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美文 > 名家作品 > 关于鲁迅的随笔

关于鲁迅的随笔

时间:2014-05-16   来源:名家作品   点击:

【www.gbppp.com--名家作品】

关于鲁迅的随笔(一):鲁迅读书笔记

向死而生-----从《野草》看鲁迅的生死辩证法

死亡《野草》重要的主题之一,我将主要分析《过客》,并提及《死火》,《死后》,《淡淡的血痕》几篇,以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来注解鲁迅。死亡永远是最深刻的哲学命题之一,也是最动人的文学母题,但是长久以来,深刻地讨论它的著作却不多。直到现代,人们才开始严肃地审视和讨论死亡的问题,这绝非偶然,现在我们来看一看鲁迅这位二十世纪中国思想界的巨人是如何在他充满现代感的著作《野草》中回应这个问题的。

刚刚我说过,《野草》是一部颇具现代感的著作,这给我们的阅读和解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为一部现代文学的作品它最先传达给人的往往是一种感受一种冲击,而内容则退居二线,作者写作可能只是为了宣泄,而不是为了说理,其中表达的内容或许连作者本人都难以说清。文字在写下之时,就以不再属于作者,我要谈的是我的想法,而不一定是鲁迅的,如果鲁迅先生的作品只告诉了我们他当时的生活和他当时在想什么,那他的作品反而没有价值,不过是日记或流水账罢了,我们没必要非从散文诗中读出流水账来,所以背景资料没有也罢。

‘过客’是对人的暗喻,它可能是与老翁萍水相逢的过客,也指人本身。“人是世界上的过客。”或者‘天地一逆旅’人们常会这么说,因为人来到世界时是赤条条的,死时也什么都带不走。人自知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一株花在生时和死后都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人却知道自己是从别处来的,最终要离开。人在世界上没有固定的安身立命之所,人是无根的。 《过客》一文弥漫着一种彷徨,孤独乃至荒谬的气氛,这种氛围就是人的无根性的体现,彻底的无根是现代人的特性。人从何处来?人往何处去?人是什么?这些问题折磨着过客,也折磨着所有的现代人,因为它们只对我们是飘忽不定的,人是上帝的造物,人是知礼的动物,古代人确信这些而生活在坚实的根基之上,而现代人只能生活在飘忽不定中。 翁——阿阿。那么,你是从那里来的呢?

客——(略略迟疑,)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

翁——对了。那么,我可以问你到那里去么?

客——自然可以。——但是,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要走到一个地方去,这地方就在前面。我单记得走了许多路,现在来到这里了。我接着就要走向那边去,(西指,)前面!

鲁迅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人生:人生是一条路,人不知如何走,为何走,向那里走,但人必须要走,而且注定孤独。人是被抛入世的,人在且不得不在世界中生存,在人生路上行走,在行走中被无尽地折磨着,疲累,流血。鲁迅做了动人的比喻,人是在求索中流自己的血,耗尽自己的生命力。可恨的是我的脚早经走破了,有许多伤,流了许多血。我的血不够了;我要喝些血。但血在那里呢?可是我也不愿意喝无论谁的血。我只得喝些水,来补充我的血。一路上总有水,我倒也并不感到什么不足。只是我的力气太稀薄了,血里面太多了水的缘故罢。

尼采曾说过人不是害怕痛苦,而是害怕痛苦的无意义性。这里尼采暗示的就是折磨着鲁迅的虚无。过客不知前路何方,不知为何要走,不知痛苦的意义何在?他只知道最终的终点是坟----注定的结局,他甚至连坟在哪里,何时会走到也不知道。好像人连悲剧都不配得到,而只能得到荒谬。一个悲剧英雄不能掌控生,但是总可以控制死。如此难怪鲁迅先生总被一个鬼缠着,那个鬼总说唯有黑暗与虚无才是实有,是啊,唯有坟才是人可以知道的。

