姿了,只依稀看到一个红旗尖儿上下晃动。国旗在肃穆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我努力撑着眼皮看着光秃秃的旗杆,等到国旗升到旗杆一半时,我终于看到了国旗的全貌。我们饥寒交迫、又困又乏地挤上了回程的车,一路上只有一个念头:再也不“‘十一’看升旗”了,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呵欠„„

档案之二: “舍服”、“飞刀”事件

绝密程度: ✯✯

案发时间: 2002年入学不久

案发现场: 北京理工大学11#楼555(我们宿舍)

涉案人员: 北京理工大学11#楼555兄弟八人;陈曦

案情摘要: 来北京理工大学后第一次被骗!刚进大学不久的“雏鸟儿”往往是那些推销者眼中最肥美的“猎物”,我们也没能逃脱厄运。在推销者们唾沫横飞的天花乱坠中,我们“中弹”了,以700元人民币的价格买了七件假皮装(当时他们只有七件,故而康宁逃出,现在还时不时得意洋洋的拿这事刺激我们),还把它命名为“舍服”,而且还在初秋仍是穿短袖的时节穿上,一起大摇大摆地去图书馆自习,还美其名曰:七匹狼(唉,当时真是幼稚得可以)。后来“舍服”基本没派上什么用场,现在还在衣柜深处孤独地躺着,我们也曾想过一起捐出去,可想起来时没机会,有机会时又想不起来,总之那七匹狼现在还窝在自己手里,没准儿正在衣柜深处笑我们呢!“舍服”事件几周之后,又来了两个推销军靴的,陈曦又“中弹”了,买了军靴附带的飞刀(倒是没买大头儿),美其名曰:小李飞刀。当天晚上,

飞刀上“镶”的“红宝石”就自己掉下来不知所踪了,后来飞刀不小心飞到木板上,尖儿弯了(木板一点儿事儿没有),现在不知道飞刀“飞”到哪里去了!

档案之三: 元旦晚会

绝密程度: ✯✯✯

案发时间: 2002年12月31日夜

案发现场: 陈曦家

涉案人员: 北京理工大学06110202班的所有兄弟姐妹

案情摘要: 这是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有缘在北京理工大学06110202班相识的第一个元旦,不庆祝一下怎么对得起自己!我们在陈曦家里闹了个地覆天翻——以我们自己的方式:唱歌、玩游戏、吃东西„„我们宿舍八兄弟(外加王子俊)还穿着“舍服”唱了“舍歌”——《大海》。我、焦如彬、王子俊和赵颖的生日都是在元旦附近,晚会的高潮就是给我们四个过生日:唱生日歌,吃蛋糕,往脸上抹奶油„„后来我们又去楼下吃了清真火锅,当晚我们每个人都很开心。尽管前后也有过很多次班级活动,像去紫竹院、敬老院、植物园、动物园等等,包括前不久的“毕业旅行”(由于各种原因,只去了一半左右的人),我始终觉得还是这次的元旦晚会最棒,真正体现出了我们班的风采——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一蓑烟雨任平生,】

档案之四: “醉鸡头”事件

绝密程度: ✯✯✯✯

案发时间: “非典”时期

一蓑烟雨任平生 第二篇_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蓑烟雨任平生

谁也不曾忘却那一抹身影,历史的长城上有他烙下的重重一笔,甚至他小指的指纹,都如此清晰。

他就是苏轼。轼者,车前木也。他的名便注定了他的命,正如那横木居于车前,他站在了千千万万人前,令后来者难以望其项背。

才华横溢,学富五车,他聪颖、善思、敏捷、好学。饮酒乐甚,便扣弦而歌;情景生慨,便出口成章;兴致浓处,便吟诗作赋;思乡情切,便举酒对月„„

他也曾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平步青云,有着“左牵黄,右擎苍”的豪迈,有着弯弓射天狼的的壮志,也有“把酒问青天”的思念和“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伤痛。

乌台诗案,一贬再贬。

携朝云贬谪万里之外,他也无数次回首,故土起来越远,他越行越远。 但子瞻不愧为子瞻。凄风苦雨吹不折、打不残他的心,惊涛统骇浪掀不翻、扳不断他的魂,苏轼还是那个苏轼,不屈、不挠、不退、不避、不诅、不伤。

赤壁之游,他感叹万物兴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却又不诅于人世短暂——“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他欣喜于“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之景,沉醉于“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愀然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洞萧。苏轼不仅仅是一个才子,更多时候,他是一个孩子。

