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美文 > 原创精选 > 愚公移山300只

愚公移山300只

时间:2018-10-17   来源:原创精选   点击:

【www.gbppp.com--原创精选】

愚公移山300只 第一篇_九年级语文下册 23《愚公移山》复习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

《愚公移山》复习试题

2011年精选题

1. 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惩(chéng)山之之塞(sè) 遂率子孙荷(hé)担者三夫

B.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 始龀(chèn),跳往助之

C.高万仞(rèn) 曾(chéng)不能损魁父之丘

D.河曲智叟(sîu) 一厝(cuî)朔东

2. 下列加横线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杂然相许(赞同) 寒暑易节(交换)

B.何苦而不平(愁)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

C.而山不加增(加大) 惧其不已也(停止)

D.方七百里(周长) 其如土石何(用在“如„„何”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3.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笑而止之 B.跳往助之 C.惩山北之塞 D.操蛇之神闻之

4. 与“河曲智叟亡无应”中“亡”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B.甚矣,汝之不惠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一厝朔东

5. 给下列各句找出正确的译文。

(1)帝感其诚( )

A.天地感到了他的诚心。

B.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A.于是率领子孙和能挑担子的三个人。

B.于是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

(3)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

A.一直通向豫州南部,达到江水南边

一直通向豫州南部,达到扎水北边

B.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读下列文句,体会加横线的虚词,哪些可读得稍重些,哪些只宜轻轻带过。将重读的在括号内注明“重”字。

(1)北山愚公者( ),年且( )九十,面山而( )居

(2)以君之( )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2.解释下面加横线词的词义。

(1)聚室而谋( )

(2)投诸渤海之尾( )

(3)始一反焉( )

3.“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这两个疑问句用现代汉语表述出来意思是 ?

4.试用原文中的有关语句填充下面这段分析性文字。

愚公虽到了“ ”的高龄,但还要率全家人去“毕力平险”,这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首先有着明确的目的和远大的抱负:要解决“ ”这一交通不便之苦,要实现“ ”的明确目标。他不冒然行事,能先与家人商议。当提出移山的主张后,立即得到了子孙们“ ”的反应。这时其妻“献疑”,又促使他考虑得更周全。最后得到了“ ”的主意才开始行动。愚公不顾年迈力衰,亲自参与“ ”这样的艰苦劳动,用行动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精神可嘉,令人深受启发。

5.有人认为愚公的确很愚,智叟的确很智,你赞成这种说法吗?请谈谈你的观点。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300只】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

【愚公移山300只】

无陇断焉。

1.愚公认为两座山可以移走的理由,错误的一项是( )。

A.有不可动摇的决心 B.有无穷无尽的子孙

C.这两座山不会再增高 D.有操蛇之神的帮助

2.用科学的眼光看,愚公移走两座大山是不必要的,而且结果由天帝派神搬走了两座大山也是不可能的。作者之所以这样写,其目的是( )。【愚公移山300只】

A.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夸大神的作用。

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宣传人定胜天,不必用科学,只须用苦力的思想。

D.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不识时务的消极思想。

3.对下面句子理解错误的一句是( )。

A.曾不若孀妻弱子 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B.虽我之死 虽然我死了。

C.无陇断焉 没有山冈高地阻隔了。

D.惧其不已也 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

4.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填写) 。

5.说明愚公驳倒智叟的一句是 。

6.结尾说天帝被愚公的“诚”感动了,这个“诚”指的是什么?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桓公观于厩①,问厩吏曰:“厩何事最难?”厩吏未对,管仲对曰:“夷吾②尝为圉人③矣,傅马栈最难:先傅曲木,曲木又求曲木;曲木已傅,直木无所施矣。先傅直木,直木又求直木;直木已傅,曲木亦无所施矣。”

(《管子·小问篇》)

注①厩:马房。②夷吾:管仲的表字。③圉人:养马的人。

1.解释下面加横线词。

(1)桓公观于厩( )

(2)傅马栈最难( )

(3)曲木又求曲木( )

2.翻译下面句子。

直木已傅,曲木亦无所施矣。

3.请你概括这一篇寓言的寓意。

9. 有位花匠院子里的葡萄藤结了不少叉大又甜的葡萄,他高兴极了,很想与人分享这些果实,便摘了一些送给邻居。首先,他送给一位商人,商人一边吃一边说:”好吃,好吃!多少钱一斤?“花匠又把葡萄送给一位干部,那干部接过葡萄后沉吟良久,问:”你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吗?“花匠又把葡萄送给一位少妇,她有横线意外,而她的丈夫则在一旁一脸的警惕。花匠回到家很纳闷:“我只是想让大家尝尝鲜,怎么就会产生那么多的误会?”