荒谬的本质是分裂,走在一条荒谬的路上,人与世界是分裂的,这也是无根性的体现。人注定不是世界的一部分,不只是说人有一天会离开,而且是说人在世上永远不得安宁。这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过客注定是孤独的;第二,过客什么都无法得到,凡曾经得到的都要失去。

过去的世界是充满恶的世界,过客是无法与之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由角色组成的,角色

就是面具,“回到那里去,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社会也总是对个人的束缚于压制“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鲁迅或许生活在更坏的社会,但实际上这在什么社会都是一样的,社会总是在制造虚伪与麻木。过客憎恶恶的同时也憎恶善,他不仅无法接受来自女孩的同情,还要诅咒她。这种诅咒应该来自尼采,他认为同情心会伤害人的生命力,是对人的弱化。善意是人生命的重负,比敌意更甚,因为你可以用剑对付敌人,然而对爱你的人的伤害将是你一生的良心的重负。

其实人生之路也是时间之路,死亡并不只在终点时来临,过客实际上注定是女孩生命中的过客,他们终将分离,这是一种无可奈何和不可挽回地失去,是死亡的预演。过客走在过去未来之路上,尼采说时间具有时刻性,一切都是暂时的,一切都将过去,就如称呼?——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只一个人。我不知道我本来叫什么。我一路走,有时人们也随便称呼我,各式各样地,我也记不清楚了,况且相同的称呼也没有听到过第二回。 在时间的流逝中,人无法获得安宁也无法拥有世界上的一切,甚至连自己也无法把握,就像这一段所展示的,人会有各种各样的角色,也就是各种各样的名字,你可能今天是学生,明天就是教师,然而这些都会过去,它们不是人的本质,人是什么?人是无名的。

孜然一身的过客是无根无名的,也就是无意义的,他在被折磨着,他只拥有他自己(一种绝对的个体性)和他的死亡(唯一的确定性)。但是过客还是挣扎着,前进着,这样的路“过客”为什么一定要走下去,又是什么在召唤他,是他意欲着在痛苦中走向坟,走向毁灭? 人生总是充满可能性的,未来的路总是未知的。人是什么?人不是‘什么’,人是各种可能性,人是什么取决于他怎样去是,怎样去生存。‘同我有关的活着,我倒不放心,死了,我就安心,这意思我在《过客》’中说过。'鲁迅先生意识到人的完整性只有在死亡时才能获得,获得同时也彻底失去,所以人在世上是永远没有确定性的。‘我很确切地知道一个终点坟,问题是从此到那里的路(到坟)。当然不只一条,我可正不知哪一条好,虽然至今有时还寻求。’这就是过客为什么要走下去,他虽被抛入世,存在且不得不存在,但同是他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筹划自己的存在,这就是创造,创造自己的人生。这是对宿命论的一种克服,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总是沉湎于历史的宿命论,现在我们也时常这样,比如我们总把历史中间物思想简单的与社会达尔文主义连接在一起,忽视鲁迅先生对自由与个性的讴歌:人或许是历史的牺牲者,但人不是历史的工具,人是目的,而非手段。

我们不能用生的创造来掩饰死的虚无,并因此逃避死亡,沉沦于世。到底是什么在召唤?是畏,是良知,是人的本真。这召唤将人从日常性中唤醒,从沉沦在世中唤醒,过客明知前路是坟却依旧不肯休息,还要前行“本真的生存就是向着死亡这种最本己的可能性筹划自身。”这种好似来自宇外又好像源于我们自我深处的毫无缘由的召唤的根源恰恰是死亡。海德格尔和祁克果都描述过畏与怕的区别,怕是有具体的对象的,而畏没有,人在幸福的生活中会突然感到畏惧,海德格尔将这看作良知的召唤,良知是本真罪责的见证,而本真的罪责就是“无”,就是先行领会死亡这种可能性。过客听到的召唤实际就是要告诉他你是过客,不要休息,不要沉沦,你不属于这个世界,不要为其中的物而失去自己。我们现在接近了问题的核心,那么过客为何要听从召唤,走向坟?

