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写作模板 > 文学评论范文

文学评论范文

时间:2018-07-17   来源:写作模板   点击:

【www.gbppp.com--写作模板】

文学评论范文 第一篇_文学评论写法

文 学 评 论 写 作

一、文学评论的几个要求

1.要注意评论的科学性。不要以个人的直觉和偏见任意地拔高或贬低。

2.要注意见解的独创性。要深入了解准确把握评论对象,挖掘出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从而提出自己新颖、深刻、精辟的见解;而不是浮光掠影地泛泛而谈,分析不得要领,只是发表一些陈旧、肤浅、庸俗的见解。

3.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在文学评论中,叙是指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议则包含分析和评价两方面。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作者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即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造的总的看法,也就是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

4.要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性。评论语言与议论文的语言有相同的地方,如要求语言表达准确、严密;又有不同的地方,需要讲求适当的文采,增强表达的形象性与生动性。

文学评论与读后感有着明显的区别。文学评论是对作品作客观的评价,对象仅限于文学作品;读后感是写读了作品之后的主观感受,对象包括所有体裁的作品。

二、写作角度与内容:

1.赏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这类题目主要是评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指出作品有何积极意义或局限性。赏析主题常用的术语有:中心突出、主题深刻、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深化主题等。

2.分析作品的形象。文学作品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能激发人们感情的生活图案,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

3.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2)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3)叙述方式,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4)描写方式,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5)描写技法,如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6)抒情方式,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7)意境的创设、修辞的运用等。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4.谈谈作品的构思技巧。作品的构思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写作思路,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一个方面到几个方面等;(2)文章线索,如以某个中心事件为线索,以人物、感情、时间、空间为线索等;(3)层次结构,如总—分—总、总—分、分—总、分—分;(4)结构方式,如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交错式结构等;(5)选材特点,如生动典型、来自生活、新鲜亲切等;(6)行文布局,如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自然、前后呼应、伏笔铺垫、欲扬先抑、详略得当等。赏析作品的构思技巧,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5.鉴赏作品的语言。鉴赏作品的语言,一是要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清新、绚丽、质朴等;二是要品味作品的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平实、自然、明快、简明、含蓄、深沉等;三是要分析作品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对比、夸张、反语、双关、互文、反复等。

三、写作方法与过程:

1.读懂作品。写作之前,要仔细阅读全文,精读作品,找出作品中画龙点睛的句子,认真揣摩、品味作品中重要的词语、句子、段落,明确文章的主旨,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层次,力争有较深的感受和独到的发现。阅读作品时可回忆作者生平、创作风格、写作背景等知识,以助探知作者写作此文的意图、目的,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主题。

阅读作品一般采取“①总体—②部分—③总体”的步骤。①“总体”,就是从头至尾通读作品,得出初步而概括的印象。②“部分”,就是对重要部分仔细地阅读,找出画龙点睛的句子;通过分析研究,加深印象,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主要的特色,初步形成观点。③“总体”,就是再次浏览全文,获得对作品完整的认识,最后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作出自己准确的判断。

2.选准角度。阅读了作品,把握了作品的主要内容、抓住了作品的主要特色之后,那么,考生到底从哪个角度、选择哪个题目来写呢?这就牵涉到一个写作角度的选择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写好文学短评,在高考语文中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然后再根据考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经验来定。也就是说,要选择自己有所研究的、有所心得的、把握得最准确的、能够评好的角度来写。尤其是初学文学短评写作的同学,一定要扬长避短,要把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

3.安排好结构。文学短评虽然篇幅短小,但它也是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因此,写作时一定要注意文学短评结构的完整,短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通常情况下,一般采用“①总—②分—③总”、“总—分”、“分—总”的结构模式。①“总”,就是开头用简短精练的语言,开门见山地把这篇文学短评总的内容概述出来。②“分”,就是对照作品作深入的分析思考,有的放矢地列出鉴赏评析的要点;然后采用叙评结合、评析结合的手法,对原作品作深入的、有条理的分析。③“总”,就是结尾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文学评论范文 第二篇_文学评论范例1

文 学 评 论 写 作

一、文学评论的几个要求

1.要注意评论的科学性。不要以个人的直觉和偏见任意地拔高或贬低。

2.要注意见解的独创性。要深入了解准确把握评论对象,挖掘出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从而提出自己新颖、深刻、精辟的见解;而不是浮光掠影地泛泛而谈,分析不得要领,只是发表一些陈旧、肤浅、庸俗的见解。

3.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在文学评论中,叙是指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议则包含分析和评价两方面。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作者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即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造的总的看法,也就是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

4.要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性。评论语言与议论文的语言有相同的地方,如要求语言表达准确、严密;又有不同的地方,需要讲求适当的文采,增强表达的形象性与生动性。

文学评论与读后感有着明显的区别。文学评论是对作品作客观的评价,对象仅限于文学作品;读后感是写读了作品之后的主观感受,对象包括所有体裁的作品。

二、写作角度与内容:

