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录大全 > 经典语录 > 佛语哲理经典

佛语哲理经典

时间:2017-03-23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佛语哲理经典(一):经典佛语悟人生

十大经典佛语悟人生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一切皆为虚幻,应出自佛法大般若部。般若部卷数众多,据说浓缩的精华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刚经》。金刚经里有云,一切皆为虚幻,也有一首偈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也就是说,一切世间上的法,都是短暂不真的,就像露泡梦电云一般,应该如是看待。一切皆为虚幻,这里说的虚幻不代表没有,我想应该是佛家讲的“空”。

经典二:不可说,说即是错。

仿佛记得的原文是,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错。什么文字没有破绽,语言、表达亦如是。你说一句话,总有话能反驳你,是不是这样?释迦佛说法49年,最后说他自己一字未说,也确实,他老人家是一字未立,我们现在看到的佛经,是佛的弟子们整理流传下来的,史上的第一次500比丘大会就是做这个工作的,由佛的表弟阿难尊者来口述,大家纪录的。这个阿难尊者,据说的记忆力超强,佛说的,他都能记住,而且他一直跟在佛的身边,所以,我们现在能看到佛经,不得不谢谢这位大尊者。当时,流传的教义,现在东南亚盛传,我们这边的叫他们小乘佛教,,意思也就是说他们的修行法门,是自己解脱,我们这边的是大乘佛教,讲究自利利他,普度众生,藏密也许是保持最原味的原始佛教了。我们中土的佛教有十大宗,大家熟悉的迦叶尊者

拈花微笑的那个是禅宗,以心传心的法门,很多老人家念佛的,南无阿弥陀佛,这是净土宗,还有华严宗、法华宗等等,

有人言: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就转到这句话上来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在典藏中出现的很多,我们平时看到、想到的一切,都可以说是色,色是相,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我们的思维意识也是色,是个相;空是理,是相的真实本质。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随遇而安,缘来不拒,缘去不惊。而在这个花花世界里,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动妄心,不存妄想,那样心如止水是一种福气,还是一种遗憾。佛家遵人心其一,身其二的教诲,认为只要心不动则可避祸万千,是以不变应万变,只是一俗人,若没了想念,是一种什么样的空虚,人因为有了欲望,而道生了动力,什么都皆空了,还人世来做什么,而痛苦也是一种修炼,就不扯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段子了,就你自己从痛苦中爬出来的经验也是一种财富。 其实此禅语很是喜欢,也能从中参透些许道理,只是自己是红尘中人,也没打算看透红尘,就把它暂且记下来,当来日到达心如止水境界时

再细细品味。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语出《佛典》,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你说:缘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我说:缘是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说:缘是纵然两情相悦, 仍难逃宿命之劫。我说: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缘是无尽的思念。而我,傲立于沙漠中静静的看着它缘起缘灭。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大悲无泪!是的人到悲痛的极点,也就是万物的极限,那就是一无所

有的感觉,所以对于背来说,就可能出现“悲极生乐、或者悲底见喜”的结局。大悟无言!同理,理解的顶端、认识的终点、领悟的深处,就是大明白,也存在争论和雄辩,所以唯一的做法和姿态就是沉默无语!大笑无声!根据以上的解释规律,我想无论是谁都会自我理解了吧!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语哲理经典】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弘忍要求大家各写一偈来确定接班人,夺冠呼声最高的神秀写的是“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当时慧能还是个勤杂人员,还不识字,找了个小沙弥给念了一遍,然后就说出了那个现在很知名的偈子(还得找人帮着写在原作边上),五祖看了之后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该同志尚未悟道,擦了吧”,但是半夜把慧能叫来上了一课小灶(有点西游记的意思),然后为了避免纷争,传了学位就让六祖赶快带了衣钵溜了!这四句主要讲的是要人们懂得放下,也就是佛经中说的四大皆空,但是又不执着于空!前两句只不过借菩提树和明镜来讲明:不要执着与事物。后两句讲自己的境界,明明想得道,但是太执着于道,反而与道越来越远。禅宗主要阐述了

人人皆有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佛语哲理经典】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人生感悟:

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聪明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明白自己的位置,拥有自己该拥有的。

佛语哲理经典(二):十大经典佛语

十大经典佛语

经典佛语一:一切皆为虚幻

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 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经典佛语二: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陈永涛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最后送上里一段,让大家最自己去体会。

《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经典佛语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

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

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

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

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而这些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 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

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经典佛语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佛语哲理经典】

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佛语哲理经典】

经典佛语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原文应是: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出自《华严经》

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

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

经典佛语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

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

万发缘生,皆系缘分!