贬谪又如何?流放又如何?丢官又如何?官场之外,自有大好河山入眼,自有渔歌嘹亮贯耳,自有暖风微微拂面。只因他是苏轼,所以可以纵情山水,忘却烦忧,可以驾一叶扁舟游四海,可以举一杯浊酒属五湖。

他将政治阴影抛诸脑后,转身迈向地平线那里,一轮红日正冉冉升腾,一抹红霞在日边绽放,一抹笑容在他嘴角绽放。

他不是那追名逐利的鸢,更不是目光短浅的鼠。件君如件虎,他懂的,才会那么毅然决然,才会那么恬然与山水为伴。【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蓑烟雨任平生,】

谁也不曾忘却那一抹身影,历史的长城上有他烙下的重重的一笔。他是苏轼,站在千千万万人前的苏轼,转向光明,舍弃阴影的苏轼。

回望历史,也许还能听见他在低吟:“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作文]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任平生,】

风飘飘,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苍海如幕,走进赤壁走进苏轼的人生。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22岁便考中进士的苏轼怀揣着令欧阳修也“不觉汗出”的才气与“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与政治抱负,他直言陈谏,要求革除弊政。“遇事有可遵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更以一句“豆叶几时黄”道出了心怀天下的胸襟与“猛志逸四海”的拳拳报国心。

然而生性率真放荡不羁的他并不能得到朝庭的重用,反而被一群官场上的奸佞小人陷害,弹劾入狱,最终酿成“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一蓑烟雨任平生,】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苦难可以沉沦人,却也可以成就人。

“缺月挂疏桐,缥渺孤鸿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的,黄州的赤壁给苏轼从高峰到低谷的落差,苏轼回赠以淡然,他躬耕于荒地,筑茅屋,体会大自然的原始意味,自得其乐,独享这份难得的恬然与淡定。于是在赤壁,他写下了不朽的诗篇,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

赤壁那浩荡东去的大江,洗去了苏轼原有的光环,苏轼回以一份超脱。他拄竹杖,履芒鞋,他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他“回首向来萧度处”,只愿“也无风雨也天晴”。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赤壁上那一片赤红色的陡峭石坡隔绝了外界的嘈杂,而就在这里,苏轼成熟了,成熟了这灭寂后的重生。这种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外界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正因如此,赤壁注定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次又一次继往开来的对话。

【一蓑烟雨任平生,】

可以说,苏东坡没有了“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哀怨,更多的是“大江东去”的豪情,少了些“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多愁善感,却多了些“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豁达。

是的,苦难没有磨去他的才情,反而使他成就了一种人格,这种人格“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儿”,是一种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宽厚的人格,是一种令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人格。他并非居住于山坡上,而是居

住在自己的人格里。他在翁牖绳枢中体验生之快乐,在颠踬的人生中保持活的尊严,在喧嚣中找到宁静,在荒凉中找到绿洲,在人生坎坷中,在生命不堪承受的苦难中,他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蓑烟雨任平生

穿越时空的隧道,又一次在钦佩中仰望你,仰望我心中唯一珍藏的你——苏字瞻。 短短的石桥,寂寂的台阶,静静的庭院。暮雨潇潇,四处寂寥。东坡赤壁赫然于我的面前!那典雅的身姿,熟悉得如同我欣赏了多遍的古画真迹;那傲岸的背影,亲切得如同我初逢了仰慕已久的高人名士。冲出心的藩篱,尽享一份与大师神交的默契。

站在庭院中,久久地凝视着东坡赤壁的背影。曲折的回廊关不住千年前大师您士抑扬顿挫的吟哦;古朴的朱门掩不住墙上碑文笔走龙蛇的光芒;高大的漆柱镌刻着沧桑历史的记忆;凌空的飞檐凝固了那位旷世奇才不屈的精魂!我来了,着一身现代人的衣装,揣满腔古人的情思,没带雨伞,没有来由,恍惚走进宋朝的雨里,走近一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独背影!

宋朝的雨兀自蒙蒙地下着,东坡先生的背影便沐雨而立。先生!面对您的赤壁的背影,我看不见酹江亭的豪放飘逸,闻不到二赋堂的翰墨浓香,品不到雪堂前的竹林清韵。但我知道:

您的装束依旧:“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疏狂放达的您岂肯屈从于几个贬损您的小人?

