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六盘水市第七次党代会工作报告

六盘水市第七次党代会工作报告

时间:2017-05-18   来源:工作报告   点击:

【www.gbppp.com--工作报告】

六盘水市第七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一):七次党代会报告

加速融入新区 实现一体发展

朝着建设“经济强县、乐居唐海”目标阔步前进

——在中国共产党唐海县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9月6日,县第七次党代会审议通过)

刘 建 立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唐海县第七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县启动实施“十二五”规划,加速融入新区、实现一体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县六次党代会以来的奋斗历程,研究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方略,组织动员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鼓足干劲、奋发作为,努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争先进位、跨越发展,朝着建设“经济强县、乐居唐海”目标阔步前进!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县六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唐海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全县上下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务实奋进,圆满完成了县六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引领唐海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一个崭新阶段。认真回顾总结,我们欣喜地看到:

过去的五年,是我县经济总量持续扩张,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的五年。五年来,我们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积极抢抓曹妃甸开发建设历史机遇,有效应对国内外宏观形势复杂多变和环渤海地区竞争加剧等严峻挑战,超前思维、创新举措,自我加压、扎实苦干,县域经济呈现出翻番倍增的喜人态势,综合实力连续三次位居全省第11位,成为推动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节点。

过去的五年,是我县经济结构深入调整,发展方式加速转型的五年。五年来,我们主动对接曹妃甸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临港经济,逐步构建起质态良好的现代产业体系。高标准编制完成曹妃甸新区临港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大力实施水电路讯等基础配套工程,“一轴两心九区”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物流产业聚集区和省级工业园区。依托园区平台,成功引进一批投资超千万元的重点工业项目,其中,金能锂电池等新能源、新材料项目投产运营,奥丰板材等配套深加工项目完工调试,新型工业初具规模。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强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产业化经营,建成一批占地千亩以上的

产业基地和规模养殖园区,临港现代农业展露新优势。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生态旅游、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强势崛起,成为县域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全县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末的34.1:34.0:31.9 调整到19.1:41.5:39.4,“农业大、工业小、三产弱”的历史面貌发生了较大转变。

过去的五年,是我县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市容市貌明显改观的五年。五年来,我们稳步实施城市建设与改造,城市形象品位显著提升。高标准规划城市远景,编制完成城市总规、控规等各类规划,《唐海县城市总体规划》获市政府批准实施,现代化滨海城市框架基本确立。全面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累计实施一批城建重点项目,环城公路、滨海大街等路网工程竣工通车,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公用设施投入运行,化工里、滨海里等平改居民回迁入住,四季华庭、渤海家园等现代化住宅小区建成使用,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探索实施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模式,城区综合整治和市容市貌专项治理成果显著,顺利获评“省级园林县城”。同步加快唐山湾生态城西区开发,渤海会议中心、国际会所等高端接待设施运营良好,“首届曹妃甸论坛”成功举办,唐海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日益增强。

过去的五年,是我县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提速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倾斜资金,大力加强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等值度明显提高。坚持“全域唐海”理念,编制完成《唐海县镇村空间布局规划》、重点场镇总体规划等系列规划,确立起“中心城区+卫星镇+居住社区”的新型发展格局。围绕“四个集中”,在全市率先完成新民居建设试点工作;稳步启动村庄搬迁整合,首批涉迁居民即将整体迁入幸福花园新型社区,成为省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样板工程。围绕完善农村公共设施,积极开展文明生态村、科学发展示范场(镇)创建,农村饮用水提标、“三化”攻坚、县乡道路改造等工程全面完成,唐海镇等6家单位获评国家或省级环境优美小城镇,农工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

过去的五年,是我县各项事业大幅进步,人民群众受益颇多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先后实施“五个全民实现”、“三大主旋律”、“三大保障体系”等利民惠民举措,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认真落实高校毕业生安置等多项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合理范围。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二小搬迁、三中新建以及场镇中心幼儿园改造按期完成,18所场镇中小学撤并整合,高考二本上线率连续五年居全市十县区之首。深入开展“健康唐海、幸福人民”行动,县医院与河北联大附属医院实现合作管理,场镇卫生院、村队卫生室规范化建设

全部达标,城乡群众健康状况大为改善。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居民养老、全民医保、城乡低保以及教育、住房等救助工程全面落实,保障水平省市领先。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以及群团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人民群众各项权益得到有效保证。加快创新社会管理,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建立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积极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全县上下呈现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过去的五年,是我县党的建设不断改进,执政能力显著增强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始终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干部思想作风教育整顿等活动,组织实施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素质进一步提高,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普遍增强。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精心组织“一创双争”、“星级创建”等特色实践,严格落实“三日一网”、领导干部住村制度,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创新“五双”考评模式,选人用人的制度机制更加健全。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县委常委会自觉遵守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各项规定,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团结一心、务实奋进,始终保持了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大有作为的创业激情,赢得了全县上下的广泛赞誉!