你有过类似的经历、感受或见闻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以“我们需要理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颜阖遏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庄子·外篇·达生》

1.解释下面加横线词语。

(1)使之钩百而反( )

(2)稷之马将败( )

(3)公密而不应( )

2.翻译下面句子。

(1)东野稷以御见庄公。

(2)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3.概括这一篇寓言的寓意。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300只】

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①,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②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③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

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④以非其道。

(《孟子·万章上》)

注①子产: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②校人:管理池沼的小吏。③圉圉:疲乏的样子。④罔:欺骗。

1.解释下面加横线词。

(1)反命曰( ) (2)始舍之( )

(3)少则洋洋焉( ) (4)悠然而逝( )

(5)孰谓子产智( ) (6)得其所哉( )

2.翻译下面句子。

(1)少则洋洋焉。

(2)故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

3.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12. 和谐就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一支曲子因和谐,便格外悠扬动听;一幅图画因和谐,便特别赏心悦目;一席谈话因和谐,便让人如沐春风„„温馨的家庭、美丽的校园都因和谐而让你倍感亲切。请以“走进和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来表达你对家庭或校园中和谐美的体验。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题白拟。不少于300字。

13. 《愚公移山》选自《 》,体裁是 ,本成语故事说明了 的道理。作者 ,名 ,郑国人,战国前期 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14. 给加横线字注音

始龀( ) 穷匮( ) 厝 ( )

万仞( ) 魁父( ) 亡以应( )

15. 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

②、愚公认为移山能够成功的理由是:

16.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与河曲智臾说的“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毛,其如土石何?”两句话意思相近,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愚公移山300只 第二篇_读书笔记300字范文

读书笔记300字范文

300字的读书笔记要怎么写呢?来看看一些范文吧。下面是XX搜集整理的读书笔记300字,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更多资讯尽在读书笔记栏目!

《白雪公主》读书笔记_300字

大意:

白雪公主一出生没多久,母后便去世了,国王只好再娶一位新皇后来照顾白雪公主,新皇后有一面魔镜,能知道天下所有的事情。有一天,魔镜对后母说,“世界最美丽的人,就是白雪公主。”爱忌妒的后母一听,便把白雪公主感到森林里去,到了森林白雪公主遇见了7矮人,一天后母扮成老婆婆,送一颗含有毒要的苹果给白雪公主吃,公主一吃,变昏迷不醒,7矮人知道这件事后,都痛哭不已,只好将白雪公主放在一个玻璃箱内,等待好心的王子出现,过一个多星期,一位邻国的王子出来打猎看见白雪公主,“哇!好美的公主。”王子亲了白雪公主一下白雪公主就醒来了,从此白雪公主和王子就过着幸福快热的日子了。 心得:

我的心得是如果我是白雪公主的话我不会拿别人的东西,因为爸爸妈妈常跟我说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如果拿了还要再给他东西。

《莫莉的晚餐》读书笔记_300字

《莫莉的晚餐》是一本好看的图画书。它是描述一只黑色斑纹的小白猫莫莉,一整天都在农场上玩。当夜晚来临,她又饿,离家又远,它火速的赶回家,一路上经过羊。牛。猪仔等动物的处所,他们都正在快乐的享用晚餐,使莫莉觉得更饿了,但莫莉并没有放弃仍然继续往前跑,最后她终于吃到了美味的晚餐。

我最喜欢这本书最后的结果,当莫利诱饿又渴回到厨房,莫莉闻到一阵香喷喷的味道,她看到地板上有一盘鱼和一盘牛奶,她满足的发出喵喵声,也满足的吃着她最喜欢的鱼和香浓的牛奶,这样的结果让我觉得很幸福,会让我想起温暖的家,每当我肚子饿的时候,妈妈总会煮好香喷喷的饭菜,我想我可以了解莫丽那满足的感觉。

这本书也让我学习做事不要半途而废,要像故事中的莫莉,没有放弃一直作下去,最后一定会成功的!