您的声音依旧:“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此时正是“农家四月闲人少”的时候,黄州的乡亲知道您会“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

您的雪堂依旧:堂前细柳未剪柔柯,正传语我轻诵您的词章:“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先生!您被贬而来,踽踽独行,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痛苦没有摧垮您挺直的脊梁,您的诗文反而大放异彩,给古旧的黄州小镇带来文化的芳香。你在黄州一住千年,江波上仍然回荡着您与友人泛舟夜游的笑谈,睡仙亭的石床石枕还残留着您抚摸的余温!问鹤亭里您正与道士互相唱答:“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先生!我来了!来感受您背影里无声的抗争,来细读您背影里大写的文字!

细雨密密地下,先生的背影渐渐隐没到他的赤壁里。深深地端详着赤壁的背影,简洁,朴素,厚重,深沉。它蕴涵着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它浓缩着中华历代文人至美至纯的道德追求,它勾勒出一代文才曲折而浪漫的人生轨迹,它记述着一辈辈后人绵绵无绝的永恒敬意!先生的背影,在细雨的润泽下更加动人;赤壁的背影,经岁月的淘洗更加明朗!

无须与东坡赤壁刻意地道别,只轻轻一点头,一挥手,它就懂得我已为它送别了千年!千年的风霜雨雪从衣袖下轻轻溜走,千年的诗词文赋在眼眸里成了永久!我走了,携一壶东坡酿造的清酒,迎着纷飞的细雨,走向我的生活。哪怕孓孑夜行,哪怕淋湿衣袖!

没带雨伞又何妨,头上自有东坡的朗月!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采用寓言做材料的,从选才角度,增加了考生哲理思辨能力的考察。文体要抓住“水”和“鱼”的关系,鱼生活在水中,水是鱼最熟悉的环境和物质,但是鱼却分不清楚。生活中,我们常常这样,对极熟悉的事物往往熟视无睹,这也提示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珍惜身边的人或事物。该作文题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思维空间和认知空间,能调动考生平时积累,使其从中发掘出一定的形象性、思辨性、审美性的内涵。考生可以自主选择体裁,展示自己的写作个性,考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叙事或抒情,有助于引导考生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主体、关注学生独特情感体验的理念。

一蓑烟雨任平生 第三篇_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蓑烟雨任平生

当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我确实是没有一点警觉性的,那一天,睡到半夜,我的肩膀像被斧头劈了一下似的剧烈地痛着,惊醒过来。我睁开眼睛想确定自己不是在做噩梦,我的肩膀真的好疼痛,宛如撕裂。

好容易熬到天亮,要去看医生,一如往常,我把随身物品收拾好,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本精装诗词或古典小说,一摞讲义夹,装了一大袋,背在另一边的肩膀上,出门了。 医生为我做了检查,他说没有什么大问题。

“没有问题?我真的好痛啊。”在我的抱怨声中,医生看见我放在一旁的背包,他问:“是你的?”我点点头。

他用手去拎,掂了掂重量,问我:“这么重。最少有五公斤吧?”我没称过,无法回答。 “你每天背着跑来跑去?有必要背这么多东西吗?逃难吗?”他努力压抑想要取笑我的表情,“你不必吃药也不必打针,去换个小背包吧。”

那一天,我把大背包里的东西倒出来,开始回想我的背包历史,以前我的背包确实是小的,只放一点点东西就可以了,那时候最累赘的东西是折叠伞。然后,我开始添购一些自己觉得非常必要的东西,比如手提电脑,这样就可以走到哪儿写到哪儿了。手提电脑本身并不那么重,倒是周边配合的物品还不少,像是电线啦、鼠标啦。为了防止丢三落四,于是,我开始买大型背包,能把所有东西都丢进去的那种最好。

既然背包变大了,可以带着出门的东西也就变多了,如果不想打稿而想阅读呢,于是,随身书也进了背包,通常是那种要读好久都读不完的书,厚厚的精装硬壳。我的背包愈换愈大,重量也愈重。终于有一天,我的肩膀再也不堪负荷了,医生还说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我的心脏也会罢工抗议的。换个小背包,是医生处方。

我无可奈何地把电脑从随身行李中删除,但是,仔细想想,我带着它出门十次,真正能静下心来打稿子的机会,还不到两次,其他时候只是“以备不时之需”罢了。为了以备不时之需,我们却要花费这么大的气力,耗损这么多元气。

我想到东坡《定风波》那阕词中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当东坡与一群朋友到山里游玩,回程时遇见一阵骤雨,而雨具恰好不在身边,同行有些人不免惊惶,唯有他非常笃定,虽然手中只有一支竹杖,脚下只有一双草鞋,却自觉比骑着一匹马还要轻快自在许多,因而无所畏惧。

这是山中之行,也是人生路途的譬喻啊,我们为了行动迅捷,想要一匹马;为了居住舒适,想要一幢楼;为了受人尊崇,想要功名利禄,我们的欲想愈来愈多,我们的付出愈来愈沉重,直到我们无法承受那一天。然而,我们想要的,与我们需要的,是否不成比例?短短的人生,为了贪欲,我们真的需要花费这么大的力气,耗损这么多元气吗?