因为那里开满了野百合,野蔷薇,但那里还是坟,鲁迅做了又一个动人的隐喻。这并不是简单的生命循环论,什么源于土地归于土地,这种解释只是一种逃避,因为它无法解释个性问题,人的肉体是终会腐朽的,这不用讨论的。但是这里确实存在生与死的辩证法,我们不能逃避死亡,好像它无关紧要,生才是重要的,这种理论现在大行其道:好像人活八十年,八十年都在生,只有最后一分钟才在死,死只是一个偶然而且不幸的事件,我们要做的是忽略它,而享受八十年的生,什么享受生活,享受过程,而结果,它无关紧要,不要让它影响了你享受生命的心情。这同样是肤浅的,鲁迅先生敏感的察觉到了死对生的组建的根本作用过客之所以无根,之所以迷茫,之所以孤独,皆是死亡投向生命的阴影。我一直这么理解《影【关于鲁迅的随笔】

的告别》,鲁迅察觉了人的生命中注定的阴影,也察觉到了这阴影的根本是虚无。而死亡就是虚无的根源,死亡会消解我们在世所成就的一切,我们彻底失去了世界。尼采说上帝死了,而后有了虚无,这是因为人类只能用永生来否定死亡,否则无力战胜虚无。然而,有死的人也要战胜虚无,这才是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的真的猛士要做的事情。

要战胜虚无,就要认识死亡的悖论性,而后向死而生。

鲁迅认识着一个更加复杂的死亡,更加复杂的生死关系。在《过客》中这只是一个隐喻,而在《死火》中,它成为了一个主题。 “你的醒来,使我欢喜。我正在想着走出冰谷的方法;我愿意携带你去,使你永不冰 结,永得燃烧。”

“唉唉!那么,我将烧完!”

“你的烧完,使我惋惜。我便将你留下,仍在这里罢。”“唉唉!那么,我将冻灭 了!”

死火是冻结的生命力的一种象征,然而生命并不是永恒的,如果我们把全人类的生命比作火的话,那么这将是永恒的火,然而那是类的永生,而无关个性,死火是脆弱的,恰恰说明它代表的是个性,而不是一类人。火在燃烧就在消耗,就在熄灭,就像过客在行走就是在逼近坟,人只要生着,同时就死着,勃朗峰存在的比圣徒时间更长,然而其中没有生命;无生命的东西比有生命的更接近永恒,然而这种永恒没有价值。生和死不是对立的,而是不可分开的,甚至是等同的。我们总习惯将死亡看成一种恶,一种对生命和一切美好东西的伤害。比如在人们对死火解释中,当人们把它看成爱情地象征时,总会注意到爱情会唤醒生命,而忽略另一个命题‘真正的爱是与死亡相连的’。鲁迅先生或许会看重这一点,因为他了解佛洛依德,也应该知道他说的两种本能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前者表现为爱的渴望,生育的渴望。而我认为鲁迅其实是想隐喻唤醒生命的火焰就要付出生命的死亡为代价,这样的死亡就不再是一种罪恶,不再是一种丧失或者虚无,而是一种价值,一种意义,一种对生的见证。 死亡的悖论就在于,它的确表现为一种伤害,一种恶,它给生命带来了虚无,消解了意义,然而,如果没有死亡,人生也会没有意义,而且只会拥有恶的无限。过客之所以要走是为了逃避虚假的笑脸和枷锁,如果没有死亡,他永远都逃不掉,只能被永远地困在这个充满恶的世界中。而且,死亡的召唤意味着人最终可以超越这个世界,否则人拥有的就只是会腐朽的肉体,而没办法超越。人是世界的过客不假,这一方面使人总处在不安与折磨中,另一面也使人处在自由中,人不是世界,不是外在物的奴隶。最重要的是死亡是对生的见证,它终结了生命,也给生命以意义。没有终点的路是无意义的路,也是没有希望的路。死亡是人绝对主体性和绝对自由的保证。有死亡,才有个性,每一个生命才有其独特的意义,才是不可替代的。‘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存活。’这就是鲁迅的宣言。 死亡可以使最平常的人也超越日常性,超越世俗,从常人走向本真。这是海德格尔的想法,鲁迅却不这么看,死亡是注定的,然而可能是烧完也可能是冻灭,冰象征着麻木,鲁迅的看客是海德格尔常人的别名,是对生命更大的厌弃,看客在吃人,在杀人,在杀别人更在杀自己,这在《复仇其一》中得到了阐释,只有自由的死者才能将死亡变成一种意义,而麻木的人生着与死了没有区别,或说,还未曾生就死了。这种荒谬的死作者在《死后》一文中所揭示。在这里,我们会觉得灵魂的永生还不如死的虚无,这或许就是恶的无限,永生比死亡更加虚无。人还在世,却无法在有所作为,人失去了可能性,不再自由,而且人无法摆脱日常性的困扰,无法摆脱庸俗。死变得满不在乎和荒唐怪诞。人不再敬畏死亡,而把它看作随随便便,偶然到来的不幸,所以说人没有任意死掉的自由。这根本不是死,而是活死人的生活,联想起鲁迅先生死前做的一篇《死》,当中对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描写大抵如此,一方面满不在乎,实质上是在逃避,沉沦在日常性中,不敢面对本真的死亡。如此想来,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或许根源也在死亡吧。