《愚公移山》读书笔记_300字

书名:愚公移山

内容简介:

小村落,村子里有一位老公公,大家都叫他愚公,他为了要把那两座山移走,让村子里的人方便活动;于是就一代接一代的移,后来成功了。

佳句欣赏:

愚公已经九十多岁!别看他一头银白色的头发,脸上布满了皱纹,可是他的身体还是十分十分强壮,走起路来健步如飞,体力比年轻人好。

心得:

这本书在讲,在遗孤村子哩,有一位老公公名字叫愚公,村子里的都在抱怨说每次那两座山挡在那边,让村子里的人很不方便;我觉得愚公这个人非常善良、热心助人他都已经九十几岁了,还这么辛苦,他为了村子里的人,把那两座山铲平,让村子的人能好过一点,所以我很佩服这位老公公,虽然他年纪大,可是他还是很努力,愚公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愚公移山300只 第三篇_愚公移山的故事

愚公移山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位老先生,他的名字叫作愚公。愚公家的门口有两座好高好高的山,一座山叫太行,另一座山叫王屋。两座山正好挡在愚公家的门口,让愚公每天进出家里都要绕好远好远的路!

有一天吃饭的时候,愚公突然对家人说:”我们全家一起合作,把挡在门口的两座大山移开,让门口的路可以直通到外面的大路上,你们看好不好呢?”儿子和孙子一听,都点头赞成说:”好呀!好呀!”。可是愚公的妻子却摇摇头说:”不可能的,你连搬一个土丘的力气都没有,还想搬移大山!就算你搬得动,那些挖出来的泥土石块,你要扔到什么地方去呢?”愚公和孩子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那有什么困难的!我们可以丢到海里面去呀!”

第二天开始,愚公和他的儿子、孙子,三个人一起扛着锄头,挑着扁担,到山边开始挖。愚公的邻居京城氏和她的小儿子,也兴致勃勃地帮愚公一起做着移山的工作。这时候,有一个叫作智叟的老先生,忍不住嘲笑他们说:”愚公呀!你实在太糊涂了。你这么老了,还要去移什么山?就算让你搬到你死掉的那一天,也不可能把大山移开来的!”

愚公听了他的话,笑笑说:”智叟,你才糊涂呢!我虽然很老,我还有儿子可以继续去做呀;儿子还会生孙子,孙子还会再生儿子,我们的子子孙孙可以一直搬下去,只要我们搬掉山的一层,就少一层,总有一天我们会把这两座山搬走,天底下哪儿有不能克服的困难呢?”智叟没有话好说,只好走开了。

后来,山神和海神知道愚公要移山的事情,害怕愚公一家人永不停止的搬下去,会把山搬光,把海填满,就跑去告诉天神,天神一听:”嗯!这个愚公真是有恒心呀!我来帮帮他吧!”天神就派了两个神仙去把王屋山与太行山背走,放

到别的地方去,不再挡在愚公家门口了。

从此以后,只要有人做事情不怕困难一直做,我们就说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一定会成功的!

愚公移山300只 第四篇_语文:第23课《愚公移山》复习试题(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

第23课《愚公移山》复习试题

2011年精选题

1. 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惩(chéng)山之之塞(sè) 遂率子孙荷(hé)担者三夫

B.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 始龀(chèn),跳往助之 C.高万仞(rèn) 曾(chéng)不能损魁父之丘 D.河曲智叟(sîu) 一厝(cuî)朔东 2. 下列加横线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杂然相许(赞同) 寒暑易节(交换) B.何苦而不平(愁)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 C.而山不加增(加大) 惧其不已也(停止) D.方七百里(周长) 其如土石何(用在“如„„何”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3.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笑而止之 B.跳往助之 C.惩山北之塞 D.操蛇之神闻之 4. 与“河曲智叟亡无应”中“亡”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B.甚矣,汝之不惠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一厝朔东