东坡深深明白其间的吊诡,他曾经贵为公卿,受人景仰,也曾数度被流放,徘徊在生死边缘。最华贵的尊宠,他经历过;最艰困的生活,他体验过,于是,他能在满山骤来的风雨中卸下所有防卫,只用最简单的装备与心情,迎向前去。

我换了一个新背包,宽宽的背带,小小的容量,只能放进一个钱包,一袋面纸,一支口红与一串钥匙,就这样背着出门,并不觉得匮乏,仿佛已可以去到海角天边。原来,当我们需要的愈少,负担就愈轻,生活得更自在。

一蓑烟雨任平生 第四篇_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蓑烟雨任平生

——读《苏东坡传》

冒建鹏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中(214423)

大师与大师,跨越时代的思维碰撞,无疑让人神往。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读完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苏东坡,这个千年才能凝聚一颗的生命精华,绽放了无穷的绚烂璀璨,而我最能深刻体会到的,是他那种超然物外,宠辱不惊的人生哲学。

元丰三年,苏东坡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他享受这段看似流浪汉的生活时,写出了无数精美的作品,其中《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以及月夜泛舟的前后两篇《赤壁赋》在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被引为居士生平最精之作。

其实苏东坡的精品何止此四,其富蕴哲理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激情豪迈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情真意挚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夜、短松冈”,幽深绵长如“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纵观苏东坡留下的文字,余以为最能用于概括他一生为人处世态度以及物我两忘的人生哲学的,莫过于他在被贬黄州后的第三个春天,途中偶遇风雨后尽兴而作的一首《定风波》,其词全文如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正如他所自比的白居易,苏东坡生平中同样遭遇数次被贬外放,几乎每次都是触动龙颜而招致己祸,元丰二年的“乌台诗案”更是让他几乎濒临砍头的境地。重重风雨之中,弟弟子由和其他朋友的担忧却显得多余,因为苏东坡从没有因自身的不公遭遇而变得尖酸刻薄,相反在他的人性中更多了一种温和与厚重,正如同他在《留侯论》中所说“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那样,他对所遭遇之事是不惊不怒,是全不在乎或者毫无所谓的。

苏东坡自视甚高,但在他的所有作品中,几乎找不到任何一首抱怨不公遭遇的文字,不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他所力求的只是接受现实,享受现实,然而又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消极的随遇而安,他往往凭借自身积极的人生态度,直达事物乐观的一面,他敢于尝试,勇于实践,做工程,学瑜伽,炼仙丹,但凭兴之所至;他交游广阔,鸿儒白丁,三教九流,只要是真诚的人,都可以被他视为朋友,他对子由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间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他兴趣广泛,诗词书画的造诣都可用登峰造极来形容,他说他最快乐就是写作之时,“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此外,他对禅宗的领悟也有相当的心得。像苏东坡这样一个神仙人物,在哪儿不能体味到人生之趣味呢?

林语堂在序中说到“虽然历朝天子都对他怀有敬慕之心,而历朝皇后都是他的真挚友人,苏东坡竟屡遭贬降,曾受逮捕,忍辱苟活。”此段我甚感疑惑,在苏东坡的处世字典中,是否真有此“忍”一字,因为在林先生接下来的序言中又说“他却不肯接受人生是重担、是苦难的说法——他认为那不尽然。至于他自己本人,是享受人生的每一刻时光”

对于苏东坡来说,人生的每一刻都是享受,种种遭遇,也只是在我等看来所谓不幸,而在苏东坡看来,只是一场宿醉,风吹酒醒,不过“微冷”罢了,他的兴趣他的朋友,他的天性乐观,正如“山头斜照”一般,自能让冷意荡然无存。迈过短短的人生旅途,回首那些过往的萧瑟之处,风雨如何,晴又如何?这种看似出世的人生态度,却与苏东坡入世的生活经历完美的结合为一体,这位旷古奇才的乐天派,是怎样的奥秘所在啊!

