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活动资讯 > 小满是什么意思

小满是什么意思

时间:2018-05-08   来源:活动资讯   点击:

【www.gbppp.com--活动资讯】

小满是什么意思 第一篇_小满教案

小满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们知道有关小满的知识,如小满的来历,小满的意义以及小满的食俗等。

2、通过活动,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成为一名快乐的孩子。

教学重难点:

通过活动,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成为一名快乐的孩子。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流程:

(一)、了解小满的由来(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小满(grain buds)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1]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二)、小满节气气候特点

南方地区:“小满大满江河满”反映了这一地区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

一般来说,如果此时北方冷空气可以深入到我国较南的地区,南方暖湿气流也强盛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在华南一带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小满节气的后期往往是这些地区防汛的紧张阶段。

长江中下游:“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降水可能就会偏少。因此有民谚说“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黄河中下游:“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小满节气时,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小满不满,麦有一险"。这"一险"就是指小麦在此时刚刚进入乳熟阶段,非常容易遭受干热风的侵害,从而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粒籽干瘪而减产。防御干热风的方法很多,比如营造防护林带、喷洒化学药物等都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江南地区:“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

这里的三车指的是水车、油车和丝车。此时,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农民们便忙着踏水车翻水;收割下来的油菜籽也等待着农人们去舂(chong)打,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田里的农活自然不能耽误。可家里的蚕宝宝也要细心照料,小满前后,蚕要开始结茧了,养蚕人家忙着摇动丝车缫(sao一声)丝。《清嘉录》中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可见,古时小满节气时新丝已行将上市,丝市转旺在即,蚕农丝商无不满怀期望,等待着收获的日子快快到来。

此外,小满节气期间江南地区往往也是江河湖满,如果不满,必是遇上干旱少雨年。这方面的谚语很多,如安徽、江西、湖北3省有“小满不满,无水洗碗”的说法;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区有“小满不满,干断田坎”的农谚;四川省还有“小满不下,犁耙高挂”之说。这里的“满”字,不是指作物颗粒饱满,而是雨水多的意思。

(三)、节气习俗(祭车神和蚕)

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在相关的传说里二车神,是一条白龙在小满时节,人们在水车蓦上放上鱼肉、香烛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会有一杯白水,祭拜时将白水泼人田中,有祝福水砚涌旺的意思。[2] 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我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理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我国南方农村养蚕极为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 蚕是娇养的“宠物”,很难养活。气沮、湿度,桑叶的冷、熟、干、湿等均影响蚕的生存。由于蚕难养,古代把蚕视作“天物”。为了祈求“天物。的宽怒和养蚕有个好的收成,因此人们在四月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 (四)、饮食习俗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据说当年王宝钏为了活命曾在寒窑吃了18年苦菜。旧社会农民每年春天青黄不接之时,要靠苦苦菜充饥。苦苦菜,带苦尝,虽逆口,胜空肠。当年红军长征途中,曾以苦苦菜充饥,渡过了一个个难关,江西苏区有歌谣唱:苦苦菜,花儿黄,又当野菜又当粮,红军吃了上战场,英勇杀敌打胜仗。苦苦菜被誉为“红军菜”、“长征菜”。

苦苦菜遍布全国,医学上叫它败酱草,宁夏人叫它“苦苦菜”,陕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时珍称它为“天香草”。中国著名美食家聂凤乔先生1958年在宁夏发现了开黄花的苦苦菜,名曰“甜苦菜”,其叶片大,茎秆脆,苦中带甜。与常见的开蓝色花朵的苦苦菜相比,有很多优点。

苦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本草纲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宁夏人喜欢把苦菜烫熟,冷淘凉拌,调以盐、醋、辣油或蒜泥,清凉辣香,吃馒头、米饭,使人食欲大增。也有用黄米汤将苦苦菜腌成黄色,吃起来酸中带甜,脆嫩爽口。有的人还将苦苦菜用开水烫熟,挤出苦汁,用以做汤、做馅、热炒、煮面,各具风味。

