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思想汇报 >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时间:2018-06-27   来源:思想汇报   点击:

【www.gbppp.com--思想汇报】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第一篇_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1)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

(2 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孙中山创立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了解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掌握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认识辛亥革命的性质与历史意义。比较同盟会与兴中会,理解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和性质。理解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对比,掌握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突出孙中山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激励学生不怕困难,努力学习,做有志青年。

【教学重点】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处理方法:通过图片、影音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同盟会建立的必要性,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和性质,掌握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处理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图文材料结合,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从正反两个方面阐明辛亥革命的影响以及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

1. 图表辅助法。2.讲解分析法。3.讨论法。4、材料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导入:

在中国近代史上,是哪一场革命使中国的男人们不再留长辫,女人们不用再裹小脚?对,是辛亥革命。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辛亥革命》。

[板书课题]第8课 辛亥革命

讲授过程:

提问:辛亥革命爆发于哪一年?(生:1911年)这年恰好是旧历辛亥年,故把这场革命叫辛亥革命。这是按照时间来命名的。拓展:在中国近代史上,我们还学过哪些历史事件也是以时间来命名?(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是甲午年,戊戌变法,1898年是戊戌年、1901年是辛丑年,1911年是辛亥年)

讲辛亥革命就离不开孙中山。 (出示人物图片)。有没有去过南京?去看过中山陵。

[教师讲述]革命者的人生都是不平凡的人生。孙中山早年是学医的。他的人生经历过两个重要的转折。什么转折呢?从学医救人转变为政治救国,由改良到革命。

问题过渡:是什么促成孙中山有这么大的转变呢?(提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现实。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何在? 学生畅所欲言。

师:如果把我们的国家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疯狂侵略给我们造成了外伤,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则是内痛。外伤、内痛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正是中国的病症所在。这促使孙中山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 该如何医治呢?是自救?改良?还是革命?孙中山他在苦苦思索。

改良是维护旧的政权,革命是推翻新的政权。他发现这个国家不能再改良,故而他选择——革命。

边叙述边展示本课的两目

一、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二、 武昌起义

师:我们说要革命,革命的前提,要有什么?(生:革命的团体、团队、组织)前提在组织上要有准备,要有革命的团体,革命的领导核心,孙中山创建了革命党。而武昌起义则意味着从组织付之于行动,武昌起义成功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我们先来看看孙中山创建革命党的情况。

一、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提问:孙中山创建的第一个组织是什么?(生:兴中会)

[教师引导]打出《 兴中会会员在檀香山秘密宣誓的地方》图,体会当时的情景。然后掌握下列要素:时间、地点、革命纲领等。

师生共同完成《兴中会与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对比简表

[投影显示]

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教师提问完成兴中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含义、誓言等问题

[教师强调]记住:兴中会是一个什么样性质的革命团体呢?你怎么知道的?从兴中会的誓言可看出,兴中会一开始就是以一个旨在武装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团体出现的。因此,记住,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教师过渡]继兴中会的成立之后,从1894年到1905年,国内出现了许多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如长沙的华兴会,武昌的日知会,汉口的共进会,上海的光复会等等。所有这些都叫什么?组织。革命必须有统一的组织和领导。各地革命团体的分散,难以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于是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革命的政党,是什么?——中国同盟会。记住兴中会是团体,同盟会是政党。兴中会与同盟会之间

的关系,就好像是咱们祖国各地青年团组织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之间的关系一样,全国各地共产主义青年团皆要接受共青团组织的统一领导。

2、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教师提问]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领导人?

[学生回答]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地点是日本东京。成立大会上,孙中山被选为总理。师:同盟会的成立,必然会大大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教师提问]政党都有统一的领导核心、统一的政治纲领。同盟会通过的政治纲领是什么?

