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大学教代会报告

大学教代会报告

时间:2014-08-02   来源:工作报告   点击:

【www.gbppp.com--工作报告】

大学教代会报告(一):中南大学教代会校长工作报告(2013年)

深化改革 弘扬特色 提高质量

努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在中南大学三届三次教代会、工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2013年2月26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一、2012年学校工作的主要变化

2012年,是学校深化改革、持续发展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继承创新、以人为本、稳中求进等原则,积极推进以人事制度改革为龙头的系列改革,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学校各项任务目标,各项事业取得可喜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办学目标更为清晰

一年来,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更加团结,班子成员之间和而不同,畅所欲言、集中统一的决策机制更加顺畅,学校内部不和谐的声音也日益减少,这为我们开拓局面、搞好事业提供了基本保障。在团结的良好局面下,经过师生员工的反复讨论,大家逐步把办学目标凝聚到办一所有特色高水平一流大学上来。之所以强调“有特色”,是因为学校的资源达不到什么都发展、什么都投入的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巩固优势、弘扬特色,以此来实现学校的奋斗目标。同时,大家对建设一流大学的标准达成共识:在人类知识宝库中有大贡献;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有推动其发展和形成产业链的原始创新成果;有活跃在国内外各种舞台上的杰出人才;有跨越时空的大学文化和精神。只要符合上述四条标准中的一条,就可以称为一流大学。师生对办学目标和建设内涵的清楚认识,为学校下一步的改革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品牌形象显著提升

1.本科招生录取分数线全面提高。2012年,我校在全国73%的省份理科投档线高出当地第一批次控制线50分以上,47%的省份高出60分以上,23%的省份高出70分以上。理科投档线加权平均分高出全国第一批次控制线加权平均分57.5分,比2011年提高11.5分。理科录取平均分高出全国第一批次控制线加权平均分70分,比2011年提高10分。高分考生的比例大幅增加,高考成绩高于各省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70分以上的新生比例达49.5%,比2011年提高23.8%。重要省份的理科录取投档线再创新高,湖南省高出第一批次控制线72分,比2011年提高24分;北京市高出78分,比2011年提高25分;上海市高出44分。

2.知名媒体高度关注。2012年,“刘路现象”社会反响强烈,科技日报连续刊发9篇报道或评论进行深入解读;校内改革引起广泛关注,中国青年报等媒体主动对我校改革进行跟踪报道,人民日报专门刊发题为“‘放水养鱼’的学问”的评论。同时,“湘雅名医”工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金展鹏院士、湘雅二医院已故副教授徐立等典型人物,我校建成世界最大人胚胎干细胞库、亚洲首个异种胰岛移植供体培育中心等重大科研突破,也被媒体广泛报道,有效提升了学校知名度。

3.学校排名持续上升。在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中,我校排第409位,首次进入世界500强大学名单;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12年大学排行榜中,我校排第16位,较2011年上升1位;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排行榜中,我校排在第19位,较2011年上升2位。学校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物学等5个学科的ESI排名稳定在全球前1%且平均前移63个位次,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成为我校第6个ESI排名进入世界前1%的学科。

(三)办学经费再创新高

1.学校收入大幅增长。全年学校财务总收入33.4亿元,比2011年增加3.9亿元,增幅达13%,学校的年度总收入和增幅均居教育部直属高校前20位;积极发挥基金会、董事会、校友会的联动作用,全年学校接受捐赠和国家财政配比资金共1.167亿元,其中:社会各界各类捐赠6040万元,国家财政配比资金5630万元,配比额度居全国高校第13位;坚持勤俭办学,行政经费开支较2011年下降20%以上。

2.职工收入持续提高。学校在2010、2011年连续提高人员津(补)贴的基础上,再增加

1.1亿元用于提高在职人员岗位津贴和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职工待遇得到进一步地改善。

(四)人才队伍活力增强

1.青年教师培养力度继续加大。对新进青年教师实行2年博士后加2个3年聘期的培养;加大对新进青年教师支持力度,学校分别提供15-20万元的科研启动费和10-15万元的安家费及住房补贴;新进青年教师的职称晋升只考核科研业绩,在首聘期内,其业绩津贴分配不参与学院考核,由学校直接核定;启动二级学院试点增设一名35岁左右副院长的选拔工作,第一批6名副院长已经上任。