各位代表、同志们,五年的发展饱经磨砺,五年的变化凝聚艰辛。过去五年所取得的成绩,是唐山市委和曹妃甸新区党工委正确领导、热情关怀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奋斗、扎实苦干的结果,汇集了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展现出唐海人民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良好风貌。在此,我代表县委,向全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唐海建设、为唐海改革发展做出贡献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成功见证历史,经验启迪未来。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由衷地感到: ——必须始终坚持以开放包容的理念引领发展,才能在区域竞争中赢得广阔的增长空间。唐海之所以在过去的五年取得长足发展,关键是紧紧抓住环渤海经济圈和曹妃甸开发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听懂了发展的脚步声音,紧扣曹妃甸创业脉搏谋划方略、制定政策、部署工作,在服从、服务和加速融入曹妃甸的过程中探索出一条适合县情实际的发展道路,从而迅速成为曹妃甸新区跨越发展的重要“一翼”。

——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的举措攻坚克难,才能不断开创改革发展的崭

新局面。五年来,我们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用发展的理念统一思想,以发展的成果化解矛盾,始终掌控了发展的主动权。我们不断强化科学发展的导向,创新科学发展的举措,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基础上,用市场的手段配置资源,用统筹的办法推进工作,实现了发展速度与综合效益的双提升,推动县域经济社会跃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必须始终坚持以务实苦干的作风狠抓落实,才能成功肩负起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历史重任。五年来,我们始终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切实把思想集中到“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上来,把精力凝聚到“干事、创业、为民”上来,坚持做到讲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与支持,确保了一项又一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必须始终坚持以执政为民的宗旨造福百姓,才能有效创造出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惜投入、不遗余力地办好民生实事,有效解决了一批就业、就学、就医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社会问题,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的互促共进,进一步巩固了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大好局面。

——必须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夯实党建,才能真正汇聚起众志成城、共促发展的强大合力。五年来,我们始终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把好方向、出好思路,抓好大事、用好干部,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群众的创业热情,进一步凝聚推动发展的社会力量,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当前形势和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站在“十二五”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以战略的眼光和超前的思维来认知全局、把握大势,既登高望远,又脚踏实地,努力寻求唐海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战略支撑。一方面,未来五年机遇叠加,唐海跨越发展的后势强劲。首先,国家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向纵深推进,河北沿海地区开放开发纳入国家战略,曹妃甸新区主导产业及其它各类生产要素加速聚集,将为我县承接转移、推进区域联动注入无限活力。其次,经过多年的积淀,我县综合实力持续攀升、内在潜力逐步显现、发展活力日益增强,厚积薄发的能级正在加速释放,广大干部群众思富思进、再创辉煌的愿望愈加强烈,为我们加速跨越、乘势崛起提供了强大动力。另一方面,未来五年挑战诸多,唐海争先进位的压力依然很大。从

国内环境看,国家实施的土地、财政、金融等调控政策,将给我们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投资规模带来一定影响。从周边县区看,河北沿海一线,尤其是“11县、9区”竞相发展的态势异常迅猛,唐海对标赶超还需付出艰苦努力。从县情县力看,当前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仍较突出,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跨越崛起的任务还很繁重;项目的量质切合度、产业聚集度不高,龙头带动和战略引领作用不强;经济外向度和对外开放度较低,发展活力尚显不足;财政持续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收支平衡的矛盾仍较明显;城市品质、民生事业、社会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少数党员干部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及综合能力素质与当前形势任务要求还不适应,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总之,未来的五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五年。对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辩证分析、准确把握,既不能盲目乐观,又不能消极懈怠,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以更加务实的举措干事创业,以更加睿智的韬略攻坚克难,以更加激昂的斗志奋发图强,努力在新的起点上担当重任,走出一条富有唐海特色、彰显时代精神的科学发展之路!

基于对形势的研判,提出今后五年我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以“融入新区、一体发展”为总揽,以“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为主线,紧紧围绕“曹妃甸循环产业配套深加工基地、国际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唐山南部中心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四个定位,深入实施“产业立县、科教兴县、商贸富县”三大战略,着力加快经济总量扩张和运行质量提升,着力推动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着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朝着建设“经济强县、乐居唐海”目标阔步前进。

建设“经济强县、乐居唐海”,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总目标,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和光荣使命。具体目标任务是: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到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24.3%,全部财政收入和县级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分别递增28.9%和24.4%。经济综合实力争取进入全省10强。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达到7:53:40,工业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1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3%。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社会建设呈现新局面。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六盘水市第七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二):区七次党代会报告

通 知

各位领导、各有关单位:

中共南通市崇川区第七次代表大会拟于2011年6月28日开幕。现将党代会报告(征求意见稿)印发给您,请拨冗审阅,提出修改意见。

请在原稿相应处直接修改,于6月21日(星期二)下班前将修改后的原稿送区委办公室210室,谢谢!

