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人文章 > 亲情 > 海南人的祖籍是哪里

海南人的祖籍是哪里

时间:2017-03-28   来源:亲情   点击:

【www.gbppp.com--亲情】

海南人的祖籍是哪里(一):海南名人故事

第三章琼海俊杰

海南虽然建省时间不长,历史上却是人才辈出。海南的名人有些是被放逐到此的达官和文豪,有些是戍边的官兵,更多的是出自岛上穷乡僻壤的农家子弟。对于离乡背井来到海南的人,无论他们是否显赫或是没落,过客匆匆或是永不回归,只要为海南做过贡献,海南人都对他们施以亲情和温暖,赠与土地和房舍,甚至视为神明供奉于庙堂之上,供后人怀念。对于那些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同乡兄弟姐妹,海南人更是引以为豪,为他们树碑立传,歌功颂德。这些名人志士的存在,就如海南夜空上璀璨的星辰,让海南人永远能感受到光亮与方向。

一、古代名人

(一)白玉蟾

900多年前,中国的南荒之地——海南岛幸运地迎来了大文豪苏东坡,苏东坡在岛上生活了3年,大兴文教。在东坡离琼约100年之后,海南出现了本岛最早载入中国文化史册的奇人,他就是白玉蟾。再约230年之后,海南岛才出现了丘浚、海瑞等文化名人。

白玉蟾原名葛长庚,祖籍福建闽清,从祖父起落籍琼山。白玉蟾出生于原琼山县五原都显屋村(今海口市美安镇典读村)。6岁丧父,母亲改嫁。据说因母亲嫁到雷州半岛(一说是澄迈)的白家而改姓白。至于其生卒年,有多种说法,中国世界道教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教授卢国龙认为,他生于1195年,逝于1231年。

白玉蟾年少聪明,7岁赋诗,9岁时能背诵《周易》、《尚书》、《诗经》、《春秋》等儒家9经。12岁时,他以特荐的身份到广州参加“神童科”考试。考官以“织机”为题,令其赋诗。白玉蟾脱口吟道:

山河大地作织机,

百花如锦柳如丝。

虚空白处做一匹,

日月双梭天外飞。

天地为机,日月作梭,少年白玉蟾胸襟何其豪迈!就凭这种胸襟,他也应当高中。他这首织机诗后来也被收录进了《全闽诗话》。

白玉蟾博学多识。21岁那年,他在给紫元的信中称自己“三教之书,靡所不究”,后来又在文中说,“世间有字之书,无不经目”。

一个偏远贫瘠村庄的少年,能有此成绩实在是一个奇迹。即使在今天,走进典读村,触目之处仍是满目苍凉。所有的房子全是灰黑的火山石砌成,细长的藤蔓在多孔的黑石上攀爬,顺着狭窄的巷道走进去,总让人疑心,一阵弯弯曲曲之后,巷道的另一端会通向宋、明王朝或某个更为古远的时期。然而,一个影响整个中国文化史的人物毕竟从这里诞生了。这与它的村名揭示的精神有关吗?典读,应该就是“典衣供读”吧?也只有这种精神才能让贫瘠的土地开出艳美的文明之花了。

然而,白玉蟾初试科举却落选了。据说是因为考官认为他太过骄狂。考场失败让他厌弃功名,从此便潜心向道。16岁那年,他开始游历四方。

在游历天下的那些日子里,白玉蟾纵情山水挥洒文字,创作下大量诗文,足迹所至之处

无不留下诗篇。据说白玉蟾吟诗多不存留,随写随丢,“随身无片纸,落笔满四方”。那些热爱其才情的追随者们,却用心将它们收集起来,编为文集,如《上清集》、《玉隆集》、《武夷集》、《庐山集》等。这些诗文被追随者相互传抄,或镂板印行,因此得以流传至今。现存《宋白真人玉蟾全集》共10卷,另附录、补遗1卷,共收诗词1200多首,约70多万字。

白玉蟾的书法也同样造诣高深。元代隐士黄王介,赞赏白玉蟾的书法:“将飞蛟龙影,或是风雨迹。”明朝人唐顺之的《史纂左编》有这样评论:“大字草书,视之若龙蛇飞动,兼善篆隶。”清康熙皇帝的《御定佩文斋书画谱》,也谈及白玉蟾草书“有龙翔凤翥之势”。《宋元宝翰》收录宋元两代书法精品,其中的第十三幅,就是白玉蟾的草书四言诗。道教的符书,是书法艺术的一种变体,白玉蟾的符书同样精妙。据载,湖南祁阳县祁山紫清观,旧藏有白玉蟾的符书,“玄妙淳古,莫测其运笔起止之迹”。