2.人才工程进展顺利。“531”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顺利启动;9人入选“千人计划”, 3人入选“青年千人计划”, 1人入选“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为学校历年来入选最多的一年;成建制引进以段燕文教授为首的10位“千人计划”创新、创业人才;5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新增人数居全国第6位;15人入选“升华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3人入选“升华猎英计划”,24人入选“升华育英计划”。目前,“531”工程直接聘任第一层次人才15人、第二层次人才41人、第三层次人才7人;18位青年教师入选新一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3.教师研究新增支持。学校设立教师研究过渡基金,每年投入1000万元,面向副高以上职称、曾主持国家级项目、目前处于项目申请过渡期且现有经费不足的教师,资助额度为10-20万元,支持其继续开展高水平科研创新活动。目前基金申请工作已经启动。

4.博士后工作成绩喜人。新增博士后流动站7个,总数增至31个,居全国高校第10位;获第五批全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4人,在全国高校并列第9位;获第51批、第52批全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37人、39人,分别在全国并列第11位和第8位。

5.人才聘任工作继续完善。二级单位可根据有关法规和工作需要,自主聘任实验技术人员和行政人员等;学校完善医疗、生育、工伤、失业、养老五大保险;制定长期聘用与合同聘用的转换与管理办法,为人才聘用提供制度保障。

(五)本科教学亮点突出

1.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推进力度空前。2012年,学校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比例为89.16%,较2011年提升6.1%,其中医学口各学院、法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软件学院、体育教研部等单位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率为100%。

2.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工作全面推进。全年新建、改造、扩组实验项目699个,支撑国家级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80个;外语自主学习、计算机能力训练、虚拟实验等部分网络平台已经实现24小时开放,其他实验室开放时间为8:00-22:00。开放的实验室和优质的实验条件提高了本科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学生实验成果获得“全国交通科技竞赛”一等奖,并申报专利3项、发表论文2篇;物理与电子学院的学生根据实验成果发表SCI论文3篇、CSCD论文2篇。

3.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突破。23个大学生创业团队完成企业注册;学校成为湖南省首批省级创业孵化基地;研究生耿占吉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创业就业优秀个人”称号;承办2012年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在《新华内参》和《国内动态清样》上刊登,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的关注和批示。

4.“质量工程”建设持续领先。新增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4个专业获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获批建设经费800万元;14本教材获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新增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通过验收。

5.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与企业共建18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项目获批第一批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学校获批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新增8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6.学生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学生获国际级奖励9项,国家级奖励238项,省部级奖励283项;学生作品获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项、银奖2项,并获“网络虚拟运营”专项竞赛一等奖1项。

(六)科研能力持续提升

1.科研经费稳步增长。全年进校科研经费7.74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纵向5.06亿元、横向2.68亿元。

2.原创成果不断涌现。粉末冶金研究院范景莲教授团队采用微纳复合与多梯度技术,发明超高温抗烧蚀难熔复合材料,解决了通往马赫10高超飞行器锐前沿抗氧化最突出的国际技术难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青年教师王璞博士发表的“基于手机定位

信息判定拥堵车源”最新成果引发国际媒体广泛关注;湘雅三医院王维教授团队成功培育出异种移植“供体猪”,标志着异种移植治疗糖尿病获得生物安全性重大突破;法学院颜运秋教授多年关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司法救济途径,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取得重大进展,获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这是湖南省法学领域首次取得该级别的攻关项目。

3.科研奖励获得丰收。201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桂卫华教授荣获湖南省光召科技奖。

4.高水平论文再创佳绩。论文指标在全国高校排名持续上升,其中SCIE收录论文数排名第15位,上升2个位次;EI论文排名第8位,上升1个位次;表现不俗论文首次进入前20强,排名第18位。

5.基金、专利工作持续推进。新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项、国家优秀青年基金5项;全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377项,同比增长11.5%;获批经费近2.2亿元,同比增长36%;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究专项实现零的突破;全年申请发明专利579项,授权发明专利415项;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7项,合同金额2409万元。