[学生回答]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让学生在课本上找到教材对政治纲领的解读

即“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

[教师过渡]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有三层含义,哪三层含义“孙中山先生在同盟会的机关报刊物《民报》中,把这一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简单的讲,民族主义强调什么?(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民权主义强调什么?(权利)民生主义强调什么?(生存,土地) 引导学生关注课本小字对三民主义的解读。

[教师讲解]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变半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而清王朝是一个封建王朝,所以民族主义具有浓厚的反封建的色彩。“鞑虏”指的是满洲贵族的统治,而不是帝国主义。 民权主义就是“建立民国”。就是废除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选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第二篇_辛亥革命

第7课 辛亥革命

怀化实验学校 李自强

【课程标准】

(1)了解孙中山的重要革命活动。

(2)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并概括孙中山的重要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情况,评价辛亥革命。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搜集资料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历史研究,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通过历史小小辩论赛,学会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加深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孙中山的重要革命活动,感受一代伟人为救国救民不怕牺牲、百折不挠、奋斗终身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精神。

【重点和难点】

重点:孙中山的重要革命活动(兴中会的建立、同盟会的建立、三民主义、中华民国成立)。 难点:如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 目标教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课件展示孙中山画像,提问:图片中历史人物是谁?有何中重要的历史事迹?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人物是孙中山,原名孙文,1866年出生于广东香山。是我国

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早年学医,后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开始寻求救国的道路,最终走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由此导入新课。

[授新]

辛 亥 革 命——历史研究活动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将本课知识整合为四部分,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来进行历史研究,每组任务如下:

1、研究革命准备组任务:A. 兴中会的成立(时间、地点、建立者、口 号、性质)

B.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地点、领导人、纲领、机关刊物、【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性质等)

2、研究指导思想组任务:A.三民主义的内容

B. 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纲领的关系

3、研究革命过程组任务:A.武昌起义爆发(时间、地点、结果)

B. 这次革命为什么被称为辛亥革命?

C. 中华民国的建立(时间、临时大总统、都城、纪元)

D.孙中山没有直接领导武昌起义,为什么回国后会被选为临时大

总统?

4、研究革命影响组任务:A.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为什么会被袁世凯窃取?

B.辛亥革命的影响有哪些?

研究成果汇报:

一、辛亥革命的准备

1、 黄兴:与孙中山并称“孙黄”,他是湖南人,联系近代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湖南名人,

熟悉乡土历史任务,扩展学生知识面。

2、 团体与政党的区别。

团体:由共同志趣、共同目的的人组成的集体。

政党:是阶级组织,它代表一定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最积极的分子组成,有共同的政治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是为夺取或参与政权而联系起来的,有组织有纪律的政治组织。

“团体”和“政党”相比,规模小、人数少、影响小。

3、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间的关系

辛亥革命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纲领的阐述和完善,也是同盟会纲领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二者并无实质上的区别。

二、辛亥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于1911 年10月10日爆发,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任都督,之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播放有关武昌起义的视频,感知起义经过。打出“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加深对起义影响的直观印象。

三、辛亥革命的高潮:中华民国的成立

此处教师强调两点

1、 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正在国外,但他回国后,立即被选为临时大总统。想一想,这

是为什么?

指出孙中山领导建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提出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是民主革命先行者,拥有很高威望,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后被尊称为“国父”,进一步加深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巩固,突出重点。

2、讲解中华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

填表格,找规律

规律:公元××年=民国××年+1911 民国××年=公元××年-1911

练习:小华的爷爷出生于民国35年,到2011年,小华的爷爷应该过多少岁的生日? 民国35年=1911+35=公元1946年 2011-1946 =65岁

四、辛亥革命的结果: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袁世凯依靠列强的支持和手中的军队,逼清帝退位,逼孙中山让位,当选临时大总统,建立北洋军阀的统治。

五、辛亥革命的影响

小小辩论赛

正方: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场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反方: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场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你同意哪种观点,说出你的理由。

以辩论赛的形式,通过激烈的辩论加深对辛亥革命影响的理解,同时老师教学生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来评价历史事件。并指出成功的理由:1.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功绩)3.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功绩)

失败的理由:1.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2.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3.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教训: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老师指出那么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救国救民又将探索怎样出的道路呢,那是以后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强调封建帝制与封建制度的区别

封建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思想文化制度等诸多方面,而封建帝制只是封建政治制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已。

