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人文章 > 亲情 > ﹡谈白菜(李锐)

﹡谈白菜(李锐)

时间:2016-10-20   来源:亲情   点击:

【www.gbppp.com--亲情】

篇一:《2013最新上海高中语文课文篇目》

上海高中语文课文篇目(高一)

(基本篇目和﹡略读篇目)

一年级第一学期

第一单元 生命体验

1、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2、跨越百年的美丽 梁衡

3、﹡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周国平

第二单元 美好亲情

4、边城(节选1、13章) 沈从文

5、合欢树 史铁生

6、﹡今天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里柯克

第三单元 人我之间

7、最后的常春藤叶 欧亨利

8、邂逅霍金 葛剑雄

9、﹡一碗阳春面 栗良平

第四单元 诗歌及其欣赏

10、再别康桥 徐志摩

1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艾青

12、双桅船 舒婷

13、﹡地球,我的母亲 郭沫若

14、﹡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

﹡谈白菜(李锐)

第五单元 树木花卉

15、蒹葭 《诗经》

16、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17、病梅馆记 龚自珍

18、﹡诗二首﹡谈白菜(李锐)

咏史(郁郁涧底松) 左思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

第六单元 古代小说及其鉴赏

19、促织 蒲松龄

20、香菱学诗 曹雪芹 张同道

21、﹡群英会蒋干中计 罗贯中

2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施耐庵

23、﹡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吴组缃

写作

一、调动你的积累

二、写出你独特的感受

口语交际

聆听

综合学习

优雅的汉语

流行语与社会文化现象

附录

文言实词及其活用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单元 平民生活

1、老王 杨绛

2、项链 莫泊桑

3、﹡当炉女 臧克家

第二单元 杰出人物

4、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

5、小溪巴赫 肖复兴

6、﹡春天的故事 叶旭全 蒋开儒

第三单元 为理想而斗争

7、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8、为了忘却的记念 鲁迅

9、﹡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第四单元 小说及其评析

10、哦,香雪 铁凝

11、变形记(节选) 卡夫卡

12、﹡微型小说两篇

在柏林 奥莱尔

走出沙漠 沈宏

13、﹡《药》评点 原作 鲁迅 评点 吴中杰

第五单元 亭台楼阁

14、阿房宫赋 杜牧

15、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16、项脊轩志 归有光

17、﹡诗词四首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八声甘州 柳永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登快阁 黄庭坚

第六单元 古诗及其赏析

18、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9、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20、律诗三首

终南山 王维

登楼 杜甫

篇二:《谈白菜(教案)》

谈白菜

李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文章行文思路的把握,了解“白菜辩证法”;通过解读其现实意义,认识“淡而持久”的哲理;以读促写,积累写作素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激活记忆库,实现写作素材的共享,加强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社会生活的反思,正确认识到立身行世要淡薄自然、求真务实、言行一致、德厚为先。

二、教学重点:理解由白菜引发的“淡而持久”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难点:加强对社会生活的反思意识

四、教学方法:品读研习、讨论交流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白菜作为生活中常见的物事,普通平凡,大家都吃过,请问味道如何? 白石老人的《白菜辣椒图》上题有“白菜菜之王”的字样,宋代诗人范成大在他的《田园杂兴》中写到“拨雪挑来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说的是白菜味道比蜜藕更甜美,美食家苏轼也把白菜形容成“白菘似羔豚,冒土出熊蹯”,为何这些名家大师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白菜如此青睐。今天,我们就同李锐一同来谈白菜,借以走进白菜的精神世界。

(二)研读文本,梳理思路

1、圈划文章中心句。

﹡谈白菜(李锐)

(学生快速浏览)

明确:这就是白菜的辩证法:淡薄才会浓厚,无味才会甘美,清淡、自然、平常才会淡而不厌,久而不倦。

这段话独句成段,从形式上就奠定了它的特殊地位。

(学生齐读)

2、研读1——5自然节

问:白菜乃寻常物件,在它身上怎么存在辩证法呢?作者是怎样得出这个辩证法的呢?

(学生圈划能表现作者行文思路的语句,并概括段意)

明确:从齐白石的“白菜辣椒图”引出,探究齐白石赞颂白菜为“菜之王”的原因,揭示白菜的优点,同“水”相类比,同“五味”相对比,强调白菜的性格“淡”乃一切味的本原。于是,自然清晰地引出了“淡薄才会浓厚,无味才会甘美,清淡、自然、平常才会淡而不厌,久而不倦”这一深刻的道理。

—辩证法

3、研读第7自然节 问:作者由“啖”品味出了白菜“淡”的品格,使我们对白菜有了深刻的认识,完成了对“白菜”这个自然之物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的揭示。但作者并未就此戛然而止,而是继续在“谈”,请问第7节“谈”什么?

