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活动资讯 > 乡镇工作汇报存在的问题

乡镇工作汇报存在的问题

时间:2017-06-30   来源:活动资讯   点击:

【www.gbppp.com--活动资讯】

乡镇工作汇报存在的问题(一):XX乡镇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各街村的良好表现为我镇上半年的文化活动画下了完美的句点,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文化活动不够“精”。这半年中,我镇组织文化专场表演4次,在这些场节目中,主要的表现形为舞蹈、歌曲两种类型。由此可见,各街村文化活动手段过于简单,活动内容缺乏创新和吸引力,现有文化设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例如歌曲类节目大多是以歌颂祖国、歌颂党为主,形式单一,观众听完一个就能大概猜到下一个歌曲是什么了。而舞蹈类节目,虽然动作之间有所不同,但从整场节目的效果来说,就显得有些空洞,没有与活动主题相呼应,究其根源就是缺乏创新力。

文化人才不够“专”。上半年我镇参加县里大型文化活动2次,组织文化活动10余次,而街村自己举办的文化活动仅有1次。目前各街村都配备了一名文化组织员,茶余饭后也经常组织一些小规模文化活动,例如集体舞、卡拉OK等,大型活动可以说是寥寥无几。文化组织员确实为农村文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但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文化人才,在组织大型活动能力上还是有所欠缺,不能担任“总导演”这一职务。

文化讯息不够“快”。XXXX镇XX名文化组织员负责着上传下达的职能,将县、镇下发的活动通知及时的传达到村里,并组织村民开展活动。文体中心传达通知的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电话通知,一种是飞信短信通知。这两种方式都存在着极大地弊端,电话通知费时费力,XX名文化组织员全部电话通知完毕需要花费一个小时左右的时

间,飞信短信通知的弊端更大,不仅不能确认通知短信是否发送至文化组织员的手机中,而且也无法确定文化组织员都阅读到了短信内容。

针对上述三个“不够”的问题,文体中心采用以下措施来应对。一是加宽节目范围。针对节目形式单一的问题,我镇准备多举办一些主题活动,采用“一个内容多个形式”的办法,以达到“规定动作立标准,自选动作创特色”的目标,另外多深入开发一些冷门的艺术表现形式,发掘一批民间艺人,如琴棋书画方面的专项人才等。二是加大培训力度。X月,文体中心联合教委开设了文艺中专班,学制三年,聘请县域内专业教师对XX名文化组织员进行授课,内容包括计算机、太极扇、广场舞等,并着重传授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编排。采取集中授课与自学相结合方式,学业期满,将颁发艺术专业中专毕业证书。三是加强通讯机制。由原来的文体中心通知,转变为政府通知到包村干部,再由包村干部转达到文化组织员,这样,既方便了沟通,让组织员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消息,又能让包村干部、村两委重视文化活动、了解文化活动、参与文化活动。

乡镇工作汇报存在的问题(二):乡镇最新双联联村联户工作汇报(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

达板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开展情况汇报

自“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我镇按照州、县委的统一部署,早动员、早安排,明确任务,制定措施,狠抓落实,各项工作正在扎实有序推进,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现汇报如下:

一、“联村联户”基本情况

达板镇位于东乡县东段,是东乡县的“东大门”,全镇共辖11个行政村,105个合作社、5158户、25256人,2011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04元。

目前,各单位在我镇联系贫困户303户,占到全镇总户数的5.87%。

这次行动联系我镇各村的县级领导2人,分别联系3户。上级单位共有9个,其中省上单位1个(甘肃日报社,帮扶123户),县上单位8个(人武部联系崔家村10户,园区管委会联系达板村17户,团委联系红庄村9户,医保局联系红柳村14户,交通局联系黑石山村27户,工会联系陈家村10户,县志办联系甘家村16户,机要局联系下科妥村8户。我镇干部联系帮扶63户)。

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情况

自“双联”行动开展以来,达板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达板实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投入到“双联”行动中。

(一)统一思想认识,认真安排部署

及时组织全镇、村干部收看了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电视电话会议,认真学习了省委书记王三运同志关于“双联”行动的重要讲话。州、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后,镇上立即行动,及时组织召开了达板镇开展“双联”行动动员大会,号召全镇上下迅速行动起来,认真贯彻省、州、县委关于行动开展的要求,全身心投入到行动当中去,切实增强了开展“双联”行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对我镇开展“双联”行动进行了全面动员和具体部署。