5. 给下列各句找出正确的译文。

(1)帝感其诚( )

A.天地感到了他的诚心。

B.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A.于是率领子孙和能挑担子的三个人。

B.于是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

(3)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

A.一直通向豫州南部,达到江水南边

B.一直通向豫州南部,达到扎水北边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读下列文句,体会加横线的虚词,哪些可读得稍重些,哪些只宜轻轻带过。将重读的在括号内注明“重”字。

(1)北山愚公者( ),年且( )九十,面山而( )居

(2)以君之( )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2.解释下面加横线词的词义。

(1)聚室而谋( )

(2)投诸渤海之尾( )

(3)始一反焉( )

3.“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这两个疑问句用现代汉语表述出来意思是 ?

4.试用原文中的有关语句填充下面这段分析性文字。

愚公虽到了“ ”的高龄,但还要率全家人去“毕力平险”,这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首先有着明确的目的和远大的抱负:要解决“ ”这一交通不便之苦,要实现“ ”的明确目标。他不冒然行事,能先与家人商议。当提出移山的主张后,立即得到了子孙们“ ”的反应。这时其妻“献疑”,又促使他考虑得更周全。最后得到了“ ”的主意才开始行动。愚公不顾年迈力衰,亲自参与“ ”这样的艰苦劳动,用行动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精神可嘉,令人深受启发。

5.有人认为愚公的确很愚,智叟的确很智,你赞成这种说法吗?请谈谈你的观点。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愚公认为两座山可以移走的理由,错误的一项是( )。

A.有不可动摇的决心 B.有无穷无尽的子孙

C.这两座山不会再增高 D.有操蛇之神的帮助

2.用科学的眼光看,愚公移走两座大山是不必要的,而且结果由天帝派神搬走了两座大山也是不可能的。作者之所以这样写,其目的是( )。

A.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夸大神的作用。

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宣传人定胜天,不必用科学,只须用苦力的思想。

D.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不识时务的消极思想。

3.对下面句子理解错误的一句是( )。

A.曾不若孀妻弱子 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B.虽我之死 虽然我死了。

C.无陇断焉 没有山冈高地阻隔了。

D.惧其不已也 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

4.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填写) 。【愚公移山300只】

5.说明愚公驳倒智叟的一句是 。

6.结尾说天帝被愚公的“诚”感动了,这个“诚”指的是什么?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桓公观于厩①,问厩吏曰:“厩何事最难?”厩吏未对,管仲对曰:“夷吾②尝为圉人③矣,傅马栈最难:先傅曲木,曲木又求曲木;曲木已傅,直木无所施矣。先傅直木,直木又求直木;直木已傅,曲木亦无所施矣。”

(《管子·小问篇》)

注①厩:马房。②夷吾:管仲的表字。③圉人:养马的人。

1.解释下面加横线词。

(1)桓公观于厩( )

(2)傅马栈最难( )

(3)曲木又求曲木( )

2.翻译下面句子。

直木已傅,曲木亦无所施矣。

3.请你概括这一篇寓言的寓意。

9. 有位花匠院子里的葡萄藤结了不少叉大又甜的葡萄,他高兴极了,很想与人分享这些果实,便摘了一些送给邻居。首先,他送给一位商人,商人一边吃一边说:”好吃,好吃!多少钱一斤?“花匠又把葡萄送给一位干部,那干部接过葡萄后沉吟良久,问:”你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吗?“花匠又把葡萄送给一位少妇,她有横线意外,而她的丈夫则在一旁一脸的警惕。花匠回到家很纳闷:“我只是想让大家尝尝鲜,怎么就会产生那么多的误会?”