1.赏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这类题目主要是评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指出作品有何积极意义或局限性。赏析主题常用的术语有:中心突出、主题深刻、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深化主题等。

2.分析作品的形象。文学作品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能激发人们感情的生活图案,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

3.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2)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3)叙述方式,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4)描写方式,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5)描写技法,如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6)抒情方式,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7)意境的创设、修辞的运用等。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4.谈谈作品的构思技巧。作品的构思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写作思路,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一个方面到几个方面等;(2)文章线索,如以某个中心事件为线索,以人物、感情、时间、空间为线索等;(3)层次结构,如总—分—总、总—分、分—总、分—分;(4)结构方式,如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交错式结构等;(5)选材特点,如生动典型、来自生活、新鲜亲切等;(6)行文布局,如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自然、前后呼应、伏笔铺垫、欲扬先抑、详略得当等。赏析作品的构思技巧,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5.鉴赏作品的语言。鉴赏作品的语言,一是要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清新、绚丽、质朴等;二是要品味作品的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平实、自然、明快、简明、含蓄、深沉等;三是要分析作品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对比、夸张、反语、双关、互文、反复等。

三、写作方法与过程:

1.读懂作品。写作之前,要仔细阅读全文,精读作品,找出作品中画龙点睛的句子,认真揣摩、品味作品中重要的词语、句子、段落,明确文章的主旨,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层次,力争有较深的感受和独到的发现。阅读作品时可回忆作者生平、创作风格、写作背景等知识,以助探知作者写作此文的意图、目的,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主题。

阅读作品一般采取“①总体—②部分—③总体”的步骤。①“总体”,就是从头至尾通读作品,得出初步而概括的印象。②“部分”,就是对重要部分仔细地阅读,找出画龙点睛的句子;通过分析研究,加深印象,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主要的特色,初步形成观点。③“总体”,就是再次浏览全文,获得对作品完整的认识,最后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作出自己准确的判断。

2.选准角度。阅读了作品,把握了作品的主要内容、抓住了作品的主要特色之后,那么,考生到底从哪个角度、选择哪个题目来写呢?这就牵涉到一个写作角度的选择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写好文学短评,在高考语文中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然后再根据考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经验来定。也就是说,要选择自己有所研究的、有所心得的、把握得最准确的、能够评好的角度来写。尤其是初学文学短评写作的同学,一定要扬长避短,要把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

3.安排好结构。文学短评虽然篇幅短小,但它也是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因此,写作时一定要注意文学短评结构的完整,短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通常情况下,一般采用“①总—②分—③总”、“总—分”、“分—总”的结构模式。①“总”,就是开头用简短精练的语言,开门见山地把这篇文学短评总的内容概述出来。②“分”,就是对照作品作深入的分析思考,有的放矢地列出鉴赏评析的要点;然后采用叙评结合、评析结合的手法,对原作品作深入的、有条理的分析。③“总”,就是结尾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文学评论写作》范本分析

卡夫卡《御旨》

据说,皇上临驾崩前曾在御床上向你传下一条御旨。而你不过是皇上的光辉在极其遥远的地方投下的一丝飘忽的影子,但皇上却恰恰只对你一个人——可怜的属臣传下了这条御旨。皇上命传旨人跪在榻前,贴着他的耳,悄声传下了御旨。由于皇上对这条御旨很重视,因而讲完以后,还让传旨者在他的耳边复述了一遍,并点点头表示领旨人没有弄错。临终前,群臣聚集,四周的护墙都拆除了,在高高的摇晃的拱形门前的台阶上,帝国的巨头们排成圆圈,当着群臣面,皇上遣出了这位传旨者。传旨者得令后随即就上路了。他十分强壮,精力充沛。他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分开拥挤的人群,辟出一条道来。遇到阻拦,他就指一指胸脯上的太阳标记;他畅通无阻,一直前往,没有别人像他这样顺当。但人群聚集得太多了,他们的房屋简直望不到尽头。如果传旨人能来到空旷的田野的话,他马上就会像飞一样地行走起来,这样不一会儿,你大概就会听到传旨人的拳头打你房门时发出的巨响。但代替这情景的却是,他的努力完全无用;他得不断地一再地穿过内宫里的屋子;可是他一直没有成功;即使他穿过了这些内宫,也没有什么用;他还得费力下那些台阶;可是下台阶后,也是徒劳;他还得走过那些院子,但是,在走完第二个深宫四周的院落后,前面却又是台阶和院落;在它们后面又是一座宫殿,如此排列下去有好几千;假使他最终冲出最后一道宫门的话——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于是,在他面前出现了一座都邑,它是世界的中心,那里堆积着很高的渣滓。这里还从来没有人能走得过去,更不用说一位带着死者的使命的人了——当夜色来临时,你却坐在窗前,梦想着得到这道御旨。(刘小枫译)