小满节气台湾彰化附近的海域可捕获黑鲳,东北部的苏澳及南部海域则可捕获到飞鱼。高雄县的旗山、美浓等地的香蕉已经进入盛产期。台湾是有名的香蕉出产地,每年都有很多香蕉外销到世界各地。

(五)、小结

师:同学们,关于小满这个节气的知识还有很多,比如如何预防灾害、如何从事农耕啊等等,如果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以想办法去多多了解它,你就会感觉到我们祖先的智慧,相信你们将来也会发现更多更美的东西留给后代。

小满是什么意思 第二篇_“小满”的喜与忧

“小满”的喜与忧

来源: 北京晚报 2016年05月20日 版次: 37

晏藜

“小得盈满”不是不盈满,而是一切都欣欣向荣,扎实地在朝人们所期待的方向走。

今日是节气“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道,“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这里的“物”,指的是麦子之类夏熟农作物的谷里开始渐渐饱满,不过只是“小得盈满”,并不是大满全满,因为这些作物还并没有成熟。然而,二十四节气中却也并没有像“大满”这种名字里标志着全盛时期的节气(倒是有个“芒种”,催人快种快收),似乎人们并不过分期待着全满,倒是面对小满这样将盛未盛的节候时,满心喜悦。

物候生长有“大满”,但人们却不爱把话说得这么全圆完满,并不是没有来由。汉代《周易》中就有“日中则昃,月盈则食”的句子:太阳自东方升起,一到正午就要偏西;月亮一点点盈满,及至满月时就会亏缺。这是很正常的自然规律,却被文人很敏感地捕捉到,然后套上盛极必衰的世态人情。

《红楼梦》开篇不久,秦可卿就对王熙凤说了一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原本那时还是贾府最炙手可热的时候,但里面的人却已经从安乐中生出忧患来,觉得“登高必跌重”,这个叱咤百年的家族,“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这话听得泼狠如凤姐都心生敬畏,惶恐地问怎么才能永葆荣华富贵,却被秦可卿冷冷嗤笑了回去,“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她说得淡定,认为人世盛极而衰就是必然的规律,绝对不是人可以影响的。人能做的最多就是居安思危,

于荣时筹划下将来衰时的世业,就算是“常保永全”了。

在文人心目中,“物极则亏,祸盈而覆”的观念可以说是根深蒂固,而且自然和历史的许多事实也在有意无意间对这种念头加以巩固和证明。所以他们一向喜欢“月半圆,花半开,酒半醉”的境界。

于是,和全盛“大满”时期随时都要担心倾覆的惶恐相比起来,“小得盈满”看起来就安全得多。况且“小得盈满”也不是不盈满,而是一切都欣欣向荣,扎实地在朝人们所期待的方向走,属于人们心中一个既安全又符合期待的地带。

但是,即使再惶恐,事物也不可能永远停留在这将盛未盛的阶段,更何况这个看起来很合宜的时节,对于真正的农人而言,并不是那样好过的。小满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苦菜是指野菜,品种虽然多样,但因为共同的特点——味苦而得名。小满的第一候意味着,即使新粮将要成熟,但眼下却仍是一个青黄不接芜芜杂杂的阶段。幼年时常听老家村里的老人跟我们感叹:“你们这个年代出生的小孩子多好啊!有吃有喝。”小时候觉得不理解甚至有些可笑,又嫌长辈们勒令我们不得不吃的主食难吃,心道有吃有喝算得什么难事呢,好吃好喝才算好。后来才渐渐了解,在以前,小满时节的农人往往没有多余的东西可吃,只能用野菜来充饥。

“二候”中的靡草是一种枝叶很细很柔的草,这种植物喜阴,所以在夏日很难存活。小满节后,真正的夏天扑面而来,这种柔弱的草再难抵挡这样霸道的阳气,纷纷死去。在“靡草死”的第二候过去之后,农人的好日子才真正到来了。小满的第三候“麦秋至”,乍看像一个秋天的节日,但这个节候最早其实并不是这么叫,而是叫“小暑至”,在元代才被改成现在的名字。虽然是在夏日,但对于麦子和植麦农人而言,却已经是成熟的秋天,所以叫“麦秋至”。农人才管不得什么“水满则