你有过类似的经历、感受或见闻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以“我们需要理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颜阖遏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庄子·外篇·达生》

1.解释下面加横线词语。

(1)使之钩百而反( )

(2)稷之马将败( )

(3)公密而不应( )

2.翻译下面句子。

(1)东野稷以御见庄公。

(2)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3.概括这一篇寓言的寓意。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①,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②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③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④以非其道。

(《孟子·万章上》)

注①子产: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②校人:管理池沼的小吏。③圉圉:疲乏的样子。④罔:欺骗。

1.解释下面加横线词。

(1)反命曰( ) (2)始舍之( )

(3)少则洋洋焉( ) (4)悠然而逝( )

(5)孰谓子产智( ) (6)得其所哉( )

2.翻译下面句子。

(1)少则洋洋焉。

(2)故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

3.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12. 和谐就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一支曲子因和谐,便格外悠扬动听;一幅图画因和谐,便特别赏心悦目;一席谈话因和谐,便让人如沐春风„„温馨的家庭、美丽的校园都因和谐而让你倍感亲切。请以“走进和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来表达你对家庭或校园中和谐美的体验。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题白拟。不少于300字。

13. 《愚公移山》选自《 》,体裁是 ,本成语故事说明了 的道理。作者 ,名 ,郑国人,战国前期 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愚公移山300只 第五篇_《愚公移山》续写

科技力量大

———《愚公移山》续写 自从老愚公一家人开始搬山以来,已匆匆过了数十年,他的儿子愚老公继承了父亲的志愿,继续搬山,而老愚公的孙子愚小公却总想用科学的力量把这两座大山给搬走。

一天,愚小公放学回家,老愚公对他说:“孙儿啊,你也老大不小的了!也该帮着家里搬山啦!”愚小公一听,可不乐意了,就反驳道:“爷,您和我爸思想都太迂腐了,现在都已经是高科技时代了,您不能总用老眼光看问题,如果这样搬下去,恐怕几百年也搬不完吧!我想去北京学点儿知识,用科学的力量来搬动这座大山!”愚老公听了,生气地说:“什么,你说我和你爷爷愚腐?今天,我买了一双鞋,可是太小,于是我就把脚指头剁了,最后终于穿上了。这是多么聪明的做法呀!你还说我迂腐? 再说了,那科啥学,它的劲再大,能顶上咱全家的劲?好了,别胡思乱想了,赶快睡吧!”愚小公拗不过他俩,在一个晚上,趁着他们睡觉时逃走了。

第二天,愚老公醒来,见桌上有一封信,上面写着:老爷、老爹,我去东方北京的科技组了,对于我的不辞而别,希望你们能谅解。愚老公看了,把信读给老愚公听,老愚公大怒:“什么,他去啥可鸡组了?你快去骑咱家那头老毛驴把他追回来!”愚老公听了,说:“爹啊,咱家那头老毛驴快生小毛驴了,去不了啊!”老愚公大骂道:“说你傻,你还真傻,你就不会等它生了小毛驴

再去追?真是不喝脑白金,头脑缺根筋!”

日子一年年过去了,愚小公已经成为了科学界的权威人物。一天,愚小公带着五个他自己发明的机器人回到了老家,要帮爷爷和爸爸搬山。老愚公和愚老公不相信这几个人机器人能在短时间内把山搬走,在搬山那天,他们也都来看了。只见那五个机器人挥动着有力的机械手,毫不费力地就把大山稳稳地给抬了起来。老愚公一边看一边惊叹道:“它吃蚂蚁大力丸二号了?咋这么有劲!孙儿啊,你赶快让它们停下来,累坏了可咋整啊!”愚小公回答道:“爷爷,您放心吧!它们不会累坏的!”只过了一会儿,那五个机器人就把山全部给搬走了。

事后,老愚公和愚老公一起发出感叹:“还是科学的力量大啊!”

愚公移山300只 第六篇_愚公移山知识点归纳

合中七下语文《愚公移山》知识点归纳

一、文章内容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二、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2、《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3、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4、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三、语音

太行(háng) 万仞(rèn) 惩(chéng) 塞(sè) 汝(rǔ) 曾(céng) 诸(zhū) 箕(jī)畚(běn) 荷(hè) 孀(shuāng) 龀(chèn) 叟(sǒu) 匮(kuì) 亡(wú)以应 厝(cuò) 雍(yōng) 冀(jì)

四、通假字

1、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2、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

3、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

5、无陇断焉 陇通“垄”,高山

6、指通豫南 指通“直”,一直

五、古今异义词

1、河阳之北 河: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一般河流 阳:古义: 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2、达于汉阴 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3、指通豫南 指: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古义:连······都 今义:曾经