课堂小结

爆发:武昌起义高潮:中华民国的成立 结果: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达标检测(知识抢答)

1、小明在他爷爷的自传里看到他爷爷早年参加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可由于字迹模糊小明无法看到这个政党的名称,你觉得可能是下面的哪一个( )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同盟会 D.华兴会

2、武昌起义发生的时间( )

A .1910年 B . 1911年 C . 1898年 D . 1912年

3、武昌起义后,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共同推举( )为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 .孙中山 B .袁世凯 C .黄兴 D .黎元洪

4、三民主义不包括( )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

5、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结束了封建制度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拓展延伸

今年是辛亥革命诞辰100周年,某邮局准备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为题来发行一套名人明信片,要求图文并茂。由邮局提供人物插图,再请专家撰写简介。现有一幅名人画像,请你按要求提供人物简介。(要求:标上人物姓名、主要事迹、简单评价,大约100字左右)

【教学特色】

1、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2、以辛亥革命的准备、爆发、高潮、结果和影响为线索展开教学。

【教学反思】

1、本课内容比较多,在教学设计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感觉效果还可以提高。

2、本课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尽管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在激发学生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能力方面还有不足,如何有效开展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对我来说还是一个有待加强的课题。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第三篇_《辛亥革命》教案 (2)

《辛亥革命》教 案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

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方法与过程: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材料,并与教师提问相结

合。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基础知识,运用挂图,是学生了解辛亥革命

的形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意义。

2.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投影出上节课的提纲,指着大屏幕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指

出重点。给学生三分钟时间复习,然后提问,总的时间不超过十分钟。

2.导入新课:

这一单元我们主要讲的是各个阶层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可是封建统治者自救的洋务运动失败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也失败了,这就表明他们的救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那么,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呢?这时,从维新派分化而来的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采用革命的方法来挽救民族危亡,发动了辛亥革命。那辛亥革命到底能不能找到中国的出路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九课《辛亥革命》。

3.讲授新课:

(1)投影第九课提纲,指出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然后给学生3—5分钟按照提纲通览教材。要求学生在通览教材的时候,对一些明显的知识点,如时间、地点、人物等随手做标记,养成勤动手的好习惯。

(2)讲解:

师:辛亥革命是谁发动的?

生:孙中山

师:孙中山先生被称为“国父”,指导学生看课本导入框的内容,归纳为,孙中山先生一生为国为民,从青年时代就下定决心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为了完成这一宏图伟业,他首先从创建革命政党开始,他首先创建了什么革命团体?

生:兴中会

师:什么时间,在哪里?

生:1894年,在檀香山

师:檀香山是在今天美国的夏威夷,也就是说兴中会是在国外成立的,后来,国内也出现了很多革命团体,孙中山先生认识到:要想壮大我们的革命力量,必须将这些革命团体团结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革命组织,这样,就成立了同盟会,关于同盟会的情况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视频,大家在看视频的时候,要注意这几方面的信息,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它的革命纲领和机关刊物各是什么?

(增加一个学法指导:要求学生在看视频时,随手讲时间、地点等小知识点记录下来,以便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生: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在日本东京:革命纲领是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政府,改革土地制度。【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师:分析革命纲领:通过前两句,可以得出结论,革命派将斗争矛头直接指向谁?

生:清政府

师:推翻清政府后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府?

生:民主共和政府,并且要进行土地改革。

师:同盟会创建不久就有了自己的机关刊物,是什么?

生:《民报》

师: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先生将同盟会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 生:“民族”“民权”“民生”,合称为“三民主义”。

师:“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是由同盟会革命纲领阐发而来的,下面我们就将他们的内容作一下比较,看有无实质性的变化,先看民族主义方面,三民主义比同盟会革

命纲领多了一句什么内容?

生:解除民族压迫

师:在这里,民族压迫是指什么?是谁对谁的压迫?

生: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压迫

师:既然民族压迫是指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压迫,那么,三民主义提出解放民族压迫,说明他们把矛头也对准了谁?

生:帝国主义

师:这样,革命派有几个革命目标?