溢月满则亏”,那对他们来说太虚无了,而谷子充盈饱满的颗粒才是他们所期许的,这是属于他们的“大满”时节。对于文人来说心有戚戚的意味,农人们是完全不在意的,因为他们的“满”并不是随时要衰败倾覆的预兆,而是意味着他们再也不必忍饥挨饿地吃苦菜了。这种植根于土壤和衣食的欢喜,比起文人墨客的伤春悲秋,更切实,也更具力量。

其实,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本来就是来自于按农时耕作的农人。但很难想象,像“惊蛰”、“清明”、“小满”这样充满诗意的名字,没有经过文人的润色。因为农人提供普遍的经验,文人从中提炼出美,是中国古代一个传统规律,像文学史上所谓的“民歌”,如《诗经》、《挂枝儿》等,都是如此。这当然有臆测的成分,文人不事稼穑,未必万事起名都亲力亲为。于是忍不住挠头,若是纯由农人自己来取节气的名字,会不会也有一个“大满”呢?

小满是什么意思 第三篇_给力是什么意思

给力是什么意思

给力读音为,gěi lì,中国北方的土话,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给力”一词最初的火热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预想目标相差甚远,而“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在2010年世界杯期间,由于“给力网”的网友对该词的广泛运用,“给力”开始成为网络热门词汇。

词语释义

1. 作为形容词,类似于“牛”、“很带劲”、“酷”。

用法如:“这课上得好枯燥,不给力呀!”、“这BOSS真给力啊!”、“这装备真给力啊!”、“这个动画太给力了!”。

尤其是当某个事件或某个现象给人以强烈的刺激,让人精神为之振奋,例如dota里队友的犀利操作,内涵的歌曲或视频, 我们就可以说:“太给力了!”

2. 作为动词使用,相当于形容词动使用,随着被网民(DOTA玩家较多)用得越来越频繁,也经常被用作动词,也就是它的本意“给予力量”、“加油”的意思。

用法如:也是dota中“大家给力啊”,“DPS要给力啊 ,后期靠你了”。

来源出处

最早广泛使用给力一词的是一家叫做“给力网”(又名雷人给力网)的网站,该网站主要关注古今中外、人文历史、天文地理、热门新闻、图片、视频等等各方面的最雷最给力的资讯。在一些男性网友之间很受欢迎.给力一词开始慢慢流传开来,在世界杯期间由于给力网的网友的对给力一词的广泛运用,“给力”一词正好能很好的表达网友看球赛的绪,“给力”一词开始成为热门词汇,广泛流传。

世界杯期间,网友们说的最多的词是什么?不是越位,不是进了进了,而是给力。“西班牙太给力了。”“不给力啊,德国。”……类似于这样的感叹声不绝于耳。但是追根溯源,一些网友却又纳闷了,这“给力”一词究竟从哪来的呢?其实,秘密就在由“cucn201”配音组配的六集《搞笑漫画日和》中。 在《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一集中,画面一开始,师徒三人(动画设定为八戒仙去了)历经磨难到达天竺后,却发现所谓的天竺只有一面小旗子,上书“天竺”二字。弄得师徒三人都愣了神,悟空不

无抱怨地说:“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悟空的这番话也成为后来“给力”一词的渊源。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自己预想的目标相差甚远。而“给力”自然就是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的意思了。 以上出处不全面,其实“给力”一词是从闽南话演变过来的。闽南话、海南话中,给力就是很精彩、很棒的意思。会说闽南话的人直接用“够力”(闽南话音)来解释“给力”就便一目了然!在茅台话里面,“给力”可以用“得力”来表达。

“给力”一词解释:给力不是外来词,它是闽南漳州话,来原于古中原的闽南话。这个词的“给”的漳州读音与“革”、“戟”本地读音一样,不是读为普通话的“gěi ”,“力”也不是读为“lì”,原读音 。“给力”是动词,也可做形容词。表示凝神、用劲、发力。例:在漳州,婴儿学上台阶,抬腿迈上时,大人会说“给力”;又如:某人尽其十分力气干完某事,人家会称赞“真给力”。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以漳州话而言十分贴切。