白玉蟾善画梅竹及人物像,“相传鄂州(湖北武昌)城隍庙壁竹林,是其真迹。”画的主题是林竹,配以道教南宗祖师张伯端等人物,“观者无不叹异”。白玉蟾的传世画作,据《式古堂书画汇考》记载,有《竹石来禽图》、《墨梅图》等十六幅。

尽管诗书画都堪称一绝,但白玉蟾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影响还在于作为道教南宗五祖,他开创了金丹派南宗。白玉蟾从教义上对南宗进行注释和匡正,他和他的弟子又大力设立庵观组织教团,道教南宗也就在南宋时期蔚为大观。

不过,正当白玉蟾名满天下的时候,他突然从世人的眼中消失了,所有的史料再也找不到对他的记录。关于他的归宿,也就成为他人生中最后一个谜团了。有人说他“不知所终”,有说他“卒于盱江”。但在海南,却有一个说法:白玉蟾最终回归故乡,且在文笔峰顶羽化升仙,文笔峰上至今留有遗迹。

(二)黄道婆

黄道婆是宋末元初知名的棉纺织家,她原本是今上海华泾镇人,因年少时期受封建压迫而流落海南。在海南,她以道观为家,劳动、生活在黎族姐妹中,从黎族人那里学会了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最终,成为了古代中国有名的棉纺织家,让纺织业在中国进一步发扬光大。

黄道婆十二三岁就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白天她下地干活,晚上她纺织布到深夜,还要遭受公婆、丈夫的非人虐待。沉重的苦难摧残着她,也磨炼了她,有一次,黄道婆被公婆、丈夫一顿毒打后,又被关在柴房不准吃饭,也不准睡觉。她再也忍受不住这种非人的折磨,决心逃出去另寻生路。半夜,她在房顶上掏洞逃了出来,躲在一条停泊在黄浦江边的海船上。后来就随船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州,即现在的海南崖县。在封建社会,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年轻妇女只身流落异乡,人生地疏,无依无靠,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但是淳朴热情的黎族同胞十分同情黄道婆的不幸遭遇,朴实的黎族人民热诚地欢迎她、款待她,让她有了安身之所,她同这些阶级兄弟姐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也爱上了这里的座座高山、片片阔林。崖州的木棉和纺织技术强烈地吸引着黄道婆,他拿起了著名的黎幕、鞍搭、花被、缦布,瞅着那光彩明亮的黎单、五色鲜艳的黎饰,黄道婆便看不胜看,爱不释手,赞美不止。为了早日掌握黎家技术,她刻苦学习黎族语言,耳听、心记、嘴里练,努力和黎族人民打成一片,虚心地拜他们为师。她研究黎族的纺棉工具,学习纺棉技术,废寝忘食,争分夺秒,象着了迷、入了癖一样。每学好了一道工序,会用一种工具,她的心就仿佛开了花、吃了蜜。灿烂的友谊之花,结出了丰硕的技术之果。黎族人民不仅在生活上热情照顾黄道婆,而且把自己的技术无保留地传授给她。聪明的黄道婆,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棉织事业上,又得到这样无私的帮助,很快就熟悉了黎家全部织棉工具,学成了他们的先进技术。尽管绞尽脑汁,熬心血的劳动消耗,把黄道婆的一头青丝换上了全部白发,给她丰润的脸上刻下道道深而密的褶皱,但她还是精神抖擞,深钻细研,镍而不舍,刻苦实践,三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一个技艺精湛的棉纺织家。

岁月恰似织布快梭,转眼之间,到了十三世纪末叶。蒙古征服者早已囊括全国,南宋王朝覆灭了二十多年。为了缓和各族人民的反抗,元朝统治者慢慢改变以前那样屠杀掠夺政策,实行一些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江南经济开始好转。黄道婆这些年在元朝统治力量薄弱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没受刀兵涂炭,顺利地学习成功。现在,听说故乡安定下来,有了生机,不由又想起那里棉织业的落后情形,内心复活了改变江南技术面貌的原来志向,升起了一股难以抑制的思乡感情。她向海南同胞说出了心事,情长谊深的黎族姐妹舍不得离开她,但又理解她,只好压着惜别的心情支持她。