生:两个,一个是反帝,一个是反封

师:在民权和民生两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变化,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三民主义和同盟会革命纲领有没有实质性的不同?

生:没有,三民主义是同盟会革命纲领的完善

师:就是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武昌起义爆发,并且取得了成功。关于武昌起义的情况,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视频,大家在看视频的时候要注意提取这几方面的信息,武昌起义爆发的时间及武昌起义胜利后对全国的影响。播放视频

生:武昌起义爆发于1911年10月10日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图,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首先宣布独立,接着,革命力量在南方迅速发展,这些粉红色的地区,都是被革命党控制的地区。通过地图,大家能够看到,革命党已经掌握了清政府的半壁江山了。这么大的地方,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府管理是不行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华民国成立了。中华民国成立

于什么时间?

生:1912年元旦

师:课本上写的是第二年,也就是1912年。大家把第二年改为1912年,清楚的标记出时间。什么事件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生: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师;当然,孙中山德高望重,众望所归,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可是,好景不长,孙中山的大总统的位置就让袁世凯给占了,他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这就是辛亥革命整个过程的概括。那么,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他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下面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前后桌讨论一下。

5分钟后,学生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的看法无外乎三种,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或者既有成功又有失败。在同学各抒己见的基础上,肯定同学们的观点从某种角度来说都是有道理的。但是结果只有一个,给学生一个提示:衡量革命的成败,关键在于这场革命的成果是否达到它的革命目标。然后具体到辛亥革命这一事件上来。就拿辛亥革命来说,它的革命目标是反帝反封,也就是说,辛亥革命成败的关键就是它的反帝反封的目标又没有达到。

师:先引导学生分析反封的情况:袁世凯上任后,它使用的是儒家思想来控制人们,后来,他还称帝,对中国来说是走了一个皇帝,又有一个皇帝,中国的封建制度并没被根除,从这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在引导学生分析反帝的情况: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是依靠帝国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第四篇_第8课 辛亥革命

第8课 辛亥革命

■【学习目标】

1、知道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同盟会。武昌起义的过程和中华民国的成立。熟练记忆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及历史意义。

2、学会综合分析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

3、感悟辛亥革命对 中国历史的巨大推动作用。

■【学习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 【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孙中山吗?”教师可以利用“导入框”提出这个问题,也可以用电脑屏幕显示或幻灯打出孙中山像,让学生们说说他们所了解的有关孙中山的故事,由此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同学们自读课文,完成下表的填写)

1、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年,孙中山在,组织革命团体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年,孙中山联合各革命团体,在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担任总理。

2、中国同盟会

革命纲领:推翻 ,废除 ,建立 ,

改革。

成立的作用: 。 机关报刊:《 》。

革命指导思想—— ,1905年,孙中山在《 》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 ”、“ ”、“ ”三大主义,合称。

3、武昌起义:年10月,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历史上把这次革命叫做 。

4、中华民国的成立: 年元旦,孙中山在宣布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评价]:

三 师生交流,通对答案,学生识记

四 合作探究,展示风采

1.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2.假如没有袁世凯,辛亥革命会取得完全胜利吗?为什么?

五 同步练习 (完成同步探究的填写)

六 交流总结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第五篇_8.辛亥革命

青龙山中学八年级历史(学科)问题训练单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第六篇_八年级上册第八课 辛亥革命

第八课 辛亥革命

教案设计:栗婷婷 政史系1103班 学号:201103510052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一、教学课题:第八课 辛亥革命2

二、教学课时:1课时

三、课标要求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孙中山成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性质、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三民主义的评价,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对比,掌握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学习方法。通过分析本课与前后相关内容的内在联系,掌握广泛联系的历史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表现,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较完整的资

产阶级革命纲领;革命派倡导的民主革命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族利益的。

五、教学重点

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六、教学难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七、学情分析:

通过对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对清末有志之士在清末衰败的历史中如何力挽狂澜的举动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习本课,可以让学生对

这一段历史有个更加清晰的认识。而且本课内容知识分布基本符合新课标的内容,内容少而精,课文中穿插了很多“活动与探究题”供同学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八、教学用具