【小满是什么意思】

使用案例

南非世界杯以来,只要一打开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聊天软件之一腾讯QQ,人们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就可以看到,“给力”“不给力”已经成为众多中国网民的口头禅。

事实上,不仅仅是在网络上,在现实生活中,“给力”“不给力”这两个词的人气也出现疯狂的上升。

在课堂上,学生们说“这课上得好枯燥,不给力呀!”;在公司,职员们私下议论公司涨工资时,人们说“这boss真给力啊!”;在魔兽世界或者是dota游戏中,如果看到好的装备,玩家会喊出“这装备真给力啊!”……

2010年11月10日, 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图)

央行给力 货币政策名义宽松实转紧缩 (《重庆晨报》11月12日) CPI创25月新高 食品给力74% (《沈阳晚报》11月12日) 抗通胀工资是否能“给力”?(《成都商报》 11月12日) 中石油“给力”五大措施力保甘肃油品供应 (《西部商报》11月12日)

7万个亿了!财政应“给力”民生 (《燕赵都市报》11月12日) 新能源公交“不给力”故障频发 引乘客不满 (《生活新报》 11月12日)

高房价给力光棍节 (《东方早报》 2010年11月12日)

根除“霸王条款”,监管需“给力” (《济南时报》11月12日) 为青年法官成长“给力” (《江苏法制报》 11月12日) 江苏公推公选给力“阳光权力” (《南京晨报》11月12日) 本年度最给力演讲(柴静博客12月4日)

相关评价

长期从事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吉林大学副教授叶君告诉记者,虽然没有专门研究过这两个词,但是她认为“给力”和“不给力”这两个词在民众中人气狂飙的现象很正常,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充分说明社会的活力和民众很强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人们正在试图用这种更为简短的语言表述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

相关新闻

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

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采用如此“潮”的 “给力”登上《人民日报》标题,立刻引发如潮热议。有网友将这一标题截图发布在微博上后,网友纷纷大呼“标题给力”。

网络热词上党报

这篇文章引题为“改革攻坚迸发动力 政策创新激发活力 厚积薄发释放能力”,文章约3200多字,主要以上面三个方面为经验介绍了江苏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华丽转变。与很“潮”的标题相比,文章中并没有提到“给力”这个词。

“给力”,音gěi lì,原本属于网络语言,最早出现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的中文配音版,属于东北方言和日语的混合产物,意思类似于“牛”、“很棒”、“酷”,常作感叹词用。另外,在实际使用中也可加一个否定前缀,如“不给力”,表示某个事件或某个人带给自己一种很失望的感觉。

另一种说法是,“给力”一词是从闽南话演变过来的,意思为很精彩、很棒的意思。

2010年,“给力”一词流行起来,并在世界杯期间被网友广泛使用,还有网友根据“给力”造出一个新的英文单词——ungelivable(不给力)。

“给力”一词荣获2010十大网络流行语

“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荣获"2010十大文化事件"

登上《纽约时报》

文章说,“给力”在中国网络中意味着“酷”、“真棒”或者“爽”,在很多媒体报道和网络交谈中被频繁使用。单从汉语语法角度来看,“给力”代表“给予力量”的意思,但现在它俨然已经成了中国网络形容“真棒”最合适的词了。

“给力”登上美国《纽约时报》更“给力”的是,这个词已经被别出心裁的中国网友音译成英语“gelivable”和法语“très guélile”。

不少网友称“意外”

像以前的“囧”等网络热词一样,“给力”原来只属于网民的“自娱自乐”,这次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立刻引发热议。仅在微博,截

至昨天晚上20:00,这一消息就被转发了数千次,评论近千条。大多数网友都对此表示意外,有人大呼“今天的《人民日报》很给力!”。 在感到意外之余,不少网友表示,《人民日报》采用网络新词是顺应网络潮流,亲近网民的表现。