思路与提纲

(一)内容复述:必要性。

(二)主题意蕴:1.点明隐喻:哪些方面。2.揭示隐喻:人物;场景。

(三)艺术特色:象征手法。

(四)特别指出:意义的多元化。

一切归于绝望

——读卡夫卡《御旨》

《御旨》这篇情节并不复杂的短篇小说,却是一则蕴意不甚清晰的现代寓言。寥寥数百字,读来似乎得到的只是一些似懂非懂的领悟。

故事的基本情节是:‚皇帝‛(主要人物之一)临终前想通过一个传旨人将御旨传给‚你‛(主要人物之二),‚你‛作为小说中自始至终贯穿的线索,‚是皇上的光辉在极其遥远的地方投下的一丝飘忽的影子‛,然而‚你‛却受到皇上的重视,恰恰是唯一将得到御旨的人。如果‚传旨人‛(主要人物之三)顺利到达目的地,‚你‛将成功地得到御旨,而‚你‛的希望最终落空——由于人群的阻挡,尤其是迷宫般的宫殿结构,‚传旨人‛的使命最终没有完成,‚当夜色来临时,你却坐在窗前,梦想着得到这道御旨。‛

作品一开始就使用了‚据说‛这个词,这是一个假定,一个道听途说的传言,卡夫卡其实就是用这样的假设确立了这篇作品的现代寓言特征。像《变形记》一样,卡夫卡的作品充满着变形、荒诞与象征意味,这篇令人费解的《御旨》也不例外。在我看来,《御旨》整部作品都充满着象征意味,而揭开其中的隐喻意义的,是三个主要人物(皇帝、‚你‛、‚传旨人‛),一个串联起人物的线索(御旨),以及那阻挠了传旨人的迷宫(宫殿的结构)。

首先,御旨-希望。皇上的御旨是‚你‛日思夜想的东西,象征着一种梦想,一种希望;而结果却是希望落空,传旨人最终未能走出迷宫般的宫殿,这又象征着希望的破灭。

其次,迷宫-现代社会。作者用8个句子不厌其烦地描写了传旨人面临的困境,他走不出这个迷宫,迷宫象征着现代社会体制化的樊笼,也许还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猜疑与隔膜,也许还包括人自身为自己设下的牢笼;而结果是传旨人未能找到出口,这又象征着人类面对自己设臵的困境,永远也走不出去。

第三,你-现代人或人类。‚你‛是小说中最模糊的一个人物,更具象征意味,隐喻着现代人或整个人类;而结果则是像‚等待戈多‛那样没有等到希望的到来,这又是一个象征,表现了卡夫卡的幻灭感与绝望感。

感受着这样的象征意味,我们不难理解另外两个人物身上的隐喻色彩。皇帝是给‚你‛希望的人,现在却面临着死亡的威胁,这其实象征着人类希望的渺茫。传旨人代表着人类的努力,但最终也未能完成使命,这岂不征兆着人类的一切努力都不过是一种徒劳?

这部作品在艺术上最大的特色,就是承继了卡夫卡一贯的象征手法,大到整部作品的构思,小到人物的塑造、迷宫的描写,都表现出十足的象征意味。作者用一个‚据说‛,就奠定了整部作品的现代寓言的基调,可谓言简义丰;而在这部原本就篇幅不长的作品中,不惜笔墨连用8个句子描写层层叠叠、曲曲绕绕的迷宫,又可谓渲染尽致。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卡夫卡本人来说, 这篇小说中的皇帝、御旨、传旨人、‚你‛等等,究竟在暗示什么,在我看来也许并不那么重要。我认为最好

不要把它们的象征内涵理解成一种确定的、单一的意义,这样做无疑会大大消弱作品多重意义解读的可能。正如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的‚文本‛理论一样,文本一经被创造,其内容与形式的自洽已构成一个独立的自足体,文本就在这里,作为一个读者是有权利做出自己的解读的。也许,笔者的这番解读并非卡夫卡的原意,但这又有何妨呢?象征本就充满着难以解索的隐喻意义。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文学评论范文】

思路与提纲

(一)主题意蕴:逐联分析(另一种复述)。

(二)艺术特色:诗画;意境;手法。

(三)特别指出:文学史:山水诗的成熟。

山水的画卷与人生的感怀

——王维《山居秋暝》细读

【文学评论范文】

这是一首山水诗歌的名篇,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属于全景式的描写,交代了时间(晚)、时令(秋)和地点(山),似一幅水墨山水的画卷,营造出清新淡远、恬静舒畅的世外桃源景象。其中,‚空‛字不仅是对山的实写,也在一定意义上渲染了山的空灵之美,为全诗表现诗人的空旷寂静的心境做好了铺垫。而‚新‛字用得尤其出色,点出了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的山间气象,同样为诗人表现自己返璞归真的纯净理想进行了铺垫。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由首联的全景转入山中的近景,同样是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诗人通过描写如此清幽明净的自然之美,表现了自己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则由山间自然景色转入人世之景。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欢歌笑语,那是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的人们。这幅图画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向往纯朴本真的生活愿望。正因为此,作者在尾联自然而然地转入了感情的直接抒发: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虽然春天已去,芳华