板书:啖——淡——谈

(齐读第7节)

明确:交友之道:淡以成,甘以坏;

治国之道:言行一致,德厚为先,则遐迩复戴;花言巧语、哗众取宠,

则不能长久。

(人际交往“淡以成”、“甘以坏”的道理;

国家政治清明与否将影响整个社会风尚,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要去虚辞,做好事,回归本色)

所以白菜的辩证法归纳起来,简单地说就是“因淡而能持久”。

(三)以读促写,积累素材

1、明确“淡”的内涵。

问:从第7小节来看,“淡”已经从白菜的性格上升为人的一种品格,乃至一种治国之道、一种社会风尚。我们应该将“淡”的内涵完善起来,请圈划出相关词语。﹡谈白菜(李锐)

(学生圈划)

明确:“淡薄”、“无味”、“清淡”、“自然”、“平常”、“言行一致”、

“德厚为先”等

2、举例阐述:古今中外“淡”情结。

问:苏轼说,“绚烂至极,归于平淡”,自古以来,“淡”就是人们心中一个难舍的情结,平淡、厚德、表里如一,蘊含无尽的真意,留存无数的佳话,而

第七节恰恰缺少实例来支撑,我们能在资料库中找到这样的例子吗?(要求从四个方面列举实例,包括具体的人、事、表现)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形式朴实、自然,意蕴深远)

学生1:陶渊明的《饮酒》:采菊见南山的悠然生活显示诗人对待生活的态度

学生2:朱自清的《背影》:“父亲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在我们脑中挥之不去,朴实的文字渲染出的是父子情深

学生3:中国的山水画:计白当黑,虚实相生,意境深远,“无笔墨处皆成妙境”的审美意趣的表现手法

学生4:音乐中的休止符号:此时无声胜有声,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交友之道:

学生1:俞伯牙与钟子期:虽身份地位悬殊,但共同的兴趣爱好,成就了知音佳话

学生2:管仲与鲍叔牙:鲍叔牙待人宽厚,注重朋友情意,悉心照顾朋友,了解朋友的长处

学生3:李白与杜甫:相互赠诗,互相挂念,对对方才华惺惺相惜

学生4:苏轼与黄庭坚:亦师亦友,仰慕才华

学生5:马克思与恩格斯:拥有共同的追求,伟大的理想,远大的目标

学生6:苏轼与王安石:虽政见不同,但惺惺相惜 处世之道:

学生1:玛丽·居里:难能可贵的是面对名利,能淡薄处之,才成就了跨越百年的美丽

学生2:庄周:曳尾于涂,淡泊名利,追求自由

学生3:陶渊明:淡泊名利,热爱田园的宁静悠然生活

学生4:比尔·盖茨:捐尽财产(580亿美元),不留后人(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学生5:托尔斯泰:朴素之美 治国之道:

学生1:商鞅变法:立木求信,言行一致,取得民众的信任

学生2: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轻赋税、免徭役、宽刑罚

学生3:对比秦始皇、《捕蛇者说》的暴政,《种树郭橐驼传》的繁政扰民

3、讨论现实意义。

问: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这种“淡”的人格是否已不合时宜?请先来看作者的观点——文章最后一句话:“历史总是无情的:花言巧语(忠言逆耳、义正词严),哗众取宠(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弄权玩术,文过饰非(务实求真),虽能高论惑人,愚弄一时,终不能长久的。”对此,你怎么看?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可举的反例,如:

学生1:拜金女马诺:注重物质追求,金钱至上

学生2:明星的过度包装,网络红人的自我炒作:哗众取宠

学生3:富二代、官二代:为富不仁、自我意识膨胀,为非作歹

学生4:肖传国雇凶伤人,唐骏学历造假:追名逐利、言行不一、有失德性,德薄而得必害其身

学生5:网络段子:在美国,他要辞职,因为100个人只有一个价值观——诚实;在日本,他要谢罪,因为100个人只有一个价值观——担当;在中国,他要狡辩,因为100个人有100个价值观,他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

学生6:对比韩国首席科学家黄禹锡学术造假:判缓刑,后克隆出八只郊狼 小结:以上例子不是意味着国人的宽容,而是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在淡化甚至迷失,这是目前面临的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缺少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社会行为准则就会紊乱,和谐社会就会失去主心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正面积极的因素大量存在: 可举的正例,如:

学生1:孙水林、孙东林兄弟:20年坚守承诺,言忠信、行笃敬

学生2:袁隆平:奖金捐献出来,看淡名利(王禹笛)

学生3:达人秀的感人事例:普通人的梦想真实而感人,看到人性的美好,获得观众的认可

4、教师总结

同学们所举的正反事例充分证明了“白菜的辩证法”——因淡而能持久,由此可见,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均有深入的思考,他倡导言行一致、真诚淳朴,而非花言巧语、虚伪矫饰,这就是本文的主旨,具有强烈的思辨色彩和现实意义。