联系人:张栋梁,85062010、13515200529;王文献,85062018、15996673977;张文锦,85062018、13861909726。

中共南通市崇川区委办公室 2011年6月19日

[征求意见稿]

争当率先首位区

加快实现现代化

——在中共南通市崇川区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吴 旭

(2011年6月28日)

同志们:

【六盘水市第七次党代会工作报告】

中共南通市崇川区第七次代表大会,是在崇川全面开启“十二五”发展征程、向“率先现代化、再造新崇川”宏伟目标加速迈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委加快“两个率先”的“八项工程”和市委加快现代化的“八个领先”要求,回顾总结区六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今后五年的发展战略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中共崇川区第七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和带领全区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力争先,在全省江北地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

现在,我代表中共南通市崇川区第六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区六次党代会以来,六届区委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率先现代化,再造新崇川”目标,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经济

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协调并进,圆满完成区六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在全省江北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连续四年跻身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八强,获评全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

(一)推进经济转型,综合实力再上台阶。一是转型发展加速突破。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调整至0.2﹕45.0﹕54.8。工业经济能级持续提升,效益不断提高,形成船舶修造、轻工食品、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现代纺织五大产业板块,规上工业企业销售利润率由“十五”末的6.6%提高至10.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投入在规上工业中的占比、研发投入GDP占比分别达到28%、33.8%和2.2%。服务业经济持续突破, 2010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9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十五”末提高6.1个百分点,服务业投入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服务业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区一般预算收入比重均达到70%。二是综合实力持续攀升。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均跃居全省主城区第一。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0.03亿元,是“十五”末的2倍;财政总收入在全市率先突破100亿元,达到102.3亿元,是“十五”末的3.4倍;一般预算收入41.46亿元,是“十五”末的2.54倍。三是发展支撑不断增强。投资、消费、出口协同拉动转型,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7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十五”末翻两番,完成外贸进出口210.7亿美元,其中外贸出口额连续5年全市第一。

(二)坚持统筹兼顾,社会发展和谐进步。一是民计民生保障有力。在全省率先实现100%“充分就业辖区”,企业职工养老保

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城乡老年居民养老补贴为主体的养老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二是安居工程强势推进。累计建设安置房338万㎡,安置居民1.55万户,基本实现拆迁安置动态平衡。三是各项事业协同并进。协调发展科教文卫各项事业,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先进区、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示范区。四是社区建设亮点频现。实施“和谐社区创建三年行动”,社区建设创新实践赢得温家宝、李长春、李源潮等中央领导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赞誉,获评江苏省社区服务示范区。五是文明创建不断深化。开展“社会风尚”、“市容环境”、“小区整治”三大整治工程,推进市政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00公里城乡河道疏浚、40多个老小区2200幢楼宇雨污分流,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5年全省第一,夺取了“五城同创”全面胜利。六是社会政治更加和谐。创新社会管理,建立“一综九专”大调解体系,完善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连续五年蝉联省社会治安安全区。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大、政协依法履职;巩固壮大统一战线,加强党对“两院”工作的领导,人民武装、群团组织建设等各项工作协同并进。

(三)把握强基根本,党的建设卓有成效。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我区连续7轮获评全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一是主题教育活动扎实开展。精心组织实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我区的创新做法得到省、市指导检查组的

六盘水市第七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三):安徽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

安徽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

认真贯彻“xxxx”要求努力开创安徽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王太华在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共安徽省第六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七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全省开始实施“十五”计划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第六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进一步明确未来5年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建设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选举产生新一届省委和省纪委,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

“xxxx”要求,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省这个主题,全面实施“十五”计划,努力开创安徽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第六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我省第六次党代会以来的近7年,是全省各级党组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把中央的方针政策与安徽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符合省情发展道路的7年;是积极适应宏观环境重大变化,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7年;是经受严峻考验,团结奋进,排难而上,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新成就的7年。

经济建设跨上新台阶。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与1994年相比,XX年国内生产总值由1488亿元增加到3038亿元,翻了一番;财政收入由109亿元增加到290亿元,增长1.6倍。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居全国前列,优质粮油、高效经济作物和畜牧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传统工业改造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房地产、旅游、信息服务等新兴三产保持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份额有较大提高。城镇化水平由18.8%上升到28.0%。芜湖长江大桥、马钢大h型钢及连铸工程、港口湾水库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先后建成,交通、水利、通信、电网

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沿江、沿淮和江淮分水岭等易灾地区的治理成效明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和脱困目标基本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29%。党政机构改革和城镇社会保障、住房、医疗等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财税、金融、投资等体制改革迈出新的步伐。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对外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各类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对外开放的新格局逐步形成。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048元增加到529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973元增加到1935元。“八七”扶贫攻坚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340942/

推荐访问:第一次党代会工作报告 盘锦第七次党代会报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