公元1295年的一天,黄道婆忍痛告别了第二个故乡,搭船离开美丽的崖州,重返她阔别三十多年的长江之滨。经过了改朝换代的战乱,黄道婆的公婆和丈夫,早已先后死去,她一心无挂,只抱着造福于民的善良愿望,不顾晚年体力衰微与生活孤单,回到家乡马上投身于棉纺织业的传艺、改良和创新活动。乡亲们亲切地欢迎她满载而归,她更是不辞辛苦,东奔西走。热心地向乡亲们讲述黎族的优良制棉技术,妇女们成天围着她听得倾心入神。她便把自己海南所得,倾囊相授。同时,还把黎家先进经验与上海的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智慧,积极发明创造。对棉纺织工具与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制造了新的擀、弹、纺、织等工具,刷新了上海棉纺业的旧面貌。首先是改革了擀籽工序。她先打听家乡近些年是怎样去籽净棉的,妇女们苦恼地告诉她,还是用手指一个一个地剥。黄道婆说,从现在起,咱们改用新的擀籽法吧。便教大家一人持一根光滑的小铁棍儿,把籽棉放在硬而平的捶石上,用铁棍擀挤棉籽,试验以后,妇女们乐不可支地嚷着:“一下子可以擀出五、

六、七八个籽儿呀,再也不用手指头挨个儿数了!”

黄道婆见大伙高兴,也感到十分快活,但并不满足。她觉得,用手按着铁棍儿擀,还是比较费力的,便继续寻求新办法。忽然,她想到了黎族脚踏车的原理,心里豁然一亮,马上和伙伴商量试用这一原理制造轧棉机,白天黑夜都琢磨。最后,用四块木板装成木框,上面树立两根木柱,柱头镶在一根方木下面,柱中央装着带有曲柄的木铁二轴;铁轴比木轴直径小,两轴粗细不等,转动起来速度不同。黄道婆同两个姐妹,一个人向铁木二轴之间缝隙喂籽棉,两个人摇曲柄,结果,棉絮棉籽迅速分落两轴内外两侧。“太好了,又省力,又出活儿!”妇女们围着这新搅车,象山雀一样,欢跃起来,庆祝创制成功!

与此同时,黄道婆把沿用多年的小弓,弓身由一尺半长改为四尺多长,弓弦由线弦改为绳弦,将手指拨弦变为棒椎击弦。这结实有力的大弓,弹起棉来,挣挣然节奏鲜明,仿佛响起一支好听的劳动乐曲,棉花弹得又松又匆,又快又干净。接着,在纺纱工序上,黄道婆创造出三锭脚纺车,代替过去单锭手摇纺车。脚踏的劲头大,还腾出了双手握棉抽纱,同时能纺三根纱,速度快、产量多,这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纺车,实在是个了不起的技术革命。在织布工序上,黄道婆对织布机也有一定的改革。她借鉴我国传统的丝织技术,汲取黎族人民织“崖州被”的长处,与乡亲们共同学习研究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棉织技术,织成的被、褥、带、帨(手巾)等,上面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花纹,鲜艳如画,“乌泥径被”名驰全国。元朝诗人曾热情,地加以赞扬:

崖州布被五色缫,组雾紃云粲花草,

片帆鲸海得风口,千轴乌径夺天造。

黄道婆回乡几年之后,松江、太仓和苏杭等地,都传用她的新法,以致有“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盛称。制棉业逐渐兴旺起来,甚至乌泥径附近一千多户靠棉织技术谋生的居民,生活水乎都比过去显著提高了。黄道婆的一生刻苦学习研究、辛勤劳动实践,有力地影响和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她的业绩在我国纺织史上灿然发光。人民热爱她、崇敬她,在她逝世的时候,大家怀着悲痛心情,纷纷捐资把她安葬在上海县曹行乡。上海群众曾不断地为她兴立祠庙,其中规模宏大的先棉祠,每年四月黄道婆的诞辰,都有人接踵赶来致祭。多少年来,人们感念黄道婆的歌谣,一直传颂不止: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

筒子两匹布。

(三)邢宥

邢宥是现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水吼村人,明代的政治家、学者。小时候就聪明异常,五岁读《三字经》,日记数十言;10岁作《勉学诗》,初露他已具治国齐家之志。入乡校时,每次月试季考均名列前茅。十四岁补文昌弟子员,26岁乡试中举,正统十三年(1448)年,登二甲进士第。

邢宥一生为国为民,光明磊落,刚正不阿,在政治上有很大的作为,在学问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他一生中非常喜欢读书写作,对书法也有一定的研究。著作有《湄丘集》传世,对于海南文化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清代海南探花张岳崧将其同海瑞、丘浚誉为海南三贤。

