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人文章 > 亲情 > 亲情的记叙片段

亲情的记叙片段

时间:2014-02-26   来源:亲情   点击:

【www.gbppp.com--亲情】

亲情的记叙片段(一):记叙文亲情

记叙文写作指导——体验亲情、表达亲情

江门市新会李文达中学 高一语文科组

教学目标:

1、借助多种方法渲染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悟亲情。

2、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

3、能写出事件具体,情感动人的亲情。

教学重点:

能写出事件具体,情感动人的亲情。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渲染氛围(朗诵《孩子,你听我说》)——体验情感——抒写情感——珍惜情感

一、导入

师:今天第一次跟大家见面,让大家配合我完成这堂公开课,也没有给大家

带什么礼物,很不好意思,老师给大家朗诵一首诗歌吧。《孩子,你听我说》。

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

我花了很多时间,

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

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

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擤鼻涕

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

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

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

让我再想一想„„

极可能最后连要说什么,

我也一并忘记。

孩子!你忘记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

才学会的第一首娃娃歌吗?

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绞尽脑汁

去回答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为什么”吗?

所以,当我重复又重复说着老掉牙的故事,

哼着我孩提时代的儿歌时

体谅我,

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

希望你,也能陪着我闲话家常吧!孩子 !

现在我常忘了扣口子,系鞋带。

吃饭时,会弄脏衣服,

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

不要催促我,

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

只要有你在一起,

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涌上心头。

孩子!

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

所以,

请你紧紧的握着我的手,

陪着我,慢慢的。

就像当年一样,

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

师:你们为什么鼓掌?

生:好,感人。

师:刚才我看到有几位同学哭了,是被这首诗所包含的亲情所打动吧。那请大家说说,具体是哪些语句打动了你?【亲情的记叙片段】

生:或许会七嘴八舌

师:是这首诗的一些具体的细节动作很感人。(指向幻灯片感人的动作细节)

(有必要指出诗中过目不忘的两处感人细节:

1妈妈教你用汤匙——慢慢; 2妈妈教你第一首儿歌——几百回

【亲情的记叙片段】

这些细节充分表现出伟大的妈妈在你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

师:你(有过这样的亲身经历吗?)写出过这样感人的文章吗?

生:有过。没有。

师:这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抒写具体感人的亲情”。

【亲情的记叙片段】

二、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1、课内经典文段比较。

师:大家看一下这段文字写得感人不?

文段1:只见他很艰难地爬过铁道,买来几个桔子的背影,我的眼泪流下来了,爸爸对我真是太好了。看着爸爸离开的背影,我的眼泪又来了。

师:“我的眼泪”看到什么就留下来的?

师:如果你看到他“艰难”地爬过铁道,给你买来桔子的背影,你会不会流泪?(不会)。因为这个背影太抽象了太简单了不够具体,所以不感人。这个情节我们学过一篇课文的,《背影》,还记得吗?那个感人吗?感人,我们看一下朱先生怎么写的。

文段2:我看见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把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摘自朱自清《背影》

师:朱自清捕捉到了父亲“爬过铁道,买桔子”这一经典镜头,对这一动作过程进行了细细地分解,用一个慢镜头将我看见父亲的那一瞬间延长,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细微的动作(如手的动作,脚的动作,整个形体的动作)刻画得十分精细,我们从此可体会到家道艰难、年老多病的老父亲对儿子的真挚而又深沉的爱。所以作者看见这样的背影,自然会流下泪。这种方法就是(出示:捕捉经典镜头,细化动作过程)。

2、出示作文片段

师:下面我看一下同龄人的作品。

文段3:

„„可我能够感受到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象到了我的床前,我似乎能听到妈妈平和温柔的呼吸声。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楞楞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世界上任何形容母亲的好词都加到上面也不为过。我曾经在一本书上读过一篇文章,说所有的母亲都喜欢在孩子睡觉时端详他们,当时我还不信„„ 师:大家推荐一位朗读好的同学读一下。

师:同学们,作者显然是被妈妈的爱感动了,他捕捉到的是怎样一个镜头?怎样一个动情点呢?

生:母亲在自己睡觉时爱抚地端详自己的镜头。

师:那你认为这当中最能体现母爱的是什么?

生:母亲的眼神。

师:不错,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作者是怎么写妈妈的眼神的?用了一个什么词? 生:愣愣

师:“愣愣”是什么意思?

生:愣愣是失神的,呆呆的。

师:那么说说看“愣愣”一词的表达效果怎样?