文学评论范文 第三篇_1文学评论与写作技巧

文学评论与写作

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对象的评价和研究活动。

文学批评的目标是对文学现象作出判断(评论),指出所评作家作品的优点、缺点,指出其与此前的或同时的作家作品的相同和相异之处,确认其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和在某一时期文学的横断面上的位置,发现、认定正在形成或进展中的文学思潮并判定其性质,分析其在文学发展中的正面或负面作用。

类别:作品论;作家论;思潮论

考研试题中涉及到的主要是作品论文学评论

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尽量多地了解作家作品,知道作品的大致内容,这个跟文学史的复习结合起来。

二、需要知道考题是诗词、小说、散文还是文学现象,借鉴赏类的书好好体会,他们是怎样写的,模仿。这是重点。

文学批评写作的方式、角度与所评作品紧密相关,例如,作品的体裁、样式相同,批评文章的着眼点和写法也就不同。评论小说,往往要关注它的人物、情节和环境;评论诗歌,往往要关注它的意境、诗味和诗法,加进对作者生平和文学经历的介绍(孟子:知人论世),借鉴西方新批评的相关理论;评论散文,往往要关注它的辞藻和间架结构;评论剧本,往往要关注它的戏剧冲突、戏剧悬念、戏剧情境以及人物和台词。

可参考的著作和刊物:

著作:上海辞书出版社的鉴赏辞书系列【文学评论范文】

《唐诗鉴赏辞典》

《宋词鉴赏辞典》

《新诗鉴赏辞典》

刊物:

《名作欣赏》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的写作技巧

文学批评写作,与其他的写作有相通的一面、共性的一面,也有其特殊的一面。在文学批评内部,存在多种多样写法,容许和鼓励多种多样的风格,有以抽

象分析见长的,有以感悟描述取胜的。总体而言,论断要有理有据,有较强的可读性,具有结构美和文笔美,对读者具有审美的吸引力。下面谈谈文学评论写作技巧上的一些特别的要求。

一、复述

复述是在对叙事体文学作品和戏剧类文学作品的批评中经常要做的工作;抒情作品也可以作另外意义上的复述,因此,复述能力便成为文学批评写作的一项基本功。这并不是说,文学批评文章中一定要有复述;即使定稿后的文章中没冇复述的成分,作为一种准备,批评家对作品作出复述,对于他深人细致地把握作品,也是大有助益的。复述学术论著或者历史著作需要概括能力,抓住要点, 提纲挈领;复述文学作品则有所不同,要发现和体认文眼诗魂,更需要感悟力。 一般人往往把复述看得容易,以为讲出故事梗概、综合段落大意就可以了,这是绝大的误解。

文学批评中的复述,在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对作品情节的复述。文学家编织情节,每每追求丰富性和曲折性,有主线又有副线,有明线又有暗线,腾挪跌荡、穿插错综、变幻多姿。批评家复述时首先是要在纷繁的头绪中抓住贯穿全文的线索,对于长篇小说或多幕剧本情节的复述,尤须提要钩玄。鲁迅复述《红楼梦》的故事说:

《红楼梦》所叙为石头城中——未必是今之南京一一贾府的事情。其主要者为荣国府的贾政生子宝玉,聪明过人,而绝爱异性;贾府中实亦多好女子,主从之外,亲戚也多,如黛玉,宝钗等,皆来寄寓,史湘云亦常来。而宝玉与黛玉爱最深;后来政为宝玉娶妇,却迎了宝钗,黛玉知道以后,吐血死了。宝玉亦郁郁不乐,悲叹成病。其后宁国府的贾赦革职查抄,累及荣府,于是家庭衰落,宝玉竟发了疯,后又忽而改行,中了举人。但不多时,忽又不知所往了。后贾政因葬母路过毗陵,见一人光头赤脚,向他下拜,细看就是宝玉; 正欲问话,忽来一僧一道,拉之而去。追之无有,但见白茫茫一片荒野而已。

这里用两百多宇把120回的小说勾出轮廓,清楚、简要,略欠的是生动。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复述同一作品,常用大段原文摘录,间以点睛之笔插人自己的转述,格外引人人胜且发人深思。如说宝玉“周旋于姊妹中表以及侍儿如袭人晴雯平儿紫鹃辈之间,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 独宝玉而已"。在讲述情节时顺手点到主人公性格的深层。

复述中引用原文,可以是明引,一字不差地引用,加上引号,告诉读者这是作品的原文;也可以是暗引,在批评家的文字中自然地不露痕迹地插进所评作品原文,并对原文作少量增删改换。对于情节性强的作品,批评家可以突出

作品中设置的悬念,让读者看到作家是怎样系结、延宕和解结,为后面分析情节安排技巧预作准备。

在文学批评中,尤其是在成功的文学批评中,更常见的做法是,寓评论于复述之中。上面说到的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复述中即常夹有议论、判断。复述不是枯燥、冷漠的介绍,他是批评家对审美对象的热情拥抱,打下了批评主体对客体的心灵感应以及相生相克的印痕。批评家总是会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以及由此引起的爱憎好恶之情融化在复述之中。复述除了让尚未阅读作品的读者对作品的概貌有所了解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引导读者按照批评家的思路来接受和了解作品,为正面表达批评家的看法打下基础。这里我们试以荣格对《尤利西斯》的复述为例,看看复述可以怎样鲜明地体现出批评家独特的视角和个性。荣格是作为心理学的文学批评家,来看一部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的,他写道:

《尤利西斯》是一部长达735页的书,这735页就像一条绵延735天的时间之流,然而它却又只存在于每个人生活中的一个毫无意义的日子之内,即都柏林1904年6月16日这样一个没有发生任何重要事件的日子。这条时间之流以虚无始,又以虚无终。也许这冗长得惊人、复杂得异样的一切就是一个斯特林堡似的对人类生活本质的宣言?然而这一宣言却使读者沮丧,因为它从来就没有把话说完过。它或许触及到了亊物的本质,但更为确切的是,它反映了生活的一万个侧面的十万层色彩。据我看来,在那735页里并没有明显的重复之处,就连那么一个可供读者稍加歇息的孤岛似的立足之地也没有。读者没有地方可以坐下来,沉醉于记忆之中,心满意足地凝想他已走过的路程。可是没有这样的地方,哪怕它只占100页甚至更少。这儿有的只是那无情的水流毫不停息地滚滚流去,并且在最后的40页中流得越来越快,联接得越来越紧密,直到最后把所有的标点符号都统统地清扫了出去。在这里,那令人窒息的虚无变得如此紧张,到了难以忍耐的地步,几乎马上就要爆发出来。这彻底无望的虛无,便是统领全书的主调。这本书不仅以虚无而始终,它的内容也是虚无。它是彻底的空虚与无用。但是,作为一件技巧性的艺术作品,它一方面是一个地狱般可怕的怪胎,另一方面却又光彩照人。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最难解的文学作品之一,有的学者说,读这本书就是从事一项大的冒险。它晦涩深奥,叙述不连贯,要概括它的内容,要复述它,非常棘手。荣格指点读者注意它写的是平凡的一天的毫不停息的时间之流,是令人窣息的虚无,同时,艺术上又光彩照人。可以说,这不仅极端简括地介绍了它的内容,更触及了它在艺术上的成就和令人迷惘的文体特色。读了这样的

复述,你会忍不住急于一读,同时你又会告诫自己,作好准备迎接阅读中的困难。

对于抒情类文学作品的复述,就往往要加入更多的批评家的个人体验和推想。唐代诗人王昌龄有《初日》诗: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宗白华复述此诗道:

“这诗里的境界很像一幅近代印象派大师的画,画里现出一座晨光射入的香闺,日光在这幅画里是活跃的主角,它从窗门跳进来,跑到闺女的床前,散发着一股温暖,接着穿进了罗帐,轻轻抚摩一下榻上的乐器——闺女所吹弄的琴瑟箫笙——枕上的如云的美发还散开着,杨花随着晨风春日偷进了闺房,亲昵地躲上那枕边的美发上。”——宗白华:《美学散步》

勃兰兑斯对华滋华斯的诗《果断与独立》的复述,也属同类:“诗人在这里描写他在一个夏季清晨所作的一次散步一露珠晶光闪烁,鸟儿婉转啼鸣,野兔在荒野飞奔。这时,他忽然想到他自己也像田野的走兽、空中的飞禽一样浑浑噩噩地活着,而这种生活又太像生命结束的末日。”

“突然,在那荒凉的野地里,他遇到了一个老人„„这位老人满怀信心、乐天知命的话语,甚至在极端孤独贫苦的境遇中也毫不波动的心地宁静,使那位年轻诗人对未来的忧患得以缓解。”

这种复述,似乎是取原作之意,另撰一段小散文了。它们把原作深含的哲理以及意境之美和语言的清澈之美,同时传达了出来。

复述最困难的一点,也是最值得批评家追求的,是传达原作的神韵、风味。 复述不能像普通电影院、剧院的说明书那样交待故事大意,它应该有血有肉,有意味、有文采。一般说来,越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越难复述,因为它们总是带有作家与众不同的不可重复的个性,它们的风韵、神情更不容易把捉和描述。有些朴素真率的作品,有些含蓄隽永的作品,本来是百读不厌的,倘使抽成一条筋,则会使人误以为平庸简单、枯燥无味。批评家必须自己充分领略作品的意蕴,在此基础上谈故事,尽可能让复述的语调与作品的语言风格接近,或者在复述中对原作的风格略加形容点染,把读者引向作品的真髓。叶圣陶对于短篇小说《没有织完的筒裙》的复述,是好的复述的一个样本。叶圣陶在他的评论文章的开头指出,他所评的这篇作品,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散文诗,它有诗的构思、诗的语言;它让读者在本文之外还可以想到好些东西,这些也就是好诗所具备的优点。 我们知道,富有诗味的作品比之单纯情节性的作品更难复述,而叶圣陶以诗人的心态赏读有诗味的作品,以优美的文笔描述原作的诗味和他的感受,用了相当于原作字数六分之一的600字进行复述: “

