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安徽大学纪委工作报告

安徽大学纪委工作报告

时间:2017-08-15   来源:工作报告   点击:

【www.gbppp.com--工作报告】

安徽大学纪委工作报告(一):安徽大学调研报告

环境认知调研报告 -- 安徽大学

环境认知调查研究报告

--安徽大学

这次我们的调研选择了安徽大学磬苑校区,校园面积达3200余亩,建筑面积120余万平方米,与翡翠湖相邻,翡翠湖整个景区占地面积2022亩(与安徽大学磬苑校区面积相当),其中湖面947亩,为古梗水库改建而成。地势舒缓,兼有水面、各种树木,自然风光优美。

我在调研之前,通过网络了解了安徽大学磬苑校区的一些相关资料。

◆相关资料◆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作为安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始创于1928年。目前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特色鲜明并拥有四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产业园,占地面积3200余亩,已成为安徽省和区域创新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并向着“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稳步前进。

◆合肥:

合肥,安徽省省会,位于中国中部(北纬32°、东经117°),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全市总面积11408.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745.7万人.

◆调研方法:

环境支持:一个特定的环境在相当程度上激发或抑制着人们的行为。如环境设施是否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他们有没有选择余地。

心理保障 :促成行为的主观因素(是否安全)。

交通方便 :使用者来自何处,在什么地方安排活动场地更为恰当。

◆实地调研◆

◆调研目的:

切身了解空间要素对于学校规划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身对空间的感知、流线组织、构思创意。

选择对象现在状况:

安徽大学磬苑校区已建部分为宿舍区和小部分教学区,待建部分多为教学区,东部为教师公寓。校园的西面进入大门后,进入校舍区域和中部的部分教学用楼。鸣磬广场、图书馆、磬苑广场三者连为一线将整个校园一分为二,校园规划对称统一。

我们的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调研结果如下:

问卷中涉及校园交通流线、景观节点、建筑使用率等问题,分析统计数据,制作

表格进行解释说明。

调查人数:60人 男:女——1:1 高年级:低年级——1:1 回收问卷60份 均为有效问卷

◆校园空间形态分析:

1.方向

安徽大学以东西走向为主导,在东西轴线两侧发散生成教学楼,艺术馆,寝室楼等建筑,有明确的方向感。

2.核心与层次

安徽大学校园的核心为图书馆,图书馆建筑的外观造型整体风格应简洁流畅、庄重大方,色调应明快高雅,并且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体现出较高的文化品位和时代感,是整个校园的中心,亦在轴线上,造型独特,气势宏伟,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道路

安徽大学纪委工作报告(一):安徽大学实验报告模版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

实 验 报 告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小结或讨论】

安徽大学纪委工作报告(一):安徽大学调研报告

徽大学调研报告(节选)

作者:王欣 苗浩田 李林 何英吉 张佳 杨子 郑园园 日期:2011-10-29 浏览:1112 江豚的生存及保护现状调研报告(节选)

团队成员:王欣、苗浩田、李林、何英吉、张佳、杨子、 郑园园 指导老师:杭功元

调研成果:

第一站:安徽省铜陵市大通镇和悦洲【安徽大学纪委工作报告】

1.和悦洲概述:

和悦村是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生产的蔬菜供应铜陵市、青阳县和九华山等地,而铜陵市国家级淡水豚保护区就设在和悦洲与相邻的铁板洲上,两周之间的夹江便是保护区用来人工饲养11头江豚的水域,因而该洲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对于我们了解保护区江豚生存状态尤为重要,也能够从中窥探出整个长江流域江豚的生存状况和保护情况。

2.农业情况:

该州是铜陵市著名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我们不得不关注农药化肥的使用。据查,铜陵市和悦洲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雨水较多,且在7月份左右有雨季,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担忧,如果当地居民过多使用农药化肥,囤积的化学物质就会残存在土壤之中,随雨水直接流入保护区人工饲养江豚的夹江,对于夹江里生活的11头江豚有着直接的危害,而如果此类事件在长江流域普遍存在,便不得不让我们相信长江中野生江豚的生存也面临同样困境。