(二)精细化指导部署,扎实有序推进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为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全镇共悬挂横幅18条,粘贴标语10条,在主要路口设臵永久性宣传牌6面,召开各类动员培训会10场,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工作,使这项活动在我镇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最大限度的取得各类人群的支持和拥护,在全镇上下形成了“双联”行动的良好氛围。

二是实地摸排,筛选贫困户,确定帮扶对象。我镇积极与上级联系单位衔接,确定了联系单位联系贫困户花名册,【乡镇工作汇报存在的问题】

及时协调各联系帮扶单位入户,收集整理村情以及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建立联村联户帮扶台账。截止目前,全镇干部共入户累计200余人次,人均入户3次以上,联系户每家都有联系卡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要点》,干部手中都有填写详实的《民情日志》、《民意调查表》、《民情台账》、《增收台账》、《户情分析报告》,两个联系村都有《村情台账》,《村情分析报告》,为落实帮扶措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各联系单位和联系干部均已和所联系的贫困村、贫困户建立了正常的联系,正在集民智、重民生,破难题、促发展,部分帮扶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有的已经完工,投入使用。

三是齐心协力,共寻脱贫致富之路。在各联系单位、联系干部的帮助下,按照“村有规划、户有办法”的原则,积极指导各村结合实际,与联系单位协商制定本村的发展规划,再结合各村的方案制定了全镇的近期规划以及中长期规划。通过规划引领发展,保证各联系单位的帮扶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分批实施,使贫困群众按计划走上脱贫之路,进一步形成全镇人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

四是建立健全档案资料,及时上报信息。我们根据县上通知的要求,安排专人负责整理在“双联”行动中相关的影视、图片、各类纸质材料及调查摸底表册等资料,完善“双

联”行动镇、村阵地建设,及时给县联领办上报简报和信息材料。

(三)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形式。

我镇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安排部署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搭建平台,吸引大型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到行动中来。通过积极协调引导,甘肃金龙混凝土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国强自发组织,主动带头联系帮扶困难群众。在他的模范带动下,东乡三建公司马铎、陈元虎、马成基、马占明等社会企业界贤达人士也自愿加入到我镇“双联”行动中。另外在我镇生产经营的金龙、润泽硅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也愿意参与到帮扶行动中来,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中的现实困难,改善达板基础设施条件,为达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具体的帮扶措施正在积极协商落实中。企业界的自愿加入,为“双联”行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全镇形成了帮困扶贫的强大合力。

(四)做好“结合”文章,协同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把“双联”行动与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相结合,推进工作的落实。我们把“双联”行动的落脚点放在推动当前各项重点工作落实上,在进村入不帮扶过程中,按照“进村抓产业,进户帮增收”的思路,围绕“促进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宣传省、州、县有关精神,结合各村实际,引导群众大力发展高效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乡镇工作汇报存在的问题】

二是把“双联”行动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努力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在行动的开展过程中,把扶贫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全面推进养羊、养牛、优势种植业等增收产业发展,引导农民优化产业模式,着力在优势产业上想办法,帮助困难群众选准致富产业、制定发展计划。为困难群众提供技术、信息和项目扶持等方面的服务,让群众的脑筋活起来,变传统的依赖于“输血”为自身“造血”的扶贫模式,引导他们主动发展,创业致富。

三是把“双联”行动与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相结合,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在推动“双联”行动中,我们积极改善党组织基础设施条件,指导村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工作制度,通过找准症结、加强引导、化解矛盾,切实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引导农民党员发挥好致富带头的模范作用,采取帮思想促提高、帮技术促致富、帮项目促发展,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四是把“双联”行动与效能风暴活动相结合,增强干部为民服务意识。把“双联”行动作为一项转作风、练队伍、聚民心的有效载体,让机关党员干部走进群众中,拜群众为师,了解群众心声,倾听群众疾苦,进一步提高干部的服务效能,提升工作效能。

(五)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乡镇工作汇报存在的问题(三):基层乡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情况汇报

城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依法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途径和方法,一直把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治本措施来抓。截至到现在,基层单位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96起,已调处化解91起,占总数的94.8%,正在调处5起,占总数的5.2%;镇矛排调处中心交办调委会办理案卷12起,已调处化解9起,占总数的75%,正在调处3起,占总数的25%,保证了全镇社会政治稳定。