母亲忘不了传统习俗,戴瓦姑娘没有好筒裙,就好比树上没有花,所

以她老是跟娜梦唠叨,要娜梦赶快把筒裙织完成。可是娜梦的心事早已远远超过母亲,她的脉搏和呼吸跟新时代的青年合着节拍。播种玉麦不能错过节令,这是顶要紧的事。被批准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将跟团里的那些红色的老鹰共同学习飞翔,这是顶兴奋的事。公社派她去学习气象,管天管地,管风管雨,她挎起背包就走,这是顶配她胃口的事。至于筒裙还没有织完成,她母亲所念念不忘的,她却看得非常之淡漠。她跟母亲同处在一个环境里,她是真的如鱼得水,游泳自如,而她母亲还有些格格不入,未免怅然若失,两代人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对于筒裙的看法上。娜梦不怎么珍爱戴瓦人的筒裙,她以为只织些花呀羽毛呀什么的,没有什么好,要能把心织在上面,心像长了鹰的翅膀一样飞到毛主席身边,这是个象征的说法。按实说,不就是誓愿听党和毛主席的话在实际行动中贡献一切力量吗?可以这样理解,在娜梦看来,赶种玉麦,争取参加共青团,兴致勃勃地出门学气象,全都是织她所想望的筒裙。这样的筒裙就织上了她的心,这样的简裙就能使她的心飞到毛主席身边。那当然无意于织母亲要她织的花呀羽毛呀的筒裙了。临走的时候,母亲叮嘱她还得抽空把没织完的筒裙织一织,她回答说:‘‘一定织,一定要织一条最好看的筒裙,织一条戴瓦姑娘从来没有见过的筒裙!”这个回答含有双关的意思。可以看作她为了不辜负母亲的叮嘱,真要抽空织 成一条最好看的筒裙带回来。也可以看作她立志把本领学好,回来的时候,真能管天管地,管风管雨,这就是:戴瓦姑娘从来没见过的筒裙了。

原作分为三段,三段的结构相似,都以清晨的景色开头。好像是乐曲里的副歌、 诗篇中的反复,回环递进,一层深一层地写出娜梦的心情。复述者巧妙地用排比句传达原作的这一安排,并列出顶要紧的事、顶兴奋的事和顶配胃口的事。三句排比对应于原作的三个段落。复述还扣住小说的标题,把它的表层含意和深层含意一步一步揭示出来,既突出了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的特有风貌,又挖掘了作品的主题,与作家一起,赞美新的一代的美好理想。

复述有集中一处的,以上所举大多如此,也有分散于若干处的;可以紧扣原作,也可以侧重取原作之神而疏于细描其貌;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对原作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的。这些,都是根据批评文章的写作意图来决定的。批评家想要着重评析的,就是复述需要着重介绍的。茅盾评论茹志鹃的《百合花》,认为它在同一时期的小说中,“结构上最细致严密,同时也是最富于节奏感的”, 他的复述就突出了原作的结构,采取先总后分的方式,先用几句话极简

文学评论范文 第四篇_名师教你怎么写文学评论

短有短的难处——评张慧敏短篇三题兼谈短篇艺术

王熙凤在《红楼梦》里第一次接见刘姥姥时,随口说出了一句很著名的话,叫作“大有大的难处”。彼时彼地的王熙凤口出此言,一方面当然带有几分“端架子”、“摆谱”的意思,另一方面也确确实实泄露了她在荣国府初掌家政企图励精图治而受到上下左右掣肘的难言之隐。不管怎样说,这句名言饱蕴了王熙凤一份治家理财的经验和智慧、一种为人处世的精明和练达,甚至还闪现出了某些朴素的辩证法眼光;而且,这句名言还充分表现了汉语言的神奇魅力,它简朴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之间的鲜明反差形成了一种极大的弹性和张力,使它实际所可能包含的意义远远超出了特定语境所规定的治家之谈,它甚至可以成为“×有×的×处”的公式而随意套用——譬如,在我们即将展开的关于长篇和短篇等小说样式的讨论中,就可以很方便地这样做了。

我们先说“长有长的难处”。

是的,写好长篇确实不易。构架宏大与严谨、人物繁复与多样、主旨深厚与丰满、文气磅礴与连贯、才情充沛与丰瞻„„任何一个作家要想得心应手地驾驭这些长篇的基本要求都不能不感到嘎嘎其难。也正因为其难,人们才往往把长篇小说的成就视为衡量一个作家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时代的文学整体水准的标尺。同样因为其难,人们也才常常告诫那些初学写作者千万不要一上来就稀里糊涂地干长篇,而是要从短篇开始练笔,由短而长,先易后难。如此这般,语重心长。

一般说来,这种劝诫是正确的。尤其相比较长篇而言,短篇小说的确篇幅短小、人物单纯、结构简单,是比较易于学习和掌握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短有短的好处。但是,如果我们因此就认为短篇小说好写,甚至仅仅把写作短篇看成是创作中、长篇的一个过渡、一个“练笔”阶段,从而忽略它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的美学特征和艺术要素,那就误会得比较严重了。我们既要看到“短有短的好处”,更要注意到“短有短的难处”。