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经典佛语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

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

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

年龄越长,对于这句的体会就越深刻

经典佛语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

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 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经典佛语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

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

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佛语哲理经典】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经典佛语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

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 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

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佛语哲理经典(三):佛语人生哲理经典

随笔吧为您精选佛语人生哲理经典请您欣赏。

1、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2、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3、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4、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6、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7、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8、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0、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11、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12、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13、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14、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15、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16、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17、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18、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9、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20、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21、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22、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23、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24、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25、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26、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27、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28、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29、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30、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31、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32、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33、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34、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35、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36、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37、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38、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39、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40、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41、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42、时间总会过去的。

43、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44、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45、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46、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47、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48、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49、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50、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51、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52、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53、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54、律己要严,待人要宽。

55、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56、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57、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58、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59、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60、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61、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62、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63、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64、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65、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66、算命不如认命。

67、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68、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69、一切皆为虚幻。

70、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71、无色无相,无嗔无狂。

72、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73、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74、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75、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76、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77、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忘记别人的缺点吧!

78、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79、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千年修的共枕眠,五百年修的同船渡。

80、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81、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以上是关于佛语人生哲理经典的全部内容,如果觉得比较好别忘了转发哦!

佛语哲理经典(四):佛理名言 佛家经典禅语

随笔吧为您精选佛理名言 佛家经典禅语请您欣赏。

佛理名言 佛家经典禅语分享十位当今大法师的佛理名言语录,每一句都直指人心,这十句佛家禅语是不能错过的智慧之语。1、不要把苛刻当做刁难,而当做提升自己最好的训练;不要把他人的推卸当做负担,而当做机会。要乐意承担,做得越多自己能力就越强。外境不是重点,我们自己的内心才是关键。

——学诚法师经典禅语2、不懂反省的人,永远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不肯努力的人,永远发现不了自己长处。

——觉醒法师经典禅语3、心的力量是建立在信仰上的,信仰很重要。有人做企业也好,做人也好,往往半途而废,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信仰不坚定,信念不坚定,信心不坚定。什么叫做道,道就是坚持,道也贵在坚持。

——正慈法师经典禅语4、自心丰足,才能感知世间的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间的美好;自己坦荡,才能逍遥地生活在天地之间。

——贤宗法师经典禅语5、你在赖床,他在锻炼,所以他比你健康;你应付(人生感悟

——印能法师经典禅语6、烦恼就是一扇门,像鱼儿要跳过龙门才能腾云驾雾,越不过去就是水中俗物。人也一样,越过烦恼这道门,就会自在、洒脱,就是位智者。

——妙一法师经典禅语7、惜缘,是好好把握当下的人和事,善待周围的一切。善待你的亲人,善待你的爱人,善待你的朋友,善待你的敌人,善待那些在你生命里出现过的甲、乙、丙、丁......

——果宁法师经典禅语8、修行人如果有看不惯的、看不起的、看不上的、看不顺眼的,说明修行还没有修好。学佛没有什么,就是单刀直入,改毛病、改习气。

——贤书法师经典禅语9、诚实守信是与他人相处的要诀,结缘交友的前提,唯诚信才能趋真趋善,进德进学,立身立业。“本立而道生”,父母是孩子的本,这些品质又是做人的本。

——理海法师经典禅语10、世界很大又很小,看你心的容量与承载。什么都想出人头地,会输了平常的幸福。学会留路給人,自己的天会更蓝。生命的大度在于,亏损失败我承受,愿将胜利奉献他。

——悟妙法师经典禅语

以上是关于佛理名言 佛家经典禅语的全部内容,如果觉得比较好别忘了转发哦!

佛语哲理经典(五):2016人生哲理的句子

随笔吧为您精选2016人生哲理的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yl/324784/

推荐访问:佛语禅心经典语录哲理 佛语人生哲理经典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