此前一天,也就是11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南京市委宣传部长叶皓题为《网络时代堵信息不现实》的文章。其中谈到:“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网上舆情,将亲自上网、了解舆情作为每天上班的必备功课。”有评论认为,“既然领导干部都已上网了解舆情了,那作为党委的机关报《人民日报》活用网络词汇,无疑是顺应了这个趋势,无形之中也是鼓励与赞同。”

有人质疑用错了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人民日报》如此用“给力”令人费解,因为通常情况下,网友将“给力”用作形容词或感叹词,“给力文化强省”似乎不通。网友“李蓬”在微博上表示:我请教各位网友:在网民使用这个词时,是当形容词用,还是当动词用?人民日报当什么词用了?是否合适?

还有人为《人民日报》的头版编辑“担心”,有网友说,不知道编辑检查写起来是不是“给力”。对此,《人民日报》视点新闻版主编何炜在其微博中回应称:“顾虑很给力,不过神马都是浮云……”

“脖友”声音

@老记的崆峒岛:“给力”成为2010年网络流行词板上钉钉了! @杨化涛:刚过去报夹看了看,是真的耶。这是我近几个月看《人民日报》看得最认真的一次

@社上君:这是网络热词的一小步,却是中国语文的一大步。 @搜噶阿米达:不是PS的吧?

@伪文青小满:“给力”是形容词,又不是动词,没这么用的。 @滚吧吧弹子球:结合副标题,这个“给力”就说的通了,给力用在这里是一个动宾词组,而并不是一个网络名词。

网民造英文词

“ungelivable” 意为“不给力”

记不住成千上万的英语单词,不如自己创造一个好记又好玩的新单词吧。昨日,“生活周刊”发出的一条微博,在短短几个小时内被转发上万次。一看,原来这条微博自信地宣告:“有一个新单词诞生了 :ungelivable(不给力)!”会心而笑的网友们纷纷转载,“不转的话,就太ungelivable了!”

网民造英语,老外看不懂

ungelivable这个词,虽然看上去是英语,却体现了中西合璧的造词逻辑。前缀“un-”在英语中表示否定,可翻译为“不”;后缀“-able”在英语中表示单词为形容词;而中间的“geli”却是直接音译自中文的“给力(geili)”。与其他英文单词相比,这一“中式英语”单词基本上符合

了英语造词规则,唯一不同之处则在于——老外绝对看不懂。 虽然老外看不懂,但是ungelivable在中国网友中却大受欢迎。“昂给力围脖!”网友们不仅第一时间就弄懂了它的发音,而且举一反三,“不给力是ungelivable,给力就是gelivable。”“哈哈,这单词实在太 gelivable了!”昨日,各知名微博对此进行纷纷转载,转发量很快破万。网友戏称,ungelivable可能是有史以来传播速度最快的英文单词。

如果gelivable真被收录进英语词典,那首先要归功于中文原词“不给力”。据介绍,“给力”一词可能源自东北或闽南方言,有很棒、很精彩的意思,现多用来形容事物“够劲”、“使人振奋”、“感到力量”等。

小满是什么意思 第四篇_霜降是什么意思

霜降

开放分类:中国气候农业气象百科农学名词天文学名词季节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每年的公历10月23日或24日,太阳运行到黄经210度时为霜降节气。随着霜降的到来,不耐寒的作物已经收获或者即将停止生长,草木开始落黄,呈现出一派深秋景象。霜降之时,在五行中属土,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此时与长夏同属土,所以应以淡补为原则,并且要补血气以养胃。

霜降

古人将其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 二候草木黄落 三候蜇虫咸俯”

此时应以保暖润燥健脾养胃为主 注意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减少秋冻

中国民间有吃红柿子习俗 闽南台湾地区当日则会吃鸭子“贴秋膘”

2014-10-23霜降:秋季最后节气来临 天气渐寒防咳护胃百科档案

据《甘肃日报》报道: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0月23日19时57分迎来今年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专家提示说,此时节正值秋冬过渡之际,天气开始寒冷,气候日趋干燥,公众要注意添衣保暖,防咳护胃。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每年公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是秋季到冬季过渡的开始,最低气温可达到零摄氏度左右。