6.“2011计划”进展顺利。第一批拟培育的中心有:牵头申报1项——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参与申报3项——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化学与分子医学协同创新中心、重大遗传性疾病研究与临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7.平台建设取得进展。与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签署了C919大飞机项目的机轮、轮胎和刹车系统主合同;与英特尔公司等共建透明计算技术研发平台;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投资2000万元,依托我校组建“移动医疗”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

8.人文社科成绩明显。召开人文社会科学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中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牵头组建“‘两型社会’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获得2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和2项重点项目资助,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15项。

(七)学科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扎实推进

1.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实施顺利。出台《关于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7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文件并组织实施。充分利用一级学科

大学教代会报告(二):教代会报告

【大学教代会报告】

勤于探索 勇于开拓

开创物理与电气工程系工作新局面

—物理与电气工程系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大会报告

同志们:

受物理与电气工程系党总支与行政委托,我代表物理与电气工程系向系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第一部分 工作回顾

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升本以来,在院党委和院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全系师生共同努力,各方面工作都稳步推进,圆满完成了学院交给的各项任务,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一、党建与政治思想工作

1.紧密联系实际抓好理论学习

按照校党委布署,系党总支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重要文件、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和学校各项政策文件,保证了广大党员和教职工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校党委保持一致。

2.认真组织开展创先争优和党支部立项活动

根据校党委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全系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认真学习和贯彻上级党委的各项文件和精神,创新创先争优特色活动和党支部立项。

3.认真抓好“三风”建设,特别是师德师风建设

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常规教学检查、教学质量月活动,教学管理逐步走上正轨,教学质量意识得到提高,学风与师德师风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4.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系党总支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和监督党与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院各项决定在基层的贯彻落实,系党政领导班子相互配合团结合作,较好地完成了

教学、科研、学科专业建设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并做好下属党支部的指导工作。学生党支部在发展学生党员、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指导系团委和社团工作、培养和健全学生干部队伍、开展课外文体活动、开展服务海西、学生就业、帮困评优等方面起到了战斗堡垒作用。

近年来,党员不论在党的建设还是在业务工作方面,基本上能用实际行动履行先锋模范作用。多年来系党总支书记郑乃清同志兼主持系行政工作,履行了职责和义务、克服多方面的压力和困难,为系的建设和发展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5.认真做好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核和党员发展工作

在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核工作方面:建立班级党章学习小组制度,通过学习党章和党的理论知识、开设党课、开展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学校举办的业余党校培训班学习。在发展党员工作方面: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在进一步完善团组织推优入党工作的基础上,严把质量关,规范程序,做好组织发展工作。

【大学教代会报告】

二、各项业务工作

1.学科专业建设

2011年—2012年设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两个本科专业。通过对电机电器、船舶修造、汽摩配件制造等企业进行人才需求和培养规格调研,对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实践环节进行认真修订。电气工程学科被学校确定为重点建设学科,2012年4月“电机设计及系统控制工程研究中心”被评为福建省高校创新平台(培育),2012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被确定为“福建省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改革试验”项目。

2013年11月我校学士学位授权评估期间,我系紧密配合,及时提供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等资料,引导考评组专家考察电机电器实训基地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和专业实验室,为我校顺利通过评估做出了贡献。

2.师资队伍建设

近三年多来,通过外引、内培,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引进硕士毕业生15名(辞职或调离2名,考上博士1名),博士3名,教授1名,共有7【大学教代会报告】

位教师参加工程硕士学习,3人参加国内访问学者学习,1人到德国相关大学考察交流。现在,我系共有博士3名,教授3名,副教授3名,师资队伍得到壮大,职称学历结构更加合理,科研水平和能力得到了提升。

3.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2008年以来,争取省财政支持高职高专院校建设经费100万元,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专项经费960多万元,地方财政增拨经费120多万元,学校配套部分经费,分别用于建设电机电器实训基地、电机电器工程实践中心、大学物理教学示范中心和机械工程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新建了EDA、近代物理实验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化、电机技术及其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实验室。参与新校区实验室的二次装修工作,完成了实验室的搬迁工作。根据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组织教师自编大学物理、电子技术、电子制作、电路与磁路、电机学等实验讲义。