(四)布置作业 本文由白菜到“白菜的辩证法”,由此及彼,关注人生、社会,增加了文章的广度与深度,使文章更具韵味。这种由生活中的一个平常物件或一件平凡小事,展开联想,阐述道理的写作方法叫借物说理或因事说理,在以前的课文中也曾多次接触过,因此,请完成下列作业:﹡谈白菜(李锐)

1、复习、整理高中教材中运用“借物(事)说理”手法的课文,并说出:借什么“物(事)”说什么“理”。

2、2005年上海语文春考卷现代文阅读理解(二)——因事说理

(五)结束语

我们今天提倡的“淡”不是不思进取,也不是冷漠,更不是归隐山林,每个人要获得什么样的生活是个人自我的选择。我们的人生需要精彩、需要波澜,但更需要一种强大的人格,那是一种宠辱不惊的心态,是一种坚守自我的追求,是一种言行一致的美德。希望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明白一个道理,白菜因为它的“淡”而被称之为“菜之王”,那么什么是真正的“人之王”呢?可能这是大家要用一生的时间进行思索验证的。

﹡谈白菜(李锐)

执教者:上海市少云中学 金蕾

篇三:《谈白菜》

谈白菜

李锐

曾见过齐白石一幅斗方:一棵肥硕的白菜配两枚鲜红辣椒;题曰:“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识白菜为菜之王,何也?”白石大师勤奋一生,不失农家本色,深知白菜性格,才写得出这样深切的颂辞。

对于这个称赞,天下白菜确也当之无愧。白菜即菘。《本草》曰:“菘性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除不择时地,易于生长之外,比一般蔬菜,白菜还易于高产,又便于保存,“盖易具而可常享也”(苏轼《菜羹赋》)。然而齐白石的称颂,当有另一层深意。 人们大体都有这样的经验,不论什么佳肴美味,不要说天天吃,就是连续多餐几次,也会腻的。如果吃得过分,不是“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见枚乘《七发》,意思是美味酒肉乃烂肠毒药)吗?白菜却百吃不厌,多吃了决不会倒胃口,更不要说“烂肠”了。

这是什么缘故呢?仔细想一想,其故大概就在一个“淡”字。同水一样,白菜的性格——味道是淡的,也即是“有自然之味”(《菜羹赋》)。清淡,自然之味,可说是蔬菜的通性;惟有白菜之淡,淡得更纯正,更接近水性之淡。提到淡,总不免想起“淡而无味”的解释,至少是味道很薄。可是,这正是白菜最值得宝贵的性格。古人说,“大味必淡”。这是指“淡”本身没有什么至极或特殊之味,而是一切味的本原。“淡者水之本原也,故曰天一生水,五味之始,以淡为本。”(《管子》“水地篇”注)这种本味,可以同一切味相谋、相济,而不相侵、相扰;它平淡无奇,不自命不凡;它平易近人,不巧言令色;正像“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水善于辅助万物,而不跟万物相争。

至于五味,甜、酸、苦、辣、咸,究竟以何者为上?何者能算“大味”呢?恐怕访遍神州,也得不到一个完满的答案。江浙人做菜喜欢放糖;湖南、四川人要辣(川人是麻辣,尤重花椒);城里人口轻,乡下人口重;苦瓜则只有南方几省熟悉(我在大别山种过苦瓜,皖人不识为何物,北京人早已熟识,是南方人来多了之故);看来只有酸,如泡菜的市场比较广阔,天南地北,男女老少,都爱吃一点,然而决不能多吃,否则就会倒牙。因此很显然,五味之病,就在厚重,即至极、过分;“五味令·人口爽(伤)”(《老子》),它的优点也就是它的缺点,反而不如淡薄无味而能持久不厌了。

这就是白菜的辩证法:淡薄才会浓厚,无味才会甘美,清淡、自然、平常才会淡而不厌,久而不倦。

古人很懂得“淡”的道理:“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老子》)人们都熟悉“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话。此话来自《礼记》:“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惟其淡如水,水散于五味,无不相调。米酒虽甜,日子一久,就发酸,败坏了。孔子讲这段话的开首,还有这样三句话:“君子不以辞尽人。故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辞有枝叶。”这就是说,要“听其言,观其行”;不要上当受骗,光听说得好,就以为行为亦如是。天下有道,由于言行一致,德厚为先,自然潜移默化,遐迩复戴,社会风尚无不受其影响。否则,无非虚辞绞绕,好话说尽,坏事做尽,天下无道。历史总是无情的:花言巧语,哗众取宠,弄权玩术,文过饰非,虽能高论惑人,愚弄一时,终不能长久的。

篇四:《谈白菜》

谈白菜

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积累文中出现的文言名句。

2、通过对文本深入研读,抓住作者由白菜展开的联想引发课堂中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概括出白菜的“性格”及其中的喻意,体会白菜的辨证法

3、引导学生能在学习后真正体会并认同淡薄厚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gr/280354/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