一、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工作存在的难点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经济建设、管理方式、居住环境、居民的思想观念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引发出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

1、随着县城周边建设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因土地征用、拆迁安臵而引发的征地拆迁补偿问题比较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件较多。

2、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相继改制,我镇辖区内企业变化很大,因下岗、补偿、低保、社保得不到保障等引发了大量的矛盾纠纷,出现了部分涉军人员上访事件。

3、随着社区人口成份日趋复杂,大量流动人口、暂住人口的入住,打破了社区网络格局。加之城乡居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居民的民主法制意识、自我维权意识提高,有问题讨

要“说法”的群众越来越多。

二、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解决方法

针对以上比较突出的矛盾纠纷,我们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由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转变,减少和化解新形势下各类矛盾和纠纷,确保全镇社会稳定、政治安定。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一是镇党委、政府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列入重要日程,成立了以纪委书记为主任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调处中心下设办公室,由政法书记兼任主任。同时成立了镇调解委员会,聘请离、退休有经验的老同志专司工作。各基层单位都成立了调委会,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目标,定期检查、考核。为把工作落到实处,镇政府下发了《关于维护稳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并组织有关部门,深入基层督促检查工作落实情况。二是健全工作制度。全镇都建立健全了定期排查、情况报告、案件协调和督查追究等制度。基层单位坚持半月开展一次集中排查,镇每月召开一次综治例会,使全镇的各类矛盾纠纷能及时排查上报、梳理汇总、包案调处、信息反馈。

(二)强化措施,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镇党委、政府将工作重心下移,通过领导包案制、协调会等形式,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一是实行单位包案责任制,按时接待来人来访。对各单位辖区内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各单位领导都高度重视,及时协调解决;二是建立了协调会制度。对一些重大、疑难问

题,由镇党委、政府牵头与有关单位进行协调;三是充分发挥“联合调处机制”,整合综治、纪检、司法、信访、法庭、派出所等职能部门力量,建立联合型工作平台,切实做好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工作,及时掌握上访人员动态,最大限度地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保证了一般矛盾不出镇。

【乡镇工作汇报存在的问题】

(三)突出重点,抓好重点矛盾的化解工作。

镇党委、政府把影响社会稳定的疑难纠纷,列出清单,派驻工作组集中调处。今年以来,针对群众关心的旧村改造、征地补偿、涉军上访、雪灾倒房、低保社保等重点问题,镇党委责成人大、纪检、综治、土地、民政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工作组,深入基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方案,并积极作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有效地调处了大量矛盾纠纷,保证了工作和建设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监督,完善检查监督工作机制。

一要加强干部执法执纪的检查监督。干部办案不公,为政不廉,方法简单,政务、村务不公开等都是广大群众不满意、引发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重要根源。我镇从严治党,从严治政,要求干部坚决贯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经常检查干部执政、执法、执纪情况,坚决纠正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各种不正之风,从源头上降低群众对社会、对干部的不满。二要加强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治理情况的检查监督。我镇把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治理工作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检查内容,结合半年和年终综合考评,认真考核检查各单位治理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绩效。三要加

强舆论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职能作用,大力宣扬人民满意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事迹,不断总结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好经验、好做法。

(五)进一步加大依法治理的力度。

实践证明,依法治理是正确解决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根本。通过召开各种类型会议、座谈会,运用多种形式深入细致地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政策,群众法律意识和守法观念提高了,能心平气和地看待、处理问题。同时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狠抓干部学法用法的落实,提高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干部因违法行政、违法管理导致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发生。

2008年5月7日

乡镇工作汇报存在的问题(四):xx镇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汇报

xx镇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汇报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认识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对于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xx镇民政工作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局出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及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 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围绕“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工作宗旨,从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认真落实社会救助法规政策,为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做出了积极努力,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民政各项工作。现将民政社会救助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镇社会救助工作的基本情况

牢记“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全面落实社会救助体系各项政策措施,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工作。

(一)认真抓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现应保尽保

严格执行低保政策,开展低保工作的专项检查,做好分类施保,狠抓低保经费的落实,对困难人员实现应保尽保。目前,xx镇城市低保标准为每月人均收入355元(4260元/年),农村低保标准为每月人均收入150元(月1800元)。到10月底,全镇有城乡低保对象1321户、3169 人,1-10月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07余万元。