邢宥为官时一直以善断疑案而著称,代宗景泰元年(1450年),他担任监察御史时,正逢太监王振家出事被抄家。当时有人诬告王振的家人孙太安藏匿钱财,牵连20多人被捕。朝廷特派邢宥与锦衣卫官于信审理此案。于信主张立即没收孙家财产,并横蛮地威胁说:“不然,马上会大祸临头。”邢宥沉着果断,秉公办事,经过多方稠密查核,证实该案纯属伪造,从而挽救了数十个民众的性命。赢得当地人民拍手称颂。

景泰二年(1451年),邢宥出访福建,当地官员抓了几十个违禁入海的人,被判死刑。临刑时,犯人大声痛哭,并喊冤枉,冤屈痛哭之声震天动地。邢宥怀疑这个案子可能是疑案,便下令缓期执行。经过一月查究,果然抓获真盗。挽救了这批无辜的人。

邢宥还非常善于谋兵用计。景泰五年(1454年),邢宥出巡辽东,发现沈阳军官中有50多人偷盗官府储藏的物资。邢宥考虑到沈阳三面受敌,如果对这些犯错误的军官都从严惩处,一旦敌人侵犯,将无人带兵守城。他采取了灵活的策略,只罢黜为首的两名军官,罚其余的守城,城守得好,立功者可以赎罪、受奖。没有多久,敌人果然侵扰沈阳,这50多名受从宽处理的军官英勇杀敌,护城立功,使沈阳化险为夷。

邢宥44岁的时候,被提升为浙江台州知府。台州的民事案件虽然很多,但邢宥都不厌其烦,细致地一一缘情据理,加以断处,使得民众信服。邢宥居台州一共4年,回京时,有人诬告“台民争持金帛数百里外赆”送邢宥,至使被降为晋江(在福建,明代为泉州府治所县城)县令。赴任不到三个月,便得到赦免,“宪宗复其职,改知苏州”。当时的苏州,“田赋甲天下,丁役杂办视他郡倍蓰焉”,因此有“妄宗揽纳秋赋,置之法,得其脏万缗,以堤沙河,甓官道”。

在苏州任职的时候,时逢苏州大水,“到处都是饥民,邢宥还没有向上禀奏,便开粮赈灾,救了40余万灾民。一些同样为官的人对邢宥这种专擅的是做法深表忧虑,但邢宥颇不以为然,毅然说道:“民命危在旦夕,如果等待呈报批准才开仓救济,那就来不及了。专擅之罪,我一人担当。”邢宥的行为,得到当朝皇帝明宪宗的理解,对他“赐勒褒奖”。苏州民众对邢宥更是赞颂不已。

因为邢宥素来廉政为民,严而不苛,所以被宋杰向朝廷推荐,提升为浙江布政司左参政。成化二年秋,又被提拔为都察院左御史,巡抚南畿,总督兵民财赋,兼理浙江喜湖抗三府粮储。邢宥在任期间,经常“询官治,察民隐,奖廉能,黜贪懦,枉奸宄,抑豪右,事无微钜,靡不悉心”。据《明史》记载,邢宥罢黜不称职的属吏共170余人。同年冬季,邢宥兼理两浙盐政,“法罪伪造”。

后来,邢宥正式向朝廷请求辞官,经再三请求,皇帝才批准了他。邢宥辞官后,回到故乡文昌市水吼村,在东昆港北湄的山丘上盖了一间“湄邱草亭”,以读书写作自娱,因此自号“湄邱道人”。虽到晚年,仍手不释卷,“足迹未尝至城市”,著有“湄邱集”十卷,今存二卷。对邢宥的著作,海南明代大诗人、大学问家丘浚评道:“诗文虽少作,然作必有意趣,不为无益之语,字画亦遒美有法”。

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年)五月二十日,邢宥寿终正寝,享年65岁。邢宥病逝后的第

二年,宪宗命礼部备牲仪,翰林院撰文,遣官谕祭葬于铜斗山之阳。

(四)丘浚

明代中叶,在素来被中原人士视为蛮荒之地的海南岛上,一颗文星冉冉升起,以它耀人的光芒震撼了中原大地。这颗文星,就是丘浚。

丘浚(公元1420-1495年),今海南省琼山市府城镇人。他是明代中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

丘浚七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家境贫寒无法上学,做过一段时间的放牛娃。在艰苦的童年时代里,他勤奋好学,四处求人借书阅读,有时借书抄录。据何乔远著《丘文庄公传》载,丘浚为借一本好书,甚至“远涉数百里,转浼数十人,积久至三五年后而得”。靠这种精神和方法,丘浚得以博览群书,很快就显示了横溢的才华。传说他在12岁(一说为6岁)时,写下了七律《题五指山》:

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

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

雨余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

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

这首胎炙人口的诗,被后人赞誉“铁笔难改”。丘浚晚年右目失明,但仍然苦读不辍,史书说他“自少至老,手不释卷”。靠这种勤学苦读的钻研精神,丘浚终于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材。后人赞誉他“道德文章,炳若日星”。

明英宗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24岁的丘浚参加广东乡试,得中第一名举人。二试礼部,名登副榜,留北京城国子监攻读。明代宗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34岁的丘浚登进士第,并获廷试二甲第一,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参与修撰《环字通志》。当时的考官曾问丘浚:“予生海外,何从得书籍师友而乃博洽如此?”他凭着自己的渊博学识和雄浑文笔,使同僚们大为惊服,很快便名噪朝廷。书成之后,丘浚又历迁侍讲学士、翰林院学士等职,并又参与修撰《英宗实录》和《宋元纲目》,还自撰《世史正纲》。明宪宗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在朝臣的一致举荐下,丘浚出任国子监祭酒,时年57岁。当时士习文风以艰涩奇橘相高,丘浚在大学中痛斥其弊,并利用主持会试的机会,贬斥奇文僻论,奖掖平易晓畅的文章,从而使当时的文风逐渐向浑朴自然转化。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丘浚升任礼部侍郎,仍掌国子监事。他利用丰富的宫迂藏书,历十年之久,写成《大学衍义补》一百六十卷,字数达110万,提出了不少有关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方面的精辟见解。新登基的孝宗皇帝读阅该书后,钦批“考据精详,论述该博,有补于政治,朕嘉之”。丘浚也因而迁升为礼部尚书,并兼《宪宗实录》总裁。后来丘浚又频迁要职,历迁太子大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参预国家机务,地位相当历代的宰相。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春,丘浚卒于任上,追封左柱国、太傅,赐溢文庄。明代《本朝分省人物考》称丘浚“著述甚富,世称博学,为我朝之冠”。情代《四库全书》提要说丘浚“冠绝一时,文章尔雅,有明一代,不得不置作者之列”。确实,从史载丘浚为学之勤苦,天资文卓越,著述之丰硕来看,上述赞论毫不过誉。当代学者钱穆所编《丘文庄公丛书》赞誉丘浚《大学衍义补》,“皆卓然得学统证,伟然揽学林之要,全国学者传诵其书,至于清末,历四五百载,弗辍弗衰。盖文庄不仅为琼岛一人物,乃中国史上之第一流人物也”。

在琼岛,至今仍流传着许多有关丘浚的传奇性故事。

童年的故事:聪颖过人的丘浚,自幼精晓槛联答对,传说他七岁时,一次经过州府门前,发现州府门上的对联竟然贴颠倒了,便向这幅对联吐了口唾沫,因而激怒了道台,一脚将他踢倒在地上,喝着:“本道台出一句上联,你若对答如流,今日就放你一马!”道台想了想,出口道:“一脚踢倒小童子。”丘浚听完后,便赖在地上不起,硬要道台扶他起来。面对七岁孩童,道台束手无策,只好去扶他。丘浚乘机跳起来,对答道:“双手扶起大学士。”不仅才

海南人的祖籍是哪里(二):常见中华名人籍贯一览表

常见中华名人籍贯一览表

姜子牙 河南淇县

周公 陕西岐山北

管仲 安徽颍上

老子 河南鹿邑

孔子 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鲁源村

孟子 山东邹城

庄子 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又说今安徽省蒙城县) 墨子 山东滕州(又说今河南省鲁山县)

荀子 山西安泽

韩非 河南新郑

孙武 山东广饶

孙膑 山东鄄城

商鞅 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

屈原 湖北宜昌市秭归县

吴起 山东省定陶(一说河南濮阳)

范蠡 河南南阳

【海南人的祖籍是哪里】

西施 浙江诸暨城南

秦始皇 河北省邯郸市

项羽 江苏宿迁

刘邦 江苏丰县

韩信 淮阴区码头镇

萧何 江苏沛县

张良 河南郏县(一说安徽亳州)

李广 甘肃静宁西南

卫青 山西临汾市

霍去病 山西临汾西南

司马迁 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

司马相如四川南充蓬安(一说成都)

贾谊 河南洛阳市东

苏武 陕西西安西南

班固 陕西咸阳

【海南人的祖籍是哪里】

赵飞燕 江苏扬州

王昭君 湖北省宜昌兴山县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gr/326282/

推荐访问:潮汕人的祖籍 上海人祖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