气象资料显示,霜降节气已是深秋时节,也是冷空气活动频繁的时期,天气变化剧烈。中央气象台22日发布的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几天,较强冷空气将继续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下降4—6摄氏度。

秋冬过渡之际,防病保健很重要。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表示,此时节,公众要注意保暖,加强锻炼,防止感冒。在这个季节应多吃一些具有生津润燥、消食止渴、清热化痰、固肾润肺功效的食物,如梨、苹果、洋葱、萝卜等。

编辑信息模块

名称:霜降 拼音:shuāng jiàng

时间:10月23-24日之间 季节:秋季

代表喻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 太阳位置:太阳位于黄经210

气候特点:天气更冷了,露水凝结成霜 传统食品:红柿子

前一节气:寒露 后一节气:立冬

外文名:first frost 属性: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

养生:防秋燥、防秋郁、防寒 农事活动:适时收割,耕翻农田,种春作物 三候: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蜇虫咸俯

目录

1简介

2名称

3物候

4前后节气

5形成成因

6气候特征

7计算方法

8习俗

9养生

10民间文化

霜降节气歌

霜降农谚

二十四节气

春季 立春 | 雨水 | 惊蛰 | 春分 | 清明 | 谷雨

夏季 立夏 | 小满 | 芒种 | 夏至 | 小暑 | 大暑

秋季 立秋 | 处暑 | 白露 | 秋分 | 寒露 | 霜降

冬季 立冬 | 小雪 | 大雪 | 冬至 | 小寒 | 大寒

霜降 - 简介

霜降

霜降,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每年九月底(西历10月23日或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10时为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气温降至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成白色结晶体,称为霜。霜降是指初霜。不耐寒的植物将停止生长,呈现一片深秋景象,为欣赏枫叶的好时机。

霜降在10月23-24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10°

霜降 - 名称

该节气在历史上均称为“霜降”,在西夏历法中则改称为“露白”。

霜降 - 物候

? 豺乃祭兽: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豺将捕猎之物排放,犹若祭祀。 ? 草木黄落:色黄而摇落也。

? 蛰虫咸俯:咸,皆也;府,垂头也;此时寒气肃凛,虫皆垂头而不食,入冬眠。 霜降 - 前后节气

寒露→霜降→立冬

霜降 - 形成成因

二十四节气

气象学对霜作出的解释:霜降时节,若有较强的冷空气南下,地表面温度降到0℃或以下,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便会在地面或近地面物体上直接凝华形成细小的冰晶。 霜降 - 气候特征

霜降

就北方而言,冷空气过后,依旧是天高云淡,给人印象较深的也就是一次次的降温了。除东北、西北一些偏北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已是万物凋零,雪花飞舞外,偏南的大部分地区正是“霜叶红于二月花”,游人留连忘返时。

就江南、华南大部而言,雨水过后,秋风送爽,天朗气清,橙黄橘绿。华南沿海的人们,即

将跨入秋天的门槛,夏末的阳光,已经没有那么酷热,碧海蓝天、金色海滩,鲜花绿树,满目清新,广大农村瓜果飘香,稻谷丰收在望。

当然,如果遇到少见的寒潮天气,那就不仅是大面积的凉风冷雨、剧烈降温了,降温所造成的霜冻,对南方晚稻、油菜等一些不耐寒的喜温作物,会是灭顶之灾。[1]

霜降 - 计算方法

霜降日期计算公式:[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3.438,20世纪c=24.218。 举例说明:2088年霜降日期=[88×0.2422+23.438]-[88/4]=44-22=22,10月22日霜降。 例外情况:2089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霜降 - 习俗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此期间,中国很多地区都有吃柿子的习俗。俗话说;“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