5、投诸渤海之尾 诸: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古义:负荷, 今义:荷花

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8、北山愚公长息曰 息: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9、虽我之死 虽;古义:即使, 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

10、惧其不已也 已:古义:止, 今义:已经

11、无陇断焉 陇断:古义:山川阻隔, 今义:把持独占

12、何苦而不平 何苦:古义:怎么会,哪怕 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六、词类活用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止:动词的使动用法,阻止,使„„停下

2、面山而居 面:名词用作动词,面向,面对着

3、吾与汝毕力平险 毕: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 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5、惩山北之塞 惩: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6、聚室而谋曰 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聚集

七、重点词语解释

1、年且九十 且:将近 2、惩山北之塞 塞:阻塞 3、出入之迂也 迂:曲折,绕远

4、聚室而谋曰 室:家 5、吾与汝毕力平险 汝:你 6、杂然相许 许:赞同

7、其妻献疑曰 献疑:提出疑问 8、以君之力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9、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连„„都” 损:削减 丘:小山

10、如太行、王屋何? 如„„何:把„„怎么样

11、且焉置土石 且:连词,况且 焉:疑问代词,哪里

12、投诸渤海之尾 诸:之于 1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挑 夫:成年男子

14、叩石垦壤 扣:敲,凿 15、始龀 龀:换牙 1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易:交换 节:季节

17: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彻:通 18、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穷匮:穷尽

19: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负:背

八、特殊句式

1、甚矣,汝之不惠!( 主谓倒装) 2、帝感其诚 被动句

3、何苦而不平 宾语前置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定语后置

九、理解性默写

1、“愚公”移山时得到了人们的支持,初定计划时杂然相许;深入研究时其妻献疑;移山过程中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2、“愚公”坚信移山成功的依据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3、第三段可以看作是文章的驳论部分。“智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文中列举的论据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在文中用来驳斥智叟最有力的一句话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批驳的方式是驳论据;其结果是河曲智叟亡以应。

十、重点语句翻译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300只】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2、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3、、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泥箕、筐子装上士石运到渤海边上。

十一、课文内容理解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中的“笑”表现了智叟不智或自作聪明;“北山愚公长息曰”中的“长息”表现了“愚公”不愚或胸有成竹;“笑”和“长息”属于人物的神态描写。

2、“杂然相许”与“其妻献疑”意思是否矛盾?为什么

反对愚公移山。

3、从愚公之妻和智叟说话的语气来分析,两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这两个人说的话对情节的发展分别起怎样的作用呢?

*(1)愚公之妻的话是关心的语气,她并不反对移山,只是提出要解决“焉置土石”的问题。

(3)前者“献疑”引出了讨论运土的问题。

4、下面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

A、愚公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子孙

后代。

B、本文采用神话的方式结尾,目的是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伟大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愿望,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C、愚公年近九十还亲自上山“扣石垦壤”,说明他对移山很有信心,这主要来自他对人和自然关系问题的正确认识。

D、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揭示了故事的寓意。愚公眼光长远却命名为“愚”,智叟鼠目寸光却命名为“智”,这样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

5、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嘲讽、怀疑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语言、动作的某些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十二、开放性试题

1、流行歌曲《愚公移山》中这样唱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请谈谈你对愚公“开路”精神的理解。

*挖山不止的顽强意志,排除非议的坚定信心。答全两点得2分;如只答出一点,但能说透彻,也可得2分;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得1分,言之有理且有新意,得2分。

2、《愚公移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说明了克服困难要下定决心的道理,教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今天,站在保护大自然的角度,谈谈你对“愚公”挖山的看法。

人类生存带来祸患。(答案必须是否定的,凡在保护环境、大自然的前提下,从其他方面指出危害或指明做法、提建议均可)

3、在你所熟悉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名称,不少于两个。*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4、读完这则故事后,有人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认为愚公确实很愚,而智叟才是有头脑的人。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写出你的真实想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认识,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十三、全文翻译

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字词:方:方圆,范围,指周围的长度。

译: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

原文: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字词:阳: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山之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yc/489758/

推荐访问:愚公移山外传300 愚公移山续写30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