短篇之难不见人言为时久矣。

短篇何难?首先,短篇小说是有崇高地位的,它和中篇、长篇三足鼎立共同支撑着小说的庞大家族,它决不是中、长篇的附庸或“副产品”。(有些人总喜欢把中、长篇的“边角料”处理成短篇,这种做法并不聪明。)文学大师中固然更多的是因其长篇而成名,但同样也有像梅里美、莫泊桑、契诃夫、茨威格、欧•亨利、都德、鲁迅等一批主要是因了短篇而奠定地位的小说大家。同样作为世界名著的一部短篇和一部长篇,其容量和分量当然是有大小与轻重的差异,但它们的艺术品位却无疑具有相同的高度。作为各自独立的文学样式,我们只能说长、中、短篇小说各有价值、各有千秋、各有特点,要经营好其中任何一种都决非易事。换言之,也就叫作“各有各的难处”。

笼统地说,短篇小说难就难在一个“短”字。这似乎有了一点悖论的意味了:易也在短,难也在短。

是,也不是。这要分两层意思来讲。其一,对于一个作者尤其是一个初学者而言,短篇因为其短,它总是便于分析、便于揣摸、便于把握也便于临摹。一句话,学习创作从短篇“入门”易。其二,入得门来后,还想继续登堂入室,窥其堂奥,得其真谛,写出地道的短篇精品来,那就太不易了。因为其短,首先在篇幅上就有了一个严格的限制,正好比“戴着镣铐的跳舞”,你就不能像在长篇小说中那样纵情挥洒、天马行空了。而且,短篇的短又决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短小而

已。形式的短小决定了它的内容必须精良。准确地讲,短篇小说应该叫作“精短小说”。它不是短而空、短而泛、短而滥,而必须是短而精——精悍、精巧、精致、精美,短得有内容、有意思、有看头、有味道„„所以,短篇小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鲁迅语);它最重剪裁取舍和谋篇布局;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是高质量的,从而保证人物的生动、情节的缜密或意绪的流贯与意境的浑成;它对语言的要求尤为苛刻,甚至通篇不能容忍有一句废话——如果说在一部总体上比较出色的长篇中有个别章节写得比较“水”还能叫做“瑕不掩瑜”的话,那么在一篇数千字的短篇中哪怕是出现一个小自然段的“漏汤”也极有可能破坏全篇的和谐,甚而导致整部作品的“砸锅”„„如此看来,短中取精又何其难哉!怎样才能做好短篇无疑是一个大题目,不可能在这里说得明白。我只想在这里提请大家注意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也就是短篇小说的形式问题,即短篇小说首先必须是真正的“短”篇小说。

简单问题解决起来并不见得简单。如前所述,短篇小说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决定了它的内容,研究、写作短篇小说首先就要解决一个“短”字。短篇不短,何谓短篇?然而毛病恰恰就出在这里。像鲁迅所说的把一个短篇的材料硬拉成中篇的人固然是对短篇(当然也包括中篇)艺术的轻慢,同样,将一部中篇的内容硬塞进一个短篇里的做法也并不是对短篇艺术真正的尊重。遗憾的是,遍览今日小说界之情状,不能不让人感叹短篇艺术之知音难觅。根据我的大略记忆,在新时期以来的历届全国获奖短篇小说中,万字以内的短篇佳作确属凤毛麟角;相反,两万字左右的“大短篇”倒时有所见。短篇创作中长风日炽、精品渐稀、短篇不短已成通病。无怪乎数年以前就有人“吁请海内文豪,从此多写‘短’篇”。 因此我的意见就是:要想写好短篇,不妨从“短”做起。引发我上面一大篇老生常谈的正是此刻置于我案头的张慧敏的《短篇三题》。它们起码从形式上可以称得上是比较严格意义上的短篇小说:《紫色故事》5300字;《红雨》5100字;《寻找辉煌》4700字。我的略嫌冗长的开场白其实可以部分地看做是对这一组“短”的短篇的褒奖。接踵而来的问题是,短的是不是一定就是好的?这一组短篇究竟“短”得怎么样?是不是短而精?“短”得有没有一点道道?等等。