生:有刚才《背影》的分析,学生应该能说出“愣愣”这个词效果不理想。

师总结:老师的看法跟你们一样,用“愣愣”一词来摹画妈妈的眼神,总给人意犹未足的感觉,作者捕捉到了最能体现母爱的“眼神”,但没有“细化动作过程”,就没有形成叙事的高潮,文章的感染力就不是很强。

师:( 好,经老师提示之后,这位同学是这样修改的)

修改片段1: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

脸颊上,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我知道那是找她自己的影子,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

(妈妈的目光滑向了我的嘴唇,她的眼角微微湿润了,我知道她一定是想起了在我童年时对我犯的错了。

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鼻子上,她的嘴角微微翘起,我知道她是为我从她那儿复制的高鼻梁得意。)

说明:斜体部分在学生练习后出示。

师:老师将妈妈看我的眼神作了怎样的修改?

生:学生点评:写得更具体了。

师小结:将妈妈看我那一动作进行了细细地分解,用一个慢镜头将妈妈看我的那一瞬间延长,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细致地展示出来,让妈妈的目光从我的头发上移向我的眉毛,我的眼,并用细腻的心去揣摩妈妈的心理,这样更把母爱表达地淋漓尽致,这就是(出示:细化动作过程)。

3、观看视频《天堂午餐》

师:请大家观看一个视频,然后运用“细化动作,延长过程”的方法,把下面的文段补充完整 。

文段:我终于为妈妈做完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墙上时钟的秒针滴滴答答指向了十二点,我闭上了眼,

我的眼泪如泄闸的洪水汹涌而出。

三、作业布置

同学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家人了。请选择几件最能体现“亲情”的事件,写一篇文章。【亲情的记叙片段】

要求: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动情点来表达亲情。2、运用“细化动作,延长过程”的方法,也可运用恰当的抒情。3、题目自拟,字数800字左右。

四、小结

亲情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用行动去回报,用文字去表达。

亲情的记叙片段(二):2014年亲情类作文指导

一、教学目标:

1.写亲身经历的小事,选材料要典型。

2.描摹感人的细节,使文章更生动。

3.写冲突和误会,让情节有波澜。

4. 多元化主题,使内容更丰富。可以写褒扬亲情,因为拥有亲情;可以写渴望亲情,因为失去亲情;可以写呼唤亲情,因为亲情被遗忘;可以写正视亲情,因为亲情被践踏;可以另辟蹊径,颂扬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的人间真情,

二、写作指导:

1.选小事,材料要典型。

要学会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来体现亲情。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充实、具体。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我们的父母亲人也都是芸芸众生。我们的生活中不会都是生离死别,也不会惊天动地、轰轰烈烈。都是一些平凡小事组成了我们平淡却丰富的生活。

所选择的事例,还要“小”而“典型”。“小”,主要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宜写“大”。“典型”,主要指不要落入俗套。

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好,母亲训导“我”、催“我”去上早学、责罚“我”说错了话、舔“我”的眼病,都是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很好地体现了母亲对我的爱。

2.选择真实经历,写出真情实感。

【亲情的记叙片段】

我们写作文宜写自己的真实经历,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那些书报上看来的事例很难写出真情实感,而且也不会“独特”。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中所写“责罚‘我’说错了话”、“舔‘我’的眼病”是胡适亲身经历,是别的母亲一般不会做的事,读来耳目一新,感人至深。

3.运用细节描写,把文章写生动。

在体现亲情的关键环节运用细节描写,会使文章生动有文采,也使亲情更浓!朱自清的《背影》在写父亲“买橘子”时,就运用了细节描写,使父亲的形象高大清晰,使父子之间的深情愈亦浓烈。【亲情的记叙片段】

从以上几个写亲情的片段可以看出,仅有一般记叙,没有具体描写,文章就不会生动,当然也不可能感人。我们因此可以总结出一下几个写作技巧:

1.细节描写:在记叙文中,细节或指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形态动作、脸部表情,或指事件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定氛围的某个场面。细节一定要真实,要有生活气息。

2.运用修辞。可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手法。举例:某学生父亲头顶的头发已经掉光了,只剩了周围一圈稀疏的头发;如果写某学生父亲的头“已经谢顶”,是写实,并没有错,但显得很平淡;如果运用比喻,说头“中间像个足球场,周围一圈铁丝网”,那就不仅很生动,而且还很幽默。

3.“文思似看山不喜平”。写冲突和误会,文章的情节更有波澜。

4、主题多元,使内容更丰富。写感悟亲情,因为拥有亲情;写渴望亲情,因为失去亲

情;可以另辟蹊径,颂扬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的人间真情。

亲情的记叙片段(三):记叙文 人物描写(片段)

《记叙文 人物描写(片段)》教案

教学思考:

记叙文是学生一学习写作文就开始接触的文体。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学生对记叙文的掌握情况令人担忧。所教学的高一学生,其记叙文大多文体不明,议论语言过大,在叙事时候不能详略得当。尤其突出的是,在写人记叙的时候,描写手法单一,不能多角度观察并描写人物,以致人物形象苍白单薄。因此,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我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用3课时来训练学生写人的描写方法。

教学目的

1、了解人物描写中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一般知识。

2、掌握在记叙和描写中使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在记叙和描写中使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自己运用所学的方法描写人物

教时 :2课时

一、导入

出示两则材料,假如你是阅卷老师,你将给哪则高分?为什么?