山西:时值寒露抓秋耕,秋收秋种莫放松。采棉刨薯回茬麦结合秋浇快进行。浇地造林集饲料,山药异地换种子。

河北:寒露霜降,收割大豆。抓紧打场,及时入库。晚茬小麦,突击播种。收割山草,好喂牲口。菠菜油菜,种上几亩。来年春季,能早收获。

山东:霜降一到,天气渐冷。抓紧收割,地瓜花生。切晒瓜干,要趁晴天。地瓜入窖,不能放松。麦田苗情,检查要精。缺苗断垄,及时补种。

上海:十月寒露接霜降,秋收秋种冬活忙,晚稻脱粒棉翻晒,精收细打妥收藏。 安徽:寒露收割罢,霜降把地翻。

湖南:十月寒露霜降到,收割晚稻又挖薯。

霜降 - 养生

霜降食谱

霜降节气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老年人也极容易患上“老寒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毛病,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这时应该多吃些梨,苹果,白果,洋葱,芥菜(雪里蕻)。

霜降之时,在五行中属土,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此时与长夏同属土,所以应以淡补为原则,并且要补血气以养胃。

饮食进补当依据食物的性味、归经加以区别。饮食养生学侧重于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来调节人体阴阳,滋养五脏六腑和预防疾病。因此,在传统养生学中,食物也根据其“性味归经”而分为了不同的类型。[2]

霜降 - 民间文化

霜降节气歌

霜降

霜降霜降谚语讲究多,古代智慧来指导

霜降前后始降霜,有的地方播麦忙。

早播小麦快查补,保证苗全齐又壮。

糯稻此节正收割,地瓜切晒和鲜藏。

棉花摘收要仔细,棵上地下都拾光。

复收晚秋遍地搞,柴草归垛粮归仓。

大棚瓜菜看管好,追肥浇水把虫防,

大葱萝卜陆续收,白菜抓紧来拢帮。

敞棚漏圈快修补,免得牲畜体着凉,

拴牢牲畜圈好猪,麦苗被啃受影响。

捕捞成鱼上市卖,藕苇蒲芡采收忙。

城乡害鼠一起灭,既防疫病又保粮。

霜降农谚

霜降

霜降图册

霜降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夏雨少,秋霜早。夏雨淋透,霜期退后。

秋雨透地,降霜来迟。【小满是什么意思】

秋雁来得早,霜也来得早。

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今夜霜露重,明早太阳红。

霜重见晴天。

严霜出毒日,雾露是好天。

浓霜毒日头。

霜后暖,雪后寒。

一夜孤霜,来年有荒;多夜霜足,来年丰收。 霜降降霜始(早霜),来年谷雨止(晚霜)。 雪打高山霜打洼。

严霜单打独根草。

秋雁当头叫,必有大风到。

晚稻就怕霜来早。

霜降前降霜,挑米如挑糠;霜降后降霜,稻谷打满仓。

霜降后降霜,稻谷打满仓。

霜降前,薯刨完。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适宜。

红薯半年粮,好好来保藏。

红薯本是庄稼宝,就看收存好不好。

地燥打洞,地潮搭棚。

瓜窖糟,如仓倒。

鲜瓜烂,饭丢半。

地瓜要坏,快切快晒。

棉是秋后草,就怕霜来早。

轻霜棉无妨,酷霜棉株僵。

早春棉,减产少,夏棉霜早不得了。

霜后还有两喷花,摘拾干净把柴拔。

时间到霜降,种麦就慌张。

霜降,瞎撞。

时间到霜降,白菜畦里快搂上。

缺苗补,密苗间,麦苗匀全才增产。

密了穗子小,秆软容易倒。

稀了穗头少,产量就难保。

以籽定苗,以苗定蘖,以蘖保穗。

芒种黄豆夏至秧,想种好麦迎霜降。

望近霜降好种麦。

迎伏种豆子,迎霜种麦子。

霜降播种,立冬见苗。

坝里霜降点。

寒露种菜,霜降种麦。

晚麦不过霜降。

霜降前,要种完。

麦不让霜。

湿地无晚麦。

霜降拢菜(白),立冬起菜。 霜降前降霜,挑米如挑糠;