《过客》展示了生的荒谬,而《死后》展示了死的荒谬,就像‘绝望之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或许我们可以说‘死之荒谬正与生相同。’《淡淡的血痕》一篇可以看作是对现实生活中死与生的探讨,鲁迅是一个敏感的又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人,面对青年的牺牲,他的态度是十分复杂的。如果面对黑暗,无人敢对抗,人人都只是饮下苦酒,毕竟人有一千个理由活下去,那么造化的游戏就会继续,可是如果选择牺牲这牺牲又是无意义的,因为时间的可怕的力量,人们会遗忘一切。而且人总是倾向于逃避死亡,沉沦于世。或者称自己为受世俗约束的人,这就是宿命论,时代就是这样,社会就是这样,我有什么办法?很可惜的是到今天这种借口还是经常出现。这样的生命最无奈的生命,有痛苦的死亡,就有半醉的遗忘,生着,死着,人就像社会的养料,生与死的魔力消失了,人不再神圣,不再有尊严,个性也消失了,统治的不是罪恶而是庸俗,这就是无物之阵。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他看透了造化的把戏;他将要起来使人类苏生,或者使人类灭尽,这些造物主的良民们。

这是鲁迅呼唤的真正的生,鲁迅的‘超人’,这种理想的人格上体现人鲁迅关于生与死的辩证法,死亡与时间性是同质的,我在上文论证过这一点,对时间性的超越就是对死亡的超越,死亡是不可逆转的丧失,而记忆是对之的克服,过去与将来现在一起到时,这是海德格尔说的本真的时间,在这种时间观里,过去是不可逃避的,但是是可改变的。要不重生,要不毁灭,对生的渴望总是与毁灭的意欲相伴。当尼采重估一切的价值时,他的毁灭等同于创造。这时生与死得到了统一,死转化成了生,转化成了创造。

关于鲁迅的随笔(二):关于鲁迅的阅读笔记

【关于鲁迅的随笔】

阅读笔记:关于鲁迅

(一)

未读的伊始;

假如摆出研究的姿态认真读鲁迅的小说,或许前后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前者的我还存有高中语文禁锢似的定性思维,后者的我却具有独立自由的判断标准。