1、刘老师一边走,一边吃着月饼。听到上课铃声,急忙最后吃上一口大嚼大咽,边走上讲台。

2、刘老师右手捏起一块月饼,送到嘴边,小心而又狠力地咬下一口,几乎同时,他伸出左手摊开巴掌,在下巴颏下接着。一个月饼吃完,月饼屑也就铺满了一巴掌。他不慌不忙,将左手的五指向掌心一拢,月饼屑便拢在一起,然后,忽地往张开的大嘴巴里一拍,便香香地嚼起来。他又搓了搓手掌,左右开弓抹了两把嘴,整理好衣服走上讲台。

二、写人常用描写手法指导

人是社会生活的中心,因而也就常常成为人们说话、写文章的内容。要揭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刻画出人物的鲜明性格特征,就要对人物各方面有意义的特征进行细腻、逼真的描绘。

1.肖像描写。这是对人物外形的描述,包括人物的身姿、容貌、神情、服饰以及随身器物 (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张飞的丈八蛇矛)等。描述肖像,是为了使人能由表及里地看出人物的生活经历、身份境遇、性格特征、内心世界,所以要抓住具个性特征、最能表现人物内在特点的地方,切忌面面俱到,同时还要注意描写顺序及所发生的变化,最终只画出一个“人”的标准像。如《孔乙己》中对主人公长衫的描写,都十分传神。

2.动作描写。判断一个人,主要不是看他的声明,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要看他的行为,看他做什么,怎样做。“做什么”,“怎样做”,这就构成了一个人在具体条件下的具体行动。描述行动是人物描述最有力的手段,因为这最能显示人物的思想和个性。如果没有“大闹天官” ,没有“景阳岗打虎”,没有“三拳打死镇关西”,孙悟空、武松、鲁智深的形象恐怕要大为逊色。这虽是文学创作的经验,但描写现实生活的人物时也可借鉴。描述行动,尊特别注意动词的选择。同样是跟拿钱有关的动作,《一件小事》中的“我”是“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孔乙己买酒是“排出九文大钱”,华老栓在慌忙中是“摸出洋钱”,而那“黑的人” 是“一手抓过洋钱”。这每一个动作都是个性化的。作者不仅注意到人物“做什么”,还特别注意到人物“怎样做”,这样,通过描述行动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灵,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茅盾说:“人物的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表现。”又说:“既然人物的行动(作品的情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那么,人物性格是不是典型的,也就要取决于这些行动的有没有典型性。作者支使人物行动的时候,就要尽量剔除那些虽然生动,有趣,但并不能表现典型性格的情节。”(《关于艺术的技巧》)行动描写应掌握两个原则:一、人物性格应当从他自己的行动里流露出来;二、人物的行动应当经过选择,足以表现人物的性格;三、要注意人物行 动的生动性和典型性。所谓生动性,指的是作者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样做。所谓典型性,则指的是作者要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3.语言描写。言为心声,描述人物语言,能直接反映人物的思想和性格,能自然地揭示人物身份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即使同样内容的话,不同身份、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格的人, 说出来也会不一样。有一个同学做过这样的观察:马路边,一个个体自行车修理摊刚开张,主人是个瘸子。一位老工人见了说:“残疾人有这个本事,难得!唉,天无绝人之路啊!” 一个待业青年见了,说法不一样:“天不灭曹,该他有碗饭吃!我们四肢俱全倒还不如他呢! ”一位街道老太太的感想又不同:“老天爷饿不死瞎眼雀儿。”三种说法都有同情主人的意味, 但老工人更多赞赏,待业青年有点不服,老太太只是可怜;在表述上都用了格言谚语,却反映了不同的风格。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成功的对话描写,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点,还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语言描写应求简洁,切忌拖泥带水。

4.心理描写。这是对人物在一定情境中心理活动的描述,如思想、感情、愿望、体验等。人物的言行,包括人物的穿着打扮,无不受思想的支配,所以写言行实际上也是间接地揭示人物的心理。如果直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去描述,那就是直接描述。直接描述心理,常用“他想”的形式,描述者把人物所思所想直接标出,一般要加引号。如果转化为写、说者的口吻,就不能再用引号了。通过梦境描写也可以展示人物的心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不仅可以表现人物易于觉察的心理活动,还可以把他的潜意识表现出来。此外,心理描述也可以通过人物的日记、书信来进行。

5.细节描写。所谓细节就是指人物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gr/1999/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