下面我来具体谈谈张慧敏的《短篇三题》。

《紫色故事》是一枚匠心独运的“小果实”,它的核就是那张淡淡的紫色的“小纸片”。这纸片是什么东西?作者借村长之口告诉我们“是杜三的立功证书”。究竟是不是呢?老练的村长“笑笑”,而聪明的作者却虚晃一枪拨马走了,腾出笔墨去交待杜三奶奶和杜三的“奇遇”了。给读者留下一个感觉:这里面好像有点“情况”。 淡紫色的鞋垫是这枚小果实的外壳。杜三奶奶在夏日老槐树的浓荫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缝制它,缝制它仅仅是为了一个深深的念想、一个长长的等待。“我”在第二次到杜家时看到一个终生难忘的场面:无数的荆条箱子里有无数的紫色鞋垫,无数的紫色鞋垫上有无数的猫、龙和蝴蝶,而且都成双成对,相依相偎„„紫色鞋垫的“壳”越包越厚实,越包越沉重,它不仅是对那个“核”的呼应,更是对“核”的成熟与爆发的催化与期待。终于,在“我”第三次到杜家的那个暗夜的煤油灯下,“我”捧起“小纸片”鼓足勇气大声地脱口而出:离——婚——证——明!字字千钧,倏地砸碎了那颗包藏甚密的“核”,并胀破那层厚实沉重的“壳”,使无数的紫色鞋垫迸散开来,在我们眼前弥漫起落英缤纷般的“紫雨”„„给这颗“小炸弹”引爆的是那个欧•亨利式的结尾。我敢贸然地做一个判断:一百个读者中肯定会有九十九个想不到那张紫

色纸片竟然是一张“离婚证明”。“立功证书”和“离婚证明”二者相距何止万里。正是这种巨大“错位”所形成的张力凝结成了全篇小说的情感的核,同时也就成了它的结构的“眼”。整个《紫色故事》缘此而发生,且因此而发展。在端出悬念(纸片是什么)的同时,明确指示出一个大有疑问的思情走向(“立功证书”),然后再隐隐若若地给出几个暗示(“死亡通知”、“烈士遗书”、“请战书”之类)来诱惑人的思路。

最后,我们的种种猜测和阅读期待全部落空,真正的答案“远在天边”而又“近在眼前”。

乍看之下,出人意料而又似乎是在情理之中。这也正是著名的短篇大师欧•亨利小说结尾的惯用伎俩。张慧敏可以说对此有所意会。

欧•亨利式的短篇结尾当然不是什么新鲜招法,他的徒子徒孙早已遍布世界。但对一个小说新手来说,要将它学得地道却很不容易。最常见的毛病之一就是简单化,甚至简单得只剩下一个悬念,就好比相声中的抖“包袱”一样,“包袱”一抖就算完事。时下常见的所谓“微型小说”就多有这种“包袱小说”,大量的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打有欧•亨利印记的赝品。《紫色故事》较好地克服了简单化。如前所述,它的悬念并不是搞得那么明显和单纯,而是在一层“壳”(鞋垫)的包裹下逐渐孕育生长,并始终在一条紫色的神秘而朦胧、温柔而伤感的意绪的河流中漂浮,若明若暗,时隐时现。通篇流布的紫色意境就是这个悬念的美丽外衣。

学习欧•亨利易犯的另一个毛病就是不自然:为了把悬念编得更圆,反而露出了人工的蛛丝马迹。《紫色故事》在这一点上未能幸免。“立功证书”变成了“离婚证明”,绝是绝了,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最后短短的几句解释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点疑问,经不住仔细的推敲。且不说杜三牺牲时想出这么一个点子是否可信,他的战友伪造离婚证明是否可能,这里只探究一下杜三的心理动机。按作者的说法,杜三这样做完全是出于他对杜三奶奶的深厚感情,“如果杜三奶奶知道他死了会受不了,说离婚让杜三奶奶好接受些。”往深里想想,我倒觉得恰恰相反。杜三死了,但他们的感情还在;杜三要离婚,要抛弃杜三奶奶,那么感情死了,杜三也失去了(等于死了)。虽然都是不幸,但两害相较取其轻,对于一个深爱着丈夫并且笃信丈夫也同样深爱着自己的女人来说,究竟哪一种结局会让她更好接受一些呢?总而言之,最后的解释不够理想。另外,真正标准的欧•亨利式的结尾应该是悬念冰释便戛然而止。如果你还“止”不住,还非得再解释一点什么、补充一点什么,那就说明你学得还不到家。

再挑剔一点看,《紫色故事》中比较明显“不到家”的地方是“鬼子进村”以后搜捕到杜三奶奶家的那一段,其中的描写和对话都飘散出某些抗日电影和戏剧的气味,显得概念化和漫画化,是最无光彩的段落。此外,少数语言如“杜三奶奶人高马大,肩宽体胖”,“杜三奶奶红光满面,热情激荡”之类,显然是拾人牙慧,而且与通篇极不和谐。虽然此类语言出现得并不多,基本上算得是“瑕不掩瑜”,但我想还是指出为好。因为张慧敏已经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语言,只要找准语感,自自然然地写下去,摒除杂质,不要做作,这就对了。《红雨》的魅力不在悬念,最精彩处也不是结尾,《红雨》里没有欧•亨利。尽管读完了小说我才知道什么叫“红雨”,但那也不是悬念,而只是一种“历史”。樱子和良子最后的遇难并不出人意料,都是读着读着小说就可以预见得到的。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小说做了充分的令人信服的铺垫。《红雨》的魅力不在于结局,而在于人物走向结局的过程。

良子媳妇一上场就活鲜鲜、水淋淋——“穿一身宝石蓝的粗布衣裳,衣裳做得合体,衬得腰是腰,腚是腚的„„良子媳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463268/

推荐访问:文学评论范文800字 文学评论写作范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