(二)扎实做好专项救助工作,保证专项资金专项使用

作为社会救助体系的补充,在社会救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截止到10月底,xx镇已审批临时救助28户、84人,发放临时救助金8.1万元,解决了社会救助对象的一次性临时困难;审批医疗救助33户、解决了社会救助对象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且提供教育救助41户、住房救助2户,其他救助3户,合计发放救助金49余万元。审批12名困难家庭大学新生的教育救助申请,救助金额 4万元,确保了寒门学子正常入学。

(三)进一步落实五保供养工作,保证五保人员安定生活

全镇共有五保户xx人,其中:集中供养xx人,分散供养xx人。供养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375元,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已发放五保供养资金xx万元。进一步加强敬老院建设工作,我镇于xx年x月开始建设敬老院,历经一年多的紧张施工,于xx年xx月竣工,该工程分主体工程、附属工程、绿化工程三部分组成。经装修配置于xx年正式交付使用。全院现有房间107间(其中,公共用房32间、院民居室75间)可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50人。院民居室按照宾馆标准配置,房间内配备席梦思床、床头柜、方桌、椅子、落地扇、壁柜、卫生间、日常用品一应俱全;公共用房设有厨房、餐厅、寿宴厅、会议室、活动室、办公室、卫生室、理发室、取暖房、洗浴室、洗衣房、农具房等,配套设施齐全;建圈舍90余平方米,年可养猪15头左右;新修菜地16亩,可解决院民部分吃菜、吃肉等问题。为了使入住老人生活舒适,我们按照人性化设计理念,院内进行了绿化,绿化面积达6100多平方米,有树木花草,凉亭,廊道,生活小广场等,供老人们茶余饭后休闲健身。敬老院坚持“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的服务理念,以“一切工作为了老人,心中时刻想着老人,全心全意服务老人”为宗旨,使每位入住老人都得到家庭般的温暖,感受到亲情般的关怀,让他们以院为家,安享晚年。

(四)认真抓好抗灾救灾工作,确保灾民生产有序、生活稳定。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灾害应急体系,认真组织,重点做好旱季、涝季灾民救济工作,开展救灾救济工作的专项检查。二是及时下拨救灾款物。上半年我镇遭受了风雹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45公倾,成灾380公倾,绝收65公顷,受灾人口4098人,因灾损坏房屋43间,直接经济损失580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灾情发生后,及时下拨救灾款物,解决灾民的实际问题,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五)全力做好高龄工作,保证高龄老人能够“老有所养”。

认真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保障高龄老人的合法权益,为70周岁以上高龄人员办理高龄补贴,让高龄老人晚年生活有所保障。通过认真核查统计,截止目前应享受补助的7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达2220人。全镇共需发放高龄老年

人健康补贴金174万元/年。

(六)围绕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双拥”工作,落实优抚安置政策。 第一、高度重视“双拥”及国防建设工作。今年县党委高度重视“双拥”及国防建设工作,在本级财务预算中共安排“双拥”、优抚及国防建设工作经费X万元,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解决在乡老复退军人“三难”(生活难、住房难、看病难)经费3万元;发放义务兵优待金13.5万元;发放伤残抚恤金57.8万元;发放在乡老复退军人定补15万元;春节慰问军烈属0.6万元;发放两参人员生活补助金1.2万元。另外,认真解决了下岗失业的老复退军人的生活问题,并对生活困难的重点优抚对象、复退军人纳入了城乡低保范围,患病困难的复退军人给予医疗救助。 第二、为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双拥”工作的长效机制,我镇建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把“双拥”工作作为日常拥军的重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组织开展了《国防法》、《兵役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教育,提高了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第

三、将义务兵家庭优待、优抚等相关的情况公开给群众,有力地调动了各村适龄青年应征入伍的积极性。

二、我镇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镇的社会救助工作已经形成了从生活救助到专项救助的完善的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救助到位的社会救助目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救助工作还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随着社会救助对象人员的增加和类型的变化,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加复杂,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研究探索,学习借鉴先进方法和经验,及时根据工作实际,修订完善现行的政策措施及相应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hd/353303/

推荐访问:乡镇党建工作存在问题 乡镇纪委工作存在问题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