和悦村的农业生产基数较大,在使用农药和化肥二个方面存在不同的分歧。部分人群认为现在很少使用农药、化肥多是采用低浓度的低毒性农药和油菜籽饼等较少产生污染的农业生产。另一部分人群,坚定的认为现在的农业生产离不开农药和化肥,并且将自己没有经过农药和化肥处理过的蔬菜拿出来作为参考。同时我们看到了未曾使用农药和化肥的作物,与使用化肥农药的作物相比,玉米穗较小且叶子偏黄有虫蛀的痕迹,这不得不让我们相信在这个绿色蔬菜基地上,使用农药化肥是普遍现象。

我们又就居民使用农药的频率做了调查,综合了所有的观点,并在当地村委会处取得证实,比较可信的是在害虫较多时期每天一次,而正常情况下则是两天

一次,这样的结果也是让我们普遍担忧。为了了解这些农药的毒性,我们到当地出售农药的店家询问,店主告诉我们现在的农药毒性基本会在喷洒后的两个小时内减弱,基本不会造成污染、残留,更不会对于人体早成危害,他也否认农药会融入雨水流入夹江危害江豚的可能性。对于这一说法及当地绿色蔬菜基地的称号,团队成员呈质疑的态度,希望能够得到官方的证明,于是便来到当地的村委会。

【安徽大学纪委工作报告】

据村委会成员告知我们,绿色蔬菜并不是完全的不适用农药化肥,只是残存的是低浓度。百度百科中对于绿色产品给出这样的定义:“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及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或加工的农产品,严格控制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使之符合国家健康安全食品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由此,我们也可以看见对于村委会给出利用的认可,即严格控制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但是,蔬菜生产基地的规模是一个较大的基数,在如此大的基数之上,即便是较低的农药残留和农药污染也会造成水质的较大污染。 对于农药和化肥,依然没有完全健全的机制可以为菜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而菜农的生活的经济收入及生活水平较低,很难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改善这一情况,况且他们目前的环保意识也不会让他们努力去做。

3、当地居民意识:

据队员们观察哈,小河中堆满了垃圾,其中包括很多不易降解的塑料制品和很多化肥农药的包装袋,而且这条小河直接连通的就是长江,也就是说这些生活垃圾所带来的污染也会直接影响长江水质。同时在乘坐从大通镇驶向和悦洲的轮渡上,笔者发现,两岸居民的生活垃圾也是直接倾倒到长江之中,情况令人堪忧。 环保意识不强的村民,对于江豚也有着一定的了解,很多老年人还很兴奋的跟我们聊起他们小时候看见成群的江豚在江面上跃起的场景,但是当我们问及现在可能看见是,他们脸上无一不露出失落的神情,表示很久没在长江里见过了,并告知我们现在想看江豚只能够去江豚养殖场看了,而他们嘴中的江豚养殖场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铜陵市国家级淡水豚保护区。

但是,虽然村民对于保护江豚的口号有很大的赞同,但是他们对于怎样保护江豚却显出同样的茫然,认为他们自己做不了什么,江豚的保护应该靠政府靠保护区,与他们没有直接的联系。在他们未能了解到江豚保护与他们生活的息息相关,没有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环保细节的重要性,如垃圾的合理处理、不在夹江中清洗衣物、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或许对于江豚保护的宣传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仅是单薄的口号,而是能够让村民们认同、了解、积极参与的实际行动。

第二站:铜陵市大通镇

1、大通镇概述:

大通镇沿江5~6个码头,多为货运码头,经常有货车装运碎石至此,大量的碎石带来粉尘污染对当地居民来说是一大危害。据村民介绍,长江上有许多私自采砂和捕鱼的船,镇上工业不是十分发达,有三个左右的服装厂,还有采沙场,水晶厂,发电厂等,其中多次被居民提到的是位于上游的一家水泥厂对长江水污染较大,之后调研小组希望能够进入场内参观并完成相关调研工作,但是却被对方以这几天有领导视察需要整顿为由拒绝,据查,该厂在前段时间因污染问题被处以罚款。