林语堂说:“苏东坡是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法用详尽的语言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说他是自己“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而林先生自己的成就在世俗如我辈看来,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最后篡改一下居士的名句,用以自勉:

一蓑烟雨任平生 第五篇_一蓑烟雨任平生

你从风中缓缓走来,尝过江南的烟雨,袂带飘飘是你的风情,不知朝中变故几何,只书一蓑烟雨任平生。 或是才情过人,才敢说读遍天下书,识尽人间字。若非当年一鸣惊人,是否逍遥自在忘却红尘。可惜,朝堂之大,容不下不羁的你,先帝许你宰相若何,恩师让你天地若何,不过烟云。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台,正梳妆。独守孤坟,无处话凄凉。十年生死,曾经相守月下的日子,随她微闭的眼变的朦胧,朦胧。是泪吗?眼底许不了的一生一世,做不到的死生契阔,都压在眼前厚重的棺木之下,被埋进深深的地底,被藏进心里。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你寻觅在山水之间,处处凄凉,你试图找到那份明净,乱蝉衰草却话你的悲伤。无奈孤鸿,捡尽寒枝不肯栖。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早不是当年风雨。自保也好,厌倦也罢,终踏河山万里。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你是倦了,所以才知明月如霜,好风如水。 你乘一扁舟到这里,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你携一壶清酒,对饮明月,斜身轻倚,沐浴月光,那不食人间烟火的月,懂你的风情。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又望乌台,似乎有太多的悲哀,于是赤壁成了你的念想,你踏歌扣舷,书一段传奇。此地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酾酒临江,祭奠千古过往,放下浮生悲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记录几朝天下的涛涛江水,带走多少故事,却许你乘舟江上,留一段风云。 你是烟雨中放浪的才子,是尘世中脱俗的诗。你望尽一世,亦是抿唇轻笑,只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蓑烟雨任平生 第六篇_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望千古岁月,在历史的天空下,我们从不缺少‘,——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勇士;不缺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11的猛者,却缺少那些能在山间湖畔笑看红尘,风前月下醉饮流年的文人雅士。其实,只要抛开杂念,一蓑衣,一斗笠,就能挡住尘世的风雨,过着悠然自在的一生。

在这个物欲膨胀的年代,我们需要不时看着星云大师,净空法师们的劝世恒言来净化自己的心灵,或者11阪依田园”,不惧他人的目光,自此,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对权力的蔑视。”忍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就是柳永的真实心声,此后,任作白衣卿相,风前月下填词,一梦黄粱一壶酒,一身白衣一生裁;“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想当初,戚继光带领着戚家军如霄天云汉般大败俊寇,确也这般淡泊名利。红尘喧闹,只愿做无言的低眉人,任窗外风起不息,树林哗哗声扰人,只当是春水潺潺,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对自然的风掠过田园时而散发的青草气味的向往。昔唐伯虎躲进桃花坞,自成一统,号桃花庵主,笑白马西风,钓天涯明月;或学陶渊明,东皋临啸,清泉赋诗,花田下,一人执锄,行孤芳自赏;抑或如林通,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看云起云落,花谢花飞„„田园,一个美丽而宁静之地。只要我们勇于行动,就能享受着来自人间的袅袅炊烟,不间世事,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可以放下尘世一切的果敢。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有令旁人羡煞的名誉、地位、财富以及才华,却选择与山水为伴的人生。比如不事王候,闲钓富春的严光;如终日以美诗、清酒为伴的竹林七贤;又如功成名退,泛舟五湖的范盆;如看芳草碧连天、听晚风拂柳笛声残的阪依佛门的李叔同„„总会有一些人的名字,并不会因他们的隐退而消失在历史的青册上,而更因他们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勇气和淡泊明志,让他们在历史的天空上光芒万丈,让即使是匆匆忙忙的现代人也停下为他们驻足感慨。

青丝易白,韶华流逝,弹指一挥间,不知蹼跄了多少岁月。其实,烟花盛开,必然走向寂灭;三春似锦,也必然走向秋凉。既然这样,何不让我们在这不长不短的一生中,找回田园的乐趣,重回自然的纯真。实现人生的价值?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如是说,虽然这句诗写的是他苦中作乐、不惧一切的勇气,但我更愿意理解为那是几经人世浮沉的他,对权贵的不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68416/

推荐访问: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 一蓑烟雨任平生txt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