我们初高中语文交给我们的宝贵知识都要封存或者遗忘,我个人很乐意事态这样发展。现在眼前是崭新的思路,可以勾勒出一位崭新的鲁迅。

我想,既然前后会有必然出现的反差,就有必要在读鲁迅与未读鲁迅的两个时段做出必要的记录,这样在读完鲁迅才会更好理解思路是如何转变。不过,在写这篇阅读笔记时,老师关于鲁迅作品、生平的讲解已经进行到一定阶段,我没法分清此时所想是否沾染了其它的色彩。这些话都应该更早写出来。

所有人,乃至鲁迅自己都评价那些作品是“黑暗的世界”,而我有更加具象化的理解。

某天我在宿舍里吃早饭。起床很久舍友们都还在安眠,所以我只能静静坐在那里做些安静的事。阳光还是一般的灿烂,豆浆还是甜甜的,换句话说,所有事情都在按部就班不违心意地进行,外部环境很静谧的。至于心里,也没有异样的情绪,平静之余还有找乐的情趣。所以,在内外兼备的情况下我按着以往的习惯随手摸了本书,瞥了一眼,随后又顺理成章地将它放回原处。那书是鲁迅的小说集。 我后来才察觉当时下意识的举止饱含怎样的隐晦深意。按照习惯拿起那本书,一定是要看的,而那本书,是老师要求尽量读的,情理上讲我也应该看。那么为什么我会下意识的放下呢?我想,那是我的内心对鲁迅的小说有种本能的排斥构成了思想深处的条件反射。

鲁迅小说里的世界给人以无奈的荒凉惨淡。我的意识里有清晰的投影:在一片黑暗的天空下,一个人孑然落寞地走,路两旁有无数的围观者,围观者的五官错乱,四肢骨瘦如柴,他们铁青着脸挂着讽刺的冷笑,那个人默默地前进直到走入人群里再也看不见。

所以我在高中乃至初中就有疑问:看鲁迅的小说,很难相信他是一个热忱于政治革命的人。我觉得他更像冷漠的旁观者,只是身处一个热烈激荡的环境里多少受了些影响为革命的事业略施助力而已。可是毛主席说了鲁迅是文思革呢。毛主席既然身为彻头彻尾的政治家,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已沦为了可有可无的工具,说白了,毛主席跨界了。政治上需要为那时竖立起光辉而具有代表性的形象以便摇旗助威,鲁迅当之无愧。

现在真相大白,多年的疑惑一朝泯灭,我很为这么多年来的隐忍感到惭愧,幸运的是没有一错再错。

以上就是我未读鲁迅小说前的想法,写到这里我发现其实我也可以抱着喜悦的心态走进黑暗的世界,因为再没有人挡在路口告诉我前方是光明。我想这是一种重生。我要独身评判鲁迅的黑暗天空。

以灵魂三方论解读鲁迅;

所谓的灵魂三方论只是我自己的命名。我在小说《含笑此间》的前言写道:“我们的人格应该是被三方灵魂主宰着,究竟哪一方能够含笑此间,无法可想。”我发现这种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人性的矛盾,再者就是分析作品的矛盾性。 第一方灵魂是幻想的集中。心里有怎样的向往,庸俗也罢,高雅也罢,必然是心有所属,但是现实望尘莫及。这其中就有了一个落差,其实是对美好、善念已经有了模糊的概念,只是限于种种原因不能满足。然而虽不能及,心向往之。我把这一方看成纯粹的心灵净土,没有扬尘和污垢。

第二方灵魂是负面精神的集中。我不相信有圣人。谁表面看起来都是衣冠楚楚道貌岸然,内心有何想法天不知地不知,区别仅在于恶在心里占的地盘有不同。这里集中的是所有的恶,各种各样的,千奇百怪的。可是相比于第一方灵魂它们却是真实的、既有的,也同样,是纯粹扭曲黑暗的世界,没有光。