通过简单分析,队员们认为本地对长江的污染主要可能还是来自上游地区的化工厂和沿岸农业所产生的化肥,农药污染,经常可见的是居民生活垃圾倒入江水之中,这些无疑都会影响长江中江豚等生物的生存,从此地可以看出长江沿岸的居民点状况,可推断长江江豚等生物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居民们反映当地的供水系统也是令人堪忧,当地的自来水厂是私营企业,提供的自来水都是经过消毒的长江水,不仅质量让人担心,而且上游的工厂将污水排进长江之时,政府会提前两三天发通告,让他们停止使用自来水,改用提前储存的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较多。

2、渔业情况:

临江城镇大通镇共和街渔民对长江江豚(当地称为江猪)的了解十分深刻,在二十年前长江江豚的数量十分可观,经常会在江面上看见,但是最近10—20年渔业发展迅猛,航运的发展,支流青阳河、青铜河的工业污染等等使得长江江豚的数目变得十分稀少,如今的长江上已经很难看到长江江豚的踪影,即使在深秋降雨之前,也只能罕见地看到。长江江豚面临的问题十分严峻。主要原因是航运的发展,食物的减少,长江水质的恶劣。长江流域居民对于长江江豚的保护态度是反对对长江江豚的捕杀,能够自觉地保护珍稀动物。沿江渔民意识到了严峻的渔业状况,他们面临着可持续渔业发展与生存的矛盾,缺乏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渔业规划,使得长江鱼类资源锐减,渔民的生存与长江流域环境形成了日趋激烈的矛盾。 渔民的行为在无形中已经破坏了长江生态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渔民的意识在改变但是还没有将意识转换成为行动。就现阶段的工作,政府应该加大对于普通民众的法律宣传。第一,增加渔业的自律行为,第二,增加普通居民的监督。同时,保护区和政府适时联合执法和开展宣传,抵制不合理的捕鱼方式。

3、工业情况:

(1) 工厂分布情况

通过我们的走访和观察,了解到大同镇主要有以下几类工厂:化工厂、服装厂、水晶厂、采砂厂。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附近 。排污口也是设在长江,定期排污。在排污期间,沿岸居民被告知停用自来水,使用家中储备的水,因为通常沿岸地区的自来水是直接取自长江。

(2)工厂附近的居民和厂内职工对江豚的了解程度和对于工厂污染的认识 通过我们的调查所得,工厂附近的居民对江豚的了解程度普遍不是很高,仅限于知道江豚,对江豚其他的一些信息并不是十分的了解,并没有一种把江豚当做濒危物种来保护的一种意识,认为江豚的保护与他们无关,对于长江的污染问题,则表示无奈,认为这是经济发展必须造成的环境问题。

对于工厂污染方面,居民反馈所知,近年来,工厂所造成的一系列污染正在逐年的减少,政府和工厂方面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并渐渐的产生影响和发挥作用,然而却不能彻底的根治。工厂还是会产生相当程度上的污染,对长江的水质以及江豚的生存还是有不小的影响。

(3)工厂实际排放的污染物的状况和主要污染源

在众多居民的反馈中,工厂主要存在以下几大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垃圾污染,水源污染,大气污染。通过我们的了解所得,主要的污染还是固体垃圾污染和水源污染,这方面相当的严重;噪声污染和大气污染比较轻微,工厂所产生的噪声和排放的废弃并不是很多。主要还是固体污染垃圾所造成的污染以及所引发的长江水质的污染。我们在工厂附近可以看到很多的固体垃圾物没有得到一定的处理。观察所知长江的水质也不是很好,比较浑浊,水面上漂浮着大量的垃圾和污染物。

(5)政府和工厂对环保的认识和所采取的相关措施.

通过我们的调研看来,政府和工厂在对环保方面并没有产生很大的重视,在对江豚的保护和宣传工作做的不是很到位,许多居民都没有见到相关的宣传活动。而工厂针对污染所采取的措施也只是响声比较大,具体的效果不是很显著,也只是一年比一年有一定程度上的好转。要想有更好的措施和更好的影响,还需要很长时间的路走。

第三站:铜陵市市区

市区居民环保意识:我了解到,普通大众对于江豚的了解度不足40%,比且对于江豚的认识比较浅显。了解江豚的人们,主要集中于曾经在长江边生活得人群。他们曾经直接与江豚或者长江有过接触,他们了解近年长江发生的改变。但是,在此基础之上,认识浮于表面,缺少深刻的思考和对于解决途径的思考。甚至有些群众往往将江豚与白鳍豚和海豚混淆,对此我们深感遗憾。