霜降拔葱,不拔就空。

霜降萝卜,立冬白菜,小雪蔬菜都要回来。

地冻萝卜长。

复收拣起地里粮,积少成多堆满仓。

丰收第一收,精收第二收,复收第三收,三收才算收。

复收一亩数量少,万亩复收不得了。

宁可吃到肚里,不可瞎到地里。

庄稼老汉不知闲,放下锄头拿扁担。

扁担不扎,两头溜塌。

秋天弯弯腰,强似冬天转三遭。

出门带镰刀,回来挑一挑。

上洼不空手,回来不空篓。篇二:今年霜降是几月几号

【小满是什么意思】

今年霜降是几月几号,我们知道霜降快要到来了,代表天气会越来越冷了,露水都凝结为霜,在外地的朋友您知道今年霜降是几月几号吗,霜降即将逼近,要注意保暖额,如果您不知道今年霜降是几月几号的话,那下面小编就提前给您介绍一下今年霜降是几月几号。 今年:2014年霜降时间是10月23日19:57:03,农历2014年九月(大)三十。

2015年霜降时间是2015年10月24日01:46:41,农历2015年九月(大)十二。 霜降日期计算:

霜降日期计算公式:[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3.438,20世纪c=24.218。 举例说明:2088年霜降日期=[88×0.2422+23.438]-[88/4]=44-22=22,10月22日霜降。 例外情况:2089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霜降气候特点:

霜降时节,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树叶开始枯黄,落叶纷飞。民间流传的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其致害温度因作物、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而形成霜,则必须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以下,并且贴地层中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要达到一定程度。

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但是,因为见霜时的温度已经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

以上是今年霜降是几月几号和霜降日期计算公式及气候特点的内容介绍,怎么样,在远方的您是不是知道了今年霜降是几月几号呢,还知道怎么计算霜降日期的呢,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篇三:霜降九大习俗

霜降九大习俗

霜降要保暖 霜降也是秋季气温降低最显著的一个阶段。养生保健方面,保暖要开始了,要注意防风寒。保暖尤应以消化道为主,日常注意暖胃、不让腹部受凉等。

霜降应多吃栗子

栗子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而且对肾虚有良好的疗效,故又称为“肾之果”。

霜降应多吃秋梨

梨别名快果。甜脆多汁,清凉解渴,其中含有很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有机酸。中医把梨的功效归纳为: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正好适合干燥的秋季食用。 霜降应多吃牛肉 霜降食疗要多吃牛肉。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中医认为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的功效,适宜于中气不足、气短体虚的病人

小满是什么意思 第五篇_叠词及常识

一、词语

1、叠词

ABB:慢吞吞、懒洋洋、兴冲冲、圆溜溜、胖乎乎、红扑扑、笑呵呵、乐陶陶、喜滋滋、静悄悄、雾沉沉、雨蒙蒙、绿油油、黑糊糊、白花花、白茫茫、

AABB:高高兴兴、许许多多、漂漂亮亮、仔仔细细、、红红火火、明明白白、花花绿绿、干干净净、严严实实、舒舒服服、确确实实、零零星星、结结实实、郁郁葱葱 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深深浅浅、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粗粗细细、日日夜夜、来来往往

AABC:栩栩如生、翩翩起舞、恋恋不舍、历历在目、面面俱到、头头是道、源源不断、彬彬有礼、息息相关、蒸蒸日上、津津有味、滔滔不绝

ABAC:人山人海、诚心诚意、惟妙惟肖、自言自语、无影无踪、无法无天、无边无际、各种各样

2、又( )又( ):又唱又跳、又细又长、又说又笑、又大又圆、又松又软、又香又脆、 ( )来( )去:游来游去、飞来飞去、跑来跑去、跳来跳去、走来走去

不( )不( ):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知不觉、不闻不问

3、带反义词的成语:远近闻名、黑白相间、轻重倒置 、左右为难、黑白分明 舍近求远、因小失大、头重脚轻、积少成多、舍本逐末、贪小失大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hd/443311/

推荐访问:五绝小满意思 芒种是什么意思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