第三方灵魂是虚无的集中。它不多余,虚无灵魂是人出生后就存在的。我有听过性恶论和性善论,它们都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但我以为命名并不准确。人之初并无善恶的评判标准,那就很难完全以善恶论之,我叫它虚无。虚无灵魂自出生伊始就在,它默默看着第一方第二方逐渐强大,充当着调剂员的角色。因为有它在才有了平衡的人格,但一二方的灵魂常常势如水火,所以才有了我们矛盾的人性。也正是因为有虚无灵魂我才能写下这些话。

由此来分析鲁迅。

好多人,其实都是从第一方灵魂的角度在分析鲁迅。所以,鲁迅的形象一向高大。而我想证明鲁迅绝非圣人(或许谦虚的鲁迅地下有知会含笑九泉的)。 Part one;

我想,假若不考虑行文背景,纯粹以现代人,尤其是一个饱受现代文学洗礼的九零后的角度讲,《狂人日记》真的是一部无法理解的荒诞小说。吃人本来就很荒诞,鲁迅竟然还将这样荒诞的事讲的绘声绘色,所以是有猫腻。事出反常即为妖,所以应该含着隐喻暗指。这暗指在小说最后是明确的,但是鲁迅这样写“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日记的文体必须用“我”这一人称,然而既然用了“我”,多少应该会流露出几分作者的真实内心。鲁迅这样抨击封建,看来是饱受其害的。可是鲁迅本人有没有可能带有一定的封建色彩呢?这样想不无道理,毕竟从小是在那样的环境里长大。有了几分沾染,我想鲁迅正在走下神坛。

Part two;

我再看《孔乙己》眼前还是觉得晦暗。我本人很喜欢孔乙己这个形象,尤其是孔乙己给小孩子茴香豆的那一幕,别的我都忽略了,只觉得孔乙己真是个好人。但是这样的人的结局就是不知身死何处魂丧谁家。

鲁迅是很残忍的,我这样认为。这残忍在《祝福》、《白光》、《明天》、《药》、《孤独者》以及《孔乙己》中都有体现。我看《药》就有些于心不忍,我觉得华老栓夫妇的言谈举止无不体现出温情,但鲁迅为了抨击封建之可恶,残忍地让小栓走了。或许是身为现代人才体会不了封建对人们的戕害,我只觉得鲁迅做的过了。但是为了完成那个目的,小栓又是必死无疑。

我看《明天》,看到孩子有病,单四嫂子又去求何小仙,我就有种不妙的预感,孩子又要舍了。要完成目的,的确要制造种种惨烈以震慑人们的灵魂,但鲁迅还嫌不够,孩子舍去还不是结局,鲁迅还要写死后各种“庸众”的反应,以此进一步衬托、讽刺、发人深省。

这就像是往墙里砸钉子,砸进去三分之一的长度已足够牢固可以悬挂画像,但

鲁迅不满足,他还要再砸进三分之一让它更牢固。

太残忍了,而那些接受残忍的人们其实还存有各式各样的温情善意,也被鲁迅一概抹杀,一切沦为抨击封建的陪葬品。

Part three;

【关于鲁迅的随笔】

在《故乡》里我看到了鲁迅的自嘲与绝对的冷静,以及我所猜测的阴暗面。 “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关于鲁迅的随笔】

这一段话我想是鲁迅的“虚无灵魂”的心声。尤其是最后一句,那是站在封建灵魂和新生灵魂的面前,看着二者的距离平静道来的。所以鲁迅是很冷静的人。 但在最后他又说“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看来那是新生灵魂的呐喊。 《故乡》里描写过一个角色,圆规杨二嫂。

我觉得杨二嫂的行为举止太丑恶了,形象是丑恶的,言语是丑恶的,“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我看了这句话觉得寥寥几句就将整本书最丑恶的形象刻画了出来,文中“我”和“我”的母亲太可怜。 我就想,鲁迅不会无缘无故写这样的人物,我想鲁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yc/24787/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