第四站:铜陵市国家级淡水豚保护区

1、江豚信息:

长江江豚是长江流域特有的两种淡水豚类之一(长江流域另外一种淡水豚白鳍豚已经宣告功能性灭绝),其主要生活在长江流域及沿海等热带至暖温带水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而目前,全世界对江豚的关注日益增加,作为长江中存留的唯一一种淡水豚,江豚更有望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留住江豚最后的微笑和栖息乐园,我们为此而努力。长江江豚是对海水、淡水环境均适应的小型豚类,在分布上有着广泛性和特殊性,因而其对研究鲸的进化发展方面有一定的意义。滥捕长江江豚的现象比较严重,致使长江、洞庭湖流域的江豚资源锐减。

有数据表明,30多年来,经大量的长江豚类调查、野外监测、实验模拟等研究,水生所科学家发现,长江江豚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均递减6.4%。 世界著名豚类保护专家、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1991年,长江江豚数量是2700多头。2006年,国际联合考察组经一个多月的调查发现,长江江豚数量已不足1800头。现在,它们的数量可能仅1000余头。15年后,江豚可能在长江中无法维持一个支撑其自然繁衍的种群。【安徽大学纪委工作报告】

在查找大量资料之后,我们发现,江豚的重要生存威胁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

(1)渔业资源的减少,江豚食料骤减,进食变得日益困难。(2)长江内航运业的发展,巨大的螺旋桨等机器设备极大的干扰了江豚的声纳系统,而这样的声纳系统对于江豚就如同眼睛对于人类而言。(3)大型水利设施的建造,阻隔了长江江豚的洄游,不仅限制饿了江豚的生存空间,更是阻断了长江江豚的种群基因交流。(4)长江不断恶化的环境,成为江豚生存的另一威胁,这样的恶化主要来自于江岸的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江豚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如若不然,江豚和有可能成为第二个白鳍豚。 现阶段,江豚的保护主要集中在有组织的保护区和保护站等形式,由各地的环保局、渔业局等政府机构管理和设置。全国拥有的江豚保护机构,约有十个左右,保护的途径主要集中在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当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数据观测。

2、保护区实地考察:、

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0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建立,管理范围从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三江口至繁昌县荻港镇,总面积约30871公顷,主要负责白鳍豚和长江江豚等珍稀动物的保护工作。 根据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数据介绍,为了使保护区内的江豚拥有适宜的居住环境,尤其是为了使江豚顺利度过酷暑,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间断地从鹊江深水处向饲养区域抽水降温,使在半自然水域夹江中饲养的长江江豚平安度夏。 保护区内现存的江豚数量已经达到11头,但是已经存在近亲交配的可能和威胁。尤其是保护区内生产的二代或者三代江豚将会面临近亲交配,基因库单一的危险。因此,保护区的工作在下一阶段将作出重要调整。一方面,保护区的工作重点将不再仅仅包括由饲养和研究夹江内的江豚,保护区将建立起对于保护区内长江段的监测和担负监督

安徽大学纪委工作报告(一):安徽大学《信息检索》实验报告

《信息检索》实验报告

《信息检索》实验报告

一、 本实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信息时代,信息检索对学生获取新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中快速准确地发现和利用有价值的知识的能力。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信息检索的基础理论,具体掌握国内外主要信息检索系统的检索方法和实际操作技能,能熟练从互联网上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和信息,为今后自身的知识更新、继续教育创造良好的技能条件。

二、本实验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1、国内主要计算机检索系统

1、1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1、1、1 实验课题:查询有关2005-2012虚拟化技术下云计算与云安全方面的

文章

从安徽大学图书馆进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点击进入

网。【安徽大学纪委工作报告】

步骤:

(1) 分析课题,确定检索范围,确定文献分类为:工程科技Ⅰ辑、工程科技Ⅱ

辑和信息科技。年份从2005-2012年。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366549/

推荐访问:大学纪委换届工作报告 纪委工作报告2016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