地图、图片、多媒体课件、武昌起义形势图、

九、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一百多年前,在广东香山翠亨村的一棵大树下,一位老人正在给一群孩子讲太平军的故事。故事刚讲完,就有一个孩子站起来,攥紧拳头,称赞太平军首领洪秀全是反清大英雄,并发誓要做“洪秀全第二”。这个孩子就是童年的孙中山。他后来学医,通过实践,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他决心寻求救国的道路。那么,孙中山寻求的救国的道路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孙中山寻求的救国道路,这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一、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 兴中会的创建

背景

[教师介绍]兴中会成立的时间是1894年,这一年,是甲午战争爆发的一年,同时也是李鸿章拒绝孙中山上书的一年。孙中山上书的失败,使他认识到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连遭失败,孙中山更感到国家民族危机的严重,便决定赴檀香山联络华侨,宣传革命。11月,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

[教师引导]同学们请看一下课本上的插图,从“兴中会会员在檀香山秘密宣誓的地方”中体会当时的情景。然后掌握下列要素:时间、地点、革命纲领等。 [学生回答]略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教师引导]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相继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派逐渐形成。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也在传播,随着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革命运动蓬勃发展,这为建立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作了准备。各革命团体分散的起义先后失败,也使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已经十分必要和迫切了。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关于中国同盟会成立的

内容。看后,根据老师的引导提问,掌握其中的基本要素。

[教师提问]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和领导人各是什么?

[学生回答]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地点是日本东京。成立大会上,孙中山被选为总理。

[教师提问]同盟会通过的纲领是什么?

[学生回答]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 [教师引导]同盟会成立的意义是什么?请同学们不要看课本的表述,而通过大家讨论,自己把结论得出来最好。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回答一:同盟会的成立,使原来分散的革命团体融合到一个统一的政党中,避免了一盘散沙的局面的存在。

回答二:同盟会的成立,表明革命形势是向前发展了。因为只有形势向前发表了,各个分散的团体才能产生联合的要求,所以从各个革命团体的由分散走向联合,就可以表明革命形势的发展。

回答三:同盟会的成立,必然要大大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教师过渡]关于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孙中山先生对此有一个明确的阐发,那么,孙中山先生是如何阐发的呢?下面我们来看具体内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关于三民主义的这段表述:“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小字内容的解析,正确理解三民主义的概念。

[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请大家回答,“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如何和十六字纲领对应。

[学生回答]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内容。民权主义对应“建立民国”。“民生主义”对应“平均地权”。

[教师总结]

1、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变半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民族主义决不是反对整个满族,而是反对满族统治者,

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民族主义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2、“建立民国”即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就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选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3、“平均地权”即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通过解决土地问题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消除国民经济生活中贫富悬殊和贫富尖锐对立的社会现象;二是消灭封建土地制度,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平均地权“不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而是国家统一核定地价。“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解析说“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两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这是简便易行之法。”民生主义反映了孙中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4、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列宁曾经高度评价说:“孙中山纲领的每一行都渗透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它充分认识到‘种族’革命的不足,丝毫没有对政治表示冷淡,甚至丝毫没有忽视政治自由或容许中国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改革’,中国立宪改革等等并存的思想。这是带有建立共和国制度要求的完整的民主主义。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三民主义也存在自身的一些弱点,主要是未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主张,没有提出正确解决土地问题的办法,等等。这些都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因此它不可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三民主义是旧时期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特点。因此又称为旧三民主义。 [教师过渡]同学们,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和他的战友在许多地方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但这些起义都失败了,直到1911年的武昌起义取得成功。下面,我们就来看本课的第二个问题——武昌起义。

二、 武昌起义

1)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起义

萍浏醴起义 浙皖起义 广州黄花岗起义和镇南关起义

2)过程

[ppt显示]

首先放映一段2分多钟的视频(关于武昌起义),使学生更感性的体会当时的紧张气氛。

[教师过渡]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很短时间内,武汉三镇光复。不到一个月,各省纷纷独立,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下面,我们看详细内容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457437/

推荐访问:辛亥革命的思想主张 辛亥革命思想汇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