4. 教研科研工作与学术交流

据近三年不完全统计,我系教师主持或参与省、市、厅、校级教研、科研立项项目共27项,其中省科技厅2项,省教育厅7项,市科技局5项,校级13项,科研经费共计50多万元。在校外正式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SCI 4篇,EI 6篇,ISTP 2篇,中文核心15篇。郑乃清、廖建庆老师被学校评为2011年度“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王洪涛老师被学校评为2013年度“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工程力学、电机学和数字电子技术三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或资源共享课程。

我系重视学术交流工作,多次派出教师参加学术会议。邀请了多位国内、省内重点高校的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2013年12月13日至15日,我系承办了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理论电工专委会五届七次会议,来自福州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厦门理工学院等单位的代表40多人参加了会议。

三、学生工作

【大学教代会报告】

1.采取各种措施,严格执行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狠抓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末出现大的安全隐患事故。

2.在奖、助学金及学生评优、评先、帮困工作中,严格执行政策,保证了学习优秀的学生得到激励,家庭困难的学生得到资助,未出现学生投诉的情况。【大学教代会报告】

3. 通过竞选或教师推荐等方式,认真做好系团委、学生会干部队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建立每两周召开一次学生干部例会制度,党总支副书记和辅导员参加例会,直接对学生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几年以来,系团委、学生会坚持做到期初有工作计划和期末有工作总结,学生干部能够发挥表率带头和桥梁纽带作用。【大学教代会报告】

4. 认真组织开展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爱党、爱国、爱校教育,用主旋律来凝聚青年学生的思想,引导青年学生沿着正确的轨道成长。

5. 重视学生的课外兴趣和综合素质培养。积极组织学科竞赛,从2009到至今,组织学生参加了5届全国、全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荣获福建赛区一等奖四项、二等奖六项、三等奖七项。成立电子制作与维修协会,指派教师进行指导,通过举办电子产品制作展,坚持为校内师生、周边群众义务维修各种电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组织开展校内系列技能竞赛活动:如电机制造工艺大赛、金工大赛、辩论赛、演讲比赛、海报设计赛、书法比赛等。在科技文化活动月,请校外专家教授到学校开设学术讲座,了解学科专业前沿知识,学习课堂和书本学不到的东西。

6.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我系学生在校大学校田径运动会、校球类比赛、文艺表演等校园文化活动中均取得较好成绩,2010、2012、2013年校运会分别获得团体总分第一、第二名和第四名,以及体育道德风尚奖,篮球、排球、足球联赛多次获得冠亚军,2012年承办远东之夜歌咏比赛并获第四名。这些活动的开展与成绩的取得,体现了我系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陶冶了学生情操,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7. 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我系积极宣传就业政策,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提高择业能力与技巧,拓宽就业渠道。除了组织学生参加市公务员局和学校联合举办的招聘外,每年均组织召开小型招聘会,参加小型招聘的企业有安波电机有限公司、远东电机有限公司、闽东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福耀玻璃、鼎信镍业有限公司等。

8. 积极组织开展奉献爱心、服务社会活动。同学们志愿积极参加献血,为灾区、家庭发生重大困难同学捐款,开展义务维修、清洁环境、到敬老院献爱心等系列志愿者活动。

四、工会工作

系工会组织教师开展献爱心活动,开展业余文体活动。积极配合校工会为灾区、困难地区组织捐款捐物活动;关心教师的生活困难与身体健康;积极倡导体育锻炼活动,组织一年一度的教工排球比赛、九九重阳节登山活动,教师歌咏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教师的集体荣誉感。

五、存在的问题

回顾几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距离学校整体规划的期望和要求还有差距。目前,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更新办学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开拓发展空间方面还不够,各项制度的建设还不够完善。

2. 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偏低,专业专任教师紧缺,距离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需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3. 缺乏学术、学科专业建设带头人,教师的科研能力总体比较薄弱,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47035/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